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條子鴿出過書,我給他一個封號「#說謊小說家」。
日前他寫了一個故事,曾取締賓士闖紅燈,開單後被嗆「你知道我爸是誰嗎?」,事後接到副分局長電話「你不知道他爸是行政院院長啊?」
行政院官網就能查詢歷任院長,條子鴿文中提到「不知遠在日本的謝先生,是否收到我深深地思念。」也就只有謝長廷院長了。
現在辯稱沒有在影射誰,只能說是俗辣。
謝院長任職期間,條子鴿沒有在台北警界服務;自稱開過戰鬥機,也被踢爆是謊稱。這個人都在編故事,如果在寫小說沒關係,但針對特定人士捏造事實,非常可惡。
現在事實非常清楚,就是有人在亂寫亂講、無端造謠。
究竟他的動機是什麼,想要一炮而紅?
除了刷聲量之外,是不是刻意製造 #網路恐怖攻擊?
網路世界有許多不實消息傳來傳去,有些是刻意製造的,姑且稱為 #網路恐怖攻擊。「條子鴿」酈俊睿同時是侯漢廷議員的助理,侯議員的政黨背景大家心知肚明,現在網路上散播最多假訊息、假新聞的就來自鄰國。
條子鴿事件的背後動機為何不得而知,我們希望慢慢會浮現出一些線索。更重要的是,網路上的恐怖分子可能是來自有組織的認知作戰,最可怕的地方在於大眾對於刻意呈現的內容毫無知覺。
舉例來說,中國人民無法使用臉書、LINE、YOUTUBE等社群平台,但臉書卻時常出現來自中國的影片。這些影片如果要給中國網友看,應該在他們境內平台上架;在臉書大量推播,顯然受眾是台灣網友。這些影片有些內容輕鬆,只是關於美食、旅遊,呈現中國美好的一面,我們不用稱之為統戰。但有些內容置入似是而非的假訊息,例如在體育或娛樂小道消息,從林志玲八卦、蔣介石秘辛,到李登輝秘辛、陳水扁是如何、蔡英文又如何……,這些內容和假新聞都可視為網路的恐怖攻擊,是有組織的策畫。
回過頭看條子鴿事件,人的記憶當然有限,但從人設到通篇內容都錯的那麼離譜,人家自然懷疑是故意的,那麼故意的背後動機為何,是否來自中國認知作戰當中的一環?
LINE也有很多群組不乏美化中國的訊息,那沒關係,每個人都可以說其他國家的好,但也有人刻意做假消息。譬如一支流傳的影片中,有人假藉農民身分宣稱台灣豬肉都是美豬、萊豬,還說的一口台灣國語,此外也有不少攻擊執政黨的。
中國認知作戰成本極低,容易擾亂台灣內部,卻不容易被揪出來源,因此需要重視防範。一方面透過法律制定,讓散布假消息者須要負刑責;另一方面,假訊息如果被識破,就對受眾無效,所以除了依靠個人的資訊判斷,也需要更多查核機制。
台灣是一個十分自由的民主國度,國人更要慎防”鄰國”假借新聞自由名義、行認知攻擊之實!全民提高警覺、杜絕假新聞!
同時也有7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470的網紅5歲都要懂的國際觀,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粉絲尖叫!!繼上次採訪了 #時間的女兒八卦歷史頻道 後, 這次Lara又要再度變成粉絲mode了!!😻😻😻 真的覺得又驚又喜, 兩次對追蹤的頻道邀約都得到很快速且正面的回應, 再一次印證, 不要怕被拒絕!Just Do it ! 這次邀請採訪的對象是我這一年來幾乎天天(除了週末沒有更新節目...
「講八卦英文」的推薦目錄:
- 關於講八卦英文 在 阮昭雄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講八卦英文 在 懶系英國生活日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講八卦英文 在 i.PK 電影情報局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講八卦英文 在 5歲都要懂的國際觀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講八卦英文 在 TXO Creative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講八卦英文 在 少康戰情室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講八卦英文 在 [問卦] 有沒有講話一定要"落英文"的八卦?? - 看板FLAT_CLUB 的評價
- 關於講八卦英文 在 EZ Talk - #EZTalk #不瞎掰流行語講「八卦」用gossip... 的評價
- 關於講八卦英文 在 八卦英文形容詞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PTT和網紅們 ... 的評價
- 關於講八卦英文 在 八卦英文形容詞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PTT和網紅們 ... 的評價
- 關於講八卦英文 在 冠程數位英語| 英文每日一字:gossip 講八卦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講八卦英文 在 [問卦] QQ的英文怎麼講? - 八卦| PTT Web 的評價
- 關於講八卦英文 在 [問卦] 不可以色色的英文要怎麼講 - PTT八卦政治 的評價
- 關於講八卦英文 在 Gossiping - [問卦] 講英文比較屌的八卦 - PTT生活政治八卦 的評價
- 關於講八卦英文 在 內容簡介 台灣文化+新聞時事 = 『PTT鄉民梗』 Face off=踹共 ... 的評價
- 關於講八卦英文 在 [問卦] 泰國女生都會講英文的八卦? | PTT 熱門文章Hito 的評價
- 關於講八卦英文 在 [問卦] 要射了英文怎麼講的八卦leo79415 PTT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講八卦英文 在 懶系英國生活日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英國工作篇
上回講到在英國工作的福利,今回就來講下它的缺點或者不足之處啦,當然視乎不同行業和工作環境都會不同,以下純粹我個人分享!
1. 在倫敦工作交通昂貴🚝
如果你剛好住在倫敦的周邊地區,每天要坐火車或underground經過London Bridge或Victoria這些大站來回公司和家中的話,交通費真的可以貴得驚人😭,雖然鐵路公司有每日和每週的收費上限(Daily/Weekly Cap),但例如由Zone 5去Zone 1上班,單程至少£5,一天來回至少£10,每日的收費上限是£12.70,每天就要港幣$130,認真昂貴❗️所以,如果一星期要返足5日公司,就可以考慮買月票,相對便宜一點,而近一年多以來,因為疫情在家工作,為我們節省了不少車錢,一個月可以慳到港幣$2,000有多,要返公司的日子就用Pay as You go,坐幾多俾幾多👌!
2. 出糧直接被扣稅💸
在香港工作,以月薪計算,每年等稅單來才要交稅,但來到英國工作,大部份全職都是以年薪計算,每個月僱主會從你的薪金中直接扣除稅項,所以出糧時會覺得今個月又少了錢入袋💰!被扣除的稅分別是Income Tax(入息稅)和National Insurance(國民保險,簡稱NI),兩種都是強制性供款的,Income Tax就根據你的年薪稅率而定,年薪低於£12,500是無需交稅的,年薪由£12,500至£50,000就要交20%入息稅📈;至於國民保險NI,月薪由£797至£4,189就要繳交12%,月薪£4,189以上就要繳交2%!所以,來到英國工作,一開始見到出糧時戶口的實質數字和合約上的不同,真的滿頭問號❓,畢竟英國的稅制又多又複雜,對於數字不靈敏的我,不明白最好請教公司的同事和HR!
3. 求職多面試,心很累😵
一般人來到英國如果找份文職工作,或者一些專業行業和Position,由send CV到收到第一個Phone call,再去到第一次、第二次面試,甚至更多面試和筆試,見完HR又見Team head,好彩的話幾星期已有消息,不好彩的話可以玩足兩至三個月🤷♀️,比起香港interview一次或二次就知道結果,在英國見工就複雜得多!當然不同行業的要求不同,例如售貨員、超市收銀員、理髮師、廚師👨🍳等,面試過程亦都不同,而一些專業行業如醫生👩⚕️、護士、建築師、水電工程人員👨🔧等,亦需要獲取英國認可的資格才可入職,所以剛剛來到英國仍在找工作的香港朋友加油呀!
4. 英國同事不食lunch😅
在香港工作,每天lunch都會和兩三個同事外出午餐,閒時傾下八卦,出街透透氣,但在英國公司上班的話,就會發覺他們lunch是不吃東西的,有時食個簡單的沙律🥗🥙、薯片🍟就一餐,亦沒有帶飯返工的文化,而且彈性食飯時間,只要上班時間內完成今天的工作就可以了,這樣的話,和同事之間的聯繫好像少了,但其實是方式變了,可能星期五大夥兒去酒吧飲酒🍻,或者透過公司聚會食飯,大家才會聚在一起。
其實英國很多公司都是Multicultural的,除了🇬🇧英國同事,很多人都來自歐洲和其他不同國家,例如法國、巴西、羅馬尼亞、印度等等,大家本身的背景、職場文化、生活和飲食習慣就已經不同,母語亦不是英文,所以香港的朋友剛來到英國進入職場,亦不需要給自己太大壓力,因為別人同樣地會包容你,只要全心投入適應了,顯示出自己積極的工作態度,很快就能投入到本地的職場生活🤞!
講八卦英文 在 i.PK 電影情報局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時間回到2019年7月,凱文費吉在聖地牙哥動漫展宣布劉思慕飾演主角尚氣,梁朝偉飾演文武時,網路上一片譁然,諸多不看好、辱華、西方人眼中的亞洲人相貌、刻板印象...言論全都跑了出來,雖然說漫威的選角一向不讓人失望,但2年前的我也抱持著同樣的疑問,劉思慕是誰?他確定可以嗎?梁朝偉竟然會加盟漫威!?這樣既遲疑又有些期待的心態,一直到首支預告發佈,才稍微鬆了口氣。
首支預告雖然也是諸多不看好,但是預告中驚鴻一瞥的公車打鬥,頂著成家班設計的美名,頓時讓我對本片充滿信心。本周正式上映,趕在上映首日、影院首場搶了個頭香,所幸真不負眾望,它是MCU至今最為奇幻的起源故事,如同《黑豹》能使黑人觀眾驕傲,《尚氣》的開場便讓身為華語觀眾的我感動不已,開場前10分鐘全中文,無半點英文夾雜其中。以文武做為開場的古代,便藉由十環之力的發威,展示碾壓《真三國無雙》的割草視覺特效。
偉仔與法拉的陰陽過招,彷如《臥虎藏龍》與《一代宗師》的結合,導演德斯汀丹尼爾克雷頓完全抓到了武俠對決的輕盈感,以及兩位高手過招時,眼神的凝視,流露出對對手惺惺相惜之感,畫面、情感、意境一氣呵成,這一段以柔克剛的過招美到讓我眼眶浸濕。偉仔那深邃的眼眸,與法拉一推一掌的過招,完全想到了《一代宗師》中葉師父與宮二的八卦掌對決。眼神的凝視,在一推一掌之中,除了惺惺相惜外,更多的是男女之情的展現,交手的過程中早已對對方一見傾心。
我願稱本片為MCU最佳開場,不單單是身為華語觀眾的自我驕傲,更多時刻是身為影迷的感動。熱愛香港武打片的我,看著港式功夫武打在MCU電影裡活靈活現,對王家衛、對李安、對張藝謀的武俠片致敬,導演德斯汀丹尼爾克雷頓不只抓到了拍的精髓,也抓到了情感流動的核心,各方面來看他做的遠比去年的《花木蘭》導演妮基卡羅還要更好。
成家班所設計的武打,在公車與大樓打鬥之間充分發揮了他們空間感所能,過招清晰、打戲一氣呵成、運鏡靈巧,說它是繼《美國隊長2:酷寒戰士》後最強而有力的武打也不為過。大樓打鬥的橋段,一場思慕必須殺出重圍,同時又要拯救即將落下高樓的奧卡菲娜的戲,導演用一鏡到底的方式緊貼著思慕疾速奔跑突圍的方式跟拍,結合跑酷元素,成功將緊張感烘托到最高點。後MCU時代,觀眾總算能脫離羅素兄弟式的近戰拍法,改以更加能看清打鬥細節的港式武打,為MCU注入前所未有的動作新意。
劉思慕勉強達到我的預期,在體能以及語言上,我給予思慕作為尚氣的肯定。體能上眾多武打場面都能親自上陣,語言上除了英語本身就ok外,普通話講的格外貼切,超乎預期,他是真的會講中文的,這點令人非常滿意,但是在演技上,我認為還需要再努力。不過這樣說也不太公平,畢竟《尚氣》的開場便是屬於偉仔飾演的文武,劇本以文武作為出發,所有悲慘的遭遇、內心的百般糾葛,都是以文武的視角為出發在設計,思慕所飾演的尚氣,在首部起源故事中,比較像是還活在父親的陰影之下,所以主角感都是透過父親的角色所襯托出來的。
外加《尚氣》的故事線其實相當繁雜,它不只要顧及思慕的故事線,它也穿插了非常多孩童尚氣、青少年時期尚氣的視角與蛻變,真正能讓思慕一氣呵成,結合前2個時期的自己的橋段並不多,另外影片插入回憶片段的銜接感有些突兀,流暢感並無想像中強烈、有帶入感,對比孩童時期的尚氣,成年時期的尚氣在發揮內心戲的當下,就有些許的情感割裂感,所以導致我認為思慕的演技尚未完全成熟。
《尚氣》更多時間是屬於梁朝偉的時刻,劇本設計本身就是如此,對於回憶片段的穿插,唯一並無讓人感受到情感割裂感的,便是文武的角色,而那些回憶片段,本身就是為了講述文武痛失摯愛後的一連串心境轉變,尚氣與妹妹夏靈反倒成為陪襯般的存在。不過妹妹夏靈長大後所經營的事業還遠比哥哥成功,對比逃到美國後仍舊一事無成的哥哥,妹妹長大後自我意識的崛起,更加有角色弧線的蛻變感。
完整影評:https://puff0819.pixnet.net/blog/post/333945609
★★★★☆ By puff小編
#尚氣與十環傳奇 #shangchi #梁朝偉 #劉思慕 #奧卡菲娜 #張夢兒 #楊紫瓊 #元華 #班金斯利 #班尼迪克王 #馬克魯法洛 #布莉拉森 #提姆羅斯 #德斯汀丹尼爾克雷頓
講八卦英文 在 5歲都要懂的國際觀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粉絲尖叫!!繼上次採訪了 #時間的女兒八卦歷史頻道 後, 這次Lara又要再度變成粉絲mode了!!😻😻😻 真的覺得又驚又喜, 兩次對追蹤的頻道邀約都得到很快速且正面的回應, 再一次印證, 不要怕被拒絕!Just Do it !
這次邀請採訪的對象是我這一年來幾乎天天(除了週末沒有更新節目外)都會認真聽完才能安心睡覺的節目 #國際新聞DJTalk https://anchor.fm/dennisglobalpolitics 。節目中有兩位主持人, 一位是日本專家 Joel來談日本 , 第二位是專攻比較政治學、現任美國德州大學政治系副教授、也是台灣多個新聞節目經常邀請評論以及這次Lara邀請到的直播對象Dennis.
FB粉專:Dennis 的全球政治筆記 - 履行中庸,筆寫諍言
其實台灣在講國際新聞節目的人越來越多, 但是唯獨這個節目讓我成為死忠的粉絲🤩🤩 很大的一個特點在於兩位主持人在節目中都是保持著很 #中立的態度, 用 #客觀的分析 以及 #面向寬廣的角度 把許多這個世界曾經、正在、即將發生的事情串連起來~跟博大精深的中文造詣一樣, 如果沒有足夠的底蘊是無法長期持續做這樣的評論的。
Lara每天早上起來還躺在床上時就都會先開yt國際新聞, 刷一波今日國際大事。為了不讓自己被單獨一家媒體帶風向, 每天我都要至少刷四家:BBC, DW, France24Eng跟Al Jazeera... 最近因為阿富汗的新聞, 甚至連印度的英文新聞我都已經聽得很熟了😂 但是這是因為我自己有興趣+教學的需要, 我會特別重視跟花時間。不過..... #時間真的不夠用啊!🎯 對Lara來說, 每天晚上睡前固定收聽Dennis的節目, 不但可以讓我很全面性的了解國際新聞, 在許多點面上, 又可以用母語做更深入的了解, 吸收消化後再轉出在課堂或影片上給更多不同年齡層的大家~ 還有...Dennis的聲音真的很溫柔堅定...(粉絲mode開啟😍)強力推薦給大家!😎😎😎
這一次的直播訪問, 主要除了是Lara私心的想多了解一點偶像的專業背景, 更是好奇如何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 每天都有最新情勢的更新與分析、以及如何在課堂上如此溫柔堅定的立場, 對所有的事情都保有自己的立場且能同時保持尊重。🤝 因為這是我在自己的課堂上也一直提醒自己的事情~ 同時, Dennis也是一位父親, Lara也想聊一聊, 除身為教授、國際情勢評論的角色外, 對於自己的孩子, 會怎麼引導他對國際事務的關心以及對國際觀的定義。
#國際新聞
#國際觀
#5歲都要懂的國際觀
#Dennis的全球政治筆記
#自己國家自己救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vFyv1XYGDmI/hqdefault.jpg)
講八卦英文 在 TXO Creative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兄弟同心 共創奇蹟》
TXO是取自中文「同心」的英文TONGXIN縮寫。不論是遊戲內或遊戲外,只有團隊的大家都能團結一心,才能創造更大的力量。
《官方資訊》
►TXO 官方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TXOCreative/
►TXO 官方 IG:https://www.instagram.com/txocreative/
►合作邀請:txoservice@txo.name
00:00 開始
00:17 技能講解
01:38 接技
03:03 什麼情況下適合出場
03:56 裝備
06:36 精彩操作
#兄弟培訓班 #克里希 #HANZO #中路 #法師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nFxMsrqJUk4/hqdefault.jpg)
講八卦英文 在 少康戰情室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錄影遵守防疫規範,所有人員皆經量體溫、消毒,並全程配戴口罩。
看更多完整版上集內容:https://youtu.be/GYiQiZv8rHA
看更多完整版中集內容:https://youtu.be/gxK2hstxoXM
看更多完整版下集內容:https://youtu.be/uNTq7oGyNbc
✔訂閱【少康戰情室】https://bit.ly/2sDiKcZ
完整版HD集數快速找➔https://bit.ly/2Etctbf
【少康重返國民黨選總統!】https://pse.is/39r2t6
【誰來feat.趙少康】全新特企點我看➔https://pse.is/38ehnc
【新聞翟急便】特別企劃➔https://bit.ly/2JiJgoA
趙少康X陳文茜談國際➔https://reurl.cc/4my5pY
美國下一步怎麼走?➔https://bit.ly/3qlGCig
少康談美豬議題➔https://bit.ly/2VqaSdD
兩岸關係怎麼辦➔https://bit.ly/3qmFmeI
關心新冠肺炎疫情➔https://bit.ly/2tXmOJU
頻道LIVE直播專區➔https://reurl.cc/5qokMR
中美台緊張關係➔https://reurl.cc/q8mzZR
少康戰情室每週精彩回顧➔https://bit.ly/2JiKS1C
●鎖定TVBS TV 56台首播
●按讚【少康戰情室】fb粉絲頁:http://bit.ly/2fMs1us
●【新聞翟急便】fb粉專馬上按讚:https://www.facebook.com/realmicrophone/
《少康戰情室》YouTube頻道,部分影片因版權限制以致海外地區無法觀看,造成不便敬請見諒。歡迎海外觀眾鎖定網路獨家影片。
#少康戰情室 #趙少康 #誰來feat趙少康 #TVBS #新聞翟急便 #超錢新聞 #翟翾 #錢子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b9p-6IevbiI/hqdefault.jpg)
講八卦英文 在 EZ Talk - #EZTalk #不瞎掰流行語講「八卦」用gossip...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講「八卦」用gossip 已經落伍了!更潮更簡單的說法:tea ; 片語spill the tea 字面上指「把茶灑出去」,口語上就是指「爆料」或「洩漏秘密」,意思同 ... ... <看更多>
講八卦英文 在 [問卦] 有沒有講話一定要"落英文"的八卦?? - 看板FLAT_CLUB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 [本文轉錄自 Gossiping 看板 #1ETXEkgw ]
作者: RungTai (RungTai) 看板: Gossiping
標題: Re: [問卦] 有沒有講話一定要"落英文"的八卦??
時間: Sun Sep 18 23:52:12 2011
※ 引述《tivoli0315 (泡泡)》之銘言:
: 最近在文章中看到越來越多的英文
: 跟朋友聊天也常常看到其中夾雜著壹些英文
: 看起來有比較高雅嗎?
: 還是想要證明一下自己的英文實力
: 但偏偏出現的那些單字都是簡單到靠背
: 舉例來說
: 我很"care"這個 在乎是很難打是嗎?
: 真要這麼厲害怎不把這些話拿來用呢
: 哇這個人好熱情哦!!! 熱情::enthusiastic 或者是 passionate
: 有沒有有些人英文湊不出幾個單字卻很愛落英文的八卦
果然是月經文,謹奉上前人戰文整理
一千三百年多前的玄奘大師(602-664),早碰過一樣的問題、也定下了譯經的規矩,
即佛教的「五不翻」原則。我猜玄奘先生精通漢語、又在天竺留學多年,精通梵文,
譯本公認最佳。這情形下還是要中「梵」夾雜,應該不是因為他是什麼崇洋媚「印」
,愛夾雜外語顯擺的古代潮男吧?我們看看何謂五不翻
1. 多含不翻:如薄伽梵,含有熾盛、端嚴、名稱、吉祥、尊貴、自在等六義
又如阿羅漢,比丘等,一個名詞含有多種意義,故不翻。
2. 秘密不翻:如陀羅尼神咒,是諸佛菩薩於禪定中所發出的秘密語,一詞含攝無量
義,中文根本就沒有適當的詞句,可以表達其中奧義,故不翻
3. 尊重不翻:如般若,雖然可以譯名智慧,但這種能夠透視諸法實相,親證人生真
理的智慧,並不是中文所謂「智慧」可形容,為避免人產生誤會
用原音,不譯其義。
4. 順古不翻: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雖然可以譯為『無上正等正覺』,但古
的譯經大德,故意保留原音,目的是顯示佛道的殊勝,令讀者特別注
意!所以後來譯經的人,亦隨順古人的意思,保留不翻。
5. 此方無不翻:如庵摩羅果,是印度當地一種藥果,形似檳榔,食之可驅風寒;其
他地區沒有,所以不翻。
=====================================================================
以下文章頗長,慎入(因為我不自量力地,想將正方意見作個大一統歸納)
這問題是萬年老戰梗, 只是很多討論串都沒討論到重點
會這樣用的人基本上也是有 2 種
1. 連基本辭彙都要用英文 <--這真的是在愛"烙", "秀"的成分。
2. 是碰到一些 key word 時, 轉換不同的"符號系統", 的確有加強重點段落的效果
而常常這些 key word ,又會有翻譯不傳神的窘境
與其硬翻,還不如沿用原生的符號系統, 能更原汁原味'精準精確地表達
大部分會上來抱怨的, 都是碰到第1種人
問題是罵一罵就把第2種人也罵進去了
於是第2種人就上來反駁加舉例, 哪些 關鍵字 是真的原文比較傳神
比如 schedule, 比如 argue, 比如 care, 比如 share, 比如 meeting,
比如自 high , 比如 Bingo!, 比如 paper,比如 case, 比如 quota
.... 諸如此類
然後免不了一堆推文開始自己惡搞腦補一些誇張的來嘲諷
(例如: "我 feel 今天很 hot" 這種自以為有酸到的自 High 文)
最終整篇就淹沒在這些沒營養的低級推文裡
這問題不但在八卦版是月經,今(2011)年 5 月在 PTT 男人版也戰過(#1DpKa8ID)
當時引起一連串戰文後不意外被 S,卻也留下一些 M 文,所以其實這話題真的不新
但因為常常在討論(or 戰),我這次把舊文再新增一些擴充,
整合其他「不反對」中英夾雜的論點,嘗試為這個話題再提供一次歸納。
(p.s 不反對不是什麼"贊成", 這種事沒什麼好「贊成」的)
==============================正文開始==================================
我歸納出五個正面論點
1. 文法結構是中文,即使「鑲嵌」英文,整句還是中文
2. 符號轉換理論
3. 一辭多義,不如不翻
4. 中英文之間(應該說任何語言之間)真的就是不足以 100% 相對應
5. 圈內人行話溝通
──────────────────────────────
一、文法結構是中文,即使鑲嵌英文,整句還是中文
我今天剛好就碰到一個例子,
老闆說: "你們多做這些事, 對你們根本沒有 credit..."
真要翻,怎麼翻--對你沒有「幫助」?沒有「功勞」?沒有「點數」?
對! 我知道,英漢字典裡一定會有 credit 的翻譯,
但請問...「溝通」的目的是什麼?
在腦內另外開啟一個劇場,消耗更多時間、翻成中文的意義在哪裡?
--溝通的效率達成了沒有? 有, 而且比中文想半天更快, 那--還有什麼問題?
你知道他在說什麼, 他也知道他在說什麼, 而且雙方都習慣這原汁原味
對我們雙方之間而言, "這整句都是中文"--對 我沒有瘋, 我就是這麼認為
例子太多了, 根本舉不完, 很多已經變成日常"中文"
比如 "講話跳tone" "開會要 delay 了" "今天網路會 lag " "他被fire了"
--難道你不認為, 這些已經平民化的說法, "整句都是中文"嗎
就跟你在講國語時, 偶而卡進一些 "不翻比翻傳神" 的台語一樣
你的文法是國語, 只是"鑲嵌"台語形容詞或名詞在其中--整句還是國語
我真的不懂這有啥不好,--當然,前提是:你們雙方都懂那意涵
同理, 當 中文句構裡"鑲嵌"英文形容詞或名詞時
-- 他整句都還是在用「中文」表達阿
怎麼會是個問題呢
(P.S 這也是那些酸言酸語如 "我 feel 今天很 hot" 等攻擊不到癢處的原因)
只會創造一些整個結構都被破壞的火星文,自以為有酸到)
──────────────────────────────
二、符號理論:不同符號系統間的落差處可突出重點
我剛說 碰到一些 Key word 時, 轉換另一種符號系統
能更強有力的立即凸顯出 轉換點的張力和對比
讓接收方在一長串平淡的資訊中, 立即辨認你想凸顯的重點
經典案例便是:
I ♥NY (註:心形)
看到了嗎, 這效果, 張力, 跟 "I love NY" 相比, 不可同日而語
^^^^^^^^^
再舉一個常用的轉換符號系統的技巧
The power of LOVE 我想有長眼睛的人都可以看出
The POWER of love 明明兩句一樣的句子, 不同符號系統, 重點分別在哪裡
回到主題
在中文符號系統裡, 偶而鑲嵌一個英文的力量, 也一樣就在這裡
這不是在耍什麼帥, 只不過是為了凸顯一樣的聚焦效果而已
--就如同文章在重點處上色想突顯出重點一樣
──────────────────────────────
三、一辭多義,不如不翻
例1. Meeting(引用自 NDark #1Dpo0LKg):
因為講中文「會議」時候所「浮現的景象」,跟 meeting 「實際的行為」不同
想像一個情景
小英 想跟 老爸 說 : "我今天要跟教授 meeting ."
但是因為老爸不是很懂英文,所以當然要翻譯一下嘍.
meeting 的英文如前述就是 會議 , 這個例子翻成開會.
也就是 : "我今天要跟教授 開會 ."
但是這邊就出現一個錯亂的地方.
當中文講出開會的時候 , (至少我)腦海浮現的是
"一堆人 圍著 會議桌 , 有個人站著指白板" 的景象.
事實是 跟教授(或者正確來講要用老闆) meeting , 常常就是一對一的.
這能叫做開會嗎? 或應該翻譯成
"我今天要跟教授 會面."
"我今天要跟教授 約會."
"我今天要跟教授 閒聊."
"我今天要被教授 指導." <- 這可能是最接近實際發生的正確說法
例2. argue(引用dietpepsi推文)
argue 我覺得很多時候是"論點""立論"而不是"爭執""爭論"
在學界還蠻常出現的 這時翻"爭"論 會有點過重
1. Give reasons or cite evidence in support of an idea, action, or theory,
typically with the aim of persuading others to share one's view.
大多數字典給 argue 的解釋是比較中性的 給理由或引用證據去支持ooxx 很多時候
使用上是沒有特別針對"異"議才用 當然argue也有有時用在有"異"議提出 簡單說
argue不是個很好精確翻譯 我個人剛到美國求學時對於argue一字的反應是"爭論"
或是 提出異議" 導致一開始解讀同學教授的談話有點疑惑 覺得這有啥好"爭"的
arguement一詞也常覺得很怪 後來才理解 其實更相當於"論證" 自身經驗分享一下
中文翻譯影響解讀
(引用結束)
所以,至少我們可以得出一個共識:要視「情境」而翻
之所以不能強套用一個 標準的、統一的中文對應翻譯
是因為 一個(英)字,能對應到多個(中)字 (p.s反之亦然)
^^^^^^^^^^^^^^^^^^^^^^^^^^^^^^
你很難拿只有2人的論文meeting,翻譯成我在跟誰「開會」
因此若果要全中文化,你勢必得分情境探討
「這情境要翻譯成A、那情境要翻譯成B、那情境要翻譯成C ... etc」
但,那又衍生出問題了:
1. 你在腦中補完所有可能的翻譯,再挑一個最傳神的...慢了幾拍?
2. 每個人對最佳翻譯的判斷都不同,怎麼辦?
^^^^^^^^^^^^^^^^^^^^^^^^^^^^
台灣並不像中國日本那樣,有一個強大的力量,可以搞一個官定規範的對照list
(*注意:但即使是中國那樣,還是很多26不屌它寧願用原文的!)
同一情境在甲的認知裡翻譯成A,乙的認知卻翻譯成B, 丙,丁也是...一人一個調
最終可能出現雞同鴨講的混亂局面
例1.
A:「我這篇研究有做 xx 的 "穩健性"測試...」
(討論半小時後)
B:「...我覺得你講得很奇怪,「validity」測試不是這樣做的」
A:「"穩健性"測試你不知道?就「robust」阿」
B:「喔(恍然大悟),早說嘛!浪費我時間(掀桌)....」
例2.
A(回家):「老婆:我「開會」回來囉!」
A妻 :「開會可以開到咖啡廳裡?而且還只跟一個女學生, 去死吧!(掀桌)」
以上例子,要是一開始就用英文,不就天下太平了嗎
─────────────────────────────────────
四、中文--英文 之間,真的就是沒有辦法 100%個單字(概念)都有對應
一些人簡單的就把點歸於「是你中文不好(才無法翻譯)」
我覺得, 也對,也不對
對:是因,中文造詣不好的人,沒有辦法精準地「針對不同情境」揀選用字, 判斷
「什麼情境下,該翻譯成什麼中文」
不對:是因為,是「中文本身」本來就不夠好;而不是「我的」中文不好
很多外文,本來就不是中國文化裡有的概念, 是要怎麼翻譯?
例如把 democracy 翻成「民主」都是個大問題(--你習慣它只是因積非成是)
但,民主這大眾語彙還可以經長時間的磨合,讓閱聽者自行去「逼近」它的原意
meeting 這些相對小眾的用語,就沒那麼幸運,一直以來就是語意混亂
更別提西歐語系其文法的健全,太多幽微之處,根本不是「北京話」可以呈現
既然如此,原生專有英語,就是最精準的「最大公約數」,為何要捨近求遠?
^^^^^^^^^^^^^^^^^^^^
不過這並不是說,中文內涵量就輸英文,因為中文也有太多英文無法翻譯的單字
只能音譯的,如「風水」「道」...等,如果你要翻成「geography」、「way」
一樣會出現上面論述的那些、荒腔走板情形
你一直堅持中英文之間任何單字一定找得出「相對應」的單字,
但事實是:文化不同,常常就是沒有字可以用阿!
────────────────────────────────
五、圈內人對話用語
這應該很好懂,我再引用一次人家(NDark)的發言(#1Dpo0LKg)
"我今天要跟教授 meeting ." 這樣的講法到底是誰教的? 肯定不是英文老師跟ICRT.
其實大家都很清楚,在這個情境裡面就是 教授 跟 資深的研究生(學長).
所以我把它稱為 "有權威性的次文化"
情況就變成
因為 教授/資深的學長 , 老闆/資深的前輩 都這樣講,
如果不學著這樣講, 無法打入對方的 次文化圈的狀況
這種情形就像是到了 ptt , 就要學著什麼叫做 推/爆 , 而不能講 讚/熱門
到了 2ch , 就學著講 Wryyy , 萌 .
這種情形對於理工強者(或說理工宅)的領域特別嚴重.
若是有人不用這種中英混雜的(乾脆把它叫做)工程溝通語言,
那他就不被歸納是同一國的.
甚至可以說對方可能是sales部門派來湊熱鬧的.
如前述 這就機車行,大卡車司機一樣是一種 黑話/術語.
這種術語在 那ㄧ個文化圈裡使用的時候被當為理所當然.
但是一拿出文化圈(而不自知)的時候就被批評成 "英文不好"
=====================================================================
總結以上5. 點,我嘗試為這個議題做一個正方的理由探討
至於那些什麼"炫耀洋墨水、顯示英語別人好、以為高人一等..等" 的批評
說實在沒有駁斥的必要;當然,老鼠屎一定是有的,但無損於正常使用的動機
還有必然招致的「那麼厲害怎不全講英語」「叫你講英語又講不出來了 哈!」
OK 我們必須承認英語不是母語,在台灣本來就沒有人會以英語為主幹講話
但,讓我們回到「溝通」這件事的本質
a. 全用英語:最慢
b. 全用中文:有點慢(因為一些字不傳神又一字多義要挑字,開啟腦內翻譯劇場..)
c. 中英並用:最快
單就「溝通」的效率效果--下意識走了c途徑的人,何錯之有?
葉師傅說:「拳法沒高低,看誰在打」
所以葉問吸收了柔術、寢技、拳擊...等他派拳法
「全中文」的民族主義堅持,是否也落入「純詠春」、「不可用腳(?)」的窠臼呢?
我們早就是活在一個什麼都匯流在一起的世界
把手握緊,你只能在幾千漢字的組合裡打轉
海納百川,可翻就翻,不傳神就照搬,才是一個文化的雍容大度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4.87.59.129
※ 編輯: RungTai 來自: 24.87.59.129 (09/18 23:53)
--
Weltschmerz by Tzara Lin
https://blog.yam.com/tzaralin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1.251.136.61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