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講結論:
對抗假訊息,
執政者的政績就是最有效的工具,
公民的識讀能力就是社會最好的抗體。
用認知作戰的方式對抗認知作戰,
長期而言,
只會削弱台灣社會面對假訊息的免疫力,
這也是敵國所樂見的,
執政者要謹慎為之。
#昨天發生什麼事
事件的起因是5月24日上午,疾管家發送了多則疫情假訊息的澄清,但多是相當冷門的訊息,引起PTT網友的不滿,抱怨疾管家頻繁發送不重要的訊息。
林瑋豐認為這是中國透過PTT「工具型帳號」(網軍帳號)發動認知作戰,試圖抹黑疾管家,隨後多名意見領袖,都做出類似指控,王定宇委員甚至要求國安局查辦。
然而,只要去看看PTT網友原始的貼文,就知道這是一個見到黑影就開槍,#凡事扣上認知作戰的烏龍事件。
其後,林瑋豐被抓出其PTT帳號的推文,經常反對指揮中心、批評政府,PTT網友認為其自導自演,試圖抹黑PTT。
PTT的反串文化其來有自,但最重要的條件是,使用者要能辨識其反串與反諷。
林瑋豐的推文,在效果上,就是讓PTT充滿各種詆毀台灣的言論,成為他所指控的中國網軍集散地。
這是不是在抹黑、弄臭PTT?答案很清楚。
#來談談PTT
在台灣的網路文化裡,PTT八卦版具有非常獨特的生態,平時戲謔、白爛、尖酸,卻也充斥著含金量很高的貼文。
然而,只要遇到災難或緊急事件,PTT經常是輿情反應與資源整合的中心,台灣在一開始能及時掌握武漢疫情,也是透過PTT的爆卦文。
這種 #酸民與團結並存的雙重文化,讓PTT多年來經常站在反對執政黨的這一方。許多政黨透過公關公司想要影響PTT的輿論,但始終未能控制這個充滿30~40歲上班族的言論空間。
簡單說,PTT有沒有網軍?當然有。
政治勢力會不會想要影響PTT風向?當然會,包括中國在內。
PTT已經被特定政治勢力把持了嗎?還差得遠。
PTT因為政治勢力的介入變質了嗎?確實,PTT變亂了,社群秩序受到很大的干擾,影響力開始下降。這也是政治勢力介入的目的之一。
把PTT抹紅就能降低PTT的輿論影響力嗎?或許吧,但可能引發更大的反噬,長遠來說,更在 #破壞一個珍貴的網路空間。
#民主國家如何防禦認知作戰
回過頭來說,PTT疾管家事件,反應的是這幾年甚囂塵上的假訊息/反假訊息、認知作戰/反認知作戰。
先釐清幾個事實問題。
中國有沒有對台灣放送假訊息,進行認知作戰,當然有。
但要抵抗中國對台灣的認知作戰,執政者最有效的工具就是政績、誠信、透明。
而不是以彼之道還施彼身,過度凸顯敵國的認知作戰轉作對內宣傳,#來對本國人民進行另一種認知作戰。
我要提醒民進黨政府,要處理假訊息、要防禦中國認知作戰當然可以,但是要非常小心,至少要注意三件事情:
第一,#必須在傳播上具有顯著性的假訊息,才值得大動作澄清,否則非常浪費公眾資源。過於頻繁澄清不重要的假訊息,#甚至還會影響澄清訊息的公信力。
第二,#指控要有所憑據,沒有明確證據,不能輕率的把反對者的言論,認為都是中國的假訊息與認知作戰。
第三,#不能跨越言論自由的紅線,否則會對民主體制造成非常大的傷害。
對抗假訊息,#執政者的政績就是最有效的工具,#公民的識讀能力就是社會最好的抗體。
用認知作戰的方式對抗認知作戰,長期而言,#只會削弱台灣社會面對假訊息的免疫力,這也是敵國所樂見的,執政者要謹慎為之。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9萬的網紅3Q陳柏惟,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自從紓困案開始慢慢釋出後,我的服務處排隊要諮詢紓困的電話、人龍,可能比前陣子排口罩還要多,大家都很關心。對於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紓困振興預算案,各部會有很多的紓困方案,但同時也收到民眾反映、向辦公室陳情,「太多太複雜、資訊不流通、不夠快、不夠明確、電話忙線,或是地方說還沒有正式明確的規定」等。 我認為...
「資源整合ptt」的推薦目錄:
- 關於資源整合ptt 在 邱顯智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資源整合ptt 在 3Q 陳柏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資源整合ptt 在 3Q 陳柏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資源整合ptt 在 3Q陳柏惟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資源整合ptt 在 高雄市議員-林于凱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資源整合ptt 在 Re: [心得] 優利資源整合股份有限公司- 看板Salary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資源整合ptt 在 Re: [心得] 優利資源整合股份有限公司- 看板Salary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資源整合ptt 在 工作徵才簡介. 優利資源整合股份有限公司Ptt 的評價
- 關於資源整合ptt 在 今年已經是舞智協助規劃執行的第 - فيسبوك 的評價
- 關於資源整合ptt 在 今年已經是舞智協助規劃執行的第 - فيسبوك 的評價
- 關於資源整合ptt 在 鄉林資源整合有限公司PTT - 百貨業者資訊 的評價
- 關於資源整合ptt 在 [黑名]鄉林資源整合有限公司~亂七八糟!!! - part-time - PTT Web 的評價
- 關於資源整合ptt 在 [好康] 早療與長照資源整合-免費講座 - PTT評價 的評價
- 關於資源整合ptt 在 光寶科技ptt 的評價
- 關於資源整合ptt 在 [問題] 寶成全球供應鏈-資源整合中心- 看板Salary - Mo PTT 鄉公所 的評價
- 關於資源整合ptt 在 工作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資源整合ptt 在 生洋網路股份有限公司ptt 的評價
- 關於資源整合ptt 在 Re: [心得] 優利資源整合股份有限公司- salary | PTT職涯區 的評價
- 關於資源整合ptt 在 [黑名]鄉林資源整合有限公司~亂七八糟!!! - 看板part-time 的評價
- 關於資源整合ptt 在 優利資源整合股份有限公司2023-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 ... 的評價
- 關於資源整合ptt 在 優利資源整合股份有限公司2023-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 ... 的評價
- 關於資源整合ptt 在 資源整合英文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 ... 的評價
- 關於資源整合ptt 在 資源整合英文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 ... 的評價
- 關於資源整合ptt 在 資源整合英文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 ... 的評價
- 關於資源整合ptt 在 小心,你已經被HR測試了!面試每個動作都有意義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資源整合ptt 在 優利資源整合股份有限公司Ptt. 台灣就業通- 找工作-- 職缺介紹 的評價
- 關於資源整合ptt 在 網軍帶風向操弄缺蛋? PTT創辦人曝208個帳號「協同」休假疑 ... 的評價
資源整合ptt 在 3Q 陳柏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高雄媒體城,PTT文章同步】
HI、我是陳柏惟,更正一下我是Kano的特效後製公司的專案經理。特效或動畫師是很高技術專業的角色,我處理的大部分是制度、進度、預算的工作,在電影主創團隊、就是製片的角色,參選前的最後一個作品是幸福路上。
另外寒戰的立體製作總監是把平面的電影變成戴眼鏡的立體電影,2012年時全亞洲只有不到三間公司有能力一條龍製作,後來韓國、中國、印度等國家才做資源整合,慢慢成為競爭對手,尤其中國用國家隊的力量、如玩命關 頭七,中影(不是台北那間)投資幾個億,然後要求劇組把立體製作幾個千萬包回來給中國的公司,把我們擠掉。
我認為所有事情走到盡頭都是政治,這是我們共同的責任
補高雄點,影視產業文化的部分、我們其實有八成的媒體在台北,也就是我們現在讀動畫、電影、大傳、多媒體等科系,有很高的機會都會去台北工作,但其實高雄電影節是比台北還早的,也一直希望有電影城或產業鏈的整合,然而還是因為南北資源分配問題,市政府的力量還是打不過台北完整的影視產業結構。
但在鄰近駁二的數創與共創中心、一直有培養著許多個體戶用相對便宜的租金、合作的關係在互動,在補助方面也避免劇組拍完就離開高雄、最新的方案是用無息借款的方式補助,拍片支援中心雖然人手、資源有限,但也盡力扮演商業行為與政府組織之間的橋梁,軟科與駁二也進駐許多多媒體、後製、動畫等產業,希望「先有木、再有林」。
但這時就會產生另外一個問題,招商的時候如果是因為「勞工便宜」而不是「技術高超」,北部的老闆就會以降低成本惟考量投資、此時就會延伸勞動權益的相關問題,容後再談。
不計盈虧要把南方、在地、不同於台北的影像聲音紀錄下來,才有辦法打造高雄媒體城。
所以、特別跟大家介紹「公視南部台」,在台灣的台語族群、與原民語、客語都是弱勢族群、也是國際認證「瀕死」語言,但台語頻道預算4億、客家台40億、原民台70億,因此我們認為台語台是有其必要性,回憶過去幾年電影賣得好的「kano」日台語、「賽德克」原民語、「大佛」台語,因為文化上如果親向中國、最後整個產業就會被北京吸走,這也是在地的重要性。
2007年中央核定公視台語台要放在高雄、政黨輪替後馬上取消、並弄出三中案,地點就在現在的台鋁,十年過去、公視台語台終於在前兩週由文化部長核定準案,弄清來龍去脈、爭取來高雄、就是民意代表一個非常重要的任務,這保守說也是數千個工作機會與中下游產業發展。
中央在1960培植高雄港、1970培植加工區與重工業、民間中下游都獲得顯著的感受,之後的竹科、南科、金融園區等都沒有高雄的份,前政府的2653億海空經貿城競選支票也一塊錢都沒有下來,這並不合理。
所有事情走到盡頭都是政治,產業轉型人人會講,但做法大有不同,讓中國資金大量進來買港口跟軍重工業也是一種轉型、可是這樣好嗎?
喔、還有一個倫敦非鐵,有興趣可以google看看,這個很強喔。
以上、是我們面對問題的解決方式、了解歷史、檢查資源、確認目標。
也是我個人在做好過日文章的準則,參考看看。
資源整合ptt 在 3Q 陳柏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高雄媒體城,PTT文章同步】
HI、我是陳柏惟,更正一下我是Kano的特效後製公司的專案經理。特效或動畫師是很高技術專業的角色,我處理的大部分是制度、進度、預算的工作,在電影主創團隊、就是製片的角色,參選前的最後一個作品是幸福路上。
另外寒戰的立體製作總監是把平面的電影變成戴眼鏡的立體電影,2012年時全亞洲只有不到三間公司有能力一條龍製作,後來韓國、中國、印度等國家才做資源整合,慢慢成為競爭對手,尤其中國用國家隊的力量、如玩命關 頭七,中影(不是台北那間)投資幾個億,然後要求劇組把立體製作幾個千萬包回來給中國的公司,把我們擠掉。
我認為所有事情走到盡頭都是政治,這是我們共同的責任
補高雄點,影視產業文化的部分、我們其實有八成的媒體在台北,也就是我們現在讀動畫、電影、大傳、多媒體等科系,有很高的機會都會去台北工作,但其實高雄電影節是比台北還早的,也一直希望有電影城或產業鏈的整合,然而還是因為南北資源分配問題,市政府的力量還是打不過台北完整的影視產業結構。
但在鄰近駁二的數創與共創中心、一直有培養著許多個體戶用相對便宜的租金、合作的關係在互動,在補助方面也避免劇組拍完就離開高雄、最新的方案是用無息借款的方式補助,拍片支援中心雖然人手、資源有限,但也盡力扮演商業行為與政府組織之間的橋梁,軟科與駁二也進駐許多多媒體、後製、動畫等產業,希望「先有木、再有林」。
但這時就會產生另外一個問題,招商的時候如果是因為「勞工便宜」而不是「技術高超」,北部的老闆就會以降低成本惟考量投資、此時就會延伸勞動權益的相關問題,容後再談。
不計盈虧要把南方、在地、不同於台北的影像聲音紀錄下來,才有辦法打造高雄媒體城。
所以、特別跟大家介紹「公視南部台」,在台灣的台語族群、與原民語、客語都是弱勢族群、也是國際認證「瀕死」語言,但台語頻道預算4億、客家台40億、原民台70億,因此我們認為台語台是有其必要性,回憶過去幾年電影賣得好的「kano」日台語、「賽德克」原民語、「大佛」台語,因為文化上如果親向中國、最後整個產業就會被北京吸走,這也是在地的重要性。
2007年中央核定公視台語台要放在高雄、政黨輪替後馬上取消、並弄出三中案,地點就在現在的台鋁,十年過去、公視台語台終於在前兩週由文化部長核定準案,弄清來龍去脈、爭取來高雄、就是民意代表一個非常重要的任務,這保守說也是數千個工作機會與中下游產業發展。
中央在1960培植高雄港、1970培植加工區與重工業、民間中下游都獲得顯著的感受,之後的竹科、南科、金融園區等都沒有高雄的份,前政府的2653億海空經貿城競選支票也一塊錢都沒有下來,這並不合理。
所有事情走到盡頭都是政治,產業轉型人人會講,但做法大有不同,讓中國資金大量進來買港口跟軍重工業也是一種轉型、可是這樣好嗎?
喔、還有一個倫敦非鐵,有興趣可以google看看,這個很強喔。
以上、是我們面對問題的解決方式、了解歷史、檢查資源、確認目標。
也是我個人在做好過日文章的準則,參考看看。
資源整合ptt 在 3Q陳柏惟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自從紓困案開始慢慢釋出後,我的服務處排隊要諮詢紓困的電話、人龍,可能比前陣子排口罩還要多,大家都很關心。對於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紓困振興預算案,各部會有很多的紓困方案,但同時也收到民眾反映、向辦公室陳情,「太多太複雜、資訊不流通、不夠快、不夠明確、電話忙線,或是地方說還沒有正式明確的規定」等。
我認為除了中央和地方兩邊的訊息要對得上、資料要一致之外,我們還需要便捷、有效率、足夠親切的線上資源來協助民眾。
【單一窗口】
盡量讓民眾一個窗口就能解決所有疑惑,朝整合跨部會的單一諮詢窗口。
【增加網站便利性】
衛福部 1957 福利諮詢的網頁,有提供包括社會保險、勞工相關、各類福利等等多項資訊,但目前並沒有放上這波紓困的資料,這樣其實滿可惜的。
【提供最佳方案建議】
我們看到政府很多部會網站都建置了「防疫、紓困、振興」專區,提供懶人包、Q&A、圖卡等,就是希望讓民眾可以快速從網路上找到自己需要的訊息,這部分當然要肯定政府的努力。但我們從使用者的角度出發,希望可以找到符合自身需求的「最佳方案」。是不是可以嘗試建置「微型的一條龍服務」,幫民眾整合他們需要的方案、提供解答,就像電信門市幫你算最優惠的方案一樣,協助民眾判斷跨部會、多方案的申請,對他們最有利的選擇。
疫情除了經濟需要紓困,我們的心靈也需要紓困。
台灣經歷過很多災難,也有很多救災經驗,不過這次的武漢肺炎與過去的災難型態有點不一樣。地震、森林大火,我們稱為「天災」,恐攻、重大刑案等,我們稱做「人為災難」。
而有種災難叫做「 生物災難 」(biological disaster)。
生物災難特性是持續的時間長、影響久,也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與結束,好像看不到終點,因此越來越焦慮。當我們在救援時,災難也還在持續發生,災難會給社會巨大的損失、破壞原本的運作,對人的身心靈產生重大負面影響。且生物災難是慢性的,涵蓋的層面更大,而台灣過去的確只有面對 SARS 的經驗。
【心理急救】
經歷過921、八八風災的臺灣,都曾讓「災難精神醫學」這個議題被拿出來討論。但無論921或是重大風災,都與這次我們所面對「不知何時才會結束」、「一邊救災一邊發生災害」的武漢肺炎,就是我們所謂的「生物災難」不一樣,生物災難沒有明確的結束時間點。
所以我們對於一般災難的治療模式,已累積了相當的經驗,但用在目前的狀況,可能就不一定適合。就我們目前治療的模式,有參考也有要調整的地方。WHO 和美國精神醫學會都強調「心理急救」(Psychological First Aid)的概念,其原則是準備、觀察、傾聽、聯繫。
助人者在受到訓練後,就得對(災害)受難者提供實質的幫助,而不是直接的治療。這個協助是什麼?不外乎有資訊給予(現在狀況如何?我們安全嗎?你的家屬的狀況?)、陪伴支持(傾聽需求或鼓勵)、資源連結(針對需求提供實質協助,例如:金錢紓困、生活需求),重點在於:藉由即時的伸出援手來緩解焦慮。
【脆弱群體辨識】
我們要辨識在災難下,暴露程度不同的「受災族群」,包括患者、被隔離者、防疫人員、其親友與接觸訊息疲轟炸者。另外,本身有精神疾病、曾經有創傷、受虐等經驗、自己或家人有成癮問題、社經地位不利等族群,更容易受到影響。因此,助人者如何具備「敏感度」,將資源的分配,優先投放給這些群體,並給予特別的關懷,這是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應該先聚焦的地方。
舉例來說,對這次執行敦睦艦隊任務的海軍官兵、或是第一線醫事人員、空服人員,一些遭受創傷性打擊的案例,需要給予主動的關懷、有效鼓勵和支持。特別需要注意,他們有可能被獵巫、排擠或被歧視。
越戰催生了美國對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希望政府可以派遣專業人力處理,結合衛福部和民間的資源,主動提供各類復原所需的支持,包括個人諮商、支持性團體等,應該要開始準備。比如可使用社區的組織與能量,像是社區的頭人、社區的活動、講座座談會,減少社會的驚惶,和群體間的排擠拉扯。想辦法讓每一個人能夠主動關心、聯繫、提供資源,甚至生意方面的支持。希望短期之內提供心理急救;中期則使其能不受歧視地回到崗位上與恢復正常生活。當社區發現有確診病患或疑似案例,大家總不免開始標記甚至是污名畫當事人,造成人與人之間的疏離,也讓對於當事人是二度傷害。因此希望我們可以有所作為,來建立韌性的社區。
【假消息傷害心理健康】
另外, 就NCC所提供的數據,截至 4 月 20 日的統計資料,「於指揮中心通知廣電媒體澄清錯假訊息並說明改正作法,協助轉請廣電媒體回應、加強自律」這項業務總次數目前是「1 次」,看起來台灣都沒有什麼假訊息,但真的是這樣嗎?
目前訊息的傳播不僅只有有電視媒體,「自媒體」是另一大宗。比如: LINE、臉書、youtube、Google、PTT 等社群平台,未來期望對於自媒體、傳統的媒體都盡可能減少假訊息的傳遞狀況。目前社會人心惶惶,我希望假訊息,不要成為社區心理健康的「防疫破口」!
【自主健康管理的醫療工作者給薪疑義】
日前接獲陳情,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 2 月 26 日發函,主旨寫道「符合自主健康管理條件之工作人員,暫勿前往機關上班」,這些人員包括:「申請赴港澳獲准者」、「通報個案但已檢驗陰性且符合解隔離條件者」、「社區監測通報採檢個案」、「自國際旅遊疫情建議等級第一級及第二級國家返國者」。但是,因為在這期間出國,而返國後需要隔離採檢,尊重這份公文沒有去機構上班的人,雇主認定不屬於他們的責任,因此不給付薪資。但在 3 月 19 日,衛福部說 26 日公文中的「暫勿」文字,只是「建議」,因此人員在管理期間適用的假別和薪資,應該由院所自訂請假規範。
在這段期間因為遵守 2 月 26 日指揮中心公文的「暫勿」規定而沒有去上班的醫療工作人員,因為 3 月 19 日的公文認定為「建議」,這些受影響的醫療工作人員,他們的假別算是事假、病假、還是防疫隔離假?導致他在這段期間因自主健康管理所請的假,有的並沒有被給付薪資。一樣是配合政府政策,正常工作的醫事人員,可以有機會得到相關的獎勵,但自主健康管理,依規定沒有入院上班的人員,卻被變相扣薪,我主張應該讓這類醫事人員能回復權益,讓乖乖遵守規定的醫療人員不要被變相懲罰。蘇貞昌院長也對此表示肯定,團隊也會持續關注。
在此謝謝為疫情拼命努力的所有單位人員,也向受疫情影響的民眾們,說聲辛苦了。或許沒辦法一次到位,但我們會持續努力、持續發聲,持續修正與服務,一起迎接更好的明天。
#3Q陳柏惟 #中二立委 #台灣基進
===============================
◆ 訂閱3Q的Youtube → https://www.youtube.com/c/3QChen
◆ 追蹤3Q的FB → https://www.facebook.com/3Q.PehUi/
◆ 追蹤3Q的IG → wondachen
◆ 追蹤3Q的噗浪 → wondachen
◆ 追蹤3Q的推特 → https://twitter.com/wondafrog
===============================
◆ 台灣基進官網 → https://statebuilding.tw/
◆ 訂閱台灣基進官方Youtube → https://pros.is/L8GNN
◆ 追蹤台灣基進官方臉書 → https://www.facebook.com/Statebuilding.tw/
◆ 捐款支持台灣基進 → https://statebuilding.tw/#support
資源整合ptt 在 高雄市議員-林于凱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高雄市幹線公車運量今年度1到3月跟去年同期相比,運量幾乎全面下跌,甚至環狀168、建工幹線等路線下跌幅度近兩成,我在總質詢時指出,有許多市民朋友抱怨近來公車脫班問題嚴重,還有司機服務態度不佳的問題,服務品質下滑的狀況下,市民搭乘的意願自然會降低,呼籲高雄市政府交通局改善服務品質,提出運量改善具體作法。
建國、民族、建工、覺民、環狀168等幹線今年1到3月與去年同期的運量比較,幾乎全面下跌,若考量到去年有補助而改跟前年相比,民族、建工等好幾條幹線的運量仍然下跌、不比前年,顯然除了補助之外,還有其他更重要的因素。近日在民眾陳情或PTT高雄板上,公車脫班、服務態度欠佳的狀況時有所聞,市民抱怨「脫班脫到很誇張」、「班次常消失」、「搭公車要看司機臉色」,怨言四起,如果沒有穩定的班次,造成居民難以安排行程,甚至還會受到司機不友善的對待,那市民搭乘的意願自然會下滑。
分析服務品質下滑的原因,極有可能來自人力與經費不足的問題,高雄市公車司機總編制應為1216人,但目前人力僅有1106人,人力吃緊,另外以補助款來說,臺北平均有55元/km,臺南也有43元/km,但高雄市平均卻是37元/km左右,遠遠偏低,有盈餘之路線自負盈虧,而虧損路線則補齊至成本,虧損路線可以說是有如做功德。除了固定的補助金之外,交通部也會依據公共運輸多元推升計畫提供地方政府獎勵金來促進公共運輸,去年高雄差不多因此而有四千萬的激勵獎金,該年度運量比前一年度運量成長了多少是獎金的重要依據,但如果運量持平甚至是下滑,這方面的獎金可能會大幅下降甚至連拿都拿不到,少掉這筆經費,可能連帶造成服務品質下降、運量下降的惡性循環。
在財政並不寬裕的狀況之下,錢應該要花在刀口上,建請交通局提出運量改善具體作法,並審視補助金額是否有用於改善駕駛員執業環境,盡速改善服務品質,以免陷入惡性循環。有部分公車路線與捷運路線幾乎重合,大眾運輸的資源重複投入,而在敬老票的政策之下,捷運僅半價、但公車卻是免費,路線重合之處是否要重複投入資源應重新審視,至於未重合的部分,則可評估保留並與其他相近路線進行整合,在維護市民交通權益的前提之下對資源進行最有效的配置。此外,偏遠地區低運量路線可以用公車式小黃替代,透過更彈性的運輸服務提供方式,改善公車乘載率低、 補貼效率不佳之問題。
資源整合ptt 在 Re: [心得] 優利資源整合股份有限公司- 看板Salary - PTT網頁版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上禮拜四優利的人打電話來,說在1111上看到我的履歷,有一個衛福部長照相關的職缺,有沒有興趣面試。我說好,她給了我下週三(今天)早上10:00的時間和面試地點,我 ... ... <看更多>
資源整合ptt 在 工作徵才簡介. 優利資源整合股份有限公司Ptt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優利國際資源整合有限公司104 網讚策略有限公司天眼通燦豐有限公司ptt 國光 ... 人力派遣公司「 優利資源整合」,遭離職員工在網路上貼文指控積欠部分 ... ... <看更多>
資源整合ptt 在 Re: [心得] 優利資源整合股份有限公司- 看板Salary - 批踢踢實業坊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文長慎入,
戰文科請左轉
有意往人資、
或覺得人資很靠北者建議閱讀。
同業來套我前公司資訊者PASS ~
以下字句悉為真,本人完全願意負責>
正巧自己剛從這個職缺上退下,
之前自己就職前也有唱過谷歌,估過這篇,也看過很多待過這家公司的人的回饋文
BBS或網站上能看到的其實不少
最初我是應徵該公司在太平山上的工作 (反正薪水比我當助理高)
也應徵了另一個文化部的缺
很意外最後周日接到公司通知,
說有看到我的履歷,想邀請我到該公司參加內部正職企劃面試
雖無對職業的預期
但因為自己覺得可以試試看人資工作
就入了行。
結果才剛到第一個禮拜,公司就上了新聞大紅大紫
而且畢竟是中小企體質,一栽就是開一堆報表
新聞業的從業學長問我說哪裡高就,
我只默默貼了個新聞,跟他說:自己看,就這邊。
(這個新聞大家大概去搜尋 世大運 薪水,就知道了,
嫌新聞或官方回應太貧乏的,可以搜尋「靠北世大運」)
其實那些正負評論我都有看,
因為公司有些人畢竟可以溝通,偶爾我會拿這些來自我檢討。
講不通的地方就直接拿外界評論出來講
不管內部怎麼想,人家就是這樣看的!
如果評論不合理,當然不用理
但有些人畢竟提出了很難聽,卻也很有建設性的意見
我想,一般的好公司會重視名聲,並不是基於不想被人找麻煩這件事
而是掛著名、掛著招牌就是掛住一份責任吧?
------
雖然離職前會對一些同事和資深主管放不下,
但必須說
臺灣之所以有很多人資被視為
低薪的幫兇 /削人血的怪手 / 拉低勞務成本之禍首
這實在跟相關產業的屬性有關,
尤其是在派遣業!
如果我入行之前一定也會站在作者的立場,不解怎麼有這麼扯,都通知
都要錄取了,害人浪費心力,才姍姍來遲通知的事。
......
但就是會有用人單位自己開個自己也不明白的條件,
要人很急,你也如實找到了,
結果用人單位或其上頭突然要求改約、或職缺調整的狀態
這時你怎麼辦呢QwQ
靠北! 就給人罵吧
因為是我,我也覺得這招募我的王八蛋很機歪啊 (淚目)
如果能控制全局,
人家改需求要不爽做就不爽做
我想我就不是個小職員了,是個一條龍大企業主!!!
最基層的人資助理 / 招募管理大概就是這麼回事。
所以人力仲介、派遣、顧問公司在歸類下是「其他服務業」。
......每天都想罵服務個臨走馬!!!
(當然聲音還是很和平的,內心崩潰而已)
後來我晚上都不太敢開公司FB頁面
每天晚上都會被些很可怕的自拍照攻擊
說要應徵工作還應徵不出自己要啥
然後自己開著人力銀行的履歷想觀察別人如何招募
會收到一堆跨國詐騙集團跟博弈創投和空頭顧問公司
問你願不願意去當電話客服
(我恨大數據)
後續基於某些奇特的原因,我也了解了人資同業(有派遣、非派遣,也有大公司的)
運作的方式大概都是這樣
【通常一般求職者都會預期】
1.應徵後立刻/或一定得到回音。
2.不管錄用與否肯定都要通知。
3.我剛好不想面試了,干你屁事。
【而用人的單位會希望】
1.提供人力的顧問本來就有義務滿足其一切條件。
2.最低成本,最大利潤,最優回饋。
3.責歸管理,有究必討!
長此以往的回饋機制
對轉到最後,
作為窗口的人資,不管心理怎麼想
cost down 別人,
自己也越來越沒審核跟把關人才的價值
這恐怕是層層環節挾制下的必然!!
必須說自己根本不高尚
即便我知道很多事
也只能側面提醒求職者
所以有些人資不是蠢
是因為資深人資如果還有良知,
他們會用迂迴的方式提醒比較聰明,又更有能耐的應試著
這個缺有雷
但良知不能當飯吃
所以人資不可能吃了誠實饅頭再來面試你!
即便是對我這種渾身是菜的鳥人資
每個人頭都是業績,我當然恨不得天下英才狗才盡入彀中!!!!
------
那既然看清了產業屬性
難道我不該好好在自己分內繼續努力嗎?
當然不要啊!
所以大概就職第2個月
也了解自己的職務萬年不升不降,
啊我又不是青春亮麗行政小妹,人生還有無限可能
都老娘了
還不小心很開心的學歷讀高到博士班
然後又是歷史系
我就是那種自己寫論文或看24史也能嗨的類別
職場根本不需要驗證你看多少書、寫多少廢文的好嗎!!!
超有自覺論文當磚用,冬天燒拿來取暖還比較務實!
而且娘今年32啦!!!
如果點人家履歷,看到這種履歷資格,招募直覺都會隱約覺得不妙
如果不是想在人資領域深耕,待越,就是越浪費生命
幹嘛待這裡
(凡事紮根馬步起,這也是要你確定這門師父自己跟緊了的態勢
入錯行
天才Albert Einstein掃廁所絕對比不過拿清潔執照的阿伯)
-----
不過我想我一定是莫名的忠孝節義故事看多,腦燒壞,
當真差點讓自己離職前當了烈士:
我曾跟公司老闆私下稍微報告一下招募的狀況
順便多說了一句
自己某些同事狀況不太好 (不是指能力,是當時幾個同事剛好人生有些難題)
結果當天下午我就被抓去開會批鬥了
老闆:f0350126,你一個人把公司搞得人仰馬翻?
我 :(眼睛睜大,心中只想:沙小)
搞半天,因為他以為其他同事跟我差不多時間提離職,是我遊說的
我也不知道哪裡吃了熊心豹子膽
在莫名被推崇到有帶公司風向的能力後 (怎麼可能)
還嘴硬回了他
因為數隔至今好幾個禮拜了
我比較印象深的是這幾句對答
老闆:加班是你同事,人家加班究竟干你甚麼事?
你現在還這麼閒,是因為現在還不到旺季......
(原來不加無薪班就閒....
親阿姆我每天都嘛幾乎自主留到晚7的
回家還會自修看人資的文章
只差還沒抽時間去上課捏)
我 :同舟共濟。
我是公司的一部分,我同事也是公司的一部分,我公司同事不好,我也不會好。
因為會互相拖累。
老闆:......(豐功偉業略)
我待過鴻海
我根本不在乎人才來來去去。
我 : (心中OS,那我溫和低調提離職,你這樣開大會威脅我是沙小!!!)
老闆:你是歷史系的人,應該很知道 blahblahblah (反正說了一堆講錯的歷史)
.....不教胡馬渡陰山 .....
(沙小?)
我告訴你!!!像你這種人沒有辦法在社會生存。
29K 因為老娘學歷高
心想:喔喔!!!搞了半天,原來是鴻海啊,原來富士康
真是慣不得。
那你聘我這種文科的屁股蛋幹嘛,我都要滾蛋了,威脅我幹嘛@_@
我提離數周後,他還說
老闆: 你再考慮清楚!
你連下份工作在哪裡都不知道,不是嗎?
我 :沒有啊,我是離定了。
其實在找到這份工作之前,我前後主投了五百多份履歷
要說這種威脅沒讓我怕,絕對是騙人的
但原來還對公司的好很糾結,
從當天開始,我原本開著的履歷
不再是為了觀察好公司的招募應答
而是動真格,又開始真的主投了!!
在這次進入「富士康」的經驗,
也讓我第三次找正職小心很多
這次只投了五間
而且投之前都用人脈去探聽了好
然後,我原定2/9離職
1月中旬卻收到了11月投履歷的某份工作的邀約面試
已經錄取
面試的時候,
主考官不知道哪來的風聲
問: 「聽說你會為員工爭取權益是嗎」
「我們公司有工會喔,要不要加入」
心想:幹 陷阱題嗎
可是我的個性撒謊不得,我實答了
然後我得到了2/1,大公司的報到offer
(當然,我覺得這是人脈在幫我打的關
因為我的實力仍然跟博士班肄業、投500封以上履歷時根本一樣)
我離職的時候其實根本不知道未來在哪裡
心情就像當年畢業考碩士班一樣
感覺四圍都是強者
即便沒把握的人,也各自比我優秀還能討論
我卻一無所知。
而且公司有些人就真的時間很多,
會動不動把告人跟權限掛在嘴上。
更會無聊到關切職員間下班或假日的相約吃飯。
然後再跟你說
「現在公司都這樣,你才找不到更好的」
但我心中就是這麼想的
「就算這世界上無法守住勞基法的公司很多,那相對地就證明
守法的存在」
而且已經無關乎我的能力
「去任何地方都比待在這裡好!!!!!!」
我雖然真心喜歡某些還在公司的人
但我往後一定會把
2018/01/25 這天
作為離職紀念日!!! 幹
皮~咖~邱~掰掰
*我沒說誰皮卡丘,你皮卡我皮癢,全都家都是皮卡丘啦!!!
當個平凡的人資也太辛苦了
求職時也從版上獲益很多
透過自己的經驗分享
希望大家職涯都平安順利QwQ
※ 引述《suumire (S)》之銘言:
: 我之前在版上看到優利代替『某知名宅配業』徵求客服,因為該『知名宅配業』據點
: 多缺人多,可以選擇離家近的據點工作,是我跑去應徵的原因
: 中間面試過程就省略,只要知道當時的負責人先審過我的履歷又考我臨場反應:如何面對
: 奧客後,終於講出了那句會讓每個求職者聽到都想哭想歡呼的話
: 你,錄取了!
: 我內心開滿了花啊!!
: 接著就小跳步飄回家裡,想說要趁這幾天趕快把家裡打掃一下,開工後就沒空了。
: 等我把家裡整理得乾乾淨淨,想說優利也該把報到要點寄給我了吧,但是打開信箱卻是空
: 無一物!?
: 那天是過年前的某個禮拜五,下午四點左右
: 我趕快打電話給優利的『鄧先生』,他在電話裡不停跟我道歉,他當時跟我說禮拜一報到
: ,是他搞、錯、了!!!
: 因為該『知名宅配業』目前沒有缺人。(你他媽整我!)
: 但是他們過完年後會有一批人要離職,他保證會把我放進錄取名單的第一個,他保證初五
: 開工那天絕對會打電話告訴我、我真正應該去報到的日子,他再三的保證!!!
: 但是初五那天我一直等到下午五點還是沒接到他電話,於是我打過去優利
: 接電話的女士告訴我,鄧先生年前離職了!
: ~~關於我的事情她什麼也不知道~~但是她人很好,她會幫我查唷~~
: 然後就再也沒有回應了。
: =========
: 在job版看到好幾則「優利代徵」就一肚子氣,所以把自己被優利惡搞的事情寫出來
: 請各位正在找工作、或是正在找人力仲介的版友,要小心『優利』,還有目前不知在何方
: 工作的『鄧先生』,免得再次發生像我這樣被惡搞的事情
: 我朋友覺得『知名宅配業』也該負點責任,誰叫他們找到這種仲介,但我是覺得我這件事
: 嚴格來講,很顯然『鄧先生』的過錯更大。所以『知名宅配業』的名字就馬賽克一下吧
: 是說,我也想知道鄧先生的全名...但我想不起來了...
: 至於特徵...嗯...呃...總之他很胖,是那種坐進電腦椅會被扶手卡住那種胖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7.246.69.98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alary/M.1516948328.A.430.html
※ 編輯: f0350126 (27.246.69.98), 01/26/2018 14:35:06
※ 編輯: f0350126 (27.246.69.98), 01/26/2018 14:54:35
... <看更多>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