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來了不速之客,嚇壞寶寶
兒科急診的小故事
前一陣子,我上兒科急診班,外傷區的外科主治醫師請我去會診,會診的原因,是因為有一個小朋友被毒蛇咬了!
哇!我沒聽錯喔,小朋友被毒蛇咬!
到了現場之後呢,看到小朋友跟爸爸、媽媽在一起,於是我先問診,家屬就跟我聊著小孩被咬的過程。
因為家裡在郊區,之前就看過了有眼鏡蛇出沒,因為小孩子剛學會走路,對事情都很好奇。
驚險一瞬間!
故事情節總是出人意料之外……
那一天,下午一條眼鏡蛇突然跨過家的門檻,小朋友在客廳走著走著,看到這位不速之客,腳抬起來就往這位不速之客的身上前進,代誌大條了,小朋友就被不速之客咬了一口!
當然,後面就是啟動毒蛇咬傷的治療過程了。
還好小朋友後來沒有問題,完全恢復。
「毒蛇咬傷」
這一陣子,大家瘋旅遊,很多人都往山裡前進,登百岳、走步道都是大家最愛的活動項目。
有時候就會遇到蛇!
像我常去的二子坪步道,我的同事今天在分支往大屯山的步道上,他也看到一條蛇!(圖片)
基本上看到蛇,應該盡量快速遠離吧!
全球每年發生約540萬起蛇咬傷事件,導致180萬至270萬人因毒蛇咬傷中毒,每年有8.1萬至13.8萬人被蛇咬傷死亡。
在台灣約有40種以上的蛇種,其中十幾種有毒,而以六大毒蛇最常見,分別為龜殼花、赤尾青竹絲、百步蛇、雨傘節、眼鏡蛇、鎖鍊蛇。
根據疾管署統計數字顯示,每年約有1,000名以上民眾遭毒蛇咬傷,每年的七月到九月是被毒蛇咬傷最頻繁的高峰期,以青竹絲占第一位。
而台北市自2018年統計,每年捉蛇的通報件數高達1700多件,台北較常出現的蛇,25%都為龜殼花。
毒蛇的毒性分類:
出血性毒蛇 :龜殼花、青竹絲、百步蛇(毒性最強)
神經性毒蛇 :雨傘節、眼鏡蛇
被神經性毒蛇咬傷,最初症狀有嗜睡,傷口局部麻木但無瘀血腫脹情形。若不及時給予抗毒蛇血清治療,還是會繼發全身肌肉麻痺、視力模糊、眼臉下垂、說話不清楚、流口水、呼吸淺快,甚至呼吸衰竭。
而被眼鏡蛇咬傷的病人,特別會有傷口劇痛感、腫脹、組織變黑、壞死及橫紋肌溶解、呼吸衰竭等。
被毒蛇咬傷的治療方式,最重要以注射中和性的抗蛇毒血清為主。
所以提醒大家,瘋旅遊還是要注意安全喔!
赤尾青竹絲咬傷症狀 在 廢fat日常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網路消息有時看看就好
而人本來就佔地為王
動物又有何罪呢
[關於最近百步蛇咬傷的假消息]
不知道為什麼台灣人這麼喜歡騙人製造恐慌,連兩年前馬來西亞毒蛇玩家不慎被自己養的百步蛇(Deinagkistrodon acutus)咬事件都能騙說是苗栗消防員被咬、蛇是放生的、手指五分鐘黑掉。這種舉動有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之嫌,請各位不要沒事裝逼。
(2017年新聞連結:https://m.news-mail.com.au/…/what-actually-happens…/3212672/)
百步蛇本來就是低海拔的蛇種,本島海拔一千公尺以下狀態不錯的森林都有可能有百步蛇棲息,平地會出現一點都不奇怪,我們這種喜歡觀察兩棲爬行類動物的人一年都很難看超過五條百步蛇,哪裡的比丘尼拿~麼厲害可以有那麼多百步蛇放生?別瞎掰了好嗎。
其實最讓人不爽的是,台灣這個人與自然爭地、毒蛇頻繁出沒的島嶼,從小到大的毒蛇辨識、咬傷緊急處理等相關教育爛到有剩,絕大多數人都只記得赤尾青竹絲是綠色的,雨傘節是黑白的,就沒有然後了。那因為無知恐懼被這種爛新聞假消息騙點閱率剛好而已。
百步蛇咬傷後會有明顯的出血症狀,咬傷處局部會先出現瘀血、腫脹、起水泡或血泡,更嚴重一點會有全身擴散性的血管內凝血病變。乾掉是施打血清治療後組織漸漸壞死才會那樣,最好是有五分鐘內乾掉這種事,理論上來講這應該是"常識"。
雖然這次有苗栗縣消防局帶頭發文澄清(真的很棒),但隨便看一個假消息的轉發者都有近千個分享,而闢謠的相關分享則真的少很多,搜尋百步蛇咬前幾個出現的資訊也都是假新聞。希望主管單位碰到這種國內保育類蛇類相關假消息能趕快用各種媒體的力量澄清並藉機教育民眾正確的相關知識。
保育不只要機會教育,更要從小教育,平常國民教育從小到大該教的就要好好教,把這種東西放在健康教育課本老師也一知半解,某些公民訓練更是常常由教官隨便拿一條蛇出來嚇嚇學生了事。
最後,雖然國家不當一回事,還是希望所有人都能簡單了解一下毒蛇,至少要有常見毒蛇的辨識能力、咬傷緊急處理能力、及如何減低自己遭蛇咬機會的能力,自己的命自己保。
赤尾青竹絲咬傷症狀 在 Taiwan Mountain 台灣山岳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139╱登山醫學
與蛇共處(下)
------------
由於夏季的山野活動常會遇到蛇類,
而非致命的蛇咬也偶爾會碰到,
所以登山者必須了解毒蛇咬傷的症狀,
以及在野外遭遇毒蛇或未確定蛇類咬傷的處理方法。
-----------
問題二:在野地裡如何處理毒蛇咬傷?
答覆:由於醫學知識的累積,我們已經知道一些從前被列為標準程序的急救方法不但沒效,而且有害,包括以止血帶阻斷血流、切開排毒、吸毒器、冰敷及熱敷等,應完全避免。
毒蛇咬傷的病理機轉約略可分為「神經毒」和「出血毒」。
神經毒
神經性毒主要是阻斷神經訊息的傳導,患處剛開始可能不甚疼痛,繼之則患肢麻痹、虛弱無力;出現全身症狀時,則有癱瘓、視力模糊或複視、噁心嘔吐等症狀,患者可能會因呼吸肌麻痹而死亡。
出血毒
出血性毒則主要破壞凝血機轉,患處會先疼痛腫脹,腫脹會加劇並向近心端擴展,患肢因皮下出血而呈青紫色,並且會產生水泡或血泡;患者亦可能出現全身性凝血障礙,死於低血容性休克。
蛇吻之後
國內疾管署目前提供四種以馬血清製造的抗蛇毒血清,但是抗蛇毒血清必須在急救設備完善的醫療院所才能使用。
那麼在野地裡如何處理毒蛇咬傷呢?以下是毒蛇或未確定蛇類咬傷之野外處置,目前認為較合理、有效的步驟:
步驟一:立刻脫離該蛇可能再次攻擊的範圍(至少大於蛇身的長度)。毒蛇咬人後,通常還在附近,如果可以看到,應冷靜辨識、拍照或錄影,如毒蛇已經死亡(注意如前述,外觀明顯死亡的蛇仍有可能反射性咬人,所以要非常小心),可將其帶出以利救援者判斷參考。如果無法判斷或來不及記錄,粗略記住蛇的特徵也可幫助判斷(綠色:赤尾青竹絲;黑色:眼鏡蛇;褐色帶斑:龜殼花),不要追捕咬人逃逸的蛇,除了可能有再次被咬的機會,也會使毒液擴散。
步驟二:保持冷靜,切莫慌張。到達安全位置後儘量不要再移動,休息時讓傷處低於心臟,減少毒液因流回心臟而擴散至全身。心搏過快或運動,都會加速毒液散播,應該避免。
步驟三:用大量清水及肥皂清洗傷口,再以消毒紗布覆蓋,不可縫合或切開傷口。移去戒指、手錶、手環或腳環等肢體腫脹後會拿不下來的東西。
步驟四:如有攜帶口服抗生素,可考慮投予。但如短時間(1~2小時之內)可到達醫院,亦可不必給予任何藥物。
步驟五:不管是否確定為毒蛇或蛇種,應立即對外求援。若可於短時間內撤離,應迅速撤出就醫。移動時以副木固定患肢,如傷處在下肢,宜以擔架運送。如果必須等待外來救援,則應靜臥休息等待,安置患處使其高度低於心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