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種違憲+自動自我降級成省級「地方政府」的「這個國家」「外交部」!對岸的老共高興的要死了吧!>
有台獨意識者最怕別人說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因此,在台灣進行「去中國化」成為首要工作。民進黨政府將中國史改列入東南亞史,修改課綱提出「台灣地位未定論」,最近又有人建議將護照封面國名改為台灣、華航名稱捨棄China字樣等事件。目的就是要把台灣與中國完全切割。
外交部秉持此項思維,也處心積慮進行去中國化。日前與非洲索馬利蘭達成協議相互設處,在雙方簽署的協議書中有中華民國字樣,但是代表處名稱,卻捨棄中華民國,而以「台灣代表處」為名。其用意顯然在凸顯台灣意識,盡力去中國化。
日前外交部又修改臉書原有的大頭貼,將原來外圈的「中華民國外交部」以及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Republic of China字樣完全刪除。中央位置的英文寫成MOFA TAIWAN。刻意捨棄Republic of China,只註明台灣,其用意不言而喻,也是想要「去中國化」。
根據《中華民國憲法》,我國領土包括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2條明定:「台灣地區:指台灣、澎湖、金門、馬祖及政府統治權所及之其他地區。大陸地區:指台灣地區以外之中華民國領土」。因此,台灣是地名,不是國名。台灣不等於中華民國,中華民國也不僅僅限於台灣。從法理上解讀,「台灣」只是中華民國所轄的一個地區。「中華民國外交部」不可稱作「台灣外交部」。MOFA是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的縮寫,其後必須冠上正式國名,才算莊重完整。如今外交部在MOFA之後僅僅註記「台灣」,顯得不倫不類。
國際間有一項共識,就是「台灣」是中國的一省。原因是在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出版的3166標準中,將台灣註記為Taiwan ( Province of China)。而ISO對於台灣的註記方式則是根據聯合國的用法。此一用法也廣為其他國家相關機構沿用。
中央社7月6日報導,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UBC)在年度招生報告中,將台灣列為中國的一省。以此看來,外交部處心積慮捨棄中華民國字樣,改用台灣的結果,使在索馬利蘭的「台灣代表處」,忽然間變成「中國台灣省」的代表處,成為省級「地方政府」的辦事處,真是情何以堪。
徐勉生》偷偷摸摸的「台灣外交部」
https://www.chinatimes.com/opinion/20200713004178-262105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註記 英文 縮寫 在 DJ JoJo桑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親親摸寧星期四自我對話時間
要特別感謝南投縣臨床心理師公會
整合不同的人才一起參與重要的心理健康議題。
阿啾做完這話題最後發現
其實遇到的難題不是聽眾對預立醫療不了解
真正的大難題
難以處理的都是當事人以外的聲音
有聽眾說:「我的爸爸很偉大,臨終前把我們叫來交代後事,他就是不要他走後親戚們插手(一人講一樣,花錢花精神的都是喪家,永遠不會是出那張嘴的人),他連要走了都還在保護我們,說實在,幫他簽下不急救同意書時,我很平靜,沒太多的悲傷,因為我們都知道結局不會改變,這才是他的解脫」
仍有不少人以為自己未來若是病危,
就算想放棄急救,唯有家人簽名同意才算數。
不過其實,
每個人都有權決定自己的生命在終了時選擇不再急救,
也就是在健保卡上自行選擇加上DNR註記。
DNR是英文do not resuscitate(直譯:不要心肺復甦)的縮寫。
今天,試著讓『病人自主權利法』成為你今天要跟朋友討論的話題吧
『病人自主權利法』立意良善,為的就是至少可以自主決定最後的選擇。看看臨床心理師怎麼說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優雅善終,尊嚴告別
台南奇美醫院永康總院
臨床心理師 何詩君
我們總是希望為自己的人生做最萬全的準備及最精彩安排,而醫療決定是在人生的最後一哩路,需要事先討論和準備的一項重要安排。每一個人總是會遇到自己身體病痛的時候,到時候,你會怎麼做決定?誰會幫你做決定?你自己或其他的家人有沒有辦法做出一個符合你想要,而且平安的決定?
政府在今年1月6日正式實施一部新的法案,稱為『病人自主權利法』,為亞洲第一部以病人為主要對象,強調病人可以在醫療上擁有知情、選擇、決定的權利,也就是說一個人應該要對自己的疾病、治療計畫都有充分的瞭解,並且和家人及醫療團隊溝通後,最後做出一個適合自己的決定。而這部法案主要內容是可以讓民眾預先在身體健康、意識清楚的情況下,與家人及醫療團隊討論,預先為未來可能會遇到的醫療狀況做了解、規劃和決定,最後 #以法定文件寫下來、#註記在健保卡上。目前在各大醫院皆有『#預立醫療照護諮商』門診的預約窗口,可以先做詢問和預約。
#誰可以來做?
只要是具完全行為能力,年滿20歲以上成年人,或未成年但已合法結婚者皆可來做預立醫療照護諮商。
#做哪些決定?
當醫師判定符合特定臨床條件(病得夠嚴重),依照預立醫療決定,可以接受或拒絕以下兩種:1.維持生命治療、2.人工營養及流體餵養。維持生命治療包含心肺復甦術(插管、心臟按壓、電擊)、機械式維生系統(呼吸器、葉克膜、洗腎機、洗肝機)、以及其他維生醫療(抗生素、輸血)。人工營養及流體餵養部分,則包含靜脈注射水分及營養(俗稱營養針)、鼻胃管、胃造廔管灌食。
#什麼情況下這份文件才會執行?
只有在兩位專科醫師及兩次緩和醫療團隊確認,判定病人符合以下五款條件之一,包含末期病人、不可逆轉昏迷、永久植物人、極重度失智、或其他政府公告疾病,才能依照預立醫療決定的內容執行。
#怎麼做?#需要準備什麼?
來參加預立醫療照護諮商時,除了你本人以外,需要帶一位二等親內親屬,以及如果有醫療委任代理人也需一同出席,目的是很多醫療上複雜的情境,是需要透過與家人及醫療團隊做一個比較正式的溝通討論,才有辦法做出比較符合你個人需求,且未來可執行的決定。
星期四自我對話時間「最後一哩路」
節目主題連結:https://ppt.cc/fMeQ5x
註記 英文 縮寫 在 DJ JoJo桑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親親摸寧星期四自我對話時間
要特別感謝南投縣臨床心理師公會
整合不同的人才一起參與重要的心理健康議題。
阿啾做完這話題最後發現
其實遇到的難題不是聽眾對預立醫療不了解
真正的大難題
難以處理的都是當事人以外的聲音
有聽眾說:「我的爸爸很偉大,臨終前把我們叫來交代後事,他就是不要他走後親戚們插手(一人講一樣,花錢花精神的都是喪家,永遠不會是出那張嘴的人),他連要走了都還在保護我們,說實在,幫他簽下不急救同意書時,我很平靜,沒太多的悲傷,因為我們都知道結局不會改變,這才是他的解脫」
仍有不少人以為自己未來若是病危,
就算想放棄急救,唯有家人簽名同意才算數。
不過其實,
每個人都有權決定自己的生命在終了時選擇不再急救,
也就是在健保卡上自行選擇加上DNR註記。
DNR是英文do not resuscitate(直譯:不要心肺復甦)的縮寫。
今天,試著讓『病人自主權利法』成為你今天要跟朋友討論的話題吧
『病人自主權利法』立意良善,為的就是至少可以自主決定最後的選擇。看看臨床心理師怎麼說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優雅善終,尊嚴告別
台南奇美醫院永康總院
臨床心理師 何詩君
我們總是希望為自己的人生做最萬全的準備及最精彩安排,而醫療決定是在人生的最後一哩路,需要事先討論和準備的一項重要安排。每一個人總是會遇到自己身體病痛的時候,到時候,你會怎麼做決定?誰會幫你做決定?你自己或其他的家人有沒有辦法做出一個符合你想要,而且平安的決定?
政府在今年1月6日正式實施一部新的法案,稱為『病人自主權利法』,為亞洲第一部以病人為主要對象,強調病人可以在醫療上擁有知情、選擇、決定的權利,也就是說一個人應該要對自己的疾病、治療計畫都有充分的瞭解,並且和家人及醫療團隊溝通後,最後做出一個適合自己的決定。而這部法案主要內容是可以讓民眾預先在身體健康、意識清楚的情況下,與家人及醫療團隊討論,預先為未來可能會遇到的醫療狀況做了解、規劃和決定,最後 #以法定文件寫下來、#註記在健保卡上。目前在各大醫院皆有『#預立醫療照護諮商』門診的預約窗口,可以先做詢問和預約。
#誰可以來做?
只要是具完全行為能力,年滿20歲以上成年人,或未成年但已合法結婚者皆可來做預立醫療照護諮商。
#做哪些決定?
當醫師判定符合特定臨床條件(病得夠嚴重),依照預立醫療決定,可以接受或拒絕以下兩種:1.維持生命治療、2.人工營養及流體餵養。維持生命治療包含心肺復甦術(插管、心臟按壓、電擊)、機械式維生系統(呼吸器、葉克膜、洗腎機、洗肝機)、以及其他維生醫療(抗生素、輸血)。人工營養及流體餵養部分,則包含靜脈注射水分及營養(俗稱營養針)、鼻胃管、胃造廔管灌食。
#什麼情況下這份文件才會執行?
只有在兩位專科醫師及兩次緩和醫療團隊確認,判定病人符合以下五款條件之一,包含末期病人、不可逆轉昏迷、永久植物人、極重度失智、或其他政府公告疾病,才能依照預立醫療決定的內容執行。
#怎麼做?#需要準備什麼?
來參加預立醫療照護諮商時,除了你本人以外,需要帶一位二等親內親屬,以及如果有醫療委任代理人也需一同出席,目的是很多醫療上複雜的情境,是需要透過與家人及醫療團隊做一個比較正式的溝通討論,才有辦法做出比較符合你個人需求,且未來可執行的決定。
星期四自我對話時間「最後一哩路」
節目主題連結:https://ppt.cc/fMeQ5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