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推薦《#人慈》部落格文末抽書兩本
想像一下,如果有兩個星球,你認為自己住在哪一個?星球A:飛機墜機後,生存者禮讓最需要救援的人。星球B:事故發生後,生存者爭先恐後地往出口擠,不惜將他人踩在腳下。這個問題被用來問過許多學生,幾乎所有人都選了星球B。但事實是,我們住在星球A。這個世界真正面臨的威脅在於我們對人性太過悲觀。
部落格文章 https://readingoutpost.com/humankind/
Podcast 用聽的 https://readingoutpost.soci.vip/
.
#這本書在說什麼?
.
《人慈》這本書的作者是歐洲最著名的年輕思想家之一羅格.布雷格曼(Rutger Bregman),他是同時也是一位歷史學家、作家、記者。有鑑於報章媒體、政治宣傳、普羅大眾對於「人性」的偏誤解讀,他想透過這本書傳達一個核心訊息:「大部分的人在內心深處,其實是相當正派的」。
作者在書中旁徵博引,以詳盡的事實和深入的查證,說明了人類無論是出於天性、身為孩童時、在無人島上、當戰爭爆發、當危機來襲,對於自己「好」的一面,有著強烈偏好。如果你至今仍然認為,人類就是天生自私、貪得無厭、陰險狡詐,那麼這本書絕對會讓你大為改觀。
這本書讓我感到大為驚喜的,是作者既大膽、又謹慎的考證態度,他勇於對歷史上知名的眾多案例(例如《蒼蠅王》、《史丹佛監獄實驗》、《米倫格爾電擊器實驗》)提出反面看法,而且其證據令人信服。在媒體慣用人性「惡」的一面吸引眼球的世界裡,這是一本思想激進的書,只不過是偏向人性「善」的那面光譜。這種書很罕見,卻彌足珍貴。
.
#人性本惡?三個精彩翻案
.
人類有考據的數萬年歷史以來,充滿了大大小小的衝突和鬥爭,我們也從故事裡看到領導人無論為了私利、國家的經濟、民族的情節而發動戰爭。難道,人類不就是天性好鬥嗎?只要有誘因存在,人們就會甘願殺得你死我活嗎?從歷史的考據裡面,我們會發現人性跟我們想得很不一樣:絕大部分的人不願意傷害另一個人。讓我們先從書中三個精彩的翻案來找到線索。
.
1.#蒼蠅王小說的翻案
.
《蒼蠅王》是一本膾炙人口的小說,在我國中的時候,老師也放過翻拍的影片當作社會科學的教材。內容大意是在說,因為飛機墜機,六個英國男孩漂流到一座無人島上,在沒有大人的情況得自立求生。過程發生了許多權力爭執、失去理智、弱肉強食的情節,最後只剩下兩個孩童倖存的故事。這個虛構故事在感嘆「人心的黑暗」,也被列為標準的社會教材讀物。
作者把持著一個懷疑的態度,他深入瞭解了虛構的《蒼蠅王》小說作者威廉.高汀(William Golding)的生平。作者發現高汀是一名有憂鬱傾向的酗酒者,他還會打小孩,他也曾說過:「我瞭解納粹,因為本質上來說我也是那一類」,這才讓作者明白,原來寫出《蒼蠅王》的作家是一個多麼不快樂的人。
因此,作者根據事實為主,追尋了一條實際發生過的類似案例,六名少年在太平洋落難,漂流到阿塔島(`Ata)的真實故事。這則故事跟小說大相逕庭,六名少年在荒島上發揮團結的本領,協調出遇到衝突的處理方式,還彼此在受傷時互相照顧。受困15個月後,六人獲救時仍氣色飽滿,而且士氣高漲地不可置信。真實版的《蒼蠅王》,其實是一個友情和忠誠的故事。
發現阿塔島生存的船長彼得.華納(Peter Warner):「人生教了我許多事,其中包括了一個經驗,就是你永遠要尋找人的善良光明面。」
.
2.#史丹佛監獄實驗的翻案
.
我讀過許多談到心理學的書籍,都喜歡引用一個知名的案例,那就是《史丹佛監獄實驗》。實驗主持人飛利浦.金巴多(Philip Zimbardo)教授把24名參加的學生隨機分成兩組,12人當囚犯,12人當獄卒,觀察人類當囚犯的反應,以及擔任獄卒的人施加權力的表現。整個實驗因為囚犯精神狀態快速崩潰、獄卒施加的處罰越來越過火,結果實驗到第六天就被迫中止。
這個實驗的結論彷彿要告訴我們:「當你給予人們權力,他們就會開始為惡,發展出一些不人道的規則」。作者深入考察之後發現,這簡直是一場天大的騙局。實驗並不是任憑12名獄卒自己決定如何處以,而是金巴多本人直接給獄卒灌輸思想:「你們要創造一種挫折感,製造恐懼,要剝奪他們的個體性…」,最後獄卒定的17條規則裡,有11條根本是實驗團隊給予的意見。這簡直是引導式的邪惡。
你或許也會好奇,那如果是實驗團隊「完全不介入」的狀況會怎樣?兩個英國心理學家2002年在電視節目上複製了一次同樣的實驗,但這次沒有告訴獄卒該怎麼管理、該怎麼懲罰。結果呢?節目無聊到不行。第二天,獄卒把食物分給囚犯。第五天,一名囚犯提議設立民主制度。第六天,獄卒跟囚犯一起抽菸。最後一集,大部分人一起坐在沙發上消磨時間。這麼無聊的故事,難怪我們都沒聽過。
.
3.#電擊器實驗的翻案
.
還有一個更出名的《米倫格爾電擊器實驗》,目的是為了測試受測者,在面對權威者下達違背良心的命令時,人性所能發揮的拒絕力量到底有多少。受測者身為「老師」,當隔壁房間的「學生」答錯題目時,就要按下電擊器,懲罰坐在電椅上面的學生。「學生」是由實驗人員假冒的,受電擊所發出的哭喊也是演出來的,但受測的「老師」並不知道,他們會「以為」這些電擊都是真的。
每一次學生答錯,懲罰的電壓伏特數就要提高,實驗主持人史丹利.米倫格爾(Stanley Milgram)教授會要求老師繼續施罰。120伏特時學生會開始喊痛,150伏特時尖叫並喊著退出實驗,200伏特時大叫大叫血管裡的血都凍住了!超過320伏特時開始撞牆並失去聲音。結果,有65%的受測者一路聽從指揮,開到了450伏特,幾乎是把學生電死的程度。實驗的結論幾乎告訴我們,只要有權威要求,連普通人都願意電死一個路人甲?
作者考核過後的翻案顯示了另一種事實。幾乎所有受測者都曾抗命,想要停手,但實驗方會加強壓力逼迫就範,從錄音檔聽起來更像是霸凌和脅迫。事後調查,只有一半的受測者認為隔壁的學生是真的在受苦,其他人覺得只是實驗效果。許多受試者也表示,因為他們真心「信任」米倫格爾教授的實驗對人類一定有幫助,所以即使當下不忍心,也願意咬著牙繼續做下去。
綜合以上三個翻案結果,大部分的人在內心深處,其實是相當正派的,但引用作者所說的:「如果你催促地夠用力,給予足夠刺激、又拐又騙,許多人確實是有能力做惡。但是邪惡通常不是在表面之下,它是需要費盡功夫才能扯出來的。」邪惡得要披上善良的外衣才行。
.
#人怎麼會互相傷害?
.
所以,人真的是天性好鬥、殺得你死我活的物種嗎?綜觀歷史大小戰爭,這個說法似乎成立,但是當我們把尺度放到人與人面對面的相處,就是另一種樣貌。舉戰爭為例,兩軍人馬大動干戈的時候,所有人一定都是拔刀互砍、舉槍互射吧?在那種生死存亡的關頭,不是敵死,就是我亡了,不是嗎?
真實的戰爭傷亡統計很有意思,例如二戰英國陣亡的軍人死因中,10%是子彈和反坦克地雷;15%是詭雷、爆破和其他;75%是手榴彈、迫擊砲和空投炸彈。大部分的士兵都是隔個一定「距離」被殲滅的。真正喊著敵人是「害蟲」,一旦碰面就格殺毋論的,通常是離戰場最「遙遠」的政客和領導人。
根據研究,二戰的生存老兵超過一半從未殺過人,只有20%的軍人曾經擊發過武器。美國南北戰爭最激烈的蓋茨堡戰役中,回收的27,000把火槍,還裝有彈藥的比例達到90%。12,000把裝有兩顆彈藥,其中6000把超過三顆。但火槍設計成那樣,就是一次只能射出一顆子彈,那幹嘛裝那麼多顆子彈?因為大部分的士兵都『沒有』在試圖殺敵。人,打從心底不喜歡傷害另一個人。
.
#如何改善?三種範例
.
在這本書的下半部,作者有一則引述徹底震撼了我的思想。這句引言來自英國哲學家暨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伯蘭特.羅素(Bertrand Russell),他給未來世代這個建議:「當你學習任何東西或者思考任何哲學問題時,只該問自己事實有哪些,那些事實證明什麼是真實。永遠別被自己希望相信的事、或者自以為如果別人信了就對社會有益的事所分心,只要專心一意去看事實是什麼。」
這個非常理性的觀念,一開始相當很吸引我,但作者及時把我拉了回來。他提到除了探究事實之外,你本身「相信」什麼,才是以改善世界的動力來源。
第一種相信的力量,叫做「畢馬龍效應」。科學家做過一種實驗,把兩群同樣普通的老鼠,分別標示聰明和愚笨。請不知情的學生照顧老鼠,然後進行迷宮遊戲,看哪一組比較快逃出迷宮。結果聰明的那組獲勝,事後發現學生「相信」這些老鼠比較聰明,給予比較好也溫柔的待遇。同樣的實驗在一群小學生上進行,不知情的老師對聰明組的學生更關注、更鼓勵,事後結算成績,聰明組的孩子其智力表現提高了最多。
第二種相信的力量,叫做「魔像效應」。曾經有科學家在美國做過一個不道德的實驗,他把二十個孤兒分成兩組,跟其中一組說他們是善於表達的人,跟另外一組說他們注定要變成口吃者。這個實驗結果害得許多口吃組的受測孩童,一輩子患有語言障礙。這種效應常導致貧窮學生更加落後、無家可歸者失去希望、已經被孤立的青年人更加極端。
一如正面的期待能夠引發好的結果,負面的期待也能夠讓惡夢成真。接下來介紹書中三個真實世界的例子,來看看如何運用「相信」的力量,來改善我們的工作、教育和民主運作。
.
1.#論工作的內在動機
.
研究發現,外在誘因例如紅利會減低員工的內在動機和道德標準。給予外在誘因會獲得相等的回報:按照工時給付,就會增加更多的工時(無論是否裝忙)。按照發表數目給予稿費,就會得到更多的發表文章(無論品質優劣)。按照手術量來給付,手術就會更多(無論是否必要)。
荷蘭的最大的鄰里照護平台「博祖克」(Buurtzorg)採取逆向而行的策略,這個組織沒有業績目標或分紅,沒有管理階層,沒有客服中心。運作的自主權下放給每一個十二人的團隊,團隊自己定行程表,自行雇用同事。省去的營運費用和會議時間都回歸到團隊本身。
執行長喬斯.德.柏洛克(Jos de Blok)是從最基層出身的人,他相信員工內心會選擇做「正確」的事。他說傳統的管理階層「喜歡憑空想像一些計畫給那群工蜂做」,還說「拿掉管理階層,工作還是照常進行」,他認為讓團隊自我導向、動手執行腦中想法,是最實際的做法。博祖克沒有人資部,被評為最佳雇主;沒有行銷部,卻獲得最佳行銷獎。
(延伸資源:在台灣有「台灣居護」引進了這套照護模式)
.
2.#論教育的玩耍本質
.
自古以來,愈是聰明的動物愈會玩耍,玩耍更深植於人類天性當中。創造力和學習力來自於自由地玩耍,孩子會自然地渴望探索這個世界。當社會工業化之後,學校的體制越來越制式化,學生的課表被排滿,家長連下課的時間也不放過。最近針對十個國家的民調顯示,監獄囚犯待在戶外的時間比孩子還要多。研究也發現一個趨勢,孩子愈來愈覺得「自己的生命被他人所決定」。這是一個快要忘記怎麼「玩耍」的世代。
荷蘭的「阿哥拉」(Agora,希臘語「市集」的意思)是一個沒有年級、班級、教室的學校,也沒有功課和成績,一組學生團隊就只有配一位「輔導員」,但自主權在學生身上,他們自己決定要學什麼。整個學校就像一個主題樂園,學生透過玩耍和探索,找到自己當下有興趣的題目攻讀,學校提供對應的資源給他們學習。相較於傳統教育把孩童當植物灌溉,這所學校將孩童當「人」看待。
在這裡,與眾不同是常態,一千個學生就有一千種學習路徑。這裡幾乎找不到霸凌的蹤影,因為不以年齡和能力區隔孩童,沒有誰的進度會落後,沒有誰的表現太過突出,每個人都在綻放當下最好的自己。作者引述道:「玩耍的相反不是工作,玩耍的相反是抑鬱。」問題不是孩子能不能掌控自由,而是大人有沒有勇氣給他們自由?我們是否問過自己,教育的意義究竟是什麼?
(延伸閱讀:Agora: Meet the school with no classes, no classrooms and no curriculum,英文文章)
.
3.#論民主政體的模樣
.
作者提到,世界上愈來愈多的民主政體正遭受七種瘟疫侵襲:政黨持續腐化、公民不再信任彼此、少數人遭排除、選民失去興趣、貪贓枉法的政客、有錢人逃稅、人們發現當代民主充滿貧富不均(怎麼跟我住的地方這麼像!?)。但世界上有地方嘗試了解法,簡單到令人難以置信,卻很少上新聞(你應該猜得到為什麼)。
委內瑞拉的托雷斯市(Torres)的民選首長胡立歐.查維茲(Julio Chávez)選擇一種嶄新的信念,他相信:「每個人心中都有一位積極認真的公民」。他的競選政見只有一個,下放權力給所有托雷斯市民,而且他遵守了承諾。所有的政府集會邀請全體居民參加,不只是討論,還要決議城市所有預算的使用。
結果人們空前踴躍參與政治,在最需要的地方蓋起了住宅和學校,有效地鋪整馬路清掃街區。因為預算透明,大幅削減了貪污和權威的弊病。市民們還一起要求提高稅收,並且說道:「過去我們不瞭解市政稅要用來支付那麼多東西。」這個被稱為「參與式民主」的方式,深受民眾喜愛,卻鮮少在新聞上被提及。
(在台灣我還沒聽過類似的試營運模式,有人聽過嗎?)
.
後記:#相信善的一面
.
《人慈》是我今年讀過最意猶未盡的一本書,作者的大膽思想,配上嚴謹的查證,讓人讀來格外痛快。從這本書中,我也慢慢體認到,問題不是二元化的「人性本惡或本善」選擇題。反而,透過這些精采的正反論述,猶如偵探小說抽絲剝繭般的分析,我理解到的是人性真正的「複雜」。
如同現在人工智慧和大數據這麼發達,如果只讓電腦演算法來判決,那麼歷久不衰的《蒼蠅王》人心黑暗論肯定佔據上風;《史丹佛監獄實驗》和《米倫格爾電擊器實驗》無以計數的論文和書籍引用,肯定讓演算法覺得這才是人性的真理。無數對人性帶有扭曲和偏誤的描寫佔據了媒體的版面。然而,事實呢?
這本書中段的畢馬龍和魔像效應教我們的就是,人們「相信」的事情往往會發展成「事實」,更是一個令人驚醒的提點。無論是書中獄卒和囚犯的故事、老師和學生的故事、老闆和員工的故事、父母和子女的故事,一再說明了:「當你把一個人當人看,他就會表現得像一個人。」反之。讀完這本書後,你可以踏實地選擇自己相信的那一面。
瞭解事實,讓我們得以明辨是非。擁有信念,才能以行動改變世界。原來,關於人性,我讀過的許多論點幾乎都是錯的。永遠別被自己希望相信的事所分心。只管去看,事實是什麼。然後在事實背後,找出值得相信的事情,讓它成為新的事實。這絕對是一本必讀之書。
.
Kobo電子書7折代碼:WAKIKIND
Kobo 購書連結:https://bit.ly/3z7sRHr
使用期限:9/12~9/18
.
感謝 時報出版|商業人文線 提供抽獎贈書
同時也有1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吉米哥 Jimi Bro,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支持優質影像創作者,小額贊助抖內吉米哥 https://pse.is/jimibro_donate =================================== 吉米哥金曲32入圍名單樂評專欄 https://pse....
費 爾 茲 獎 台灣 在 蔣月惠縣議員服務專區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110年9月11日星期六9點45到10點30西市場正門口開直播,政府即將迫拆西市場第25次關心258攤商何去何從?;
開直播
https://www.facebook.com/1415047975474831/videos/602997934403404/
相片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4616544605062680&id=100001215589335
110年9月11日星期六9點45到10點30西市場正門口開直播,政府即將迫拆西市場第25次關心258攤商何去何從?;
開直播
https://www.facebook.com/1415047975474831/videos/602997934403404/
相片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4616544605062680&id=100001215589335
110年8月14日星期六9點45到10點15西市場正門口開直播,政府即將迫拆西市場第24次關心258攤商何去何從?;
開始播
相片/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4529915177058957&id=100001215589335
110/8/13蔣月惠9點質詢縣長:建議39年歷史西市場地點佳納入傳統市場文化美食觀光之景點.活絡屏東經濟.穩定弱勢者生計.西市場要拆?何時計劃拆除?申請拆建向經濟部申請?經費多少?何時下來?經費未下來之前.先不要拆地圍起.當停車場.維持現況讓原攤商持續做生意.若政府真要拆建前盼與原攤商談好.以保障原攤商權益.並立契約.勿流落財團的手中.以b0T的方式進行?
110年5月1日政府即將迫拆西市場第23次
開直播
https://www.facebook.com/watch/?v=525296842175348
相片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4220491474667997&id=100001215589335
蔣月惠質詢:屏東西市場建築設計.在當時全台灣少數先進摩登市場.台灣市場發展史.早年規劃地下室等分層設計.融合新型態市場樣貌.刷新當時台灣菜市場刻板印象與建築想像.現在更是台灣菜市場歷史中少見的特色
蔣月惠質詢: 2021年建築界的諾貝爾獎普利茲克獎是由傑伊·普利茲克(Jay A. Pritzker)和妻子辛蒂獲獎
蔣月惠質詢:真正當代建築思潮脈絡是什麼?老子道德經.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建築之美.是建築構造出之空間.那些空間給置身其中之人美好感受.而這體現的正是建築的民主精神
蔣月惠質詢:走向新建築.通過建築表達一種思潮.反對簡單的拆除和擴建.反對全世界正在狂飆突進城市化程序.反對形式主義.致力於綠色.環保.成本低的舊房改造.致力於優化更多人的居住條件
蔣月惠質詢:安妮·拉卡頓和讓-菲利普·瓦薩爾對建築專業定義提出調整看法.建築師不一定去設計巨集偉的新建築“永不拆毀”、“尊重舊建築”、“設計給人以美好體驗的空間”也可以成為一種美好的設計追求
蔣月惠質詢: 西市場72/1/15正式營運.已屆39年.共258攤位.市場用地約3300坪.目前縣府計劃之前徵收私有地為市場用地變更為商業用地公有地目前維持不變?
蔣月惠質詢: 110年2月20日收到屏東縣政府來文要拆除西市場.係因耐震力不足
蔣月惠質詢:西市場用地約3300坪258攤位. A棟沒有耐震力不足只有B棟但縣府全拆除
蔣月惠質詢:恆春公有市場係因耐震不足,縣府向中央申請3佰多萬補耐震力不足,耐震力不足西市場拆除, 西市場臨榮總,高鐵士地增值.縣政府擬圖利財團圈地?
蔣月惠質詢:靠路邊西市場的生意非常的好. 有些人在這裡做了近40年生意.客源非常的穩固.有些青年人租了幾年.打好基礎 .生意做得 有聲有色.政府不出租.要拆除
蔣月惠質詢:西市場地點佳.透過建物耐震補強勝利路青創.縣府向國有財產署一年租金324萬.邁入第7年效果不彰.節省縣庫支出應引進青創攤商.不僅能節省公帑.也避免工程進行中的空窗期.會影響攤商生計。
蔣月惠質詢:建議納入傳統市場文化美食觀光之景點.活絡屏東經濟.穩定弱勢者生計
110年4月3日政府即將迫拆西市場第22次開直播
110年2月20日收到屏東縣政府來文要拆除西市場係因耐震力不足,恆春公有市場係因耐震不足,屏東縣政府向中央申請3有多萬補耐震力不足,同樣耐震力不足西市場就拆除,恆春市場就申請經費補足,係因西市場臨榮總,高鐵士地增值四正方3300坪縣政府擬圖利財團圈地?趕走258弱勢攤位,勝利路青創向國有財產署一年租金324萬,邁入第七年的青創攤位生意不好紛紛離開,為省縣庫支出
建議青創與西市場聯結,
保障弱勢攤位的生存權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4017725394944607&id=100001215589335&sfnsn=mo
110年3月6日 政府將要迫遷西市場 在這裡開第21次直播
110年2月6日西市場開直播第20次2月5號縣政府已三百多萬開標1月29號縣議會通過保留西市場傳統文化與效果不彰的青創攤位做連結節省324萬的租金加強西市場的耐震力不足
110年1月21日星期四上午10點蔣月惠辦公室要求縣政府10點到西市場說明有關迫遷溝通交流會,1月26日縣政府以六千多萬要招標。縣政府明天不到西市場開交流會。縣政府漠視議員的監督權。明天10點我依然會到西市場開直播。
瑞光夜市係因私有土地被收回,西市場係因公有土地被收回,青創聚落一年租金324萬攤商生意不好,紛紛離開,屏東人口下滑,就業機會低落,青年北漂,政府政策是殺手
101年 1月9日 星期六上午 10點西市場正門囗 開直播討論縣政府即將要拆除西市場
第18次會議
110年1月11日星期一下午2點至縣政府正門口抗議政府不顧底層百姓攤商決議拆除西市場並遞陳情書
我會製作連署書
1月21日星期四上午10點分邀請縣政府相關單位到西市場正門口攤商一邊做生意大家輪流說意見政府官員
傾聽攤商心聲交流會
12月第四個禮拜中午第17會議
11月第三個禮拜中午11點第16次會議
10月第三個禮拜中午11點第15次會議
9月27日 中午11點半 正門口開會 第14次開會
9月13日星期日11點半開會第13次討論 下次開會9月26日星期六11點半
8月29日星期六11點半開會第12次討論到縣政府抗議的事情
8月14日10點45分第11次會議
7月19日11點半公里第10次會議
7月5日 11點半 開會在西市場正門口
第八次 會議 建議夜市商展 還有 跳蚤市場
107年6月 21日第七次會議 上午9點半開會 有關於6月23號 到行政院的陳情書內容 7月30日 如果沒有收到 縣政府要開會的內容 要派有決定權的人來開會如果沒有我們就拒絕開會
我們打算就來辦個跳蚤市場 11月底
7月5日 星期日 上午10點15 開會
109年6月7號上午9點半 開第6次會議在a棟跟B棟的走廊
109年6月7日上午10點半在a棟的西市場正門口 開會
第六次會議 有關於6月23日北上陳情早上5點45分在自由路玉皇宮停車場前集合 去台北陳情 有10個名額 可以向會長登記而滿為止
下次開會 日期是6月21日星期日 上午9點半
109年5月19日星期二下午 1點半開會在a棟跟B棟之間的走廊 第五次會議 討論內容有關於辦跳蚤市場 日期是 9月19日星期六上午10點至下午2點先試辦一場看效果如何從今天起可以開始收集二手物資 放到自治會的辦公室 可以跟我們鄭會長聯絡0937575324
主辦單位西市場自治會
協辦單位羅騰園殘障協會蔣月惠 議員辦公室 以物易物的方式 自由樂捐基金當自治會的辦活動的開銷
109年 5月6日星期三下午2點在西市場的A棟跟B棟的走廊
開 第四次會議
討論活化西市場進度,核對名冊
結論我先擬稿陳情書 內容記經濟部 屏東縣政府屏東市公所
109年4月20日上午10點半 開西市場第三次會議結論 由自救會自救活化西市場的景氣
第一由自救會 主導,勸導有租約但沒有開店的店主,請他們能夠釋放店面給年輕人來創業。 第二由 自救會 公告 目前 停業的店面門口 ,告知由自救會 替他們來出租店面, 關於租金的部分 由自救會 出面協調。
西市場第4次會議 時間定於 109年5月6日星期三下午2點在a棟跟B棟的中間走廊請大家踴躍參加。 討論西市場的進度
109年4月 20日上午10點半 邀請縣政府,市公所會勘,有關關閉 西市場,因耐震力不足,今天政府官員都沒有到場,有來文說,這不是他們的專業,所以不來會勘了。
依據經濟部中部辦公室公有零售市場耐震補強 第十二次核定清單 有屏東市中央公有零售市場 第二商場 之1與 第二場 之2
屏東市西區公有零售市場B棟
目前市公所已經停止 西市場 的租約 ,打算 圍起來, 等待b o t。
西市場的弱勢攤商,覺得不公平,為什麼中央市場也是耐震力不足 ,他們就可不迫拆 ,一定要來拆西市場 ,讓這些弱勢攤商,不知道要往何處 去討生活?
109年4月6日下午3點半 開第二次西市場會議
109年3月 21日 下午一點
第一次 開 西市場迫遷自救會'
費 爾 茲 獎 台灣 在 子迂的蠹酸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談及費德勒,你想起甚麼?
費德勒是歷經數個世代的傳奇神話。兒時的我很幸運,機緣下父母打起了網球,我也有幸能練習約莫七、八年的網球。記得那時父親沉迷於網球,時不時就會觀看網球轉播。我第一個記住的網球選手名字,應是瑞典球王艾伯格(Stefan Edberg),那時父母相當喜愛他的網前技巧,也因此我記住了這個名將。伴隨那時代的名將,還有貝克(Boris Becker)、藍道(Ivan Lendl)等人。然後網球運動在國內的能見度大開,山普拉斯(Pete Sampras)、阿格西(Andre Agassi)、葛拉芙(Steffi Graf)、辛吉絲(Martina Hingis)等選手的名氣越盛,那時的我也有了些網球經驗,看轉播也不再只是陪看,開始會為了眼前的好球歡呼。然後是下個世代的費德勒,自2001年在溫網勝過草地之王山普拉斯之後的20年間,這名字從未離開過媒體。
#贈書活動 #請耐心讀至文末
《羅傑‧費德勒:無可取代的網球之王》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00322
台灣人對於費德勒的印象,多半來自於他統治網壇之後的形象。飄逸短髮,閃身正拍,優雅的單手反拍,數不勝數的美技影片,還有轉播時的勞力士廣告。網球運動在台灣畢竟稱不上熱門,很多網球選手的背景故事,都需要透過主播在轉播時順帶提及,尤其是主播許乃仁總能對場邊選手的家人、教練以至於名人們,娓娓道來場邊人物與選手之間的故事。然後從這些隻字片語、外國媒體的報導,以及熱心人士翻譯或轉貼些選手的故事,逐步理解這些選手成長的家庭背景和故事。因此當聽聞 堡壘文化計畫出版《羅傑‧費德勒:無可取代的網球之王》,我興奮的表示要為此書作推廣。
費德勒和納達爾因為總是在決賽碰頭,因此媒體和球迷們為此取了個費納對決的專有名詞作為稱呼,但其實稍有了解的人就知道,這兩位球員所處的世代不同。事實上費德勒轉戰職業時,以他的世代所面對的勁敵,應該是羅迪克(Andy Roddick)、沙芬(Marat Safin)、休威特(Lleyton Hewitt)、納班迪安(David Nalbandian)、費雷羅(Juan Carlos Ferrero)。這些勁敵們個個球季超群,每個橫空出世時,都被媒體稱為下一個球王,不過可惜的是他們與費德勒處於同一時代。他們之中幸運的能取得大滿貫冠軍,至於運氣不佳的則此生皆無滿貫頭銜。與費德勒同世代的這些名將,約莫於面對2006的巔峰期費德勒後就逐漸失去競爭力,多半選擇於於2010年左右退役。
然後費德勒面對的,才是納達爾這個世代,包含了納達爾(Rafa Nadal)、喬科維奇(Novak Djokovic)、莫瑞(Andy Murray)以及瓦林卡(Stanislas Wawrinka)。費德勒平均大這些選手約莫五歲,多數這世代處於體能巔峰時,費德勒的體能早已下滑,並且因應精準度的下降,球拍拍面也不得不增大。這時的球風早已有所轉變,因應體力的降低,減少回擊而盡可能以技術拚取致勝球,成為了不得不的妥協。
費德勒下一個面對的世代,是這個時代的球星。雖然網球媒體總愛說費納喬都是老人,下一個世代要接棒,但每每滿貫決賽的勝利者,卻又都是這些老面孔。但這時代的蒂姆(Dominic Thiem)、梅德韋傑夫(Daniil Medvedev)、茲維列夫(Alexander Zverev),雖然都有不錯的實力,但相比於前一世代天才輩出的殘酷,這世代的選手尚未有足夠的衝冠實力也是事實。
在這三個世代中,最令人惋惜的便是與費德勒同世代的那群名將。他們各自的球風各異,人格特質明顯,並且還相當富有舞台魅力。每每可惜的總是看到他們奮力殺入決賽,然後被費德勒輕鬆寫意的擊敗。其中羅迪克的遭遇更是令人哀傷,最有競爭力的時期正好與鼎盛費德勒相撞,奮力拚搏十年下來只得一座滿貫。
本書饒有趣味的將敘事的重點,放在了費德勒的成長過程以及場下經歷。我們得以從費德勒的少年時期開始理解,他是如何被父母啟蒙網球,又是如何在首任教練彼得卡特的訓練下成長,後續又是怎樣在瑞士網球協會中逐漸茁壯,直到拿下溫布頓青少年冠軍,以至於轉戰職業後如何逐步控制情緒,成為我們所認識的費德勒。這中間包含了與經常在場邊觀球的妻子米爾卡是如何相識,也包含了與羅迪克、納班迪安等同代名將的青少年時期相遇。此外也談及了費德勒在球場外,與時尚圈的互動,與贊助商合作的種種,又是如何開始種種慈善活動等等。補足了許多球迷對費德勒的陌生空白之處。對費德勒球迷、納達爾球迷、網球愛好者以至於熱愛體育運動的人來說,本書帶來的樂趣是難以言表的。
前幾個月聽聞今年年底,將上映一部以網球女將威廉絲姐妹成長為主軸的電影《王者理查》,而九月又正巧有費德勒的書籍出版,實在是網球迷做夢都會笑的年末。
關於費德勒的種種事蹟,齋主有太多太多能說,但最後希望能以我此生最為難忘的比賽作結。我記得那是2008年的溫布頓,由於是費納對決,因此我早早就準備好了熬夜看完這場比賽。當時費德勒處於尖峰期,聲勢如日中天,不只在草地上稱霸,在網球領域上更是王者。那時的納達爾雖是唯一可抗衡的人物,但他的主場卻是在紅土球場,在草地上面對費德勒仍是勝算不高。這場比賽拉鋸緊湊,或許是老天也希望成就這場比賽的傳奇性,這場比賽中間因雨暫停兩次,且兩次雨停後兩人的氣勢都有所轉變。我依稀記得趁著中間下雨,趕往樓下便利商店買個消夜,繼續在凌晨觀賞這場比賽。比賽雖然費德勒輸了,歷時將近五個小時的纏鬥,確是我此生最難忘的網球比賽。這場比賽後來也被剪輯成紀錄片《天才之擊》(Strokes of Genius),在本書中也被以另一個角度,紀錄了那個歷史瞬間。
很榮幸此次有機會能替堡壘文化的新書《羅傑‧費德勒:無可取代的網球之王》作推薦,作為費德勒粉絲的一個網球迷,能看到有費德勒的相關書籍出版,心中著實令人欣喜。
此次堡壘文化同樣為酸齋的齋友們,準備了兩本贈書。
只要你完成以下條件,就可參加抽獎活動
只要你在9/5(日) 20:00 以前,完成以下兩個條件,即可參加抽獎。
1. 按讚並公開分享本貼文
2. 於留言處TAG兩名朋友
活動結束後,齋主會於第一時間抽出幸運的兩名得主。
最後,再次感謝 堡壘文化 對酸齋齋友們的照顧。
費 爾 茲 獎 台灣 在 吉米哥 Jimi Bro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支持優質影像創作者,小額贊助抖內吉米哥
https://pse.is/jimibro_donate
===================================
吉米哥金曲32入圍名單樂評專欄
https://pse.is/jimibro_gma32
===================================
「媲美電視節目的專業內容與製作水準!」-by 網友A
「以為有團隊打造,沒想到是一人完成!」-by 網友B
「文案能力強大,客觀、精準又有深度!」-by 網友C
// 挑戰華語音樂頻道最高指標 //
- 第32屆金曲獎超完整深入剖析 -
『最佳華語男歌手獎』
▎無畏主流與嘻哈框架的社會觀察家「瘦子E.SO」
▎江湖人稱行走CD的超級發聲體「林俊傑」
▎探索實驗音樂與表演藝術的歌頌者「吳青峰」
▎渾然天成的爵士嘻哈詩人「杜振熙」
▎以聲音紀錄片重組生活日常的音樂玩家「韋禮安」
▎以靈魂入歌撰刻中年自我的鋼琴王子「李泉」
你們心中的「金曲歌王」是誰呢?
快點留言為你喜歡的歌手集氣吧!
#金曲獎 #金曲歌王 #歡迎按讚訂閱多留言
【金曲32特輯懶人包】
🎈年度歌曲獎:https://youtu.be/Q2oTs1e3H54
🎈最佳華語男歌手獎:https://youtu.be/5YMDMJKfHkQ
🎈最佳華語女歌手獎:https://youtu.be/CQdEBPzA7tM
🎈完整得獎預測名單:https://youtu.be/xvPzV9ePiOY
🎈金曲歌王杜振熙精華版:https://youtu.be/Kt57o3YB9UU
🎈金曲歌后田馥甄精華版:https://youtu.be/zPSGjsIpzdU
🎈評審團獎萬芳精華版:https://youtu.be/vVmqf9NWwfw
===================================
↓ 我要追蹤吉米哥 Follow Me ↓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jimi.runner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jimibrovlog
===================================
👉Music:
"Epidemic Sound" copyrighted music
👉Camera:
SONY a6400
👉Lenses:
SONY SEL1018
SONY SEL50F18F
👉Mic:
Blue Yeti X
👉Contact me:
jimibrovlog@gmail.com
👉Credits:
-- 依出現時間順序排列 --
〈CHANGE〉
〈交換餘生〉
〈費洛蒙小姐〉
〈家常音樂〉
〈貓咪共和國〉
〈無人鏡〉
〈Something I Don't Need〉
〈Follow You〉
〈WAIT〉
〈Don't Worry About Me〉
〈倖存者〉
〈離開的那一些〉
〈暫時的記號〉
〈最難的是相遇〉
〈阿茲海默〉
〈迷幻〉
〈音菩薩〉
〈蜘蛛〉
〈等待佛陀〉
〈一口一口〉
〈不用告訴我〉
〈記得回來〉
〈I Wrote a Song for You〉
〈而立〉
〈法斯瑞迪波〉
〈餘生〉
〈一意孤行〉
〈中年〉
瘦子 E.SO/Outta Body 靈魂出竅/滾石國際音樂股份有限公司
林俊傑/《倖存者 • 如你》雙EP/華納國際音樂股份有限公司
吳青峰/冊葉一:一與一/環球國際唱片股份有限公司
杜振熙/家常音樂/任性的人工作室
韋禮安/Sounds of My Life/台灣索尼音樂娛樂股份有限公司
李泉/十日彈/台灣索尼音樂娛樂股份有限公司
※所有音樂與影像著作權屬版權公司所有並符合YouTube營利規範
費 爾 茲 獎 台灣 在 至尊星 Supremestar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在這裡分享一下打突擊1的一些情報跟心得:
0. 沒湊滿8人別進去。
1. 每個人都一定會帶布瑪,因為基本的錢絕對不夠用。
2. 沒有艾爾文BUFF第11波開始要守下來難度就會提升很多,一定要有人帶。
3. 盡量帶高DPS的塔 :像這次的6星塔(波風湊跟黃金弗利沙)、布羅利、柯雅泰·史塔克、5星魯夫、燃燒傷害塔(煉獄或是5星納茲)、5星佐助等等。還有其它我沒有提及的高DPS手段(流血+彌豆子或是大範圍AOE高傷)、甚至是悟達爾、應眼都可以考慮。像艾斯就可以不用考慮,因為DPS不夠!艾倫在後期也不夠力,只能當成輔助,無法成為主戰力。
4. 因為跑跑怪很多,所以前排要有人守,後排更要有人顧。
5. 時間暫停不一定要帶,但是有控場可以增加勝算(像我自己是帶格雷使用2秒快速冰凍來輔助隊伍)
6. 夜神月夜神月夜神月
祝各位挑戰順利!
Code網頁在這裡:
https://progameguides.com/roblox/roblox-all-star-tower-defense-codes/
今天的目標:簡介並實測新塔,體驗動漫角色所帶來的快樂!
★達到200個喜歡XDD,會有機會召喚出下一部塔防相關影片哦!★
擁有正能量,天天都開星!
寒假假期期間的發片時間
週一三五週六週日:台灣時間(GMT+8) 08:30
開學期間的發片時間
週一三五:台灣時間(GMT+8) 15:30
週六週日:台灣時間(GMT+8) 08:30
遊戲在:https://www.roblox.com/games/4996049426/All-Star-Tower-Defense?refPageId=150ac872-1406-4a7f-86de-6abc09bdfc98
遊戲名稱:All Star Tower Defense
星的粉絲團:https://goo.gl/CRoKwP
環行星恆團:
https://www.roblox.com/groups/8077131/unnamed#!/about
已經被偷走的流星同樂會(還沒有退出的朋友趕快退出哦):https://www.roblox.com/groups/4276115/unnamed#!/about
Roblox台灣群: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ROBLOXTW/
免費訂閱頻道星發片就可以馬上知道囉:https://goo.gl/YaaUQX
直播頻道:https://goo.gl/GEI26p
Roblox模擬系列播放清單:https://goo.gl/9B8hfz
BGM:遊戲BGM / 魔王魂
時間軸:
00:00 本集目標與新塔新模式簡介
04:15 新塔實測
17:13 突擊1挑戰紀錄畫面
08:30 傷害實測(無限關卡
18:45 結語!謝謝收看!
#波風湊 #黃金弗利沙 #All_Star_Tower_Defense #動漫明星塔防戰爭 #塔防遊戲
費 爾 茲 獎 台灣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為何一個酒鬼可以寫出這麼厲害的小說?
#瑞蒙卡佛 #美國小說 #文學
───
☞〈所有東西都黏在我們身上〉全文連結|https://www.egoyanzheng.com/single-post/2019/12/25/所有東西都黏在我們身上──瑞蒙‧卡佛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egoyanzheng/
☞請記得按讚、留言、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請記得按讚、留言、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
如果你失戀了,你會怎麼處理戀人的遺物呢?把信件燒掉?把衣服剪掉?還是,把東西全數變賣,換回一筆錢,重新開始?本集我們要談論的主題正是「戀人的遺物」,來自伊格言老師的一篇文章:〈所有東西都黏在我們身上〉,你可以在影片下方的頻道資料處找到全文連結。
美國作家瑞蒙‧卡佛(Raymond Carver),一九三八年生於奧勒岡州,一九八八年去世;在他僅有的五十年生命中,多數時候並不得志:酗酒、貧窮,生活的重擔如影隨行。他的代表作全都是短篇小說,因為唯有短篇才能讓他在短時間內寫完,好趕快去做其他工作。我們常聽到「文學是生活的切片」這種說法,似乎是說作家觀察生活,從中切出局部,作為產品。但伊格言如此形容卡佛:
是生活的頹敗與殘忍構成了《當我們討論愛情》這本薄薄的小書──我承認這不是我真正想說的話,因為我真正想說的更極端而荒謬:是生活的頹敗與殘忍(而非脂肪、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構成了瑞蒙‧卡佛這個人;因為他讓我感覺那些極其簡短、精準又冷酷的短篇傑作並非來自於「生活的切片」,而是來自於他自身。換言之,他片下來的其實不是故事,而是血肉模糊的他自己......
─────
伊格言,小說家、詩人,《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8月號封面人物。
著有《噬夢人》、《與孤寂等輕》、《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拜訪糖果阿姨》、《零地點GroundZero》、《幻事錄:伊格言的現代小說經典十六講》、《甕中人》等書。
作品已譯為多國文字,並於日本白水社、韓國Alma、中國世紀文景等出版社出版。
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長篇小說獎、華文科幻星雲獎長篇小說獎、中央社台灣十大潛力人物等;並入圍英仕曼亞洲文學獎(Man Asian Literary Prize)、歐康納國際小說獎(Frank O'Connor International Short Story Award)、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台北國際書展大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等獎項。
獲選《聯合文學》雜誌「20位40歲以下最受期待的華文小說家」;著作亦曾獲《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度之書、2010、2011、2013博客來網路書店華文創作百大排行榜等殊榮。
曾任德國柏林文學協會(Literarisches Colloquium Berlin)駐會作家、香港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IWW)訪問作家、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成功大學駐校藝術家、元智大學駐校作家等。
──────
☞ Readmoo專訪1:如果在YouTube,一個小說家
https://news.readmoo.com/2020/01/07/200107-interview-with-egoyan/
☞ Readmoo專訪2:那些關於孤寂的問題,以及......
https://news.readmoo.com/2019/03/21/190321-lonelieness/
☞ 香港文匯報報導:棄醫從文 伊格言闖進精神世界
http://paper.wenweipo.com/2019/09/02/OT1909020001.htm
☞ 關鍵評論網專訪:透過YouTube頻道展示文學,我的小說虛構其實是把刀子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33126?fbclid=IwAR05NUrcGYIO3CsGLtBwld1XzR2nRnADvGqidEEJzqqpytThgaI2-lABsGc
☞ 神性之人,無邊之愛:伊格言的失戀講座
https://www.commabooks.com.tw/article/378
────
小說是什麼?我認為,好的小說是一則猜想──像數學上「哥德巴赫的猜想」那樣的猜想。猜想什麼?猜想一則符號系統(於此,是文字符號系統)中的可能真理。這真理的解釋範圍或許很小,甚至有可能終究無法被證明(哥德爾的不完備定理早就告訴我們這件事);但藝術求的從來便不是白紙黑字的嚴密證明,是我們閱讀此則猜想,從而無限逼近那則真理時的智性愉悅。如若一篇小說無法給我們這樣的智性,那麼,它就不會是最好的小說。
是之謂小說的智性。───伊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