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左營國小的邀請,
就在11/18(三)下午13:30
我和好夥伴雅盈,
將分享資源班和普通班導師及各科夥伴,
如何一起合作島記課程,
帶孩子找到自己和回家的路。
歡迎現場報名喔!
—-
#島嶼的集體記憶近期活動
❤️「服務學習」教師增能研習-「島嶼的集體記憶」跨域課程
時間:2020/11/18(三) 13:30-17:30
地點:左營國小實踐樓3F視聽教室(高雄市左營區實踐路42號)
講師:高雄勝利國小資源班李思瑩、導師黃雅盈
研習代碼:2952950
❤️「 109-3-主題式 PBL素養導向跨校社群」教師研習-蘇澳學×設計教案工作坊
時間:11/28(六) 09:00-16:00 、11/29(日) 09:00-15:40
地點:慈心華德福高中蘇澳校區
僅列出島記部分,詳情請見研習計畫
11/29(日)
1.坪林故事採集經驗談
陳科廷先生/坪林故事採集
2.結合島嶼集體記憶的公民課程規劃與策展
吳怡慧老師/三重高中
3.教案如何連結在地-導師及地理老師的身分,設計與在地和社區結合的教案
陳鈺郿老師/台北龍山國中
4.教案如何連結在地-設計教案的思維方式
謝忠瑋先生/台灣放伴教育協會
招生對象及人數
1. 對於蘇澳地區歷史發展及演變有興趣之教師、學生 、一般民眾。
2. 有志於將地方故事納入教學現場的教師。
3. 本梯次名額為 30 名 ,免費參加,額滿為止。
報名方式:
1. 教學人員:https://forms.gle/C1RTXkHXf8mr6J129 或由 教師進修網 進行報名,課程代碼2973514
2. 一般名眾:https://forms.gle/C1RTXkHXf8mr6J129
3. 將於收到報名表 一週內以電子郵件回覆錄取結果,如未接獲通知請主動來信 (suaokpi@gmail.com) 或來電詢問或來電詢問(0975-812381)。
❤️「島嶼的集體記憶」跨域課程
時間:2020/12/9(三) 13:30-15:30
地點:援中國小(高雄市楠梓區大學26街1150號)
講師:高雄勝利國小資源班李思瑩
報名請私訊思瑩,姓名、服務學校及身分證字號,或現場報名
❤️新北市家庭教育中心島記社群
(1)11/27(五)13:30-16:30 用文字表現故事劇本寫作 中國科大廖振凱老師
研習代碼:2924018
(2)12/16(三)13:30-16:30 用影像記錄故事 臺灣藝術大學單文婷老師
研習代碼:2924020
(3)01/06(三)13:30-16:30 用藝術和世界交朋友 藝術家林舜龍老師
地點:三重高中
1.新北市老師經錄取,本局同意核予公假出席、課務排代。
2.報名:請至全國教師在職進修網
❤️島嶼的集體記憶-您的記憶我的故事(高一多元選修/跨域素養課程)公開授課
時間:2021/1/05(二)13:00-16:00
地點:高雄女中藝術大樓6樓美術教室二(高雄市前金區801高雄市前金區五福三路122號)
說課:13:00-13:20
觀課:13:20-15:10
議課:15:10-16:00
講師:高雄女中美術科劉癸蓉老師、國教輔導團鍾佳玲老師
課程內容:
1.產學合作結合社區資源,引領學生走出校門,深入臨近雄女校園的鹽埕區,訪談社區50年老店發展歷史,藉由不同質性的店家風貌,讓學生更了解老塩埕前世今生,進而關注與關懷自己所居住的土地。
2.運用藝術創作-手工書,連結「五感」元素-視覺、味覺、觸覺、嗅覺、聽覺,透過圖像、文字創作描述記憶中的情感與故事。
3.運用晶片錄製店家特有的聲音氣味地圖,連結時間、空間及情感記憶,創作城市地圖記憶。
4.以店家的特有氣味調製記憶中的味道製成-香味瓶。
5.融入新興科技與媒體素材-清華大學團隊與台南女中技術支援: IOT感測原件、電子鼻、數據分析、人工智慧。
6.高雄女中與台南女中跨域、跨校課程合作,二校資源共享師生相互合作、學習更多元與全面化。
7.台南女中與高雄女中學生將組成學伴,互相體驗對方課程以及進入鹽埕進行50年老店探訪學習,而雄女也會到南女進行電子鼻及香味瓶調製課程。
8.學生動手實踐精神,強調主動學習和團隊合作:體驗及自主學習和合作及良性競爭,有利於之後學生自主學習及終身學習發展。
❤️「聲亮島嶼」分享音樂會
時間:12/26(六)晚上7:00-9:00
地點:高雄文學館一樓大廳(高雄市前金區民生二路39號)
憑票入場,索票方式將公布島記社群
❤️《阿媽,阮轉來啊!》
「島嶼的集體記憶」教育推廣五年回顧展
日期:2020/12/26-2021/01/31
地點:高雄文學館文學書房(高雄市前金區民生二路39號)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40的網紅山水畫家的藝術Taiwan Artist World,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air2 #mavicair2 #DJI 這次想要介紹的是我的大疆空拍機實測分享,而這個分享本來是購入試飛後的幾天,就要製作的影片,但是考慮了一下,感覺有點過於匆促,而不夠周全,所以在飛行30多趟後才來分享。 就在2020年的最後一天,我到內湖飛隼科技,購買了大疆最新空拍機 DJI Mavic...
視覺圖像記錄師工作內容 在 三妍良語的勵志實驗室。自我成長書籍實踐報告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來參加第一屆視覺筆記年會吧!】
三妍良語很榮幸應視覺筆記教練-邱奕霖
邀請,和3位高手分別從自學力、公益力、商業力、職場力一起分享視覺筆記的應用。
三妍良語會做為知識圖解實驗家分享
#自學力-如何藉由視覺筆記與自我挑戰設計,來翻轉自己人生的動人故事。
還有三位高手:
#公益力-繪話視界工作室負責人李佳伊
視覺圖像記錄工作者,也是圓圈繪畫認證講師的佳伊將與你分享視覺紀錄帶給她的改變,並在參與社會議題、非營利組織相關視覺紀錄的心得與收穫。
#商業力-「內容駭客」創辦人鄭緯筌(Vista)
【內容感動行銷】、【慢讀秒懂】作者,也是『我愛寫筆記』社團團主將與你分享如何運用數位工具製作筆記,提升商業思惟、寫作技巧,創造你的專業內容與品牌。
#職場力-視覺圖像記錄師趙千萱
目前擔任營造業HR,也是HR TIMES現代人資圖解專欄作家,將與你分享如何在職場中透過視覺筆記進修學習,並內化提升自身專業與創造價值。
在視覺筆記年會中,邱奕霖教練還會分享視覺筆記的核心與常見盲點、視覺共創,用塗鴉想像2021的未來視覺圖~現場也準備了紙筆一起畫畫,有興趣了解視覺筆記的朋友歡迎共同來參與喔!!
報名連結由此去:
https://www.surveycake.com/s/yde7V
時間:12月19日(星期六)上午9:30~12:30
費用:每人800元
地點:TeSA青島教室
(台北市中正區青島東路 7 號 2 樓之 1)
#第一次上台
#三妍良語的勵志實驗室
#第一屆視覺筆記年會
#塗鴉吧!用視覺筆記翻轉你的人生
視覺圖像記錄師工作內容 在 國家漫畫博物館籌備小隊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不可錯過🎉🎉漫畫知識一把抓
#論壇「漫畫大爆炸—從漫畫實務看博物館的多元可能」講師介紹DAY2
臺史博即將於11月14-15日(六、日)舉辦的「漫畫大爆炸論壇」,以博物館視角下的「展示」、「研究」、「典藏轉譯」等面向,重新認識漫畫。
⭐看全部議程與報名☞ https://reurl.cc/EzQgen
DAY2主持人及講師陣容:
【場次1⃣】#漫畫空間之必要,一個人看漫畫是一種享受,但一群人一起看漫畫、聊漫畫又是另一種滋味,各個漫畫空間的營運提供了這樣集體沉浸的機會。
本場次邀請到講師西門町動漫畫廊d/art的策展人 #雪渦;致力於介紹有意思的漫畫作品與次文化視覺藝Mangasick店長 #黃廷玉(老B);負責承辦臺灣漫畫基地與CCC創作集計畫管理者 #陳宏睿,由U-ACG創辦人 #梁世佑 老師擔任主持,共同探討漫畫空間與其他空間有什麼不同?如何經營打造?
【場次2⃣】#跨越時代的漫畫_圖像,以漫畫作為記錄、傳播方式並非當代的產物,若以歷史的視角認識漫畫/圖像,會有什麼有趣發現?
本場次由 #陳偉智 教授主持,並邀請 #楊尹瑄 教授、#李政亮 教授、#翁稷安 教授,帶領大家領略不同年代中漫畫/圖像的形式、內容與傳播管道的差異與精彩故事。
【場次3⃣】#漫畫的藏與用,由連載許多知名國人漫畫《CCC創作集》責任編輯 #賴萱珮、負責臺史博《一九四五夏末》等3部歷史漫畫編輯工作的 #陳涵郁,討論生硬的研究資料怎麼被取用與轉譯;並由長榮大學圖書資訊處的 #董怡彣 老師分享京都國際漫畫博物館的漫畫典藏。本場次由 #翁稷安 教授擔任主持及與談,一同探討資料的轉譯運用及漫畫如何典藏的議題。
🔸議程及報名網址:https://reurl.cc/EzQgen
🔸論壇時間:2020年11月14-15日 09:30-17:30(09:00開始報到)
🔸論壇地點:台南應用科技大學設計大樓10樓國際會議廳(臺南市永康區中正路529號)
🔸報名對象:一般觀眾
🔸報名費用:免費
🔸線上報名截止日:即日起至11月11日(三)17:00止,正取100名,備取20名。
🔹這次活動,籌備小隊也有攤位喔!
#漫畫論壇 #臺史博 #台南應用科技大學漫畫學士學程
視覺圖像記錄師工作內容 在 山水畫家的藝術Taiwan Artist World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air2 #mavicair2 #DJI
這次想要介紹的是我的大疆空拍機實測分享,而這個分享本來是購入試飛後的幾天,就要製作的影片,但是考慮了一下,感覺有點過於匆促,而不夠周全,所以在飛行30多趟後才來分享。
就在2020年的最後一天,我到內湖飛隼科技,購買了大疆最新空拍機 DJI Mavic Air 2,在維修部李兄專業的介紹與推薦後,終於鼓起勇氣,再次購買。此外也是因為自己常在YouTube分享一些旅遊影片,也感覺是有些畫面是可以用空拍鏡頭來拍,會更有效果,經過幾個月的考慮與比較,才決定購買。
以前買的空拍機是必須外掛GoPro的相機,影像檔極大,而且也不能只錄想要的影像,另外整個飛行過程的聲音也會收錄,讓人在後製處理的時後
有點困擾。此外當時的圖傳顯像並非如此理想,很多資料也沒有提供,所以真的要有很大的膽量才能夠玩。
不過現在有了Air 2,首先它的體積很小,收納非常的方便,大概就是一個單眼相機包的大小,而它單顆電池可以飛行大約30分鐘左右的時間,也有一些防範墜機撞機的機制,與智能拍攝的功能。智能錄像包含全景拍照、
跟隨 、興趣點環繞攝影等。而一鍵返航及自動起降、自動避障也是超棒的能耐之一。
最重要的是它的圖傳效果非常的好,達到1080萬畫素水準,且為10公里之內的全高清圖傳相關數據也一目了然
,包含飛行姿態、高度和速度,也有即時地圖顯示,最大抗風等級五級,
還有尋找空拍機的功能,也可以控制鏡頭拍攝的角度,又可以直接將拍好的影片,立即下載到手機儲存。除了保留原始檔,也會立即製作DJI的客製影片,讓環繞的效果更加生動與震撼。
此外雖然我們多數是在視覺可見的範圍飛行,但還是可能會遇到找不到空拍機的問題,這是因為又要看手機回傳的圖像,是否是自己需要的畫面所導致。好在它的電池電力非常夠用,
不需要擔心滯空過久而讓空拍機炸機,一鍵返航的功能,雖然好用但還是要留意四周的環境是否允許,否則一下升高到它預設的安全高度,真怕碰到高壓電塔的高壓電線。電力在剩下百分之40左右,就可以考慮飛到身邊,補拍一些近距離的畫面,千萬別考驗自己與空拍機的能耐。
無人機與攝影機結合是我們之所以要購入的主因之一,而大疆提供的拍攝模式已經能符合多數人的需求,也能拍攝4K的影片且還具備 HDR 功能,這對於影片的後製相當有用,不僅可以加強色彩的豐富度,也能記錄下更多細節。不過比較不同時間拍攝的效果,光線的好壞,還是決定一切。雖然可以用後製稍微加強一下,但是還是要有敏銳的眼光,遇到好的景色好的空拍地點,千萬別猶豫,拍了就對了。
雖然我是購買暢飛套裝組,能夠一次擁有三顆電池,但還是建議要買車用電源轉換器,就能在車上立即替空拍機和遙控器電池充電,不然真的會遇到遺珠之憾,而這點也是之前空拍的經驗。
此外每段空拍影片的長度最好不要超過一分鐘,可以分次拍攝,這樣也能減少剪輯影片的時間。
另外禁飛點的查詢非常重要,因為很多地方已經不像以前一樣想飛就可以飛,例如新竹的北埔和新埔市區,市區內是完全禁飛,就如同機場一樣,
連一點的折衷空間都沒有,所以為了避免荷包失血,不管如何起飛前還是要確認再確認。
國家公園也一樣有管制,都要事先填表申請,申請核可後,再依照相關規定與要求,進行開拍工作。
由於這是我購入的第四台空拍機,當然滿心期待的可以多飛幾趟,看看它到底有何能耐,可以使用在哪些方向
對自己的藝術創作有沒有幫助,所以在分享的影片上,可以分性能測試和影像創作兩個方向。性能測試包含一鍵返航、限高區飛行、興趣點環繞和跟隨等,這些測試也是讓我自己對於這台空拍機,有更全面的認識。
影像創作的部份,由於之前已經有類似的製作經驗,所以有粗略的方向與偏好。飛高拍大景,並非我很喜歡的方式。我個人比較傾向5到10公尺的高度飛行,希望藉由這樣的選擇,獲取更多景物的細節,好讓拍攝到的影像內容,更加豐富。
最後還是要溫馨提醒一下,找不到空拍機的情況,是常常會遇到的。我自己的經驗,不知道已經發生過多少次
,幾乎每趟都會遇到不同的狀況,畢竟要看空拍機,又要確認所拍攝的畫面,是否是自己需要的。
如果遇到,當下千萬不要慌張。先確定起飛時的返航點狀況,有無人車,再來就是按下一鍵返航的按鈕,它會讓空拍機先上升到30公尺的高度,好避開多數的障礙物,最後到達返航點正上方後,才會逐漸緩慢降落。當然這個過程,也可以透過螢幕的提示,
選擇是否取消。因此電力剩下百分之40時,就是要緊盯空拍機的時候,該返航就該返航,千萬別留戀。
台灣空拍分享:https://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8208
►►►歡迎訂閱梁震明頻道:https://bit.ly/33R0bmf
►►►梁震明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inkliang/
►►►梁震明痞客邦: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
►►►梁震明IG:https://www.instagram.com/liang_chenming_art/
【梁震明簡歷】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研究所畢業。
曾任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系及東海大學美術學系講師。
個展12次,國內外聯展30餘次。
作品曾在香港蘇富比、羅芙奧及沐春堂拍賣成交。
著作「墨色的真相」與「台灣寺廟龍柱造型之研究」獲國立編譯館出版刊行。
現為羲之堂代理之專職水墨畫家。
「山水畫家的藝術」頻道推薦播放清單:
梁震明水墨作品賞析: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5EQF72_a8UD9nXm38PQcabEIbffxyp-h
梁震明水墨創作介紹: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5EQF72_a8UATfktfF0G6o3zCLipJvc-n
水墨藝術材料介紹: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5EQF72_a8UDs1alttOymTOkXl3IhRW04
紓壓療癒輕音樂空拍影片: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5EQF72_a8UCrrHknKxWuwRy8UIh6EnUQ
台灣海景空拍影片分享: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5EQF72_a8UD471Ieo4YaalS5yvbDAIyu
4K畫質空拍影片分享: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5EQF72_a8UD72YQD4vgRR9NaI-brI-4Q
桃園青埔特區記錄: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5EQF72_a8UBSI3tWDXsgQUuzgKzRSGxY
新北景點空拍: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5EQF72_a8UAfbQybqr__G4cLGrtVugsl
桃園景點空拍: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5EQF72_a8UBweKa4jfWGZW39J9ASipD7
新竹景點空拍: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5EQF72_a8UAk7e3AvAuU6IWQsbvn49e6
宜蘭景點空拍: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5EQF72_a8UCnNCun9gC5UM3In0ztXDG_
#DJI #dronefootage #dronevideo #dronephotography #dronestagram #drones #fpv #djiglobal #photography #pro #aerialphotography #dronepilot #travel #nature #dronefly #fpvfreestyle #quadcopter #dronevideo
視覺圖像記錄師工作內容 在 偽學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旅行的旅行] 行動傳播技術空間中的旅行:#當我們用GoogleMap找路時 / 李長潔 🚎
.
時常有人問我,你每次去日本的那些超級冷門的風景、傳說地點、氛圍氣喫茶老店,到底怎麼找到的,聽都沒聽過這些地方。剛開始,我會查詢中文與外文的旅行資訊,像是旅遊手冊、觀光網站,都是基本工作,可以給旅客一點基本的地理想像,如方位、氣候、規模、人文特色等。接著,我會做一件事—大量地運用google map細查地方資料。
.
地圖,是一種人對空間權力的掌握,當旅人們從地圖繪製者的手中,搶回擁有地圖的權力,這將如何改變我們的旅行生活?然而,我們真正因為google map而搶回了對空間的掌握嗎?我們先從紙本地圖的使用開始。
.
▓ #紙本地圖的時代
.
不只是到了旅遊的當下才使用google地圖來找路,而是平常沒事時,就打開地圖滑呀滑,細察預計拜訪的地點,了解地理資訊。不過,在2005年以前,旅行時掌握地理環境的技術大都依賴紙本地圖,旅客與觀光客在出發前,會購買旅遊手冊、旅行文學,透過特定旅行專家與旅遊資訊編輯的視野,來觀看地方(林子廉,2009)。在那時之前,各種「旅遊天書」隨著出國人數的增加,而銷售量大增。
.
出國旅行度假,不單僅是選好地方、買張機票、然後去就可以說「#這是我的旅行」,旅行的體驗是由生活中的不同媒介內容(電視、廣告、電影、書籍、旅遊手冊,現在還有社群網站)與你的真實旅程所交織而成(Urry, 2002)。當然也包含地圖。
.
地圖是一種地理狀態的再現。我們覺得地圖模擬了真實的環境樣貌,但事實上,地圖是一種「#簡化」、「#挑選」、「#裁切」,尤其是紙本地圖,在有限的平面版面上,地圖的終極目標並不是一比一的還原,而是透過地圖繪製與資料整理,表現製圖者對大地的擁有權、解釋權。
.
在從前的旅行中,我會在行前買一份巴黎的城市地圖,在台灣時就把旅行手冊上看到的景點標示在地圖中;並在旅程中逐一刪除,有時候還會用紅筆將散步走過的路徑畫上,以展示我對巴黎的熟稔程度。基本上,整張巴黎地圖我都畫滿了。
.
▓ #google地圖的出現
.
2005年,Google Map正式上線,一開始只是電腦版,同一年裡很快地推出手機版本,並且加入Google Earth的服務,直至今日,google的地圖是Google公司流量第二大的營運項目。Google Map運用了地理資訊系統(GIS),整合地表空間幾何特性以及地理屬性等兩種資訊之資料庫, GIS 中記錄的資料藉由適當的軟體解譯後可重現地表相關地形與地貌,使用者可以免費且自由地在地圖檔上標記並添加註記。這個地圖很快地成為旅行者的最佳找路工具,可以用微觀與巨觀的視野,審視空間樣態(廖酉鎮、陳均伊,2013)。
.
相對於傳統紙本繪製,#地理資訊系統(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的廣泛應用,省卻了實物儲存的難處,也使我們可以在同一空間的地圖上看到不同的主題的重叠和互動,我們更能按照我們的想法,在給定的地圖框架上任意標籤,製作對我們有意義的地圖(Lo, 2012)。
.
Google不斷推出越來越豪華的地圖服務,像是「#交通資訊」、「#街景服務」、「#旅行規劃」,最近更加入虛擬實境的概念,將導航升級成「#AR導航」,透過 GPS 獲取用戶的位置,並使用街景資料產生「視覺定位系統」(Visual Positioning System,VPS),快速辨識周遭地標建築定位用戶位置,並在手機相機中以巨大的動畫箭頭結合街景,藉以更清楚地告知方向。這些方便的工具是積累在行動通訊技術、運算技術與人群使用習慣的大量應用與快速進步上,嶄新的地圖技術深刻地改變了旅行、旅人與城市的互動關係。
.
▓ #人與機器結合下的旅行:地理媒介
.
人與機器在移動技術空間中,被結合成一種人機複合體,或是Bruno Latour行動網絡理論中的「人—物」,這讓人的體驗更加複雜。你有沒有一種經驗,就是打開Google Map後,隨著指標轉動身體,試圖協調數位與真實的空間方向。或是,跟著導航行走,耳畔響起「向左轉」,就毫不猶豫地走向左方的街道。又或是,最一般的情況下,使用者會打開軟體,了解地理定位下自己與週邊資訊(店家、車站等)的關係。
.
進入到隨身行動傳播科技時代,人與物結合下的移動與定位本身就是一種資訊,這些資訊詮釋了流動空間、網絡連結、移動過程的具體樣態。一方面,機器深刻地鑲嵌入人類的生活世界中,反過來說,人們亦透過機器產生全新、方便、延伸的特殊經驗。這種人機合一、日常鑲嵌的 #地理媒介(geomedia)(McQuire、潘霽,2019),在旅行實踐中更顯鮮明。
.
在Web2.0時代,藉由地理媒介所構連起來的網絡式公共空間,展示了人類時空感知的嶄新轉變。透過行動傳播與數位化的技術,遊歷的地點本身不只是被媒介再現,而是,這些地點本身就是媒介,在程式運算的框架下,人與人、人與城市有了全新的關係:Google Map的使用與資料的積累,很大的程度上,人們利用社會實踐、消費行為與協商互動來定義旅行的地方。
.
例如這次我們旅行到關東地區,特地前往宇都宮吃餃子。在行前我們藉由Google Map的即時資訊決定乘車的方式,查詢車站附近所有的餃子店以及他的評價、照片、菜單,用街景服務來定位自己如何到達要去的「餃天堂」。然後在這家算是有特色的餃子店鋪,我們竟然在餃子裡吃到了一根鋼刷鐵絲,店家也沒有很認真地看待。就默默地打開Google Map說明了當下的狀況,並給予較低的星級。
.
▓ #自願式的地理資訊(volunteere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
上述的情境是一種建構主義的場境,使用者們可能自知的情況下,#自願參與地理資訊的建構,這稱做自願式的地理資訊(VGI,volunteered geographic information)(Sieber and Haklay, 2015),Google Map的VGI使得人們更有機會參與城市意義的詮釋,在公共參與的意義上,Google Map也是一種社群媒體,它建築在遊客、居民、店家等大量用戶的傳播意向性上。在McQuire與潘霽(2019)的「地理媒介」評斷便提到中,媒介傳播技術、隨身行動和城市地理元素的深度融合,共同造就了「#成為公共」(becoming public)的體驗,打開城市生活的審美維度,同時推動了「成為公共」的過程。城市中的社會關係和權力關係,不再僅僅依據根植於城市空間結構的生活形態,而是更直接地被轉化為主動的「傳播」過程。
.
從知識論的角度來看,Google Map有著三種資訊類型:自然的資訊、技術的資訊與文化的資訊。自然的資訊,如同人們所可以感受到的地形等;技術的資訊則如道路、水系的測量描述;而文化的資訊則指涉各種人類的行為,如駕駛、消費等。透過運算平台,當然也包含IG、FB上的「#社會標註」,像是打卡、分享美照、「#」,使用者、物、與城市風景大量交織成數位形式與真實形式共存的存在,並且在公共性的概念下交往互動。
.
可是,我們還是可以想像與批判,一個反烏托邦正在進行。有時候我們不知道自己正是地理媒介的延伸,甚至不得不參與地理資訊的建立。當你想要運用導航系統時,其使用者本身正參與著車流量預測的演算過程。當我們行動時,我們也正經歷一種數據式的物化,個人與機器結合後,個人在時空中的所有作為都有可能面臨資本主義的收編,例如在Google Map上顯示個人化的位置性商業廣告。
.
▓ #流動的社群與信任革命
.
旅行者們對Google Map的使用,構成了一種流動與移動的社群,這個社群強調的並非穩定的社會記憶,他們更欣賞獲得片刻的超凡體驗,與享受如遊戲般的過程,在虛實間讓自己更能夠掌握旅行的地方。從Google Map的旅遊嚮導設計就可以發現,Google Map將每一位參與地理資料建構的人們都當作「專家」,這個構想在另一個旅行APP「#TripAdvisor」裡也非常鮮明。你可以在「TripAdvisor」裡分享更多評價、文章與圖片,分享你在移動時的超凡體驗,以獲得「#頂尖攝影師」、「#飯店達人」等等標章,以提高個人體驗的可信度。
.
不過,有批評家認為,我們太容易把Google Map、Google Earth上的作為,理解為一種全景全知的圖像、透明的秩序,甚至是前面討論的參與和賦權的工具(Kingsbury & Jones, 2009)。閃耀著令人暈眩光茫的球體,反映了人類的戴奧尼索斯的妄想,我們狂亂地航行,歡天喜地地喧囂,我們全心全意、不加思索地信任它,卻低估了虛擬世界對真實世界的集體監控。
.
▓ #回歸地方化?
.
不過,站在創用的立場,我還是傾向對科技保持信任。信任研究者Bostman(2017)在《#信任革命》中談到,只有「信任」,人類才能在進程上有超越性的變革。當然,對Google Map的信任早在2010年以後就幾乎被廣大的使用者們接受了,雖然偶而還是會看到我父親打開地圖導航後,然後罵導航太笨,繼續走自己的路。但無疑得,Google Map扮演了旅行實踐的重要推動角色,它把商品、交通、約會與各種推薦搓合起來,讓旅行同時是個人的行動,也是集體的社群參與。也因為這些更加錯綜複雜的信任,旅人們才能獲得更多足以創新生活的服務。
.
回到McQuire的地理媒介概念中,如果傳統大眾媒體帶給旅行者與地方的是一種想像的、再現的、去地方化的全球化幻覺。那麼這些隨身、隨地的地理媒介,像是Google Map,則在旅行者與地方之間形成更回歸地方化的關係,同時還包含了跨文化溝通的實現,透過這樣的地理媒介技術,更能提高人們對差異性與流動性的接受程度,還可以確保城市網絡中與他者共存的技能。
_
_
#參考文獻:
.
1. 林子廉(2009)。旅遊手冊如何影響遺產觀光客對於原住民石柱真實性知覺、旅遊動機及體驗。文化大學觀光系碩士論文。
2. Urry, J. (2002). The tourist gaze. Sage.
3. 廖酉鎮, & 陳均伊. (2013). 讓地圖活過來一 Google Earth 運用於地球科學教學設計之應用. 科學教育月刊.
4. LO, K. H. (2012). 論班雅明式史觀和空間觀: 並以領匯霸權地圖為例. Cultural Studies@ Lingnan 文化研究@ 嶺南, 32(1), 1.
5. Sieber, R. E., & Haklay, M. (2015). The epistemology (s) of volunteere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a critique. Geo: Geography and Environment, 2(2), 122-136.
6. McQuire, S., 潘霽(2019)。From Media City to Geomedia: Cross-disciplinary Insights into Information Society from a Pioneering Australian Scholar。資訊社會學研究,36。
7. Botsman, R. (2017). Who Can You Trust?: How Technology Brought Us Together–and Why It Could Drive Us Apart. Penguin UK.
8. Kingsbury, P., & Jones III, J. P. (2009). Walter Benjamin’s dionysian adventures on Google Earth. Geoforum, 40(4), 502-513.
視覺圖像記錄師工作內容 在 接棒啟蒙計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職場嘻遊記
每周10分鐘的時間,一系列的專業者的成長故事。讓您輕鬆了解各職業領域內容與成長方式,反思教育與學習的意義,得到新體會。
收聽方式:
收聽廣播: 10/12, 10/19, 10/26, 11/2 週五8:05 (教育行動家 下) 前10分鐘
官網收聽: https://goo.gl/y8F3v5
iOS app收聽: https://goo.gl/d6vv86
Android app收聽: https://goo.gl/EjEDk2
以繪圖代替文字:視覺記錄師
利用畫筆,將繁複的資訊整理成一張張淺顯易懂的圖畫呈現出來,這就是「視覺記錄師」在做的事。
邱奕霖是一位視覺記錄師,負責為各大演講及會議場合做即時的圖像記錄,累積上百件視覺記錄作品。
和一般的文字記錄不同,視覺記錄師將文字轉換成更容易理解的圖像,並將內容化繁為簡,不僅節省閱讀的時間,更能使讀者理解講者想要傳遞的資訊。
對此,邱奕霖表示:「視覺是人的本性,不可抹滅」,因此利用圖像提升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效益是這個職業帶來最大的價值。
若要從事這項產業,邱奕霖認為擁有優秀的繪畫能力僅是附加價值。視覺記錄更著重在即時及精確,也就是強調資訊在捕捉和傳遞時要「快、狠、準」。因此,培養邏輯思考能力,幫助自己在大量資訊轟炸下,快速分辨重點在哪裡才是主要核心。
若想要學習視覺記錄,他推薦一本好書:《一看就懂的會議圖表紀錄術》
如果想訓練視覺思考與引導,他建議從《打造圖像腦》中學習
邱奕霖提到,作為一個視覺記錄師,工作時間並不固定,依據案子性質而有所不同,短至半天,長至一、兩天。而記錄完成的內容主要提供參與者進行事後回顧,也可以傳達重要資訊給未參加的人。
回首成長過程,邱奕霖從小就喜歡畫畫,但礙於擔憂相關產業的未來發展,他沒有把繪畫列入職涯考量,直到大學畢業前,老師的一句「你為什麼不繼續畫畫?」就此開啟了他進入視覺記錄的這扇大門。
由於大學時期接觸過體驗教育,累積不少領導思辨的經驗,藉此應用在視覺引導上,並結合自己的繪畫能力,讓他想藉由圖像傳達的訊息更清楚明瞭,且具有說服力。
邱奕霖認為學習視覺紀錄的方法就和學語言一樣,需循序漸進,從簡單到複雜。
先練習如何以簡單的圖像精確的描述事物,同時嘗試從生活中的雜誌文章、TED影片等等內容進行實戰演練,並培養利用圖像思考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
他想鼓勵學生,繪畫的出路並如不想像中的狹窄,利用圖像來進行溝通及表達更是任何行業都需要的!
最後他想對老師說:「畫畫是沒有標準答案的,應該多鼓勵孩子勇敢表達,各種想法都可以,但就是不可以沒有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