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下車練轉換跑的好處:(其實對一些純跑步的選手也有幫助)
1. 不用暖身,可以直接上速度
因為騎車後肌肉都已經暖了,可以利用這個減少不需要的跑量,也省很多時間進入狀況
2. 練習從單車轉換成跑步需要的肌肉適應
雖然跑步和騎車用的肌肉大致上是一樣的(臀部) 但畢竟跑步時腿撐著你而騎車是坐著。肌肉應用方式和動作也不一樣。
3. 學習怎麼在疲勞的狀況下跑
騎完車後大部分肝糖都不燒光。即使有補膠,肌肉還是騎車過還是耗損很多力氣。這種耐力和strength 是可以慢慢培養練出來的。到你不管騎多長跳下來什麼配速都能跑。
4. 跑量因為受傷而不能太高時可以利用騎車轉換跑來練。第一點有說過,騎車後暖身什麼的都省了,可以直接跑課表。我一般都需要5-6km 來暖身進入狀況。騎車比較不傷腿和關節。雖然騎車不能取代跑步,但比什麼都不做好,有些時候還是可以好好利用。
這一年來的轉換跑幾個分享覺得對我個人最有效的做參考
1. 簡單快一下
1-4km 的 半馬或是全馬速,跑完5-10分cool down
2. 賽前peak 的轉換跑(一年一兩次就好,比賽前peak 用)
用比賽速度(可以快一點) 跑目標比賽距離的30-50% 。 可以每個月慢慢從30% 增加到 50%
這個不要勉強,差不多就可以停了
3. 高速間歇 (適合90-120分單車課表後做)
2-4x(800-1000m) 10k-5k 速
休息跟跑的時間一樣長,可以停下來走,完全恢復
4. 變速跑
3-10x(60s 快 60s 中等)
快是 10k-5k 中等是 long pace
5. 大鐵跑
3-5x(1km 快 1km 中等)
6. progression Dave Scott變速跑
1-3x(5 分 MP 3分 HMp 1分 5k 1 分慢跑)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TopGear Magazine TW 極速誌,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不同於過去一段時間的賓士SUV總是強調圓滑流線,反倒是方方正正像個冰箱,有些人覺得喚起了GLK的一些印象。但其實它更像是GLS的迷你me,讓人擁有一輛有著旗艦扮相的實用化中小型車款的同時,開起來亦是一種落落大方的感覺,不會太神經、也沒有憋憋扭扭的沉悶,算是掌握得恰到好處;而且我們手上輸出150匹/3...
「變速跑好處」的推薦目錄:
- 關於變速跑好處 在 Yu Hsiao Triathlet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變速跑好處 在 Cheng 奎爺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變速跑好處 在 狂人日誌:MadVnz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變速跑好處 在 TopGear Magazine TW 極速誌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變速跑好處 在 行車紀錄趣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變速跑好處 在 20分鐘HIIT變速跑,勝過慢跑1小時!一個月刷低體脂率! 的評價
- 關於變速跑好處 在 絕不能對自動變速箱做的7件事-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變速跑好處 在 但也不能否定許多人穿上了Y拖後釋放了許多腿、足 ...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變速跑好處 在 用汽油引擎驅動電子馬達的意義到底在哪裡(第2頁) - Mobile01 的評價
變速跑好處 在 Cheng 奎爺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關於健身新手到底要如何開始?】
奎爺最近收到很多關於新手如何開始的訊息!
沒錯,縱使網路上的資訊一大堆,但是許多人剛接觸健身時候,還是不知道到底要從哪開始?與其說從哪開始,倒不如說不知道目標跟方向,好的,今天就來跟大家介紹!
首先,當你開始做一件事情時候,你一定會有個方向,這樣你才知道你接下來要怎麼做!
就像是你以後長大要當醫師,會經歷幾個步驟:
★一、基本上你在學校的成績都不錯的
★二、你對念書是非常有興趣的
★三、你在高中要考大學時候你的分數要蠻高的
★四、你要念醫學系或中醫學系
★五、你會有醫師直考,考上了才能見習(會有兩次)
★六、你會在醫院見習大約2-3年(因為現在的醫學系年級有改制)
★七、歷經第二次醫師直考過了,你才能在醫院當實習醫師
好的,所以他從小設定的方向第一個就是要蠻會念書的(這個我真的不行)!
我國中基加權後500,我考不到100分
高中學測加權後700,我考了350多
我還有一次去參加警專考試,滿分500,我連100都不到
所以我放棄了!(我不是念書的料)
----------
那現在我們來說健身吧,到底從哪裡開始呢?先把他分類一下,讓大家看的更清楚一些!
一、首先我們會設立目標,而目標有區分
★增肌或者減脂(主要健康)
★身材外型雕塑(像是健美)
★力量追求訓練(像是健力)
★功能性訓練強(非常靈活)
★改善身體平衡(調整不均)
★身材比例調整(完美比例改造)
其實主要追求比較多者是:健康、身材、力量,大部份為這幾個!
★男生的比例較適當約在,身高-100或者95,為較適合的身型比例
★女生的比例較適當約在,身高-110或者105,為較適合的身型比例
(這僅供一個指標參考)(每個人審美觀感不同)
因為我們還要看你到底是
★(上半身)5:5身(下半身)
★(上半身)6:4身(下半身)
★(上半身)7:3身(下半身)
如果你不知道要練成怎麼樣,你可以上網收尋一些明星或藝人,了解他們的身高、體重及身體比例,那大約可以知道你想練的目標!
----------
二、接著我們來了解,你以前的狀況(了解過去才知道現在的身體狀況能做什麼,從哪邊開始做)
★身體病史(是否有先天及後天的身體狀況)例:心律不整、血壓高、糖尿病、腎臟功能或者漏斗胸問題等等!甚至有些人天生身體比較緊繃!
★過去傷害(是否有影響)身體是否有受傷過而影響到關節或者韌帶影響!
★過去習慣(是否有長期不好的姿勢及習慣)
★過去心理(為什麼一直想健身卻又沒開始)
★工作及生活狀況(內容及心理壓力都不同)不是每個人工作都是坐著,有些人要站一整天,有些人要一直搬東西!精神及身體的勞累各有不同!
了解越多,我們上手的效益、風險控管做的越佳!
----------
三、你選擇健身運動的地方
★家裡(只有幾樣簡易的器材)(可自主練習)
★工作室(大多以Free Weight跟功能性的器材為主)(教練課程)
★健身房(器材、Free Weight、功能性及心肺都有)(可自主練習)(教練課程)
★大型俱樂部(器材種類更多、Free Weight、功能性及心肺)(可自主練習)(教練課程)(團體課程)
大部份我會比較建議到健身房或大型俱樂部做自主訓練,除非距離太遠才以家裡做為考量,工作室則大部份都是經營教練課程為主!
那至於教練課程我就不說太多了,自已選擇,免的有傷了和氣!
而器材又區分:【等級區分以5顆心】
★固定式機械(兩邊一起動的)! Level:★☆☆☆☆
★分開固定式機械(兩邊不一起動的)! Level:★★☆☆☆
★史密斯(固定式槓鈴)! Level:★★★☆☆
★Cable(有軌道的變化器材、兩邊不一起動的)!Level:★★★☆☆
★槓鈴(兩邊一起做的自由重量)! Level:★★★★☆
★啞鈴(兩邊分開做的自由重量)! Level:★★★★★
主要以這幾種規格為主,當然有的器材或者訓練的動作,在難度真的不完全是照這樣的Level區分,這只是一個大概!
假設你已經一段時間沒運動了,如果以新手來說,最好建議都先由固定式機械開始,就算有上教練課程的也是一樣!因為身體需要時間成長,包含:
★關節活動度
★身體抗壓性
★肌肉適應性
★恢復效率性
同一時間要掌控一、兩個關節比較難,還是要掌控多個關節比較難?這個問題大家可以思考一下!
而且大多數的動作來說,是連動效應的,也就是身體有哪裡緊繃,會去影響到身體的肌肉活動收縮,轉變而代償!
----------
四、身體肌肉的弱邊
★肌力
★肌耐力
★柔軟度
★活動度
★協調性
★神經控制
這在兩邊都會有不對稱的狀況,因為我們的習慣邊及習慣動作,所以一開始以器材或徒手模擬的動作會更好調整!
【徒手模擬就是把器材上的動作,帶到鏡子前面,去看那邊角度、幅度、感受度、操控性的落差】
那以身體前、後來說,我們身體後方的肌肉相對前面來說,更少用到!
接著來了解,身體肌肉較弱的部位
★手臂:二頭、三頭弱
★肩膀:前三、中三弱、後三更弱
★胸部:上胸更弱、中胸、下胸弱、內緣弱
★背部:上背肌群更弱、背闊、菱形肌、下背弱
★腹部:上腹、下腹弱、側腹更弱
★腿部:腿前、腿內更弱、腿後弱
我們先把這幾個大方向設定出來,而且你會發現,大部份脂肪堆積的地方會以弱的地方堆積特別多!所以你就知道要從哪裡開始去加強,才能讓身體不管在能力及身材上盡量的平衡及比例調整!
強的地方通常會比較緊繃,所以待會這就有關聯了!
----------
五、接著要怎麼做?做幾組幾下?
剛剛我們從上面了解到強的地方緊繃,所以你現在做弱的不僅要開始適應強度之外,還會有抵抗緊繃的肌群,會導致你弱項肌群不好施力,且動作容易跑掉,再者做起來也會比較沒成就感!所以這時候
伸展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NceF4dGq5c&t=46s
伸展放鬆優先
★強的肌群先放鬆(因為剛開始是做調整,所以先不要太在意運動表現,先著重在動作的完整度及姿勢位置)
伸展組數:3-4
一組時間:20-40秒
★不平衡的肌群放鬆(因為兩邊做一樣的動作,活動度上還是會有落差,會影響到兩邊同時動作的效益)假設右邊比較緊
右邊組數:5-6
一組時間:20-40秒
左邊組數:3-4
一組時間:20-40秒
★弱的肌群也放鬆(因為太久沒活動,身體會有一些卡卡,先順暢身體再訓練,肌肉的收縮狀況會更好)
伸展組數:1-2組
一組時間:20-40秒
接著訓練加強
★弱的肌群先加強(這樣身體的狀況才會平衡,否則爾後訓練差異越大,有可能導致落差更大,而且以能量系統分配來說,如果每次弱的都最後做,當你訓練到後來醣類快消耗完了,這時候強度、感受度相對降低許多)
加強組數:8-12組
一組次數:8-12下
我會這樣安排是因為弱的肌群操控性及神經連結各方面的狀況沒這麼好,所以強度我會調低一些,先讓他把這些動作的角度調整清楚,知道自已如何掌控,再增加強度!
★不平衡的肌群加強(有可能因為日常生活及工作,二頭來說,左右手有差異)假設右手較強
右手組數:4組
一組次數:10下
左手組數:5-6組
一組次數:10下,後面1-2組沒力,大約6-8下
這種可以用單邊的器材去做調整加強,但記得另一邊也要有重量去做平衡,否則身體很容易會歪一邊!(像是下拉,兩邊分開的,都掛20KG的重量,一邊動作,一邊拉住)
★強的肌群加強(雖然長期下來,這些肌群比較常使用,但他還是有成長空間)
加強組數:4-6組
一組次數:8-12下
這也是我再幫人家安排的順序,當然其中還有很多細節,這只是一個參考概念,建議還是找教練調整會是最清楚!(因為畢竟自已在看,很多東西還是看的不夠仔細)
★先改善活動度
★加強神經連結
★平衡兩側協調性
★取得一樣感受度
★加強肌力及肌耐力
我的建議是依序下來,每個教練的方法及順序會有不同(僅供參考),實際狀況還是與你的教練討論!
----------
六、訓練時間及週期
許多人提到這個問題時候,一開始都會投入大量的時間,先別急,如果你已經好一段時間沒有運動,先參考我的建議
★初期:1~3天
★時間:40~60分鐘
(很奇怪對吧,怎麼會這樣安排,時間這麼少,因為一開始投入大量的訓練,固然改變的速度比較快,但是心理跟身體不一定受的了,突然把運動大量加進去你的生活,許多你原本安排好的事情,會不能做,這時你會很猶豫及抉擇是否要這樣,而且每個人的身體改變速度不一定一樣,因為有些人天生的運動細胞比較好,改變的比較快,所以當有這些矛盾的時候,就會直接選擇都不做)
我為什麼會這樣說呢?很簡單,我在健身產業已經10年的時間,大部份會留下來繼續運動的,大約只有1成,很多都一個月內之後再也沒看到人了!
另一個方式
★初期:3-5天
★時間:20-50分鐘
(這個安排也不是要馬上出現效益,而是讓你的身體先習慣去做這件事情,當他習慣與喜歡,且心理及身體適應之後,你會更投入的去做,這時候的效益,會比你逼自已做還要來的好,逼迫的方式只是暫時的,他不會是永久的好方法,所以現在在學習的過程中,如果他是開心、喜歡的,他對於這件事情學習及反應的速度會來的更快、更有效益)
----------
七、心理的想法
其實很多人都討厭運動,包含我也討厭運動,很奇怪對吧,我討厭運動,為什麼我練的起來!
我在做這一件事情的時候,我不把他想成我在運動,我想著當我身材更好的時候,很多人會更注意,會羨慕,我就像是在幫身體做醫美一樣,我就是醫師,我想動哪就動作,我想美哪裡就美哪裡,而且我隨時隨地可以幫自已做!我不用特別預約時間!
(如果這樣的心態是否會好很多呢?)
★以前的我是不喜歡學習的,因為我覺得學習好無聊,不知道可以做什麼!
★現在的我喜歡一直學習,除了可以賺更多錢,還可以讓我有成就,我要教人、帶教練、給別人建議、幫助別人、影響別人,都是因為我的學習才能夠達到!
所以當我心理知道學習的好處有這麼多,我為何不學!
(當然賺錢在於個人喔,我是有家庭,兩個小孩,我的壓力蠻大的,所以我必須現實一些,不好意思)
----------
八、抉擇
看完了以上,還不趕快行動嗎?與其每天想,倒不如先花一些時間做看看,又不損失!
而最後我要說個故事,其實每個人一天都只有24個小時,而每個工作的壓力及時間也不一樣!
有時候我會建議,你必須要在現在覺得最忙的時候投入這一件事情,為什麼呢?
★因為身體不會因為你說很忙而暫停弱化
★你年輕時候不把這融入生活,你以後應該會越來越忙(結婚、生小孩、工作升遷)
★當你時間壓縮時候,腦袋運轉才會啟動才不會一直治用以前的方法來安排事情及規劃
而我自已在大學時候,一天花2-3個小時訓練,當我當教練時候,一天幾乎都花一個小時訓練,成果卻比大學時候好,因為我是花時間,而不是找方法!
希望,以上對於一個健身新手是一個好的開始!
如果預算夠,最好還是找教練安排規劃!
歡迎討論交流!謝謝!
變速跑好處 在 狂人日誌:MadVnz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狂人新聞台] BMW THE X7磅礡登場
#小編:看到那個木紋飾板.......有人想到吃的嗎?
全新BMW X7,以家族標誌性的雙腎型水箱護罩為核心,與鋒利的類六角形智慧LED頭燈一氣呵成,引擎蓋上的立體褶線與挺拔的車身輪廓展現自信沉穩的魅力,恰到好處的鍍鉻點綴,將近五米二的車長以及兩米的車寬,簡約精實的車側線條,醒目的L型鍍鉻導流飾板為頂級豪華車系的專屬識別,22吋多輻式輕鋁合金輪圈,寬闊車尾以細長的鍍鉻飾條貫穿左右LED尾燈,3D立體尾燈與雙邊矩形尾管,營造出高雅與動的設計風格。
BMW X7提供兩款風格套件打造更個人化的非凡品味,標準配備的Design Pure Excellence風格套件包括緞面鋁質窗框、鋁質車頂架、進氣壩鍍鉻飾條、專屬前後銀色下護板與專屬輪圈,展露獨特高雅的風貌;若選配M Sport風格套件,則包括M款空力套件、M款專屬輪圈、M款煞車套件、黑色高光澤車頂架、Alcantara麂皮頂篷與黑色高光澤窗框,為整體增添跑格。
BMW Individual Merino頂級皮革打造車縫與菱格紋交織的舒適座椅具通風加熱功能,還有頂級水晶中控套件搭配Fine-wood楊木紋飾板,以及Sky Lounge星空全景式電動玻璃天窗,整個奢華感大提升。
無論是六座設計或是七人陳設,第二排座椅均可電動前後調整達14.5公分,第三排座椅更擁有第五區恆溫空調與獨立天窗,使任何位置都能坐擁如頭等艙般迷人舒適的寬敞空間。16支揚聲器組成的頂級harmon/kardon高傳真音響系統,搭配出色的隔音玻璃與可隨心情變化的環艙氣氛燈。
BMW X7搭載3.0升BMW TwinPower Turbo直列6汽缸汽油引擎與BMW Steptronic運動化八速手自排變速箱,結合HPI高精準燃油缸內直噴、VALVETRONIC汽門揚程可變系統、Double-VANOS雙可變汽門正時系統動力科技等BMW領先技術,最大馬力可達340匹,在引擎轉速僅1,500轉時即可出現450牛頓米的優異扭力表現,0-100km/h加速僅需6.1秒。
BMW X7標準配備前後軸自動水平氣壓式懸吊系統、xDrive智慧型可變四輪傳動系統與DSC動態穩定控制系統,輕鬆克服各種極端天氣的道路狀況。其中,前後軸自動水平氣壓式懸吊系統在切換Sport模式或者是時速超過138公里時,車身將會自動降低20毫米,以確保車身的穩定性。若選擇Executive Pro主動調節懸吊系統,包含前後軸自動水平氣壓式懸吊系統、整合式主動轉向系統、電子避震系統與前後軸主動式電子防傾桿,車輛會依照駕駛風格與路面狀況調整底盤,並將車身傾斜角度降至最低,確保出色的動態駕馭。
BMW X7搭載最高規格BMW Personal CoPilot智慧駕駛輔助科技,包括自動停車輔助系統、自動倒車輔助系統、主動防撞輔助系統與行人偵測、主動車距定速控制系統、主動車道維持輔助、雍塞交通輔助、車側防撞輔助、路口車流防撞輔助、閃避轉向輔助、盲點偵測警示、車道偏離警示、前後方車流警示、後方防追撞警示、Active Protection主動安全防護系統含前座自動束緊式安全帶及駕駛注意力輔助等功能,提供車主最完備的主被動安全。其中自動倒車輔助系統可於車輛時速低於35公里時自動記憶向前行駛的最後50公尺路徑,即使不小心闖入窄巷也不用擔心。
#BMW #X7 #沒有最大 #只有更大 #星空全景式天窗 #虎皮蛋糕 #下暴雨大家還好嗎
變速跑好處 在 TopGear Magazine TW 極速誌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不同於過去一段時間的賓士SUV總是強調圓滑流線,反倒是方方正正像個冰箱,有些人覺得喚起了GLK的一些印象。但其實它更像是GLS的迷你me,讓人擁有一輛有著旗艦扮相的實用化中小型車款的同時,開起來亦是一種落落大方的感覺,不會太神經、也沒有憋憋扭扭的沉悶,算是掌握得恰到好處;而且我們手上輸出150匹/32.7公斤米的2.0升柴油引擎雖然不是太猛爆的數據,但配上新版8速雙離合器變速箱,大腳一下的加速推力倒也是相當實在,平時跑起來也是輕輕鬆鬆,而且有著很好的運轉品質,整體感覺相當細緻吶。
TopGear TW 極速誌 官方網站 https://reurl.cc/Kk63Ae
TopGear TW 極速誌 官方IG https://www.instagram.com/topgeartaiwan/
TopGear TW 極速誌 官方FB https://www.facebook.com/TopGearTaiwanCar/
變速跑好處 在 行車紀錄趣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行車紀錄趣官網:http://funcar.udn.com
Mercedes-Benz台灣賓士引進的 GLE Coupe車型,有分三個版本:3.0 V6渦輪柴油、3.0 V6渦輪汽油、5.5 V8渦輪汽油;價格帶相差甚多,從300來萬、一直到600多萬都有。
我們這次試駕了最入門的柴油車型,雖說入門、但價格一樣高貴。而這系列車型,當然是針對BMW的X6而來。
外觀上,誰比較帥?我不知道;但我確定的是,他們倆都是帥哥一枚!在帥氣的外表之下,他倆也被定位成「跑旅」的級距(例如BMW的Sports Activity Vehicles);我們曾經體驗過X6的操控實力,對於賓士 GLE Coupe,當然也是躍躍欲試。
動力的部分我們無庸置疑,因為賓士一直都有很棒的引擎調校科技,尤其性能的部分還有AMG部門的加持;在變速系統來說,這次除了頂級的V8版本是七速手自排之外,其餘都配上了最新的「九速手自排系統」。說到九速變速箱,你如果路不夠長、車速不夠快,你可能一年都見不到第九檔出現幾次;但好處就是:在高速巡弋時,會相當節能省油。
最後,當然就是要面對操控性的考驗。在對手X6的壓力之下,GLE Coupe能強硬起來嗎?我們認真體驗了這個部分,不過發現到、它的「阻尼自動調整舒適型懸吊」(並非賓士官網介紹的電子阻尼可調整懸吊系統),在面對惡劣的彎道考驗時,還有很多調整的空間...因為過於偏向舒適。
到底是官網資訊有誤?亦或是我們試駕的車輛剛好沒有裝載?就我們詢問原廠之下,原來是官網資訊錯誤、所以實際市售車是沒有搭配電子懸吊系統的。雖然相當可惜,沒有電子懸吊版本,但我們仍就當天試駕的現況,來為大家做詳實的說明。(ps.我們也已通知原廠勘誤)
主持人:廖剛
攝影編導:邱利亞
剪接後製:邱利亞、蔡美雪
字幕:邱昱穎
製作人:鍾清淦
變速跑好處 在 絕不能對自動變速箱做的7件事- YouTub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你駕駛的是一輛自排汽車嗎?乍看之下,駕駛自排汽車似乎比手排的要容易得多。自排汽車的操作看起來更簡單,新手不必掙扎於難以駕馭的 變速 桿和離合器。 ... <看更多>
變速跑好處 在 但也不能否定許多人穿上了Y拖後釋放了許多腿、足 ... -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控制著方向盤、油門、煞車及 變速 箱就會變得超困難, ... 穿Y拖不好嗎,也不是這麼說,因為穿Y拖是有 好處 的, ... 穿著拖鞋跑跑步,其實也不是什麼不好的事。」 ... <看更多>
變速跑好處 在 20分鐘HIIT變速跑,勝過慢跑1小時!一個月刷低體脂率!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HIIT變速跑的好處是什麼? 首先,20分鐘的HIIT訓練耗費的熱量不低於你慢跑1小時消耗的熱量。 再者,HIIT訓練後,能讓你身體狀態24小時持續保持在高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