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各種國內外疫苗即將出現在台灣供民眾施打,我開始找一些資料看一下這些疫苗的差異以及效力,同時也想解釋給我家娘親聽,意外地發現原來我以前對疫苗的認知不太正確,做了一些科普有些心得,寫在這裡跟大家分享。
.
先不管疫苗是mRNA還是牛津疫苗,我們要先有個基礎認知,疫苗不是特效藥,只是打到你的身體裡,#讓身體機轉生產抗體,如果此時你暴露在感染機率高的病毒環境裡,抗體就可以「保護」你不被病毒擊垮。
此時,就會產生所謂「保護力」的問題。我們首先來定義一下,依據著名小兒科醫師 黃瑽寧醫師健康講堂 的影片(本文底下附錄一)中分享資料顯示,保護力高低可以分成以下三種層次來討論:
.
(一)病毒感染人體後,不死亡、不重症(出現症狀、具傳染力)
(二)病毒感染人體後,不生病(無症狀、具傳染力)
(三)病毒感染人體後,無症狀、不具傳染力
.
以第一個層次來說,不管是輝瑞、莫德納或是AZ,都具有9成9、甚至是100%的保護力,即便感染病毒出現症狀,接種兩劑後都能保護接種者不死亡、不重症。
_
#而目前媒體新聞經常寫的「保護力」幾%,其實都是在說第二個層次的保護,目前的資料分析顯示,輝瑞與莫德納都能有9成以上的機率讓接種者感染病毒也不生病,AZ疫苗則是7成以上。
_
至於第三個如吃了特效藥一般的保護層次,#這三支疫苗都無明確報告支持具有這樣的保護力。
.
以這樣的分析來看有沒有發現一件事?不管你是打什麼疫苗,#並不會在人體產生一層AT力場讓病毒就不進入人體,病毒還是有機會入侵感染,差異在於你會不會出現症狀、或是症狀是否會嚴重到致死而已。因此就算打了所謂保護力強的疫苗,也不是說就可以讓你開外掛啪啪造,因為你身上可能還是帶有病毒,成為一個無症狀的傳染源感染別人。
.
疫苗的效果可以維持多久?已感染過痊癒帶有抗體的人是否就不需要打? #黃瑽寧醫師的影片也分享一個觀念,以目前臨床的數據來說,打完疫苗或是感染後痊癒有抗體的人,6個月內基本上都不太會再因病毒感染而重症至死亡,但抗體效果隨著時間衰退,#一年後的效果就無法保證,必須要看當時病毒的變化狀況而定,或許像是流感一樣,變成每年都要打的疫苗也不一定。
.
而目前的AZ疫苗打了雖然還是有可能會感染武漢肺炎病毒而生病出現症狀,#但起碼可以保護你不會出現太嚴重的症狀致死,加上副作用比其他兩支疫苗輕微,對於一些本身是過敏體質的人來說,反而應該要選擇打AZ疫苗,才不會讓你身體的過敏反應太嚴重。
_
補充:「不管選擇施打什麼樣的疫苗,還是要經過醫師評估,並且施打完後在疫苗施打院所停留30分鐘觀察,確定沒問題再離去。」
_
.
至於AZ疫苗容易引起血栓的事情,目前也有報告顯示亞洲人比較不會有此反應,以韓國來說,兩百萬次施打中出現血栓的案件僅有個位數,此外我再重申一次,目前最新數據(5/29)台灣累計武漢肺炎有99人死亡,7806人確診,死亡率為100分之1.3。但歐美施打AZ疫苗出現血栓的機率僅有10萬分之一,#不接種疫苗感染病毒後死亡的機率比起接種疫苗後引發血栓的機率高這麼多,我就問你是打還不打?
.
希望大家都擁有良好媒體釋讀的能力,不懂的事情就上網找資料看,看黃瑽寧醫師的影片很棒,像他解釋mRNA疫苗跟牛津疫苗的差異用排隊買早餐的方式比喻(附錄二),簡單易懂,很推薦大家看!不然看我寫的文章也是可以。(嗯?最後業配自己嗎?www)
.
附錄
一、
打完仍會染病,為什麼還要打疫苗?
醫師解析新冠疫苗你最想知道的三大疑問
https://youtu.be/p-0irka3TME
二、
新冠mRNA疫苗三不同:
製造方法、機動性、副作用發生率與強度
https://youtu.be/8ER2shQcbps
同時也有2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線上課程】《自信表達力》~讓你不再害怕開口 從「敢表達、說清楚」到讓人「聽得進、會去做」的完整學習 課程連結:https://pse.is/RG5NC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AjySLoa2f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UJ...
資料分析 層次 在 Taipei Ethereum Meetup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專欄新文章] [ZKP 讀書會] Tornado Cash
✍️ Jerry Ho
📥 歡迎投稿: https://medium.com/taipei-ethereum-meetup #徵技術分享文 #使用心得 #教學文 #medium
Disclaimer: 本人與Tornade Cash專案及其員工無任何利益往來。
Tornado Cash是一個Ethereum上的原生隱私轉帳解決方案,使用zk-SNARK+Merkle Tree的路徑證明作為其核心隱私保護機制。
你知我知,Ethereum上的交易記錄是公開的,這使得任何一個人只要知道你的address,便可以在https://etherscan.io/ 之類的網站上查出有多少人和這個位置進行過交易,你做過什麼消費行為或是交易行為等。
或許這聽來不像是個問題,而想要隱藏自己的交易記錄甚至聽起來反而像是不法分子的銷贓行為。
但試想下開情境:因為我曾經使用ethereum捐款給一個政治不正確的專案/組織,而我在接受dd/kyc/reference check的時候因為我的ethereum address就寫在自己的blog上而被查了個底朝天,因而被拒絕入職/拒絕開戶/拒絕服務。
這並不是一個很遙遠的情境…
Tl;dr
解決交易隱私問題分為兩個層次,Assuming你的目的是讓自己的金錢流向無法被追蹤。
層次一:我的錢「丟進了」Tornado Cash的contract,我要如何在不使用與轉入時同一個address的情況下— 若是同一個address就沒有隱私可言了 — 取出我的錢?contract如何知道我存過錢,餘額還夠,所以現在我來領錢了他讓我領?
層次二:就算層次一成立,我的隱私如何達成?到底有多隱私?到底有多不隱私?
技術上來說(細節下文詳談),層次一使用zero-knowledge的set-membership proof來證明,透過預先在Merkle Tree中「登記」一個自己的entry/leaf,tornado cash稱為note,爾後在提款時提出該leaf之zk proof,來解決這個提款時的認證問題。
層次二則是所謂的藏樹於林。既然轉出和轉入無法被連結在一起,那麼只要使用Tornado Cash的人數夠多,總轉出和總轉入的交易總筆數就會太多,以致無法輕易重新關聯轉入與轉出地址背後的真人。
使用界面
https://tornado.cash/
當然你也可以直接和合約地址互動啦
上圖左方紅框為存入幣種與金額大小,右方紅框為該額度對應之帳戶內有多少顆「樹」。
記得藏樹於林嗎?右方的 Anonymity set 就是告訴你現在森林的規模有多大。數量一大,跑資料分析試圖重新關聯某筆特定存款到某筆特定提款就變得更為困難。
提款界面如上。
值得注意的是,提款時的以上兩個選項(Wallet/Relayer),是在目前Account Abstraction尚未實現時的一個折衷方案。
這裡有個死循環:既然我提款的時候需要支付gas,那麼我的gas從哪裡來?是不是勢必得從交易所或是其他帳號來?簡言之,若是無法直接新建立一個地址然後直接將其作為Tornado Cash提款用,達到的隱私強度就大打折扣。
Relayer就是針對這個問題所設計的。透過付出一些手續費來提供社群架設relayer node的誘因,提款時該筆轉帳的gas費用,便可以讓relayer node來負責先出。relayer node收到使用者的zk proof後將其轉交給tornado cash的合約,合約就會會將應有的relayer手續費與扣除手續費+gas後的款項分別轉給relayer與使用者。
社群治理
Tornado Cash天生是一個比較沒有銅臭味的專案 — 社群治理和funded的味道相當強烈。
透過預先設計好的proxy contract與staking/locking機制,任何一個Tornado Cash的使用者都能夠提出對合約實行的改動建議,並交由社群來投票決定是否要執行該改動。
技術細節可以參照此篇,同時Tornado Cash的第一輪社群治理提案也剛投票過關,回顧可參考此處之討論。
誘因設計
本文作者比較任性不在意錢,請移駕此處閱讀官方如何設計Anonymity Mining來確保以下兩點:
機制能讓使用者願意加入存錢,提供流動性同時也讓樹林變大,增加隱私程度。
產生TORN(ERC20 token)與領取TORN的機制,透過在原本的tornado cash上面再加一層,來避免TORN激勵層錯誤的設計導致下一層之隱私洩漏(激勵層出事不影響核心隱私之意)。
技術細節
首先本文不打算解釋何為zero-knowledge proof,請接受以下描述:
若有一NP statement分類上是satisfiability problem(例:merkle tree中的hash chaining H(H(H(a,b),c),d) ),則我們可以設計出一個arithmetic circuit來確保能夠有效率的產生proof, 有效率的驗證, 無法產生假的且能說服人的proof…且其電路驗證的statement是我們想要的,像是此例中的merkle tree opening.
存款
存款者透過送出C = H(k, r) 以及存入之數額給tornado cash的合約來進行存款的動作。其中k在之後會成為存款者領錢的憑證,稱為nullifier,r則是增加randomness而已,此二值需要記下。此時合約端會將這個C(commitment)丟入Merkle Tree上其中一個空的leaf,並更新root hash。存款者還需要記下自己的C對應之leaf index。
產生proof,用此proof作為提款憑證
用一段話來概括,若是我
知道Merkle Tree上某個leaf的commitment的preimage, 代表我能在電路中證明我知道H(k, r) 中的 k, r, 同時不洩漏k, r到底是多少(zk特性, magic)。
我知道該leaf至root的路徑上會經過哪些點,我也提供了一個可以讓電路驗證root hash的hash chaining過程,代表我知道他是從哪個leaf開始走的。因而,這證明了我提出的1.中的commitment確實屬於某顆公開的、大家都知道的merkle tree中的特定leaf(就是我之前存款對應到的leaf)。
就可以在不需要提供像是原本存款地址的簽章之類的驗證機制情況下,透過zk proof,亦能正確做permission control讓unlinkable的提款能夠成真。
另,讀者可以看到在proof中已然預設了relayer的存在。這使得上開所提到之「使用者提款, 拜託relayer執行=>relayer預付gas發起transaction,將內容送給tornado cash合約=>合約處理proof並將款項拆成兩份給relayer與使用者」這個行為得以成立,且relayer無法得知或假造proof內容。
提款流程
基本上在上方的產生證明都講過一次了,這邊就是pseudo code順過一次提款流程而已,大家自己看啊。
值得一提的是,使用者除了需要提出上一部分提到的證明之外,還需要將k的部分額外拿出來再做一次H(k),將值一併傳給contract。
這裡的設計哲學,簡單來講是這樣的:zero-knowledge太強了,強到就算證明了我知道H(k, r)的k跟r, 收到的驗證者並沒有辦法知道H(k)是什麼東西。為了讓同一筆款項不會被提領兩次,在提款流程中合約會將「每一筆成功提款中的H(k)」記錄下來,另外開個表存著。爾後若是其他提款交易中的H(k)與表中的重複了,這就代表有人試圖想要騙合約重複提款,自然該提款嘗試就不會成立。
洗錢失敗例
工程師都知道使用者從來不看說明書,看了可能也不會懂。
Koh Wei Jie分析了Kucoin的駭客事件。Kucoin的駭客使用Tornado Cash來洗錢,但忽略了Tornado Cash官方一直三令五申的使用需知,因而讓款項在進入Tornado Cash跑了一輪之後還是能夠被追蹤,哈哈UCCU。
簡單來說,hacker為了節省多次使用relayer的手續費,而將大多數的提領過程都變成直接提領到wallet。雖然該wallet的位置是全新產生的沒有gas,但是透過只讓第一次的提款使用relayer,hacker便能從第一次提款中取得手續費並分發給其他全新產生的wallet address。
那問題在哪?還要問?
要達到隱私需要保持藏樹於林原則,同時使用者不應自己破壞tornado cash幫你達成的address unlinkability。這位hacker因為愛省手續費,所以違背了後者;同時他因為太心急又愛省手續費,太快、分太少次提領、每次提領的數額又太大了,所以side-channel去給他做簡單的traffic analysis就能夠用虛無假設推出:「綜觀歷史上所有的存款位置與數額,扣掉駭客存錢的那些位址之後,我們還需要14個unique address/user共謀,才能有能力一次提這麼多錢。」
這看起來可能嗎?自然是不可能的。
所以這位駭客就是錯誤的沒有遵守藏樹於林的原則,才導致自己的金流重新被和帳號聯繫在一起。
提供一些延伸閱讀,圈子內的”名人”對這種不看說明書的使用者的看法:
tornado * Gavin Andresen
如何避免洗錢失敗
我自己的投影片,我自己翻譯:
打開你的VPN 打開你的TOR 打開你的無痕瀏覽器分頁 用上你全新的VM PC VPS instance 最好連data-link layer安全都顧到 產生全新的地址不要懶惰 自己跑一個fullnode 乖乖用relayer付手續費提款 領錢之後記得把C(k,r)的記錄刪掉 不要急一次存或提領大額 時間拉長數目減少…..
簡而言之:要設計相對安全但又讓使用者可以直覺上手的安全系統真的很他媽難 - 使用者永遠會想辦法抄近路,然後系統的security assumption就爆炸了。
結論上來講,你想要多安全取決於你在臺大水源校區的腳踏車平常都上幾個大鎖=想付出多少成本。只要不要學Kucoin Hacker那樣連鎖都不鎖車還是新的,大部分時間都沒啥問題 lol。
參考資料與文中出現過的連結,不按先後順序:
https://tornado.cash/Tornado.cash_whitepaper_v1.4.pdf
https://tornado.cash/audits/TornadoCash_cryptographic_review_ABDK.pdf
https://tornado.cash/audits/TornadoCash_circuit_audit_ABDK.pdf
https://torn.community/t/whats-next-for-tornado-cash-governance/250
https://weijiek.medium.com/deanonymising-the-kucoin-hacker-418fa5e9911d
https://tornado-cash.medium.com/tornado-cash-governance-proposal-a55c5c7d0703#2084
https://eips.ethereum.org/EIPS/eip-2938
http://gavinandresen.ninja/private-thoughts
[ZKP 讀書會] Tornado Cash was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Taipei Ethereum Meetup on Medium, where people are continuing the conversation by highlighting and responding to this story.
👏 歡迎轉載分享鼓掌
資料分析 層次 在 Y道理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分析→顧問→創造價值 / #周末認真文系列
.
(McKinsey 的圖只是找來回應這個主題而已。)
.
我相信大家都蠻常要「解決」企業裡的問題。企業裡解決問題有各式各樣的手法,例如說: 1) 經濟問題,政治解決 2) 所有問題都是經濟問題 3) 我們不解決問題解決提出問題的人 4) 我們用更大的問題來先洗掉目前要處理的問題
.
上面有些是說真的,有些是開玩笑;至於是哪些,大家自己判斷。
.
但不管是各種分析師 (資料分析師、商業分析師 ...) 最初都要先擁有一個特定的能力:「拆解問題。」要先把問題拆解成 #MECE (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自己想拆解方式可能不太容易,所以更常的是「套用理論框架、模型框架」。
.
關於「分析」的部分先停在這裡。
.
大家有沒有想過,為什麼診斷企業問題,多半要先拆分成比較小的流程?
.
原因是:「因為 root cause (根本問題),都是無法一擊打倒的敵人。」所以,好的顧問都只能結合分析技巧後,是著去逼近核心問題,在這個過程裡持續的去拆解大問題去成為更小的問題 ... ;即便最終仍無法解決問題,團隊還是很清楚地指出問題的細微處究竟在哪?對很多企業來說,這其實已是很大的進步。
.
我舉個例子。
.
有很多範圍比較廣、層次比較高的專案,最後推動沒有效果都是「文化問題」( #靠北邊甚麼是文化問題啊)。然後,有很多人說文化問題是 1) 歷史 2) 習慣 3) 高階領導人的影響,所以專案推不動。
.
#欸不是 你這樣一竿子打翻船,那以後你當顧問的 root cause 全部都說是文化問題所以專案做不出預期成效?這樣你 ... 好像立場有點危險。
.
所以有些顧問會先去拆解「問題」,然後看看怎麼把「文化」這隻大怪獸,用照妖鏡先去讓他現形,再拆解成比較能夠觸碰的議題。
.
欸 ... 你說是不是學會分析的技巧後,把問題拆解的清楚具體,就能解決問題?就能創造價值?... 這個問題我再分九九八十一集跟大家說明 (#光速逃)
資料分析 層次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線上課程】《自信表達力》~讓你不再害怕開口
從「敢表達、說清楚」到讓人「聽得進、會去做」的完整學習
課程連結:https://pse.is/RG5NC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AjySLoa2f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UJK9
【7/4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9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隱喻工作坊】認識自己的獨特,與潛意識做朋友~2020/05/23 開課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4165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J5VE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LVRLY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我們有Podcast囉~】歡迎到Apple或Android內建的Podcast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訂閱我們!另外,在Spotify和Soundon也找得到喔!
Apple Podcast~https://pse.is/N2WCZ
Google Podcast~https://pse.is/PEN2Z
在Spotify收聽~https://pse.is/PQT76
在SoundCloud收聽~https://soundcloud.com/ekoob
歡迎加入「啟點文化 X Telegram 」:https://t.me/turnkeysolution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最近常常聽到一句話,叫做「沒有比較,沒傷害」,這句話似乎在暗示,「比較」都是傷害的來源。
然而呢,如果你平常在表達的時候,或者是你在看待很多事情,你懂得善用「比較」這樣的一個概念,或者是你知道如何用好的「比較」的方法,那它不僅可以減緩痛苦,而且還可以讓你在表達的時候更容易達到目的。
先跟你分享一個研究哦,2002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得主Kahneman,他就做過一個實驗告訴我們哦。
其實「順序」是有多麼的重要,只要你比對了方法,其實很多事情,我們對它的認知會有很大的不同。
他的研究是這樣哦,從現在的角度來看,那種無痛的內視鏡,比如說像大腸鏡啊,胃鏡啊是非常普及的。
但是呢,Kahneman找了一些在無痛內視鏡還沒有普及的時代,就接受內視鏡檢查的人,用他們作為研究的對象。
在他的研究裡面,研究人員會及時回報受試者,在接受內視鏡檢查期間,所感受到的痛苦程度;要表達他們有多痛苦的方式,是在手裡握一個代表痛苦程度的數字轉盤,如果覺得很痛或者是疼痛減輕,只要左右轉動轉盤就可以了!
在Kahneman的實驗裡面,分成兩個不同的受試者,第一個受試者A,他大概只用了9分鐘就結束了檢查;而第2個受試者B,卻花了25分鐘才完成檢查。
所以呢,如果以接受檢查時所經歷的痛苦總量來說的話,這個B一定會壓倒性的超過A。
在檢查結束之後,研究團隊就要求這兩位對於檢查去做整體的評價,但是很有趣的結果發生了!
那個經過25分鐘的檢查過程的B患者,他的整體評價卻比只有經歷9分鐘的A患者,還要來得更正面。
我想你一定跟我一樣很好奇,為什麼經歷過比較多痛苦的患者,對於檢查的評價,反而比經歷比較少痛苦的患者還要來得好呢?
結果深入資料分析之後,研究團隊發現了一個,我們情感經驗上很有趣的秘密!
如果我們分析他們感受痛苦的過程,我們會發現只接受9分鐘檢查的A患者,在檢查結束之前,經歷了從強度8,到強度6的痛苦時刻,而且呢,檢查就在這一刻結束了,
而相反的,B患者他的25分鐘裡,他經歷了強度8的痛苦,而之後痛苦的強度從8,慢慢的減到6、5、3、2接著才結束檢查。
所以呢,B患者在這25分鐘裡面,他經歷了很痛苦的強度8跟強度6,又繼續經歷到了強度3到強度2。
然而比較的效應在此就發生了,因為相對於8跟6,當它降到三3跟2,在他的主觀感受上反而已經不再是痛苦了,而是一種從痛苦當中慢慢解放的感受。
其實這樣的道理就像是哦,剩飯剩菜對於餓了好多天的人來說,仍然是山珍海味;但是對那些沒有這麼餓,而且每次都吃新鮮菜飯的人來說,這樣的剩菜剩飯真的是讓人很失望,是一樣的道理啊!
好的,當你理解到這裡,如果我們把內視鏡的痛苦,把它類比成為我們要告訴別人一個壞消息,我想這對聽的人來說,也是不舒服,也是痛苦的經驗吧!
那麼這樣的研究,可以給我們什麼樣的啓發呢?我直接用例子,你來感受一下,如果今天我是你的老闆,你把你的報告交上來,而我給你回饋,我跟你說這是一篇好報告,但是有錯字,你感受一下你會有什麼感覺?
然後同樣的話,我把它倒裝一下,我告訴你,這篇報告雖然有錯字,但是這是篇好報告,你再感受一下,你會不會覺得,其實前半段跟後半段,我在講的都是同樣一件事!
我在講的是什麼呢?我在講的無非就是兩件事情,第一件事情就是好報告,第二件事情裡面有錯字。
可是如果我先告訴你這是一篇好報告,但是有錯字,你是不是有一種被我甩了一巴掌的感覺?
可是如果我說,這篇報告雖然錯字,但是這是篇好報告,你會不會有這種感覺是~呀哎!我被稱讚、我被鼓勵了,那下次錯字的部分我再改進就好?
可是當你一回神想想,其實這兩句話是同樣的事情啊,可是你的感受會截然不同,然而這些感受延伸到後面,哪一種說法會讓你更有動力繼續做報告,或者是繼續迎接下一份報告的挑戰?
我相信你心裡已經有答案了!所以我常常說,最好的說服是讓人說服他自己,然而要怎麼樣做到這一點呢?
今天提到的這個例子,就是一種我們說「促成別人行動的五項引導」當中的其中一項,叫做「重塑」;重點不是在於你說什麼,而是在於你怎麼說!
「重塑」除了我剛剛說的順序調換之外,還包含了我們怎麼拓展自己的詞彙,還有怎麼樣去調整角度,造成表達的效果截然不同。
然而這些部分的進一步學習,其實在我的【自信表達力】這一門線上課程裡面,特別是「促成行動的五項引導」,在這裡面你會學到具體的實做方法。
其實在我認為好的表達,從來就不是套公式,或者是賣弄一些語言的技巧,而是在於你能夠深刻的去懂人,到底有什麼在乎?
透過理解的這個層次,進而把你的訊息去傳遞成引導別人,會讓他願意行動的語言。要達到這樣的目的,其實沒有太高深的訣竅,而關鍵在於你有沒有給自己一個機會,學習洞悉人性的智慧?
這些呢,在我【自信表達力】的線上課程裡面,相信會帶給你很大的幫助;希望你能夠跟我們一起加入學習,也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記得訂閱我們的頻道,YouTube的朋友除了訂閱之外,記得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把它按下去。
如果你是透過Podcast收聽的朋友,除了訂閱我們之外,記得給我們五顆星的評價,並且分享給你身旁的朋友,我們需要你用行動來支持我們。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自信表達力】這一門課的相關內容與連結,在我們的影片說明裡都有。
期待你的加入,也期待你的發現,那麼今天就跟你聊這邊了,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資料分析 層次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熱門講座】達成共識,你可以這樣做!06/21(四)或 06/30(六)19:30
講座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00
【7.21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3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人際維基】桌遊工作坊~報名連結: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487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歡迎來到一天聽一點,今天要跟你分享這個主題,叫做『如何成為一個有價值的幕僚』,這一段內容特別製作分享給那些你可能已經經過了菜鳥的階段,你有一定的工作能力跟歷練,正因為你過去的表現受到了肯定,所以開始被提拔到老闆的身旁,然後呢老闆開始會把你視作一個重要的幫手,那這個時候呢你可能就要陪伴老闆一起去做很多的資料匯整、彙報,甚至於要陪伴老闆去走過那決策的過程。
那在我實際的教學經驗當中,很多人到了這個位置哦,他有一個很大的適應不良的狀況,叫做他覺得他過去做得好的地方,反而因為跟在老闆身旁那些原本的優點,反而造成了他的缺點或者負擔,怎麼說呢?
這些朋友呢或許你就是喔!他們遇到最大的困擾就在於,他發現他自己在提案、在思考事情,或者是在交報告給老闆的時候,他能夠做出很優質的提案,但是在時間上總是晚一步。
我常常會有這種感覺喔,就是你提出來的案子如果不OK也就算了,代表你的專業啊,或者是你的能力啊、你的判斷有問題。
可是最令人遺憾的是你的專業、你的能力、你的判斷沒有問題,事後證明、注意聽喔,事後證明你的提案都是OK的,而且是一個其實是很好的案子,而且是結果會非常好的那種狀況。
結果呢他錯都錯在什麼?錯在「時機」,也就說終於你呈上去的時候,老闆已經不需要了,那這個其實是令人挺遺憾的喔。
那我發現這樣的朋友,經常會有一個迷思,他們的迷思是什麼?
他們常常會以為老闆需要的是一個「完整且完美」的資料。並且從這些「完整且完美」的資料裡面去選出「最好」的方案!
為什麼我說這是迷思呢?你可能聽到這邊那老闆難道要的不是「完整」又「完美」的東西嗎?老闆要的難道不是「最好」的方案嗎?難道老闆要的是「不完整又不完美」而且是比較差的嗎?
當然不是這樣,如果你剛剛有那樣的OS的話,這意味著你的思考陷入了二分法,非黑即白,事實上你要把自己放到老闆的位置,老闆位置,他要的是完整且完美嗎?
你想想看喔,對老闆來說,他對每一個方案、每一個事件,他都要進行完整且周延的分析,這對老闆來說是很大很大的負擔,不管是時間上的負擔,還是心理上的負擔,不要說什麼有時候你出去買東西,你買衣服要決定買什麼顏色,買什麼款式,有時候一下午這樣子過去了,你都會覺得很累了,更不要說老闆,他承擔的可能是整個部門或者整個公司的興衰成敗。
所以呢要把所有的方案進行最周延的分析,這非常花時間,而且會造成,老闆在乎的還有第二個,叫做「進度」。
這會造成他的進度沒辦法掌握,這對決策者來說喔評估這麼多選項,他的心理壓力,反而會導致他的行動和他的決策的失誤!
所以我們常常用自己的以為,你想想看,當初你被拔擢的原因,是不是你在你的位子上面表現的很好?你可能都做的很對、很正確,可是呢當你被拉到老闆身旁的時候,這個時候老闆要的,他可能就不一定是你原本做得好的部份。
我當然知道這聽起來會是矛盾的,但是你仔細想想,如果你在基層的位置都沒辦法證明你那個例行的工作,或你那相對單純的工作能夠做得好,那別人為什又要把你提拔上來?
可是當你提拔上來的時候,你的腦袋、行為的習慣,都還停留在那些固定的、重複的,那些事物的時候,請問那老闆又要用你幹嘛?
所以呢我常常會覺得喔,人最重要的部分,如果你要成為一個好的幕僚,你一定要隨時隨地做最適當的調整,而其中一個最重要的關鍵心法就在於你瞭解老闆的在乎!
我認識所有的老闆,幾乎毫無意外的就是,如果你真的跟他夠貼近的話,他們永遠缺一個東西叫做「時間」。
所以呢在時間這麼有限的狀況底下,他哪有那個心思跟心力去做所謂的完整且完美的一個資料分析跟決策?
那當然他為什麼要用你?正是因為他自己心裡就很清楚知道,他沒有那麼多時間,所以他需要有人幫他幹這件事啊!
可是當你幫他幹這件事情的時候,你有沒有想過他的時間、他的time才是關鍵?
你有沒有在他需要一個答案,或他需要一個決策,他需要一個資料的那個time給他當下你能給的最「適合」的部份。而不是最「完美」的部分。
所以呢談到這邊,跟你補充一位諾貝爾獎的得主,他是一位經濟學家,叫Herbert Simon,他所提出來的一個詞彙,叫做『satisficing』。
什麼是『satisficing』呢?中文的翻譯叫做「足夠滿意就可以了」。
它是把兩個英文字合在一起,一個英文字叫做『satisfy』,另外一個英文字叫做『suffice』,所以叫做『satisficing』,足夠滿意就可以了。
那如果你要成為老闆身旁重要的幕僚的話,那你有沒有去把這個英文字『satisficing』,放在自己的心中?
老闆要的其實是『satisficing』,足夠滿意的就可以了。因為在腦力負荷過重,而且資源有限,最重要的一點是在時間壓力的情況底下,好!你這時候回頭想想,這樣的情況,腦力負荷過重,資源有限,而且期限壓迫,是不是真實世界,我們在面對所有事情的時候幾乎都是這樣,這就是真實世界的運作法則!
所以呢我在這邊要特別鼓勵喔,如果你在職場上已經慢慢的被拉到老闆身旁,你要好好把握這個機會,因為它是你的思維,跟你的內在的認知切換跟升級的一個最重要的契機。
你不再只是把自己事情做好而已,你必須要顧慮到老闆的立場、老闆的角色、老闆的壓力,那這個時候你才有辦法,自己在自己的生命或職場裡面,做真正的提升跟升級。
所以在這樣的一個狀況底下,我們說真實世界的運作法則叫做足夠滿意才是行得通的啊!
我常常喔自己在開公司、我自己在經營我自己的事業的過程當中,我也跟我的員工經常分享,我說我們永遠沒有辦法追求「最好」方案。
因為最好的方案呢,要不就是已經來不及了,要不就是還沒有發生,我們要追求的是最「適合」的方案。
當下到底用什麼樣的方案才是最恰當的,才是能夠去測試市場的,才是能夠去投石問路的。
那你聽到這邊呢,你可能有想到另外一個層面,叫做如果是這樣的話,會不會讓決策顯得過於草率?這背後的風險可能是什麼?
沒有錯!你的顧慮是正確的,的確當我們都只追求足夠滿意,『satisficing』的時候,這個時候他有可能會造成一個叫做「過度樂觀」的風險!
特別是喔,如果你的老闆最近他的壓力非常的大,他對於某些事情一直有很大的焦慮,他一直下不了決定。終於好像,找到了一個點,找到一個資料,找到一個認知的基準線。
他可以去做決定的時候,這時候人喔,在那種極大的壓力底下突然釋放掉,的確很容易進入過度樂觀的這樣的心理狀態。
所以呢不管你是老闆還是你是幕僚,當你在追求所謂的適合的答案,所謂的『satisficing』足夠滿意的決策的同時,有兩個問題希望你一定要把它放在你的心中,反覆的拿出來檢核,這樣子或許就可以避免過度樂觀的狀態。
這兩個問題,就叫做我們經常要自問,第一個未來可能會發生什麼事,造成計劃的進行不如預期!
而第二個,如果這個計劃失敗了,我們會面對什麼樣的情況?
那我想老闆你本身要負擔一個公司的一個成敗,這兩個問題你一定要放在自己的心中,然而幕僚呢,當你發現你的老闆並沒有思考到這個層次的時候,你可能就要去善盡一個提醒的角色跟角度。
所以話說回來,每個人都在這個真實世界裡面打拼,每個人在真實世界裡面都有他的壓力,尤其是時間的壓力。那在這樣的一個狀況底下,我們既不能為了做決定而做決定,我們更不能因為要做出,這所謂「最好」的決定,而錯過了最重要的時機。
所以我常常會跟很多朋友分享,我說在人生當中喔,我們有時候要追求的是一個叫做「平衡」的智慧。
那如果放在事物、放在你是一個幕僚的角色,我們要追求的其實不一定會是「完美」而是「合適」與否!
記得有時候追求完美,他可能會逼死自己,他也會錯過時機;然而當你追求是「合適」的時候,你可能就會發現在那個投石問路,在那個摸著石頭過河,在那個trial and error的過程當中,你才會慢慢的找到一個最好的道路。
所以希望今天的分享『要怎麼樣成為一個有價值的幕僚』,會對你有所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在訂閱旁邊有一個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在每一段影片說明的末端都有相關的連結。那麼我們最近開的課程是7月2號的『CIA通達力』,那這一門課呢特別是呼應到今天我們所分享內容。
關鍵不在完美,而是在於合適,我們常常有時候在面對很多學習,或生命的前進的時候,我們總想要幫自己追求一個所謂最好最完美的答案,但是我們卻很忽略去認識自己,瞭解自己,幫自己找到一個最適合的調整。
『CIA通達力』這一門課就是幫助你,透過六個禮拜的學習,還有個別的教練,我們即將會帶著你,去認識自己所有外在跟內在的慣性。並且從中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調整,在我錄影的這個時候,我們7月2號『CIA通達力』的課程,名額已經在倒數了,所以誠摯的邀請你,期盼你把握這難得學習的機會,謝謝你的收看,我們再會。
#啟點文化 #心理學 #人際關係 #凱宇 #人生成長

資料分析 層次 在 孫在陽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如何找到孫在陽老師免費電腦教學影片、範例、講義、成品(Excel 進階)
看似平凡無奇的EXCEL,卻擁有您無法想像的能力,等著你去取得。透過幾個簡單的指令,複雜繁瑣的資料,讓你輕輕鬆鬆洞悉資料的內容。本課程將介紹常用的方程式、統計分析、排序、篩選、樞紐分析、圖表呈現、雙軸圖、人口圖,還有趨勢線與預測,保證讓你脫胎換骨,成為EXCEL達人。
課程影片、範例、講義、成品都在https://goo.gl/ytzR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