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長廣播 #限時48小時 #買卡片送小物件
你曾經有那種內心空空的感覺嗎?或者是不管做什麼,都是沒有辦法穩定下來,只好讓自己有很多事情忙碌,填補空虛。
最近我上了一些創傷的課程,我才發現一件事情,如果你有下面這些症狀,或許代表過往人生當中曾經受過一種傷,可能被你遺忘、可能被你存到身體裡、也可能反覆的會閃現在你的日常當中,但在這背後都有一個共同的感受是:恐懼。
—驚弓之鳥:明明沒什麼事,但時不時就會擔心不好的事情發生。
—不定時炸彈:大部分的時候讓自己看起來很好,但累積到一個狀態,就會整個大爆炸。爆炸之後,又很後悔、討厭這樣的自己。
—災厄錄影帶:有些時候腦袋裡面會反覆出現過去某個創傷的畫面,或者是不知道為什麼就會有非常害怕的感覺(明明四周都很安全)。
—低落情緒:幾乎所有的日子裡你都是心情不好的,你的日子要從零分開始計算,只有負,沒有正,就算好事發生,你也會覺得很快再來就會有不好的事情發生。
類似的狀況出現在很多相關的心理疾病當中,例如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複雜性創傷壓力症候群、憂鬱症、邊緣性人格障礙、雙極性情感疾患⋯⋯以前剛開始學變態心理學的時候我都在想說,到底要怎麼分類這些疾病,但後來才發現,原來好多的疾病背後的共同源頭都是:創傷。
要療癒創傷是一個很不容易的事情,在那之前,或許可以做的事,探索做什麼會讓自己感到安全,或者,在哪些時候,會莫名的感到恐懼。
所以,這次 我和Chloe 愛心理:探索心理認識自己的最佳平台兩個人花了一年多的時間,結合我新書裡面提到的「恐懼理論」還有大家熟悉的「依附理論」,彙整出了這一套「安全卡」,裡面透過文字和圖片,協助你靠近內心的恐懼和害怕,然後慢慢地,把屬於你自己的安全感找回來。
你可以輕輕的摸著自己的胸口,和那個「你所討厭的自己」說:謝謝你一路以來的陪伴,我不會丟下你、不會把你放在陰暗的角落,我會看見你、繼續牽著你的手,走長長的路,然後在黑暗的森林裡面烤火,在以為自己都快要不行的時候,互相攙扶著行走。
你也可以和自己說:你不需要變成一個完美的人,你只需要成為一個完整的人。
而且,不論你是否完美、完整,
你都值得被愛、被珍惜。
——
#安全卡這裡買 #下面的圖片就是安全卡的其中一張 #想看更多卡片可以點到下面的連結
https://www.iiispace.com/securecard/
1.預購前15名將會免費獲得海苔熊新書《對愛,一直以來你想錯了》
2.在這48小時之間購買,還會有海苔熊親自挑選的 #沙遊小物件 噢(而且每個人都不一樣喔!)
變態心理學 分類 在 社會心理,從他們到我們-林仁廷 諮商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抽書活動】--《在未知境界中遇見自己》
人生所有經歷都是為了成就自我
#世茂出版
。
書商希望推書,非業配,有♨ 2 本☺公關書贈書活動。
@5/4 恭喜抽中:葉月、傅瑀筑。請私訊收件人姓名、地址及手機,由出版社幫您寄出。
。
。
讀這本書時,讓我想起了一件簡單的事。
『我們讀心理學,是為了什麼?』
很多人喜歡心理學是為了它的分析,例如性格分類、心理分析,解釋某個人為什麼是這樣,掌握人際、職場的相處大原則以更順遂交易。以為知道了箇中秘密,抓住了某個行為模式,就能無往不利,這樣的思維,很容易讓人們最後追求的是「實務技巧」。
其實,這只是非常小的部分。
讀心理學,是為了讓我們能「獨立思考」。
在我的粉絲頁裡那些概念文及活動設計,都是獨立思考,結合實務經驗並組合發想的結果。這些創意(姑且不論應用是否廣泛)都非心理學教科書所有,當案主千千萬萬,方法就會千千萬萬,能獨立思考,就會嘗試錯誤,理出千千萬萬的策略,最終,有效的方法就是好方法。實務現場也是,就能臨場發揮,或者,誠實地告知案主「給我一點時間下週再來」。
獨立思考的背後知識,來自我們要對「自己」進行思考(「反思」),然物自身不可知、當局者迷,無非得多增加關於「人」的知識與視野才能看見自己。社會心理學領域從個體、群體與情境的角度出發;人格心理學從特質與性格的角度解析;發展心理學加入了「時間軸向」,現在的你是過去的你累積而來,又要往哪裡去;認知心理學將人的思維比喻為一部機器運轉,有可預測的理性與不可預測的個人性;變態心理學,包括後來的心理諮商,則從人性論與基本需求來看,哪裡出現狀況,又要怎麼協助個體回到常軌…這些不同的領域,綜合而成「人,究竟是什麼」,讀心理學的人,把那些當基礎,然後1.產生自己的一套人性論2.視生活實際狀況衍生出相對的生活智慧。
心理學由哲學轉型,自然該是讓求道者都成為蘇格拉底的思想家才對,而不是診斷分析的字典學者而已。
從此角度出發,推薦的這本書,作者將心理學知識當成背景,傳播一種心態,讓人們可以自在的對生活進行禪修的歷練與領悟,一邊讀一邊自我觀照,很多觀念有了,以多元文化視角來解讀生活,改變一種觀察方式或許就不會有問題。那麼如何重新解讀問題、重新定義問題呢?讀者可跟隨此書慢慢去熟悉這些方式。
摘錄幾個句子:
#人不可能客觀地評價「曾經的我」。原因是「今天的我」和「曾經的我」不是同一個人。P80
#現代心理學更接受一種非線性的態度,它認為人的成長是一個逐步選擇與適應的過程,童年事件給人帶來的影響是不確定的,不單是一種簡單的原因,而是一種可選或者可多重賦義的資源。p67
#想要成為有影響力的人需要訓練兩個能力:一是內心邏輯,語言邏輯是內心邏輯的一種再現;二是不能太在意別人的認同,要有忍耐誤解、孤立的心理能力。p160
。
有興趣者可以參閱連結購買。
博客來的連結:目前 9折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56371?loc=M_0005_001
可以進去看更多簡介及目錄
。
♨贈書方式的三條件:
1️⃣『為心理師粉專粉絲』。不是的趕快去按讚👍️,這可能要調一下,設定公開,否則我看不到你按讚,抽中了也會喪失資格。
2️⃣『在此篇貼文下方按讚👍 + 轉分享(一定要設公開,看不到分享也失格喔)』
3️⃣留言:「讀心理學,是為了讓我們能獨立思考。」
🤤🤤
。
活動日期:109/5/1 (五)18:00~5/4(一)12:00截止喔,5/4(一)中午後公布 2 位幸運粉絲🙋♀️
⚠️中獎名單於貼文標題上公告
⚠️得獎者請私訊寄送地址,轉出版社為你寄出。
變態心理學 分類 在 社會心理,從他們到我們-林仁廷 諮商心理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前導文】什麼是心理學?(一)心理學的領域與學科
.
現在被大家所認知的「心理學」,幾乎等同於心理諮商、精神疾病相關或坊間面相術識人術等。其實不是喔,「心理學」是一門研究人類想法與行為的科學,提出一套合理的解釋,以及之後的預測與應用。
心理學的理論,有些使用科學方法檢驗後所提出,尤其多數使用實驗法(在實驗室裡證明)以統計數據說明彼此有因果關係(A引發B);有些是相關研究,A與B彼此有關係,但無法精確說是A引起B;有些是個案研究,以少數人但很精深詳細的內容去推算多數人可能也會有的狀況,目的是促進閱聽者自我思考。
.
我讀大學的時候,心理學學科分好幾門,以不同面切入解讀人類,大約是以下幾門必修:
1.『生理心理學』:
心理功能來自生理基礎,主要知識為認識大腦區塊、神經傳導、內分泌等影響。例如記憶問題與海馬迴狀態有關,不全然是心理因素。
2.『發展心理學』:
大腦及心理功能的發展,是靠生理成熟與環境刺激逐步完成的。發展有好幾個階段,12歲以後高等心智功能才完成,如同理心才會真正出現,未成熟前所展現的可能只是模仿。
3.『人格心理學』:
以人的內在特質來理解一個人,人同時有多項特質同時存在,有優劣勢之分,特質是穩定少變化的,但特質如何表現則與環境有關。
4.『社會心理學』:
行為除了個人特質、環境影響外,還有一項人類特有的:「人際情境」。團體怎麼表現,會怎麼影響(個人)的表現,如網路情境上的我寫了+1。
5.『認知心理學』:
主探討大腦內心智運作的過程,如注意力、邏輯、類化…大腦不是常常思考的,這樣會累死,它靠很多基模(習慣)去運算,如刻板印象,也很容易誤判。
6.『心理測驗學』:
由嚴謹科學方法發展出來的心理量表,如魏氏智力量表,協助分類與心理衡鑑之用。教導一份心理測驗如何被研發、實證出來。
7.『變態心理學』:
當初我也被名稱嚇到,但其實是講心理健康的領域,主要探討心理因素所引起的精神疾病以及治療大原則。
8.『其他應用心理學』:選修科目
除以上學科(就是理論基礎,也是必修)外,心理學所應用的領域,如工商領域的人力資源管理或行銷心理學、治療領域的心理諮商(語言)或舞蹈治療(身體的)、教育領域的學習方法、生活領域的兒童早療、婚姻溝通…
變態心理學 分類 在 变态心理学第五章心境障碍与自杀5.21 障碍分类 - YouTub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 心理学知识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关爱儿童,关爱家人,关爱朋友, ... 变态心理学 第五章心境障碍与自杀5.21 障碍 分类. 29 views · 3 years ago ... <看更多>
變態心理學 分類 在 Siaran 陳克強心理學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變態心理學 #DSM-5 學習心理學的另一個重要議題。 1.學習心理學的目的, ... psychology),目前主流對異常行為的分類,主要以DS M- 5系統為主。該系統羅列的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