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清+小抱怨文]
最近聽到一些台北班同學說,去年地方政府與政治上我的課,結果高普考題目在上課一題都沒講到,我的課本太薄,不夠完整,容易被突襲。
首先,上面那段話沒錯的地方是,我的課本真的很薄,喜歡厚厚課本才有安全感的同學並不適合,可以選擇其他老師的課也很棒,但是考題我真的完全沒講到嗎?很簡單,一一來檢視就知道:
107高考
第一題:
全球化之下的地方自治在第一單元,課本P9-P10,以歐盟為例,輔助+層級化原則就可以解。
第二題:
地方行政機關組織準則關於地方行政機關的組織、員額等,這我去年直接跳過我承認,但是大方向的地方制度法55-57條仍然有講。
第三題:
我國地方自治發展趨勢,第一單元,課本P7-P8,自治綱要、自治二法、地方制度法三大時期。
第四題:
新公共服務與社區主義,發展中的公共治理當中的標題「十」,去年是用補充講義方式在第15堂課發,花了兩堂課講治理,包含公共服務治理的原則及社區主義都有講到,文字也很完整。
107普考
第一題:
固有權說、承認說、制度保障說、人民主權說,課本P1-P2,第一堂就講到,而且到後面介紹自治事項及委辦事項區分標準時,又再回來帶第二次人民主權說。
第二題:
權限爭議解決模式,自治監督單元,用專題方式整理,課本P161-P164,分成行政解決、政治解決、司法解決、財政解決、管轄解決等模式。
嚴格來說,六題當中有五題上課有帶到,說我的課一題都沒講到,真的蠻扯。
我很能接受學生批評,說我上太難或太簡單、字太小、或其他各種的不習慣,我都可以接受。但是高普考看到題目一題都不會寫,就直接說因為我上課完全沒講,是一個比較不負責任的作法。
#課本薄是為了減輕同學的負擔
#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