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及費德勒,你想起甚麼?
費德勒是歷經數個世代的傳奇神話。兒時的我很幸運,機緣下父母打起了網球,我也有幸能練習約莫七、八年的網球。記得那時父親沉迷於網球,時不時就會觀看網球轉播。我第一個記住的網球選手名字,應是瑞典球王艾伯格(Stefan Edberg),那時父母相當喜愛他的網前技巧,也因此我記住了這個名將。伴隨那時代的名將,還有貝克(Boris Becker)、藍道(Ivan Lendl)等人。然後網球運動在國內的能見度大開,山普拉斯(Pete Sampras)、阿格西(Andre Agassi)、葛拉芙(Steffi Graf)、辛吉絲(Martina Hingis)等選手的名氣越盛,那時的我也有了些網球經驗,看轉播也不再只是陪看,開始會為了眼前的好球歡呼。然後是下個世代的費德勒,自2001年在溫網勝過草地之王山普拉斯之後的20年間,這名字從未離開過媒體。
#贈書活動 #請耐心讀至文末
《羅傑‧費德勒:無可取代的網球之王》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00322
台灣人對於費德勒的印象,多半來自於他統治網壇之後的形象。飄逸短髮,閃身正拍,優雅的單手反拍,數不勝數的美技影片,還有轉播時的勞力士廣告。網球運動在台灣畢竟稱不上熱門,很多網球選手的背景故事,都需要透過主播在轉播時順帶提及,尤其是主播許乃仁總能對場邊選手的家人、教練以至於名人們,娓娓道來場邊人物與選手之間的故事。然後從這些隻字片語、外國媒體的報導,以及熱心人士翻譯或轉貼些選手的故事,逐步理解這些選手成長的家庭背景和故事。因此當聽聞 堡壘文化計畫出版《羅傑‧費德勒:無可取代的網球之王》,我興奮的表示要為此書作推廣。
費德勒和納達爾因為總是在決賽碰頭,因此媒體和球迷們為此取了個費納對決的專有名詞作為稱呼,但其實稍有了解的人就知道,這兩位球員所處的世代不同。事實上費德勒轉戰職業時,以他的世代所面對的勁敵,應該是羅迪克(Andy Roddick)、沙芬(Marat Safin)、休威特(Lleyton Hewitt)、納班迪安(David Nalbandian)、費雷羅(Juan Carlos Ferrero)。這些勁敵們個個球季超群,每個橫空出世時,都被媒體稱為下一個球王,不過可惜的是他們與費德勒處於同一時代。他們之中幸運的能取得大滿貫冠軍,至於運氣不佳的則此生皆無滿貫頭銜。與費德勒同世代的這些名將,約莫於面對2006的巔峰期費德勒後就逐漸失去競爭力,多半選擇於於2010年左右退役。
然後費德勒面對的,才是納達爾這個世代,包含了納達爾(Rafa Nadal)、喬科維奇(Novak Djokovic)、莫瑞(Andy Murray)以及瓦林卡(Stanislas Wawrinka)。費德勒平均大這些選手約莫五歲,多數這世代處於體能巔峰時,費德勒的體能早已下滑,並且因應精準度的下降,球拍拍面也不得不增大。這時的球風早已有所轉變,因應體力的降低,減少回擊而盡可能以技術拚取致勝球,成為了不得不的妥協。
費德勒下一個面對的世代,是這個時代的球星。雖然網球媒體總愛說費納喬都是老人,下一個世代要接棒,但每每滿貫決賽的勝利者,卻又都是這些老面孔。但這時代的蒂姆(Dominic Thiem)、梅德韋傑夫(Daniil Medvedev)、茲維列夫(Alexander Zverev),雖然都有不錯的實力,但相比於前一世代天才輩出的殘酷,這世代的選手尚未有足夠的衝冠實力也是事實。
在這三個世代中,最令人惋惜的便是與費德勒同世代的那群名將。他們各自的球風各異,人格特質明顯,並且還相當富有舞台魅力。每每可惜的總是看到他們奮力殺入決賽,然後被費德勒輕鬆寫意的擊敗。其中羅迪克的遭遇更是令人哀傷,最有競爭力的時期正好與鼎盛費德勒相撞,奮力拚搏十年下來只得一座滿貫。
本書饒有趣味的將敘事的重點,放在了費德勒的成長過程以及場下經歷。我們得以從費德勒的少年時期開始理解,他是如何被父母啟蒙網球,又是如何在首任教練彼得卡特的訓練下成長,後續又是怎樣在瑞士網球協會中逐漸茁壯,直到拿下溫布頓青少年冠軍,以至於轉戰職業後如何逐步控制情緒,成為我們所認識的費德勒。這中間包含了與經常在場邊觀球的妻子米爾卡是如何相識,也包含了與羅迪克、納班迪安等同代名將的青少年時期相遇。此外也談及了費德勒在球場外,與時尚圈的互動,與贊助商合作的種種,又是如何開始種種慈善活動等等。補足了許多球迷對費德勒的陌生空白之處。對費德勒球迷、納達爾球迷、網球愛好者以至於熱愛體育運動的人來說,本書帶來的樂趣是難以言表的。
前幾個月聽聞今年年底,將上映一部以網球女將威廉絲姐妹成長為主軸的電影《王者理查》,而九月又正巧有費德勒的書籍出版,實在是網球迷做夢都會笑的年末。
關於費德勒的種種事蹟,齋主有太多太多能說,但最後希望能以我此生最為難忘的比賽作結。我記得那是2008年的溫布頓,由於是費納對決,因此我早早就準備好了熬夜看完這場比賽。當時費德勒處於尖峰期,聲勢如日中天,不只在草地上稱霸,在網球領域上更是王者。那時的納達爾雖是唯一可抗衡的人物,但他的主場卻是在紅土球場,在草地上面對費德勒仍是勝算不高。這場比賽拉鋸緊湊,或許是老天也希望成就這場比賽的傳奇性,這場比賽中間因雨暫停兩次,且兩次雨停後兩人的氣勢都有所轉變。我依稀記得趁著中間下雨,趕往樓下便利商店買個消夜,繼續在凌晨觀賞這場比賽。比賽雖然費德勒輸了,歷時將近五個小時的纏鬥,確是我此生最難忘的網球比賽。這場比賽後來也被剪輯成紀錄片《天才之擊》(Strokes of Genius),在本書中也被以另一個角度,紀錄了那個歷史瞬間。
很榮幸此次有機會能替堡壘文化的新書《羅傑‧費德勒:無可取代的網球之王》作推薦,作為費德勒粉絲的一個網球迷,能看到有費德勒的相關書籍出版,心中著實令人欣喜。
此次堡壘文化同樣為酸齋的齋友們,準備了兩本贈書。
只要你完成以下條件,就可參加抽獎活動
只要你在9/5(日) 20:00 以前,完成以下兩個條件,即可參加抽獎。
1. 按讚並公開分享本貼文
2. 於留言處TAG兩名朋友
活動結束後,齋主會於第一時間抽出幸運的兩名得主。
最後,再次感謝 堡壘文化 對酸齋齋友們的照顧。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檸檬卷 Janet,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檸檬卷鋼琴獨奏會 2020 年 6 月 30 日 @ 台北市立大學演奏廳 現場錄影 因為防疫的關係,這場畢業音樂會必須限制觀眾人數及從簡舉辦,沒能公開邀請大家來參加,但你們現在可以在 YouTube 看到全部囉!希望你們會喜歡! ==== 曲目解說 ==== 舒曼:《幻想小曲集,作品 12》...
賽勒斯神話故事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每次一不留神,新的書就一直疊上來不及消化的書堆裡,大概是之前被七月選書《樹冠上》消耗過多精氣神(https://bit.ly/3j22BJr),而這排約莫落在七月中到八月中入手的書籍,先稍微做個紀錄,因為下個月的書單相當豪華,類型遍及電影、音樂、系列小說等等,大概需要先把額度留下來,九月真的非常值得期待。
⠀⠀⠀⠀⠀
這個月的選書並沒有特別獨立出來分享,因為是新版重出,這本在我多年前首度讀到的時候就頗為喜愛,為蕭麗紅的代表作《#千江有水千江月》,而此次恰好是四十周年紀念版本,希望能好好地為這本書寫篇文章。故事以布袋的蕭姓大家族為中心,敘述傳統大家庭的習俗和人情瑣碎,並探討生死、親情、愛情的衝突與矛盾。生於世代養殖漁業維生的大家庭,主角貞觀巧遇表哥大信,開始了一場若有似無的愛戀。這段戀情直到貞觀上臺北工作,大信到金門當兵,兩人間的情愫也因誤解而產生令人唏噓的變化。在蕭麗紅的內容敘述中,充滿了臺灣民俗的瑰麗與趣味,而貞觀與大信古典又含蓄的戀情,為臺灣逐漸失去的純然戀歌,悠悠地低吟了一遍。
⠀⠀⠀⠀⠀
接下來是掛名推薦的兩本,一本為早已提過多次,正在進行贈書活動的馬修麥康納回憶錄《#綠燈》,50 歲的他,花了 42 年的時間釐清自己生命中的謎題,35 年的時間記錄下解答的線索,他想要知道如何當個好人,如何得到想要的東西。如何使生命得到意義,如何更成就自我。他寫下日記,記錄他的成功與悲傷,理解與回憶。他說他書寫,是為了遺忘。敘述該如何在充斥「不」的世界中得到更多「好」,以及如何認出可能是「不」的「好」,關於抓住綠燈、並理解人生中的黃燈與紅燈遲早會轉綠的書。
⠀⠀⠀⠀⠀
再者,也已提前分享過的電影《#火口的二人》白石一文原著小說,故事敘述十天後將舉行婚禮的直子回到家鄉福岡,來到昔日戀人賢治面前。多年後再重逢,沒有一聲問候,也沒有一句質問,只是如昨日才剛分別一般,平淡中透著一股熟悉地拉開序幕。在二人熟悉的老家中,直子翻起一本舊相簿,裡頭盡是她與賢治一絲不掛的黑白性愛照。一頁一頁,往事的物證翩然眼前,那張如回憶之鑰的富士山火山口海報也隨之乍現,直子不禁脫口說出:「我最喜歡這張照片了。」二人之間曾不顧一切燃燒的火焰,在即將被宣判死刑的愛情面前再度復甦。等待直子未婚夫歸來的倒數五天,二人似末日到來般無法無天的徹夜歡合,如乾柴烈火覆水難收。肉體的歡愉、禁忌的血緣、沒有未來的放肆,在愛情與生命都將終結之前,二人最後看見的風景,名叫 —— 活著。
⠀⠀⠀⠀⠀
另一本為曾寶儀《#一期一會的生命禮物》,透過她真實經歷的四段旅程,在阿姆斯特丹,見到第一位合法執行安樂死的醫生,他說死亡為什麼不能是一場盛宴?在瑞士,和 104 歲的人瑞擁抱,她開始不斷與七年前的自己對話在洛杉磯,見到「Hamony」,世界第一具 AI 人工智能性愛機器人。在美墨邊界,很多人看見了暴力,分離,界線,隔離,但對這裡也有愛,勇氣和希望。在聖地牙哥,一場「長生不老大會」激情展開,那是令人完全無法想像的未來世界。這本書希望是一趟思考的旅程,更靠近真實自我的旅程,直視生命的旅程,以及全然自由的旅程,當旅程結束,你也有了一份屬於自己一期一會的生命禮物。
⠀⠀⠀⠀⠀
此次先介紹三本華文作品,若要選一部個人最喜愛的本土劇集,無疑是現在正在播出第二季的《俗女養成記》,而原作者江鵝也推出了另一本散文集《#俗女日常》,有別於上一本以在傳統中藥店家庭養成的台南女兒故事為主軸,最新文集不改幽默詼諧本色,卻更多聚焦於成長後在台北打拚的都會熟女人生。江鵝曾在訪談中表示,她跟「陳嘉玲」最大的共同點,是中年對生活各面向的反思,還有勇敢離開職場,做一個普通女人。這本《俗女日常》,也可說是這位勇敢的「普通女人」醒悟後學著做自己的第一手實驗記錄。回到俗女的日常,說普通也不普通,玲瓏通透的智慧和文采,清爽的文字挾帶著不可言說的魔力,既療癒又提點,不只讓同世代的六年級女生心有戚戚,五至七年級的都會女子讀來應該也都會覺得毫不高深,卻又如獲天啟。
⠀⠀⠀⠀⠀
其次為,胡晴舫主編的《#我臺北我街道》,集合不同世代、不同背景的二十位作家的全新創作,他們各自以詩、散文、小說書寫記憶中的台北街道。小說與詩提煉出意象,散文貼近個人記憶與生活,不同文體、長度產生不同的閱讀效果,就像散步每一條街道感受到各自獨特的氛圍。焦元溥寫消失的羅斯福路唱片行,馬世芳寫來不及參與的麥田咖啡館,張亦絢寫她的木柵路,崔舜華寫她的潮州街,吳鈞堯寫他的重慶南路,何致和寫永遠在他心底流動的西藏路,馬欣寫敦化南路的前世今生,王盛弘、羅毓嘉在這座城市私藏了他們的男孩記憶,郝譽翔在椰林大道度過了她的憂傷青春,以曲折方式學會在台北安置自己的馬翊航、王聰威,更有陸穎魚在台北街頭思念香港,顏訥在往生者帶領下探索她不知道的台北,陳雨航在文章不斷叩問,自己是否是台北人?而被言淑夏形容為春天繼母的台北街道,也有楊佳嫻的 236 公車呼嘯而過,裡頭住有陳宛茜認識的清朝耆老、陳又津描寫的公娼,以及駱以軍眼中身懷內力的各路高人。除了作家視角,更有來自法國的攝影師余白,用鏡頭拍攝他安身立命這麼久了的第二個家。閱讀他們的台北,讓我們更深刻了解這座城市。
⠀⠀⠀⠀⠀
第三本是兼具編劇與作家身分的劉梓潔新書《#希望你也在這裡》,她以這部小說,揭開路上的迷人和迷惘,熱鬧和寂寞。對生命的種種疑問,也許那些錯身而過的風景就是解答。有些人是天生的流浪者,有些人在飽嘗人的來去後才終於能夠出發,也有的人不知道前方有什麼,卻越走越寬廣。生命際遇各自不同的四個靈魂,在人生這張地圖上交錯前行,彼此纏繞又轉瞬消逝。面對旅途中的每個岔路,他們會做出什麼選擇?當漫遊變成探索,漂浪轉為追尋,旅程的盡頭,會有他們想要找的那個人,或者答案嗎?旅人歸來回首一望,種種混亂都已經過去了,一切才剛開始而已。
⠀⠀⠀⠀⠀
此次翻譯小說特別想讀的,有《林肯在中陰》作者喬治桑德斯小巧精美的《#狐狸小八》,他回歸短篇小說場域,加上喬西卡迪諾的插畫,有著喬治歐威爾式荒謬的情節設定,狐狸寫給人類的一封信,卻真實地切中人與自然日益惡化的衝突。不過,桑德斯始終相信本質上是道德的,可以引導我們更好地去愛。只要記得,整個故事的敘事者是隻小狐狸,他嘗試學習語言與「人累」溝通,我們生而為人可以更溫柔地對待自然嗎?人類該如何回覆狐狸小八?闔起書本看著書封,不難發現作者虔心期許眾生的良善、平等與和諧。
⠀⠀⠀⠀⠀
以及另一本同樣短小精悍的作品,西班牙作家胡利歐亞馬薩雷斯寫於 1988 年的《#黃雨》,被譽為是歐洲二十世紀文學的顛峰之作。在庇里牛斯山區一座荒廢的小村艾涅爾,1970 年代,那裡完全廢村。但屋舍仍矗立原地,在靜謐中、遺忘中,在冬雪中緩慢腐朽。老人安德烈斯是廢村僅存的最後一位居民。在寂靜和冬雪的包圍下,在悲涼和屋舍的廢墟之間。嚴冬漫長的十二月夜裡,只剩他孤零零一個人在艾涅爾度過黑夜。他喃喃念起逝者的眼眸、盤根錯節的回憶,那些死寂佔據破落凋殞裡的清醒與夢囈。這座村莊是真實存在的。瀰漫全書的孤獨、絕望、夢境與回憶,難以抵抗的時間年輪,深入存在的虛無,內心的孤絕、無力,理智和瘋狂。訴說時代如何遺棄鄉村,留予靜謐大地深沉的平靜。黃雨洗去一切,沒有人被銘記。
⠀⠀⠀⠀⠀
還有等待許久的《魔戒》托爾金中土三大傳奇最終章《#剛多林的陷落》,繼《貝倫與露西恩》、《胡林的子女》之後,見證了第一紀元走向終結。這三大傳說既是《魔戒》那宏大背景的組成元素,更是《精靈寶鑽》必不可少的基石。講述人類圖奧在剛多林的旅居,包括他與精靈伊綴爾的結合、兒子埃雅仁迪爾的出生、部臣邁格林的背叛、隱匿之城的陷落和諾多族倖存者逃亡的經過。這個故事在托爾金想像的中土世界觀第一紀元中占舉足輕重之意義。遺憾的是,托爾金平生寫出的完整版本便僅止於那創作於青年時期的文稿,他雖曾著手重寫,但並未完成全稿。透過其子克里斯多福托爾金的整理,此書得以面世。
⠀⠀⠀⠀⠀
當然,克蘇魯的話題還繼續延燒,《#夢尋祕境卡達斯:H.P. Lovecraft 幻夢境小說傑作選》仍不容錯過。《幻夢境小說傑作選》,是由一連串異次元空間幻夢境的相關故事所組成,收錄的十篇故事,以藍道夫.卡特的冒險事蹟作為主軸,再加上幻夢傳奇的重要篇章《奈亞拉索特普》、《烏撒之貓》與《末日降臨薩納斯》,和劇情看似獨立、卻對後續故事有重要連結的恐怖短篇經典《皮克曼的模特兒》,以及將上述元素串聯在一起的長篇故事《夢尋祕境卡達斯》。幻夢傳奇與克蘇魯神話最大的不同,就在於它偏向帶有微妙恐怖的奇幻故事,而非完全傾向克蘇魯神話深淵般的太空恐怖劇情。此外,洛夫克拉夫特在其他故事偶爾提及的諸多神祕地名(像是《死靈之書》中經常提及的冷之高原),也會在本書中完整呈現在讀者眼前,讓這個系列,與《克蘇魯的呼喚》相關故事息息相關,卻又展現出自己獨特的生命力。有趣的是,在這裡,作者本人的化身藍道夫卡特,會如同神話故事中的英雄,循序漸進,帶領讀者深入幻夢境,首尾相連,將各個段篇故事拼湊為一個完整的冒險歷程,打造出一個如同《魔戒》般,精彩刺激的傳奇故事。
⠀⠀⠀⠀⠀
同樣帶有奇幻色彩的療癒小說是《#歡迎光臨夢境百貨:您所訂購的夢已銷售一空》,這個百貨公司是睡著後才能入場,客人們入睡後,進入最受歡迎的「達樂古特夢境百貨」,挑選陳列在眼前的各色夢境:想再次相見的人、期待前往的地方、害怕又想突破的事物,以及超乎想像、上天下海的瑰麗夢境等等,每一層樓都提供別出心裁的夢。這棟五層樓的百貨門庭若市,有睡長覺的客人,也有短暫睡個午覺的人類和動物。新人佩妮通過了與達樂古特本人進行的一對一面試,來到夢境百貨上班,準備好好推銷各個傳奇製夢師所設計的夢。然而,當她好不容易稍稍搞懂測量睡意的「眼皮秤」、從「夢境滿意度」轉換的支付系統等細節後,竟然惹下大禍,最貴的夢境費用從她手上被偷走了。眼看工作即將不保,她該如何化解困境?在這神祕的夢境百貨,在清醒與睡夢的邊界,她又將遇見什麼樣的人,以及他們心中渴求已久的夢?
⠀⠀⠀⠀⠀
若注重推理閱讀樂趣的人,應該不容錯過這本暢銷小說《#喜鵲謀殺案》,當編輯蘇珊拿到艾倫康威最新作品的書稿時,她怎麼也不會想到這本小說即將改變她往後的一生。和這位暢銷推理作家合作多年,蘇珊對他筆下的偵探艾提克思彭德瞭若指掌。而艾提克思彭德系列是蘇珊任職的三葉草圖書出版最暢銷的書。為了工作蘇珊別無選擇,只能忍受艾倫種種惱人的行為舉止。在艾倫的新作中,艾提克思彭德來到派伊府邸,一座鄉村內的莊園調查一樁謀殺案。是的,其中有死屍和許多各懷鬼胎的嫌犯。然而隨著情節的推演,蘇珊不禁越來越懷疑,在這份書稿字裡行間隱藏著另一個故事:一個充斥著嫉妒、貪婪、冷酷的野心,以及謀殺的真實故事。
⠀⠀⠀⠀⠀
接下來兩本是與女性議題有關,首先是關於一場性侵案與一封陳述書,打動上千萬人,也改變了美國司法的花漾女子故事《#這是我的名字》。2015 年 1 月 17 日,香奈兒米勒遭到史丹佛大學生布羅克特納酒後性侵。隔天,香奈兒在醫院醒來,才得知自己成了被害人。她不再只是香奈兒,在法律上,她被賦予了一個新的匿名身分:無名艾蜜莉 Emily Doe。香奈兒與艾蜜莉各自過著不同的生活。香奈兒繼續上班、社交、過日子,但她開始失眠,還會在沒人看見的地方獨自流淚、崩潰。艾蜜莉活在一個封閉的世界,她活在法院、警局,活在證詞與質問當中。沒人知道艾蜜莉是誰。而布羅克,這位有望代表美國參加奧運泳賽的明日之星,在被捕後不到二十四小時,就以十五萬美金交保,重獲自由。2016 年 6 月,歷經將近一年半,審判結果終於出爐,布羅克僅遭判監禁六個月。數日後,網路媒體 BuzzFeed 刊登了無名艾蜜莉的法庭陳述書,四天內點閱率破 1100 萬,引爆全美輿論。無數人民站上街頭聲援艾蜜莉,時任美國副總統拜登也公開支持。2018 年 8 月,加州針對性侵罪修法,該案法官遭罷免,布羅克的上訴被駁回,史丹佛也將他退學。艾蜜莉獲得了遲來的正義。2019 年,艾蜜莉以本名出版此部自傳《這是我的名字》。
⠀⠀⠀⠀⠀
後者是被稱作少女版《使女的故事》的南韓作家尹異形《#兩封合格通知書》。女孩收到卵子評鑑合格通知書,根據最新生育法案,她必須在卵子迅速老化之前短短三個月內,進入生物資料庫尋找「準爸爸」,準備懷孕。如能順利生下小孩,將會獲得不愁吃穿的財富,簡直比進入理想大學更令人嚮往。自身亦是人母的韓國文壇怪物級新銳小說家尹異形,自道內心的女性主義者於江南站隨機殺人案之後被喚醒,對於女性遭輕視物化的現狀無比憤怒。本書虛構的駭人法案左右著青年的生涯抉擇,「生育」赤裸裸地淪為階級晉升的工具。擁有生育能力,難道就非得拯救人口危機不可?小說直指當今社會制度弊病,讀者驚嘆字字句句引人痛切共鳴。作者多次強烈表示,「不要繼承這個世界,不要繼承我們現在的生活。」無論是對自己生育的孩子,或是對這個世界的年輕世代,她都傳達了不得不把如斯醜陋世界交給下一代的歉疚感。她說自己的名字意思是「奇異的形狀」,特立獨行,敢於說出人所不能言。自從江南站隨機殺人案發生後,尹異形才真正意識到,自己所處的世界是多麼輕視女性、多麼獨尊父權意識。在數年後迅速席捲全球的 #MeToo 浪潮之下,她仍持續以書寫探索女性在和平狀態與受迫處境之下的各種不公體驗。
⠀⠀⠀⠀⠀
最後是,不知道該怎麼拍進去的金磊《#鯨豚記》,觀賞過紀錄片《男人與他的海》的觀眾對作者應該並不陌生,榮獲英國自然史博物館「年度野生動物攝影師大賽」民眾票選大獎、法國「P×3 巴黎國際攝影大賽」金牌 、美國「IPA 國際攝影獎」榮譽獎等國際攝影大獎殊榮,台灣首位水下鯨豚攝影師金磊,大學畢業後,來到花蓮成為海上解說志工,開啟他往後 20 年的鯨豚追尋之旅。從水面上的影像開始,為了熟悉活動於不同海域的鯨豚種類,金磊前往世界各地下水拍攝鯨豚,磨練出深厚的水下拍攝技能與心法。一路追尋,堅持夢想的他,足跡遍及東加王國、日本御藏島、阿根廷巴塔歌尼亞、挪威極圈,與夢幻如抹香鯨、大翅鯨、南方露脊鯨、藍鯨、虎鯨近距離接觸,並拍下牠們的美麗身影,其中包括悠游台灣海域近 30 多種的鯨豚紀錄。全書收錄超過 200 多幅珍貴影像,金磊從拍攝鯨豚中認識自己,享受過在水中與鯨豚共游的震撼奇妙感,突破了恐懼、沮喪、撞牆的內心爭戰,更體悟到自己與自然之間的關係。透過過往生命歷程的反思,他在書中娓娓道出一張張令人驚奇影像的背後故事,那一段段的海洋冒險,難忘的神奇旅程,亦是他為邁入第 30 個鯨豚拍攝生涯所做的一次深度回顧。
⠀⠀⠀⠀⠀
⠀⠀⠀⠀⠀
⠀⠀⠀⠀⠀
(以上文字部分自出版社書介。)
賽勒斯神話故事 在 馬老師的旅遊跑馬地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時事求世 30
從時事看世界遺產:邁錫尼與提林斯的考古遺址(1999)
希臘位在巴爾幹半島南端,多為崎嶇的石灰岩地形,海島眾多,海岸線蜿蜒,如果說希臘國土形狀像隻伸入愛琴海的手的話,那麼伯羅奔尼薩半島(Peloponnese)絕對是手上的大拇指。它不僅承接吸收來自克里特島的邁諾安文明,更撥動了自西元前 1600至1100年,在此昌盛的邁錫尼文化(Mycenae)。西方文明起源在希臘,而希臘文明起源在克里特島,克里特的邁諾安文明是地中海區域最早的文明,而承先啟後的便是邁錫尼。邁錫尼和邁諾安一樣都有文字,但邁諾安的線形文字A至今仍是謎團,邁錫尼的線形文字B已被解鎖。
最能代表伯羅奔尼薩半島的邁錫尼文化,原是西元前2000年由北方移居至邁錫尼的雅利安人,他們開創了屬於希臘本土的燦爛文明,根據考古也發現,西元前1400年開始,邁錫尼人已經移民賽普勒斯、西里西亞等地中海沿岸建立殖民地,手工產品暢銷於地中海沿岸,在兩河流域、西亞、埃及等地都出土過邁錫尼風格的陶器。
不過到西元前1300年,邁錫尼對外貿易就開始萎縮,除了殖民城市已經學會製陶,可以自己生產外,西亞的腓尼基人興起,他們是邁錫尼的商業競爭者,使得邁錫尼對外貿易遭受打擊,仰賴海洋貿易的邁錫尼,一旦對外貿易受阻,也影響文明開始走向衰落。
關於邁錫尼文明的記載十分稀少,荷馬史詩《伊利亞德》成為關鍵資料,但大多數人認為那只是虛構的傳說故事,挖掘邁錫尼出土的德國考古學家謝里曼反而堅信不疑的相信這些城邦真實存在,他七歲從父親手中得到一本希臘神話,愛不釋手當成床頭書,從小就下定決心要發掘書中提到的特洛伊與邁錫尼,1874年,他在邁錫尼進行考古挖掘,發現了衛城和墓葬群。城牆長1公里,厚10公尺,高15公尺,用大石塊砌成,北門是最著名的獅子門,當年擔任希臘聯軍首領的邁錫尼國王阿格曼儂(Agamemnon)就是從這獅子門出發,揮軍攻打特洛伊;他的妻子和情人也曾在這列隊歡迎凱旋歸來,再設計害死他。衛城內部功能齊全,有祭堂、儲藏室、浴室、接待室等,在宮殿發現有精美的壁畫。
在這裡發現有六座墳墓,每座豎穴墓大小皆不同,以圓木石板鋪蓋墓頂,共有19人葬在這六座墓穴中,有男有女,還有兩個小孩,大多用黃金嚴密地覆蓋著這些屍骨。最有名的是一座大型圓頂墓,據說是「阿格曼儂墓」或「阿特柔斯的寶藏」 Treasure of Atreus,阿特柔斯是阿格曼儂的父親),阿格曼儂黃金面具現收藏於雅典國家考古博物館,雖名為阿格曼儂面具,但考古學家認為面具製作比阿格曼儂更早三百年,只是蹭他的名氣,不過看得出工藝技藝的精巧。
邁錫尼文明的消失也是個未解的謎團,站在頹傾的衛城望著周遭炙熱的山丘,看邁錫尼不單只是需要想像力而已。
賽勒斯神話故事 在 檸檬卷 Janet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檸檬卷鋼琴獨奏會
2020 年 6 月 30 日 @ 台北市立大學演奏廳
現場錄影
因為防疫的關係,這場畢業音樂會必須限制觀眾人數及從簡舉辦,沒能公開邀請大家來參加,但你們現在可以在 YouTube 看到全部囉!希望你們會喜歡!
====
曲目解說
====
舒曼:《幻想小曲集,作品 12》
舒曼是十九世紀傑出的德國作曲家及樂評家,他時常將音樂與文學結合,並將個人的豐沛情感、濃厚的幻想力投注於作品中。
《幻想小曲集》為舒曼創作於 1837 年,題獻給一位到萊比錫演出的蘇格蘭女鋼琴家安娜羅貝娜 (Anna Robena Laidlaw, 1819-1901) 的作品,舒曼當時正處於人生的黑暗時期,他們的相遇為舒曼的生活展開一段美麗插曲。然而《幻想小曲集》在音樂上實際上為獻給克拉拉的作品,在這段期間舒曼與克拉拉被迫分離,母親於1836年辭世,舒曼將這些情感投注於創作上,創作期間,舒曼回憶起與克拉拉相處的時光,也無法忘記與克拉拉祕密訂婚的約定,這是舒曼人生中最黑暗的時期。
樂曲的創作更表現了舒曼內心的兩種極端性格-大膽狂妄的「弗羅倫斯坦」(Florestan)以及內向含蓄的「奧賽比斯」(Eusebius),這套鋼琴曲集包含了上下冊共八首的性格小品,每首作品皆被賦予標題,而各曲目的標題皆是舒曼在作品完成後,以音樂本身的意境來命名。
0:00 第一首《黃昏》Des Abends
反映出舒曼內心中較為內含省而含蓄的「奧賽比斯」性格,可想像為在黃昏時刻漫步在夕陽西下的河畔邊,以不疾不徐的腳步欣賞河岸風光。此曲的拍號寫法與實際演奏時的聽覺效果也是相當地耐人尋味,舒曼打破了一般對二八拍的想法,讓三連音貫穿在全曲當中,使之聽起來像是三拍子的曲子。旋律時而出現在高音聲部,有時也在低八度的地 方以類似的形式再出現,就像彼此唱和般,互相對話。
3:44 第二首《飛翔》Aufschwung
《飛翔》為八首曲子之中非常有戲劇張力的一首曲子,充滿了幻想曲時而瘋狂時而冷靜的氛圍,不論是開頭「弗羅倫斯坦」的大膽衝動的主題,或是中間「奧賽比斯」冷靜沈著的風格,也是舒曼內心斯雙重人格的一種展現,因此有許多對比的情緒細節。而這首曲子也是技巧上較為困難的一首,除了有許多超過八度而必須用單手彈奏的音程、以及大跳音程之外,情緒的掌握也是詮釋的重點。
7:12 第三首《為什麼?》Warum?
《為什麼?》是一首舒曼不斷地提問、自問自答的小曲子。 而開頭第一聲部的旋律為往上的大六度音程,就像疑問句口吻般的音型,可想像為舒曼在開頭即破題、殷切期盼地詢問:為什麼?
而《為什麼?》這首曲子幾乎到處都藏有主題旋律,它會上下交換、出現在各個聲部,甚至可能與其他聲部重疊,每一次的問題就好像都得不到答案一般,即使問題不斷延伸,最終仍然回到原點。
9:37 第四首《變幻莫測》Grillen
《變幻莫測》為一首極富節奏感的樂曲,而此三四拍的曲子在節奏上有許多的弱拍強音、第二拍長音等等的切分節奏,在彈奏時常有節奏上的衝突感,呼應了開頭的術 語-「Mit Humor」帶有幽默、俏皮的含義。彷彿可以感受到舒曼在創作時「變幻莫測」的思維,很難預測到舒曼會在下一個音變化出什麼新花樣。
13:02 第五首《夜晚》In der Nacht
本曲是舒曼描述一個古希臘神話《赫洛與勒安德爾》(Hero and Leander) 隔著海峽相戀的故事。 這個神話是一個山盟海誓、至死不渝的愛情故事,樂曲中不斷由下往上、再由上往下的音型,如暗藏旋渦的海浪一次次往岸上拍打一般,不斷推進,而勒安德爾必須對抗大自然的重重阻撓以及萬般攔阻,才能見到彼此,他們急迫渴望見到對方的那份激情與熱情,正是舒曼在《夜晚》這首曲子所營造的氛圍。
17:25 第六首《寓言》Fabel
此曲開頭的「快慢」對比,即為蘊藏「弗羅倫斯坦」、「奧賽比斯」兩個對比人物非常明顯的例子。此曲較為特殊之處為曲子中間出現了聲部輪唱之「卡農」,此上行音型的卡農之音量及情緒應由較小聲慢慢往上堆疊,直到達到頂點最高音後才稍加放慢地宣洩而出。
20:12 第七首《夢魘》Traumes Wirren
此曲開頭旋律及主題是明朗的F大調色彩,而開頭的主題旋律就好像睡夢中仍在不斷運作的大腦, 即使在睡眠中仍呈現出潛意識的亢奮而混沌的狀態,因而產生某種焦慮而不安的現象。而主題之旋律不斷地穿梭在琴鍵之間,從高音到低音、再從高音到低音,就像頑皮的小孩在夢中恣意地奔跑。
23:11 第八首《終曲》Ende vom Lied
《終曲》為此套曲集的最後一首曲子,如同舒曼在寫給克拉拉的信中所提到:
接近結尾的終了,將一切困難排除後,進入一個愉快的婚禮,但是結束時,思念你的痛苦又再度出現,於是婚禮的鐘聲和死亡的喪鐘同時響起。
這首曲子的開頭就像是一場華麗的盛宴,舒曼用了他平時很喜愛用的「連續和弦」,以及超過八度音程的琶音,製造出隆重登場之感。
然而此曲也是舒曼內心糾結的寫照,就如他在信中所提到的,樂曲的最後因為思念克拉拉而痛苦又再度出現,因此樂曲的最後並非以歡樂收場,最後的樂音就像死亡的鐘聲般,並藏有開頭的旋律動機, 最後慢慢地、悄悄地結束。
28:57 浦朗克:《降 A 第三號大調間奏曲》
浦朗克 (Francis Jean Marcel Poulenc, 1899-1963) 是二十世紀法國作曲家,他的音樂風格簡約不失幽默、優雅而浪漫。
浦朗克一共創作三首間奏曲都是鋼琴小品,分別是 1934 年創作《兩首間奏曲》(Deux intermezzi),和 1943 年創作《降 A 大調間奏曲》(Intermezzo in A-flat Major)。而晚期創作的這首《降 A 大調間奏曲》雖然較為短小之鋼琴作品,但旋律動人、各聲部分明,其中更充滿色彩豐富之和聲。
他的創作受到許多作曲家的影響,如德布西、史特拉汶斯基、薩悌等,浦朗克所寫的和聲雖仍屬調性音樂,但已然跳脫傳統,他經常在和聲中加入和聲外音,如九和弦或九度音程,將和聲產生二度碰撞的關係,使作品帶有較為前衛之感。
追蹤檸檬卷 IG:https://www.instagram.com/lemonjanet0131
關於檸檬卷:http://LemonJanet.com
訂閱檸檬卷頻道:https://goo.gl/xUUxUG
檸檬卷的 FB:https://www.facebook.com/ItsLemonJanet/

賽勒斯神話故事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臺灣原住民的神話與傳說」 套書(三版)介紹
專訪: 孫大川(總策劃)
文魯彬(英文譯者)
本書特色:
台灣,Formosa!在這個面積只有三萬六千平方公里的婆娑美麗之島上,孕育出卑南、泰雅、阿美、邵族、魯凱、賽夏、鄒族、排灣、達悟、布農等等原住民族群,形成豐富多樣的台灣原生文化。
台灣原住民儘管各族的生活文化不盡相同,但卻一致的敬畏、順從大自然的規律與力量,尊重、愛惜天生萬物。他們以祭儀節慶謝天、祭祖,敬天且感恩;以禁地、禁忌告誡後代子孫,默默維護水源地及山林資源。
由孫大川教授策劃出版的【台灣原住民的神話與傳說】系列--【卑南族:神秘的月形石柱】、【賽夏族:巴斯達隘傳說】、【布農族:與月亮的約定】、【排灣族:巴里的紅眼睛】、【邵族:日月潭的長髮精怪】、【達悟族:飛魚之神】、【泰雅族:彩虹橋的審判】、【鄒族:復仇的山豬】、【阿美族:巨人阿里嘎該】、【魯凱族:多情的巴嫩姑娘】的圖畫書,透過各族作者,到部落裡採集遠古神話傳說及長老的教誨,配以原住民純樸鮮艷的畫風,是青少年了解原鄉文化的最佳圖畫書。
你知道在卑南族的神話傳說中,「神秘的月形石柱」的由來與所代表的意義嗎?以前卑南族的人真的有巫術靈力嗎?在阿美族「女人國歷險記」中,馬糾糾誤闖女人國,歷盡驚嚇之後,脫險返回故里;雖有如南柯一夢,但卻充分地反映了阿美族婦女在阿美族社會裡,不可搖撼的地位和威力。還有,得到新聞局金鼎獎推薦的「賽夏族:巴斯達隘傳說」書中,告訴讀者賽夏族矮靈祭的傳說與由來。
你想知道布農族與月亮作了什麼約定?日月潭的長髮精怪為何要與邵族人打戰?鄒族的少女為何與山豬談起戀愛?雄鷹羽毛、雲豹牙齒、百步蛇紋飾的刀、琉璃珠在排灣族族人心中代表的意義?
還有達悟族人著名的拼板舟技術原來是地底的老鼠人傳授的!在泰雅族「巨石傳說」、「神奇的呼喚術」到「彩虹橋的審判」神話傳說的情節中,泰雅人神聖的祖訓gaga深深地影響每一個泰雅人的行為規範以及生活禁忌的軌儀。而人見人愛魯凱族姑娘巴嫩居然要嫁給蛇郎君,最後結果如何呢?
此套書邀集了許多優秀的原住民共同參與圖文製作及編輯,嘗試透過生動的故事,搭配精緻彩繪圖畫,勾勒出原住民信仰、儀式、禁忌、圖騰、生活智慧與技能,並透過中、英文對照,希望讓國人以及海外讀者能認識台灣原住民寶貴的生活文化遺產,也讓台灣這段遠古歷史變得清晰、鮮活、可親;讓我們在經濟起飛帶來了對自然與生態的重大衝擊與危機之際,從原住民與大地共生的生活文化中得到智慧。
達悟族:飛魚之神
邵族:日月潭的長髮精怪
排灣族:巴里的紅眼睛
布農族:與月亮的盟約
賽夏族:巴斯達隘傳說
卑南族:神秘的月形石柱
泰雅族:彩虹橋的審判
鄒族:復仇的山豬
阿美族:巨人阿里嘎該
魯凱族:多情的巴嫩姑娘
總策劃:孫大川
監察院副院長、台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兼任副教授、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兼任副教授、《山海文化》雜誌創辦人;卑南族
譯者簡介:文魯彬(Robin J. Winkler)
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理事長。原為美籍人士,2003年10月歸化為台灣公民(中華民國國籍)。長期以來關注環境生態保護、台灣原住民土地權益及文化保存,大量心力投入台灣環境生態之政策、法律研究及環保訴訟業務;同時引進美國許多減量消費、環保書籍翻成中文出版以推展理念,如《商業生態學》、《森林大滅絕》、《富足人生》、《探索文明的出路》、《富足人生原動力》、《還我綠色地球系列》等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