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覺醒】全臺巡迴倡議工作坊N0.1@苗栗
「你的每一次消費,都在為你理想中的世界投票。」—安娜.拉佩(Anna Lappe)
2020新冠肺炎的衝擊不只重挫全球經濟發展,也改變了人類過去生活模式。隨著區域間交通中斷,世界緩慢下來,我們有時間重新思考全球與在地關係,對於經濟發展與資本主義的反思,也使得企業經營者和消費者在傳統經濟指標外開始關注生產、消費中不同層面的問題。
現今的消費者已不像過去處於被保護的弱勢角色,而是可以用消費的力量來改變生產、改變社會。
中衛發展中心期盼能以過去30年累積的產業發展為基礎,與消費者基金會40年來致力增進消費者地位、保障消費者權益的努力,讓「消費覺醒」成為引導生產製造的轉型的推力,呼應聯合國SDGs第12項指標「確保永續消費及生產模式(Responsible consumption and production)」,共同提出「環境友善、公平正義、在地發展」3項永續主張的消費覺醒倡議。
👉2021年之始我們決定帶著「BuyLocal消費覺醒倡議」展開全台巡迴工作坊,邀請全台各地的生產者、通路端、消費者一起投入參與推動這股消費覺醒浪潮,與您分享1/19首發場在苗栗的卓也小屋的熱血討論。
📣卓也小屋/鄭美淑總監:卓也藍染致力於推廣臺灣在地種植、在地製作的「天然染料」,並鼓勵消費者以多一點點的消費預算,共同支持環境友善與在地發展的核心價值。另外,也希望公部門能夠協助天然染料的研究與功能證明,以支持產業的發展與推動。
📣卓也小屋/卓銘榜創辦人:卓也小屋一直以來都在落實消費覺醒buy local所提倡的環境友善、公平正義與在地發展三項核心指標,但是這些理想與現實層面的經濟考量不斷在拉扯,所以再好的理念,都需要有足夠經濟力量支撐,才能讓這些理想持續發展與實現。
📣樹合苑/陳孟凱執行長:資本經濟具有標準化規模生產的優勢,透過商業刺激消費,但是在商品更便宜的同時也帶給環境更污染的影響。面對整體環境的改變,適切的科技與手作的溫度是如今產業的趨勢,商業走向社群,並講求真實性。未來,「合作經濟」是重要的商業經營模式,以「第二人生」的概念,共創在地經濟與需要經濟。
📣HUGOSUM和菓森林紅茶莊園/石茱樺總經理:消費者的每一杯飲料,都在選擇支持越南還是臺灣?若是消費覺醒沒有落實,很可能50年後日月潭的農民都會陸續消失。因此,生產者在原物料、人事與商店場域等各項檢驗都很嚴謹的同時,提倡「支持國產品」、重視如何教育消費者的「消費意識」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台灣味噌釀造文化館/許立昇總經理:消費覺醒的三項核心價值並不是新的名詞與概念,重要的是思考執行困難與產業定位等問題,因此,本工作坊重要的是情感連結,因為透過交流才能傳遞價值。作為生產端的業者,有效的「員工教育」能將理念落實到與消費者的接觸端,並透過「在地產業合作」、「聯名產品」、「地方友善行銷」等方式,共同逐步推動產業發展與落實核心理念。
本場次與會的中部業者們,共同倡議消費覺醒的三項核心價值,並期許在新的經濟模式、消費意識的培育與公部門的協助下,建立起地方生態系,以凝聚共識共同發聲,串起責任生產、責任消費的永續循環模式。
鎖定中衛產業行腳後續也將陸續與您分享各地熱血的觀點和倡議。
#消費覺醒 #BuyLocal #中衛發展中心 #消基會
#卓也小屋鄭美淑總監 #卓也小屋卓銘榜創辦人 #新平溪煤礦博物園區龔俊逸董事長 #樹合苑陳孟凱執行長 #和菓森林紅茶莊園石茱樺總經理 #中外餅鋪張美華總經理 #花露農場陳基能負責人 #三義ㄧㄚ箱寶湯堯聖 #愛玩色生活館莊彩玉經理 #台灣味噌釀造文化館許立昇總經理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 #財團法人羅慧夫顱顏基金會介紹 #羅慧夫長假雙紀錄片介紹 這集邀請到基金會 #王金英執行長 專訪,談長假雙紀錄片的製作源起,還有羅醫師26年前為何會成立顱顏基金會?目前基金會的運作狀況和服務項目,他們目前正在推廣的「助300位貧困顱顏患者安心上學」公益活動也請大家一起支持...
觀樹教育基金會執行長 在 廖郁賢 雲林縣議員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真的沒想過會有這麼一天,不是在選舉期間,不是在記者會、公聽會,卻可以和這麼多夥伴聚在一塊,而且還是在雲林沿海的一個小村落。
記得當初只是和子齊聊到濕地,想說一起到成龍濕地走走,順便認識深耕地方的公民組織認識、交流,沒想到後來越揪越多人,最後這個七月前的計畫,到今天變成宜蘭、新竹、苗栗、彰化、雲林、高雄五個縣市夥伴的踏查活動。
很感謝成龍社區發展協會( 成龍村,讚起來!)為我們安排午餐,帶大家體驗 #雲林長青食堂 的餐食,並為我們解說成龍濕地十年來的變化歷程,以及導覽村落內環境藝術作品,更招待我們成龍.捌貳的茶點
也謝謝 #觀樹教育基金會洪粹然執行長,為我們解說至少要撐三十年,並能與水共生的躼腳厝(高腳屋),這棟示範建築的細節及要點,也就觀樹過往於各縣市的經驗,諸如苗栗舊山線、彰化成功營區,與各縣市夥伴討論分享。
對於今天最重要的濕地議題,不管是苗栗竹南濕地不列為重要濕地、彰化海岸濕地尚未劃入國家級濕地,或者是高雄積極思考氣候變遷下都市防洪,以及各縣市國土計畫中濕地保育,都是大家共同面對的議題。
讓我們相聚的從來都不是什麼,只是希望有更多經驗交流與分享,共同思考怎麼解決問題,期許自己與團隊能為鄉親帶來更好的生活。
期待在這趟踏查中,大家都能找到需要的東西,明天回到各自的戰鬥位置,我們都要繼續為地方,為台灣這片土地努力。
時代力量宜蘭黨部
廖子齊 新竹市議員
宋國鼎 苗栗縣議員
吳韋達 彰化縣議員
黃捷 高雄市議員
觀樹教育基金會執行長 在 張哲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年8月1日上午,我受邀參加「世紀旅程—臺北設市百年紀念特展」的開幕典禮,地點在臺北市西本願寺廣場,於是我拍攝了這段影片作為紀錄。
1920年,臺灣總督府推行地方制度改正,始設「臺北市役所」主管臺北市政,濱河小城向現代化啟航,在傳統中破格創新,在考驗下蓄積能量,書寫歷史的篇章,破浪而成自由、多元的臺北市。
2020年適逢臺北設市百年,臺北市立文獻館特以「世紀旅程」為主題,精心打造「世紀旅程—臺北設市百年紀念特展」,透過影像、文獻結合AR互動式科技,串連起臺北市百年間的大眾生活、文化、建設各面向的光影切片,喚起民眾的回憶與共鳴。
臺北市立文獻館特於2020年8月1日上午在西本願寺廣場舉辦「世紀旅程—臺北設市百年紀念特展」開幕典禮,蒞臨現場的貴賓包括臺北市副市長蔡炳坤、文化局局長蔡宗雄、萬華區區長詹天保、艋舺龍山寺理事長黃書瑋、臺北仁濟院院長李龍騰、文化資產維護學會理事長李乾朗、蔣渭水文化基金會執行長蔣朝根、張方大慈善基金會董事長張立德、開南商工前校長林本博、古亭書屋創辦人高賢治、南天書局創辦人魏德文等人。
此外,師範大學臺史所蔡錦堂教授、臺灣大學臺文所黃美娥教授、政治大學民族學系林修澈教授、臺北大學歷史系洪健榮教授、中央大學歷史所鄭政誠教授、文化大學歷史所陳清香教授、臺北市立大學歷史與地理學系王明志教授、淡江大學國際觀光管理學系陳維立副教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胡斐穎組長、懷舊文史工作者張哲生等多位文史學者,以及老明玉香舖、南新繡莊、林三益筆墨專家、東方出版社等百年店家,還有臺北市內湖國小、臺北市立大學附設實驗國小、臺北教育大學附設實驗國小、臺北市太平國小、臺北市士林國小、臺北市北投國小等學校的校長均到場同慶。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由臺北市退休工務人員成立、長期協助市政建設與救災的「臺北市政府工務局守護隊」成員,也由前衛生下水道工程處處長胡兆康帶領出席本次盛會,共襄盛舉。
蔡炳坤副市長感謝各界對社會的貢獻,並帶來柯市長對大家的問候與祝福;他表示,歷任市長對臺北市有極大貢獻,甫過世的前總統李登輝曾擔任臺北市升格為院轄市後的第四任市長,也對李前總統對臺北市的貢獻表達感恩,更對李前總統的辭世,帶領現場觀眾表達哀弔之意。此外,蔡副市長也表示,臺北市從日治時期,奠定各項基礎建設,歷經戰後的轉型時期、蛻變時期,在歷任市長的帶領,加上各行各業市民的努力,讓臺北市邁入現在多元包容的時代,期望各界緬懷過去、展望未來,一起努力;期待市民踴躍觀展,體會大家共同生活努力的臺北市,所創造的種種精采故事。
主辦單位臺北市立文獻館的詹素貞館長致辭感謝各界嘉賓蒞臨,她表示,臺北市設市百年,乘載許多重要歷史的演變過程;本次展覽感謝學界及文史專家大力支持,特別將專家學者講述設市歷史的精采片段製作成紀錄片,於展場供大家細細了解臺北市設市的豐富歷史與變遷。另外,詹館長也表示,臺北市有先人前輩留下豐富資產,是大家共同的記憶和傳承,未來有待各界共同創造,而更重要的是目前的進行式,因為我們都一起正在寫臺北歷史。
此次特展規劃了「你‧我‧他的臺北故事」、「島都‧文明‧初體驗」、「街町‧建築‧市井DNA」以及「蛻變‧自覺‧市民大時代」等四大展區;從「臺北市役所」的木製招牌開始,運用不同時期的古地圖、老照片,透過不同AR感應裝置,讓觀者跟著時代列車進入西風東漸時的臺北城,一窺當時的自來水與下水道系統、郵政電信事務、電力建設、教育制度等,如何一步步建構出「臺北市」的雛形,見證一座城市的誕生。
想要了解臺北市的身世,展場中的四座「時間屋」給予觀者最多線索;標誌著不同時期的臺北特色,仿舊設計的報紙版面,細數著各年代的經典事件,充滿時代氛圍。此外,經由趣味的動畫與投影技術,觀者只需揮手感應,就能「返回」一世紀前的臺北城,不只有鐵道旅館、新公園音樂台,還有游泳池、高爾夫球場,以及往返日臺之間的遊輪蓬萊丸號。漫步在喫茶店、咖啡廳、映畫館與唱片行之間,如同走入「臺北上河圖」,參與當年江山樓、波麗露、芳乃館裡最風雅、時髦的文青日常。
走過日本時期的摩登臺北,戰後的低迷歷經1950年代的美援、60、70年代的經濟起飛與現代建設,1967年臺北市升格為直轄市,城市建設、經濟、文化等發展更為快速。1978年的臺美斷交、退出聯合國等內外潮流轉變,醞釀了反思批判的能量。解嚴之後,臺北市成為臺灣政治、經濟、教育、文化等活動的火車頭與風向球。文獻館表示,2020的設市百年正是臺北市發展的重要里程碑。
除了行政區重劃、市長開放民選、捷運路網的建構、城市的翻轉與再生、多元的文化藝術活動等市政變化之外,各個世代都能在觀看老臺北的同時,尋見自己的青春少年時:金龍少棒凱旋歸來、被人潮擠爆的中華路;資深文青當年尋寶的光華商場舊書攤;1989年夜宿忠孝東路的無殼蝸牛運動;2001年納莉颱風摧殘下,化為汪洋的臺北城;2003年SARS風暴來襲時,窗邊的大字報昭示著醫護鬥士不曾退縮的勇氣;2017世大運時,臺灣之光奮力奪金的動人身影。多種聲道在臺北市共鳴迴響,臺北市民始終以自己的方式關心並參與這座城市。
在新、舊住民的共同構築下,這座城市不斷蛻變進化,點滴積累,形成多元、進步,承載著你、我、他生命故事的臺北未來式。屬於臺北的旅程未曾停歇,這個夏天,臺北市立文獻館邀請您一同以聲光科技感應、發掘臺北的故事,來場穿越百年的世紀之旅!
展覽名稱:世紀旅程-臺北市設市百年特展
展覽地點:西本願寺廣場樹心會館(台北市萬華區中華路一段174-2號)
展覽時間:2020年7月23日~10月31日 週二~週日 10:00-17:00 免費入場(周一休館)
臉書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TheJourneyofaCentury/
觀樹教育基金會執行長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 #財團法人羅慧夫顱顏基金會介紹
#羅慧夫長假雙紀錄片介紹
這集邀請到基金會 #王金英執行長 專訪,談長假雙紀錄片的製作源起,還有羅醫師26年前為何會成立顱顏基金會?目前基金會的運作狀況和服務項目,他們目前正在推廣的「助300位貧困顱顏患者安心上學」公益活動也請大家一起支持。
(以下為08/23新聞稿)
財團法人羅慧夫顱顏基金會於8月23日(日)下午兩點假台灣金融研訓院舉辦羅慧夫醫師雙紀錄片放映會,會中放映記錄羅慧夫醫師1959~1999在台行醫四十年的《長假》紀錄片,及2013年羅慧夫醫師最後一次回台拍攝的《長假過後》紀錄片。羅醫師的學生、部屬、患者暨家屬、朋友,醫療、社會福利及教育等各行業共計200多人齊聚觀賞,大家一起感動回顧曾經與羅醫師共事相處的時光。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黃達夫院長、中央研究院魏福全院士、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先生等人也親臨現場觀片並上台致詞。羅慧夫顱顏基金會董事長黃烱興表示:在資訊爆炸,價值觀混亂的現代社會,羅慧夫醫師一生秉持「榮神益人」的使命,奉行「視病如親」,盡自己所能的幫助他人,對台灣社會做出最大的貢獻,這樣的典範更難能可貴,值得推崇!
《長假》記錄羅慧夫醫師在台行醫四十年貢獻:
羅慧夫醫師的兒子引述馬克吐溫:「你的職業應該成為你的假期」,來形容爸媽40年在台灣的服務就如同是他們人生中的長假,基金會為其拍攝的紀錄片也以此命名。本紀錄片藉由大量的舊照片、現場記錄、人物訪談等完整呈現一個外國醫師如何如克服困難,融入台灣社會,進而成功的改革醫療體制,例如杜絕紅包文化,建立專科醫師制度……等,同時也見證台灣醫療的發展軌跡。
1959年羅慧夫(M. Samuel Noordhoff, M.D.)以醫療宣教士身分從美國舉家來到台灣,於馬偕醫院擔任院長,他以患者需求為出發點的理念催生出燙傷中心、加護病房、自殺防治中心等一時創舉,他為患者的付出連帶也促進台灣醫療發展。
1976年羅慧夫醫師轉任長庚醫院,擔任兩年創院院長,卸下院長職務後於整形外科專心醫治患者、培訓年輕醫生,他在整形外科主任任內,創設台灣第一個整合顱顏外科、顱顏牙科、語言治療、心理輔導及社工的「唇顎裂暨顱顏醫療中心」,關懷患者的生理與心理,落實全人醫療。長庚醫院顱顏齒顎矯正科醫師,同時也是羅慧夫顱顏基金會董事長黃烱興表示:「長庚醫院顱顏中心的成立,是因為有羅慧夫醫師擔任領導人,沒有自己的本位主義,處處為病人的利益著想,才有辦法整合」。而現今台灣顱顏醫療水準深獲國際肯定,羅慧夫醫師功不可沒!
中央研究院魏福全院士說:「台灣有整型外科的訓練制度,雖然非羅慧夫醫師一人造就,但他的貢獻最大。」羅慧夫醫師除了致力推動顱顏醫療發展,更選派學生出國學習顯微重建、泌尿生殖重建、乳房重建等當時台灣缺乏的整形外科專業,並陸續成立顯微中心及美容中心,使台灣的整形外科更加完備。
1989年羅慧夫用他的積蓄成立「財團法人羅慧夫顱顏基金會」,醫療團隊負責治癒患者生理的裂痕,基金會負責治癒患者心理的傷痕。另外,在羅慧夫醫師「培訓海外醫療人才,給他魚吃,也教他釣魚」的理念下,1998年醫療團隊及基金會合作開展海外醫療合作計畫,透過義診、技術傳承及輔導成立顱顏中心等方式,幫助東南亞等醫療相對落後國家也能治療自己國家的顱顏患者,這項送愛到海外的工作仍持續到今天。
《長假過後》傳承羅慧夫醫師的精神:
羅慧夫醫師1999年返回美國,即使退休他仍心繫台灣的醫療團隊及基金會,每年堅持飛回台灣探視學生和過往的工作夥伴。2013年的訪台行程,羅慧夫醫師發表演說、與老朋友相見,是他最後一次回台。
羅慧夫醫師因健康因素不便再搭長途飛機來台,但他一手創辦的顱顏中心及基金會仍延續羅慧夫醫師對患者的關懷,在台灣及醫療相對落後國家繼續照顧先天顱顏缺陷患者。長庚醫院顱顏中心陳國鼎主任也是羅慧夫醫師的學生,他在紀錄片中受訪時說:「老師(羅慧夫)當初帶給我們這麼多,如今長庚有現在的成就,我們要把握時間繼續再推上層樓,不但是造福台灣的患者,更要為我們下一輩的年輕醫生鋪路。」
影像傳遞正面能量 樹立有意義人生價值觀
羅慧夫顱顏基金會表示,辦理羅慧夫醫師紀錄片放映會是希望藉由影像的感染力,傳達羅慧夫醫師的精神,尤其現今台灣醫療亂象:例如醫院面臨「五大皆空」、醫師追逐高利潤的醫美行業、人力失衡、醫病糾紛頻傳等….問題,基金會希望透過羅慧夫醫師紀錄片喚起醫護人員從醫的初衷,同時也希望引導年輕學子樹立有意義的人生價值觀。
觀樹教育基金會執行長 在 十年,改變的開始-成龍濕地環境經營10年成果回顧紀錄短片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觀樹教育基金會執行長 -洪粹然『 順應這樣的環境,友善這樣的環境。 ... 感謝一路上有您陪著下個10年還要一起走謝謝所有參與者感謝: 觀樹教育基金會 ... ... <看更多>
觀樹教育基金會執行長 在 觀樹教育基金會洪粹然執行長- Интересное -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explore #觀樹教育基金會洪粹然執行長at Facebook. ... 真的沒想過會有這麼一天,不是在選舉期間,不是在記者會、公聽會,卻可以和這麼多夥伴聚在一塊,而且還是在雲林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