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治理研究論壇-文化治理研究的十年路線辯證(2011-2021)】論壇側記
2011年4月1日,臺藝大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發起第一次「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論壇」,王志弘、劉俊裕兩位主講人就「文化治理」題目,分別分享「文化如何治理?一個分析架構的概念性探討」以及「文化經世與文化治理:一種在地論述的可能性」。十年後的4月1日,兩位主講人再度齊聚一堂,分享「文化治理」一路走來的發展與學術辯證。
--------------------------------------------------------------------------------------------------------------
詳細論壇側記已刊載於我們的官方網站👈
同時在下方也附上論壇相關資訊👇
臺大城鄉通訊23期連結:https://reurl.cc/qgpnl0
4/1活動當天直播:https://fb.watch/v/_3mJvYGF/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890的網紅誠品eslit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有一群深愛閱讀的人,他們也喜歡誠品,總能在書裡找到一些人生方向,閱讀不只是日子的養分,心靈也跟著茁壯成不同的樣子。 誠品書店「2019誠品年度閱讀報告」於2019/12/4公布,閱讀的群像,也可以是整個時代的的縮影,各個意見領袖帶領著一個群體,而每個群體走向四面八方,資訊快速且爆炸的催促著你我的腳...
論壇側記 在 典藏 ARTouch.com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國藝會 #現象書寫 #視覺藝評專案 #論壇側記
#當代藝術評論 從90年代走進學院以降,生產與社群網絡關係已有了長足的發展,而愈發可見不同的書寫視野與史觀。國藝會自2018年起開辦的「現象書寫—視覺藝評專案」,鼓勵 #專題企畫 導向的藝評書寫,而非僅限於對個別展覽與作品的即時評析,可說是更加肯認了藝術評論的「#創作」主體與能動性。四位歷屆獲補助者——#陳定良、印卡、#陳寬育 與 #張紋瑄,透過 #技術史 與 #跨學科知識系統 的統整,以及 #評論主體 以及 #與評論對象關係 的再議,示範了此一專案補助策略下多元化的書寫方式,對藝術評論定義與疆界的擴展。
#補助便利貼
2021年「表演藝術評論人×現象書寫—視覺藝評」補助專案
收件日期|2021.05.01 - 2021.05.17
補助詳情|https://bit.ly/3n0Xt8M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 文心藝所 Winsing Art Place
論壇側記 在 典藏 ARTouch.com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典藏新刊 |《典藏.今藝術&投資》第341期2月號上市!】
🔻本期專題:
家x食x藝
那些圍繞在餐桌旁的身分、政治與溫情
企畫 ︳編輯部
俗諺云,家家有本難念的經。而家庭課題一向以來都是藝術創作者所偏好的重要題材之一,它複雜、深沉、多面而五味雜陳,藝術以其敏感多樣,又恰是絕佳的轉化與升華之手段,古往今來未有窮盡。在歷經2020年這因出行受限而多了家人相處時光的疫情年歲,大多數人都改變了過往的生活節奏,重新檢視一些早已習以為常的關係與方式,「家」的議題在尋常人的生活中更添分量。年節時分在傳統上又意味著家聚、也是飲食在一個「家」的領地中被賦予神聖地位的時刻;同時,飲食也是家庭、尤其是親子關係中繞不開的連結物,既實際,又具象徵性。這種被寄予重重情感隱喻的濃稠介質中,藝術創作有怎樣的發揮空間?是否也隨時代的變遷而產生新的差異性?
我們回到「家x食x藝」這一近乎老派的路徑上,爬梳分屬台灣與西方的相關創作,從中看到的是既古老、又完全屬於當下這個時代的種種課題。與此同時,影評人鄭秉泓也細數台灣電影中的母親形象,領讀者回味在電影這種與這一主題脈絡渾然一體的創作類型中,那些傳統與非傳統的親情結構,那些交疊出綿長的集體記憶的酸甜苦辣。
🔻HIGHLIGHT
•我生長日:陳彧君龍美術館個展「生長」
•「論述之後——在地書寫與平台實踐」論壇側記
•「液態之愛」:液態化的現代性經驗及其「不可承受之輕」
•2020世代,臺灣當代藝術策展新勢力
•拉烏爾.德.凱澤:追求繪畫過程中的不可預見性
🛒 藝文精彩內容全在《今藝術&投資》 🛒
博客來|https://reurl.cc/bzkl93
誠品|https://reurl.cc/NXpy09
官網|https://reurl.cc/8yWNNy
論壇側記 在 誠品eslite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有一群深愛閱讀的人,他們也喜歡誠品,總能在書裡找到一些人生方向,閱讀不只是日子的養分,心靈也跟著茁壯成不同的樣子。
誠品書店「2019誠品年度閱讀報告」於2019/12/4公布,閱讀的群像,也可以是整個時代的的縮影,各個意見領袖帶領著一個群體,而每個群體走向四面八方,資訊快速且爆炸的催促著你我的腳步,閱讀又該帶你走向何方?
以現在創造不遠的將來
網路世界瞬息萬變,閱讀是否能歷久不衰,是所有人關注的議題。首度與清大學習科學與科技研究所陳素燕教授合作,分析逾200萬會員閱讀行為,透過誠品人會員閱讀行為,預測2025年閱讀三大趨勢。
預測2025年的閱讀趨勢三大方向
(一)2025年人文、文學、商業類書籍穩坐前三大閱讀排行,但人文類書籍(包含:心理學、歷史、宗教、哲學)將會取代文學類,成為滲透率(註一)最高的購書類別,面對充滿考驗的未來,心理勵志類型的書更將反映社會情勢,受到讀者喜愛。
(註一:書籍類別閱讀滲透率= 該書籍類別購書不重複人數/總書籍購書不重複人數)
(二)台灣人口數逐漸減少,而少子化的現象並不影響兒童圖書銷售,預測2025年36-50歲適齡建立家庭的中壯年族群,因家中孩童數量漸少,反而對下一代更投入關愛,對於兒童圖書需求增加。
(三)網路的普及影響閱讀行為,2025年將傾向閱讀漫畫、繪本等圖像類別書籍;反之,網路發達也導致2025年讀者對於旅遊、醫療等資訊類的書籍需求下降。
看更多:華文閱讀的複調之聲 ── 2019誠品年度閱讀論壇側記
https://meet.eslite.com/tw/tc/article/201912120002
論壇側記 在 文化研究學會- 【論壇側記No.140】 台灣租書店的變身形態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論壇側記No.140】 台灣租書店的變身形態 今年六月,台灣ACG研究學會與文化研究學會合辦的第一場文化批判論壇,已經圓滿結束,錯過的朋友也別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