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主管該讀什麼書?出版人何飛鵬:初中階主管先讀這本,中、高階經理人則不能錯過這 2 本>>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300的網紅下一本讀什麼?,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你喜歡閱讀嗎?還是你雖然喜歡,但是又抽不出時間讀呢?又或者,你不知道下一本到底該讀什麼書?「下一本讀什麼?」這個頻道就是為你而生。 📚嗨,你好,我是「閱讀前哨站」的站長瓦基,喜愛閱讀和寫作,這集節目與你分享2021年最值得建立的3個習慣,讓一年讀50本書的目標不再遙不可及。在平日的工作之外,閒暇...
「該讀什麼書」的推薦目錄:
- 關於該讀什麼書 在 經理人月刊MANAGERtoda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該讀什麼書 在 大詩人的寂寞投資筆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該讀什麼書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該讀什麼書 在 下一本讀什麼?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該讀什麼書 在 王宏哲教養育兒寶典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該讀什麼書 在 Re: [書籍] 自學高中物理該讀什麼書- 看板Physics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該讀什麼書 在 0~6歲小孩該讀什麼書?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該讀什麼書 在 好書共讀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該讀什麼書 在 該讀甚麼書(文長- 書籍板 - Dcard 的評價
該讀什麼書 在 大詩人的寂寞投資筆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錯誤觀念1:必須把所有東西記起來。→如果你是為了工作而學,不用背下全部,只要記住「一行」就夠。
錯誤觀念2:努力學習就是把所有知識塞進大腦。→想要學以致用,就要有輸入是為了產出的觀念。
錯誤觀念3:學習是為了自己。→如果你學東西是為了運用在工作上,那你其實是為了他人而學。」
「那些無法將書中內容活用在工作上的人,大部分都沒有明確的閱讀目的。上課時,我經常問我的學員:「你為什麼讀這本書?」,「你為什麼報名我的課?」
然而,大部分的人都無法給出明確答案。絕大多數的讀者都是隨便買本書,隨便讀讀,然後隨便滿足。這就是第一章不斷提到的消費型學習。
你準備好為這種學習方式畫上終止符了嗎?關鍵就在於行動的第一步:釐清自己閱讀目的並寫出來。
那麼,要怎麼培養釐清目的的習慣呢?正如瑞普立在書中所說的,平時的訓練非常重要。因此不斷練習書寫「二十字濃縮表」可幫助你達到釐清閱讀目的的效果。」
「我都是抱著有人問我時,我要怎麼說他才聽得懂的心態在理解。這句話令我畢生難忘,一生受用。這句話總共超過了二十八個字,所以我簡化成:理解=能夠說給別人聽。你能夠體會這句話的意義嗎?絕大多數人的心態都是,理解=自己懂就好。我一把這種觀念稱為「我好就好型」。
當然,這裡不是要各位實際去說給別人聽,而是建立產出型的工作觀念。「將輸入與產出結合,可濃縮成:學習=思考整理到足以對他人說明。」
「如果你工作只追求我好就好,學習也完全不為客戶或周遭同事著想,那麼不管你學習什麼,都是以自我為出發點,缺少一個貢獻對象=周遭人=他人。這種情況下,你就不是為了工作需求而學習,所以無論學習了多少東西,都不會用。要比喻的話,就像在大腦裡聘僱了大量的冗員。
相對的,當你抱持貢獻他人的心態在工作,自然就會知道別人遇到了什麼問題,有什麼需求。他們的問題與需求能為你指引學習的方向,進一步知道自一己該讀什麼書,該買哪些教材,該參加什麼樣的課程。
之後你只要運用所學,滿足周遭人的需求,即可完成一條貢獻生產線。隨一著貢獻日益漸增,你會發現自己的職位愈來愈高,薪水也愈來愈高。還記得前面提到的這句話嗎?決定你的升遷和薪水的是別人,不是你自己。」
「職員是領公司的薪水過活,與創業家的身分不同。對創業家而言,讓周遭人輕鬆,具有更重要的商業意義。說得極端一點,只有讓周遭人輕鬆,才能獲取等價報酬(金錢)。這也是為什麼單靠一個人的力量,沒辦法提升業績的最重要原因。
唯有解決周遭人的問題,實現周遭人的願望,才能夠創造業績。只有一個-人是做不成生意的。根據《中小企業白皮書》的統計,有四成公司在成立後一年便關門大吉,十名創業者中只有一人能在商場上撐過十年。想要創業,就得面臨這血淋淋的現實。
很多人都跟我一樣,不想被組織束縛,想要擺脫傳統公司的倫理觀念和人際關係,想開創自己的天空。創業需要破釜沉舟的決心,正因為這股對自我實現的渴望,創業者們才能不斷往前衝刺。
就這一點而言,以自我為出發點並非完全不可取。當初若沒有這股衝勁,我也不會下定決心離開公司自己創業。重點在於創業之後,如果還繼續沉浸在一自我實現的氛圍中無法自拔,是絕對賺不了錢的。
因為這種我好就夠了的工作觀念,在根柢上缺乏為人奉獻的動機。工作並非自我實現,而是貢獻他人,這一點還請各位銘記在心。
讓周遭人輕鬆應該從平時做起,從小事著手。隨著頻率和質量的上升,你會發現自己有愈來愈多的機會獲取報酬,且金額不斷攀升。說來慚愧,我一直等到身陷財務危機時,才終於領悟到這個道理。」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54518
該讀什麼書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前幾天孩子問我:「有沒有想過退休!」
這個問題我問過自己很多篇,所以我説:「沒有!除非真的不能講,長髮叔叔(江魔)的編劇老師,很老了,一樣在講學教課,也許沒講課那麼頻密罷了,但是有工作,總比什麼都不做好的!」
做講師已經很多年了,曾經有人問我:「你做講師如果拿到很多錢,你是做生意的,有沒有想過上市,有沒有想過做回傳統生意,開工廠做投資?」
其實我是興趣不大,做講師這十多年給我最大的樂趣是,我不忙,就是説雖然四處飛來飛去,不過我還是比一般人更多的寬裕時間(有多餘的時間)讀書,陪家人。
我喜歡做講師是因為我喜歡汲取資訊,我有自己沉迷要學習要深入的領域,我覺得追求兩個部分四個層面的資訊領域讓我樂趣無窮,時而習之,不亦説乎。
其中的一個關鍵是:教學相長——既然活在教課當中的壓力,要做直播也要做備稿,有點壓力,才推動著我「自強不息」。
據此,我問過自己,也反思過「師道」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這也是我最近幾年感受很深,看到「師道」的那個要點上的。
先生老師,對我來說有兩種:
第一種老師有點像古代的「經師」,這個比喻是不精准,也過於簡單粗暴,但是我想説的是,這種老師是有點像手把手,從頭到尾教你怎樣讀《論語》。
意思就是説,一旦他教你《論語》時,有點像開課的教授,從入門,基礎,深入,一層一層手把手把你帶入。
這也有點像我們開課程的,三天兩夜,或者兩天課程,將一個領域的資訊內容告訴你。
我們一定要有這種老師,理由很多經典是需要手把手給你帶入門的。
第二種先生老師呢?
這種先生老師就比較特別一點,這種先生老師他的身份可以説「經師」與可以是「有道統的傳承導師」,意思是他可能會手把手帶你走進《論語》大門,也可能不需要手把手像經師這樣帶你,這二者是有微細分別的。
前者是當他手把手講《論語》時,當然可能是面對群眾,可能講著講著,突然丟一個或者兩個,甚至三四個關鍵詞,關鍵名詞,就看現場群眾裡面的學生,有多少個可以「接得住」?
先説比喻,如果有讀過禪宗故事的人,就可以用釋迦牟尼佛「拈花微笑」的說法去想像其中的奧秘了。
雖然先生老師是對群眾説,也教著群眾,不過他講著這個領域的資訊,突然拋出一個鮮少出現的資訊,就看現場多少人留心到。
如:A先生師父講論語,他解釋某段落,突然説:「在性理大全裡面説過……」
好了,可能很多人都會抄,但是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會抄下性理大全這個關鍵字,也許沒留意到,也許不夠細心,也許接不住——接不住當然還有第二次機會的,這裡先打住,將來有機會才針對這個部分衍生發揮下去。
我説的「不夠細心」,「沒留意到」,「接不住」,是可以補救的,上述三點,是跟聰明不聰明無關的。
其實,這也跟老胡一次過訓練很多狗的模式是一樣的,但是狗也許是用直覺學習,沒有這麼多自尊心和好勝心,也沒有人類那種不可一世的「自信心」(我認為人不需要特別強調自信的,這觀念是不如不亢不卑的),狗沒有這些,他反而更能反觀自己的不足,他們會在已經學到「同門」哪裡模仿和學習到 所以同門學到了,他看到同門的反應,他就可以撿到便宜繼續長進繼續進化了——這裡不能多講 但是很多動物記錄片都有記載了動物是如何跟同門互相學習的。
人有嫉妒心,好勝心,自尊心,比較心,需要存在感區別欲越強,越沒有能力「見賢思齊」。
這裡先打住,我不再用腦科學的角度,還有育兒的角度去詮釋這個「同門」學習的部分。
因為學員衹要留意先生老師第二次出手,第三次出手 第四次出手,同門問老師的問題時,很快就會發現到:為什麼這個學員問老師的問題,跟我在課堂聽到的略有不同呢?
如用回上述的例子,A學員突然在老師講解論語某個部分時,他用了性理大全的一個概念問老師這能不能契合論語這句話。
先生老師可以從學員提問或發表看出其上面説的留心到了,細心看到了,接得住了,然後再按照他的智慧與所知的級別是往,棒喝他一下,還是推他一下,還是拉他一把,也是三種不同的接引疏導啟發之手法。
我這裡是假設了這個先生老師懂「師道」,也有足夠的學問底氣做這種事。
大家可以想想 假如先生老師有心教,問題是學員沒有留意到,粗心略過,接不住,難道老師硬硬教,這個學員學得固嗎?這個學員會重而威嗎?
既然是不會,何必浪費彼此的時間呢?
僅僅教完論語就是完成了任務。
這種先生老師我們可以説是他的身份是「經師」,也可以是「接引導師」。
另一種身份的「接引導師」是很危險的,很危險是什麼意思,就是你接觸了,很可能會走寶,空手入寶山。
這種先生老師是大隱隱於市的(大隱隱於朝),也是藏智顯仁的。
他可以是你的朋友,可能是你的聊天吹水同仁,他不顯現老師的身份,僅僅是給你朋友聊天的感受,所以我才説「隨時走寳」。
用我勉強來做比喻,老胡有點接近「經師」,手把手,一步一步帶領我做銷售。
博學和尚是「接引導師」,他不會手把手,從《論語》學而篇,一步一步教我引導我的,他衹是在聊天時爆一個勁料出來,你去不去挖寶,他根本不會管你。
當然他也會送書給你,像南老送一批書給博學和尚一樣。
因為有財富的貴人是送發財門路,還有珍貴禮物,遇到資訊貴人,僅僅是贈送他們認為最寶貴的智慧和資訊知識。
他送你書,你會不會看,我猜博學和尚也不會管你,但是問題是 你一旦留意到,細心閱讀到 接得住時,在第二次見面,他可能會從你的提問 ,還有你的反應或者是發表時,看出你走到哪裡,他或許是棒喝,或許是推你涉水更深,或許是接引拉你一下(給你進一步點破),不一而論,完全是觀機逗教的疏導與啟發。
我之所以説危險,其中一個原因是,你可能跟這個人相處五十年,可能你僅僅是覺得這個人是一個和尚而已,你未必會知道他懂儒家,懂昆曲的。
或許百年之後,真相暴露了出來,你才説:想不到他是懂昆曲,想不到一個和尚對儒家認識這麼深的,我跟他做了七十年朋友,他從來沒有提過他懂這些的。
這就是危險的地方了,我會問:是我沒有留意到,還是他點題了,我從來就觀察不到呢?
我再虛擬一個例子,譬如説博學和尚在吃素聊天時,我提出了某某人贈送了我白先勇的牡丹亭的昆曲入門卷,然後博學和尚他回應了一句:「哦,白先勇的牡丹亭是沒有唱景上緣,想內成,因中見……」
當然,這是虛擬的例子,如果我接不住,沒留心,不細心,我繼續聊自己從小到大,爸爸如何認識京劇老生,媽媽如何學戲,我專注沉迷講自己對京劇的認識,我拼命拋書包,我猜博學和尚充其量是做你的聽眾。
如果你真的很笨,聽到景上緣,想內成,因中見,你笨到問博學和尚:「師父,這是什麼東西?你講那九個東西是什麼?」
也許這個時候,博學和尚是走拉你一把的路線,提一提你該怎樣入門,入門該讀什麼書,然後事後他還可能發一些影片給你看。
如果你有興趣,第二次見面,他看到你好像有點可以 可能會推你進大海,讓你在大海慢慢游……
如是類推,如果你明白這個層面,很自然明白我説這個跟聰明不聰明,記憶好不好無關的。
但是如果一個人連笨都沒有,未必是好事,因為那一餐素食之後,你會完全不知道博學和尚是懂昆曲的。
他沒提過嗎?
不可能的,對於滿腹經綸的人,總會不小心露出一兩手的,一定露過的,祇不過是我們沒留意到。
所以跟笨和記憶好不好是沒關係的。
再說,如果你聰明絕頂,你已經學會儒家的用心和態度,你有窮理致知的態度了,你很自然會想到,一個不懂昆曲的人,怎麼我一提出白先勇的牡丹亭,他可以說出白先勇的是沒有景上緣,想內成,因中見,如果我有這種聰明才智,我可能會問:「師父,請問,那個版本才有呢?白先勇的為什麼刪除掉這句話呢?」
再次說明,這個是虛擬例子,假的案例,我是借假説真。
你們你很可能逼得博學和尚繼續爆料了,因為認識博學和尚這些日子,我認為在這個階段,他必然按照你的情況知無不言,不過在知無不言的時候,他也會埋下另一層伏筆的。
這就是我説,這種好像是朋友關係,但他又是接引導師的先生老師危險的地方。
你可以走寶,因為你不知道。
你可以撿便宜,一旦撿到便宜後,如果你問我「經師」加「接引導師」會不會比這種朋友關係好呢?
我的答案是,因緣不同,責任不一,不過,朋友關係這種的接引導師,他最強大的部分是,他同時磨練了你三個很好的習慣。
即使你不是一個聰明人,也不是一個有記憶力的人,你即使樣樣不如你的同門,對比老胡説的,即使最蠢的狗,也會向同門學習,回復到這種沒有自尊自足,沒有強大自信的動物本能,反而是一件幸福的事情,當然你樣樣不如人的話,也許靠的就是牛勁!
然後你細心想想 ,你明白了這種「師道」,你是不是可以做一個好爸爸呢?
該讀什麼書 在 下一本讀什麼?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你喜歡閱讀嗎?還是你雖然喜歡,但是又抽不出時間讀呢?又或者,你不知道下一本到底該讀什麼書?「下一本讀什麼?」這個頻道就是為你而生。
📚嗨,你好,我是「閱讀前哨站」的站長瓦基,喜愛閱讀和寫作,這集節目與你分享2021年最值得建立的3個習慣,讓一年讀50本書的目標不再遙不可及。在平日的工作之外,閒暇的時候我喜歡讀書和寫作,每個禮拜都會分享一篇讀書心得。
🚀在這個頻道裡,我會陸續跟你分享「閱讀前哨站」裡面最受歡迎的文章還有書評,在回顧這些內容的同時,我也會加上一些新的觀點和想法,同時給你一些延伸閱讀的建議。我對於每一本自己讀過的書,除了做重點整理之外,我注重的不只是對這本書的理解而已,更重要的是,我們如何運用從書裡面學到的東西,提高自己的視野,改變自己的生活。
📝部落格文字版:養成這3個習慣,一年讀50本書改變人生軌跡
https://readingoutpost.com/how-to-read-50-books-a-year/
🎧希望你從這個頻道認識更多好書,找到你的下一本讀什麼
👉Apple Podcasts https://apple.co/34gUy39
👉Google Podcasts https://bit.ly/2SfLGF9
👉Spotify https://spoti.fi/3i71G70
🌏Website https://readingoutpost.com/podcast
👉你可能也會有興趣的延伸閱讀:
《如何閱讀一本書》讀後心得.閱讀的4個層次 https://readingoutpost.com/how-to-read-a-book/
Audible英文有聲書心得|通勤的孤寂→閱聽世界的饗宴 https://readingoutpost.com/audible-experience/
2年讀100本書的全職科技人,電子書閱讀器使用心得與感想 https://readingoutpost.com/ebook-ereader-experience/
喜歡看別人的讀書心得與書評?愛書人50個私藏去處 https://readingoutpost.com/book-lover-collection/
看膩了繽紛的子彈筆記?手殘派科技人的6個月實踐心得 https://readingoutpost.com/the-bullet-journal-method/
👉關於書評部落格「閱讀前哨站」
官方網站: https://readingoutpost.com
語音信箱:https://readingoutpost.com/contact
訂電子報:https://readingoutpost.com/book-picking-subscriber/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ReadingOutpost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readingoutpost
該讀什麼書 在 王宏哲教養育兒寶典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研究發現,孩子愈早開始閲讀,未來智力愈高。到底閲讀要多早開始?到底不同年紀,該給孩子讀什麼書?我整理了3階段閲讀發展,父母一定要知道👉👉👉
該讀什麼書 在 0~6歲小孩該讀什麼書? - YouTub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研究發現,孩子愈早開始閲讀,未來智力愈高。到底閲讀要多早開始?到底不同年紀,該給孩子 讀什麼書 ?我整理了3階段閲讀發展,父母一定要知道. ... <看更多>
該讀什麼書 在 好書共讀 -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易虧本,所以很苦惱到底該不該投入。 若你對上述三個問題都感到特別無力的話,那有可能是 因為你搞不清楚下面 ... ... <看更多>
該讀什麼書 在 Re: [書籍] 自學高中物理該讀什麼書- 看板Physics - 批踢踢實業坊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 引述《playskin (上山下海香蕉皮)》之銘言:
: 我不想噓明顯 也不想一行文
: 所以我要說 部編版物理課本最好 定理都證熟 不用參考書 背題型 聯考一樣拿高分
: 切身經驗 三行
: ※ 引述《j19951102 (j19951102)》之銘言:
: : 我是一個國三生
: : 我想要自學高中的物理、化學、生物等自然科目
: : 不過不知哪本比較好,不想要市面上個參考書
: : 感覺那都是題目,比較想要觀念講清楚一點的
: : 生物聽說都會讀一本"生物學"
: : 那其他科呢?
: : 物理該用什麼書呢?
我這裡推薦一下一本經典用來配合高中部編版物理教科書
(這也是我的切身經驗)
Einstein的"物理學的演進"
(the evolution of physics)
https://www.amazon.com/Evolution-Physics-Albert-Einstein/dp/0671201565
這本書有中文版
https://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204101
我先講一下我的經驗
我在國中理化的學習經驗算是失敗的
即使在升學考試上分數好看,成績數字乍看不錯
但只不過是空包彈
(因為我是以算題目和數學演練來作,這樣即使高分一點意義也沒有)
所以上了高中立刻陣亡(特別是物理,高中物理已經可以說是站在
大學物理大門的前面了;極度重視思考和觀念)
到最後一整個連課本都看不懂
一直到高中二年級大哥將他的這本"物理的演進"送給我
這本書其實不要奢望一次就懂
要像燉湯一樣慢慢熬
以波動的觀念為例,看完Einstein和Infeld的解說,再好好想想
我馬上去翻部編本的對應內容,算幾個例題
真的就搞懂在說什麼
而且Einstein直接切入古典動力學的核心---質點模型,慣性,力和動量變化
你再回去翻課本,一整個很親切,計算習題時也知其所以然
背後思想的背景都有一個腦中的架構,圖像也慢慢出來了
電磁學的部份更是精采
到最後準備聯考從Coulomb到Oesterd一直到Ampere磁場公式和Biot-Savart定律
整個不用死背就像活的故事一樣在腦中
學Faraday電磁感應看課本更是津津有味
這本書真的是一本好書
看不見書上出現數學式子
可是物理思想的精義都在裡頭
非常好的高中物理課外讀物
越讀對物理越有興趣
甚至
現在我上了大學,也修完了電磁學第一門課(正在學電磁波)
回頭翻翻還是有不一樣的體悟
現在回想起來
其實國三升高一的暑假我就可以開始看這本了
反正這本書就像Feynman物理學一樣,是那種可以看一輩子的書
真心推薦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4.34.84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