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肉中不可缺席的蔬菜 : 茭白筍
💡食材小科普💡
俗稱「美人腿」的茭白筍,
富含水分且肉質細嫩,纖維豐富、熱量低;
但其實它不是筍,
而是野生菰米被菰黑粉菌寄生後,
增生而成的肥大筍狀菌癭。
由於它的草酸鈣和鉀的含量偏高,
建議不要與豆腐一起食用;
有腎臟相關疾病的人也要盡量避免食用。
📍盛產季節:全年皆有; 埔里青殼種產期主要在4~6月、8~10月,
10~11月盛產為北部三芝的紅殼種
📍主要產地:南投、新北、宜蘭
📍分類:根莖類
一本專講食材的百科全書:
https://lihi1.com/4ZnQP (博客來贈限量橄欖油)
https://lihi1.com/ao9dd (讀書花園贈限量高湯)
#每個廚房都應該要有的一本蔬食事典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0萬的網紅飲食男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茄子(Egg plant)又名落蘇,別名紅菜、六蔬、吊菜,廣東人稱為茄瓜或矮瓜,是茄科茄屬一年生草本植物。茄子起源於亞洲東南熱帶地區,古印度為最早馴化地,至今印度仍有野生茄子。世界各地都有生產茄子,以亞洲地區的產量最多,佔世界總產量74%。 茄子產量高,多為紫色或紫黑色,也有淡綠色、白色或紅色品種...
豆腐鉀含量 在 Lexie 百岳/跑者營養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跑友QA👉 #動物性VS植物性蛋白質哪個好?
大家猜猜哪個好?
這個我被問過好幾次了🤣
傳說已不可考,大概是之前流傳的吃素運動員、近幾年的無肉風潮、環保議題等等而來
先說前提 #食物沒有好與壞只有適不適合
👉動物性VS.植物性蛋白差在哪?
顧名思義一個是動物性來源,像是牛豬雞;一個是植物性來源,例如黃豆、豆腐、豆漿等等豆製品
(廢話😂)
👉各別優缺點是什麼?
也因為來源不同,所以優缺點當然也不相同
💡動物性蛋白質:
⭕️優點:
✔️有人體需要的所有必需胺基酸
✔️這類食物通常還含有其他營養素如維生素B群、鐵、鉀等等
✔️脂肪含量普遍較高
❌缺點:
✔️通常熱量較高
✔️有機會攝取到不好的脂肪(畢竟我們總是選五花肉勝於里肌肉🥲)
💡植物性蛋白質:
⭕️優點:
✔️熱量較低
✔️通常還含有纖維
✔️還含有抗氧化物
❌缺點:
✔️無含有所有必需胺基酸的植物性蛋白質食物
✔️比較不好吃或比較空虛🥲(為無肉不歡的人發聲)
👉對跑者來說哪個比較好?
有鑒於以上的優缺點,可以發現食物其實各自有優缺點,所以他的好壞主要取決於 #適不適合以及你的目標是什麼
以『一般跑者』來說,我會建議動物性蛋白質的食物CP值比較高,因為通常這類食物還含有必需胺基酸、維生素B群、鐵質、鉀、鈣等營養素,都是我們訓練得要死要活時🥲,必要能夠幫助身體恢復的營養素。
✓維生素B群能幫助疲勞恢復
✓鐵質幫助紅血球生成(跟你攝氧量有關啊!)
✓鉀鈣跟肌肉收縮、抽筋也很有關係
…
這樣選擇動物性蛋白質,除了補充蛋白質,還能一併吃到其他營養素不是很方便嗎~
不過 #並不是非動物性蛋白質不可 ,吃素的人還是可以透過其他食物或方式獲取到這些營養素,這裡指的是針對一般大眾的跑者哦!
而且適時透過植物性蛋白質,也是對於我們身體有許多好處的,那我到底該怎麼選擇呢?
👉我該怎麼選?
想要減重的吃葷跑者➡️可以替換一半、嘗試選擇植物性蛋白質來減少整體熱量攝取
吃素的跑者➡️格外注意蛋白質、鐵質、維生素B群等等這些營養素的攝取,一樣可以很健康哦
在意成績的精英跑者➡️還是要以動物性為主,植物性為輔
最後要提醒大家,#所有食物沒有好與壞,只有適不適合,#端看你的目標以及原本的飲食情況而定哦
豆腐鉀含量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味噌湯可能就是日本人長壽的秘訣之一喔!
#助防癌 #養生 #抗氧化 🤩
以內政部公布的最新資料 2019年全世界主要國家平均壽命排名
🇯🇵日本是第一名! 平均壽命為84.5歲;男性為81.4歲/女性為87.5歲
🌏全球平均壽命為72.6歲;男性為70.2 歲/女性為75歲
🇹🇼台灣平均壽命為80.9歲; 男性為77.7歲/女性為84.2歲
📜研究指出長壽的關鍵! 可能就是飲食中較常出現大豆製品,像是日本人經常會吃的納豆、味噌及豆腐!
🥣味噌在經過發酵後,大豆異黃酮的量會提高,可幫助抗氧化、抗老化、防癌,營養素也更好吸收!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鈉含量高的問題!
建議烹煮時可以加入更多洋蔥、菇類、蔬菜,增加鉀的攝取平衡一下喔!
更多詳細內容! 歡迎點擊閱讀喔!😊
https://gooddoctorweb.com/post/972
#感謝 今健康 用心採訪!🙏
#湯煮好關火10分鐘後在放味噌更好喔! #保留怕熱的益生菌
#白天喝味噌湯更合適
豆腐鉀含量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茄子(Egg plant)又名落蘇,別名紅菜、六蔬、吊菜,廣東人稱為茄瓜或矮瓜,是茄科茄屬一年生草本植物。茄子起源於亞洲東南熱帶地區,古印度為最早馴化地,至今印度仍有野生茄子。世界各地都有生產茄子,以亞洲地區的產量最多,佔世界總產量74%。
茄子產量高,多為紫色或紫黑色,也有淡綠色、白色或紅色品種,形狀有長條形、圓形、橢圓、梨形等。以外型均勻、老嫩適度、無裂口、無腐爛、斑點、肉厚、細嫩為佳。表皮皺縮、光澤黯淡的茄子不新鮮。可以用來炒、燒、蒸、煮,也可油炸、涼拌,廣東人常吃的煎釀三寶,除了豆腐、辣椒,一定有茄子。想吃得較為健康,可以蒸,其次是烚。傳統菜式有茄盒、蒜泥拌茄子、醬爆茄子、油燜糖醋茄子、魚香茄子、椒鹽茄餅、油燜茄子等。
茄子是為數不多的紫色蔬菜,含有許多其他蔬菜沒有的營養素,其外皮含維他命B,以及抗自由基的多酚類化合物,所以不要去皮來吃。還含有維他命A、C、P、鈣、磷、鎂、鉀、鐵、銅等。其中維他命P含量很高,每100克含750毫克。維他命P並非真正維他命,而是類黃酮,具有抗氧化功效,能夠增強人體細胞間的黏著力,增強毛細血管的彈性,防止微血管破裂出血。茄子亦含有膳食纖維及皂甘,除了降膽固醇之外,亦提高微血管抵抗力、保護心血管功能、抗衰老、防癌、降血壓等。茄子熱量少,吃後有飽腹感,不易發胖,是減肥人士恩物。
編輯:張淑萍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Wsz0CUjMExk/hqdefault.jpg)
豆腐鉀含量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茄子(Egg plant)又名落蘇,各地叫法不一樣,福建人稱為紅菜,江浙地區稱為六蔬,客家人稱為吊菜,廣東人則稱為茄瓜或矮瓜,是茄科茄屬一年生草本植物。茄子起源於亞洲東南熱帶地區,古印度為最早馴化地,至今印度仍有野生茄子。世界各地都有生產茄子,以亞洲地區的產量最多,佔世界總產量74%。
茄子產量多,多為紫色或紫黑色,也有淡綠色、白色或紅色品種,形狀有長條形、圓形、橢圓、梨形等。以外型均勻、老嫩適度、無裂口、無腐爛、斑點、肉厚、細嫩為佳。表皮皺縮、光澤黯淡的茄子不新鮮。可以用來炒、燒、蒸、煮,也可油炸、涼拌,廣東人常吃的煎釀三寶,除了豆腐、辣椒,一定有茄子。想吃得較為健康,可以蒸,其次是烚。傳統菜式有茄盒、蒜泥拌茄子、醬爆茄子、油燜糖醋茄子、魚香茄子、椒鹽茄餅、油燜茄子等。
茄子是為數不多的紫色蔬菜,含有許多其他蔬菜沒有的營養素,其外皮含維他命B,以及抗自由基的多酚類化合物,所以不要去皮來吃。還含有維他命A、C、P、鈣、磷、鎂、鉀、鐵、銅等。其中維他命P含量很高,每100克含750毫克。維他命P並非真正維他命,而是類黃酮,具有抗氧化功效,能夠增強人體細胞間的黏著力,增強毛細血管的彈性,防止微血管破裂出血。茄子亦含有膳食纖維及皂甘,除了降膽固醇之外,亦提高微血管抵抗力、保護心血管功能、抗衰老、防癌、降血壓等。茄子熱量少,吃後有飽腹感,吃多也不易發胖,是減肥人士恩物。
食譜。肉鬆茄子素雞煲
應該要跟讀者們說對不起,早前停了三個星期沒有交稿,因為患了感冒,整個人很疲倦。三個多星期患病期間,沒有了味覺和嗅覺,非常辛苦,但同時要兼顧月餅的生意,實在是疲累極了。
在本欄寫了六年多,並不常用茄子做菜式,最近的一次已是兩年多前,煮了魚香茄子。以前很喜歡到粵菜館吃豉汁煎釀三寶,尤其是以前鯪魚肉還是可靠,沒有抗生素和激素。煮茄子菜式,很多時候會用肉末或免治豬肉,這次我也不例外,用免治豬肉煮茄子,再加入素雞,是一個很容易做的家庭菜式。
材料 (4人分量):
1.帶肥脢頭免治豬肉150克
2.肥短嫩矮瓜 240克,切方粒,2公分闊,中間芯腍的部分不用
3.素雞 1條,約200克,切粒,2公分闊
4.蒜頭 1粒,拍扁,用來爆炒豬肉
5.喜馬拉雅山粉紅岩鹽 1/4 茶匙,用來爆矮瓜及素雞
6.紹酒 共3茶匙
7.芥花籽油 共4湯匙
醃豬肉材料:
1.喜馬拉雅山粉紅岩鹽 1/4茶匙
2.大孖頭抽豉油 1茶匙
3.黃糖 1/4茶匙
4.胡椒粉 少許
5.紹酒 1茶匙
6.豆粉水 豆粉3/4 茶匙 + 水1湯匙
7.芥花籽油 1茶匙
8.麻油 1/4茶匙
茄子煲料頭及調味料:
1.薑 1片
2.蒜頭 2粒,拍扁
3.葱白 8條,切兩公分長
4.史雲生天然清雞湯 1/4量杯
5.滾水 1/4量杯
6.日本富士頂天蠔油 1茶匙
7.日本九鬼麻油 1茶匙
8.麵豉醬 1湯匙麵豉醬+1茶匙紹酒+半茶匙黃糖攪勻
豆粉水:
1.豆粉 1 1/2茶匙
2.水 1 1/2湯匙
做法:
1.豬肉加入鹽、糖、豉油、胡椒粉、酒,攪匀,加入生粉水,用力攪勻至有黏性。加入油及麻油,用力攪勻。放入雪櫃待半小時。
2.切矮瓜及素雞同一大小,兩公分長及闊。
3.在一平底易潔鑊放入1茶匙油,中大火燒熱油。油熱時放入素雞粒,煎一面40秒,灑少許鹽。反轉,再煎另外一面,灑少許鹽。拿出,熄火。
4.在一平底易潔鑊放入1湯匙油。中大火燒熱鑊,鑊熱的時候放入矮瓜粒,煎一面40秒,灑上少許鹽。反轉,再煎另外一面40秒,灒1茶匙酒,炒勻20秒,拿出。
5.中大火燒熱鑊,放入油1湯匙、蒜頭1粒。油熱時轉為中大火,將油搪勻四周,放入免治豬肉,等40秒。翻轉,繼續煎免治豬肉30秒,用鑊鏟壓平,再炒勻20秒。豬肉放入密篩去油。
6.用1湯匙油,小火爆香2粒蒜頭,轉中火,放入薑葱爆45秒,灒酒1茶匙。
7.轉大火,加入麵豉醬,爆20秒,加入豬肉、矮瓜、素雞,炒勻,加入清雞湯、蠔油及麻油,攪勻。冚蓋,煮1分30秒。同一時間,燒熱中大火燒熱一瓦煲。將豬肉、矮瓜及素雞放入瓦煲。繼續煮45秒。攪勻生粉水,倒入生粉水,攪勻20秒。熄火。
8.拿走蒜頭,上菜。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abP_DA5yHC0/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