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寫了篇雄影的「短片競賽台灣組」文章,另外再推薦幾部我覺得很出色的短片。
.
#把風
.
台灣短片不乏校園霸凌的題材,但孫明宇導演的《把風》依然能帶給我驚喜感。故事本身並不複雜,敘述阿政(導演親自演出)是小團體中最弱勢的一位,為了融入群體也為了讓自己不被欺負,他幫忙同學欺侮更弱小的同學萬達。阿政在參與霸凌的過程中,愧疚感逐漸擴大渲染...
.
《把風》的精彩在於影片亦步亦趨地跟著阿政的視角前進,從他觀看事情的眼神與反應,體會到角色內心的矛盾與衝突(無法認同眼前的惡事,卻又無可自拔地成為加害者的一員),進而理解他所做出的各種「選擇」。短片的氣氛拿捏極好,劇中幾位年輕演員的表現出色,口條與肢體都有說服力。
.
#幽魂之境
.
依據緬甸童兵史實改編的《幽魂之境》,敘述女童與兄長叛逃部隊,前往邊境,想要脫離戰鬥人生,可惜他們在邊境前遭到逮補,回到軍隊後,長官要求兩人相互廝殺,只能有一個人活下來。為了讓妹妹活下去,兄長決定犧牲自己的性命...
.
孩子的無助與生活的暴力形成強烈對比,讓人看得震撼又唏噓不已。羅晨文導演的敘事成熟穩重,影片節奏拿捏穩當,篇幅雖短卻有長片的質感,見證暴力的恐怖與殘暴,以及黑暗之中依舊無法全然消抹掉的人性光輝。非常精彩的短片,值得期待導演未來的發展。(本片獲得今年台北電影節的最佳短片獎)
.
#以啟山林
.
「外國人來看覺得是破壞生態,但是...這邊的環境就這樣。」
.
緬甸青年李永恆來台讀書,眼見家鄉土地正大肆開發,經濟準備起飛,他決定休學返鄉,想要趕上「淘金熱」…
.
許鴻財導演的紀錄短片《以啟山林》,鏡頭靜靜地觀看緬甸開放後,大量資金進入這塊土地,其中尤以中國資金最為豐沛,人們搶賺中國錢,成為破壞自己家園土地與森林的重要推手。《以啟山林》的鏡頭語言是安靜的,但背後的焦慮、不捨與感慨卻很濃郁。影片沒有站在高姿態的位置去批判人的選擇,而是站在與記錄對象同一個位階上,書寫無法阻擋的時代變化。電影拍得動人,曾獲得今年金穗獎的學生組優等獎。
.
另外,電影有個讓我印象深刻的點,是永恆母子煮鳳梨配飯吃這件事,不是鳳梨炒飯,而是鳳梨本身就是一道菜,果然每個國家的飲食習慣都大不相同啊!
.
#主管再見
.
「主管再見。」
「不要說再見,要說保重。」
.
少年觀護所內, Yamaha 和小弟迎來新的室友:荃仔。Yamaha多次進出少觀所,總想成為大哥;小弟有家暴問題,對於少觀所的情感反而比自家人還更深厚;荃仔沈默寡言,因為殺人重罪而進入少觀所,等待法院最終判決...
.
或許是不久前才追看《機智牢房生活》,觀賞林亞佑編/導的短片《主管再見》特別的有感。不管是《機智牢房生活》或《主管再見》,服刑者不再是凶神惡煞,而能看見他們膽小脆弱敏感的一面。服刑者與主管(獄警)之間,也非針鋒相對,有時反而能產生如家人般的關懷與關愛。那麼,年輕孩子為何會進入少觀所?或許是尋求被認同的渴望,或許有著艱困的成長環境等。《主管再見》用冷靜(卻溫柔)的方式,書寫了一群人的短暫交集,也書寫了生命的無奈。電影片名叫做《主管再見》,指的是離開少觀所的孩子跟主管道別時,不能說再見,而是保重,希望這些孩子離開少觀所後可以好好過上人生,不會再次回到這個場所。但「再見」卻也有永別的意思,有些孩子再也沒有回去少觀所,卻是因為生命以更暴力的方式,奪走了夢想與希望。
.
《主管再見》的劇本細緻,演員表現自然且有說服力,結局沉重卻不濫情,留下動人餘韻。
.
#鐵樹開了花
.
1956年拉薩報告書主張單元化教育政策,即國家最後只有一種語文源流學校的「最終目標」,馬來學校把各族孩子納入以馬來語為主要教學媒介語的教育體系。馬來西亞的華文學校被認為是國內種族兩極化的根源。在「最終目標」下,華文小學逐年減少...
.
一間華文學校即將關門,一群學生想要保住學校,發動簽名連署行動,立刻遭到馬來人的抵制......
.
觀賞杜芷慧導演的《鐵樹開了花》,不禁覺得有些感慨,當年台灣政府限制學生不准講台語,導致台語沒落以及台灣本土文化遭受破壞,或是今日香港各行各業被迫說普通話,致使廣東話式微。中文在馬來西亞受到打壓,但在台灣與香港,中文又變得強勢,也用同樣的方式去打壓不同群體。類似事件不斷在歷史反覆上演,掌權者打壓與迫害被殖民者的文化,幾乎是所有獨裁政權的共同特色。過去如此,未來大概也會如此。人類或許天性中流著以暴力方式拔除掉對手(不同階級、性別、族群等)的根源的強大意念,唯有讓他人失去文化認同的根源,內心才會感到些許的安心吧。
.
延伸閱讀:釀特務|雄影 2020 短片競賽|台灣組(二):見證台灣短片的豐沛活力!
https://vocus.cc/filmaholic/5f716d19fd8978000165c893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590的網紅陳泰源-房仲/主持人/歌手/作家/演講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190928壹週刊 從市場到社區 內湖磨刀手胡福基(陳泰源的外公)救刀無數 新聞網址→https://tw.nextmgz.com/realtimenews/news/479950 都說新比舊好,但磨刀職人胡師傅卻說,只要師傅會磨,舊刀會比新刀更好。「二十多年前,過年過節磨刀還要拿號碼牌;現在磨刀...
「許鴻財」的推薦目錄:
- 關於許鴻財 在 香功堂主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許鴻財 在 陳泰源-專任約房仲的斜槓人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許鴻財 在 1 IMAGE ART 一影像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許鴻財 在 陳泰源-房仲/主持人/歌手/作家/演講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許鴻財 在 1 IMAGE ART 一影像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許鴻財 在 1 IMAGE ART 一影像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許鴻財 在 [新聞] 柏林影展台灣傳捷報! 台緬合製《公雞》 - 看板movie 的評價
- 關於許鴻財 在 #許鴻財 - Explore | Facebook 的評價
許鴻財 在 陳泰源-專任約房仲的斜槓人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190928壹週刊 從市場到社區 內湖磨刀手胡福基(陳泰源的外公)救刀無數
新聞網址→https://tw.nextmgz.com/realtimenews/news/479950
都說新比舊好,但磨刀職人胡師傅卻說,只要師傅會磨,舊刀會比新刀更好。「二十多年前,過年過節磨刀還要拿號碼牌;現在磨刀業沒落了,許多人的刀都是用一用就再去買便宜的,舊的就丟掉。」蹲坐在台北市東湖市場最尾端的小攤上,磨刀攤的胡師傅一開口就是感歎,「可惜啊!」
撰文:謝祝芬 攝影:賴興俊、許鴻財......↓
胡師傅磨刀五十多年了。他雙手握刀,先解釋磨刀技巧,「首先就是要用粗胚磨過,再用砂布輪修薄,但這樣還是不會利;必須有第三步驟,用青土再磨過,一把刀才會細緻,才會圓滿。」
他把刀靠上磨刀機,火光飛濺成花;他卻老神在在,手穩穩地繼續來回。
幾分鐘後,胡師傅從小板凳起身,以刀削紙。果然,紙片唰唰斷成數片,他得意地問:「利吧?!」
如此技藝,其實是無師自通。他自嘲:「我這人不會讀書,但學東西倒是很快。」二十九歲那年,他見打鑰匙和磨刀的攤子生意不差,便買了機具學著做,從生疏到熟練,幾年後,生意便做起來了;但十八年前遇上納莉風災,南港的舊攤子淹水無法營業,他索性放棄機台器具較多的鑰匙製作,只專心磨刀,同時到東湖市場尋得現在的攤位。
原本,胡師傅的客人以市場賣豬肉、賣魚等攤商為主,偶爾也有主婦從其他地區特地尋來。近來,因為房仲公司的引薦,他開始進到內湖社區幫住戶磨刀。
在房仲公司從事社區服務一年的賴維邦說:「一開始會想要找胡師傅,是因為住戶反應刀子鈍了,但自己不太會磨。我在網路上看到東湖市場有一位磨刀師傅,就沿路去找,但撲空好幾次,直到第六次才找到他,把他引進來社區辦免費磨刀的活動。」
胡師傅聞言,笑得爽快,「我都八十二歲了,賺錢早就不是重點,偶爾當然要跟鄰里去進香、觀光。那時就會有其他攤販幫我收刀子,等我回來再磨。」
既是如此,何不退休?他依然說得理所當然,「如果我不做,磨刀師傅就越來越少,很多攤商的刀子也沒人磨了。」在他心裡,讓舊刀復活,是一種堅持而不是一份工作,許多原本要被丟掉的刀就在他手上起死回生,「如果師傅會磨,舊刀會比新刀還要利,這就是磨刀師傅的功夫。」
陳泰源的youtube→https://youtu.be/6nYzqiBQa-o
部落格網址→https://taiyuanchen1223.blogspot.com/2020/08/190928.html
許鴻財 在 1 IMAGE ART 一影像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一影像專欄 ╳ #湯景光 ▏《以啟山林》・火水相濟之拓荒者啟示
░
未經屯墾的原始森林,人類難以維持生計。當回歸開墾的初始,人們對待大自然的行為,通常是野蠻而粗暴的征服,令文明人震驚。破壞原有土地生態,方利於進行計畫性整地與建設,是一次性、階段性的過程。但那摧毀一切的威力強大且近乎於惡,讓這些手持火把的縱火者,最終易倒向被破壞、傲慢與貪婪所豢養的欲望,而喪失了純潔自持的生活。
░
導演許鴻財相當懂得捕捉稍縱即逝的流轉一瞬,許多運鏡畫面十分動人。原野間,燒燼的大地一片死氣沉沉的枯槁,遠處殘火悶燒,男主角李永恆抽起煙,自嘲地將眼前的景象比擬作西遊記中生靈塗炭的火焰山。一陣焚風吹起,燥熱的煙霧與空氣燻得他不由得閉上了雙眼,火花不停漫天飛舞著,這景象帶出的意境相當奇特。
░
中國「一帶一路」全球布局政策對緬甸的影響,是本片的弦外之音。許鴻財導演在受訪時表示:「(緬甸是中國)一帶一路會經過的地方,對緬甸的現況造成非常大的影響,破壞也好,我很想把它紀錄下來。
影片在「一帶一路」中國主題曲搭配的畫面下,觀眾看不到強國政經的操弄力量,只看到緬甸小老百姓受此影響所發生的異象徵兆。火燒得正旺,夜間熊熊烈焰令人想到地獄的破壞之火,男主角穿梭其間浴火而行,煙霧瀰漫,彷彿經歷浴火重生的儀式。
═════════ 以啟山林 ════════
✩✩✩✩2018新北市紀綠片獎首獎
✩✩✩✩2020金穗獎最佳紀錄片優等獎
請大家繼續支持一影像
❶ ʏᴏᴜᴛᴜʙᴇ:http://bit.ly/3aaYBiE (歡迎訂閱)
❶ 官網: 1imageart.com/
❶ 𝕀𝔾: www.instagram.com/1imageart01/
許鴻財 在 陳泰源-房仲/主持人/歌手/作家/演講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190928壹週刊 從市場到社區 內湖磨刀手胡福基(陳泰源的外公)救刀無數
新聞網址→https://tw.nextmgz.com/realtimenews/news/479950
都說新比舊好,但磨刀職人胡師傅卻說,只要師傅會磨,舊刀會比新刀更好。「二十多年前,過年過節磨刀還要拿號碼牌;現在磨刀業沒落了,許多人的刀都是用一用就再去買便宜的,舊的就丟掉。」蹲坐在台北市東湖市場最尾端的小攤上,磨刀攤的胡師傅一開口就是感歎,「可惜啊!」
撰文:謝祝芬 攝影:賴興俊、許鴻財......↓
胡師傅磨刀五十多年了。他雙手握刀,先解釋磨刀技巧,「首先就是要用粗胚磨過,再用砂布輪修薄,但這樣還是不會利;必須有第三步驟,用青土再磨過,一把刀才會細緻,才會圓滿。」
他把刀靠上磨刀機,火光飛濺成花;他卻老神在在,手穩穩地繼續來回。
幾分鐘後,胡師傅從小板凳起身,以刀削紙。果然,紙片唰唰斷成數片,他得意地問:「利吧?!」
如此技藝,其實是無師自通。他自嘲:「我這人不會讀書,但學東西倒是很快。」二十九歲那年,他見打鑰匙和磨刀的攤子生意不差,便買了機具學著做,從生疏到熟練,幾年後,生意便做起來了;但十八年前遇上納莉風災,南港的舊攤子淹水無法營業,他索性放棄機台器具較多的鑰匙製作,只專心磨刀,同時到東湖市場尋得現在的攤位。
原本,胡師傅的客人以市場賣豬肉、賣魚等攤商為主,偶爾也有主婦從其他地區特地尋來。近來,因為房仲公司的引薦,他開始進到內湖社區幫住戶磨刀。
在房仲公司從事社區服務一年的賴維邦說:「一開始會想要找胡師傅,是因為住戶反應刀子鈍了,但自己不太會磨。我在網路上看到東湖市場有一位磨刀師傅,就沿路去找,但撲空好幾次,直到第六次才找到他,把他引進來社區辦免費磨刀的活動。」
胡師傅聞言,笑得爽快,「我都八十二歲了,賺錢早就不是重點,偶爾當然要跟鄰里去進香、觀光。那時就會有其他攤販幫我收刀子,等我回來再磨。」
既是如此,何不退休?他依然說得理所當然,「如果我不做,磨刀師傅就越來越少,很多攤商的刀子也沒人磨了。」在他心裡,讓舊刀復活,是一種堅持而不是一份工作,許多原本要被丟掉的刀就在他手上起死回生,「如果師傅會磨,舊刀會比新刀還要利,這就是磨刀師傅的功夫。」
陳泰源的youtube→https://youtu.be/6nYzqiBQa-o
部落格網址→https://taiyuanchen1223.blogspot.com/2020/08/190928.html
許鴻財 在 1 IMAGE ART 一影像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顯社會】微型紀錄片影展,我們邀請7位優秀的紀錄片導演許鴻財、黃威勝、廖建華、吳柏泓、劉以羚、潘瑋杰與許志漢,共10部作品來分享,也安排了導演映後座談的活動。3個週末只有12個場次,我們的場地座位不多,一個場次只有25個位置,雖然小小的,但希望大家能有舒適愉快的體驗,誠摯的邀請你到時候有空來坐。
許鴻財 在 1 IMAGE ART 一影像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場次:A 07/25 14:00 G 08/02 14:00 K 08/09 14:00(映後座談場)
許鴻財|2017|台灣/緬甸|彩色|32min
2017新北市紀綠片獎首獎
2018 第40屆金穗獎學生作品類-最佳紀錄片
2019第一屆波士頓台灣影展
2019勞工影展
這是緬甸華僑大花哥一家四口分離兩地的故事。大花哥為了讓家人有更好的生活,決定帶著三歲的女兒回到緬甸北邊的翡翠礦場挖玉石,而老婆阿咘姐為了孩子的教育,選擇帶著五歲的兒子留在台灣,他們就這樣過著相隔緬甸台灣兩地的生活。
許鴻財 在 #許鴻財 - Explore |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explore #許鴻財at Facebook. ... <看更多>
許鴻財 在 [新聞] 柏林影展台灣傳捷報! 台緬合製《公雞》 - 看板movi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柏林影展台灣傳捷報! 台緬合製《公雞》入圍新世代單元競賽
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220115insight001/
柏林影展近日持續公布各單元入圍名單,今日傳出捷報,台灣、緬甸合製短片《公雞》(
Gong ji;Rooster)入圍2022柏林影展新世代單元,此片監製、編導為緬甸華裔導演伊江
(許鴻財Myo Aung),目前正就讀臺北藝術大學電影創作研究所。29歲的他受訪時表示,
很榮幸能為緬甸和台灣爭光,「生活不在他方,故事不在遠方,希望能持續拍出好的作品
。」
台緬合製的短片《公雞》為台灣今年第一部入圍柏林影展的作品,是伊江於2019年自行籌
資、身兼編導,獨自帶著台灣攝影李彥璋回到緬甸故鄉拍的故事。短片敘述緬甸村莊中,
一位年輕女孩兒虹霞為了維持家庭生計,接受母親安排,委身嫁給素昧平生的久病中國男
子。因新郎臥病在床無法參加婚禮,婚禮當天,取代新郎與虹霞拜堂行禮的竟是一隻大公
雞。
柏林影展官方介紹此片時敘述:「《公雞》以詭譎美麗的影像,溫柔而神祕地講述了一個
嚴肅的議題。(Gong ji gently and mysteriously tells of a serious topic in
suspiciously beautiful Images.)」
《公雞》是伊江執導以來,首次入圍國際影展的作品。此片雖在緬甸拍攝,幕後團隊都是
台灣工作人員,曾獲金馬獎最佳聲音設計的周震,亦跨刀擔任此片聲音設計。
在此之前,伊江曾以《遙遠之地》獲2018年金穗獎學生組最佳紀錄片、《以啟山林》獲第
42屆金穗獎一般組優等,並入圍高雄電影節競賽。《公雞》曾入選2021金馬影展,為了柏
林影展,伊江於金馬影展放映後重新剪輯,此回在柏林影展國際首映的為全新剪輯版本。
伊江大學時以華僑身分來台讀書,於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畢業後,再考進臺
北藝術大學電影創作研究所導演組深造,多年以來以學生身分不斷精進自我拍出優良之作
,《公雞》為他北藝大的在學作品,目前仍在學中。
==
《公雞》金馬影展版 預告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h-mO0dgaUo
--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642289934.A.67E.html
※ 編輯: filmwalker (58.114.4.75 臺灣), 01/16/2022 07:40:53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