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為你推薦一本書》
一開始, 我是因為一段podcast主介紹我才知道這本書, 光是聽書名就對我產生了極大的吸引力! 立馬在網路上下訂, 三天之內就收到, 讓我迫不及待地就開始閱讀. 本來接下來我要看的是有關於老化與賀爾蒙的書, 但我果斷讓這一本插隊!!!
果然, 在閱讀這一本書時, 我內心不斷湧現莫名的悸動, 甚至有一些段落讓我想要落淚的衝動.. 並不是因為這一本書非常感人, 而是它讓我產生了很大的共鳴, 這不就是我的理想嗎?
本書女主菜菜子原來是一間連鎖書店的店長, 但因為一段時間的業績不好, 公司決定將營運方向轉至販賣雜貨商品, 慢慢失去了原來書店應該有的文藝氛圍, 而她與丈夫的關係也墜入冰點.. 在事業與婚姻雙重失利的打擊下, 她開始對於人生感到迷茫..
在偶然的機會下, 她在網路上看到有人介紹一個叫做 ”X”的交友網站, 她決定要踏出自己的舒適圈, 認識不一樣的人事物, 看看會不會遇見一些新的契機. 於是她註冊了一個帳號, 並且在自我介紹注明:每一位與她出來見面的網友, 在結束之後, 她會利用之前多年經營書店所鍛鍊出來的專長: 為他們介紹一本適合的書
在開始見網友的初期, 當然碰到了幾個醉翁之意不在酒的男性, 擺明了就是要來約炮的, 但後來她慢慢地修正自己在 ”X”上的交友模式, 開始真正的遇見了一些願意與她聊天, 分享心事, 甚至是志同道合的好朋友. 雖然她知道每一次的會面結束, 真正因為她的介紹而有去閱讀這些書的網友大概不到一半, 但是只要有人告訴菜菜子這些書給了他們很多啟發, 她就會覺得一切非常的值得
經過一年的慢慢經營, 她終於從失敗婚姻的打擊走了出來, 也成功的找到了一份新工作. 在本書末尾, 她寫道: 有時候要當面對別人說 “一切都會沒事的” 或是 “加油啊, 我支持你” 這種話對於雙方都是一件挺尷尬的事. 而透過了書本的內容, 讓對方在沒有壓力之下得到啟發, 是最好不過的一個選擇了!
我從大學時開始看書, 那時當然是以小說為主, 倪匡與村上春樹的系列是我那時候的最愛. 當然偶爾也有看一些科普類的書籍, 但是看過就忘記, 也沒有太放在心上. 進入職場以後, 開始閱讀一些跟運動相關的書, 也試著在每一本書讀完以後些讀書心得. 一開始我只是希望透過寫讀書心得的過程中, 把我在這一本書學到的東西透過這樣的形式做一個整理, 證明我真的有吸收. 近幾年, 我閱讀的範圍開始擴大, 除了投資理財以外的我都有興趣. 當然大部分都會是跟我本身工作是有相關連的類型, 例如大腦科學, 運動科學, 心理學或是溝通之類的, 希望可以幫助在我教學內容之上得到更多的補充與延伸
在翻閱每一本書的過程中, 學習到了一些新知識是讓人愉悅的, 印證了自己的想法是讓人滿足的, 而增進了自己的思考模式更是讓人充滿了成就感. 我非常享受這個過程, 也一次又一次的在字裡行間找到屬於我自身的 “心流”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 開始有同學私訊我: 謝謝你上一次分享的那一本書, 我也去買了, 看完對我的幫助真的很大! 我才發現, 我的讀書心得真的會影響到一些人!
在健身行業, 教練們多半沒什麼時間閱讀, 就算有也都是跟健身訓練有關的書籍.. 那麼就由我來幫大家閱讀吧! 每當我看完了一本好書, 我就把這一本書的內容以及心得分想出來. 假如剛好有然也對這本書感興趣, 那麼他們可以馬上找來看, 如果他們真的很忙沒有時間翻書, 那麼看我的書摘就夠了, 我會把每一本書的重點都幫大家節錄出來 (啊書商別打我), 並且加入一些我自己對於這一本書的想法
我非常嚮往本書女主角菜菜子, 可以替不同的人介紹不適合他們的書, 這需要有海量的閱讀量, 而且更要花費大量的時間與心血才可以構成一座 “大腦圖書館”, 以我目前來說, 根本還差得遠了… 但是這已經成為了我未來的目標, 期望有朝一日我也有這個能力!
我喜歡在課堂上提供一些好書的書單, 希望同學可以觸類旁通, 更可以把知識與資訊互相對照與引用, 增加學習的趣味性. 我也喜歡在網路上看看其他人分享的書單, 有興趣的我馬上會記下來, 排入我讀書的目錄之中 (對, 當你們在看我狀態的同時, 我也在偷看你們啊啊啊)
我以前也說過, 我喜歡培訓的原因是因為我喜歡分享. 我從來不覺得我是在 “教學”, 我只是把我之前先學到的東西, 透過課程與大家分享罷了. 為了要提供更多更豐富的內容, 所以我要不斷的學習與閱讀. 就像脫口秀演員必須要不斷在台上構思新的笑話, 就是為了搏得觀眾得捧腹大笑一樣. 而我持續閱讀的原因也不是想要證明我是一個 “讀書人”, 而是希望我可以有更多的故事可以說給大家聽
光是看這一本書的副標題就足夠打動我了: 沒錯, 這就是我最喜歡做的事!!!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讀書人 不 叫 偷 在 私人健身教練Flow Leung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Menclub專訪全文:
正當大家以為林作與鍾培生的「培生擂台」暫告一段落,大家可以食住花生等九月擂台分勝負 (起碼我本來是這樣認為的),誰知這個時候曾經參加過2016年《香港先生》的梁裕恆 (Flow) 卻發文指自已「睇唔過眼」、覺得鍾培生「以為有少少錢喺香港就惡哂」,更出價100萬零一蚊、「唔戴頭套兼讓單手單腳」,希望與鍾培生一戰。
觀乎其他傳媒為Flow冠上「落選港男」、「抽水王」等稱號,而他又曾多次於個人平台評論娛樂圈事件,大家可能會認為Flow今次也是「慣常的抽水賺名氣」。但如果認真聽過Flow講述他發文的原因,你就會理解——雖然未必人人同意——他其實是真心「為弱勢社群發聲!」
「主要是看不過眼這件事。」說起「100萬零一蚊」的發文,Flow用與外表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說是有點害羞的語氣解釋,「用這樣方式去打人,大家都知道不對,他 (林作) 只是留了一個言,然後你 (鍾培生) 用100萬去美化這個擂台。那如果我有錢又好好打,我給一個吸引到你的價錢叫你上擂台,其實是可以打死你,可以合法殺人。我覺得這種價值觀、這種事,不應存在於香港,香港不是行這套。」
「有人說『是林作自己接受,不能怪人』,但假若我有少少錢,我見到個乞衣,跟他說『給十萬蚊你同我食咗舊屎佢』,無論乞衣接受不接受,其實都是侮辱了他,大家都應該明白這個道理。」
「如果大家都不支持他,其實我完全不需要出聲。大部份富二代、富三代都比較低調,但他這麼高調,還要用這個姿態出來,還打正旗號說是做善事,那我就覺得應該要出聲批評。我不是想這件事 (他與鍾培生的100萬零一蚊對決) 實際發生,只是想帶出一個概念,我比你出多一蚊就可以打人,然後人家出100萬零二蚊又可以打我,香港不是走這一套,不是你出得起錢就可以打人。男人打交很平常,但原因與方式,這兩個他都是不合理的。」
而對於林作,Flow指自己是看電視節目知道這個人,並不知道關於他的花邊新聞,只覺得他是名校出身,說話有文有路,而且「身為建制的既得利益者卻反建制」,所以他「頗欣賞這個人」。後來了解到林作的過去,「先知道原來他有點無厘頭。但無厘頭只是形象,周星馳也很無厘頭,但他其實在諷刺世事。」
Flow也直言如果他是林作,他都會上台迎戰,「有風骨的人,被人這樣踩到上心口,讓我選也會打,不懂得打都要打——其實明烚他,為甚麼不比賽踢波?林作踢波叻;為甚麼兩個文人不比賽辯論?為甚麼是用自己的強項,業餘拳王,去打一個讀書人?網民說林作不是讀書人,讀到世界一級學府都不是讀書人?形象是形象,他是讀書人就是讀書人,我今日穿西裝打呔,我都是個粗人,不是斯文人。」
「大家也說林作不是平民,但一個住緊間屋廿幾億,一個住緊幾千萬,相對之下怎會不是平民?如果大家覺得因為林作的形象有爭議就可以打他,那大家這一兩年抗爭為了甚麼?其中一樣就是不能被權貴欺壓嘛!」
很明顯,從支持鍾培生 (或討厭林作) 的人的角度、加上Flow過往「抽水王」的稱號,很多人都覺得他發文只為抽水上位。作為回應,Flow先說抽水來自麻雀館,是麻雀館抽打牌的人的水;套用於網絡世界,麻雀館就是社交平台,而他與其他網民都只是打牌的人,「為甚麼我不能在我的社交平台發表任何言論看法?罵我的人來我這裏留言,為甚麼不是抽水?林作去鍾先生處留言是抽水,別人來罵我就不是抽水?那些人可能都有說支持鍾生打死林作,為甚麼他們不是抽水?」
「就算在TVB的時候,我都有不同政治事件發聲;社會運動時我第一次就到了現場、參加了九成以上遊行,但媒體不會報導,只會報導我負面的東西,於是就形成我現在的形象,說甚麼都會被人罵,被人說是抽水王。但其實08年有Facebook的時候我都已經是用這個方式做人,朋友可能會分享名牌、食物、旅行,我就喜歡分享自己的看法。」
「像謝安琪事件,我那時講到明,傭人偷東西是錯的,但你要考慮到他的出身是低教育水平、貧窮的國家,而且他放下自己的孩子父母去照顧你的孩子父母,其實是一件好慘的事,他們沒有選擇,其實是需要體諒他們、給他們一次機會。只要件事不是太嚴重,可以不需要報警,可以炒他魷魚把他遣返也成。但記者寫出來是『梁裕恆認為偷東西是對的』,網民又會說你的價值觀有問題,這樣去扭曲我說的一切。」
「但如果我借助公眾人物去發表我的看法,剛巧又有朋友的傭人偷東西,他看過我的文章,覺得可以網選擇開一面,那不就救了那位傭人?他仍然可以覺得需要嚴刑處分,沒有問題,但為甚麼我在我自己的平台分享也不可以呢?就會被人罵呢?」
如果你要我為Flow加上一個人物設定,我會說他是個老好人,甚至是個有幾分武俠小說中路見不平拔刀相助,雖千萬人吾往矣的俠客精神的老好人。他說他十幾歲開始做義工去山區 (但近年因為看到慈善機構的黑暗面而沒有再做)、本來想做警察 (「好彩沒做」)、後來去做消防員 (又因認為消防太官僚而離職),早前去行個山遇到一群被遺棄的唐狗BB,從未養過狗的他也二話不說就領養了其中一隻。只是他出手、出聲的時機未必最好,幫人的心有時又過於熱切,效果就與理想中有些出入。
甚至他當年參選「港男」,都是希望能夠有更多的工具 (名氣與金錢) 去幫更多的人——當年說的是去山區起孤兒院——只是性格令他玩不來這個遊戲,結果四強被淘汰,只留下「落選港男」這個跟到現在的稱號。
「其實我好清楚那裏不適合我,那裏就像一個…皇朝體制,是沒有道理可以說,只有權力,甚麼都他說了算。我又不是會刷鞋那種人,我看到陳某某、曾某某是不會打招呼的,完全看不過眼。我回到公司真的感覺很不自然,就像有東西壓著你,覺得好辛苦,入面好虛偽,交不到朋友的。」
於是他在大台混過三年就離開,開設自己的健身事業,「是很高、很不錯的收入」。直到他為不同事件發聲,大家覺得他為商機抽水,導致收入大跌一半,亦是他唯一感到後悔的時刻。
「好多朋友都勸我,如果你不出聲,那個收入真的很不錯,但如果讓我重新選多一次,我還是會再說那些話。我覺得不能做自己的人生是最慘的事,對住塊鏡對得住自己、行出來氣宇軒昂,搵幾多錢其他沒甚麼所謂。」
「來來去去我就是做運動、看書、行山、放狗、傾計,這五件事就算再窮我也做得到,我就開心了。」
或者Flow的確是有顆幫助別人的心,但過往幾年面對現實也令他認清自己的能力。「當我離開很多慈善機構時,有個朋友跟我說,做人做好本份,幫身邊朋友已經很足夠。我突然間又醒一醒,是呀,我又真的未夠時間去陪媽媽。如果每個人都做好本份,幫下身邊的朋友,其實就已經足夠。我相信自己沒有足夠的能力去影響整個社會。」
「有人說我好心做壞事,但『好心做壞事』是搞壞件事,我現在只是搞壞了我自己,我自己承擔後果,我覺得是可以接受的。但如果有多一個人看得明,他們也會宣揚這個想法出去。」
「我也知道好難去洗走 (大家對他的既定印象),但我幾希望透過這個訪問洗走它。可能我讀書不多,支筆不夠好,但希望我的語氣態度,能讓大家知道我不是在說謊。」
(完)
Editor: 魏文青
Photo: Casper @ MenClub
Video: Ivan @MenClub
Makeup & Hair: Scarlett Yeung
Styling: MR. BIG Children
Wardrobe:Artist's Own、LINDBERG
讀書人 不 叫 偷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扯淡的康乾盛世
歷史春秋網
作者:陳路
中國朝廷似乎免不了被滅亡的命運,宋太宗得知日本天皇是萬世一系的時候,表達了自己的羨慕之情。
在傳統的歷史敘述中中國的大一統王朝往往經歷初創、發展、繁榮、衰落四個階段。其實,這就是積累充足和不充足的區別而已。在前兩個階段,尤其是第一個階段,往往大家都很窮,這種窮是超越階級的普遍貧窮。到後來積累充足了,因分配問題開始走下坡路。拋開日本天皇和中國皇帝在政治中扮演的不同角色,日本之所以「萬世一系」,很可能和他們一直貧窮有關。
探花不值一文錢
經歷了晚明大變局後,清朝初年是十分貧窮的,葉夢珠、呂留良都曾記載,「今日之窮,為羲皇以來所僅見」,「四海之內,日益窮困」。但滿清並沒有與民「休養生息」,在清朝初年,順治皇帝接納朱國治的意見,還搞了偷稅漏稅的普查。
這本無可厚非,一個政權即便對社會寬鬆,但還是需要一定的資金來維持正常運轉,但剛剛從東北過來的清朝皇室的做法,顯然太過野蠻。他們制定了剛性規定,只要是欠稅的,不管官職大小,也不論數量多少,當官的一律降兩級,有功名的,從秀才到進士,一律革去功名。如果什麼都沒有的,請君入獄。就有這樣一個倒霉蛋,他叫做葉方靄。他是順治十六年的進士,還高中探花。朝廷按照規矩,讓他當了翰林院編修,官職品等為正七品。
他家世代為讀書人,土地並不多,官府清算之後,發現他少繳了一文錢。由於當時的政治氣氛,數量雖然微不足道,也被報送到朝堂之上。要知道,那時候清廷已經急紅了眼,奏銷案牽扯了一萬多人,多他一個也無妨。於是,葉方藹便被革去了功名,好不容易得來的探花也丟掉了。這一年發生了很多大事,順治皇帝本人也駕崩了,新登基的是年僅八歲的康熙。葉方藹藉著新皇登基的契機,自己上表陳清,表示確實欠了一文錢,也願意補交,希望能得到開恩。可是,這個請求卻被無情的駁回。
消息傳到老家,苦中作樂的百姓將此事作為茶餘飯後的談資,到處流傳有「榜眼不值一文錢」的笑話。從這裡,我們不禁產生一個疑問,滿清在草創初期,為何會如此敲骨吸髓式的盤剝,還波及到了算是統治階層的葉探花呢?
康乾盛世怎麼來的?
順治時期稅收收入,和萬曆晚期差不多,而遠高於崇禎時期。剔除徵稅能力不考慮,這說明一個什麼問題?說明實際上在清代初年經過長時間的戰亂和80%的人口損失,中國家庭仍然能保有一定財富。
一直到滿清統治者沒有下限的勒索,才變成全國性貧困。經過大亂,還能禁得起滿清統治者勒索,也能反證明末的中國家庭是相當富裕殷實的。更別說達官貴人。大明公司最後一位董事長朱由檢,為了軍餉問題,頭疼不已,甚至把故宮大門上的銅釘都拿去熔作貨幣。
當時的一條解決方法就是以皇帝的名義去借,史料有記載,有人提議讓崇禎皇帝去跟京官和商人借錢,少則五百,多則一千兩千。「俟皇上財用有餘還之」,結果無人肯借。崇禎皇帝只能大發感慨,說跟那些達官貴人借錢,他們不肯借。真要等流寇來了,照樣被搶光,真是愚蠢至極。等到大明這個公司沒有了資本公積,沒有了法定公積,沒有了利潤盈餘,最後就只能山窮水盡破產清算。朱董事長的結局值得我們同情,但那些不肯借錢的人是不是就很可恨呢?
要知道在古代賺取財富,獲得資產積累就必須通過儲蓄。這就得靠一代又一代守財奴對家產的守護,通過時間來完成原始積累。不能怪他們拎不清大勢,我們也只是站在新世紀開上帝視角罷了。而中國最後的帝制王朝,秉承了老百姓錢太多不太好的思路,玩命把民眾往死裡盤剝,也不知道是誰發明的康乾盛世的說法。朱由檢征不上稅,也代表了人家是要臉的,儘量不擾民,跟滿清比起來,他吃相好看得很。無怪乎,人們都懷念明朝。
崇禎如果不顧吃相會如何?
拋開東林和閹黨忠奸的問題,假設崇禎沒有誅殺魏忠賢,利用閹黨制衡東林,是否能征到稅,讓明朝免於滅亡呢?古代中國王朝的統治,高度依賴於由文官構成的職業官僚系統。
無論是對資源的汲取還是分配,這套系統都遠較其他文明的政治系統要高效合理的多。但天底下沒有免費的午餐,等價交換才是世間的真理。古代王朝在享受這這套系統創收的同時,也必然要承擔維繫這套系統所需要的成本。而汲取與分配能力的高效,意味著需要具備相應的規模和專業性,自然這套系統的維繫成本也就遠較日本、西歐那種封建化的治理系統要高的多。
而且,這套系統本身並非固定不變的。人類社會的各種組織體系其實也如人一樣,有著強烈的自我壯大的傾向。與官僚體系的壯大相伴隨的,是資源與分配能力的擴大。但是社會上所能夠被汲取的資源是有限的,官僚體系的自我增殖是無限的。這有限的資源汲取一旦不再能滿足不斷自我增殖的官僚體系的需求,這個體系的第一反應就是削弱社會救濟來維繫組織自身的存在,由此便會形成亂源,從而導致王朝的崩潰。
閹黨的成員,很大一部分也是文官,在維護自身利益的層面,和東林並無不同。但是你別看崇禎天天哭窮,當時官僚系統的汲取能力卻是空前的強悍。如果顧炎武所言屬實的話,當時明末地方所收繳的稅賦,已經有九成被解送朝廷,地方所留不過一成,可以說幾乎所能汲取的資源都已經完全被轉移到中央去了。滿清比大明佔便宜的地方在於,明末改朝換代的大規模戰亂,實際上相當於給社會整體來了一場徹徹底底的格式化,特別是對官僚體系的格式化。
清朝初期官僚機構的規模是很小的,有時在編的官員數量甚至不超過萬人規模,這與明末十幾萬的龐大編制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船小好掉頭」,所以滿清才有精力對欠一文錢的葉探花進行懲處,換到乾隆後期,你試試?
滿清為何沒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康乾盛世雖然是吹出來的,但是整個社會趨於穩定也是事實,只要不出現大的動亂,人們的財富還是能越來越多。
當滿清走到王朝的一般規律時期,為何又延長了那麼久的國祚?農業社會,積累普遍充足時期,必然面臨兩種道路選擇。一是原有通道的擴大,二是新通道的開闢,比如工商業。因為工商業的效率要高於農業。這世界,永遠是高效率行業吸收低效率行業的過剩產能。這就是為何富士康當年出現了那麼大的新聞,那些年輕工人為何不會義無反顧回家種地的原因。同理,可以解釋為何某知名人物會喊出「996是福報」的口號,拼夕夕員工的淒慘絲毫不影響它的股價躥升。
就目前社會而言,互聯網行業的效率算是最高的。可發展工商業,需要一個工具,那就是槓桿,也就是負債經營。崇禎跟人借錢都不行,說明了在農業社會搞這個是太難了,因大夥兒的思維慣性接受不了。就跟改革開放沒多久,很多人下海一樣,當時可是銀行主動給人貸款,人都不敢借。滿清到了晚期,也遇見了晚明同樣的問題,但他們卻沾了全球化的大便宜。
那就是西方列強的到來使得過去封閉的經濟體系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滿清不再依賴於傳統的農業稅收來維繫系統的運作,而是可以通過關稅以及找西方列強借債來維繫系統的運作。所以滿清不但扛過了太平天國這個大劫,又續了幾十年,還能砸錢搞洋務搞近代化。如果沒有每年上千萬兩收益的關稅和抵押權益換取的各項巨額貸款,這些大動作幾乎都是難以想像到的。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知史 #歷史 #中國歷史 #長知史 #康乾盛世 #探花 #繁榮 #衰落 #朝代 #唐朝 #順治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