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2期《新新聞》精彩內容
全民健保25歲,兩年後累虧達1047億元會破產?
全民籠罩在武漢肺炎疫情威脅下,每天關注著衛福部長陳時中率領的防疫團隊向國人報告疫情與防疫。民眾此刻也體會到,全民健保系統在防疫上發揮重大功能,除了實名制買口罩時派上用場,健保的雲端病歷系統結合入出境資料,藉由民眾旅遊史可篩檢出哪些患者來自疫情風險高的地區。
全民健保為台灣架起一張防疫網,堵住防疫漏洞。這個在今年3月滿25歲的制度,更長期扮演著民眾健康防護網。它是台灣民眾最滿意的政策,滿意度高達89.7%──甚至可能是全世界最受當地民眾滿意的公共政策。
不過,25年來健保制度也一直難以掙脫財務陰影。少子化、人口老化,加上工作年齡人口遞減,健保負擔愈見沉重。明年健保將連續第5年出現年度虧損,更嚴重的是,到了後年,健保累計收支將出現赤字,這是2012年以來首次,而且金額是破天荒的1047億天文數字。
健保虧損的原因不是單一的,但保費調漲的結局卻一致──25年來,兩次調漲都導致當時的衛生署長被迫下台。
假如沒有全民健保這張安全網,不僅防疫出漏洞,民眾健康更陷入極大風險──沒有健保的時代,疾病讓多少家庭破碎、破產,這不是25年來生活在健保防護網下的民眾可以想像的,也不是台灣人民想重蹈的狀況。
我們該如何理性看待健保制度?如何解決它的財務缺口?如何讓這個制度更完善、可以再保障台灣25年、50年?在這個專題中,我們從多個面向探討處於存亡轉捩關鍵的全民健保。
防健保破產,健保署長李伯璋:今年必須面對啟動保費調漲
明年健保累計收支只夠健保八天支出所需。健保署長李伯璋坦承健保財務再亮紅燈,健保署不能視而不見。他強調,相較於調漲費率,制訂合理的部分負擔,落實「使用者付費」精神,對健保永續經營是更重要的事。
台灣不能回到沒有健保、為一場病一家破碎的日子
翻開全民健保實施前的報章雜誌報導,總能看到因家人重病籌不出鉅額醫療費,最後只能賣房賣地、向地下錢莊借貸、家中姊妹含淚下海從事特種行業的案例。健保實施後,台灣人再不用體驗因經濟問題,只能看著自己或家人的生命戛然而止的痛苦。
新冠狀病毒傳播全球化,也逆轉了全球化
中國大規模封城以來,全世界正在適應一個沒有中國的「新常態」;如今,歐洲也可能面臨沒有義大利的歐洲。無視各地設下的重重關卡,誕生才幾個月的新型冠狀病毒橫掃全球,但也是全球化退潮的最大推動者。
台積電遭蘋果砍單,富士康拚3月全面復工
川普爆料,蘋果在中國全面恢復生產。據瞭解,中國政府特地發公文給富士康,要求三月全面復工。而由於供應鏈復工速度低於預期,蘋果日前也向台積電做出砍單動作,逼得台積電趕忙找來聯發科幫忙。而過去一段時間為產能所苦的聯發科,也樂意做順水人情。
歷史新新聞》1995年的健保臨時條款,像大地震的前震
1995年健保實施之初,就有人預料台灣的全民健保一實施後,有可能會造成醫師科別的斷層。像是外科、婦產科、心臟血管、腦科這種風險大的科別都將有缺人的危機,因為付出與報酬不成比例,看一個病人大家一樣二二○元。
安倍應變差嚇壞老百姓,能否安全下莊成問號
二月二十六日,安倍內閣開第十四次會議,要求全國地方政府讓中小學全面停課至四月初。武漢疫情在日本爆發之後,才突然做出這麼簡單又太遲的對策,這樣的應變能力著實嚇到了老百姓!也讓安倍的支持率下跌,四面楚歌。
中國疫情防控系統為何失靈?中央、地方互推責任
疫情全面爆發後,地方官員(武漢市長、武漢市委書記)與國家衛健委、中國疾控中心相互甩鍋,上怪下維穩瞞報,而地方雖承認管控晚了卻表示確有上報……,問責鏈條不斷拉鋸,在過去一個月裡讓不少網民感慨歹戲拖棚。
主席補選猛噴改革口水,郝龍斌、江啟臣搶票手法沒兩樣
有藍營要角觀察相差二十歲的郝龍斌、江啟臣之爭,忍不住形容這場乏人關注的黨主席補選,改革口水雖噴得比歷次主席選舉多,但仍由黃復興黨員、地方派系、黨員大戶定勝負。期待依靠老舊勢力當選的新主席大刀闊斧推動改革,他說:「阿婆生子,很難啦!」
參加宮廟遶境被罵翻 ,鄭文燦危機總動員
當傳統宗教盛事遇上疫情災難時,如何折衝協調,成了地方民意代表最大難題。鎮瀾宮暫停進香遶境的決定,不只讓各界安心,還意外解救許多中南部縣市首長的壓力;苦心經營多年高滿意度市長形象的鄭文燦,卻因受邀參加宮廟起駕活動而被網友罵翻。
吳斯懷站上政治擂台,內外受敵
國民黨軍系立委吳斯懷因抽籤失利,未能進入外交及國防委員會,被迫轉進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只是吳不斷掉槍讓國民黨頭痛,民進黨則延續「下架吳斯懷」操作主軸,將奄奄一息的藍營釘在靶架上繼續掃射。
通緝犯回台逃疫,法務部怕成防疫破口
中國武漢肺炎疫情太駭人,滯留中港澳的台灣通緝犯為求保命,近兩個月來返台投案數字節節上升。為防止病毒滲透進台灣人口最密集的監所,法務部除促成檢警視訊合作,也要求各地檢著手規畫獨立的「解送路線」、「拘留空間」及「偵訊室」。
尹衍樑、蘇貞昌抽手,台灣唯一太陽能原料廠寶德聲請破產
這五、六年來,尹衍樑投入兩筆資金投資寶德,到去年尹放棄投資後,寶德高層與多位大股東奔走於府院之間,期望政府能再伸出援手,但寶德終究難以擺脫太陽能的包袱與「錢坑」的形象,政府已卻步,華新焦家也不再堅持,決定聲請破產。
大苑子賣水果、搞app,邱瑞堂成行銷人偶像
大苑子靠著鮮明的新鮮水果飲品形象,在台灣手搖飲市場闖出名號。為了將競爭利基效益極大化,創辦人邱瑞堂動起了賣水果、開冰果室的念頭。他的行銷手法,更引來某連鎖便利商店業者的關注,讓不少行銷人員慕名而來求教。
政院要修國土計畫法,為重大建設開後門?
行政院日前通過的《國土計畫法》修正案兩大重點:被認定為「國家重大建設」即可改變國土計畫、原訂今年完成的縣市國土計畫將延長「一定期限」,引發各方強烈反彈,認為有架空國土計畫、空白授權之嫌,質疑「開發至上」思維是否再度成為執政主旋律?
無人機專法將上路,「禁飛區」地方不同調
無人機管理專章將在月底上路,但部分縣市對畫定飛行區域的態度趨於保守,使目前禁飛紅區幾乎涵蓋過半台灣,影響層面不只是一般玩家,也引發徒增行政成本、限制無人機科技應用的疑慮。如何讓法規及產業發展達到最佳平衡,中央與地方仍需審慎思量。
柯林頓和尼克森、老布希在總統俱樂部締結父子情
歷史最大的詭異,就是美國在這些「庸人」的帶領下,成就了可能是人類史上最富足先進的國家。同一個時期,英明天縱的史達林、毛澤東,卻讓蘇聯和中國成為充滿餓莩和政治受難者的恐怖地帶。
取得健保費調漲正當性,先節流除弊
根據健保民調:「請問你個人有浪費過健保資源嗎?」「請問你身邊親友有人浪費健保資源嗎?」承認自己浪費健保資源的僅一成,卻有八成認為身旁親友浪費。結論就是:「浪費資源的都是別人,絕對不是我!」但這很可能不是事實,而是人性。
停工、無薪、倒債,疫情骨牌效應讓中國受創遠甚SARS
不少經濟學者認為,如果中國大量的小微企業難以撐過疫情而倒閉,隨之而來的失業潮可能讓民眾無力支付貸款,很可能出現類似美國二○○八年次貸風暴引發房地產市場崩盤的危機。這頭逐漸逼近的「灰犀牛」恐將重挫中國經濟。
禍起武漢重創全球,各國能向中國索償?
世衛組織的《世界衛生規則》第六條規範:各締約國應在評估公共衛生資訊後二十四小時內,向世衛通報可能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衛事件。若武漢肺炎首例是出現在二○一九年的十二月初,那中國早就應該依據規定通報世衛。
解放軍三度擾台,美方欲打造「印太版北約」牽制
解放軍軍機於二月間三度擾台,軍方均依據「國軍經常戰備時期突發狀況處置規定」應變,國防部長嚴德發除每日聽取情報次長簡報外,也數度前往聯合情研中心掌握敵情動態。面對中共接連挑釁、台海「擦槍走火」可能性上升,台灣更需發揮智慧謹慎應對。
送口罩、推防疫宅,業者奇招讓2月房市出現盛況
武漢肺炎疫情在一月爆發,不少人認為這波房市恐怕不樂觀,甚至有許多人期待房價崩盤,等著撿便宜。但沒想到嚴峻的疫情仍擋不住民眾看房、買房,全台五都地政局公布的二月不動產買賣移轉棟數,意外呈現「年增、月增」的雙增盛況。
傳奇首相馬哈迪不想交班,驚奇連連的大馬政爭還有續集
馬來西亞政壇過去一周的戲劇性變化不斷。先是高齡九十四歲的前首相馬哈迪突然宣布辭職,圖謀藉此迫使人民公正黨實質領袖安華支持自己繼續執政,卻遭土團黨黨內第二號人物慕尤丁背叛,取得國家元首認可,宣誓就職新任總理。馬國政局仍充滿未知變數。
美國最長戰役 抽身阿富汗有望?
美國與阿富汗民兵組織「神學士」簽署和平協議,以終結漫長的戰爭,總統川普更宣告第一批美軍「即刻」開始撤軍。阿富汗戰爭在時間跨度上超過越戰,歷史定位上卻愈來愈像越戰。即使已簽署協議,神學士組織是否會信守反恐承諾仍有待觀望。
與民眾黨做區隔、強化地方動能,時力選後深耕地方
時力秘書長陳志明表示,時力在上一屆立委任期內,政黨和立委、相關議題的連結性較強,這次選舉卻仍遭民眾黨以空戰碾壓,媒體聲量大幅降低;不過有一個契機是傳統地方組織質變,因此仍不放棄經營地方組織。
傅崐萁急著回國民黨 多把政治保護傘
知情人士指出,傅崐萁趕在私交甚篤的林榮德代理主席期間恢復黨籍,目的自是避免新主席上任後橫生阻礙。只要能回到國民黨,以傅的深廣人脈及政治手腕,加上與韓國瑜交情友好,設法運作出任副秘書長以上黨職,增強政治保護傘應非難事。
誓東馬南佳斌 在 新新聞周刊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1722期《新新聞》精彩內容
全民健保25歲,兩年後累虧達1047億元會破產?
全民籠罩在武漢肺炎疫情威脅下,每天關注著衛福部長陳時中率領的防疫團隊向國人報告疫情與防疫。民眾此刻也體會到,全民健保系統在防疫上發揮重大功能,除了實名制買口罩時派上用場,健保的雲端病歷系統結合入出境資料,藉由民眾旅遊史可篩檢出哪些患者來自疫情風險高的地區。
全民健保為台灣架起一張防疫網,堵住防疫漏洞。這個在今年3月滿25歲的制度,更長期扮演著民眾健康防護網。它是台灣民眾最滿意的政策,滿意度高達89.7%──甚至可能是全世界最受當地民眾滿意的公共政策。
不過,25年來健保制度也一直難以掙脫財務陰影。少子化、人口老化,加上工作年齡人口遞減,健保負擔愈見沉重。明年健保將連續第5年出現年度虧損,更嚴重的是,到了後年,健保累計收支將出現赤字,這是2012年以來首次,而且金額是破天荒的1047億天文數字。
健保虧損的原因不是單一的,但保費調漲的結局卻一致──25年來,兩次調漲都導致當時的衛生署長被迫下台。
假如沒有全民健保這張安全網,不僅防疫出漏洞,民眾健康更陷入極大風險──沒有健保的時代,疾病讓多少家庭破碎、破產,這不是25年來生活在健保防護網下的民眾可以想像的,也不是台灣人民想重蹈的狀況。
我們該如何理性看待健保制度?如何解決它的財務缺口?如何讓這個制度更完善、可以再保障台灣25年、50年?在這個專題中,我們從多個面向探討處於存亡轉捩關鍵的全民健保。
防健保破產,健保署長李伯璋:今年必須面對啟動保費調漲
明年健保累計收支只夠健保八天支出所需。健保署長李伯璋坦承健保財務再亮紅燈,健保署不能視而不見。他強調,相較於調漲費率,制訂合理的部分負擔,落實「使用者付費」精神,對健保永續經營是更重要的事。
台灣不能回到沒有健保、為一場病一家破碎的日子
翻開全民健保實施前的報章雜誌報導,總能看到因家人重病籌不出鉅額醫療費,最後只能賣房賣地、向地下錢莊借貸、家中姊妹含淚下海從事特種行業的案例。健保實施後,台灣人再不用體驗因經濟問題,只能看著自己或家人的生命戛然而止的痛苦。
新冠狀病毒傳播全球化,也逆轉了全球化
中國大規模封城以來,全世界正在適應一個沒有中國的「新常態」;如今,歐洲也可能面臨沒有義大利的歐洲。無視各地設下的重重關卡,誕生才幾個月的新型冠狀病毒橫掃全球,但也是全球化退潮的最大推動者。
台積電遭蘋果砍單,富士康拚3月全面復工
川普爆料,蘋果在中國全面恢復生產。據瞭解,中國政府特地發公文給富士康,要求三月全面復工。而由於供應鏈復工速度低於預期,蘋果日前也向台積電做出砍單動作,逼得台積電趕忙找來聯發科幫忙。而過去一段時間為產能所苦的聯發科,也樂意做順水人情。
歷史新新聞》1995年的健保臨時條款,像大地震的前震
1995年健保實施之初,就有人預料台灣的全民健保一實施後,有可能會造成醫師科別的斷層。像是外科、婦產科、心臟血管、腦科這種風險大的科別都將有缺人的危機,因為付出與報酬不成比例,看一個病人大家一樣二二○元。
安倍應變差嚇壞老百姓,能否安全下莊成問號
二月二十六日,安倍內閣開第十四次會議,要求全國地方政府讓中小學全面停課至四月初。武漢疫情在日本爆發之後,才突然做出這麼簡單又太遲的對策,這樣的應變能力著實嚇到了老百姓!也讓安倍的支持率下跌,四面楚歌。
中國疫情防控系統為何失靈?中央、地方互推責任
疫情全面爆發後,地方官員(武漢市長、武漢市委書記)與國家衛健委、中國疾控中心相互甩鍋,上怪下維穩瞞報,而地方雖承認管控晚了卻表示確有上報……,問責鏈條不斷拉鋸,在過去一個月裡讓不少網民感慨歹戲拖棚。
主席補選猛噴改革口水,郝龍斌、江啟臣搶票手法沒兩樣
有藍營要角觀察相差二十歲的郝龍斌、江啟臣之爭,忍不住形容這場乏人關注的黨主席補選,改革口水雖噴得比歷次主席選舉多,但仍由黃復興黨員、地方派系、黨員大戶定勝負。期待依靠老舊勢力當選的新主席大刀闊斧推動改革,他說:「阿婆生子,很難啦!」
參加宮廟遶境被罵翻 ,鄭文燦危機總動員
當傳統宗教盛事遇上疫情災難時,如何折衝協調,成了地方民意代表最大難題。鎮瀾宮暫停進香遶境的決定,不只讓各界安心,還意外解救許多中南部縣市首長的壓力;苦心經營多年高滿意度市長形象的鄭文燦,卻因受邀參加宮廟起駕活動而被網友罵翻。
吳斯懷站上政治擂台,內外受敵
國民黨軍系立委吳斯懷因抽籤失利,未能進入外交及國防委員會,被迫轉進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只是吳不斷掉槍讓國民黨頭痛,民進黨則延續「下架吳斯懷」操作主軸,將奄奄一息的藍營釘在靶架上繼續掃射。
通緝犯回台逃疫,法務部怕成防疫破口
中國武漢肺炎疫情太駭人,滯留中港澳的台灣通緝犯為求保命,近兩個月來返台投案數字節節上升。為防止病毒滲透進台灣人口最密集的監所,法務部除促成檢警視訊合作,也要求各地檢著手規畫獨立的「解送路線」、「拘留空間」及「偵訊室」。
尹衍樑、蘇貞昌抽手,台灣唯一太陽能原料廠寶德聲請破產
這五、六年來,尹衍樑投入兩筆資金投資寶德,到去年尹放棄投資後,寶德高層與多位大股東奔走於府院之間,期望政府能再伸出援手,但寶德終究難以擺脫太陽能的包袱與「錢坑」的形象,政府已卻步,華新焦家也不再堅持,決定聲請破產。
大苑子賣水果、搞app,邱瑞堂成行銷人偶像
大苑子靠著鮮明的新鮮水果飲品形象,在台灣手搖飲市場闖出名號。為了將競爭利基效益極大化,創辦人邱瑞堂動起了賣水果、開冰果室的念頭。他的行銷手法,更引來某連鎖便利商店業者的關注,讓不少行銷人員慕名而來求教。
政院要修國土計畫法,為重大建設開後門?
行政院日前通過的《國土計畫法》修正案兩大重點:被認定為「國家重大建設」即可改變國土計畫、原訂今年完成的縣市國土計畫將延長「一定期限」,引發各方強烈反彈,認為有架空國土計畫、空白授權之嫌,質疑「開發至上」思維是否再度成為執政主旋律?
無人機專法將上路,「禁飛區」地方不同調
無人機管理專章將在月底上路,但部分縣市對畫定飛行區域的態度趨於保守,使目前禁飛紅區幾乎涵蓋過半台灣,影響層面不只是一般玩家,也引發徒增行政成本、限制無人機科技應用的疑慮。如何讓法規及產業發展達到最佳平衡,中央與地方仍需審慎思量。
柯林頓和尼克森、老布希在總統俱樂部締結父子情
歷史最大的詭異,就是美國在這些「庸人」的帶領下,成就了可能是人類史上最富足先進的國家。同一個時期,英明天縱的史達林、毛澤東,卻讓蘇聯和中國成為充滿餓莩和政治受難者的恐怖地帶。
取得健保費調漲正當性,先節流除弊
根據健保民調:「請問你個人有浪費過健保資源嗎?」「請問你身邊親友有人浪費健保資源嗎?」承認自己浪費健保資源的僅一成,卻有八成認為身旁親友浪費。結論就是:「浪費資源的都是別人,絕對不是我!」但這很可能不是事實,而是人性。
停工、無薪、倒債,疫情骨牌效應讓中國受創遠甚SARS
不少經濟學者認為,如果中國大量的小微企業難以撐過疫情而倒閉,隨之而來的失業潮可能讓民眾無力支付貸款,很可能出現類似美國二○○八年次貸風暴引發房地產市場崩盤的危機。這頭逐漸逼近的「灰犀牛」恐將重挫中國經濟。
禍起武漢重創全球,各國能向中國索償?
世衛組織的《世界衛生規則》第六條規範:各締約國應在評估公共衛生資訊後二十四小時內,向世衛通報可能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衛事件。若武漢肺炎首例是出現在二○一九年的十二月初,那中國早就應該依據規定通報世衛。
解放軍三度擾台,美方欲打造「印太版北約」牽制
解放軍軍機於二月間三度擾台,軍方均依據「國軍經常戰備時期突發狀況處置規定」應變,國防部長嚴德發除每日聽取情報次長簡報外,也數度前往聯合情研中心掌握敵情動態。面對中共接連挑釁、台海「擦槍走火」可能性上升,台灣更需發揮智慧謹慎應對。
送口罩、推防疫宅,業者奇招讓2月房市出現盛況
武漢肺炎疫情在一月爆發,不少人認為這波房市恐怕不樂觀,甚至有許多人期待房價崩盤,等著撿便宜。但沒想到嚴峻的疫情仍擋不住民眾看房、買房,全台五都地政局公布的二月不動產買賣移轉棟數,意外呈現「年增、月增」的雙增盛況。
傳奇首相馬哈迪不想交班,驚奇連連的大馬政爭還有續集
馬來西亞政壇過去一周的戲劇性變化不斷。先是高齡九十四歲的前首相馬哈迪突然宣布辭職,圖謀藉此迫使人民公正黨實質領袖安華支持自己繼續執政,卻遭土團黨黨內第二號人物慕尤丁背叛,取得國家元首認可,宣誓就職新任總理。馬國政局仍充滿未知變數。
美國最長戰役 抽身阿富汗有望?
美國與阿富汗民兵組織「神學士」簽署和平協議,以終結漫長的戰爭,總統川普更宣告第一批美軍「即刻」開始撤軍。阿富汗戰爭在時間跨度上超過越戰,歷史定位上卻愈來愈像越戰。即使已簽署協議,神學士組織是否會信守反恐承諾仍有待觀望。
與民眾黨做區隔、強化地方動能,時力選後深耕地方
時力秘書長陳志明表示,時力在上一屆立委任期內,政黨和立委、相關議題的連結性較強,這次選舉卻仍遭民眾黨以空戰碾壓,媒體聲量大幅降低;不過有一個契機是傳統地方組織質變,因此仍不放棄經營地方組織。
傅崐萁急著回國民黨 多把政治保護傘
知情人士指出,傅崐萁趕在私交甚篤的林榮德代理主席期間恢復黨籍,目的自是避免新主席上任後橫生阻礙。只要能回到國民黨,以傅的深廣人脈及政治手腕,加上與韓國瑜交情友好,設法運作出任副秘書長以上黨職,增強政治保護傘應非難事。
誓東馬南佳斌 在 新新聞周刊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1714期《新新聞》精彩內容
《反滲透法》影響大選關鍵因素,藍綠各有算盤
《反滲透法》被形容為讓藍營撿到槍。藍營輔選要角稱,支持者投票熱情高漲,激戰區選情都明顯回升。綠營人士則說,《中共代理人法》立法停頓,中南部支持者、年輕選民批民進黨打假球,中南部立委也有壓力,所以決定要推動《反滲透法》過關。
為何綠營拚國會過半,得衝高投票率?
年齡介於二十至三十四歲約五百萬票,屬於較支持蔡英文的年齡層,若投票率為六成,其中五成五支持蔡,可換算成一二.一%的得票率,無異為蔡英文及綠營立委提供十足的底氣。反之,如果投票率只有五一%,綠營將減少近二十五萬票。
黑鷹空難慟失總長沈一鳴,選後人事布局攸關上將連動
國軍於一月二日發生史上最嚴重的將領空難憾事。因黑鷹直升機失事,包括參謀總長沈一鳴在內共八死五傷。殉職將士均各追晉一階;失事原因經運安會協助判讀,現正由空軍進行比對中。此一空難也打亂上將人事布局,目前總長接任人選眾說紛紜。
馬政府國安高官赴中遭軟禁,藍失免罪符?
馬英九時期的某位前高官,傳聞遭中共國安官員約談盤問,還被半強迫地多留了兩天。中共對台政策已經轉向「牢牢掌握兩岸主導權」,不再像以前那麼在意藍綠,藍營對被綠營抹紅,還被北京當「間諜」的處境,顯然是憤怒且無奈。
柯P談選情:還好沒選!
選戰倒數計數,台北市長、台灣民眾黨(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動向引人注目。他在接受《新新聞》專訪時透露,藍綠都有人來向他爭取支持,但是「不表態就是我們最後的表態」;他也預測,總統蔡英文最後應會勝選。
此外,香港反送中成貫穿大選全程關鍵字。柯文哲如有機會見到習近平,會說兩件事:一是“Be patient”(稍安勿躁),二是推薦蔣經國“Slow release”(逐步開放)模式。他提醒,強力控制只會得到反效果,莫忘蘇聯從地球消失,殷鑑不遠。
針對立委選舉結果,柯P評估,國民黨「母雞踩死小雞」,加上不分區名單太爛,民進黨單獨過半機率很高,「問題是,你真的要讓民進黨在國會單獨過半嗎?」
韓國瑜:史上行程最少的總統候選人
藍營輔選幕僚指出,韓國瑜鞏固深藍鐵票的效果佳,但隨著選戰愈接近,深藍差不多完成歸隊,膠著選區更需要搶淺藍、知識藍及中間選民。依候選人屬性,藍委候選人會偏向找朱立倫、馬英九、韓國瑜的副手張善政,另外前台北市長郝龍斌也頗受歡迎。
疑有中資流入操弄大選地下賭盤,組頭幫韓總拉票?
據悉,檢警調近日接獲情資,發現有組頭提前封盤小英,只收韓國瑜贏,卻開出一賠五到一賠八的離譜賠率;有人則推出單押韓國瑜獲勝的賭盤,宣稱韓贏一票,賭客就能多分十元。辦案人員擔心,這些玩法可能會促使賭客為賺取彩金而拚命幫韓拉票。
「不衝也罷」,香港勇武抗爭的新年新策
香港新警務處長鄧炳強上任後,警民街頭衝突未止,警暴濫捕踏入今年有惡化的跡象。「香港獨立,唯一出路」成為元旦日遊行勇武抗爭者的新口號,灣仔、銅鑼灣沿路聲響遍天。警方採取現場大規模濫捕,人數之多已形成法庭的「司法災難」。
綠防堵「不確定因素」,怕賭盤、年輕人不投票、中國介入
「地下賭盤今年可以影響總統選票的三%到五%!」民進黨人士透露,蔡英文這次對上的是具有煽動力的韓國瑜,內部評估,應該無法像一六年那樣大贏對手三百萬票,加上地下賭盤間接影響,贏的票數直接砍半也不一定。
「蘇宏達們」激化選前反「綠色恐怖」怒氣
台大教授蘇宏達在臉書揭露因批評故宮政策而遭警局約談的經歷,掀起大選倒數期間的各方辯論。士林地院最後認定其言論屬個人意見合理評論,裁定不罰;台大校方亦罕見就此敏感事件發表聲明力挺,卻也引來學生會對於校方雙重標準的質疑。
藉《反滲透法》尾流和王美花助推,《營業秘密法》驚喜破風
《營業秘密法》修法歷經多次朝野協商,原本不抱希望能在第九屆立院會期通過。不料峰迴路轉,託《反滲透法》草案的福,趕在最後一次院會完成三讀。若民進黨沒有為《反滲透法》大張旗鼓,《營業秘密法》修法何時能通過,恐怕是個問號。
標金煞不住,5G頻譜競標成百億富豪生死鬥
電信業者表示,5G頻譜競標標金之所以會不理性地飆高,其實是產業生態使然。在頻寬「需求大於供給」的狀況下,後進者台灣之星要確保5G門票、生存權,遠傳電信、台灣大哥大想要幹掉老大哥中華電信,最後的結果就是頻譜競標「煞不住」。
中日韓共築新三國時代,政治矛盾重重
第八次中日韓首腦峰會在中國成都剛剛結束,比較中日韓三國的「勢」,日本占了中國的上風,中國又占了韓國的上風。整體而言,三國在貿易上的共同利益蓋過多年來的矛盾,川普政府混亂的東亞政策、貶低東亞同盟關係,更是將日韓推向中國一方。
嚴家三代特別顧問黃日燦,助嚴陳莉蓮穩住裕隆
黃日燦辭去台衫董事,如火如荼地投入產業創生平台,為成熟企業找出路,嚴陳莉蓮卻在這時候邀請他,希望他除了擔任台元紡織的特別顧問外,還能到裕隆集團擔任特別顧問與董事,加入裕隆的決策小組。對於嚴陳莉蓮的邀請,黃日燦不得不答應。
高檢署人事小搬風,反毒大業換人掌舵
高檢署檢察長王添盛已屆齡退休,誰會奪下這個職務始終是檢察界討論的焦點。隨著王退休也出現一股辭職潮,包括王最倚重的緝毒悍將王捷拓、林柏宏都走人,不僅讓高檢署內進行人事小搬風,更棘手的恐怕是,王添盛一手打造的反毒計畫該如何延續?
最後一哩路 小英從故鄉向北接地氣
總統蔡英文三次參與總統大選的最後一哩路,都從故鄉屏東楓港出發,一路往北掃。台一線掃街路線納入許多膠著選區,例如轉去南投縣陪第一選區立委候選人蔡培慧掃街,這區向來是民進黨超級艱困選區,競辦費心安排,也讓藍營繃緊神經。
執政縣市銳減 綠委選戰缺行政後盾
綠營輔選幕僚語重心長地說,行政資源有時是迷幻藥,像楊瓊瓔因為迷信行政資源,結果錯過辭副市長最佳時機,反而讓洪慈庸趁機追上;雲林張家用盡全力,喊出高鐵增設雲林班次、老農福利津貼等,卻栽在花生之亂。
狙殺伊朗軍頭 川普捅中東馬蜂窩
狙擊伊朗革命衛隊指揮官蘇雷曼尼的關鍵不在對或不對,而在值不值得,前人所擔心的正是現在發生的。如今美伊外交談判的選項已不存在,哈米尼誓言進行「最嚴厲的報復」,雙方尚未正面駁火,但一觸即發。而伊斯蘭國的勢力可能藉機死灰復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