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4月29日,獲得第五屆亞洲影展最佳童星特別獎的張小燕,和中華民國參加亞洲影展代表團的團長龍芳(製片人)等人,自菲律賓首都馬尼拉載譽歸國,張小燕的媽媽也同機返台,他們在機場接受上百人的熱烈歡迎。
影片攝製:臺灣省電影製片廠
當年9歲的張小燕為中華民國電影在亞洲影展首創得獎紀錄,她一身淡青色尼龍洋裝,手上捧著金禾獎座,還挽著一個黑色小提包走下飛機;第一個走上前歡迎她的人,便是她在得獎電影《歸來》一片中的同伴「煤球」藍陵,影星張茜西領著「煤球」藍陵來接「媳婦」;在機場歡迎張小燕的人還真不少,張小燕的爸爸張珍(時任警務處發言人)非常高興地到機場迎接他那為國爭光的小女兒,中央電影公司前任總經理李葉和時任總經理王星舟攜手而來,此外,還有王元龍、馮仲達、張英、段凌等影劇界人士百餘人蒞臨接機。
中央電影公司等到影星穆虹等人自香港返台後,便舉行盛會以慶祝張小燕的獲獎,並慰勞全體代表團員。
1958年第五屆亞洲影展主要獎項得獎者:
最佳影片:四千金(香港)
最佳導演:李翰祥/貂蟬(香港)
最佳編劇:高立/貂蟬(香港)
最佳男主角:羅米奧瓦斯克茲(菲律賓)
最佳女主角:林黛/貂蟬(香港)
最佳男配角:中村貿津雄/愛的焦心(日本)
最佳女配角:麗比卡黛利奧(菲律賓)
最佳佈景:陳其銳/貂蟬(香港)
最佳音樂:王純/貂蟬(香港)
最佳男童星特別獎:波愛派拉那/二十一歲的爸爸(菲律賓)
最佳女童星特別獎:張小燕/歸來(中華民國)
1948年8月11日出生於上海的張小燕,6歲時(1954年)因參加舞蹈比賽得到冠軍,而獲邀參加電影《聖女媽祖傳》(1955年上映)的演出,飾演童年時期的媽祖,自此開啟她的演藝生涯。之後,張小燕加入中影公司,連續三年得到亞洲影展的最佳童星獎。
張小燕在1958年、1959年、1960年,分別以電影《歸來》、《苦女尋親記》及電影《天倫淚》,連續三年榮獲「亞洲影展」最佳童星獎。
出道超過一甲子的張小燕可說是台灣娛樂圈的「綜藝教母」,至今已六次獲得電視金鐘獎「綜藝節目主持人獎」的肯定。
2006年,張小燕獲選為 Discovery 頻道自製節目《台灣人物誌》第二季的六位主角之一,該節目於2007年在台播出。
2015年,張小燕以45%的超高得票率,第三度獲選《讀者文摘》雜誌主辦的「信譽品牌」票選活動之「最受信任的綜藝節目主持人」,得票率遠遠超過第二名的陶晶瑩(12%)和浩角翔起(11%),該項調查由台灣地區1000名消費者透過實體問卷、電話和網路問卷進行票選。
超高得票率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解開修憲桎梏,重新打造屬於咱台灣人民的憲法
很榮幸受到 辜寬敏 董事長以及 台灣制憲基金會 TNC 的邀請,今天到「制憲公投與國家正常化」學術研討會,與大家討論 #修憲與制憲的路徑抉擇 這項議題。
回顧2005年,第七次也是最後一次修憲時,受限於國民黨與親民黨團,我們創造出了舉世罕見的超高公民複決門檻。這樣的門檻,即便2020年時蔡英文總統拿下的超高得票率,都無法達標。
也因為2005年的修憲,使得我們連「18歲公民權」這項高共識度的修憲案,在接下來的修憲程序中,都不一定有把握能通過,更遑論「修憲門檻下修」、「廢考監」,或其他彰顯台灣主權的憲法修正案。
因此,台大的林明昕教授就曾指出,若以釋字499號的意旨來看,這樣綁死公民修憲權的修憲條文,違反了《憲法》本質規定,像是「國民主權」原則等,增修條文本身抵觸本文的憲綱是違憲的。
所以,在今天的會議中,我就提出一個想法:不如順著上一次修憲時所創的超高修憲門檻,立一部「憲法修正案公民複決法」,再透過釋憲程序,交由大法官判斷超高修憲門檻是否綁架了我們的修憲權、是否違憲,從而打破這個鎖住公民修憲權的枷鎖。
未來,我們才能回到2005年的制度,用任務型國代的方式,彙集全體國民的意志,重新打造一部屬於咱台灣人民的憲法!
超高得票率 在 老師雞 何景榮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難怪綠營側翼與 #親綠媒體 一直關心我的動態,還對我2.61%的 #超高得票率 窮追猛打,原來是因為我選立委的得票率,比綠營媒體大亨 #周玉蔻 女士選市長的得票率「0.26%」,高出整整十倍、十倍、十倍呢!
怪不得你們覺得我是蔻蔻姐最有威脅性的對手!!為了回饋各位 #綠媒好朋友 的支持,讓大家安心,我在此鄭重宣布:
只要 #蔻蔻姐 不選,我就絕不參選 #2022年的台北市長~
以免 #一個打十個、#血流成河 的慘劇再度上演!
#印尼暖男 #貼心好師雞
#3Q你看看這才是一個打十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