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被男性平面攝影師宰制的20世紀電影界,自學成才的伊娃.塞雷尼(Eva Sereny)是少數例外。不過讓她成為攝影師的契機,居然是一場車禍。在此之前,她是一名家庭主婦。
.
義大利攝影師、導演伊娃.塞雷尼辭世,享壽86歲。她在數十年的平面攝影生涯,拍攝了無數明星與電影名家,包括馬龍.白蘭度(Marlon Brando)、克林.伊斯威特(Clint Eastwood)、羅美.雪妮黛(Romy Schneider)、勞勃.瑞福(Robert Redford)、奧黛麗.赫本(Audrey Hepburn)、塞吉歐.李昂尼(Sergio Leone)、費里尼(Federico Fellini)以及拿著兩罐啤酒東張西望的保羅.紐曼(Paul Newman)。
.
伊娃.塞雷尼出生於瑞士蘇黎世,雙親是匈牙利裔。五歲時因為二戰爆發,隨家人移居英國。20歲時,她搬到了義大利生活,隨後嫁給了當地的一名工程師,從此生根。1960年代,一場車禍幾乎奪去了他丈夫的性命。在醫院裡,她恐慌地想著如果自己真的成了一個寡婦,帶著兩個兒子,又無一技之長,該如何維生?
.
「我想說我總得做些什麼。我想起自己很有藝術細胞,雖然不會畫畫⋯⋯但拍照如何?」2018年接受《衛報》採訪時,塞雷尼如是說。
.
幸好丈夫後來沒有大礙,在他的支援下,她在家中地下室建立了暗房,開始自學攝影。當時塞雷尼的一名友人正好是羅馬奧運的承辦人員之一,便請她去記錄各地的體育中心外觀以及訓練中的運動員群像。她的朋友們後來看完作品都紛紛驚嘆,認為相當有水準。塞雷尼卻不願輕信,決定親自飛往倫敦,帶著自己的作品直奔《泰晤士報》的辦公室,由報社來裁決。
.
在沒有事前預約的情況、同時沒有輝煌履歷的情況下,她以素人之姿成功見到了《泰晤士報》編輯諾曼.霍爾(Norman Hall),而且他還收下了她的作品,在三日後以全版刊出,標題是〈為1980年的奧運做好萬全準備〉(雖然後來成功申辦1980年奧運的不是倫敦,而是莫斯科)。塞雷尼事後卻謙稱自己只是運氣好,因為當時沒什麼別的大新聞發生。
.
回到義大利之後,塞雷尼獲得英雄式歡迎,沒有人想到一個家庭主婦可以轉型成攝影師。無數雜誌報刊都開始對她提出邀約,這使得她得以開始職業生涯。她因緣際會從電影的現場側拍工作入行,首部深入片場拍攝的作品是麥克.尼可斯(Mike Nichols)執導的《第22條軍規 Catch-22》(1970)。
.
1971年,當約瑟夫.羅西(Joseph Losey)執導的《The Assassination of Trotsky》(1972)在羅馬拍攝時,她受聘到現場拍攝。當時女星伊麗莎白.泰勒(Elizabeth Taylor)來到片場探丈夫李察.波頓(Richard Burton)的班,塞雷尼舉起攝影機,拍下了兩人互動的過程。塞雷尼無心插柳的拍攝,被解讀成紀錄下了兩位明星已然冷卻的婚姻關係,外界戲稱這簡直是《靈慾春宵 Who's Afraid of Virginia Woolf?》(1966)的續集。
.
伊娃.塞雷尼回顧這張照片說,其實當時她出現在現場的主要目標不是衝著李察.波頓,而是打算拍攝飾演刺客的亞蘭.德倫(Alain Delon)。但在伊麗莎白.泰勒突然出現在現場的時刻,她下意識地拍下了她與李察.波頓的互動。她說這兩人看待對方的神情顯然並不親密,「你可以感覺他們之間根本沒有所謂『偉大的愛情』」。兩年後,結縭十年的明星夫婦宣告離婚。
.
參演《The Assassination of Trotsky》的還有一位巨星,是奧地利女星羅美.雪妮黛。她們起先是在片場相識,數天後,雪妮黛絲下邀請塞雷尼為她拍一系列的獨照。這些作品而後也奠定了她的職業生涯。
.
塞雷尼總是身穿低調,以牆壁上的蒼蠅自居,經常得以趁明星不注意的時候,拍攝他們私下真實的樣貌。一向對攝影師沒有好感的馬龍.白蘭度在與之初次見面時對她說:「我不喜歡攝影師,妳知道嗎?」但最後在塞雷尼以實力勸服下,點頭同意讓她拍攝自己。後來許多名片如《日以作夜 Day for Night》(1973)、《1900》(1976)與《魔宮傳奇 Indiana Jones and the Temple of Doom》 (1984)的拍攝現場都能見著她的身影。
.
到了1980年代,對電影製作有了進一步理解的伊娃.塞雷尼也開始打算執導電影,她說自己會有這個念頭,是受到了合作過的史蒂芬.史匹柏(Steven Spielberg)、楚浮(François Truffaut)、維斯康提(Luchino Visconti)、費里尼等人的啟發。
.
而且她確實才華獨具,首部短片《The Dress》 (1984)便榮獲英國金像獎最佳短片殊榮,不過十年後完成的首部長片、英語愛情喜劇《Foreign Student》(1994)卻慘遭滑鐵盧,該片改編自菲立普.拉布侯(Philippe Labro)的同名小說,是關於法國交換生與非裔女孩之間的一段愛情故事。
.
1990年代,隨著攝影集的陸續出版,塞雷尼的聲望日益提升。她的作品被認為記錄下了偉大的平凡片刻,讓明星個個看起來像是大學宿舍的學生,有其閒散、疲憊的樣貌,不再顯得花俏。後世經常以「女性攝影師」稱呼她,但伊娃.塞雷尼卻覺得不以為然,她曾怒斥:「我從沒想過要成為一名『女性攝影師』!」
.
雖然不願以性別被定義,但在女性攝影師欠奉的20世紀,伊娃.塞雷尼確實是業界的女性先驅。她的攝影集等同於一個電影史的彙整,從美國好萊塢商業大片到歐洲文藝片,從薛尼.波拉克(Sydney Pollack)到荷索(Werner Herzog),影史上少有一位平面攝影師有過如此輝煌的拍攝紀錄。其作品一概都在權威媒體上發布,散見於《Elle》、《時代》、《泰晤士報》、《時尚》等媒體。
.
2021年5月25日,伊娃.塞雷尼因中風後引起的併發症辭世。
.
.
(附圖一為馬龍.白蘭度;附圖二為帕華洛帝(Luciano Pavarotti);附圖三為《魔宮傳奇》花絮照;附圖四為羅美.雪妮黛;附圖五為李察.波頓與伊麗莎白.泰勒;附圖六為保羅.紐曼;附圖七維克林.伊斯威特;附圖八為艾爾.帕西諾(Al Pacino);附圖九為拉寇兒.薇芝(Raquel Welch);附圖十為哈里遜.福特(Harrison Ford)與凱特.卡普肖(Kate Capshaw);附圖十一為伊娃.塞雷尼。)
#EvaSereny
謙稱自己丈夫 在 孫得欽的專頁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很久很久以前,就收齊了七等生全集,那時沒錢不敢一次買全,是東一本西一本在各種書展、折扣中收齊的。最後完整讀完的……大概就兩三本,後來堆在老家,也很久沒去動了。
昨天看動畫 Psycho-Pass 看到一句經文,搜尋時才想起來世界上還有這本寶物:《耶穌的藝術》。這本書是七等生用自己的方式重述馬太福音,他謙稱為筆記。
手邊沒書,只在 Google 書庫翻了幾頁,確實是七等生,只讀讀前言就很動容,語調像是我甚愛的《重回沙河》,也許我比較偏愛他的自述、札記類文字。放了那麼久,現在才讀到,我想也是有原因的。
(圖為謝春德拍攝的七等生)
摘錄前言分享:
-------
《耶穌的藝術》
前言
一、
今年 (民國六十七年) 六月三日,我心情萬分焦望,從通霄趕去臺南,尋找童年時就與我分別的胞弟;我能獲得他的消息,是一 位同鄉的老婦人前來告知的。幾日之前,她前往臺南探訪女兒,她女兒的丈夫在那裡開一家租書鋪子,從女兒口中得悉屋後有一對母子,那個男孩子常到書鋪來看書,相熟識後驚喜原來是同鄉人;他說他出生在通霄,年幼時送給做鉛工的夫婦做養子,經過二三十年的變遷,養父已死,服完兵役後,母子從新竹移居來臺南謀生,從事木匠的工作。我抵達臺南時已臨近深夜,預先在飯店訂一個房間,旋即僱車趕到胞弟的居家;不料他飯後外出,他的養母亦不知他何處去排遣。我回到飯店,洗身喫飯,想準備就寢;當我躺靠在床上時,思緒紛雜,對我的胞弟倍覺思念,心中不免對幼年時代的環境感傷起來。那時我無法獲得安寧,疲乏的身體無法寄託於睡眠;我發現床頭桌上擺放著一本新約聖經,便伸手拿來翻讀;頃刻我便為其中簡潔詩體的文字所引導,愈讀愈覺興奮,心頭的焦慮無形中消遁,也獲得平靜。翌日早晨,我與胞弟終得晤面,傾談之後,我特地向飯店服務生問詢,是否可以購買我昨夜閱讀的那本聖經;他請示主管後,笑容表示可以相贈,使我大喜過望。回家後,我日夜研讀,將此緣分之書視為寶貝。
二、
近十幾年來,工作之餘,讀書寫作,對一般書籍日感乏味,思想變得厄困阻塞,苦惱萬分。得此聖經後,再度打開我的心性,經文中闡揚的生命之理,深得我心的喜悅。
三、
我不是基督徒,亦未深切研究過宗教神學,僅以一個平庸的現代人的有限知識做了解,其筆記的文字並不是純粹詮釋經文的工作,只希望從我的了解中,揭顯我個人的無知。我亦不在偽裝信仰,卻希望在生活的諸樣煩雜的理念之外,找尋另一個榜樣,再做 一次虔誠和有益的學習,盼能在懷疑的思想中,尋獲內心的信仰。
四、
以下的分章筆記,僅僅有關馬太福音的部份,是耶穌誕生,至被釘十字架,死後復活的故事。我沒有蓄意要得罪基督教信仰的人士,也沒有奉命為某督教做宣揚。本質上,我認為福音是可理解的知識,和現實事物息息相關,因此,凡有踰越的陳述皆應視為我個人的揣想,不能當為鐵定的事實去相信。信仰問題是個人自我選擇 的權利,原則上,可做進一步的討論和了解,不應任意加以干涉。 我對經文的章法和意涵十分欽慕,因此將我的筆記名為:《耶穌的藝術》。
謙稱自己丈夫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如何稱呼自己的妻子?︱長知史
現在我們大部分人張口就叫老婆,老婆這個詞用的十分氾濫。但是古代人就不一樣了。
------------
先說皇帝是怎麼叫老婆的,大家估計都會說叫「皇后」啊。但皇后這麼正式的稱謂一般在公共場合才會叫的, 私底下皇帝稱皇后為梓童。梓童的由來有兩種說法: 一種源自於《漢武故事》, 其中曾講到衛子夫入宮, 歲餘不得見,涕泣請出。武帝則因夜夢「梓樹」而幸衛子夫,從而得子,並立子夫為皇后。 這或許就是皇帝稱皇后為「梓童」的開始。 還有一種說法是皇帝的印章以玉雕成, 稱做玉璽; 皇后的印章以梓木雕成, 因此皇帝以梓童來稱呼皇后。
------------
宰相又是如何稱呼老婆的呢? 宰相稱老婆為夫人。 夫人之「夫」, 字從「二人」, 意為一夫一妻組成的二人家庭。 漢代以後宰相之妻稱夫人。
文人則會稱老婆為拙荊,拙荊一聽之下不知所以。但其實是一種謙稱,東漢隱士梁鴻的妻子孟光生活儉樸,以荊枝作釵,粗布為裙。而「拙」原意是愚笨,此指謙稱「自己的」。因此,「拙荊」就被用來謙稱自己的妻子,又可稱為「拙妻」、「拙內」。荊在古代還用來製作婦女的髮釵, 稱為「荊釵」。 後來還演變成謙稱自己的妻子為「荊室」「拙荊」, 或簡稱為「荊」。
------------
而「妻」只是平民百姓的配偶,本是指庶人的配偶。 後來「妻」才漸漸成為所有男人配偶的通稱, 尤其士人最喜歡這樣稱之。
娘子也是其中一種稱呼,但是要注意。本來娘子是指年輕的女子,意思即是今天的姑娘,到了元代,開始稱呼已婚婦女為娘子。到了明代,娘子成為丈夫帶有嬌愛的稱呼。《白蛇傳》中秀才許仙就是稱白素貞為娘子。
------------
還有一種叫法是太太,所謂太太其實有很久遠的典故。 周朝「三母」: 太姜、 太妊、 太擬合稱「三太」, 是周朝三位開國先君的夫人,母儀天下的典範, 輔佐和教化了開萬世太平的幾位君王。 成就了周公的聖德。 周公被尊為儒學奠基人, 孔子一生最崇敬的古代聖人之一。 後世「太太」稱謂由此而來。
謙稱自己丈夫 在 如何稱呼自己的妻子?︱長知史現在我們大部分人張口就叫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而「拙」原意是愚笨,此指謙稱「自己的」。因此,「拙荊」就被用來謙稱自己的妻子 ... 現代語夫妻之間互稱老公,老婆,應源自港劇傳播,是較不適當的流行語,公,婆,乃 ... ... <看更多>
謙稱自己丈夫 在 《琅琊榜》24小時不間斷馬拉松直播|胡歌劉濤王凱靳東黃維德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 稱帝僅有一步之遙|人生賈心星. 人生賈心星•111K views · 1:25:50 · Go to ... 獨孤伽羅年少嫁給楊堅,與 丈夫 堅守一夫一妻|沉著穩重協助 丈夫 開啟隋朝 ... ... <看更多>
謙稱自己丈夫 在 [請問] 特殊的夫妻間稱呼- 看板ask - 批踢踢實業坊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夫妻間稱呼常聽聞的有「老公、老婆」(縮稱「公、婆」),
或者偏書面語的「先生、太太」或「丈夫、妻子」。
有人知道其他比較特別、但又不僅限於某對夫妻專屬的夫妻
間稱呼嗎?
例如曾經聽某人妻稱其人夫為︰頭家(閩南語的老闆)。她言
語間提到她丈夫都是: 我頭家說……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24.99.2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ask/M.1671896937.A.FE3.html
這個現在還有人(敢)用嗎? (抖)
所以屬和風稱呼? 漢人原本的稱呼系統沒有的?
這個也聽過
這類僅限於家中經商的嗎?
這是啥耿?
確實。不過這不但頗書面語,且頗文言。新一代還有多少人知道?
網搜:
在日語裡,稱別人的丈夫時會稱為「御主人樣(御主人様)」,
稱別人妻子時卻只會稱為「奧樣(奧様)」或「奧方樣(奧方様)」
(「奧」是「屋內」的意思),意味著只有丈夫才是一家之主。
所以日本妻子不會稱「自己的」丈夫在「御主人樣」? 但是家中僕人會稱自己主人
為御主人樣? (聯想到女僕餐廳)
旦那,網搜日與意思有主人和老闆的意思,也是妻子會稱呼自己丈夫的詞彙。
但是這是一般家庭都會用,還是僅限於商人家庭?
想起來有些閩南語家夫妻也互稱: 阮家老ㄟ
歐吉桑/歐巴桑
樓上上演郭靖與黃蓉?
Somebody.....out there
「厝後」? 「」也許本省家宅多把廚房(灶腳)蓋在私宅後邊有關?
又或者是因為給家中女性親眷住的房間多設在「私宅靠後」的內
院之故?
※ 編輯: saltlake (114.24.99.23 臺灣), 12/25/2022 22:22:42
感謝樓上釋疑 :)
※ 編輯: saltlake (114.24.99.23 臺灣), 12/26/2022 18:28:30
感謝樓上詳細解說 ^_^
牽手一詞在閩南話老一輩(約七八十歲)常聽到: 阮牽手ㄟ
※ 編輯: saltlake (114.24.111.119 臺灣), 12/28/2022 16:58:08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