近年最熱賣的類長照保單,市場推估從明年起失扶險商品再也難見到「保證給付」👉👉https://pse.is/3apdlz
#失能險
#長照險
#失能定義
#保證給付
理財傳送門👉👉https://pse.is/389av7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9萬的網紅柴鼠兄弟 ZRBros,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為什麼有些人可以越老越有錢?有些人卻越老越窮? 為什麼有些人可以越老越樂活?有些人卻越老越鬱悶? 為什麼有些人可以提早退休,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 有些人卻辛苦工作了一輩子,也準備不了退休金安享晚年? 原來對金錢不同的思考方式,會影響我們對金錢不同的看法和使用方法, 甚至會影響我們對人生的財務規劃...
超高齡化社會 定義 在 洪雪珍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人生的第二個青春﹞
人生的第一個青春
是上帝給的;
人生的第二個青春
是自己給的。
在這個世界上,一個人來,一個人走。在人生最後幾年,過半的人將是一個人獨自過。閉上眼睛,想像一下,這是一個怎樣的情景,你是什麼感覺﹖
我住在大學旁邊,附近住了不少教授,他們的子女普遍都在國外落地生根,留下兩個夫妻一起過日子。幾年之後,一個走了,留下一個自己過。其中有一位教授多日沒出門,再發現時,已經走了幾天,鄰居說起這件事,無不唏噓以對:
「真是可憐,兒女都不在身邊,連趕回來看最後一眼都沒…」
不久,有一天早上看報紙,頭版上斗大的標題赫然是「孤老宅」三個字,完全能夠充分感受到,台灣對一個人老去有多麼害怕﹑不安與排斥。
這條新聞是說,台灣目前有52萬多間房子住的是65歲老人,其中近40萬間是一人獨居的老人,高達76%,也就是所謂的「孤老宅」。未跟兒女居住或膝下無子的老人中,每四名有三名是一個人生活,可見得一個人老去是常態,並非少數特例,只是我們在情感上無法接受這個事實。
而「孤老」二字,是「孤獨老去」的縮寫,充滿負面意涵,背後代表台灣社會對「一個人老去」還未準備好。
一般人認為幸福的老人就是兒孫滿堂,可是越來越多的老人是一個人走向終點,過去多半是喪偶的老人,現在會多了孩子不在身邊的老人,以及單身未婚的老人。若是觀念不變,仍然留在舊時代,就會讓這些老人覺得自己很孤單、很可憐、活得很不值。
日本的出版界自二十年前開始談老年生活,教大家如何迎接老去;近年最熱的議題更讓人吃驚,是「年老老人」教「年輕老人」在更老的時候,依然活得自在,甚至是工作到很老。所以作者當中,出現百歲人瑞教人生活、九十餘歲的律師教七十歲的律師怎麼繼續接案工作…
對他們來說,「老化」是一種必然,不是一個選項,只有接受它,想辦法和平共處,當作人生的一部分,有意識、有覺醒地過好每一天,在病痛與衰老中、在折磨與不便中,找到小確幸、找到存在感,緩步走向滿天晚霞餘暉。
日本早在2006年即邁入「超高齡化社會」,多的是一個人老去。我的同事17年前留學日本,跟一位老太太租房間,兩人住在同一屋簷下,老太太早上會幫他端上一碗熱騰騰的味噌湯,和他一起在窗邊晨光下吃早餐,還會幫他修改日文報告,是一段令他懷念的美好時光。對於這位老人,難道不也是充滿回憶嗎?
像這樣一個人老去,日本人不稱它是「孤老」,而是「獨立老」,獨立自主地老去,是不是自立自強多了?是不是心態健康多了?
台灣雖然早已步入「高齡化社會」,預計再七年進到「超高齡社會」,每五人當中,有一人是65歲以上,我們仍然無法坦然面對長夀這件事。那麼,長夀就不是禮物,而是詛咒,不斷地抱怨各種老去的困境,讓人無法安老。因此,心態上的調整很重要。日本作家村上春樹說:
「人不是慢慢變老的,
而是一瞬間變老。」
人變老,不是從第一道皺紋、第一根白髮開始,而是從放棄自己那一刻開始。只有對自己不放棄的人,才能活成不怕老、不會老的人。而中年就是一個關鍵時刻,準備得好,老來幸福洋溢;準備得不好,老年心境蒼涼。
朋友年過50,每每談及中年,都會用一句「卻道天涼好個秋」來劃下句點。把中年說成秋天,滿地落葉,一天比一天涼了起來,是一個常見的比喻。可是仔細想想,就會發現不對!父母這一代多的是八九十歲,輪到我們時,活到百歲根本不稀奇,而50歲恰恰在中間,怎麼已然秋天﹖應該是精靈在月光下跳舞的仲夏呀!
再想想,夏天,誰會窩在家裡﹖當然都跑出去玩,做各種戶外活動,把皮膚曬得黝黑,玩得滿頭大汗﹑興高采烈,才是中年人應該有的心境!就生涯發展來說,中年的確來到人生最高峰,拚搏一輩子,褪下角色責任,有錢有閒,體力充沛,熱情不減,比年輕人更有條件進行一趟又一趟的英雄之旅!
長夀改變了我們的未來,尤其是中年與老年長達50年的人生,也就不能再用父母的「年齡」來衡量自己。每10年增加2至3年夀命,我們將比父母多活10歲左右,這代表什麼﹖多了10年無敵的青春,也年輕10歲!
當我們50歲時,等於父母的40歲!當我們60歲時,不過是父母的50歲!不如想像中的老,幹嘛七早八早就開始養老﹖重新定義中年,人人都可以活得比年輕時精彩豐富,活出人生第二個青春。每個人都是自己人生的英雄,在啟程前,做到這四個行前準備,再跳上你的白馬吧!
1.展開英雄之旅——人生的意義自己定義,越老越要小確幸
上半生為別人而活,下半生要為自己活,不再做「應該做」的事,只做「開心做」的事,要玩得廢寢忘食,還要玩出成績,成為有故事的人。
2.絕不跟錢過不去,才能老得有餘裕——富人與成功者沒有退休的一天
有了錢,人生才做得了主。要活很長,需要用錢,有工作就做,有錢就守好,別被家人給拖累,做到有錢沒錢,健康平安最好。
3.整理人生——打開回憶,梳理關係,不再勉強自己
工作不再重要無比,取而代之的是關係,與伴侶的關係﹑與朋友的關係﹑與子女的關係…是後半段人生幸福的關鍵,但是也不求天長地久。
4.在真正老去之前——職場中年,身段可以更優雅,更有韌性
為了保有工作,在這個危機四伏的年紀,必須不斷加強實力,證明自己的價值,同時也要能緩步走下山,告別舞台,留下美麗的背影。
青春,不是生命中一段時光,而是心靈上的一種狀態。它是想要再為自己活一次的意志,是胸膛滾燙的熱血,是翱翔天際的翅膀。感謝天,還有50年!卸除了各種角色責任,這次我們有智慧﹑有決心﹑有行動,活出前所未有與心中所想的自己!人生下半場,熱情邀請你:
別讓
青春太匆匆
*** *** ***
洪雪珍最新力作《要獨立老,不要孤獨老》在各大書店與網站都可以購買:
★博客來 https://reurl.cc/vG5pA
★金石堂 https://reurl.cc/ln0MA
★誠 品 https://reurl.cc/OQXLv
★樂天KOBO電子書 https://reurl.cc/qamKE
*** *** ***
本書介紹的影片:https://youtu.be/6ILS98uxlQ8
超高齡化社會 定義 在 未來流通研究所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消費者網購取貨偏好_超商取貨於2016年首度超越宅配
#小編1號在便利商店取貨取到店員都認識了呢 (驕傲什麼)
#全家便利商店增設低溫櫃展開低溫店取試營運服務
【全家擴大低溫超取版圖:實體零售門市的物流魔杖?】
由於民眾生活及工作型態轉變,消費者對於物流便利性出現重新定義。調查顯示,我國消費者偏好的網購取貨方案中,超商取貨(82.4%)於2016年首度超越宅配(79.6%),成為最受消費者青睞的方式。看好超商店取帶來的人潮經濟及商業效益,我國全家便利商店日前宣布與創業家兄弟旗下專營生鮮商品的好吃市集合作,展開低溫店取試營運服務。此外,全家也積極與其他電商平台業者洽談,轉型第三方物流服務平台角色,一方面將原本被視為成本單位的自建物流服務網絡,轉化為營收貢獻來源,另一方面也希望藉由可直接觸及消費者的最後一哩物流服務,強化門市多元服務機能與集客力道。
全家表示,目前旗下約3,000家門市中,已有超過半數(約1,700家店門市)增設低溫櫃數量,推估目前冷凍櫃單日最多可容納近3萬件的冷凍商品。不過,由於服務初期規模較有限,尚未建置固定低溫車隊,因此不同於常溫商品店取能夠做到D+1日到貨,冷凍商品目前為D+3日到貨,而外部電商合作夥伴的到貨時間可能還要更久。
全通路時代來臨後,包括超商在內,許多實體零售門市開始不斷精細化、多元化或複雜化本身的機能,例如將實體門市營造成為互動體驗、導購或品牌加值場域等,同時將一部分的交易機能嫁接至線上,藉此強化門市機能,重新在全通路商業情境中尋求著力點。值得注意的是,綿密的實體通路網點由於具備了強大的物流後勤能量,在結合電子商務線上銷售優勢後,可望成為實體零售業者吸引消費者進店與擴大銷售金額的神奇魔杖。
以在美國境內擁有超過4,000家門市網點的Walmart為例,根據Walmart統計,全美約有65%的人口居住在其門市周邊5英哩內,這項優勢覆蓋條件提供了Walmart門市成為全美佈點最廣泛綿密的發貨配送中心的基礎,因此該公司搶先於2011年便推出同日送達服務,並在門市中設置自助儲物櫃,藉由實體門市優勢強化服務多元性與銷售優勢。
不僅如此,在日本超高齡化社會中,獨居高齡者因交通不便或居住偏遠,導致社會出現了「購物難民」議題。日本超商業者亦立基於綿密的實體門市網絡優勢,推出送餐及代買服務,如日本全家超商推出「宅配cook 123」,專為高齡者提供健康養生便當免費配送。此外,日本7-11亦與雅瑪多運輸公司合作、LAWSON超商則與佐川急便公司合資,陸續推出送餐或生活服務業務,將門市服務範疇由單純的消費與供給,進一步外溢效益至社會友善環境建構。透過服務的串接與延伸,不僅解決社會問題,也為營業方賺得合理利潤。
我們可以看到,當前實體與虛擬零售通路間的距離正在不斷拉近,企業亦開始交互運用兩者在消費者接觸點與物流配送方面的能量。可以確定的是,實體門市的角色在全通路消費時代下正不斷蛻變,並可望進一步發展成為地方活化與在地生活服務的要角,在為企業帶來經營利益的同時,也發揮外部效益,提升整體社會效益。
https://www.bnext.com.tw/…/familymart-want-more-ec-use-thei…
超高齡化社會 定義 在 柴鼠兄弟 ZRBros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為什麼有些人可以越老越有錢?有些人卻越老越窮?
為什麼有些人可以越老越樂活?有些人卻越老越鬱悶?
為什麼有些人可以提早退休,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
有些人卻辛苦工作了一輩子,也準備不了退休金安享晚年?
原來對金錢不同的思考方式,會影響我們對金錢不同的看法和使用方法,
甚至會影響我們對人生的財務規劃,以及老年後的退休生活。
隨著平均壽命增加和高齡化社會問題,
我們需要學習如何正確看待金錢,重新思考我們的財務規劃,以及重新定義退休生活,
才能有一個財務成功,而且富足快樂的人生!
#金錢超思考 #用對錢可以買到快樂 #FIRE運動 #想提早退休
【跟著柴學FQ 做自己的提款機】
⭐️連續12週(4/2~6/24)蟬聯誠品書店財經/商業暢銷榜冠軍
⭐️博客來全館即時榜、商業書籍榜、7日/30日暢銷榜、新書排行榜冠軍
⭐️2020上半年MOMO網路書店暢銷榜Top7
🍎博客來 https://reurl.cc/8GnRXy
🍎誠品 https://reurl.cc/Kkj5lq
🍎金石堂 https://reurl.cc/z8zLp6
【不用花錢也可以贊助柴鼠】
https://youtu.be/DGV964Fks2s
【訂閱柴鼠也是一種鼓勵】
http://bit.ly/2INZTDI
【柴鼠兄弟相關頻道】
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柴鼠兄弟ZRBros
FB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zrbros
IG https://www.instagram.com/zrbros/
【聯絡柴鼠】
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