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語錄.山上野花園》
* 你是活了一萬多天,還是活了一天,重復了一萬多次?——佩索阿
* 你來友情客串,我卻傾情出演。—— 李宮俊 《李宮俊的詩》
* 人生沒有目的,只有過程,所謂的終極目的是虛無的。---人的情況和樹相同。它愈想開向高處和明亮處,它的根愈要向下,向泥土,向黑暗處,向深處,向惡---千萬不要忘記。我們飛翔得越高,我們在那些不能飛翔的人眼中的形象越是渺小。
——尼采《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 聽聽,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聞聞,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雨下在他的傘上這城市百萬人的傘上雨衣上屋上天線上雨下在基隆港在防波堤海峽的船上,清明這季雨。雨是女性,應該最富於感性。雨氣空濛而迷幻,細細嗅嗅,清清爽爽新新,有一點點薄荷的香味,濃的時候,竟發出草和樹沐發後特有的淡淡的土腥氣,也許那竟是蚯蚓和蝸牛的腥氣吧,畢竟是驚蟄了啊。—-余光中
* 驚蟄一過,春寒加劇。先是料料峭峭,繼而雨季開始,時而淋淋灕灕,時而淅淅瀝瀝,天潮潮地濕濕,即連在夢里,也似乎把傘撐著。而就憑一把傘,躲過一陣瀟瀟的冷雨,也躲不過整個雨季。連思想也都是潮潤潤的。每天回家,曲折穿過金門街到廈門街迷宮式的長巷短巷,雨裡風裡,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想這樣子的台北淒淒切切完全是黑白片的味道,想整個中國整部中國的歷史無非是一張黑白片子,片頭到片尾,一直是這樣下著雨的。這種感覺,不知道是不是從安東尼奧尼那裡來的。不過那一塊土地是久違了,二十五年,四分之一的世紀,即使有雨,也隔著千山萬山,千傘萬傘。二十五年,一切都斷了,只有氣候,只有氣象報告還牽連在一起。—-余光中
* 請記住,每一天都是一年中最好的日子。只有把每一天都當做是生命的最後一天,人才真正學有所獲。—-愛默生
* 好運只是個副產品,只有當你不帶任何私心雜念,單純地去做事情時,它才會降臨。——馬克·安德魯斯《許願池》
* 認清現實的殘酷,不容易開心,但是也不容易幻滅。——馮唐《成事》
*歐洲的傳統修道院通常也都有很專業的花園。花園不只是觀賞,修道院依靠這些植物生活,有些是日常生活食用的蔬菜水果,有些是藥用植物,薰衣草、迷迭香、馬鞭草,有的舒緩情緒,有的安神,至今也還在歐洲人的生活裡有實際影響。
一個花園可以清楚看到後面管理經營者的用心。許多人知道現在仍帶領台東人登山、關心環境保護的歐思定修士(Brother Augustin Buchel),我沒有見到他,但走在他經營近六十年的花園裡,讓我看到他如花木一樣芬芳的生命情操。1963年,歐修士27歲,從瑞士來到台灣,不只在台東聖母醫院服務病患,也用將近六十年的時間在台東種植研發各種花草樹木。我想稱這個花園為「歐斯定花園」,可是我想他只願意花園用來榮耀「聖母」,榮耀他心中的信仰。
花園有台灣民間習慣的三葉五加,煮茶可以活血通經絡,也有西方常用的馬鞭草,飯後可以舒緩神經。在花園走了一圈,感佩一個異鄉人用六十年時間落地生根開花結果的踏實經驗。
花園有水池,水生植物如蓮花菱葉漂浮水上,這個季節,池邊正好鳶尾花盛放,粉紫嫩黃,水光瀲灩,讓我想起法國著名的吉凡尼的莫內花園,而歐斯定花園對我似乎更親切平實,近在身邊,可以一步一步走進去,認識一個深邃的心靈世界。—-蔣勳
* 一個人太順利、太成功的時候,就是準備摔跤的時候。一個典範人物的養成過程中,往往是一連串、而且是重大的挫折。沒有挫敗經歷的人,不只會過度自信,而且會恐懼失去權力。他很難置功名於度外,因而有機會成為典範人物。
三十九、四十歲時的邱吉爾剛好遇到這種順風牌太久準備摔跤的狀況。一次世界大戰時。四十歲的他求勝心切,沒有與陸軍部進行任何協同合作就開戰了。他下令攻打達達尼爾海峽,眼看著好像土耳其的軍隊無法還擊、勝卷在握的時候,有三艘大軍艦突然被擊中沉沒,接著第四艘也突然失去戰鬥力。
幾分鐘之內,強攻海峽的大英艦隊就損失一半。
邱吉爾是一個固執的人,他不相信情勢會就此大敗。一個人太順利就會不相信很多事,只相信自己。他非常氣惱的下令海軍繼續戰鬥,但是海軍部其他將領皆認為太荒唐,英國軍艦都已被擊毀一半以上,還進攻?邱吉爾瘋了!
這就是後來歷史上所謂的「邱吉爾方案」,意思嘲諷他想靠個人掌管的海軍、而非統合陸軍單獨改變戰爭,人們認為他的目的只是私心的想名垂戰史。
結果,英國海軍的下場非常悲慘,五週之後英國陸軍才參戰。
戰況悲慘到什麼地步?「邱吉爾方案」導致協約國總共投入將近五十萬的兵力,其中英國的官兵陣亡、被俘虜、下落不明或死於疾病的總共四萬七千人。
邱吉爾當然被批評得很慘, 各方強烈要求他「滾出」內閣, 尤其保守黨本來就很恨邱吉爾叛黨,於是執政的自由黨政府只好免除邱吉爾海軍大臣的職務,以及戰時委員會成員資格, 只留個面子給他,保留了一個不管部門大臣名義。
這個挫敗對邱吉爾的人生衝擊很大。若看他後來寫《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會發現他在二次大戰時又堅持另一次「巴爾幹戰略」,顯然他認為一次大戰的失敗只是偶然,他的戰略一定是對的,只是當時運氣不好,突然軍艦都被敵人打中了,否則本來已經勝利在望的。
總之,四十歲的邱吉爾成了英國最大的嘲笑對象。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他從最榮耀的掌管世界最大軍隊的領導者,變成一次大戰中讓英國唯一差點戰敗的軍事領袖。—《文茜説世紀典範人物》
* 一九四○年五月十日下午六點是英國歷史性的一刻,英國國王緊急召見邱吉爾。
那一年邱吉爾六十六歲,離他出道隔了四十年。
他曾如此意氣風發,也被冷凍那麼久。那一天,國王問他:「你知不知道我為什麼把你找來?」
那時候的邱吉爾真的學會了沉默,他知道喬治國王並不喜歡他,於是回答:「陛下,我想不出為什麼。」國王就告訴他: 「我想麻煩你組閣。」
邱吉爾一直渴望這個位子,也可能早就覺得自己應該坐上這個位子。但他非常謙虛,完全改變他年輕時的個性,向國王下跪,低頭欣然領命。
一位非常著名的英國政治家詹姆斯• 卡拉漢Leonard James Callaghan 說:「邱吉爾無論在任何挫折跟失敗的狀況下,都永遠是個強者,貴族的身分沒有使他成為一個隨時想要逃避、找權貴來保護自己的人。他善於鼓舞民眾,毫不妥協,敵視德國人,沒有人比他更適合在二次世界大戰領導英國。」
更了不起的是,邱吉爾當場接受後,立即告訴國王,他將要邀請不只保守黨(他那時是保守黨的國會議員),還有工黨、自由黨的議員共同組閣。他說,這不是分國內政黨的時刻,而是全國一心的時刻。他要組織一個五至六人、舉國一致的戰時內閣,而且就在當天午夜,他會完成組閣,交出名單。下午被約見, 幾個小時之後,邱吉爾交出內閣名單給國王。
你不得不佩服邱吉爾。—-《文茜説典範人物》
—-圖片:1&2我的鄰居。CN Flowers野花圓。今天種了一批美不勝收的花。
貴族降臨線上看 在 Amanda飨生活 in A styl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A style。享❤️的生活。愛靈魂]
幸福是一種靈魂的香味
痛苦是智慧的曙光,幸福是靈魂的香味
一、空白也是一種色彩
男人們忙忙碌碌,爭取金錢和地位,沈溺於瑣事和俗務,讓頭銜、身份,財產充滿生命的每一個角落,這種沒有空白的生命,最終有幾個不是贏了別人,輸了自己。
空白是不著一字的風流,是無為而至的悠然,是一種閒適而富有的自然存在,是人生的一種智慧和哲學。君不見,一輩子勤勤懇懇的公務員、退休不久就棄世而去,實在是因為他們終其一生都沒有領略到這種智慧,至死都沒學會這門哲學。空白能解開功名的繩索,能卸下利祿的重負,它是享受生活的營地,是生命大吐芬芳的良宵。
沒有空白的人生是一個充滿慾望的人生,這樣的人生永遠都不會有心靈的寧靜,不會有恬靜的陶醉,不會有精神的愉悅,更不會有人與自然的交融。
在這個世界上,生活的藝術,有時就是一門留白的藝術。
二、活法不止一種
生命有無數種形式,活法不止一種。別人看著自然,自己活的彆扭是一種;自己活的自然,別人看著彆扭又是一種。在這個世界上,過自己喜歡過的日子,就是最好的日子,活自己喜歡的活法,就是最好的活法。
在人生的道路上,學會享受生命,避免拖著生命往前走,是人生最好的選擇;習慣於無人欣賞,不把自己活給別人看,是人生的智慧;本性中存點不可理喻之處,心中不過份在意時代的臉色,會使生命更有趣味。
世界上,人生沒有固定的模式,誰如果為了某種目的用某種模式來框定自己,他遲早要留下笑柄。永不卸裝的演員,始終端著架子的領導,轉身之後,人們多蚩之以鼻。
在活法上,堅持尋找心中最感舒適的一種。這樣做的人就是得到上帝優厚天賦的人。
三、幸福是靈魂的香味
幸福如磁石,人生如鐵。哲學家與詩人探求人生的真諦,說白了就是尋找一種屬於自己的幸福。芸芸眾生,執著地活著,追求愛情的甜蜜、婚姻的圓滿、事業的成功,莫不是其間蘊含著人類的幸福。
幸福是靈魂的香味,沒有物化形式,沒有量化標準。卑鄙者可以有快感,無道的人可以有滿足,然而,他們都不會擁有真正的幸福。
幸福與生命的形式無關。在病人眼裡,健康是福,在受難者眼裡,平安是福,在萬事順心者眼裡,沒有幸福。
幸福是一件伴生物。沒有在冰天雪地裡踟躅過的人,不會感到曖室輕衾的舒坦;沒經歷過飢餓煎熬的人,不知道溫飽的含義;沒有過殫精竭慮的人,不會有大徹大悟的淡然。
幸福的故事還都沒有答案。富翁在席夢思床上輾轉難眠,流浪漢在街頭睡的十分香甜。
幸福在回望時又不斷變幻,一個當初的憂傷可能是今天的幸福,今天的幸福也可能正是明天的惆悵。
幸福還不能言傳。快樂時,我們可以歡呼,幸福降降臨時,我們迎接它的通常是含淚的雙眼。在這個世界上,快樂可以表達,幸福總是默然。
幸福是上帝擲到人間的一塊最費思量的誘餌,沒有得到的時候,它讓你魂牽夢縈,一旦得到,又讓你感到味道索然。智慧的人發現這個道理之後,把幸福定義為不斷追求,把不幸定義為享受和佔有。
四、回歸到零
一切從零開始,最終還要回歸到零。
狡辯者無論多麼喧囂,強詞奪理的人無論說的多麼圓滑和機巧,平靜之後,都會落入真實給他們設下的圈套。同樣,謬誤無論跳得多麼高,都要回到真理在大地上給它挖好的那個槽。
天真爛漫的兒童,經過世事的風霜,變得穩重而剛強,更甚者成為風雲人物,成了國家的棟梁。可是,有一天他們的孫子發現坐在花園躺椅上的爺爺正用禮帽捕捉著陽光,那笑容和神情和三歲時的照片上一樣。
回歸,溫柔而有力;回歸,仁慈而冷峻;回歸,不知不覺又韌性十足。然而,回歸的真正面目是圓滿。
競技場上,無論你跑五千還是一萬,若不回到起點,你的成績永遠以零計算。
一切從零開始,還要回歸到零。這是世界上最簡潔、樸素、淺顯的哲學。它是思想的根、藝術的根。所不同的是,芸芸眾生之中,有的把這個零畫的較大,有的把它畫的較小。
五、天生其人必是才
天生其人必是才,天生其才必有用。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
造物主讓我們出生,必賦其使命。為了讓我們有能力完成這種使命,它沒有忘記在我們身上注入為完成這種使命所必須具備的潛能,這種潛能就是我們的長處,就是我們打開成功大門的鑰匙。
可惜的是,它沒有把這個立世的長處明確地寫在我們的掌心或額頭,而是把它注入到我們的自信和汗水里,注入到我們的思考和精神裏。
在人生的旅途中,每一個人都曾迷惑和徬徨,不知道自己的長處在哪裡,不知道自己的潛能有多大,不知道自己的路在何方。然而,我們也都有過這樣的經驗:只要我們靜心思考,充滿自信,不斷摸索,不惜汗水。我們就會在不經意中發現自己的長處,找到自己的使命,有時甚至會一舉成功。
造物主之所以不直接告訴我們擁有哪些潛能,它是想讓我們在完成使命之前鍛鍊鍛鍊心力,磨煉磨煉意志,好讓我們在成功面前不自傲,在掌聲之中不迷向,在鮮花面前不陶醉。因此,它有意將我們的潛能,放入挫折和坎坷里,放入曲折和泥濘中。讓你流著淚去摸,讓你揮著汗去找。
然而,有些人終其一生都不明白這個道理,他們膚淺地理解天意,盲目地聽從命運。他們不知道自己的潛能就在勞其筋骨,餓其體膚,苦其心志的磨煉之中。他們拒絕嘗試,害怕嘲諷,畏懼失敗。他們不知道才幹和能力、知識和智慧以及那把成功的鑰匙就在這些所謂的災難和不幸中。這些人庸碌一生,你能說是造物主的錯嗎?
造物主賦予每個人一把成功的鑰匙,有人找到了,有人沒找到。因此,人世間存在著兩種生命形式:一種是腐爛,一種是燃燒。腐爛是才能的埋沒,燃燒是潛力的閃耀。
六、人無可比性
樹上每一片葉子都是相似的,每一片葉子又都是不同的。芸芸眾生也是各有特色,各有所長。他有統帥三軍之才,你有詩文辭賦之長;他善歌,你善舞;他能力拔大山,你能泅渡大河。沒有一個人是為了和別人相同而出生。人各有天賦,各有使命。
米蘭花雖小卻清香撲鼻,罌栗花雖艷卻淡而無味。鄙淺有鄙淺的妙處,華貴有華貴的悲哀。高官厚祿者與庸常貧賤者,一個在山頂一個在山腳,所處的位置是那麼地懸殊,然而,兩者所看到的對方卻是同樣的大小。
在現實生活中,總有人拿自己與別人比較,他們把自己和別人放在同一條起跑線上,比前後的差距,比薪水的多少,比職務的高低,甚至比房子的大小,比兒女的異同。這種看似人有三六九等的比法,其實是人性之外的一種社會比較,這種比較最易使人用別人的模式來框定自己的人生,讓本是活鮮而獨特的生命失去自己應有的張力。
作為人,最智慧的處世方式是珍愛自己的風格,守住自己的精神園地,保持自己的個性尊嚴,使自己成為一個最好的自己。
七、痛苦是智慧的第一抹曙光
痛苦是智慧的第一抹曙光,造物主只所以這樣安排,是因為人生的道理,不是靠聰明能夠理解的,要靠痛苦後的徹悟。
痛苦是造物主對人類最隱匿的一種恩賜。它的到來,有時是對幸福的提醒,有時是對天才的暗示。被用作提醒的時候,是讓你不要偏離幸福的法則;被用作暗示的時候,是告訴你,你正擔當著橫空出世的重任。
痛苦是一座熔爐,它能熔化掉人身上的雜質。當你痛苦的時候,你的心可能因痛苦而善良,你的談吐可能因痛苦而深髓。痛苦還是一塊生命的試金石。你有痛苦,意味著你在生存著,你有痛苦,意味著你在探索著,你有痛苦,意味著有一粒希望的種子在萌動。
在這個世界上,沒有痛苦,人只能有卑微的幸福。君不見,瑣屑的煩惱總是與渺小的歡樂結伴而行,不幸和災難總是與成功患難與共。沒有痛苦,人的心靈永遠都無法成熟。君不見,哲人在痛苦中孕育,詩人在痛苦里誕生,豪傑在痛苦中崛起。在這個世俗的社會,哪一個人不是在經歷了痛苦之後,才找到自身的價值,才看清生命的本來面目。
痛苦提升人的靈魂,痛苦又折磨人的肉體,因此智者只善待痛苦,不擁有痛苦。他們把痛苦視做人生不可缺少的一個季節,在它到來時,播撒成功種子,在它離去時,報以幸福的微笑。
人世間,每一顆心靈的深處,都有獨有的痛苦,每顆心靈的深處,都又有一扇面向幸福的窗戶。你一旦在痛苦中發現意義,痛苦就不再成其為痛苦。
八、成功是貴族化的天使
成功是一位最具貴族化色彩的天使,它總是與自信者同步,並且成功一旦在自信者身旁降臨,就會再度光顧。
成功的門大都是虛掩著的,只要你勇敢地去叩,成功就會熱情地來迎接你;不過和成功一起迎接你的,通常還有一個夥伴,它的名字叫嫉妒。
成功的秘訣就是抓住目標不放。失敗者只所以失敗,就在於毫無目標或對目標的遺忘;成功者只所以成功,就在於從不因別人說他的願望不能實現而徬徨。
成功的大小,都是用你渴望的程度來衡量的。確立目標之後,只要你有這樣的決心:不在追求中成功,就在追求中死亡。那麼成功的天使,就挑出把最大的一枚果實丟在你奮鬥的路旁。
成功是無數次失敗的結晶。成功的人都是跌倒後,比別人多爬起來一次的人。要想成功,你必須有這樣的膽量:孤獨中,能克服失敗的恐懼,人群里,能無視鄙夷的目光。
成功是對成功者的肯定,成功是對成功者的獎賞;成功可以成為成功者的墓誌銘,然而,成功絕不是成功者唯我獨尊的通行證。因為在這個世界上,所謂的成功都是某一方面的成功,都是某一領域內的成功。
懂得這個道理,你我都沒有必要把頭昂得太高。
九、悠閒是真正的生活必需品
悠閒才是真正的生活必需品,掙錢、從政、置辦產業只不過是生活的點綴。在這裡,我敢坦率地承認,我今天的忙碌,是為了日後成為一個悠閒的人。
悠閒是本質的需求,因為在天性中,忙碌中的自我,不是真正的自我;悠閒中的人才是真正的人。如今沒有誰能在衣食之外追求更多的東西,因為發現,按照自己的天性悠然地度日,才真正符合生命的韻律。
享受生活,只有在悠閒的狀態下才能完成。在擁擠的仕途道路上,還沒有見過一個真正快樂的人,見到的都是得意者和失落者;在潮起潮落的商海裡,也沒有見過一個真正幸福的人,見到的都是賺了錢的富人和賠了錢的窮人。深知富翁和權貴們不會擁有真正的悠閒,他們最多只能擁有悠閒的形式;真正的悠閒屬於那些把人格看得比事業更重大,把靈魂看得比名利更緊要的人。
悠閒是一種恪守我心的生活,一個人是否能真正享受悠閒的時光,關鍵看他的內心是否寧靜,如果他有一顆淡泊寧靜的心,住在哪兒他都可以享受悠閒的時光;如果他的內心充滿世俗的焦躁,無論是大海邊的別墅,還是森林中的小木屋,都無濟於事。
現在許多人想通過獲得金錢和權力的方式來獲得悠閒,然而實踐的結果,卻出乎他們的預料,過量的財富帶來的是緊張,過重的權力送來的是恐懼,到頭來得到的是更多的限制。不讓悠閒與富貴共生,不讓安逸與權力同在,自古及今都是上帝表達公正的一種方式。
在這個必然要產生貧富差異的社會,似乎沒有一個人能活得輕鬆。可是在南山下,在瓦爾登湖畔,在塔西提島,我卻見到許多悠閒者不朽的身影。
十、金錢是流動的財富
金錢既是天使,又是魔鬼。取之有道時,落入你口袋裏的金錢是天使;取之無道時,落入你口袋裏的金錢是魔鬼。
金錢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滿足你正常需要的金錢是天使;滿足你欲念膨脹的金錢是魔鬼。
金錢有時是天使,有時是魔鬼。當你靠勤勞聚起金錢時,金錢是天使;當這些金錢成為明日培養庸人的的溫床時,它便成了魔鬼。
金錢適度時是天使,失度時是魔鬼。金錢正好夠用,使你心滿意足時,金錢是天使;金錢讓你感到是一堆麻煩時,便成了魔鬼。
金錢一面是天使,一面是魔鬼。當金錢能夠拯救人的生命時,金錢站在那兒成了天使;當金錢葬送了人的靈魂和生命時,金錢就化作了魔鬼。
金錢此時是天使,彼時是魔鬼。金錢使你的物質和精神都富有時,金錢便是天使;當金錢給你消除一項貧困又給你帶來另一項貧困時,金錢便成了魔鬼。
金錢是偶爾落入我們手中的一件暫時的禮物。有人掙了它不捨的花,有人弄了它不敢花;有人賺了它不會花,有人一有它就亂花,這裡面應有魔鬼的成份。
金錢是流動著的財富。有的人掙了錢對朋友不吝嗇,有的人錢多了對自己不慷慨,這裡面都有天使的點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