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父的鹽
公視的新疆議題問題?
這當然是個好問題,而且是個非常深刻的媒體識讀問題.
我想只有高竿的人才看的出來.
部分媒體人奉為圭杲的幾個原則,忠實呈現事實、不帶有意識形態色彩、正反雙方並陳、客觀、中立....其實存在著盲點.
這就像我們把一段霸凌的影片,跟一本聖經擺在一起,這就叫反霸凌了,或者,這就叫「不帶偏見的陳述事實」.
霸凌的影片,後頭放上聖經的敘述,聖經的歸聖經,霸凌歸霸凌,整個過程缺乏了「你自身的觀點」,感覺就像機械般的陳述事實:有個人在霸凌他人,另一個人反對,我們依舊不知道誰對誰錯,交由你來判定,結束.
在霸凌的影片釋出的當下,兇手或者加害人的惡意,已經置入其中,單純的呈現「事實」,其實就是單純的在重複兇手的觀點而已;也可以說,某種程度在間接幫忙宣揚兇手希望表達的意志.
雖然這似乎是難以避免的問題,你要抵制或杯葛兇手的錯誤,必然得呈現他做了什麼事,我們不必因為害怕產生不良的影響,所以就刻意避開兇手的犯行,只強調這是錯的,但不知錯在哪.
所以,你的觀點就很重要.
呈現者亦必須是評價者,哪怕是一點點,都必須參與其中,如果只把這任務,丟給敘事中的人物,例如丟給訊息中的米國人,這就會像是動物星球頻道的節目,一隻獵豹殺死一隻羚羊,其他的動物如長頸鹿發出警告聲,有些動物表示反抗,使觀者認為,這是一場大自然的自然競爭,一個弱肉強食的原始草原.
但套用在人類身上,這就完全不能這樣解讀,呈現者完全不參與,只當個普通的旁白,自認為是超然的立場,其實真實的意義就是「什麼也沒幹」,看起來是有理想性的敘述,但只不過是一種懶散而已.
這令人想到了,某些哲學家鑽研學問到後來,就開始去模仿孩童,認為那是最純粹的;某些人尋求構造改革的結果,是回到原始的採集生活.
在新聞中,我們可以看到米國人代替公視,進行辨識價值的動作,「同一天,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表示,將於下周審查兩部有關新疆地區,涉及強迫勞動的法案;她重申,若美國因商業利益,拒絕談論中國人權問題,美國將失去談論世界其他地方人權的道德權威性.」
「西方國家指控並抨擊中國政府,以不人道方式將維吾爾人關押於再教育營,並進行改造,中國官方始終否認.」
緊接著,又是中國改造意識的成果完整呈現,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更播放《我們來自新疆》的紀錄片,宣傳新疆年輕人到各省工廠工作,明顯改善貧窮生活。《我們來自新疆》紀錄片片段 :『20歲的烏蘭,在南京電子廠一個月賺取5000多元人民幣,她說寄錢回老家,旁人會羨慕.』
電子廠勞工烏蘭說:『(那這五千多塊錢在你們當地是一個什麼樣的收入水平?)我們那邊是收入低,最高就是三千左右,有些人挺羨慕的.』」
再放上美國,
「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說:『如果我們拒絕談論中國人權議題,因為商業利益,我們將失去所有的道德權威性,去談論世界上其他地方的人權議題.』」
結語是,
「美國國土安全部已在14日表示,不少新疆製造產品,是在強迫勞動下的狀態下生產.針對這些侵犯人權的行為,美國必須做出反應,因此要對包括棉花在內的產品,發布五項禁止進口暫扣令;但中國外交部反擊,批評美國以強迫勞動作為藉口,違反國際貿易規則,是霸凌行徑.」
這樣的價值辨識是微弱的,因為述說的好像是美國人自己的事情,西方世界的一種價值觀,這跟中國不同,美國依據他們的價值觀,他們的長遠利益,他們害怕失去自己的道德權威性,在談論美國自己的問題,而不是從一個普世的觀點來談中國的罪惡.
而結語更加不知所云,單純的呈現兩種觀點,兩個國家彼此的衝突反應,就好像看兩人在打擂台一樣,另一個人還可以認為對方是霸凌,而這個觀點也是可以在這套超然客觀的情境中,成為讀者感知到的「對」的想法.
這個就是缺乏自身的觀點所致.
兩個人在打架,好像所處的道德正當性,是對等的,雖然強調了中國洗腦宣傳的犯行,但去意識化的結果,就是那可能不是犯行,讓人不知道是犯行,甚至,那有可能是對的,是新疆的心聲或事實的真相.
有brother提及了兩個網路上盛傳的圖片,其實滿貼切的,一則是黑人爭取自己的公民權,另一邊是三k黨,嚷嚷著要殺光黑人,有一個人站在中間,say「我們折衷好嗎?」
這就變成殺一點黑人,給一點公民權.
另一則是「假中立」的論述,當一方的意識,已經越過了中線,侵犯另一方,「真中立」會如此敘述,「A踩了不可跨越的底線,對B的存在造成壓迫,侵害了B的權利,A必須回到底線右側的位置」,「假中立」則如此敘述,「AB兩者都有錯,應公平傾聽雙方的意見,不對立也不分別,透過對話與調解來判斷是非,求取平衡的中立立場.」
當單純的「正反兩方並陳」的結果,就是一方早已侵奪了「正確」的意識,實行了暴力侵害,而我們還要強調雙方公平、一致的呈現,呈現出來的,就是對方早已佔據道德的一角,實行反道德,而代表正確的道德者,早已缺了一角,讓對方得逞,而我們要閱聽者公平的看待此事,將不公平的現象,當作公平,並平等的看待兩者.
取而代之的,就是這種思維衝突,要受眾用不偏頗的眼光,去界定已經偏頗的事情.
通常,我們用不偏頗,或者說,客觀的眼光,去看待事情的始末,是為了能滌清楚是非,特別是「非」,因為披上無知之幕,可以讓「非」看得更加清楚.
但是這種呈現方式,則是強制讀者用「不偏頗的眼光」,直接降落在「非」,變成「不偏頗的非」,就成為「不是非」.
然後,「無是非」.
這是屬於直覺式的思考,直觀的訊息處理方式,這類新聞呈現方式,可以說,非常之粗糙.
山達基這個著名的科學宗教,有一種排毒治療方式,過程使用大劑量的維生素 B3(菸鹼酸)和熱桑拿,藥片和高溫的結合,加上一些健美操,還有每天半杯的油,桑拿就是洗三溫暖,因為會熱到出汗,身體油油的,半杯油就是用來補充那些排出的油.
他們聲稱汗跟油會連同毒素一起排出去,當你的皮膚變得潮紅,並且開始頭痛,這被視為效果已經出現的證明.
事實上,那是維生素攝取過量的副作用.
山達基認為這整套療程《清除身體,清醒頭腦》,油和維生素,可以替代掉你身上失去的,更換你體內的脂肪組織,換言之,就是壞得跑出去,好得跑進來.
著名的演員湯姆·克魯斯,在911事件中,即打著醫學組織的名義,偷偷的為救護人員進行這種治療,引起了爭議.
阿湯哥甚至還攻擊布魯克.雪德絲,我們的漂亮寶貝,她罹患產後憂鬱症,服用抗憂鬱症藥物治療,阿湯哥說她這樣是「不負責任的」,他稱「抗憂鬱症的藥物都只是在『遮掩問題』而已,而且許多青少年濫用這些抗憂鬱症藥物.」
「我關心布魯克·雪德絲,因為她是有無比天份的女性,但看看她,她的演藝事業怎麼了?」
他說,其他人不懂精神科的歷史,「但我懂,我有研究.」
「根據我的瞭解,精神科是一門假的科學,布魯克雪德絲也不瞭解精神科的歷史.」
在他的山達基觀念裡,有事只要多吃維他命就好了.
「排毒治療」可以反映出直覺式思考的缺陷,我們以為排出去的,就是毒素,是不好的東西,然後我們以為補充大量維他命,就可以替代掉身體因排出毒素,所造成的空缺,因為維他命是好的.
殊不知,看似好的現象,其實是攝取大量維他命,產生的結果,這個結果可能致命.
反映在這則「中官媒紀錄片 續宣揚新疆人民改善貧窮」的處理上,就是認為米國維他命,只要放進去,就可以替代掉壞的「中共官媒紀錄片」,使之產生酸鹼中和的效用,觀者不會產生任何不適的感覺,也不應該發生,然後我強調「中共官媒紀錄片」中的中共宣揚新疆人民改善貧窮的片段,這不會有什麼問題,哪怕是放在標題上,或內容不經處理的純粹論述,並以為是中肯的,內容已經妥善的證明了新聞想傳達的觀點,已經「排毒成功」,若產生誤解,也是人們自己不仔細看內容的問題.
但事實上,並非如此,我們只要想像這些的新聞,在電視上人們轉台,只看到幾秒鐘的結果,那他可能只會瀏覽到純粹的中共大外宣,產生的和中共大外宣的效果差不多,而不會看到後續的美國維他命.
這是有可能的,因為這事情似乎也發生在小編身上,他可能沒看完新聞內容,就只呈現了一部分內容在臉書上,以為完成了使命,就如同YOUTUBE擷取了新疆人滿臉微笑,開心的姿態,說我們來自新疆,而非美國維他命高聲的駁斥,總總因素加起來,這就成為了極似中共大外宣的宣傳效果.
「中國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在18日播放《我們來自新疆》的紀錄片,宣傳新疆年輕人到各省工廠工作,明顯改善貧窮生活.
20歲的烏蘭,在南京電子廠一個月賺取5000多元人民幣,她說寄錢回老家,旁人會羨慕.」
一群人開心的呵呵大笑,彷彿美化了新疆,維吾爾人被迫害的情形不存在.
所以責任到底在讀者還是小編或是公視?神父認為,是這個新聞本身就出現了細微的失焦,導致嚴重的偏頗,小編應該屬於後來被影響的末端現象之一,失之毫釐,差之千里.
「過猶不及」
亞里斯多德哲學理論,之所以會在孔子的「中庸之道」,華人的「中道理性客觀」產生質變,就是因為這種直覺式思考,固著性的,強調絕對的「不帶有意識形態色彩」、「正反兩方並陳」取其中的「假中立」,而產生如同維他命中毒般的毒素.
過猶不及,Nothing too much,這不只是反映在我們指涉那些過度的意識呈現,「不夠客觀」的東西,也反映在「過猶不及」本身.
若太過「過猶不及」的結果,他也會是一種過度偏頗,而且對事理的殺傷力更強,自認為不偏頗的去執行超級偏頗的事,還「不覺有什麼錯」.
最後,神父必須重申,我依然是「不可能的任務」系列的忠實觀眾.
雖然阿湯哥顯然是個笨蛋,並不如劇中所演出的伊森那樣聰明、睿智,具有深刻的覺察力,而且富有同理心,brother
本篇文章的完成 感謝 #Julia_Lee tomoyo的贊助
【贊助神父的菸 完成不可能的任務】
https://g6m3kimo.blogspot.com/p/blog-page.html
「調解完還可以 提 告 嗎」的推薦目錄:
- 關於調解完還可以 提 告 嗎 在 名為變態的神父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調解完還可以 提 告 嗎 在 金老ㄕ的教學日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調解完還可以 提 告 嗎 在 四隻小人一個媽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調解完還可以 提 告 嗎 在 [問題] 調解成功後還可以提告嗎? - 看板LAW 的評價
- 關於調解完還可以 提 告 嗎 在 [問題] 調解成功後還可以提告嗎? - law 的評價
- 關於調解完還可以 提 告 嗎 在 張宸浩律師- 論車禍法律問題之一、概論篇...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調解完還可以 提 告 嗎 在 調解筆錄反悔的推薦與評價,PTT、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調解完還可以 提 告 嗎 在 調解筆錄反悔的推薦與評價,PTT、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調解完還可以 提 告 嗎 在 參加調解會簽完和解書可以反悔嗎?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調解完還可以 提 告 嗎 在 和解後反悔、調解後不付錢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調解完還可以 提 告 嗎 在 和解後反悔、調解後不付錢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調解完還可以 提 告 嗎 在 已和解又收到法院刑事傳票(第6頁)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調解完還可以 提 告 嗎 在 [車禍] 調解和解後不撤告,鄉鎮市調解條例第27條 的評價
調解完還可以 提 告 嗎 在 金老ㄕ的教學日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戰國名將生死錄】馬陵之戰:一個強權的殞落
作為戰國歷史往事的開篇(雖然在粉絲團的朋友,你們應該是從末期的起翦頗牧、中期的濟西之戰,看到如今的初期文章,所以觀看順序反而是顛倒狀態。其實這不是失誤,這個觀看順序是為了致敬諾蘭導演的「天能」,我佈這個局很久了,大家有注意到嗎......好吧,以上都是我垃圾話,我純粹是因為初期文章最晚完成,所以現在才貼上),我們有必要先好好了解:何謂戰國時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何時開端?
首先,不同史家對戰國時代的開端都有各自的看法,老ㄕ則採用司馬光的《資治通鑑》版本,也就是以「三家分晉」作為開始。那何為三家分晉?這又要從「晉國」的歷史背景開始說起。
話說周朝建立時,由於自身實力不足,所以將土地分給諸侯,讓諸侯去管理基礎不穩的地區。晉國就是封建的諸侯國之一,他的首任君主是周成王的弟弟,與周王室關係相當親密。時間來到東周時代的前期,也就是大家較熟悉的「春秋」,此時周天子的權威一落千丈,許多強大的諸侯國在實際地位開始凌駕於周王室之上;不過,此時因為外族入侵嚴重,諸侯們會公推一個「霸主」,透過尊崇周王室的表面行為去團結諸侯,之後領導各國對抗外族的威脅。而晉國在春秋時代長期居霸主地位,其中最著名的事蹟,莫過於晉文公擊敗挑戰周王室權威的楚國。
可到了春秋中後期,許多國家的「大夫」開始凌駕「諸侯」。
所謂大夫,本來是諸侯的臣子,但隨著大夫深耕地方並長期執政,他們的影響力開始超越上司,甚至是上司的上司,也就是周天子。
例如:孔子有一次看到魯國的大夫─季孫氏,在自家庭院擺出「八佾舞」,讓重視禮制的孔子憤怒大罵:「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原來按《周禮》規定,周天子才可以使用八佾(也就是8X8,共64人舞蹈)、諸侯為六佾、卿大夫四佾、士用二佾。結果身為大夫的季孫氏用周天子禮儀(這概念可以想像成市議員擺出總統級國宴),可見他超級藐視禮制。
昔日強大的晉國也沒躲過大勢所趨,最終被原本侍奉的韓、趙、魏三家大夫瓜分了土地及人民。隨後,周天子追認三家分晉的合理性。
為何老ㄕ以三家分晉作為戰國開端?因為此事代表周朝禮樂制度的進一步崩壞。
春秋時代,雖然諸侯國已經藐視周天子,但仍會把作為立國基礎的禮儀拿出來做樣子。比如做為春秋首霸的齊桓公,當年他率領各國聯軍對抗楚國,楚國派人去問:「老兄,你幹嘛派大軍逼近我國?」齊桓公回答:「我要打你,原因之一是你竟然沒給周天子貢品!」這話看實際層面其實非常搞笑,因為齊桓公跟周天子並不親密,這很像一個學校孩子王,領著一大群同伴去堵其他學校的熊孩子,然後說原因是:「因為你沒還我隔壁班阿明的橡皮擦!」
但從齊桓公凡事都要使用周天子的名義,就知道這人多少是講規矩的。所以有次,齊桓公跟魯國談判,結果一個叫曹沫的魯國將領突然就在會議上脅持齊桓公:「把你侵占魯國還來,不然我要你命。」齊桓公無奈之下,只能接受。結果等到曹沫放走了齊桓公,齊桓公立刻跟他手下表示:「把曹沫給我抓過來剁了!」此時,輔佐齊桓公的超級政治家─管仲,立刻說:「算了吧,與其出爾反爾,不如就守信用的歸還魯國土地,各國看您這麼守規矩,一定聽您的號令,這樣能獲得的好處一定更多。」之後形勢的發展果然如管仲所料,可見春秋時代,大家還講表面文章也有基本底線。
但三家分晉,卻是直接把上下尊卑的規矩打破,重點是:身為規矩的名義老大─周天子,對此卻是一點異議都沒有。可見此時是真正的禮崩樂壞,凡事只講拳頭而不講道理。如果說戰國時代是以背叛、霸凌、壞規矩做為開端,那用一個字就可以定調這個時代的氛圍,那就是……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戰國認知的誤區
再來,戰國時代何時結束?我採用司馬遷的說法,也就是西元前221年,秦滅六國。這時我們就要提到一個名詞:戰國七雄。
拜舊課綱的教科書內容所賜,不少人對秦、楚、韓、趙、魏、齊、燕,這七個戰國強權有些記憶,而教科書通常還附贈一張戰國七雄的形勢圖去強化心心學子們的印象。但其實教科書提供的,通常是戰國晚期的形勢圖,雖然沒錯,但容易造成兩個錯覺。
第一就是:國家數目很少。
實際上,戰國初期仍有不少中小型國家,像是老牌諸侯國:魯、衛、宋,或是邊疆民族建立的國家:越、中山、巴、蜀,甚至是一些有功之臣的私有土地也可成為一個國家,代表有:戰國四公子的孟嘗君領地─薛國、商鞅因改革有功而獲得的封地─商。這些名不經傳的國家,有些實力不容小覷,像是越國曾屢敗楚國及齊國,所以當時的天下大勢其實尚未明朗化,戰國七雄更是尚未成形。
第二就是:用土地面積衡量國家實力。
乍看戰國七雄地圖,楚最大、秦次之,接下來是燕、趙兩國,而韓國土地小的可憐。這一方面容易讓人覺得土地越大的國家實力就越強,另一方面也會讓人疑惑:就韓國這個份量,怎麼也能被稱為七雄之一?
實際上,對於古代國家,國土面積並不是最重要的,真正重要的因素有二……地力及人口。
試想你擁有一望無際的土地,可卻是一片荒漠,那有價值嗎?就算土地資源很多,但沒半個人居住,那這塊土地能夠有效開發嗎?所以燕、趙、秦三國看起來土地雖大,但很多地區土地貧脊又靠近邊疆民族,對國家的GDP貢獻也就難以期待,而生活條件這麼惡劣的地方,自然無法期待有大量人口定居。
韓國雖小,但它的國土全是高度開發地區,人口密集且經濟上量小質精的搭配,甚至讓韓國在科技表現上居於各國的前段班,像是遠程武器的弩,當時人有「天下之強弓勁弩皆從韓出」、「遠者括蔽洞胸,近者鏑弇心」的評價,近戰武器的劍也是「陸斷牛馬,水截鵠鴈」、「當敵則斬堅甲鐵幕」,所以韓國在初期還是擁有一定競爭力。
而燕國雖大,但位置偏僻又大多土地資源匱乏,導致這個國家的國力長時間處於弱勢。史記紀錄燕國,提到該國的第一代君主是燕召公,然後是「自召公以下九世至惠侯」。啥意思?就是開國第一代君主掛掉後,接下來有好幾代君主連名字都不知道,簡直邊緣到了極點,若是強國,又豈會淪落到如此地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個強權的崛起
那有沒有土地大、資源好、人口多的國家呢?其實是有的,那就是魏國與齊國。
先說齊國,背靠大海擁有漁鹽之力,尤其是鹽,這是人生活的必需品,甚至在漢朝以後還被列為國家專賣品好斂財,可見齊國佔有不小的天然優勢。另外齊國的開發歷史很早,是西周最初建立幾個諸侯國之一,歷經數百年的經營,此地的人口發展極具規模,當時人形容齊國首都臨淄「張袂成陰,揮汗成雨,比肩繼踵(白話翻譯:人多到展開衣袖可以遮住太陽,每人揮一把汗就像下雨,走路時彼此會肩碰肩、腳挨腳)。」
相比之下,魏國是個年輕的國家。魏國本屬於春秋大國─晉國的一部分,後來三家分晉,魏國就以今日的山西南部、河南北部和陝西、河北的部分地區立足,而這些地區很多是周朝時代高度開發的蛋黃區,按電玩術語,魏國就是開局即土豪的優勢狀態。
不過凡事有一好無兩好,齊、魏兩國也有各自的毛病。
先說齊國,最大的問題就是……軍事能力很菜。生活在戰國時代的荀子曾這麼評價:「齊之技擊不可以遇魏之武卒,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銳士。」就是齊軍比魏軍爛,魏軍又打不贏秦軍。就連在齊國訓練部隊的軍事家─孫臏,都曾說:「齊軍以怯戰聞名。」
再說魏國,翻看地圖,不難發現該國位處中央地帶。好處是:四通八達的交通,壞處是:四面都是敵人,而且有方便的通交隨時來胖揍你!
或許是位處四戰之地的危機,魏國在所有國家當中最先做出革新的行動。
魏國的開國君主─魏文侯聘起李悝為相,按《法經》的內容治國。法經的具體內容可以先不用理會,因為真正重要的,是它的核心意義─使用成文法。
前面提到,周朝的統治基礎是禮樂制度,也就是規矩。但很弔詭的,《禮記》卻又提到:「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也就是平民老百姓是不知道規矩怎麼玩的。之所以如此,其實是周初的統治者很刻意的要做初社會階級的差別,這本來沒毛病,因為平民跟貴族的資源不一樣,自然無法讓兩者享受相同待遇。可隨著時間發展,上層人士已經不遵守禮樂制度,這時如果還不置定新規矩將平民階級動員起來,那整個國家將毫無動力,更無法在亂世中競爭。
所以李悝用《法經》,就是告訴極具潛力的平民老百姓以後怎麼跟著國家玩。同時,也制定出升遷制度,認有新發展的人才看到具體清楚的努力方向。所以在魏文侯時代,武有吳起、樂羊,文有孔子的弟子─子夏、技術官員有治水達人─西門豹,堪稱是面面俱到的豪華人才團隊。
另外魏文侯本人也十分聰明的運用外交手段,減少自己四面受敵的處境。曾經韓、趙兩國發生戰爭,然後兩國都派使者拉攏魏國,結果魏文侯沒有趁人之危或坐地起價,反而調解兩國紛爭。此舉讓韓、趙兩國與魏國組成同盟,魏文侯得以解除南北兩面的軍事壓力。
隨後魏文侯憑藉著改革的國力,加上韓趙聯軍的支持;東破齊國,甚至把齊國君主都給俘虜;西攻秦國,取得河西之地,讓秦國只能龜縮一隅;南敗楚國,攻掠下不少土地;另外由異族建立的中山國,也被魏文侯消滅,魏國自此成為率先崛起的戰國首強。
但這一切在魏惠王的時代,完全變調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亂世無信義
魏惠王的名字叫魏罃,是魏文侯的接班人─魏武侯的兒子。當初武侯死前並未確立繼承人,結果造成魏罃與魏緩互相爭奪領導權,起初魏罃佔優勢,魏緩於是逃到趙國,結果韓國君主卻覺得:「現在魏罃只掌握一半的國土,所趁這時候侵略一地能撈到好處。」於是慫恿趙國,聯合進攻魏國。
根基不穩的魏罃很快被聯軍擊敗並被包圍,眼看就是等死的局面,沒想到韓趙兩國卻起了內鬨,因為趙國主張「殺死魏罃、擁立魏緩後,就讓魏國割地,我們就退兵吧」,韓國卻認為「乾脆分裂魏國,魏罃、魏緩個治理一半,如此就永遠消除魏國的威脅」,在各持己見的狀況下,兩國都選擇退兵,魏罃這才殺了魏緩,成為新的魏國君主。
回想文侯時代,魏國對韓趙的矛盾盡心調解,可韓趙兩國卻在多年後趁魏國內亂興風作浪,搞的魏國差點滅亡。如此恩將仇報的舉動完全證明:「戰國是亂世,沒有什麼仁義道德,更沒有永遠的盟友。」這也徹底點燃魏惠王向韓、趙兩國報復的念頭。
西元前354年,趙國攻打魏國的附庸衛國,魏國因此攻趙,並在隔年攻破趙國首都─邯鄲。這次的進攻,可以視為魏惠王復仇的成功,問題是有那麼一句話:「出來混,遲早要還。」韓趙兩國攻魏因此種下仇恨,那魏國以前就沒有攻打過其他國家而結下樑子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霸業崩壞
在魏國大肆擴張時,齊、秦兩國正在蓄力改革並等待反擊的時刻。
如今魏國因攻趙,造成國內多個地區防務空虛。齊國以救趙的名義,派軍攻打魏國,而齊軍在田忌、孫臏的領導下速攻魏國首都─大梁,造成魏軍回救本國時,被齊軍在桂陵打埋伏。同時間的秦國,則趁魏國注意力被東方齊國吸引時,攻取河西地區的城市,甚至還進一步打下魏國核心重鎮─安邑。就連楚國都趁機攻打魏國南部,造成魏國被三面圍毆的窘境。
但戰國首強的實力非同小可,在重整態勢後,魏惠王先在東線戰場重挫齊軍,使齊國趕緊聯合楚國向魏請求和休兵。然後魏惠王在調動大軍,並聯合12個小諸侯國兵臨西方的秦國,嚇得秦孝公認聳求和。
從桂陵之戰後的一系列操作,可以看出魏惠王頗有手腕,而魏國依舊生猛。對此,其他諸侯國表示:「一次不成功,還可以來第二次呀。」
公元前343年,魏國攻打韓國,然後就是一樣的劇本發展,齊國以救韓的名義攻打魏國,結果在馬陵打埋伏,殲滅10萬魏軍。同一時間,秦國又搞背刺,並且一口氣打下大部份河西地區。
馬陵之戰後,魏國因為損失相當比例的青壯年人口,開始走向衰弱而難以挽救,這當中最悲情的,莫過於魏惠王。除了他葬送父輩們建立的優勢,另一個折磨人的,是他遠超同時代平均的長壽。惠王一直活到81歲,統治魏國50年,是戰國史上統治期第二長的君主(第一名是統治56年的秦昭王),但在他統治中後期,眼睜睜看著各國相繼崛起,自己還必須一再承認他國的權威,比如:統治的第36年尊稱齊國君主為王、統治第47年一口氣承認韓、趙、燕、中山為王(是的,連曾經被打到滅國的中山,魏國都必須和它平起平坐,可見當時的魏國已經是多麼無力),這日薄西山的趨勢,對一生都在奮戰的人來說,那是何等的悲涼。
本來我想就魏惠王喪失霸業的往事總結出一些道理,可我寫到最後卻發現:魏惠王大致上也沒犯什麼致命性錯誤呀。
你若說他窮兵黷武,在亂世中又怎能不大動干戈?你若說他四處結怨,可是有很多敵人不是他主動招惹,而是主動趁火打劫。身處一個隨時變動、充滿背叛、人才流動極大的領導位置,我自認絕對做不來,那我有什麼資格評論魏惠王?真要我說,那就是:不是惠王不努力,也不是惠王沒實力,只是他的競爭者做的比他更好。
經由惠王以及魏國的興衰,我們大致了解戰國的形勢轉變以及時代氛圍,此後,透過不同時期、地區、出身的名將,去更多了解個人在時代下究竟會活出什麼樣的際遇了。所以接下來,歡迎踏進入金老ㄕ建構的戰國歷史,也請大家踏出戰國時代思考模式的第一步吧。
圖片:馬陵之戰示意圖
調解完還可以 提 告 嗎 在 四隻小人一個媽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負能量文小心慎入
前陣子帶拿鐵去醫院,想說上一年級前再讓他做一次心理衡鑑,萬一開學後在學校有什麼問題報告還可以派上用場,但醫生說:「等上學後有問題再來就好。」
可是這陣子他的狀況又開始不太穩定。
平常生氣時會揮手揮腳丟東西,沒有攻擊到他人我都覺得算了。
但是上禮拜先是在餐廳踢了我兩腳,然後連平常可以把拿鐵齁住的治療師也開始覺得他的情緒起伏變得有點大,不只會言語攻擊一起上課的同學,也會坐在椅子縮成一球背對老師消極攻擊。
在學校也很容易分心,尤其是沒興趣的課或者位子如果剛好在最邊邊時,心可能就被其他東西吸引走。
有人可能會說,遇到沒興趣的事情分心很正常啊!
關於這點我問過治療師,她說隨著孩子年紀慢慢變大,就算對沒興趣的科目,上課時還是得該保有一定程度的專注力比較合理。
對喜歡的人行為總是越界,常常造成對方的不舒服而讓對方告到老師那裡去,老師三天兩頭就要開庭調解紛爭。
更不用提在家或在學校都一樣難叫得動這種對我來說已經無痛無感不算什麼的症頭。
有沒有貼心可愛很正常的時候?
當然也是有呀!
所以以上這些事情我可以無限包容、無限接納他,現在甚至幾乎不因為這些事責備他,也不會因為這些事處罰他。
但這個世界這麼大,其他人會願意像我這樣無條件接受他的行為嗎?
對我來說最痛苦的是什麼?
是身邊有一部份的人會跟我說覺得拿鐵沒事啊很正常啊,而另一部份的人會跟我說他很奇怪不太正常。
我想知道答案,所以我帶他去看醫生帶他去上治療課。我有時候會覺得好疑惑,我到底在求什麼,是不是一直想找一個答案的我才是不正常的那個。
然後也有人跟我說:「妳想太多了,如果妳夠愛他的話,問題就會解決。」
這幾天跟一位孩子跟拿鐵有相同症狀的媽媽聊天,她的孩子因為在學校遇到老師非常不友善的對待,最後她決定把孩子帶回家自學。
在我認識的媽媽圈裡,同時兼具了愛與智慧和美貌的人非她莫屬。她努力了大半年24小時完全沒有自己的帶著她的孩子學習到處跑跳,她也真心認為用愛可以化解一切問題,結果最後還是逃不過醫生用藥的建議。
那種難過跟洩氣真的......
雖然我不想這麼說,但我想真正有帶著孩子24時生活超過一個禮拜以上的人才會懂箇中滋味。
所以真的是我的愛不夠嗎?
現在想想也有可能是這樣吧?
因為我也有點疲乏到給不出愛了。
#偶爾來點負能量
#不抒發一下情緒快得內傷了
調解完還可以 提 告 嗎 在 [問題] 調解成功後還可以提告嗎? - law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如果他收到就沒問題了結果後來他又打來說對方在調解完後幾天後反悔又跑去提告,我完全不知道所以我還是得去做筆錄想請問這樣表示調解是不成功的嗎? ... <看更多>
調解完還可以 提 告 嗎 在 張宸浩律師- 論車禍法律問題之一、概論篇... |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請問如果車禍雙方都有受傷,肇事責任7:3,如果對方在6個月期限的前一天提告,等我收到法院通知,我已過了6個月提告的期限,我還能反訴提告對方過失傷害嗎? 2 年 檢舉. ... <看更多>
調解完還可以 提 告 嗎 在 [問題] 調解成功後還可以提告嗎? - 看板LAW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各位大大好,不好意思我最近遇到法律上的問題
去年我跟人家出車禍,大概兩個多月後在區公所調解委員會調解成功
也當場把說好的賠償金額給了對方。後來對方還很開心的說雙方有誠意調解成功
過了幾天以後也收到法院寄來的判決書了,就是有蓋法院章的那張
我看調解書上面已經有記載雙方放棄一切民事及刑事告訴權利
可是昨天我又收到警察局寄來的通知說過失傷害被告要去做筆錄
我打電話去問是什麼事,警察跟我說是這個案子。我告訴他已經調解完畢了
警察叫我傳真給他看調解書。如果他收到就沒問題了
結果後來他又打來說對方在調解完後幾天後反悔又跑去提告,我完全不知道
所以我還是得去做筆錄
想請問這樣表示調解是不成功的嗎?我一直以為這件事結束了?可是感覺好像
直接要進法院了
警察叫我帶調解書去做筆錄他在跟檢察官報告,我想請問之後我還可以做什麼
我現在一頭霧水然後非常慌張,做完筆錄等著被檢察官傳喚還是等法院開庭嗎?
不好意思,麻煩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9.216.171.57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LAW/M.1592960068.A.D6E.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