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餘不能餵豬 #廚餘做堆肥 是兩件事
(8/28 12:13補充環保局說明:
目前撤廚餘桶只有針對”路邊廚餘桶”的部分,有主人的移除、無主人的由清潔隊清除;垃圾車的廚餘桶依然正常供民眾丟棄)
因應國內檢出非洲豬瘟陽性肉品,廚餘餵食豬隻再度緊張,農委會要求廚餘養豬戶,廚餘一定要經過高溫蒸煮(以90°C蒸煮1小時以上),沒有蒸煮設備的養豬戶不得以廚餘餵豬。9/1-9/30全面禁止廚餘養豬。
這個當然贊同,不過,這兩天丟垃圾的市民應該發現:廚餘桶不見了!
原來是陳其邁市長下令清潔隊撤掉廚餘桶,一律停收廚餘。那麼廚餘會去哪裡?
當然就是進到一般垃圾一起焚化掉了。這個政策讓我有點疑惑,因為農委會目前的政策方針是:呼籲民眾針對「來源不明肉品或生豬肉」不要丟到廚餘,而這個政策到了高雄市,變成全面停收廚餘。
廚餘不能餵豬,這是後端管理,但要求撤掉所有廚餘桶,這是前端管理,兩者是不同概念。在前端要求所有家戶廚餘一律丟一般垃圾,進到焚化爐焚燒,這會有幾個問題:
1. 過去好不容易建立民眾的廚餘分類習慣,又重新來過。
2. 濕廚餘直接進到垃圾車,高雄市不是所有垃圾車都有瀝乾裝置,一旦含水量過高的廚餘,進到焚化爐焚燒,會造成焚化爐溫度不夠,容易產生戴奧辛。
3. 原本廚餘除了餵豬,還有 #堆肥、 #生質能發電 的功能,但如果廚餘一律不收,連堆肥也沒得做;更何況今年環保署剛補助高市府2600萬興建了一座 #快速發酵堆肥場,七月才剛試車。
綜上所述,目前防堵非洲豬瘟,到9月底前是關鍵,不可不慎;然而禁止廚餘餵豬的政策跟廚餘堆肥無關,只要做好清潔隊收集家戶廚餘的流向管理即可,高雄若直接取消家戶廚餘分類,顯得超前部署過了頭,希望市府再重新檢視這個政策的必要性,
畢竟在世界趨勢的永續發展SDGS目標中,資源回收再利用也是相當重要的指標,好不容易建立起的廚餘分類系統及再利用措施,在非洲豬瘟的防疫前提下,是否有必要全部打掉重練,值得市府再思考。
(8/28 12:13補充環保局說明:
垃圾車的廚餘桶依然正常供民眾丟棄的。不過有民眾反映沒有看到廚餘回收桶)
#廚餘回收 #非洲豬瘟
資源回收桶不見了 在 爆肝護士的玩樂記事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以前住在轟媽家時,看到大聯盟旁有一個大木箱,上頭寫著資源回收,詢問老闆表示,可以把不想要但不確定是否有人要的物品涵蓋衣服放在木箱,若沒人要,他會在拿去回收。
搬家後,整理出蠻多以前覺得需要,後來與家裡的裝潢不符合的物品,去找轟媽時就順手放到大木箱上,結果不知道我太匪類還是…竟然丟出的物品都「秒殺」,回程經過就不見了,後來轟媽知道我們會拿去丟木箱,就告訴我們「不要的先拿去他家放」,一大桶要更新的餐具就這樣被轟爸留下來了,還有之前一整箱的碗盤。
前幾日,因為自己在群組下了一個議題,走進了之前不會進入的餐廳類型,用餐的過程周遭坐的都是與以往不同TA的人,我們覺得有趣的餐點,是人家餵飽一家的伙食,該店是白飯吃到飽的,當時飯桶都被挖空了。
實用?淘汰?平價?昂貴?
我們眼中的淘汰,或許是人家眼中的實用或勘用,有時候我們覺得的平價是人家覺得花不起的消費。
這沒有誰對誰錯,而是站在不同的價值觀去看一件事物就有所不同,當習慣了用自己的想法去評判事物,就會覺得什麼事對應的就是「應該怎樣…可以怎樣…怎麼不怎樣…」。
上回跟同學討論一個課題,大家吵架都會說「你不尊重我!」,請問什麼叫尊重?可以具體的形容並講出來嗎?台下一片嘩然,當我又講出「你們都不尊重我」時,台下嚇得一片靜默,其實我只是解釋了名詞,說到尊重不外乎讓人感到舒適自在,這是一種相互的態度表現,而「評價」其實就是人生中的課題,人生百態很難全數經歷,但經歷過的,有時,就不會輕易的去評論。
#共勉之
#我敗家只是促進消費非匪類
資源回收桶不見了 在 李介介的介入影像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提案多次後
客戶說喜歡第一版
這時候
檔案早就丟資源回收桶
並按下清除了
囧了
這時候
#檔案還原工具
就派上用場了
幾個動作
就能將檔案救回
可以省下重製的時間
硬碟、隨身碟、記憶卡都能救
#免費下載 #繁體中文版 #工具軟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