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例會】創造線上人味體驗,讓數位不再是交流阻隔
因為疫情,我們都經歷了一場無聲的大規模數位轉型革命。前些時候打得正是火熱的線下經濟,在短時間內迅速喊卡,風風火火地轉換成為全新的線上商務模式。
在這個9月,WorkFace Taipei 想和大家分享,即使回歸實體交流的生活模式,哪些已啟動的數位革命齒輪仍然持續影響產業的迭代?
👉來一起聽聽 敏姐 的故事!
.
WorkFace的大家好!我是敏姐,現任WorkFace全球創業者社群的社群大使,為資深媒體人、連續創業者、天使投資人,從2013年起,發起 WorkFace 成都,實踐去中心化的社群思想,以220多期線下主題例會以及數十場大型活動,鏈接超過3萬名創業者。
擔任 WorkFace 全球社群大使,深耕社群6年,足跡跨越海內外 WorkFace 20個城市分舵,推廣傳播社群思想的同時,組織設計參與過十數場強力聚焦議題的「社群官」訓練營。
2017年更提出「成都是一個社群之都」的倡議,旨在鏈接成都大小社群組織、政府社區以及商業組織,以社群思維鏈接未來,用社群思維聯合共創!
2019年成立「WF未知社群研究院」,基於 WorkFace 全球創業者社群七年的深度實踐,集結在社群領域共同深耕的優秀組織和個人,並協同有意願探索社群應用的政府機構、社區、企業,共同在社群的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社群運營、社區營造應用方案設計、服務、諮詢等方向上,總結沉澱社群思想和輸出社群價值。
無數個體聚集而成的群集,其所表現出來的特質就如同一個整體,其湧現出來的能力超越個體能力的總和,蜂群如此,蟻群如此,自然界中的事物都是如此,這就是具備自然邏輯的超級生命體!
而每個參與者的意願才是共創成功的要件,共同的語言是場域中最重要的動能,資源從來不是問題,共創的基礎必須是價值的共識。
.
🙌這次的例會分享中, 敏姐將與大家分享社群治理的線下實踐和線上探索,以及下一代互聯網的可能性,希望給更多對數位社群經營有好奇的伙伴有更多碰撞與啟發。
👉讓我們在9/22線上例會中,把握社群數位化的經驗分享,一起在後疫情時代踏上浪頭!
#本月例會
#創變者社群
#線上經濟新賽局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范琪斐,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今年過年很不一樣,這個農曆新年我是吃年夜飯配肺炎新聞,而不是賀歲節目。今年的新年歌曲恐怕也要改成:每條大街小巷,每個人的嘴裡,見面第一句話,就是「口罩買到沒?」 這場疫情實在讓大家都很不好過,網路上謠言不斷、真假消息難辨,今天就要帶大家來瞭解一下,我們要對付的敵人究竟是什麼來頭。 我們先來正名...
設計研究院組織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宅」不運動會出大事!每周少於150分鐘 研究:染疫後死亡率翻倍》
根據「英國運動醫學雜誌」(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4月份發表[1]、以美國近5萬名確診病患為對象的調查研究,發現「長時間不運動」比起「每周運動150分鐘的人」,確診後住院率高出2.2倍,重症加護率增1.7倍,死亡率更多了1.49倍。相反的,該研究亦指出,即便只有少量運動,對感染率、重症率、死亡率都有正面的減輕影響。
疫情之下,台灣絕大多數民眾都自發性封城,非必要不出門,但宅在家久了,運動更形重要!國外研究就指出,長時間不運動的人比起每周有運動習慣的人,一旦確診後,住院率高出2.2倍,重症跟死亡率更多了1倍[2]。
■居家活動量驟降小心肥胖找上門,醫師:運動量要多1倍
中華民國肥胖研究學會榮譽理事長、開業肝膽腸胃科醫師蕭敦仁指出,如今民眾在家防疫,活動量驟降,作息不規律,連帶影響睡眠品質,都可能導致肥胖,建議每日運動量多1倍,每日運動1小時,每工作50分鐘,再利用線上運動教學影片運動10分鐘,做沒那麼激烈的有氧運動,並配合伸展、暖身,心跳每分鐘110下以上,他說,如果工作6小時,就能達到1天運動1小時,若想做核心肌群等較激烈的運動,可於晚上洗澡前進行[3]。
■防疫新生活鼓勵居家肌力運動-「肌不可失」
屏東縣衛生局保健科代理科長邱家惠提醒,人在30歲以前身體的肌肉質量逐年累積,之後會開始走下坡,平均每10年可能流失3%至8%肌肉質量;初期肌肉流失自己不會察覺什麼不對勁,隨著年齡增長流失速度會加快,長者長時間在家若少走動,甚至缺乏運動,會出現四肢無力的「肌少症」。
■「長者在家防疫不無聊,一起身體動次動!」
邱家惠說,長者可利用看電視或空閒時間做居家肌力運動,包括坐姿起立、扶椅半蹲、扶椅腳後抬、坐姿抬腿等動作,這些動作簡單方便需長期實作,對於訓練大腿肌肉力量有相當的效果,提醒防治肌少症的飲食要重視高品質蛋白質:如豆腐及豆製品、魚類、海鮮、雞蛋、肉類等,乳製品每天至少喝1.5至2杯,利用自家院子或窗邊曬太陽來合成維生素D[4]。
■可教長輩上網練習健身操
台南市立安南醫院骨鬆中心主任張伯羣醫師表示,三級防疫期間,許多人減少外出以致曬太陽時間縮短,造成維他命D攝取不足,進而使得骨質流失及肌力減少,容易發生跌倒與骨質流失情形,若是已有骨鬆問題的病人,病情可能加劇。他建議,防疫期間在家可利用家裡空間做規律運動、維持適當體能,可利用陽台讓身體適量接觸午後陽光,每天建議至少15分鐘以上。
近來許多研究證實,肌少症與骨質疏鬆症息息相關,甚至低肌肉質量可被預測是有較低的骨質密度,有足夠肌肉量可幫助身體平衡、減少跌倒和骨折風險。負重運動可增加肌力強度與骨質密度,選擇自己喜歡的運動、循序漸進,增加運動時間及強度,以安全防跌為首要原則,運動前最好先檢測做運動的環境裡有無雜物、收乾淨否?以及光線是否明亮、地板乾燥不滑溜?勿過度訓練以防止肌肉或骨頭關節受損。
安南醫院個管師林佳怡則建議,骨鬆學會網站有提供專為銀髮族設計的骨鬆健身操影片,只要每天10分鐘、早晚各做一次,不必怕骨鬆威脅。也因疫情緣故,患者可多利用視訊門診開立、取得慢性處方藥[5]。
►►(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骨鬆健康操:http://youtu.be/iCiI_VqUFS8
■國民健康署提醒民眾「健康防疫更有效,居家運動三妙招」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疫期間,大家待在家中的時間增加,前國民健康署署長王英偉提醒民眾,在家中也能適度運動,避免久坐少動以促進身體健康,才能更有效地對抗肺炎疫情。
國民健康署提供居家適度運動的3個妙招,讓您在家鍛鍊身體,提升防疫能力:
1.「伸展或肌力訓練」
如瑜珈、仰臥起坐、伏地挺身、彈力球或彈力帶,或是客廳來回走動、原地扭腰擺臀和家人一起跳舞。
2.「利用室內運動器材」
如室內腳踏車或跑步機等來維持身體活動與運動。
3.「做做健康操:兒童及青少年選擇有趣的親子活動,進行快樂體操和遊戲」
成年人可做上班族健康操;老年人則可以在家打太極拳、八段錦、高齡長者健康操,或從居家的身體活動,如步行、曬衣服、提物、站姿或坐姿等日常活動,強化身體的平衡力、肌力、柔軟度或心肺耐力等,促進健康。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兒童及青少年每天應累計至少60分鐘中等費力身體活動,成人每週則應累計至少150分鐘;活動能力較差的老年人每週至少應有3天進行增強平衡能力和預防跌倒的活動[6]。
【Reference】
1.來源
➤➤資料
[1]Sallis R, Young DR, Tartof SY, et al
Physical inactivity is associated with a higher risk for severe COVID-19 outcomes: a study in 48 440 adult patients. 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Published Online First: 13 April 2021. doi: 10.1136/bjsports-2021-104080
▪ https://bjsm.bmj.com/content/early/2021/04/07/bjsports-2021-104080
[2] CNEWS 匯流新聞網「宅」不運動會出大事!每周少於150分鐘 研究:染疫後死亡率翻倍:https://cnews.com.tw/003210626a01/
[3]( udn.com 聯合新聞網 )「居家活動量驟降小心肥胖找上門,醫師:運動量要多1倍」:https://udn.com/news/story/7266/5553243
[4]( udn.com 聯合新聞網)「防疫新生活「肌不可失」 屏衛生局鼓勵居家肌力運動」:https://udn.com/news/story/7266/5557874?from=udn-ch1_breaknews-1-0-news
[5]( 自由時報 )「宅家動動補充鈣,骨鬆、肌少症不上身」:https://health.ltn.com.tw/article/paper/1454692
[6](衛生福利部)「健康防疫更有效,居家運動三妙招」:
https://www.mohw.gov.tw/cp-16-51393-1.html
➤➤照片
(國民健康署)【#健康防疫更有效】居家運動三妙招招!:https://www.facebook.com/hpagov/photos/a.591937994168310/3219085868120163/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免費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edu.tw/publications/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衛生福利部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國民健康署 #運動
中華民國肥胖研究學會 / 屏東縣衛生局 / 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 / 衛生福利部 / 國民健康署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設計研究院組織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哺餵母乳和COVID疫苗:數據怎麼說?】本文是一位來自科羅拉多州的自由科學記者的報導。
按照臨床試驗規範,之前任何COVID-19疫苗的臨床試驗都不包括孕婦和哺乳期的母親。因此,隨著世界各地開始為符合條件的成年人接種疫苗,許多哺乳期的媽媽對於能不能施打疫苗彷彿被留在黑暗中做決定。
報導中的一位母親把母乳捐給研究人員進行分析。感謝許多媽媽捐贈的母乳,現在,科學家們開始了解COVID-19疫苗對母乳的影響,他們的初步結果應該對全世界一億多哺乳期的人來說是個好消息。
到目前為止,科學家們只研究了輝瑞-BioNTech和Moderna生產的疫苗的影響。他們並沒有在母乳中檢測到疫苗,同時發現,可以在母乳中檢測到母親在接種疫苗後針對新冠狀病毒SARS-CoV-2產生的抗體。
現在,研究人員想知道這些抗體是否可以為嬰兒提供對COVID-19感染的保護。
疫情初期醫學界就傾向認為,孕婦比未懷孕的同齡人感染COVID-19後更有可能嚴重到需要住院。這可能是因為身體已經在努力工作了—不斷增長的子宮向上推,降低了肺活量,並且免疫系統受到抑制以免傷害嬰兒。即使嬰兒出生後上述因素仍不會完全消失。因此,一些產科醫生認為哺乳期的人也容易感染嚴重的COVID-19。
■疫苗能不能提供保護?
馬薩諸塞州波士頓布萊根婦女醫院的母胎醫學專家Kathryn Gray和她的同事測試輝瑞-BioNTech和Moderna疫苗對131位正在哺乳期、懷孕中或兩者都沒有的人的效果如何。結果發現,哺乳期的媽媽與非哺乳期的人產生了同樣強烈的抗體反應。換句話說:疫苗對哺餵母乳的媽媽同樣有益。
由Gaw和她的團隊發表在medRxiv上的第二項研究也認同此結果。該團隊從 23名哺乳媽媽抽血檢測,發現在施打第二劑疫苗後,對SARS-CoV-2的抗體增加了。
但對於許多父母來說,迫在眉睫的問題是—COVID-19疫苗是否會傷害哺乳期的嬰兒。畢竟,在哺乳期間不推薦使用某些藥物,因為它們會通過母乳傳給嬰兒。例如,不要服用高劑量的阿司匹林;即使服用低劑量的阿司匹林,母親也會被警告要監測嬰兒是否有瘀傷和出血的跡象。
有些疫苗也是禁止使用的。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建議照顧嬰兒的母親不要接種黃熱病疫苗,這種疫苗是一種活的、減毒的病毒形式,以防將病毒感染傳給嬰兒。所以,一些藥劑師和疫苗管理人員一直告訴哺乳母親在接種疫苗後要丟棄母乳。
紐約羅徹斯特羅徹斯特大學醫學中心的免疫學家 Kirsi Jarvinen-Seppo說“這是對疫苗錯誤的理解”。
與黃熱病疫苗不同,COVID-19 疫苗不存在引發活動性感染的風險。此外,COVID-19疫苗極不可能進入母乳。輝瑞—BioNTech和Moderna疫苗中使用的脆弱的mRNA很快就會被分解,所以它絕對不會離開進入的細胞—更不用說進入血液,然後進入乳房。事實上,研究人員不認為任何目前使用的疫苗會進到母乳中。
基於此,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母親在接種疫苗後繼續哺餵母乳。此外,CDC 和英國疫苗接種和免疫聯合委員會在兩國批准首批疫苗後不久發表聲明。他們指出,從現有數據中沒有發現安全問題,因此哺乳期的人可以選擇接種疫苗。
但是,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和雷迪兒童醫院的兒科醫生Christina Chambers認為:“推薦繼續哺乳還是一個兩難選擇。”因此,Gaw和她的同事進行了一項小型研究確認安全性。她的團隊在六名參與者接受輝瑞-BioNTech或Moderna 疫苗後兩天內檢測母乳樣本,都沒有發現mRNA的踪跡。該小組現在正在為疫苗的不同成分搜索大量牛奶樣本,並擴大他們的研究範圍以包括美國所有可用的 COVID-19 疫苗。
■液態黃金
科學家們渴望接種疫苗後在母乳中看到COVID-19抗體。
研究人員很早就知道,新生嬰兒不能有效地產生針對有害細菌和病毒的抗體;這種保護力可能需要三到六個月的時間才能發揮作用。為了在早期提供幫助,母乳中的抗體能夠避免潛在威脅。
奧斯陸大學的Hedvig Nordeng專門研究懷孕和哺乳期間的藥物使用和安全性,他說:“它是由母親和大自然專門設計的,旨在為孩子提供第一種疫苗。” “不僅僅是營養,母乳是藥。”
在母親體內,稱為B淋巴細胞(或B細胞)的免疫細胞不斷產生抗體。然後,一旦泌乳開始,乳腺就會發出化學信號,將這些B細胞吸引到乳房—在那裡它們停在腺體中,但與藥物、咖啡和酒精飲料中的分子不同,它們很小,可以自行進入母乳(儘管是稀釋的濃度)。抗體相反,乳管表面的受體會抓住抗體並將它們包裝起來在充滿液體的保護性囊泡中,使它們能夠安全地通過輸乳管細胞並進入另一側的乳汁。
但是,當抗體到達嬰兒身上會發生什麼?母乳中的抗體不會進入嬰兒的血液,但在被消化之前會覆蓋口腔、喉嚨和腸道。儘管如此,這些抗體似乎提供了保護。可能是它們在身體入口處工作,在感染生根之前抵禦感染。
並非所有嬰兒都是能餵哺母乳,但研究發現,與餵哺母乳時間較短或根本不餵母乳的嬰兒相比,在前六個月餵哺純母乳的嬰兒發生中耳感染的機率要低得多。接種流感疫苗(因此藉由母乳將這些保護性抗體傳遞給嬰兒)的哺乳期母親為太小而無法接種疫苗的嬰兒提供了保護。
接種疫苗的母親透過母乳能提供小小嬰兒保護,特別令人興奮。因為嬰兒目前無法接種任何可用的疫苗(輝瑞-BioNTech和Moderna都已開始在6個月大的兒童中進行COVID-19疫苗臨床試驗)。
■奶之謎
現在最大的未知數之一是嬰兒能從母乳中獲得多少保護。首先,科學家們不確定這些母乳中的抗體是否真的有功能—如果小嬰兒接觸到COVID-19的病毒,抗體能殺死它嗎?早期的研究結果似乎是有希望的。去年,荷蘭的一個團隊從先前感染過SARS-CoV-2的人的母乳中收集了抗體,發現這些樣本可以在實驗室中和病毒。以色列科學家進行的一項研究也發現,在母乳中因為接種BNT162b2疫苗後產生的抗體可以阻止病毒感染細胞。研究的作者預測,這些抗體應該可以保護嬰兒。
但這只有在抗體持續存在的情況下才會發生。科學家們還不知道接種疫苗的人會繼續產生COVID-19抗體多長時間;一項針對33人的研究證實,在成年人接種 Moderna 疫苗後抗體至少可持續6個月。因此,只要嬰兒繼續哺乳,他們就會繼續從母親那裡得到一些保護—儘管母乳中的抗體濃度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下降。所以,不斷補充是關鍵。科學家認為,母乳中的抗體會在幾小時到幾天后在嬰兒的腸道中被消化。這意味著一旦停止哺餵母乳,他們的部分免疫力可能會消失。
但即使對哺餵純母乳的嬰兒,臨床醫生也提醒母親在有訪客時繼續遵循公共衛生策略。“任何與嬰兒密切接觸的人都應該接種疫苗並戴上口罩”...完整轉譯文章,詳連結:http://forum.nhri.org.tw/covid19/virus/j_translate/j2676/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齊嘉鈺醫師摘要整理)
📋 Nature - 2021-06-23
COVID vaccines and breastfeeding: what the data say
■ Author:Shannon Hall
■ Link: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1-01680-x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
➥ COVID-19學術資源-轉譯文章 - 2021/07/22
衛生福利部
疾病管制署 - 1922防疫達人
疾病管制署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設計研究院組織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今年過年很不一樣,這個農曆新年我是吃年夜飯配肺炎新聞,而不是賀歲節目。今年的新年歌曲恐怕也要改成:每條大街小巷,每個人的嘴裡,見面第一句話,就是「口罩買到沒?」
這場疫情實在讓大家都很不好過,網路上謠言不斷、真假消息難辨,今天就要帶大家來瞭解一下,我們要對付的敵人究竟是什麼來頭。
我們先來正名一下,目前世界衛生組織WHO,暫時把病毒稱作「2019 novel coR0navirus」,簡稱2019-nCoV,中文翻譯是「2019新型冠狀病毒」。 去年12月疫情爆發初期,中共衛生當局直接把矛頭指向「武漢華南海鮮市場」,還二話不說下令關門清洗,之後更堅稱沒有人傳人的證據,但權威醫學期刊《The Lancet》卻打臉說,去年12月1日發病的第一個肺炎患者,明明就沒有華南海鮮市場接觸史,而且一整個月下來,41名患者中,有三分之一都跟市場無關。
既然沒有「人傳人」,那沒去過市場的人,到底是從哪裡感染病毒的?北京當局給不出答案,再加上態度遮遮掩掩,這使得網路上傳言四起,有的甚至說中共其實正在秘密研發「生物武器」,病毒就來自武漢一間國家級的P4實驗室!
各種「腦補」繪聲繪影超精彩,但我們還是得用科學的角度來探討源頭。其實早在2002年SARS爆發後,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專家「石正麗」,就帶著團隊到中國各地採集蝙蝠樣本,試圖找出SARS的病毒源頭,十多年來總共發現500款過去從未發現過的冠狀病毒,還在2018年公布了研究結果。
而這次的疫情爆發後,「石正麗」團隊就火速發表了最新論文,內容提到他們當年在雲南發現一種「中菊頭蝠」,從這種蝙蝠身上採集到的冠狀病毒「RaTG13」,和武漢肺炎冠狀病毒的序列,相似度高達96.2%,幾乎可以說兩種病毒是兄弟。
雖然目前無法證實,武漢肺炎病毒直接來自雲南,也無法得知,別的地方還有沒有更相近的病毒株,但專家根據現有證據推斷,很有可能是這種蝙蝠,把病毒傳染給中間宿主,然後中間宿主再把病毒傳染給人類,傳播模式就跟SARS大同小異。
不過大家有沒有發現,最近幾年來世界各地的新型傳染病,幾乎都跟動物脫不了關係。SARS病毒可能來自蝙蝠,H7N9禽流感來自禽鳥類,伊波拉來自猿猴,MERS疑似來自駱駝,全部都是人畜共通傳染病。
這些原本跟人類完全無交集的病毒,到底是怎麼跳到我們身上的?原因不外乎是吃「野味」,以及我們對野生動物棲息地的破壞。《下一場人類大瘟疫》的作者David Quammen幾天前就投書紐約時報說,病毒原本可能好端端的在蝙蝠洞裡,是人類活動把它釋放出來,今天爆發這樣的傳染病,恐怕是我們「自找的」。
接下來我們現在再來看看這個病毒的傳播力有多強。我們現在已經知道,武漢肺炎冠狀病毒是藉由飛沫傳染,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指出,傳播距離大約在6英呎,也就是1.8公尺內,比起麻疹、水痘病毒可以飛30公尺遠好得多。
再來我們要搞懂病毒的「基本再生數R0」,簡單來說就是一個病患平均可以感染多少人。如果能藉由醫療措施把R0降到1以下,就代表一個病人能再感染不到一個人,這個疾病也就能被撲滅了。
不過統計樣本和傳染模型的不同,會大幅影響R0的估算結果。目前WHO的數據最為保守,介於1.4到2.5之間,而倫敦帝國理工學院則估計2.6。光看數字好像有點不痛不癢,我們實際拿R0 2.6來算算看,如果5名武漢肺炎患者,每人能感染2.6人的話,在5個感染週期後,就會有368個人生病。拿季節性流感相比,平均一個病人會傳染給1.3個人,同樣以5名病患、5個感染週期來算,最後只會有45人生病。R0只差1.3個百分點,最後結果卻是差了8倍。 這樣一比就「很有感」了吧?也難怪先前四名英美專家公布論文,說武漢肺炎R0高達3.6到4.0時,就嚇壞不少人。
儘管各國專家估算的R0不一樣,但怎麼看都覺得中共當局公布的確診案例數據好像…「太客氣」了,目前綜合各國專家發表的研究結果,實際感染人數恐怕上看10萬人,甚至更多。
美國「國家過敏與傳染病研究院」主任佛契就警告說,武漢肺炎病毒傳染性非常非常高,幾乎可以確定將成為大流行。還有許多專家不約而同提到,這波疫情令人聯想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當時爆發全球性H1N1甲型流感大流行,導致全世界5億人感染,至少5000萬人死亡,連當時的台灣也有4萬多人喪命。
大家可能會想,預防重於治療,現代醫學這麼發達,疫苗應該很快就能上市了吧?恐怕沒那麼樂觀,問題出在:第一速度,人體試驗的速度,第二還是速度,病毒變化的速度。
北京當局1月10日公布新型冠狀病毒的遺傳密碼後,各國醫藥專家爭相投入了這場疫苗競賽。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就聯手生技公司Moderna聯手開發疫苗,預計三個月後,就能進行第一階段試驗。中國首富馬雲,也大手筆捐贈1億元人民幣,相當4.4億台幣,用於疫苗研發。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正在研究,可以同時預防武漢肺炎和流感的「鼻噴式疫苗」。
美國醫療保健產品大廠嬌生,也加入戰局,預計8到12個月內進行人體試驗。美國加州聖地牙哥Inovio實驗室更宣布,他們只花了短短3個小時,就設計出一款叫做「INO-4800」的疫苗,預計初夏以前就會進行人體試驗。
想當初2003年SARS爆發後,研究人員花了20個月的時間,才研製出可用於人體試驗的疫苗,到2015年茲卡病毒蔓延時,專家們已經將疫苗研發時間縮短至6個月,現在竟然只要3小時!“愛的迫降”我只看三集他就研發出來了,好犀利呀!不過別以為研發成功就沒事了,難是難在後面一系列的安全測試,無論怎麼壓縮時間,疫苗都必須經過動物測試,再經過人體試驗,整套流程差不多要一年時間。
再來就是,醫藥科技快,病毒變化更快!冠狀病毒是一種「核醣核酸RNA」病毒,偏偏RNA變異的速度很快,一旦變異個幾代,原先針對某種特定病毒所設計的疫苗,可能就完全失去效果了。加上冠狀病毒疫情往往來去一陣風,殺個你措手不及然後就銷聲匿跡,例如當年的SARS。
大家要知道研發一款疫苗,都是幾千萬、幾億在燒欸,這就很像大手筆製造了最新型的飛彈坦克,但等武器做好,敵人根本已經換了一批,或是早就消失了,還打什麼仗?
所以啊,現在不管研發疫苗或解藥,都是「遠水救不了近火」,我們只能勤快洗手,盡量避免前往疫區,保持距離以策安全。
--------------------------------------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每週四晚間十點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3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設計研究院組織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梨花女子大學Ewha Womans University是韓國首爾歷史最悠久的大學之一,建校於1886年,是韓國第一所女子大學。原名叫做梨花學堂,是朝鮮高宗為紀念當時首先在韓國開創女子教育的監理教醫生Scranton的太太而命名的。1948年改名為梨花女子大學,被認為是韓國最優秀的女子大學。該校位於首爾西大門區大峴洞,校內至今仍保存許多古老的建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位於校門入口的大講堂(Welch-Ryang Auditorium,原為基督教教堂)。學校目前有14個學院,67個系所和主修,並另有國際教育學院。2010年QS世界大學排名中排名第348,亞洲排名第45。梨花女性學(이화여성학;Ewha Women's Studies)是梨花女子大學屬下一個的與女性學相關連的研究性科目,有廣泛的公眾所擁有。透過網際網路的溝通及研究機關的交流的活性化,成為了這方面的學術情報地點。梨花女性學是由韓國女性研究院(한국여성연구원)、亞洲女性學中心(아시아여성학센터)、女性新學研究所(여성신학연구소)等女性學關連研究機關所提供的內容統合而成。 在大多數中國女人還被迫纏小腳的時代 朝鮮已成立了現代化的女子大學,女性為強國之本,所以今天南韓的先進是有其前因的。建築師Dominique Perrault在2003年學校組織的國際校舍設計競賽中脫穎而出:場地內設有教室、運動場地、辦公室、一間電影院和停車場。教學樓已於2008年五月正式完工,20000名學生在當年入駐。ECC(Ewha Campus Complex)基地位於校園中心,同時周邊環繞著眾多城市建築場地與校園、城市有著緊密的聯繫。建築埋入地底,其上的屋頂成為校園中心的公共綠地。緩緩抬升的綠地中央一條坡道逐漸下沉,其兩側是建築六層的主體空間,陽光和新鮮空氣通過玻璃幕牆進入室內,內外的界限也隨之模糊了。這道“校園峽谷”和位於其南端的條狀運動空間一起改寫了校園的景觀和環境。這裡成為了學校的“香榭麗舍大街”,引導著學生和到訪的人們繼續向北前進,穿越不同高度的場地。在緩緩下沉的“峽谷”另一端,則是可以用作露天劇場使用的大臺階,是眾多慶典和節日活動場所,是校園和城市生活的重疊部分。這裡是服務所有人,活力四射的公共場所。茂盛的樹木、花草覆蓋著校園的中央地帶,成為了這個校園最讓人難忘的特質。經過精心設計的公園充滿了田園牧歌般的氛圍,成為了聚會、室外教學和休息的最好場所。新與舊、建築與景觀、現在和過去在這裡彼此重疊,成為了建築和場地在這裡交織在了一起。建築的設計概念同時也達到了可持續性建築的標準。包擴覆土建築、綠色屋頂花園和下沉式通道在內,這些設計手段其實正是讓建築達到可持續性要求必不可少的條件,而其餘的環保策略還有結合暴雨管理、淨化水和空氣、降低建築能耗同時緩解城市熱島效應的綠色屋頂,最大限度的利用自然能源和再生能源以及節水設備的使用。
梨大前是指梨大門口一帶,是首爾西部的潮流飾物集中地。梨花女子大學的東邊與另一所著名大學延世大學相鄰,並與延世大學構成知名的學生街;而大學南面的梨大前是著名旅遊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