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花與蒲公英 #成功不再跌跌撞撞
瑞典有一句諺語:「多數孩子是蒲公英,但有少數是蘭花」。蒲公英吃苦耐勞,不是最漂亮的花,但不必細心照顧,也能長得很好。沒有人會特別栽種蒲公英,因為沒這個必要,它們幾乎在所有環境都能長得很好。蘭花則相當不同,不好好照顧就會枯萎,只要用心培養,就會開出最美麗的花朵。
這裡不只是在講花,也不只是在講孩子,而是在談最新的遺傳學知識。近日的遺傳學發現,顛覆了「壞基因」與「好基因」模型,新一派的說法比較接近「增強因子」的概念,心理學家稱為「差別易感性假說」(differential susceptibility hypothesis):帶來壞事的基因要是換了一種情境,可能會造就好事。同樣一把刀,可以惡意刺傷他人,也可以用來替家人準備餐點。一把刀究竟是好是壞,要看用在什麼情境。
講得具體一點,大多數人擁有一般的DRD4基因,但有些人擁有基因變異體DRD4-7R。這下糟了!7R與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酗酒、暴力行為有關,屬於所謂的「壞基因」。
然而,研究人員艾瑞·柯納風(Ariel Knafo)做過孩子是否願意自動分享糖果的實驗,多數3歲小孩如果沒被強迫,不會願意放棄自己手裡的好東西,但擁有7R基因的孩子,卻比較可能樂於分享。
為什麼會這樣?帶有「壞基因」的孩子,就算沒被要求,反而願意幫助別人?因為7R基因其實並不「壞」。基因和刀子一樣,是好是壞要看環境。在暴力環境中成長的7R孩子被虐待、遭到漠視,日後長成酒鬼與惡霸的機率比較大。但是,7R孩子如果被好好培養,和善的程度甚至高過擁有普通DRD4基因的孩子。簡言之,環境造就了不同。
好了,先不談那堆科學術語與縮寫,大多數人都是蒲公英,幾乎不管生在什麼環境,還是都能順利好好長大。剩下的人則是蘭花,不只對負面事物敏感,對萬事萬物都敏感。
蘭花和蒲公英不一樣,無法在隨便的路旁盛開,但如果在設備完善的溫室裡好好照顧,就能光彩奪目,讓蒲公英自慚形穢。蘭花型的孩子要是在不良環境中接受不當教養,長大後可能很容易憂鬱,或是吸毒,甚至入獄。但如果環境對了,有人好好養育他們,就會成為社會上最具創意、最成功的快樂人兒。
太多時候,我們把事情貼上「好」或「壞」的標籤,但其實只不過是「不同」。以色列軍方需要能夠分析衛星圖像、判斷國防威脅的人才,他們要的士兵必須擁有驚人的視覺能力,能夠一整天看著同一個地點都不會感到無聊,而且一有風吹草動,立刻就能發現。
最後,以色列國防軍的視覺情報部門(Visual Intelligence Division, IDF)在意想不到的地方找到完美人選:他們招募自閉症人士。自閉兒在人際互動上可能有困難,但大都能夠勝任拼圖等視覺任務,成為以色列的珍貴國防資產。
臨床神經心理學家大衛·威克斯(David Weeks)博士寫道:「怪胎是社會演化的變種,提供天擇智力材料。」怪胎可能是像顧爾德這樣的蘭花,或是像菲爾普斯這種很有希望的怪物。我們往往耗費太多時間努力成為眾人眼中的「優秀」人才,但這種優秀通常只是「平庸」,真要出類拔萃,就必須不同。
追隨社會眼中的「好」,可不會讓你與眾不同,因為社會並不總是知道自己需要什麼。其實,要當個最優秀的人,通常只需要拿出最好版本的自己就夠了!就像英國著名哲學家與經濟學家約翰·史都華·彌爾(John Stuart Mill)說的:「我們這個時代最大的危機,就是太少人勇於與眾不同。」
只要環境對了,壞的也能變成好的,古怪會生出美麗花朵。
--
本文編輯修改摘自《成功不再跌跌撞撞》,作者艾瑞克‧巴克 Eric Barker為賓州大學學士、波士頓學院MBA與UCLA大學藝術創作碩士。本書由天下文化出版。
📖
翻翻紙本書 https://reurl.cc/pxxM7r
下載電子書 http://moo.im/a/2467EP
--
延伸閱讀《蘭花與蒲公英》:https://reurl.cc/mvv3WY
賓州縮寫 在 浩爾譯世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看推特學英文
三個英文寫作學習重點
1. 縮寫的使用時機
2. 大寫的意義
3. 引號的運用
先來解讀一下川普總統這則 tweet 的意思:
The rate of rejected Mail-In Ballots is 30 X’s lower in Pennsylvania this year than it was in 2016. This is why they kept our poll watchers and observers out of the “SACRED” vote counting rooms!
今年賓州郵寄選票的退票率比2016年低30倍。難怪他們把我們的監票員拒於「神聖的」計票間外面!
This claim about election fraud is disputed
推特藍字提醒:這則關於選舉舞弊的說法具爭議
現在來學習三重點:
1. 縮寫的使用時機
推特有280字元的限制,所以常用縮寫,不能視同平常寫信或訊息聯絡的情況。
這系列前一篇的 fwd 代表 forward 就是個例子
這一篇的倍數寫成X’s 也是因為字元比 times (倍數)少。平常,特別是正式書信情況,還是拼出完整字才好,像是要講倍數就用 times 或 folds 吧
跟很熟識的朋友傳訊息則可以用縮寫表示輕鬆
2. 大寫的意義
通常地名、人名、專有名詞才字首大寫
想強調的字也可以字首大寫,但不是正規作法
此處賓州就是地名,字首大寫很正常
但 mail-in ballot 字首大寫就是比較特別的強調(非正規用法)
而 sacred 全大寫則有「大聲」大強調的意思
如果整段訊息都用大寫的話,看起來就是 不 停 咆 哮 !不 可 不 慎
3. 引號的運用
英文的引號要小心用,因為除了引用別人講的話或撰述的文字外,也可能用在反諷!代表引號內的字詞不是一般平常認知的意思
像這邊的”SACRED”就充滿諷刺的酸味
不只大寫強調,還加引號:真的是超「神聖」的啦~這種感覺
⚠️ 平常講話,特別在正式場合,也不要亂比空氣引號(air quotes)那代表你實際上不是要用那個字平常的意思,別人可能留下你酸溜溜、輕浮的印象
至於推特的言論審查,我就不特別評論
這裡的重點是 #看推特學英文 🤗
想真的把進階英文的實力打好,就要學好寫作
我的「完美寫手班」熱烈招生中!
名額有限,歡迎加入 >> https://bit.ly/3pAyV7F
#是實體課程 #一起來台北上課🔥
賓州縮寫 在 Zen大的時事點評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這篇可真是以小見大,而非以偏概全。
廖達琪不是我的博士生
翁達瑞 / 美國大學教授
韓國瑜國政顧問團的召集人之一,中山大學政治研究所教授廖達琪,在三立電視臺的「新台灣加油」為韓國瑜辯護。廖達琪盛裝上電視,講到激動處身體前後搖晃,雙手還上下左右揮舞。廖達琪擁有美國名校的學位,但她不是我的博士生,因為我的學生會有邏輯訓練與學術倫理,不可能像廖達琪一樣在電視上強詞奪理。
廖達琪如何強詞奪理?
學者為總統候選人助選,是基於知識良知與學術清譽,所以發言內容必須根據事實並符合邏輯。最典型的助選語言,就是強調「總統」這個職位的重要性,推銷屬意的候選人,特別凸顯他(她)的能力、經驗、與政見,藉此說服選民支持這位候選人。
但是廖達琪卻反其道而行!
廖達琪宣稱總統的職位不重要,不該管那麼多事,不需要知道那麼多事,行政院才是重要的機關。這些說詞完全背離事實!總統可以把內政授權行政院長,但國防外交不得假手他人。至於行政院長的施政,也必須在總統的監督之下。在台灣的憲政體制,總統並不是虛位元首!
廖達琪為何如此強詞奪理呢?或許她心虛,因為韓國瑜的能力普受外界的質疑。廖達琪是韓國瑜國政顧問團的一員,有機會貼身觀察韓國瑜的一言一行。或許廖達琪的觀察結論是韓國瑜懂的不多,所以只好扭曲事實,宣稱總統不該管那麼多事,不需要知道那麼多事!
如果廖達琪知道韓國瑜懂的不多,基於她的學術良知,廖達琪應該幫助韓國瑜提升。萬一廖達琪發現韓國瑜是扶不起的「阿斗」,基於她的學術良知,廖達琪也應該拒絕為韓國瑜背書。
令人不解的是,廖達琪卻用「削足適履」的邏輯,暗示「懂的不多」的候選人,剛好適合「不該管那麼多事」的總統職位。如果廖達琪這個邏輯正確,那總統根本就不用選了。我們乾脆修憲,來個「全民總統大抽籤」!被抽中的總統不該管那麼多事,可以整天打牌抱女人,過著喝酒打屁的快樂日子!
這真的是我們要的總統嗎?當然不是!
廖達琪在電視上的說詞,既違反事實,也不符邏輯!身為中山大學資深教授的廖達琪,為何這麼不珍惜羽毛,在電視上強詞奪理,為能力被質疑的總統候選人辯護呢?廖達琪到底是何方的神聖?
廖達琪是何方神聖?
基於好奇心驅使,我進了中山大學政治研究所的網頁,點閱廖達琪的學經歷簡介。
廖達琪擁有美國名校密西根大學的政治學博士學位,在中山大學任教超過三十年,三度出任政治研究所的所長。廖達琪的著作豐富,中英文期刊論文超過七十篇。廖達琪也多次獲得教學與研究獎助!
對台灣學界不熟的外行人,只要看到廖達琪的網頁介紹,很可能會對她肅然起敬,認為她是一個治學嚴謹、工作努力、普受尊敬的學者!但是在行家的眼中,廖達琪琳瑯滿目的著作,只能用一個比喻形容:「乞丐逃難、滿身家當、都不值錢!」
對人的檢驗必須基於「事實」,特別是檢驗學者的人格與聲譽。為了證明我不是無的放矢,我就拿廖達琪在2018年發表的一篇期刊論文為例,證明她是一位不知愛惜羽毛的學者!
廖達琪的論文發表於「政治科學國際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這篇論文題目的中文翻譯是「政黨民主的時代過了或政黨正進入新的文藝復興?」(Is the Age of Party Democracy Over or Are Parties Entering a New Renaissance?)
一般人看到這樣的論文題目,都會對作者心生畏懼!但我不是一般人,而是一位「見大人則藐之」的資深學者。多年的學術閱歷告訴我,通常論文的題目越深奧,內容就會越膚淺。就像將軍制服與軍隊的戰力一樣,兩者的關係剛好相反:「制服越華麗的將軍,他的部隊戰力也越薄弱。」
廖達琪這篇題目華麗的論文,內容到底怎麼樣呢?就讓我來仔細檢驗吧!
廖達琪經得起檢驗嗎?
政治學不是我的專長,一般讀者也沒這方面的專業,所以我不要檢驗廖達琪這篇論文的學術貢獻。我要做的是個簡單的檢驗:廖達琪的文法訓練。只要讀過國中英文,多數人都可看懂我對廖達琪的檢驗。
學術論文的開頭,都有一段100多字的摘要(Abstract),可說是整篇論文的精華。論文的摘要就像電影的預告片,目的是為了吸引讀者或觀眾。很多電影的內容差,但預告片卻很精彩,最後受騙的是觀眾。一樣的,摘要精彩的論文內容不一定好;但摘要爛的論文內容只會更爛。
因此,我們只要檢驗廖達琪這篇論文的摘要,就可以推論內容的品質。這篇論文的摘要如下(為了方便檢驗,每個句子我都加了編號):
(1) Many scholars pointed out that the role of political parties has been declining in democratic countries. (2) However, with the prevalence of digital media, does digital media become a new channel for parties to rebuild its relation to people? (3) This paper aims to discu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litical parties and digital media. (4) This paper examines our research questions by analyzing Facebook page data of Spanish party Podemos and Taiwanese party New Power Party (NPP). (5) Both parties are selected based on a most different systems approach and have contested at least one national election. (6) Results show two findings. (7) Firstly, in the beginning, both parties have a low level of commenting in relation to liking. (8) However, the level of commenting on Podemos page increases. (9) It tells that both parties are not more dialogical in the launch phase. (10) Secondly, results show that Podemos replies more often than NPP in times between party launch and the entry into its first campaign.
在這段只有10個句子的摘要,我找到了16個基本的文法錯誤:
1、 第2句的digital media是複數,除非當集合名詞,前面的助動詞應該用do,不是does。
2、 第2句的parties是複數,後面的代名詞應該用their,不是its。
3、 第4句的research questions是複數,但摘要只提到一個研究問題,所以應該用單數的question。
4、 第4句的Spanish party Podemos是專有名詞,前面要加定冠詞,the Spanish party……。
5、 第4句的Taiwanese party New Power Party,前面也要加定冠詞,the Taiwanese party……。
6、 第5句的動作發生在過去,應該用過去式的were selected,不是現在式的are selected。
7、 第5句的contested是不及物動詞,後面要加介系詞in,contested in at least……才正確。
8、 第7句的動作發生在過去,動詞have應改用had。
9、 第8句的動作也發生在過去,動詞increases應改用increased。
10、 第9句的it指的是研究結果results或findings,應改用複數的they。
11、 第9句的動作發生在過去,動詞are not應改用were not。
12、 第10句的動作發生在以前,動詞replies應改用replied。
13、 第10句的NPP政黨縮寫,應該加定冠詞,the NPP才對。
14、 第10句的times若是複數,語意是次數。如果語意是時間,應該用單數的time。
15、 第10句的time,前面要加定冠詞,the time between……,因為指的是特定的時段。
16、 第10句提了兩個政黨,後面的代名詞要用複數的their ,不是單數的its。
除了文法的錯誤,這段摘要還有許多基本的寫作問題:例如用詞不當(relation to people, firstly)、語意不清(a most different systems)、累贅重複(digital media, this paper, results show two findings)等。
如前所述,摘要是一篇論文的精華。如果廖達琪這篇論文的摘要錯誤百出,那內容就會更加不堪聞問。這種品質低落的論文,怎麼可能在國際期刊發表呢?這又是另一個外行人看不懂的學界門道。
大學教授的工作之一就是論文發表,可是有些論文就是無法通過評審,一再被期刊退稿。於是就有不肖的出版商,推出所謂的「掠奪式」期刊,只要作者願意付錢,不管論文的品質有多差,都可以被接受刊登。付錢買論文於是成為部分台灣學者的求生之道!
難道廖達琪經不起檢驗,甚至花錢買論文嗎?
廖達琪花錢買論文嗎?
刊登廖達琪這篇論文的「政治科學國際期刊」,是否為掠奪式的期刊,我先不要論斷。我可以確定的是,作者必須付費才能在這個期刊發表論文。雖然付費的方法簡易,但退費的過程相對麻煩。除了少數的特例,正統的學術期刊都是免費發表。在我的專業領域,所有的主流期刊都不會向作者收費。
判定學術期刊的聲望,還有另一個指標,那就是編審委員的陣容(editorial board)。廖達琪投稿的這個期刊,一共有15位編審委員,當中竟然包括廖達琪本人。其他的編審委員來自義大利、土耳其(2人)、羅馬尼亞、希臘、馬來西亞、印度(2人)、越南、伊拉克、奈及利亞(2人)。令人覺得奇怪的是,學術最發達的美國與英國,才各有一位編審委員,而且都不是任教於名校。
我可以舉個反例,那就是「美國政治科學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這本主流的學術期刊共有34位編審委員(包括編輯)。除了有一位來自瑞典,其他全部任教於美國的一流大學,如哈佛、普林斯頓、史丹佛、哥倫比亞、芝加哥、杜克、康乃爾、西北、柏克萊與洛杉磯加州大學等。
學術期刊的聲望也取決於作者的背景。廖達琪投稿的「政治科學國際期刊」,最近這一期刊登了四篇論文,作者任教於越南、波蘭(2人)、坦桑尼亞(3人)、與馬來西亞。歐美名校的作者全部缺席。
再拿「美國政治科學期刊」來對照,最近這一期刊登了15篇論文,作者來自美國的史丹佛,達特茅茲、加州大學、哈佛、賓州大學、普林斯頓、耶魯、維琴尼亞等名校,還有英國、瑞士、和加拿大的一流大學。
兩相對照下,廖達琪投稿的期刊是否為「掠奪式」期刊呢?我的答案是:「雖不中,亦不遠矣!」至於廖達琪是否花錢買論文呢?我的答案也相近。最關鍵的是,為何台灣的學術界接受廖達琪這樣的論文發表模式呢?
台灣學界不求長進嗎?
台灣的學界是個封閉的團體。一般而言,越封閉的團體,越是不求長進!
廖達琪投稿付費刊登的期刊,摘要的內容又錯誤百出,不就代表台灣學界不求長進嗎?在自甘墮落的台灣學者背後,是一個「掠奪、剝削」的體制。外界對這個體制一無所知,因為廖達琪不是唯一,圈內人不會互揭瘡疤。真有人看不過去,也會礙於情面默不作聲。
事實上,廖達琪是美國名校的博士,英文不可能只有國中的水準。廖達琪真正的問題不在英文水準,而在她的治學態度,也就是部份台灣學者「掠奪學生研究成果」、「剝削廉價學術勞工」的歪風。
廖達琪琳瑯滿目的期刊論文,有一大部份列有多位作者。我檢驗的這篇有三位作者:廖達琪第一、中山大學的博士生第二、一位澳洲學者第三。我的推測是,這篇論文由博士生執筆,澳洲的學者負責投稿通訊。身為第一作者的廖達琪則是坐享其成,在論文刊登前連摘要都沒有閱讀校對。
廖達琪這篇論文是學界「掠奪、剝削」體制的一部份。在這個體制裡,擁有權力的教授經營政商關係,取得資源獎助博士生。聽話的學生可獲得教授的加持取得教職,繼續為教授代工效勞。如果能力與運氣俱佳,少數學生會漸漸有自己的一片天。然後他們會複製教授的學閥模式,回頭「掠奪、剝削」自己的博士生。
這樣的體制在台灣學界「代代相傳、生生不息」!
台灣的學界就是有這種「沽名釣譽、見利忘義」的學閥。他們頂著名校教授的頭銜行走江湖(或謂招搖撞騙),不論「產、官、學」都要參一腳。回到學校後,他們對博士生的掠奪,不下於慣老闆對勞工的剝削。
結論
身為中山大學的資深教授,廖達琪不務學術正業,在媒體上強詞奪理,為能力普受質疑的總統候選人辯護。她列名期刊論文的第一作者,卻連基本的英文寫作語法都不願意指導學生。在不務正業的同時,廖達琪受到整個體制的保護,繼續支領中山大學的全薪。
以廖達琪這種治學態度,她不可能成為我的博士生。以家長的身份,我也不願意讓子女成為廖達琪的門生。身為一位納稅人,我更不願意供養像廖達琪這樣的大學教授。
賓州縮寫 在 貿伯安,貿易局英文縮寫是____!】 |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午安粉絲知道貿易局英文縮寫嗎? ... 慶祝美國賓州復設駐台貿易投資辦事處 ... 內容精彩~不容錯過✓賓州優勢產業及投資環境✓賓州先進製造及人工智慧產業發展✓臺灣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