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到市議會,就桃園重大建設發展計畫,進行施政報告。
首先,感謝市民朋友的配合,在上半年疫情為台灣及桃園帶來重大挑戰時,市府始終以高標準防疫,寫下防疫好成績;後疫情時代,桃園將全力拚經濟、拚建設、拚投資、拚就業,讓台灣寫下另一個奇蹟。
#推動軌道建設 建構便捷的交通系統
捷運綠線已全面動工,捷運綠線延伸中壢段以及捷運三鶯線延伸八德段之可行性報告都已獲得政院核定,目前正進行綜合規劃階段;捷運棕線綜合規劃即將完成送交通部審議;桃園鐵路地下化計畫,採中央負擔總經費75%、地方負擔25%的分攤方式,計畫將繼續往前推動,目前台鐵中壢站及桃園站也配合捷運工程陸續動工。待第一階段軌道建設完成後,桃園也將繼續推動二階段路網規劃。
#推動航空城計畫 發展機場經濟學
桃園航空城計畫上半年完成區段徵收計畫核定,以及桃園國際機場第三跑道環評,下半年正在進行地上物協議價購,希望明年上半年完成地上物徵收核定;為落實先建後遷以及保障居民權益極大化原則,市府提出10大優惠方案,以同理心為出發點,發展航空城計畫的同時也能符合居住正義。
#青埔轉大人 帶動產業轉型與發展
青埔的亞洲.矽谷創新研發中心已經進入發包前準備階段,桃園也成功取得全台首張自駕車試車牌在青埔園區測試,希望帶動國內智駕車發展;桃園會展中心也已完成工程發包,將會打造桃園首座指標性國際會議中心。
#交通以人為本 治水提高生活品質
桃園規劃三橫三縱高快速道路系統,包括國1桃園增設中正北路匝道工程已經動工,以及增設中壢中豐交流道可行性研究報告也獲政院核定,我們推動路平及開瓶計畫,提升桃園交通品質;做好河川治理,整治老街溪、大漢溪、南崁溪等,興建親水公園,與水資源共存共榮;加速下水道建設速度,陸續完成7座水資源回收中心設置計畫,污水下水道接管率也超過22%,是六都最高。
#設置文化地標 讓人文藝術貼近生活
桃園市立圖書總館、桃園市立美術館都陸續動工,第一期桃園流行音樂露天劇場工程預計再半年完成,第二、三期原住民族文化產業園區及原文會也陸續推動,未來,原住民族電視台也將進駐,打造國家級原住民族文創產業基地。
#打造智慧城市 友善公設讓年輕人選擇桃園
我們發展智慧城市建設、市民卡、智慧路燈、智慧學校及科技執法等;加速推動社宅計畫預計有1.2萬戶,私幼及公幼招生比例快達到6比4,希望減輕年輕家庭的負擔;加速推動設置運動中心、體育園區,提供更多運動休閒空間,全方位的政策,讓桃園成為年輕朋友首選城市。
桃園自升格以來,人口不斷成長,截至今年7月底,桃園總人口已突破226萬人,是全台人口成長最快、進步最多的城市,桃園各項建設發展需求殷切,市府會把握住建設的黃金時期,持續推動建設、帶動桃園城市轉型。
同時也有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2的網紅蔡旺詮,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台南國際音樂節及音樂廳的爭取 市議員蔡旺詮於28日的市政總質詢時向黃偉哲市長表示感謝,支持台南國際音樂節,文化局確定拍板,明年正式開始舉辦,這令很多愛樂人及學生家長都很興奮! 蔡旺詮表示,這是台南的第一步,是未來的一大步,可預期的未來,透過音樂國際舞台,讓世界看見台南,和台南聯結,不但可充分...
設置文化地標 在 蔡旺詮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台南國際音樂節及音樂廳的爭取
市議員蔡旺詮於28日的市政總質詢時向黃偉哲市長表示感謝,支持台南國際音樂節,文化局確定拍板,明年正式開始舉辦,這令很多愛樂人及學生家長都很興奮!
蔡旺詮表示,這是台南的第一步,是未來的一大步,可預期的未來,透過音樂國際舞台,讓世界看見台南,和台南聯結,不但可充分展現我們的音樂軟實力,也可以吸引邀約來自世界各地的音樂家來到台灣,再加上2024 府城建城四百年,期待音樂的世界接軌,台南發光發亮!
希望能透過古典音樂產業所具有的國際性、精緻藝術性、及文化教育性等,提升臺南作為國際文化城市的競爭力,並逐步建立起以精緻、創新、獨立精神為核心的城市藝術品牌。
蔡旺詮再表示,文化之於城市如同一張名片,是一個城市行銷自己最好的途徑,在國際上更是如此。如 薩爾茲堡音樂藝術節每年為該城帶來三百多萬的觀光人潮,國內外遊客人數達到薩爾茲堡城市人口的一倍以上,不僅刺激了當地的旅遊業,也大大的帶動了薩爾茲堡的經濟,創造了大量的工作機會及周邊產業。我們也應該以此為目標,來打造具臺南在地特色的文化經濟。2024臺南將建城四百年,四百年來漢人、荷蘭、日本所帶來的文化豐富了臺南的歷史,先前港運樞紐的財富更於在地創造出小巧精緻而厚工的文化特色,是其他縣市難以比擬的。今日,臺南雖已非台灣首府,但其文化的地位因這古來的渾厚精緻之風,依然在台灣居領導地位,建城四百年的臺南,應該要更向國際更進一步,將其古樸卻令人驚艷的文化推向國際。
對此,黃偉哲表示,這是一個開始的一步,我們有信心可以把音樂節辦的成功,透過政府民間力量,公私協力把臺南的軟實力發揮並且將臺南行銷出去!
而在音樂廳的爭取部分,蔡旺詮也希望市府再努力,而最適合的地點是巴克禮公園旁,以公園為共用門面,串連文化中心、奇美博物館、十鼓等之東仁文化廊帶,可以把優勢放大到最好效能!
黃偉哲市長也表示,我們臺南是全國學習音樂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會努力來爭取音樂廳的設置!
此外,蔡旺詮再進一步說明了音樂廳的理念,幫臺南打造一座符合國際水準的音樂廳。
這座音樂廳不需要大,但要有美好的音響效果以及設計。
臺南音樂廳並非如衛武營一樣的中央單位,無法去製作出全面而華麗節目及展場,這是我們的缺陷,但也是我們機會。正因為我們的資源有限,因而使得創意無窮,若是臺南音樂廳可以建立,臺南國際音樂節絕對可以成為國際上揚名立萬的音樂藝術節,匯合世界各地的音樂菁英,為臺南市民帶來其他城市望塵莫及的文化活力及生命力。
這樣的文化實力,再加上建城四百年的文化系列活動,深具觀光潛力。在市政上,這樣兼具硬體及軟體的文化地標套裝,不僅使市民的文化精神生活傲視全台。臺南音樂廳以及音樂節的搭配組合,一定創造台灣少見的在地-國際藝文品牌,並帶來文化展演更新的風貌。
設置文化地標 在 Dd tai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駅]讀粵語 jik6 =[亦]同音
經過六年保存修繕的JR門司港駅終於在2019年3月卸下工程,重新與遊客見面。這座見證當地發展超過百年的古典車站,重新以「大正風華」的外觀吸引來往的遊客,不僅鐵道迷們很感動,往來的遊客也都被美麗的外觀吸引,駐足拍照欣賞,成為門司港最新的老地標!JR門司港駅是九州鐵道的發源地,從1891年九州鐵路公司成立後就在此建設了九州第一條的鐵道路線,之後九州地方的鐵道合併國營鐵路,成為了現在的JR九州。雖然現在商業中心已經轉移,卻仍然無法動搖這片海峽與港灣周邊的歷史地位,當局大面積保留了當時的建物,有著百年歷史的門司港車站也完整保留下來,並且歷時六年重新整修,讓這座充滿古典風韻的門司港車站,再次在世人面前展現風華。通往門司港的「鹿兒島本線」過去曾經是主要路線,隨著時代變遷,現在已經轉換成像是「支線」,也有點類似台灣開往基隆的區間車。門司港車站月台設有0哩里程碑,這裡就是九州鐵道的起點。九州鐵道的起點設置了「旅立ちの鐘と幸福の泉」最初是用來做列車出發的信號鐘,現在保存下來則是希望從此出發的旅客都能幸福平安!JR門司港駅是旅客散步門司港懷舊地區的起點,門司港由於緊鄰關門海峽,是連接日本本州、中國及九州地方的通道。於1914年(大正3年)2月設立的門司港車站於1988年時被認定為日本重要文化財,是第一座被認證為國家重要文化財的「車站」。歷史甚至比東京車站長,不僅是九州鐵道的發源點,各種歷史的故事也在此展現,現在更是旅客前往門司港的玄關與門戶地標。現在的JR門司港駅與我2016年時看見還在修上的模樣大大不同,不僅拆除了多餘的正面屋簷,也復原了過去消失的屋頂裝飾,車站外觀變得非常懷舊有質感,讓人看得非常著迷。車站內部保留著日本大正時期的風貌,夜晚燈光染上一抹暈黃,更有老時光的味道了。這左右對稱的新文藝復興風格,是當時最華麗代表,氣派的風格滿是細緻感也是當時流行的建築風格。
門司港車站連同周邊地區許多海運公司、貿易公司及三井俱樂部、舊大阪商船、舊海關、國際友好紀念圖書館等等建築都完整被保留下來,與門司港車站為鄰、相伴,劃為門司港懷舊區,並一起入選為「日本都市景觀百選」,每年都吸引不少海內外遊客前來參觀、遊玩,成為北九州著名的觀光風景區。而旅客來到門司港,起點就是JR門司港駅。當時國際貿易大港的設置,促進了門司的繁榮。現在到門司港周邊可以看見許多當時最華麗、先進的建築。
設置文化地標 在 陳儀君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8第二屆【參與式預算.新店500萬】
(50案) 新店區中山公園.「天空樹」節能教育裝置藝術案
提案內容:
新加坡濱海灣花園有18座擎天樹頗負盛名,不僅可收集雨水澆灌柱體植栽,還能藉太陽能板提供夜間彩光變換效果。本區溪園路、中山路交叉口的中山公園內有6座約6米高不鏽鋼結構之閒置燈柱,可師法擎天樹「白天綠葉花柱、夜晚光雕彩柱」案例,改造成具節能低碳教育示範的裝置藝術新地標,至少達到:
★頂面可收集雨水供植栽澆灌,基礎周圍設置雨撲滿。
★以太陽能板提供夜間燈光變化所需電力。
★具美感的造型,成為碧潭觀光圈又一亮點。
預期效益:
★以廢棄物再利用之裝置藝術,打造新北市新店區新地標,除了提升新店區的藝術文化氣質,亦能對相關產業、學校環境教育與公部門,提供成功典範,觸發在地新環保經濟。
預算金額:
★整合設計之評比:統整各專業之系統規畫比圖,及評審會=20,000元
★責任施工:得標者依設計統包施作。全套系統之製作費=480,000元
總計約:50萬元。
提案人:
新北市新店區中山里潘威志里長
低碳社區規劃師王惠君老師
設置文化地標 在 女人屐痕_台灣女性文化地標系列III_百年女史在臺灣新書推薦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 設置 女性 文化地標 ,浮現台灣女性斑斑屐痕,鋪陳出一張重要的台灣女性 文化 活動地圖。 開拓性的屐痕: ○日治時期台南_愛國婦人會、90年代成立的大學女 ... ... <看更多>
設置文化地標 在 臺灣女性文化地標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以台灣護理之歌獻給這位無畏的先行者。 設置時間:5/12/2021(國際護師節) 設置地點:台大醫學院護理學館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