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水岸音樂廳巡禮:海音躍上國際舞台!】
2019年10月,「海洋文化及流行音樂中心」被更名為「高雄流行音樂中心」,簡稱高流,引起不少人不滿。所幸即將開放的右岸主塔室內表演廳,將延續命名為「#海音館」,未來還是可以稱呼「海音」。
#曲折的建設由來
其實,命名只是海音一波三折的命運中的小插曲,對於這座座落海港水岸的音樂廳,許多人會聯想到「雪梨歌劇院」,其實當初興建的目標之一,確實是要塑造高雄的地標,這段歷史是這樣的:
2002年,高雄市長謝長廷、高雄縣長楊秋興、屏東縣長蘇嘉全拜會行政院長游錫堃,爭取設立南部兩廳院,促進南北平衡,獲得游允諾。行政院就交給直轄市高雄市來詳細評估。
2003年1月,剛開始選定三地點:鹽埕蓬萊商港區、中油儲槽區、蓮池潭左公二,其中港區的兩個地點較有優勢,甚至希望結合自由貿易港區條例,讓音樂劇場與精品免稅商場結合。
2003年6月,文建會規劃「全國文化設施區域均衡發展計劃」,要求各縣市提出相當文化建設的計劃,當時高雄市已有國家劇場的計劃,而高雄縣則提出國家音樂廳的計劃。6月5日,市長謝長廷在一次會議中指示,兩縣市要合作,才放棄港區的考量,並提出衛武營都會公園這個地點。而高雄放棄港區音樂廳的計畫後,2003年游錫堃內閣的「新十大建設」中,除了衛武營兩廳院,也列入南部流行音樂中心,打造港區地標,頗有彌補之意。
#流行音樂中心成形
2007年,行政院通過於高雄港16、17號碼頭興建流行音樂中心,總預算約40億元。
但政黨輪替後,2008年馬政府時,交通部發函給當時文建會,認為16、17號碼頭腹地太小,且是現役碼頭有航商使用,會影響高雄港的營運。當時市長陳菊率領局處首長在高雄港畔靜坐抗議,高雄市多個藝文團體及民眾也到場聲援。時任高雄市副市長的文化部長李永得、與時任文化局長的副市長史哲,積極與各部會溝通協調、爭取建設,經過多次會議討論、談判與折衝,中央在2009年更改原本高雄流行音樂中心的規畫,需加入海洋文化推廣與展示功能,並異動興建地點至高雄港11至15號碼頭後才得以核定,並完成國際競圖啟動,由西班牙 Manuel Alvarez-Monteserin Lahoz 及翁祖模建築師團隊得標施工。
後來因設計特殊,施工難度高,加上近年音樂展演形式進展,流行音樂中心所需的設備也得與時俱進。史哲與當時的文化局長尹立再政黨再次輪替後,努力向文化部爭取經費,獲部長與行政院支持,增加經費15.06億元,預算總經費才調整至69.56億。
#來看看世界上的濱海音樂聽
在海音即將完成,隨著跨年活動開放之際,相信更多人會對這座愛河灣口的音樂中心感到驚艷,也成為高雄新灣區重要的象徵之一,我們也一起看看世界上立地在海岸邊的音樂藝文場館吧~
小編私心排名:
1. 雪梨歌劇院
位置:澳大利亞雪梨
完成:1973年(建造14年)
耗資:1億200萬(當時的41億台幣)
建築師:約恩·烏松(Jørn Utzon),2003年普利兹克獎
內有2,679座位的音樂聽,1,507座位的劇院,544座位的話劇廳,398座位的話劇廳,400座位的藝術廳,還有小型多用途場館Utzon room。
2.易北愛樂廳
位置:德國漢堡海港城(HafenCity)
開幕:2017年
耗資:8.7億歐元(296億台幣)
建築師:赫爾佐格和德梅隆事務所(Herzog & de Meuron Architekten),2001 年普利兹克獎
內有2,100座位的大廳,550座與170座的小廳,另包含244房的連鎖飯店Westin,45間豪華公寓。
3. 奧斯陸歌劇院
位置:挪威奧斯陸比約維卡(Bjørvika)區
開幕:2008年
耗資:7.07億美元(201億台幣)
建築師:Snohetta建築師事務所
內有1,364座位的大廳,400座與200座的小廳。
4.新加坡濱海音樂廳
位置:新加坡濱海灣
完成:2002年
耗資:6億新幣(約129億台幣)
建築師:倫敦Michael Wilford & Partners(MWP)與新加坡DP Architects(DPA)
內有1,600個座位的音樂廳、2,000個座位的劇院、 工作室、濱海表演藝術圖書館。
5.哈帕(Harpa)音樂與會議廳
位置:冰島雷克雅未克
完成:2011年
耗資:1.64億歐元(56.6億台幣)
建築師:Henning Larsen Architects和Batteríie Architects,外立面為藝術家Olafur Eliasson設計
內有1,800座的大廳,以及3個較小廳,可作為音樂與會議廳使用。
6.哥本哈根歌劇院
位置:丹麥哥本哈根港邊
完成:2005年
耗資:5億美元(142億台幣)
建築師:Henning Larsen Architects
內有1,703座的大廳,可彈性調整樂隊與觀眾人數。
你最喜歡哪個呢?
赫爾佐格和德梅隆 在 日本旅人塾 Japan Tabi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東京】原訂於5月15日開幕的UNIQLO全球旗艦店「UNIQLO TOKYO」,宣布將在6月19日開幕。
同店為銀座的MARRONNIER GATE銀座2店,由曾獲得普利茲建築獎等獎項的世界級建築事務所「#赫爾佐格和德梅隆」擔任外觀及內裝設計,藝術總監則是由 #佐藤可士和 擔任。
「UNIQLO TOKYO」為UNIQLO將「LifeWear」概念具體展現的店鋪,賣場由1樓~4樓為止分為4區。包括男性、女性、兒童、嬰幼兒,商品涵蓋豐富,#未來將是東京都內最大店鋪。
https://bijutsutecho.com/magazine/news/headline/22048?fbclid=IwAR39gKICO2L6YRhaZq6PlB9w3we_EQwajBxqKA9X0BH5PzLi9IwBv8XIMCQ
赫爾佐格和德梅隆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中天的夢想驛站》
【鐘錶珠寶最高盛宴 瑞士巴塞爾鐘錶珠寶展 瑞士第三大城湧入14萬人 今慶祝百週年 為救一戰艱困經濟辦商展 百年鐘錶珠寶盛會 瑞士鐘錶連二年衰退 油價跌.中打貪.歐洲恐攻 影響鐘錶消費力 錶中之王無懼衰退 限量生產最複雜昂貴】
歐洲有很多小鎮會舉行一些重要的藝術、鐘錶、珠寶展覽,將自己變成全世界在那一刻的中心,甚至是經濟的會談,其中達沃斯是其中一個非常著名的例子。《文茜的世界週報》來到了全世界一年一度最盛大的鐘錶珠寶展,瑞士巴塞爾鐘錶珠寶展。我們的製作人屈繼堯、攝影記者呂宏偉帶來現場的報導。
巴塞爾市中心,全靠阡陌縱橫綿延牽引的電車貫穿,看不到一輛汽車,最是讓遠方島國訪客驚異。瑞士第三大城萊茵河在這近乎九十度彎折,穿越城區一分為二。晴空朗朗,河畔盡是享受春日暖陽的民眾,行越「維特斯坦」橋,往北可以抵達歷經五百年竣工,混和羅曼式和哥德式風格的新教大教堂。
這座面積不到23平方公里的城市,擁有超過20間博物館,不過幾百公尺我們就遭遇了兩處。
如果過橋選擇直走,迎接旅人的有滿眼熟悉的各家精品,更多的是大大小小數不清,埋伏深淺的鐘錶廣告招牌,路面沿線飄揚翻飛、旗幟交錯。黑色彎曲的主教權杖是巴塞爾市徽,「Baselworld」則是世界最大鐘錶珠寶展覽。當地人口不過16萬人,去年就湧入14萬訪客,2017迎來這項展覽一百周年。
在這座由普立茲克建築獎大師赫爾佐格和德梅隆打造的現代主義建築裡,主辦方負責人一字排開,拿起剪刀裁開黑色緞帶,就此宣告開展。沒有致詞,沒有煙火,沒有看板,沒有表演。
巴塞爾鐘錶珠寶展董事總經理芮特說,「我們瑞士人不喜歡那樣的慶祝場面,瑞士人總是低調。你知道因為我們的展覽就是一個平台,獻給所有的參展單位。」
「Baselworld」主辦單位MCH集團,是具有國營事業背景的上市公司,知名的巴塞爾藝術博覽會也由它們主辦,每年世界各地舉辦四十多場展覽,吸引超過170萬訪客。
MCH集團執行長坎恩說,「這項展覽(鐘錶珠寶展)當初舉辦目的,是為振興一次世界大戰艱難的瑞士經濟,我們同時開展我們集團,也開創瑞士現代的會展經產業。從主辦小型的瑞士鐘錶珠寶展起家,我們持續前行,我們也不斷擴張到今天的現況,成為全球相關產業的卓越平台。從2003年開始,我們稱它為”Baselworld”。」
成立百年的記者會,主辦方四位負責人一字排開,神色嚴肅不見絲毫喜悅,瑞士展商委員會主席用圖表當場宣布,2016年瑞士鐘錶出口進一步下挫9.9%,成為194億瑞士法朗。這是繼2015年下跌3.2%以來,連續兩年跌勢。
鐘錶是瑞士僅次於醫藥、工具機,排名第三的重要出口,占全球鐘錶六成產值,為該國超過七百家公司,提供大約六萬個工作機會。瑞士鐘錶,品質保證,何以遭遇2009年以來僅見的挫敗。
MCH集團執行長坎恩說,「油價下跌,所以許多產油國家,他們很富裕的顧客,因此減少奢侈品的消費。還有中國打擊貪腐運動,這些都影響瑞士鐘錶的銷售,有很多原因,還有歐洲的恐怖主義,人們減少消費。就像在巴黎,觀光客不再去巴黎了,因為恐怖攻擊。」
最壞的時代,不知道還能不能成就最好的時光。市場儘管低迷,隧道的盡頭必然得見光明,但誰都不知道這是否只是一場借來的繁華。
眾家品牌依舊行禮如儀,撐持住這場繁華流光的盛筵,看這有錶中之王美譽的「百達翡麗」,璀璨輝煌,有如光芒恆久的透明水晶宮,媒體參訪川流不息。
武祥貿易董事長劉瑞麒說,「我們最簡單的一隻手錶,可能就要兩三年的時間才能完成,如果再複雜一點的手錶,可能要到七八年的時間,就是不管在景氣不景氣,它都是限量生產,全球蕭條什麼的,對百達翡麗來講都是不受影響。」
「武祥」是台灣最會賣錶的代理商,劉瑞麒從母親手上接棒,第三代也開始參與經營。台灣以往的經濟奇蹟,直接締造「百達翡麗」榮景,銷售排名全球前十名,加上和瑞士鐘錶家族四十多年跨世代交情,台灣幾乎是碩果僅存,未被總公司收回代理權的地方。
178年歷史的瑞士獨立製錶廠,專門製造最複雜和最昂貴的錶款,拍賣會史上創紀錄,近2400萬美元的天價懷錶,就是由它締造的傳奇。
比較起來,30年製錶歷史的「香奈兒」,顯得青春洋溢多了。2016才推出首支自製機芯,17年就給製錶工匠出難題。
香奈兒國際腕錶總監Nicolas Beau說,「我們跟製表師傅說,請製作一款以山茶花為錶橋的機芯,所以當你看到機芯的時候,你一開始看不到零件,你會先看到山茶花,然後在第二層,你可以看到它的零件。」
鐘錶產業雖然處於衰退期,「香奈兒」家大業大,並沒有受到太大影響,對於目前市場銷售不振的原因。Nicolas Beau認為是「缺乏創意」所導致。
「三或四個集團,它們現在佔據市場主流地位,它們使用同樣的零件,創造出類似的錶款。我想為什麼消費者要買限量款,或是非常特殊限量款,以及非常前衛的錶款呢?因為他們想要可以激發慾望的設計。我認為此時鐘錶世界需要重新發明自己,重新創造,我們是獨立的公司,所以我們不必跟隨其它人的腳步。」
在這座櫛比鱗次,富麗堂皇堪比幻景仙境裡行走,不禁想起「一千零一夜」中,「阿里巴巴與四十大盜」的故事,這不就是滿坑滿谷金銀珠寶,怎樣也無法盡數的藏寶洞窟。
此時此刻全世界再也沒有哪一處,比此地擁有更密集巨量,華美而驚人的財富動產。但畢竟浮生若夢,這裡不過是海市蜃樓。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所有旗艦店規格的門面,全都在開展前搭建完成,期限一到全部拆除貯藏還原,高貴千金會瞬間褪成灰姑娘。
愛馬仕鐘錶執行長Laurent Dordet說,「這座場館已經在這裡是第五年了,從2013年開始,由日本知名建築師伊東豊雄設計。它的概念是希望傳達的是一種開放性、向世界開放心靈,這是這座場館獨特之處。每個人都可以看穿到裡面,每個人從裡面也可以看到外面,這是這座建築的精神。」
這是所有參展商裡唯一由普立茲克建築獎大師設計的展館,與眾不同的法國名牌愛馬仕,採用瑞士製錶已經四十年,近幾年的腕錶設計,以獨特的的時間哲學思維,跳躍框架之外,相當"出格"。繼快慢時針、時間暫停,以及隱藏時間表款之後,以"守候時光" 腕錶訴說浪漫情懷。
愛馬仕鐘錶執行長Laurent Dordet「我們都擁有人生中的美麗時光,會議啊、生日等等,這些都是充滿感性的時刻。我們希望專注這些時光,藉由一個機械的玻璃,轉動每一個時刻,直到最後那個時刻到來,然後出現"鈴"的一聲,提醒你那個時刻已經到來。」
愛馬仕2015年,曾出乎意料的在9月時,發布與蘋果智慧手錶合作的錶款,對雙方來說都是新嘗試,雖然火花激發的並不強烈,彼此還是會繼續合作下去。集團副總裁進一步說明,他不認為所謂的智慧手錶,會對高價機械表造成影響。
愛馬仕集團製作與資產投資副總裁說,「傳統機械錶表現的是你的風格,我的意思是,你有其它的方法可以查看時間,不只手錶。現在每個人有手機,但是手錶可以說明你的個性、你的風格、你的情緒,輕鬆休閒的情緒,或者比較正式的場合,這些都是不會改變的。」
還是有錶廠試圖遊走兩者之間,泰格豪雅新一代的錶款,和英特爾、Google三方合作開發,在瑞士設計、研發與組裝。模組化的設計,錶帶、錶扣、錶殼都可以更換,加購機芯還可以讓智慧手錶,變身為機械錶。
奢侈品集團LVMH表示,2016年第四季度旗下包括泰格豪雅和寶格麗的手錶品牌,銷售同比上升8%,2016年全年銷售增長為5%,或許意味著寒冬已經結束。
但瑞士鐘錶工業聯合會最新統計,2月鐘錶出口同比下降10%,衰退幅度進一步加劇。《金融時報》報導,中國仍在繼續打擊反腐逃稅,香港市場庫存仍然巨大,歐洲地緣政治影響,市場仍未走出困境。
巴塞爾鐘錶珠寶展董事總經理芮特說,「我記得2011年那是個瘋狂的一年,巴塞爾鐘錶展時每個人開心地不得了,亮麗的銷售數字等等。2016、17年,我們的出口數字和2011年的時候是一樣的,為什麼每個人都在抱怨呢?我想這不是一項危機、一個下跌,而是一次輕微的修正。」
瑞士鐘錶產業,似乎又走到耐人尋味的關口。全球政經情勢的不穩,伴隨虎視眈眈的智慧手錶,當年機械錶被日本石英錶大舉進犯的市場陰影,隱隱浮現。
究竟是輕微的修正,還是市場的重大轉折,時間會告訴我們答案。
赫爾佐格和德梅隆 在 赫尔佐格和德梅隆:如何展现建筑魔力? - YouTub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瑞士著名建筑师二人组雅克·赫尔佐格和皮埃尔·德梅隆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次是在伦敦皇家艺术学院。 本次特别展览展示了 赫尔佐格和德梅隆 设计的 ... ... <看更多>
赫爾佐格和德梅隆 在 赫尔佐格和德梅隆Herzog & de Meuron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May 24, 2017 - Explore Rosa's board "赫尔佐格和德梅隆Herzog & de Meuron" on Pinterest. See more ideas about architecture, winery, wineries architecture.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