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
李基銘主持人
本集主題:「連鎖經營大突破:打造新零售時代獲利模式」介紹
訪問作者:陳其華
內容簡介:
認清疫後新經濟型態,善用OMO數據賦能
擁有一線實戰經驗,連鎖品牌經營顧問陳其華教你──
「連」結顧客、「鎖」住管理!
為什麼每年連鎖加盟展中,有一半左右的品牌不到三年就消失?
為什麼待遇條件好,環境也不錯,連鎖管理人才一直留不住呢?
行動科技成熟,電商一枝獨秀,連鎖業者跟不上就等著被淘汰?
餐飲外送平台抽成不低,是否該合作?會不會影響品牌的價值?
代理商不想被原廠掐著脖子走,想成立自有品牌,該怎麼轉型?
面對新經濟環境的到來,
零售、餐飲及服務型連鎖業者更須運用數位科技、虛實整合,
才能彈性應變,進而持續獲利!
許多人羨慕當老闆、當主管,開一間店不夠,最好還可以從北到南坐擁多家店面;然而,經營的殘酷考驗,走過的人有如九死一生,甚至在數位轉型和海外拓展的浪潮下死不瞑目。
其實大多數成功的連鎖事業,都不是靠複雜的理論來經營。
作者多年來擔任連鎖品牌企業內訓與輔導顧問,擁有豐富的一線實戰經驗,最懂連鎖事業的管理重點及如何避開地雷。本書提供連鎖事業的市場經營思維與街頭智慧,以及輔導連鎖事業時的思考邏輯與分析觀點,協助經營者緊盯核心關鍵元素,掌握彼此關聯,自然能夠以簡馭繁,打造優良企業。
※連鎖品牌經營力:
【顧客】打造顧客價值認同,讓企業長期獲利
【品牌】顧客從產品價值到品牌精神的信任
【團隊】招聘好人才,建構分工的區域指導與管控機制
【連鎖】整合營運總部與第一線門市,發揮規模效益
【利潤】從賺「機會財」進化到「管理財」,建構品牌的護城河
作者簡介:陳其華
●卓群顧問有限公司 總經理
●國立台北大學企業管理學系 碩士
●台北市企業經營管理顧問從業人員職業工會副理事長、經濟部數個部會輔導顧問與專家委員
●《好市多會員生活雜誌》與《流通快訊雜誌》長期專欄作家
●客戶代表有:家樂福、台灣麥肯錫、台灣太古汽車、台灣NEC、大聯大、台灣房屋、東元電機、LG、YAMAHA、SUM、淞運泰、世豪通運、拉亞漢堡、喬治派克、兔子兔子、霸味薑母鴨等。亞太地區有:馬來西亞 Hunza集團與萬家濟、北京餐飲連鎖總裁班、上海復旦大學、海南三湘人家等。
●在中小企業的產業營運實務上,擁有多年第一線與高階實戰經驗。歷任企劃、會計、資訊、管理部主管、專案經理、支援部經理、門市經理、業務副總與總經理等職位。
●主要協助連鎖品牌總部經營者,解決經營上有關連鎖品牌策略、獲利模式、事業擴張、管理體質與團隊培訓等議題。培訓與輔導範圍涵蓋台灣、中國與馬來西亞等地,無論服務連鎖、餐飲連鎖或零售連鎖等領域都有實戰經驗與輔導經驗。著有《跟連鎖經營顧問學開店創業:從創業實戰到成立連鎖品牌總部的經營管理學》《品牌成長的7道修煉:打破停滯×逆境轉型×獲利突破,成功布局未來》。
●官網【連鎖品牌競爭力】www.consultant5366.com/
出版社粉絲頁: 遠流粉絲團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七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Fb新鮮事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fbnews
LIVE直播-fb新鮮事:https://www.facebook.com/live.fbshow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同時也有10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連鎖經營大突破:打造新零售時代獲利模式」介紹 訪問作者:陳其華 內容簡介: 認清疫後新經濟型態,善用OMO數據賦能 擁有一線實戰經驗,連鎖品牌經營顧問陳其華教你── 「連」結顧客、「鎖」住管理! 為什麼每年連鎖加盟展中,有一半左右的品牌不到三年就消失? 為什麼待遇條件好,...
「規訓意思」的推薦目錄:
- 關於規訓意思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規訓意思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規訓意思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規訓意思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規訓意思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規訓意思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規訓意思 在 [分享] 傅柯- 安全、領土與人口(第一講) - 看板Sociology 的評價
- 關於規訓意思 在 解读福柯:现代国家的规训理论| Michel Foucault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規訓意思 在 留白計畫blank plan - 「我們這一代 的評價
規訓意思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這個好!這個我贊成耶
(不好意思,自己還沒有去看內文就是了)
國防部走進生活領域,生活領域的緊急狀況除了地震、火災..還有我很久以前提的,遇上無動機殺人,現場的陌生人依照遠近距離如何應對合作,盡量把傷害降低.
當時我是想學校和公私立機構可以訓練,今天看到這個才連結起來,對啊,國防部可以教導我們遇到緊急狀況,如何不會只有本能的奔逃
除了生活中的狀況,國防部還可以為可能發生的戰爭提高我們的備戰意識,就像核災準備ㄧ樣,讓各地社區練習自己的應對及組織討論..
規訓意思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神父的鹽
.
高虹安與名嘴朱學恆、資深媒體人黃暐瀚合唱「塔綠班之歌」嘲諷民進黨及其支持者,歌詞為「塔綠班,塔綠班,綠畜生氣有夠讚,大家都在嘲笑,你們塔綠班,你看看你塔綠班.」以「綠畜、塔綠班」羞辱選民,遭批評後,回應「我為什麼整個晚上不說話,因為我想先看清楚,到底有多少貨真價實的塔綠班、聖蟑士會對號入座」,並稱「塔綠班」此詞引起大眾共鳴,是民意的反撲,民心的向背.高虹安並拜託國防部趕快徵召她,讓她潛入敵國唱歌撕裂他們,並再度重申真正撕裂族群製造對立的,就是民眾痛恨的塔綠班.高虹安質疑,批評她的人為什麼在疫情導致八百多人死亡時,怎麼沒看你們這麼大聲,卻只檢討她唱歌. 高虹安認為,批評她的言論的是一種霸凌行為,她說霸凌她的都是塔綠班,塔綠班將會深深的刻化在民眾的心中,成為你的名字.
.
(以上摘自wiki)
.
一個立委滿口塔綠班、聖蟑士,把與自己意見不同的選民罵成是綠畜,我認為這樣的行為已經令國會殿堂蒙羞,而且正在拉低民意代表的水準-人民最基本的要求,一個立委不要出口成髒,沒想到,台民黨的立委連這一點都做不到.
.
我想,任何一個民意代表都必須對此提出譴責,這不但是踐踏立委的專業,也是破壞民意代表的名譽,人民也會提出質疑,是否花費稅金,付出選票,只是為了養出一個立委,登台演唱「塔綠班之歌」,怒罵綠畜,並說,她是在反映公民意見.
.
高虹安想像的立委,是跟民眾站在一起罵髒話,詛咒其他黨派支持者,其實,這不用立委來勝任,隨便找一個升斗小民,在路上潑婦罵街即可,或者找一個三歲小孩,沒有行為與自主能力,也無法判斷是非,給她張歪歌歌詞,叫她照著稿唱.這也是她辯解之詞,她只是應別人的要求唱一首歌,歌詞皆非她創作,她不懂歌詞意思,看不懂中文,還在學ㄅㄆㄇ,只是覺得這個怪叔叔對她很好,給她一顆糖吃,所以她就聽他的話,別人叫他幹什麼就幹什麼.
.
她把一個民意代表,當成一個未成年的小女孩來做,這是不可理解的.
.
要知道,就算一個小女孩做出這種事,回家也會被爸媽教育,加以訓斥不能隨便罵髒話,不要收陌生人給的歌單,但她的行為似乎沒有人能制止他,彷彿缺乏監護人的看護,使她失去教養.唯一像是監護人的東西,是她的上司,台北市長柯文哲,而他正是滿嘴「塔綠班、聖蟑士」的起頭者,不免讓人懷疑,她是否耳濡目染,有樣學樣,或者這就是市長教她這麼做的,在高虹安罵人了以後,市長還站在她身旁,稱讚她做得很好,稱她出口成蟑的舉動,贏得了龐大的網路聲量,這下子她的蟑話路人皆知了,就連彰化人都知道這個看似成年的小女孩,當眾罵人髒話,不免令人感嘆,有什麼樣的父母,就教出什麼樣的孩子.
.
高虹安說,「難道你們沒有看到塔綠班這個詞是怎麼在網路上瞬間爆紅成為熱門關鍵字、引起大眾共鳴嗎?民意的反撲,民心的向背,豈是我一人可以操縱?」
.
不知道這個大樹鋸專家,是怎麼把網路聲量看成是對自身行為的認同,網路聲量,有正面,也有負面,也可以經由少數一群極端的人,不斷刷洗歧視性的話語,而躍上版面,現在,「高虹安」這個詞,也成為網路上瞬間爆紅的關鍵字了,它是否意味著大眾的共鳴、民意的反撲,民心的向背?在我看來,它比較接近負面的意涵.
.
高虹安說,塔綠班和聖蟑士,是社會氛圍對於部分民進黨的激進支持者或資訊戰從業人員,「在網路上恣意出征不合黨意的公民意見,意圖引發寒蟬效應的反諷」.
.
這些話的理解,透露出常識的缺乏,短短幾個句子,卻有諸多謬誤,令人不知如何吐槽起,為了自己咒罵與羞辱別人,創造出這麼一大串歪理,也真是令人佩服起人類的本能,一種自利取向的自我防禦機制.
.
首先,事件發生之初,不就是高虹安莫名的唱起一首歌,羞辱起不相干的民眾?歌詞中,毫無道理的指涉泛綠本土派支持者,是塔綠班,並以激怒他們得到自己的歡愉「綠畜生氣有夠讚」,並且糾眾和她一起發出暴言,塑造大家都厭惡的氛圍,要其他人跟隨他們一起進行集體嘲弄,「大家都在嘲笑,你們塔綠班,你看看你塔綠班.」
.
這與其說是一種反諷,不如說是惡意的嘲笑,而且是沒有目的,也沒有原因的,並沒有人冒犯她,此前,大家並不特別關注這個人,甚至不知道她的存在,而她藉由戲謔一群人,討好一群人,為自己博得優越感,吸取其他人的關注.
.
反諷,還要有一個諷刺你,你加以反擊的對象,講白了,高虹安這種行為,就是單方面的網路霸凌而已.
.
當自己進行網路霸凌的行為,被看不下去的人批判,卻稱自己遭受到網路霸凌,加害者反倒變成被害者,這邏輯的弔詭,也令人瞠目結舌了.
.
再者,作為一個民意代表,妳千不該,萬不該,去謾罵選民,就算他們是別的黨派的支持者,這是從政者的大忌,民意代表,你監督的對象,是政府,不是人民,人民反倒是要監督你的對象,確保你是否有正確的反應民意,立法、審查預算、質詢、召開公聽會,監督你是否有完成自己的工作,你要質詢的是各部會,而不是質詢人民是否偏激,是否是塔綠班.代議士(representative)指人民賦權與民意代表,代替自己行使權力,制定法律和管理公共事務,實行間接民主,這個代替並非出賣或者轉讓,誠如人民並沒有將自身之權利無條件賦予主權者,在人民與政府之間,代議士作為一個中介者,是人民的辦事員,換言之,和政府一樣,都是人民的僕人.
.
主權在民,誠如盧梭所說,「要尋找出一種結合的形式,使它能以全部共同的力量來衛護和保障每個結合者的人身和財富,並且由於這一結合而使每一個與全體相聯合的個人又只不過是在服從自己本人,並且仍然像以往一樣地自由.」政府與人民與代議士的關係,便是基於社會契約,人們放棄天然自由,獲取契約自由,從自然狀態進入社會狀態,從本能邁入道德和公義,這就是社會的自由.
.
「人生而自由,卻無處不在枷鎖之中」,一個人倡導的絕對自由,就意味著剝奪另一個人自由,當個人尋求自己的利益至上,彼此的利益就會產生衝突,社會契約的產生的前提便是基於公共意志,
.
「我們每個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於公意的最高指導之下,並且我們在共同體中接納每一個成員,作為全體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公共意志在於接納每一個成員,以群體的福祉作為發想,而非單一個人或一個小群體,是所有個體結合而成的公共人格,是主權者,而人們參與其中,換言之,無論是人民/政府/代議士,都必須遵守這樣的社會契約.
.
如像高虹安一樣,身為代議士,卻指控她的主權者是塔綠班,是「另一群人」,「是極端份子」,而將這群人排除在命運共同體之外,並要她的另一群主權者去嘲笑他們,貼標籤,進行仇恨動員,獵巫,與霸凌,這比較符合她口中的部分激進支持者,而這就是毀壞契約的行為,她應該自行辭職,或由人民制裁.
.
而這樣的制裁並不會是另一種霸凌.
.
該立委的薪水來自於全體人民的納稅金,這是不分政黨色彩的人所貢獻;該立委的權柄來自於全民參與的民主政治架構,而這是基於2300萬人的公共意志,所賦予,要求他進行質詢與立法代議士的義務,這些人無論政治立場為何,政治選擇為何,支持哪一個政黨,贊成或反對政府的政策,都是他們自由的選擇,來自於他們的自由意志,並不能由代議士決定,或者干涉,甚至將之作為一種攻擊性的理由,攻擊自己理當付出責任的對象,純粹是因為人民不選擇她或她的政黨,或者不遵從她的個人意圖.
.
如果你要檢討政府的防疫,應該提出你的論述和客觀依據,與哪些需要改進的地方,凸顯其不足之處,但絕非檢討選民是綠畜或是塔綠班,這不會對防疫有任何幫助,只是單純地進行惡意攻擊和羞辱,根本是搞錯對象.立委就職都必須宣誓效忠人民與憲法,憲法即規定,議會必須具有有自治、自律之權責,議案之討論、質詢等有關會議事項所為之言論為限,始有免責之權,如與會議事項無關,而為妨害名譽或其他顯然違法之言論,則係濫用言論免責權;而權利不得濫用.
.
高虹安此舉,是在違背自己的誓言.
.
而立委之議事攻防、辯論、溝通的過程,其判斷標準為「為思辨或溝通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白話來說,你可以向民眾陳述利害關係,爭取他們認同,而不是強制人民遵從自己的意見,反對者的意見都打成對立群體,進行抹黑和汙衊,比起黨意,極端的個人主義更令人無法苟同,前者仍符合民主的範疇,後者傾近於將自己當成一個暴君或奴隸主.
.
很明顯,汙衊人民是塔綠班或者綠畜,並不屬於「為思辨或溝通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相反的,它屬於侵害公民存在的負面成分,壓制人們表達自己的主張,才有可能製造所謂「寒蟬效應」,當人民表達自身的主張時,隨時會被代議士貼上恐怖份子的標籤.
.
這當中最荒謬之處,那就是代議士拿人民因染疫而逝去800條人命,合理化自己對人民羞辱和歧視的行為,她似乎忘了,她才有質詢權以及代議的職權,而人民並沒有,她說「八百多人死亡時,怎麼沒看你們這麼大聲」,事實上,這是她的工作,她不去做,要人民自己去做,而這發生在她被檢討唱歌的情境,只要人們質疑她為何罵人是塔綠班,就必須代替自己去質詢政府,如果你做不到,就不能質疑她,要接受她的羞辱.一個代議士,主動拋棄了自己的工作並對著自己主僱惡意的謾罵,並拿他人的悲痛,來為自身歧視言論進行背書,可以說,符合亞里斯多德所稱的「惡行」(adikema).
.
我們不會說,羞辱與歧視是一種民意,霸凌與嘲笑是公民的行為,「塔綠班」是一種惡意的標籤,框架在無辜的人身上,對於他人進行莫須有的指控,用意在於報復與逼迫他人服從他們權威,如同盧梭所說的自爽之愛(I’amour proper),把民主社會當成一種複雜的人際關係,為了經營這種人際關係,試圖與他人比較並進行貶低,他們想從他人的目光中確認自我存在的價值,藉由反覆激怒與刺激他人,引起別人不悅,討好極端的對象,取得他們的認同,他們越生氣,我越高興,越將他們非人化,越能建構自身的優越感.
.
這反映的是它自身的脆弱性,必須依賴他人的認同才能生存,必須試著去忌妒和怨恨,他們的戲碼才能繼續演下去,在這個螺旋之中,它是在服膺另一群主權者嗎?我想不是的,它像是在爭奪獲得支配自己的權力者的寵愛,一種怨婦式的忌妒,奴隸般的愛情.
.
塔綠班之所以是歧視的字眼,是因為它遭致了台灣本土伊斯蘭教信徒的反對,他們屬於客觀的第三者,就像柯文哲當初說「希特勒屠殺600萬人的歷史悲劇,是猶太人對國際上最大宣傳」,而遭到猶太協會所杯葛一般,台灣伊斯蘭協會對於ptt上「塔綠班、聖蟑士」的戲謔用語,認為是一種謾罵並且像是一杯毒藥,牽連無辜穆斯林,並認為使他們遭受到冤屈.
.
值得注意的是,對於羞辱與歧視的詞彙,它所指涉的對象,以及加諸的語境,並不是由加害者所定義,那只會淪為二次傷害,加害者出於自利取向,必然會合理化自己的羞辱行為,認為他們十分合理,如此,就會出現「我所指稱的就是一群可恨的人他們應該被憎恨」,或者「塔綠班當然不是塔利班就如同塔利班早已不只是字面上的神學士」,這樣虛構的謊言,將原本人們欲脫離的傷害字詞,再度烙印在被害者身上,使惡意成為一種平常,將錯誤變成一種正確,原本應該被遏制的行為,變成強迫別人接受,而不許抗拒的日常,明明感受到了惡意,也確實被傷害,他們要其他人裝作沒這回事,掏洗人們的認知,只能默默的忍受,把他們惡意當成善良來解讀,為了少數人的慾望,施暴於萬物.
.
歧視與羞辱字詞,應該由受指涉的對象,他們的感受為主,以普世價值審視他造成的傷害性,塔綠班不是塔利班但卻將塔利班與之連結,如高虹安想指涉的對象是部分民進黨的激進支持者或資訊戰從業人員,她就直接說「部分民進黨的激進支持者」就好了,犯不著使用塔綠班,她也可以使用傷害較小的網軍或1450,但是否,從她本身的意圖來看,她故意使用塔綠班標籤他人,就是要讓觀者往塔利班神學士的惡行進行聯想,say,「他們就是那樣的人」.
.
以民進黨支持者來說好了,或者她所謂「部分民進黨的激進支持者」,他們可曾去強暴婦女,或是殺害平民?他們可曾對公共設施進行恐怖攻擊?他們可曾解釋一部律法,剝奪女孩子的受教權力?他們可曾說,「女生不能養寵物」而在飼主前面槍殺他們的毛小孩?他們可曾毆打或殺死記者,阻止人們說出真相?或入侵電視台,用槍逼迫主播說出他們想令她說出的口不擇言?
.
沒有,而高虹安,作為一個代議士,說他們是塔綠班.
.
這令人想起黃士修,曾經攻擊立委王婉諭為「小綠燈媽媽」,他們慣性以「綠」作為一種原罪,並拿他人的創痛,使他人無法忍受,難以反駁,讓人陷入退無可退的境地,而諷刺的是,當神學士把女性當成羔羊那樣宰割,身為一位女性,卻把兇手的暴行嫁接在不相干的人身上,這是在利用太平洋一端的受害者,拿著她們的吶喊聲,來為自己取暖,尋求共鳴.
.
神學士不是神學士,淪為負面的詞彙,塔綠班卻不是塔利班,是一種無害的歌頌,這理科出身的中文造詣,實在令人不忍卒睹,既要罵人,展現自身的惡意,又想要免於責難,掩飾自身的意圖,要其他人當這股惡意都不存在,不准別人批評,可以看見其中極度自私的想法.
.
作為塔綠班一詞的發源地與推波助瀾者,ptt八卦版與成衣商人,他們明確的使用這個詞,用來指涉所有泛綠的支持者,只要遇見泛綠支持者的存在,無論他們說什麼,贊同或反對政府的政策,都來上一句「好的,塔綠班」,高虹安既然稱歌詞皆非她所創作,但又認為歌詞不是他們所定義的那樣,而是自己所獨創的那一種,「社會氛圍對於部分民進黨的激進支持者或資訊戰從業人員」,這是沒有邏輯的,她獨創這樣的概念,又加以違反,對於這個詞彙有反應的「貨真價實的塔綠班、聖蟑士」是自己「對號入座」,凡看不下去她出口成髒,羞辱他人行為的人,都是一種霸凌,而霸凌她的人又會將自己的言行舉止,刻在人民心底,塔綠班將成為「你的名字」
.
她早已將所有具有正常道德與價值判斷的人,看不下去她惡行的人,都當作是塔綠班,「只要批評我的,都是塔綠班」,這才是她真正的定義,「我說你是,你就是」,只要我爽,我就能將塔綠班貼在不合我意的人身上,而對我有利的人,就不是塔綠班.
.
這有點像是當初母豬教徒的「仇母豬不仇女生」,將女生分為好女孩、壞女孩,被我仇視的,就是母豬,遵從我的女孩,就是好女孩,不是母豬.在這邊,高虹安把她不同政治傾向的朋友,以及她認可的,就事論事的民進黨員和非民眾黨支持者,定義為「聰明溫暖的活人」,她「永遠也不會用塔綠班來稱呼他們」,至於她稱呼塔綠班的人,都是一群愚笨冰冷的屍體,她不需要在意他們的感受,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簡單的劃分成對我好的和對我不好的,孩童般的世界,我想,在她的朋友中,也必然存在不認同她羞辱他人行為的人,在她認可的非民眾黨支持者中,也有看不下她罵人綠畜的人存在,是說,正常人都會這麼認為,不過,在她眼中,就會突然被歸類成「不能就事論事」,哪怕,是針對她辱罵別人的這件事.
.
不符合我意的,就是塔綠班,這才是她真正的定義,證據就在於,她的定義不斷地再改變.
.
我不知道是不是理科的人,都容易產生這樣自我掏洗腦袋的見解.
.
PTT八卦版早前,在塔利班攻進首都喀布爾時,改版標「賀阿富汗酋長國成立」,成衣商人則在此時直播中表示,「塔利班以前就是一個政權,是後來美國人來,把塔利班政權趕走,這才是整件事的開端.」,並稱「美國人說走就走」.
.
可見,他們濫用這詞彙的前提,和其他人不同,是肯定塔利班的行為,並對他們展開奇異的同情,透露出他們隱約的反美情緒.
.
另一方面,他們又將「塔綠班」標籤在任何他們認為是本土派支持者的人身上,他們某種程度贊同塔利班的行為,又將他們的暴行轉嫁給其他人,無的放屎,這樣的行為,就是在認同惡意,轉移加害者的責任.
.
如同看一個強暴犯在強暴凌虐另一個女孩,他們一面大聲叫好,一面對加害者抱以同情,並大聲嚷嚷著,無辜的路人,你們是強暴犯,對著所有想幫助被害者的幫助者,說,你們就是那個強暴犯.
.
這樣的思維,無疑是一種共犯的思想,我們周遭的人們,出現了一群強暴犯預備軍,而高虹安唱起他們的語彙,並說,不是她創作的,是應觀眾要求,話鋒一轉,又直接指控「我想先看清楚,到底有多少貨真價實的塔綠班」、「不正是坐實了民眾痛恨的塔綠班?」、「就是民眾痛恨的塔綠班.」,直接將塔綠班說成是刻畫在民眾心裡的你的名字,噢,我想她真正想說的,是已經刻畫在自己的心中,成為永遠的名字,她已經命定了,所有批判她的人,你們就是一群塔綠班.
.
但是她不敢說,說成是人民的.
.
遠方的人正在受苦,他們被用鞭子鞭撻著,被蓋上罩袍,遮住了眼睛和嘴巴,而一群人不同理他們的處境,不正視他們的痛苦,甚至捨不得別開眼睛,當作事不關己,看著一群人被奪去了自己的名字,被另一群人奴役,你不為他們發聲,反倒是把加害者的名字,當作是鞭子,試圖鞭撻另一群人,活在你身旁的人,也奪去他們的名字.
.
她們很痛苦,而他們卻很高興.
.
這樣的情緒,這樣的剝奪,和兇手又有什麼不同?
.
如果高虹安為了保護自己,而將自己周遭的人,都刻化成兇手的名字,那麼,神父必須為那些被削去自己臉孔的人,找回自己的名字.
.
我必須為和她同樣活在這座島嶼上的人辯駁,
.
台灣人,不是塔綠班.
.
然而,作為同樣活在島上的人,她必須意識到,她和其他人不同,她不是一個鄉民,或是名嘴,她是一個代議士,具有公職的身分,她具有著權勢,立法權,質詢權,要代替人民上國會殿堂,理所當然,具有較多的社會責任,必須以較高的道德標準加以省視,何況,她還任職於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審查教育、文化政策的議案,難道她要用謾罵綠畜的眼光,去制定民眾教育的規準?用唱「塔綠班之歌」的方式,去審視族群的文化?而她犯了錯,不肯道歉的態度,難道不會有家長問「我要怎麼教小孩?」
.
誠如鄭太吉所說的,「過高屏溪,殺人無罪」,如果他不是一個代議士,他只是一個罪犯而已,他說的話不具備影響力,但他選上了議長,這就表示,他不同於一般人,他的話語,不可避免的會對公民社會造成極大的風險.
.
我不知道隨口說出「塔綠班、綠畜」的代議士,是不是認同「只要是綠的,辱罵無罪」,如果是,他擁有立法權,不知道會提出什麼樣的法案,來合理化自己的言語.
.
更重要的,她必須具有基本的常識認知,自己的話語,對照自己的職權,是如何的撕裂這個族群和社會,她絕非只是隨意唱歪歌的小女孩,如果她認為她是,請辭職,辭去自己的職務,想要罵什麼樣的髒話或是羞辱特定族群,沒人會理會你.
.
台灣的伊斯蘭信徒,並不認同塔利班的行為,認為少數人曲解伊斯蘭後還自詡為穆斯林,使得他們受到了牽連,而這份心情,轉化成同理,使他們精確的辨明了,那些滿口「塔綠班、聖蟑士」,正在消費他們的信仰,將罪加在冤枉的人身上,正如其他人用塔利班的行為,對他們進行歧視一般.
.
他們感同身受,發出不平之鳴,人之所以為人,乃因對其他人的痛苦,能感同身受.
.
有些人不能,我們希望他們能.
.
願那些謾罵塔綠班和嘲笑綠畜的人,能使自己的心靈早日得到平靜,brother.
.
.
本篇文章的完成 感謝 #鶴 #林靖賢 tomoyo的贊助
.
【贊助神父的菸 尋找平靜心靈】
https://g6m3kimo.blogspot.com/p/blog-page.html
規訓意思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連鎖經營大突破:打造新零售時代獲利模式」介紹
訪問作者:陳其華
內容簡介:
認清疫後新經濟型態,善用OMO數據賦能
擁有一線實戰經驗,連鎖品牌經營顧問陳其華教你──
「連」結顧客、「鎖」住管理!
為什麼每年連鎖加盟展中,有一半左右的品牌不到三年就消失?
為什麼待遇條件好,環境也不錯,連鎖管理人才一直留不住呢?
行動科技成熟,電商一枝獨秀,連鎖業者跟不上就等著被淘汰?
餐飲外送平台抽成不低,是否該合作?會不會影響品牌的價值?
代理商不想被原廠掐著脖子走,想成立自有品牌,該怎麼轉型?
面對新經濟環境的到來,
零售、餐飲及服務型連鎖業者更須運用數位科技、虛實整合,
才能彈性應變,進而持續獲利!
許多人羨慕當老闆、當主管,開一間店不夠,最好還可以從北到南坐擁多家店面;然而,經營的殘酷考驗,走過的人有如九死一生,甚至在數位轉型和海外拓展的浪潮下死不瞑目。
其實大多數成功的連鎖事業,都不是靠複雜的理論來經營。
作者多年來擔任連鎖品牌企業內訓與輔導顧問,擁有豐富的一線實戰經驗,最懂連鎖事業的管理重點及如何避開地雷。本書提供連鎖事業的市場經營思維與街頭智慧,以及輔導連鎖事業時的思考邏輯與分析觀點,協助經營者緊盯核心關鍵元素,掌握彼此關聯,自然能夠以簡馭繁,打造優良企業。
※連鎖品牌經營力:
【顧客】打造顧客價值認同,讓企業長期獲利
【品牌】顧客從產品價值到品牌精神的信任
【團隊】招聘好人才,建構分工的區域指導與管控機制
【連鎖】整合營運總部與第一線門市,發揮規模效益
【利潤】從賺「機會財」進化到「管理財」,建構品牌的護城河
作者簡介:陳其華
●卓群顧問有限公司 總經理
●國立台北大學企業管理學系 碩士
●台北市企業經營管理顧問從業人員職業工會副理事長、經濟部數個部會輔導顧問與專家委員
●《好市多會員生活雜誌》與《流通快訊雜誌》長期專欄作家
●客戶代表有:家樂福、台灣麥肯錫、台灣太古汽車、台灣NEC、大聯大、台灣房屋、東元電機、LG、YAMAHA、SUM、淞運泰、世豪通運、拉亞漢堡、喬治派克、兔子兔子、霸味薑母鴨等。亞太地區有:馬來西亞 Hunza集團與萬家濟、北京餐飲連鎖總裁班、上海復旦大學、海南三湘人家等。
●在中小企業的產業營運實務上,擁有多年第一線與高階實戰經驗。歷任企劃、會計、資訊、管理部主管、專案經理、支援部經理、門市經理、業務副總與總經理等職位。
●主要協助連鎖品牌總部經營者,解決經營上有關連鎖品牌策略、獲利模式、事業擴張、管理體質與團隊培訓等議題。培訓與輔導範圍涵蓋台灣、中國與馬來西亞等地,無論服務連鎖、餐飲連鎖或零售連鎖等領域都有實戰經驗與輔導經驗。著有《跟連鎖經營顧問學開店創業:從創業實戰到成立連鎖品牌總部的經營管理學》《品牌成長的7道修煉:打破停滯×逆境轉型×獲利突破,成功布局未來》。
●官網【連鎖品牌競爭力】www.consultant5366.com/
出版社粉絲頁: 遠流粉絲團
#李基銘 #fb新鮮事 #生活有意思 #快樂玩童軍
#漢聲廣播電台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七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Fb新鮮事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fbnews
LIVE直播-fb新鮮事:https://www.facebook.com/live.fbshow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規訓意思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這是六月二十七號的直播精華。
都說甚麼疫苗是國防產業,質疑高端疫苗就是不愛國,台派都要打高端疫苗,這種話除了民族主義義和團之外全世界有多少人在講?
越南即使疫情如此嚴重,他們的監管單位也照樣因為Nanocovax的防護力、效力數據不足,而沒有在二期就通過緊急使用權,反而繼續要求他們進行一萬三千人的三期臨床。是台灣當局太寬容為高端辯護,還是越南當局太嚴謹?你自己想想吧。
而印度的Covaxin就是因為二期臨床硬是通過緊急使用權之後,造成許多的藥害問題,甚至在巴西造成大量的民眾不滿、示威,反而染疫的事件,導致巴西總統面臨彈劾和人民示威的反彈。
補充一下,後來在2021年7月23日時的印度時報標題,【Bharat Biotech's Covaxin shows 77.8% efficacy in Phase 3 trial】他的三期臨床實驗在印度做了25個地點,目前拿到了15個國家的EUA。但高端只有台灣一個國家的緊急授權,沒有就是沒有。
我們現在講科學
我們講科學就是我們來看看
其他國家的疫苗有沒有像高端一樣
政府硬是要讓它過
來我給你看越南也有產國產疫苗
叫做Nanocovax
Nanocovax做了二期就說我們技術超棒的
我們的系統超棒的
那結果越南衛生部科技與培訓局副局長阮吳光
向媒體表示
儘管Nanocovax已完成兩階段臨床試驗
並顯示出強烈的免疫原性
但樣本數還是太少
不足以充分證明它的保護效果
另外主管單位尚未收到關於Nanocovax
能如何降低COVID-19感染率或嚴重性的數據
此外專家也需要評估
施打Nanocovax第2劑的第36天
45天、56天後的免疫原性及有效性
因此衛生部目前沒有足夠的科學數據與證據
以批准Nanocovax緊急使用
所以Nanocovax又去做第三期一萬三千人的實驗
做好做滿
他是去年12月17號開始人體實驗
6月8號開始一萬三千人的第三期臨床實驗
但是越南衛生部比我國的衛福部尊重科學
我國的衛福部尊重科學嗎
沒有我國衛福部沒有尊重科學
越南的衛生部尊重科學說你二期實驗剛完成
三期實驗沒做完沒給我足夠多的報告
沒給我足夠多的三期實驗證據
不好意思不能緊急授權
哪像我國 我國多爛
我就說爛啊李秉穎的疫苗小組決策就是爛
沒有做任何的說明沒有做任何的規劃就跟你講
不好意思我們就是準備要做免疫橋接
準備讓它過 你不會覺得很荒謬嗎
我跟你講還有
你說隨便批准國產疫苗
Covaxin就是一個問題
這是在印度去年最早期批准的緊急使用的疫苗
Covaxin是Bharat Biotech做的
結果你知道導致什麼
因為它提供的數據其實不完整
政府那個時候硬過
硬過了呢說
他聲稱說Covaxin有強大的免疫反應
結果通過之後你知道什麼樣的狀況
巴西國家衛生監督局
3月31號說
印度的這一款疫苗跳過了一些關鍵步驟
所以有可能無法確保疫苗中的新冠病毒被完全滅活
以及不能在人體內繁殖
內文說因為Covaxin這一款科瓦克辛賣給了巴西
巴西說你這個東西沒有完全滅活
而且沒有確保這些病毒不能在人體內繁殖
所以它內文的意思是說
某些批次的Covaxin可能會
為接種者帶來疫苗本該預防的風險
報告還指出不同劑次的Covaxin疫苗
在效力方面可能存在差異
根據該報告巴西已經暫停巴拉特生物技術公司
兩千萬劑Covaxin疫苗的訂單
各位殷鑑不遠啊
你不要聽李秉穎
你不要聽陳建仁這些人想要強渡關山
印度的Covaxin就是強渡關山
結果怎麼樣結果它滅活滅的不完整
甚至不能確認它會不會重複生殖
也就是你打下去有可能因此被感染
我跟你講你自己看
你去查BBC你去查相關的單位
這個數據結果就是李秉穎講說
全世界哪有國家罵自己的國產疫苗
我告訴你印度就是罵
印度的病毒學家都反對這個疫苗
結果硬過 硬過導致什麼打了沒有用
那個病毒沒有滅活完成
而且還在體內會繁殖
你知不知道這個結果是什麼
就是你本來沒病打了可能得病
我覺得這是很荒謬的一件事情
0902 越南印度國產疫苗影片
直播YT連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odVL4yG_ao&t=20s
直播主題:
無緣大慈,無緣大悲,談慈濟基金會捐五百萬劑BNT疫苗,明明同樣的非政府組織,以同樣的數量捐贈給同一個政府...
規訓意思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家庭必備食材刀工刀法全圖解」介紹
訪問作者:高世達
內容簡介:
廚師、主婦烹飪前一定要會的美味加分祕訣
五大篇章×40種居家常見食材×50種必學刀工刀法×超過500張步驟圖,
一圖一鏡,step by step,一本學會大廚不說的料理祕密
切菜刀法會影響料理風味嗎?
不要懷疑,答案百分之百是YES!
食材怎麼切、怎麼分,會影響到咀嚼口感、香氣濃淡、烹調時間和醬料是否入味,
切割面積、角度和深淺,都會影響菜餚端上桌時的色香味和美觀。
切菜是料理的基本功,基礎打穩,有助於精進廚藝,且可避免操作時受傷。
廚師精進廚藝,家庭主婦精進手藝,必知‧必學的切菜刀法技巧
★由基礎開始,逐步累積料理知識
從基礎的刀具介紹、清潔、保養,如何挑選適合自己的刀具,切菜時正確的手勢和站姿開始。
★家庭常備食材全收錄
介紹家庭中最常見、最易準備的蔬果、肉類、海鮮等40多種食材的各種切法,備料簡易。
★刀工刀法技巧全方位
包含切絲、切塊、切片、肉類斷筋、除魚鱗、拔魚刺、蝦去沙腸、敲蟹殼等各種切割方式,實用度極高。
★大廚不外傳的料理祕訣全公開
獨家提供料理長才知道的切割技巧和美味祕訣,網路查不到,值得收藏慢慢學。
★一鏡一圖超圖解
每個步驟搭配詳細文字解決與圖片,圖文對照教學,一定能學會。
★美味料理,即知即煮超有成就感
搭配書中介紹的刀法,提供多道美味料理,學會後即可烹飪,體驗廚藝大躍進的成就感。
本書是特別針對新手下廚的朋友們所規畫、設計的基礎刀工寶典,從最基礎的刀具介紹、如何握刀、應該怎麼站,到怎麼練習快切的技巧,超過百張的分解步驟照片及50種以上的材料重點處理說明,並附上50多道基礎刀工就可完成的美味佳餚,讓新手入廚房,可以跟著書上的教學,慢慢練習,快速晉升大廚手藝。
作者簡介:高世達
現任:景文科技大學 餐飲管理系
職稱:助理教授級專業技術人員
學歷:康寧大學 休閒管理所 碩士
經歷:
東方設計大學 餐飲管理系 講師級專業技術人員
大臺南市中餐服務人員職業工會 職訓講師
國立高雄餐旅大學-中餐廚藝系 兼任教師
臺南市南英商工-中餐烹飪實習 兼任教師
出版社: 昶景國際文化
粉絲頁: 和平國際
#李基銘 #fb新鮮事 #生活有意思 #快樂玩童軍
#漢聲廣播電台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Fb新鮮事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fbnews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規訓意思 在 解读福柯:现代国家的规训理论| Michel Foucault - YouTub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17世纪从欧洲开始的启蒙运动,不仅发现了自由权利,还创造了一种颠覆性的现代国家 规训 体系。福柯这本《 规训 与惩罚》,作为近代哲学的经典著作, ... ... <看更多>
規訓意思 在 留白計畫blank plan - 「我們這一代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我們這一代,長大的過程中就是有很多規訓,服儀規定、用制度化將人變得僵化,我們想做的是,讓每個來這裡的人都可以當責且自由。我們都當過別人的員工,不希望成為那樣 ... ... <看更多>
規訓意思 在 [分享] 傅柯- 安全、領土與人口(第一講) - 看板Sociology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5561082/
安全、領土與人口(第一講)
譯者:秦士君(清華大學法學院06級法理學碩士)
譯者按:這個篇章翻譯是為了方便研究而做的嘗試性的工作,所以,原文的引注以及章節
附註幾乎都沒有處理。對第一章的翻譯,在2008年10月底的時候就完成了,一直沒有對外
發表。現在突然覺的應該早點發表出去,對福柯有興趣的同仁可以做個參考。筆者後來沒
有接著翻譯下去,主要有三個考慮:1.福柯法蘭西學院講義的文本相對比較簡單,英文讀
起來還是十分流暢的;2.筆者不懂法文,僅僅根據英文進行翻譯,擔心中間錯訛太多;3.
依一般經驗,學界有翻譯專業戶,一個人的作品翻譯了幾部後,陸陸續續地後續作品也會
跟著翻譯,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福柯法蘭西學院講義《不正常的人》、《必須保衛社會
》皆已由錢翰先生譯出,《主體解釋學》亦由佘碧平先生譯出,想來《安全、領土與人口
》以及《生命政治的誕生》可能會由二位陸續譯出。
1978年1月11日
課程概覽:生命權力(bio-power)的研究權力機制分析的五個建議法律系統,
規訓機制,安全配置(apparatuses)(dispositifs)。兩個例子:(a)對盜竊的懲罰
;(b)對麻風病、瘟疫和天花的處置(treatment)安全配置的一般特徵(1)安全
的空間城市的例子在16和17世紀三個安排城市空間的例子(a)Alexander
Le Maître’s La Métropolitée(1682);(b)Richelieu;(c)Nantes
今年我將開始研究生命權力(bio-power)。它指的是一系列對我而言有重大意義的現象
,也即一套機制(mechanisms),通過它,人類基本的生物學特點變成政治戰略(
strategy)、權力一般戰略(general strategy)的物件,或者換句話說,現代西方社會
怎樣從18世紀起接受了人類是一個物種這個根本的生物學事實。這大概就是我要說的生命
權力(bio-power)。所以,在開始之前,我想提出幾個建議,它們應當被理解為選擇的
提示或者意圖的陳述,而非原則、規則或者定理。
第一,幾年前我們開始,並且現在將繼續進行的,對這些權力機制(mechanisms)的分析
,絕不是有關權力是什麼的一般理論。它不是該理論的一部分,更不是該理論的開端。此
分析只關心在哪兒和怎麼樣,在誰之間,在哪些觀點之間,根據何種步驟(processes)
,伴隨何種效果,權力被實施。如果我們承認權力不是一種固體、流體或者來自特定源頭
的某物,那麼,此分析頂多只能作為一個理論的開端,而不是有關權力是什麼的理論,且
只能是治安權力(securing power)的機制或者程式(procedures),即便在不成功時,
它們也有其作用或者功能和主題。
第二個選擇的提示:關係,關係的集合或者程式的集合,它們的作用(role)是建立、保
持和轉換權力機制,它們並不“自我生成”(self-generating)或者“自我獨存”(
self-subsistent),它們不以自身為根據。權力並不建立在自身之上,也不依靠自身而
生成。或者我們可以更為簡單地說,並不存在第一位的生產關係,而且,在這些關係的旁
邊或者上邊,權力機制修改、擾亂它們,或者使它們更為一致、連貫和穩定。不存在其上
面沒有權力機制的家庭關係,也不存在其旁邊或上邊沒有權力機制的性的關係。權力機制
是所有這些關係的內在組成部分,並且以一種迴圈的方式,既是它們的效果,也是它們的
原因。而且,就內在於生產關係、家庭關係和性的關係中的不同權力機制而言,當然可能
發現橫向的協調、縱向的從屬、同構的聯繫、技術的特別或者類似、以及連鎖效應。這允
許我們對這些權力機制的集合進行一項邏輯的、連貫的和有效的考察,從而識別出在一個
給定的時刻、時期和場所中它們的特別之處。
第三,對這些權力關係的分析當然是可能開啟或者引進一些對社會進行整體分析之類的東
西。例如,對權力機制的分析可能與經濟變革的歷史匯合。但是,我正在做的事情我
並不是說我完全能夠勝任它,因為我對它一無所知不是歷史學、社會學或者經濟學。
儘管如此,在此種或彼種意義上,出於簡單的事實上的理由,我正在做的事情有關哲學,
或者說,真理的政治學(the politics of truth),因為關於“哲學”這個詞,除此之
外,我沒有看到其他更多的定義。所以,就目前來講,權力機制的分析涉及的是真理的政
治學,而非社會學、歷史學或者經濟學,其功能是展示一種知識上的效果(the
knowledge effects),它們由發生在我們社會中的鬥爭、對抗、戰鬥以及作為這些鬥爭
之要素的權力策略(tactics)生產出來。
第四點提示:我認為,不存在任何理論的或分析的話語沒有被類如命令式的話語以這種或
者那種方式所滲透或者支撐。無論如何,在理論領域中,一種命令式的話語,包含“愛這
個,恨那個,這個是好的,那個是壞的,在乎這個,小心那個”的說辭,對我而言,只不
過是一種審美的話語(aesthetic discourse),它只能基於一種審美秩序的選擇。而且
,當包含“向某某開戰,以這種方式來做這件事情”的命令式話語從學院中傳出,或者只
是寫在紙上,對我而言,是脆弱無力的。在任何情況下,對我而言,什麼事情被做了這個
維度只能出現在真實的力量場域(a field of real forces)中,也就是說,這個力量的
場域,不能被說話的主體單獨創造,不能立基於他所說的話,因為,這是一個不能被這些
命令式的話語以任何方式控制或者維護的力量場域。所以,既然必須存在一個命令,我願
意將可支撐我們正在嘗試的理論分析的命令變成一種非常簡單的條件式命令:如果你想鬥
爭,這裡有些關鍵點,這是幾股力量,這是一些限制和障礙。換句話說,我想讓這些命令
變成策略性的點子。當然了,這是我的職責,也是那些和我在一個戰線上工作的人的職責
,即,為了進行策略上有效的分析,我們要知道哪些力量場域是有必要弄清楚的。但是,
說到底,這是戰鬥(struggle)與真理的迴圈,或者嚴格地說,是哲學實踐的迴圈。
最後,第五個要點:我認為,戰鬥與真理之間真正的和根本的關係,雖使哲學在其範圍內
發展了數個世紀,卻只把自己給戲弄了(dramatizes itself),變得消瘦憔悴,並在理
論話語的辯論中失去意義和效用。綜上,我將只提出一個命令,但它將是絕對的和無條件
的:永不辯論。
現在我將開始這些講座。它們的題目是“安全、領土與人口”。
第一個問題當然是:我們怎樣去理解“安全”?我將在今天,並且可能的話一直到下一周
,來討論這個問題,這取決於我進行的快慢程度。我將舉一個例子,或者一系列的例子,
或者將一個例子調整為三個階段。這是一個十分簡單、十分幼稚的事例,我們會從那裡出
發,並且我認為,它將使我說出一些東西。拿一個最簡單的刑法禁令為例,比如,“不得
殺人,不得盜竊”,還有隨之而來的懲罰,絞刑、放逐或者罰款。在第二次調整中,還是
同樣的刑法,“不得盜竊”,對於犯法的人仍然伴隨著特定的懲罰,但是現在一切將被如
此框定:一方面是一系列的監督、審核、檢查,以及各種控制,即使是在小偷盜竊之前也
在所不問,從而使得有可能確定他是否將要盜竊等等;另一方面,在另一端,懲罰將不再
僅僅是引人注目的、確定性的絞刑、罰款、放逐的時刻,而是類如監禁(incarceration
)的實踐,伴隨一系列的訓練(exercises)和改造(transformation)施與犯罪者,就
是我們所謂的教養技術(penitentiary techniques):義務勞動、道德教化、行為矯正
等等。第三次調整基於同樣的模型(matrix),同樣的刑法,同樣的懲罰,同樣的一方面
為監視另一方面為矯正的框架,但是現在,刑法的實施,預防措施的發展,以及矯正性懲
罰的組織將會被下列問題所支配。例如:這種類型的平均犯罪率是多少?如何在一個給定
的時刻、在一個給定的社會、在一個給定的城市、在城市或者鄉村、在一個給定的階層等
等以統計學的方式預測出盜竊犯的數量?第二,是否存在能夠增加或者減少這種平均率的
時間、地區和刑法系統?是否危機、饑荒或者戰爭,嚴厲或溫和的懲罰,將會改變這些比
例?還有別的一些問題:是盜竊犯還是某種特定類型的盜竊犯,這種犯罪會消耗這個社會
多少費用、會造成多大損害或者收入損失等等?更進一步的問題是:壓制這些盜竊犯罪的
費用是多少?是否嚴厲的和嚴格的懲罰比起較為寬縱的要花費更多;是否典型的和非連續
性的壓制比起連續性的壓制要花費更多?什麼是盜竊以及對其進行壓制的比較成本,容忍
稍多一點的盜竊或者略多一點的壓制哪個更加值得呢?還可以更加深入地發問:當我們抓
住罪犯的時候,懲罰他是值得的嗎?懲罰他的代價是什麼?為了懲罰他,並且通過懲罰他
來再教育他,我們應該做些什麼?他真的能夠被再教育嗎?不考慮他已經犯下的罪行,他
是否永遠是一個危險,無論他是否已被再教育過,他將再次犯法?總的問題基本上將會是
如何將一種類型的犯罪,比如盜竊,保持在社會上和經濟上可接受的限度以內,並且,對
一個給定的正常運行的社會來說,在一個平均值附近將被視為最合適。以上三個模型(
modalities)對我來說是我們已經研究過的不同事物、以及我現在即將研究的事物中的典
型。
你們對第一種形式很熟悉,它包括制定一部法律和對犯法者確定一種懲罰,即帶有二元區
劃的法律代碼的系統。在允許的和禁止的之間的二元區劃,以及在被禁止的某種行動和某
種懲罰之間的銜接,共同構成了法律的代碼。這就是法律的或者司法的機制。我將不再回
到第二種機制,即規訓的機制。由監視和矯正的機制所架構起來的法律當然屬於規訓的機
制(disciplinary mechanisms),其特徵為:第三種人物,也即罪犯,似乎既在法律代
碼的二元系統之內,同時又在法律代碼的二元系統之外;而且,它在立法行為之外確立法
律以及懲罰罪犯的司法行為;一系列鄰接的、偵查的、醫學的和心理學的技術似乎都落到
了對個體進行監視、診斷和可能的改造的範圍。這些我們都已看到。第三種形式的代表不
是法律代碼或者規訓機制,而是安全配置(the apparatuses of security),也即我現
在想要研究的那些現象的集合。以一種仍然十分籠統的方式來看,安全配置使得盜竊現象
置於一系列概率性事件的問題當中。第二,權力對這些現象的反應被置於成本的計算當中
。最後,它不是在允許的和禁止的之間建立二元區劃,而是確立一個平均率,它一方面被
認為最合適,另一方面被視為不得被逾越的可接受底限。由此形成了對事物和機制的完全
不同的分配。
我舉這個簡單的例子是為了直接強調我要弄清楚的兩件或三件事情,為了你們,當然,首
先是為了我自己。我已經明確地給了你們一個歷史圖譜的框架,如果你們樂意。法律系統
是懲罰秩序(penal order)的遠古形式(archaic form),一個我們所熟悉的系統,從
中世紀一直綿延到17或者18世紀。第二個我們可稱之為現代的系統,從18世紀起開始建立
。然後第三個,讓我們說,它是當代的系統,很早就開始成為問題,但卻正圍繞著新的懲
罰形式(penal forms)和懲罰成本的計算(the calculation of penalties)而組織起
來;這些是美國的技術,但也是歐洲的技術,如我們正看到的。實際上,按照遠古的(
archaic)、古代的(ancient)、現代的和當代的時序來描述這些事情遺漏了最重要的事
物。主要的東西遺漏了,首先是因為我說的古代模型(modalities)涉及那些新出現的事
物。十分清楚,一直到18世紀,在司法-法律系統曾發揮功能,或者至少曾佔據支配地位
時,規訓的一面遠非缺席,畢竟,當如此稱呼的典型懲罰施諸某行為時,即便該行為明顯
沒有意義或者不甚重要,它事實上已經伴隨著矯正性的效果作為目標,如果不是針對罪犯
自身因為如果他被絞死,他幾乎不可能被矯正至少是針對其他人。在那種意義上
,例如公開的折磨與處決也是一種矯正和規訓技術。就像在同一個系統中,當我們嚴厲懲
罰家內竊犯盜竊是一個被接受者或者被雇傭者在主人的屋子裡所為,不甚重要,卻對
其處以死刑很清楚,所針對的基本上只是因其發生概率而變得重要的犯罪,我們可以
說,這裡使用了類似安全機制(mechanism of security)的東西。對於規訓系統,我們
也可以說同樣的話,它包含了一整套絕對屬於安全領域(domain of security)的事物。
基本上,當我們要矯正一個被判刑的罪犯,我們的根據是他再犯、重犯的風險,它很快就
要被稱作危險性亦即安全機制(mechanism of security)。所以,規訓機制並不只
是從18世紀才開始出現;它們早已伴隨著司法-法律代碼的出現而出現。安全機制作為機
制出現也同樣是很古老的事情。反過來,我也可以說,如果我們承認一些人正在試圖發展
的安全機制,這並不構成對司法-法律結構或規訓機制的卸載(bracketing off)或取消
。恰恰相反,仍然是在懲罰的領域(penal domain),以安全領域為例,看看正在發生些
什麼吧,愈來愈多的立法措施(legislative measures)、司法判決(decrees)、規章
條例(regulations)和公告(circulars)允許調用安全機制。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
在中世紀(the Middle Ages)和古典時期(the Classical Ages),針對盜竊的法律代
碼非常簡單。如果你們注意到,立法的主體部分所針對的不僅僅是盜竊,還有兒童實施的
盜竊、兒童受懲罰的狀況(penal status)、心理上的責任能力(mental
responsibility),並且立法的主體部分針對這些情況把刑法制度(penal institution
)丟在了一邊,準確地說,它們主要包括安全措施和對個體的監督,你們能看到,這些安
全系統(systems of security)的運行涉及司法-法律代碼真正的膨脹。同樣,隨著這些
安全機制的建立,受規訓的身體也開始活躍和增多。為了真正地保證“安全”(security
),只舉一個例子,必須訴諸一整套技術,對諸個體進行監視,對他們的狀況進行診斷,
對他們的心理結構和特殊病理進行分類,等等;簡言之,必須訴諸一整套規訓的系列,它
們在安全機制的底層擴散,並且使安全機制得以運行。
所以,並不存在前後相繼的元素的系列,從而新系列的出現導致較早系列的消失。不存在
法律時期、規訓時期與繼之而來的安全時期。規訓機制未取代司法-法律機制,安全機制
也未取代規訓機制。事實上,你們有一個複雜體系(edifices)的系列,其中,當然了,
技術本身變化且被完善,或者至少變得更為複雜了,但是,所有變化都有一個顯著的特徵
,或者更準確地說,即司法-法律機制、規訓機制與安全機制相互關聯的系統。換句話說
,存在著一種真實的技術本身的歷史。比如,你們可以很好地去研究源遠流長的監禁(
putting someone in a cell)的規訓技術的歷史。它早在司法-法律時期 就被頻繁使用
;你們在債務關係中發現它,並且最重要的是,你們能在宗教領域中發現它。所以,你們
可以研究這個監禁技術(cell technique)的歷史(也即,它的變動,它的用途),你們
將會看到,在哪個點上監禁技術、監禁的紀律(cellular discipline)為普通的刑罰系
統(penal system) 所使用,它帶來了何種衝突,以及此種衝突如何消退。你們也可以
分析犯罪統計學的安全技術。犯罪統計學並非現在才有,但也並不非常古老。在法國,犯
罪統計學從1826年起因著名的“司法部長清算” 才變得可能。所以,你們可以研究這些
技術的歷史。但是,有另外一種歷史,關於技略 的歷史(the history of technologies
),更為一般,當然也更為紛亂,涉及占主導地位的要素之間的關聯與系統,它決定了:
在一個給定的社會,對一個給定的部門因為就一個給定的時刻、給定的社會、給定的
國家而言,事情不必然步調一致地在不同的部門發展比如說安全技術,將建立,重新
運作,有時候甚至加上司法的和規訓的要素並在特定的策略中重新調用他們。仍就刑罰領
域而言,現在有一個很清楚的例子。距現在有些時日,至少幾十年,很明顯,刑罰領域難
題的發展中的關鍵問題,以同樣的方式反映在實踐中,這就是安全的問題。基本上來說,
根本的問題在於壓制犯罪的成本與犯罪的成本之間的經濟學和經濟關係。現在我們所看到
的是,這個難題已經導致規訓技術的擴張,儘管它很早就被發明了,但是規訓的增加變成
了一個特別的點,在這個點上,如果不是公憤的話,至少是摩擦,經常爆發而且,創
傷十分敏感以至於引起一些現實的、甚至暴力的反應。換句話說,在安全機制部署的時期
,是規訓導致了,不是激增,因為還沒有激增,至少是最明顯且可見的衝突。所以,在今
年的講座中,我將向你們展示這項技略(technology)包括什麼,這些安全技略(
technologies)包括什麼,可以這樣來理解,它們中的任何一項都很大程度上包含在我前
些年談到的司法-法律技術和規訓技術的再啟動與轉型中。
我將只粗略地講述另一個例子,以引入另一個問題集或者對問題進行強調和概括(再說一
次,這些例子我已經談過不下一百次)。中世紀對麻風病人的排斥,直到中世紀末。儘管
還有其他方面,排斥主要通過法律與規章(laws and regulations)在司法裁判上的結合
,比如一系列宗教儀式,至少帶來一個維度,在麻風病人和非麻風病人之間二元區劃的維
度。第二個是瘟疫的例子(這個我也談過,所以只作簡單回顧)。瘟疫規章(
regulations)系統的規定出現在中世紀末、16世紀以及17世紀,給人一種完全不同的印
象,以一種完全不同的方式運行,有一個完全不同的目標,並且最為重要的是,使用了完
全不同的手段(instruments)。這些瘟疫規章將遭遇瘟疫的地區和城市嚴格地劃分成格
子,並指示什麼時候能出去,在家裡以什麼方式、在什麼時間、必須做些什麼,必須吃什
麼樣的食物,不得有某些類型的接觸,要求他們現身在巡視員面前,並且為巡視員打開自
家大門。我們可以說,這是規訓類型的系統。第三個例子,就是我們課上正研究的,即18
世紀以來的天花或者疫苗接種實踐。問題提出的方式也很不一樣。問題的關鍵將不再是規
訓的施行,儘管規訓可能會被喚來幫忙,而是多少人染上了天花,在什麼年齡,有什麼後
果,死亡率多少,損害和繼發後果,接種的風險,個體接種後死亡或者被感染的幾率,在
總體上對人口的統計學效應。簡單地說,已經不再是對麻風病的排斥,或者針對瘟疫的隔
離,而是試圖阻止流行病或者地方病的傳染理論和醫學運動。
此外,再說一次,我們只要看一下現代安全機制中法律規定與紀律規定 的主要內容便可
明白,不存在先是法律、然後是規訓、接著是安全的順序系列,存在的是,若不考慮特定
的安全機制,那麼安全是啟動法律與規訓之古老裝備的一種方式。所以,在西方社會,在
法律領域,在醫學領域,同樣在其他領域,你們能看到有些相似的進化以及或多或少同樣
類型的轉變,這也是我為什麼要舉另外一個例子的原因。值得關注的是,在眾多機制中,
或者是特別的社會控制機制,比如刑法系統,或者是出於人種的生物學目的而改造事物的
功能機制,安全技略(technologies of security)出現了。我們是否可以說這是我
分析的一個賭注在我們的社會中,權力的總體經營(the general economy of power
)正在成為一個安全的領域?所以,在這些講座中,我將研究安全技略的歷史,並力圖確
定我們是否能夠真正地談論安全社會。無論如何,在安全社會的名義下,我會簡單地考察
是否真的有權力的總體經營,它有安全技略的形式,或者至少為安全技略所支配。
這些安全配置(apparatues)的一些基本特點,我確定四個,我不知道有多少……無論如
何,我將開始分析其中的一些。首先,我要研究一點,只是概要地講,所謂的安全空間。
第二,我將研究對不確定性、偶然性的處理問題。第三,我想研究針對安全的特別的規範
化形式,對我而言,它不同於規訓類型的規範化。最後,我將討論今年的正題,安全技術
與同時是這些安全機制的客體和主體的人口之間的相互關係,也即出現的不僅僅是觀念,
還有人口的現實。人口毫無疑問既是一種觀念又是一種現實,而且聯繫到18世紀前政治權
力的運作與知識和政治理論,它是絕對現代的(modern)。
先說空間問題,寬泛地講。直接地,初看上去,帶些圖式化,我們可以說,主權在領土邊
界內實施,規訓在個體的身體上實施,安全在整個人口上實施。領土邊界,個體的身體,
以及整個人口,是的……但關鍵並不在於此,而且我也認為它站不住腳,首先是因為我們
已經遇到過主權與規訓之間關係的多樣性問題。如果主權真的基本上銘刻和運作在領土內
,那麼,無人居住的領土之上的主權觀念將不僅是司法上和政治上可接受的觀念,而且還
是絕對被接受的和最主要的。但是,主權實施中有效的、真實的、日常的操作卻指向一種
多樣性,它被看作主體的多樣性,或人民的多樣性。
規訓當然也實施在個體的身體上,但我已試著向你們展示個體並非規訓實施的首要因素。
規訓只存在於多樣性存在的地方,在它的基礎上可達成一個目的,一項目標或者效果。學
校和軍隊的紀律,刑罰的紀律(penal discipline),工廠的紀律,工人的紀律,都是特
別的管理和組織多樣性的方式,都是調節其植入點、其側面的或水準的、垂直的和錐形的
軌道、其等級結構等等的方式。個體在更大程度上是一種分解規訓之多樣性的特別方式,
而非構成規訓的原始材料。規訓是多樣性個體化的模式,而不是在個體(首先作為個體而
被施加影響)基礎上諸元素的結構。所以,主權和規訓,還有安全,只能與多樣性聯繫起
來。
另一方面,空間問題對三者同樣平常。不必為主權說話,因為主權首先在領土內實施。但
是,規訓涉及空間的區劃,而且我認為,安全也涉及,並且,主權、紀律和安全對空間的
不同處理正是我想要談論的。
我們將再舉一系列的例子。很明顯,我要看一下城市的例子。在17世紀,以及18世紀初,
城市仍然有一個特別的法律的和行政的界定,將其與其他區域和領土空間具體地分離和標
出。第二,城市被典型地限制在一個緊密的牆圍中,承擔的功能遠不止軍事一種。最後,
在經濟上和社會上,它比鄉鎮的融合程度更高。
在17和18世紀,這帶來了與行政國家的發展相關的一系列問題,由此給城市司法的特性提
出了難題。第二,貿易的增長,然後18世紀的城市人口統計學,提出了城牆內的擠壓與封
閉(compression and enclosure)問題。軍事技術的發展提出了同樣的問題。最後,城
市與其近郊之間永久性經濟交換的需求,生存的需求,與更遠地區商業往來的需求,也使
得城市的封閉與束縛(enclosure and hemming in)成為問題。寬泛地說,18世紀的問題
是城市在空間上、司法上、行政上和經濟上開放的問題:使城市重新進入一個迴圈流通的
空間。就此,我向你們指出一項研究,它出自一位歷史學家,非常卓越與完美,即
Jean-Claude對18世紀卡昂 的研究,他在作品中指出,城市的問題在根本上是迴圈流通的
問題。
取一個17世紀中期的文本,La Métropolitée,作者亞歷山大‧勒‧梅特,一個新教徒
,在南特敕令 頒佈之前(那是一個很重要的時期)離開了法國,並且成為布蘭登堡選帝
侯 的總工程師。他將La Métropolitée獻給瑞典國王,書在阿姆斯特丹出版。所有這些
新教徒、普魯士、瑞典、阿姆斯特丹都是有意義的。La Métropolitée的問題
是:一個國家必須有首都嗎,為什麼它應該有?勒‧梅特的分析如下:國家實際上包括三
個要素、三個秩序、甚至三個階層;農民、工匠,以及他所謂的第三秩序或第三等級,很
奇怪,也就是君主和為他服役的官僚。國家必須像是這三種要素建成的大廈。農民當然是
大廈的基礎,既在根基中,又在根基下,雖然看不見,但卻保證了整個大廈的堅實。中間
部分,大廈的服務層,當然是工匠。至於貴族層,居住和接待區(the living and
reception areas),就是君主的官僚和君主自己。基於建築學的隱喻,領土也必須包括
基層(foundations)、中層(common parts)和高層(noble parts)。基層必須是鄉村
,毋需言明,所有的農民,而且只是農民,必須住在鄉村。其次,所有的工匠,而且只是
工匠,必須住在小城市。最後,君主和他的官僚,以及對宮廷(the court)正常運作必
不可少的工匠和商人,還有君主的隨從,必須住在首都。勒‧梅特以不同的方式看待首都
和其他領土間的關係。一個好的國家必須符合幾何學的關係,簡言之,須具備圓的形式,
首都必須正好處在圓心。首都位處狹長而又不規則的領土末端,勢必不能實現其所有必要
功能。實際上,這裡顯示了首都與領土的第二種關係,即美學的和符號象徵的關係。首都
必須點綴領土。但這必須同時是一種政治關係,因為法令與法律必須植入領土中,乃至“
天網恢恢,疏而不漏”。首都還須承擔道德教化職能,將支配人們行為舉止的必要規矩傳
播至領土所有範圍。首都必須給出良善道德的典範。首都的佈道講師(the Holy orator
)必須是最好的,且得到了最好的聆聽;它也必須同是學院薈萃之地,因為它們必須生產
科學和真理以傳播到國家的其他地方。最後,還有經濟職能:首都必須是奢侈品聚集地,
從而使它因來自異國的物產而成為充滿誘惑之地;並且與此同時,通過貿易,它必須成為
器物、產品等等的分散地。
我們可以將這個工程嚴格意義上烏托邦的一面放在一邊。但我還是認為它很有趣,因為對
我而言,它實質上以主權之名而對城市的界定和反映。也就是說,首要的關係實質上是主
權對領土的關係,這是理解首都應當是什以及可以和應該如何運作的圖式和座標。更有趣
的是,為什麼通過這個主權座標,某些城市的特別功能比如經濟的、道德的、行政的功能
等等顯現為根本的問題。 簡言之,有趣的是勒‧梅特夢想著將主權的政治功效與空間的
分配關聯起來。好的統治者(sovereign),集體的或個體的,是處在領土內合適位置的
統治者;並且就服從統治而言治安維持得很好的領土是空間分配得很好的領土。所有這些
,主權政治功效的觀念,與流通(circulation)之密度的觀念相關:觀念的流通、意志
的流通、命令的流通,以及商業的流通等等。最終,勒‧梅特所關心的這既是一個古
老的觀念,因為它涉及主權,也是一個現代的觀念,因為它涉及流通是主權國家、領
土國家與商業國家的疊加。既要把它們牢牢拴在一起,又要讓它們相互促進。毋需多言,
這個時期,在歐洲的這個地區,我們處在重商主義,或者更確切地說財政重商主義的中間
,也就是說,問題在於怎樣通過一個嚴格的主權系統內的商業貿易來確保最大程度的經濟
增長。簡而言之,勒‧梅特的問題是如何確保一個高度“資本化”(capitalized)的國
家,也就是說,一個國家圍繞著作為主權的所在地以及政治、商業流通中心的首都而恰當
地組織起來。既然勒‧梅特是勃蘭登堡選帝侯的總工程師,那麼,這裡我們可以看到高度
“資本化”(capitalized)的國家或省的觀念與費希特(Fichte)著名的封閉式商業國
家觀念之間的淵源關係,也就是說,從經濟學者的重商主義 到19世紀初德國的國家經濟
的演進。無論如何,文本都是在施予領土之上的主權關係中來思考城市-資本的。
現在我要舉另一個例子。我只能舉來自世界同一個地方的例子,也即,從荷蘭到瑞典、環
繞北海與波羅的海的北歐地區的例子,它在17世紀的思想與政治理論中非常重要。瑞典的
克利斯蒂安尼亞(Kristiania )和哥德堡(Gothenburg) 是典型。我還要舉一個來自法
國的例子。在路易士十三世和十四世時,一系列人工的城市建立了起來,一些在北歐,一
些在法國,其中一個小城叫黎塞留(Richelieu),從頭開始建立在圖爾(Touraine)和
普瓦圖(Poitou)的邊界上。一座城市在一個一無所有的地方建造了起來。它是怎麼建造
的?城市使用了著名的羅馬軍營模式,與之相伴隨,也將軍事制度用作基本的規訓(
discipline)工具。羅馬軍營模式復興在16世紀末和17世紀初,準確地說是在新教國家—
—所有這些在北歐也很重要隨之而來,軍隊的訓練、區劃,以及集體的和個體的控制
,主要使命都在於要使軍隊紀律化(disciplinarization)。現在,無論是克利斯蒂安尼
亞、哥德堡,還是黎塞留,都使用了軍營樣式。這個樣式很有趣。實際上,在前面勒‧梅
特La Métropolitée的例子中,城市的規劃佈局是依領土最一般、最綜合的範疇來設想
的。既然視國家為一個大廈,那麼自然要用整體的眼光來看待城市。簡言之,在城市、主
權與領土關係的問題中,貫穿著宏觀視角與微觀視角的相互作用。就幾個依軍營樣式建立
起來的城市而言,我們可以說,人們對城市的設想並不是在更大領土的基礎上進行的,而
是在一個更小的、幾何圖形基礎上進行的,那是一種建築學的模型,也就是正方形或長方
形,它們接下來會被分為其他的正方形或長方形。
應該直接強調的是,至少在黎塞留的例子中,在規劃精良的軍營和建築裡,這種圖形,這
種模型,不單是對稱原則的應用。當然是有對稱軸的,但它卻是通過精心計算的不對稱來
建構和運作的。在例如黎塞留的城市裡,有一個中心街道將長方形的城市分為兩個長方形
,還有其他的街道,有些與中心街道平行,有些與中心街道垂直,不過彼此的距離不等,
有些較近,有些較遠,由此,城市被分為大小不同的長方形,較大的或較小的。最大的長
方形,也即街道距離最遠的,位於城市的末端;最小的長方形,格子緊密,在城市的另一
端。人們必須居住在最大的長方形那邊,格子最寬並且道路寬廣。相反,交易、工匠和商
店,還有市場,必須處在格子更緊密的地方。而且,商業區域我們能看到流通的問題
,更多的交易意味著更多的流通、以及對街道和捷徑的更大需求等等一邊靠著教堂,
一邊靠著市場。在長方形更大的居住區將會有兩鐘類型的房屋。一種俯瞰著主街或者與之
平行的街道,房屋會有若干層,我想是兩層,還有頂層閣樓。另一種較小的房屋只有一層
,位於跟主街垂直的街道:社會地位、財富等等也會有所不同。在這個簡單的概覽中,我
想我們再一次發現了在空間上對多樣性的規訓式處理,也就是虛無、封閉空間的政體(
constitution),其中,人為的多樣性將會根據等級劃分、權力關係的準確溝通、分配的
具體功能效果(比如確保交易、居住等等)這三項原則而建構和組織起來, 對勒‧梅特
以及他的La Métropolitée而言,重要是領土的“資本化”(capitalizing)。這是組
織空間的一個例子。規訓屬於建構(廣義上的)的序列 。
現在是第三個例子。這是真實地發生在18世紀的城市發展。它們是整個的一個系列。我將
舉南特城的例子,1932年時有個叫皮埃爾‧勒裡弗(Pierre Lelièvre)的人研究過它,
它為南特城提供了不同的建設和發展方案。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城市,因為,一方面,它正
在經歷商業的發展,另一方面,它和英格蘭的關係意味著對英國模式的採用。南特城的問
題當然在於擺脫擁擠,為新的經濟和行政功能發揮騰出空間,處理其與周邊鄉村的關係,
以及最後允許增長。我將跳過一個無疑很可愛的方案,它出自名叫盧梭的建築師之手,這
個建築師設想圍繞著漫步大街重建一個心形的南特城。我們能看到問題在於流通,也就是
說,如果城市要變成一個完美的流通媒介,那麼,它必須具備心的形狀以確保血液的流通
。很可笑,但畢竟在18世紀末,在佈雷(Boullée)、勒杜克斯(Ledoux)以及其他建築
師眼中,建築仍然經常根據這些原則來運籌,好的樣式必須支援功能的恰當發揮。事實上
,在南特城實現的方案並不具備心的形狀。它們不止一種,特別是由一個叫威格納‧德‧
威格尼提出的方案,其中並不存在重建一切或者施加一種為了確保正常運作的象徵性形式
的問題,但方案中某些精確和具體的東西遭到了挑戰。
問題是要在城市及其足夠寬的街道中開闢若干條線路來確保四項功能。第一,衛生、通風
,打開各種口袋,讓那些人口居住過於擁擠密集的角落裡彙聚的致病瘴氣散發出去。所以
,有一個衛生的功能。第二,確保城市內的交易。第三,將街道網路與外部道路連接起來
以確保外來的貨物可以集散,但仍然需要對海關進行控制。最後,對18世紀的城市而言有
一個重要的問題是要允許監視(surveillance),因為經濟的發展使得城牆的擠壓成為必
然,這意味著不能在夜晚關閉城市或者緊密地監督日常進出,由此,眾所周知可能來自於
鄉村,包括乞丐、流浪漢、過失犯(delinquents)、刑事罪犯、盜竊犯、殺人犯等等在
內的,流動人口的注入增加了城市的不安全性。換句話說,問題在於組織流通,消除其中
的危險因素,區分好的流通與壞的流通,並且通過消除壞的流通來最大化好的流通。因此
,也是一個安排與外界的通道的問題,主要是為了城市的消費以及城市與外界的交易。與
巴黎的流通樞紐建立了起來,愛爾德河也開發了起來,沿著這條河,用來供熱的的木柴從
布列塔尼(Brittany)購進。最後,威格尼(Vigny)的再發展計畫必須應對一個有些矛
盾但卻較新且根本的問題,即如何將可能的未來發展整合到當下的計畫中。這是碼頭(
quay)貿易的問題,這時還不叫船塢(dock)。城市被認為是發展中的:許多事物、事情
和要素,將會到來或者發生。為了應付某種事先不能確切知道的事物,必須做些什麼呢?
有個很簡單的設想,就是利用盧瓦爾河(Loire)的岸堤來修築盡可能最長的、最大的碼
頭。但是城市越是延長,就越會失去清晰而條理的分格的好處。管理這麼大規模的城市可
能嗎,當城市被無限延長時,流通還可能發生嗎?威格尼(Vigny)的方案是:沿著盧瓦
爾河(Loire)的一邊建造碼頭,讓部分區域先發展,然後在盧瓦爾河上傍島建橋,使得
與前部分區域相對的另一部分區域從這些橋樑部分開始發展,由此,盧瓦爾河兩邊岸堤之
間的平衡發展將避免其中一邊的無限延長。
計畫好的發展的細節並不重要。我認為,計畫非常重要,或者至少值得注意,理由如下。
第一,讓我們說,在那些諸如黎塞留、克利斯蒂安尼亞,諸如此類等等的規訓之城中,已
不再有在空地面或者清空的地面上建造新城的問題。規訓發生在即將完整建造的空無、人
為的空間之中。安全依賴於一系列給定的物質條件。它當然要就地和水流、島嶼、空氣等
等一起發生作用。因而它在給定條件下發生。第二,此給定條件不會被重建以達到某個完
美的點,就像在規訓之城中那樣。問題只是要最大化積極要素,由此提供盡可能最好的流
通,最小化風險與不便,比如盜竊與疾病,儘管永遠也不可能徹底消除。因此,人們的著
力點將不再僅僅是自然給定的條件,而是可以相對減少但永遠不可能整體減少的數量,並
且,因為它們不能徹底消除,所以人們致力於概率。第三,這些城市開發試圖把那些根據
其多重功能而得到論證的要素組織起來。什麼是一個好的街道?好的街道當然有瘴氣和疾
病的流通,必須根據這個儘管不太值得追求但卻勢必會發揮的作用來進行管理。商品卸到
這條街道,其中有商店。盜賊和可能的暴徒也會穿過這條街道。因此,這個城市的所有功
能,一些是積極的,一些是消極的,都會納入到計畫中來。最後,第四個重點,人們致力
於未來,也就是說,對城市的設想或者計畫將不會根據一個只能確保彼時彼地功能完美實
現的靜態觀念來進行,而是會面向將來,它不可能準確地控制、沒有精確地測度或者不可
能精確地測度;並且,一個好的城市計畫會精確地考慮可能要發生的事情。簡言之,我認
為我們能說出一項技術,它組織的根據基本上是安全問題,或者說,實際上是一系列的問
題。一個變動要素的無窮系列:流通,x輛馬車,x個行人,x個盜賊,x團瘴氣等等。一個
事件的無窮系列會發生:許多船舶會靠岸,許多馬車要抵達等等。並且與此同時,一個不
斷積累的單位的無窮系列:多少居民,多少房屋等等。我認為,對這些序列的管理,由於
其開放性,只能在概率估算意義上來進行控制,恰好就是安全機制的核心特徵。
綜上所述,主權將領土資本化,提出了政府位置(the seat of government)的主要問題
,規訓架構起一個空間並且提出要素的等級和功能分配的關鍵問題,安全則試著佈置背景
(milieu),包括事件或一系列事件,或者可能的要素及其系列,它們都需要在一個多價
的和可變的框架中來調節。特定的安全空間指向一個可能事件的系列,指向必須要放入給
定空間的暫時的和不確定的東西。由一系列不確定的要素展開的空間,我想,大概就是人
們可以稱之為背景(milieu)的東西。你們很熟悉,背景(milieu)是一個隻出現在拉馬
克(Lamarck)生物學中的觀念(notion)。然而,這個概念已經存在於物理學中,並且
為牛頓及其追隨者所使用。什麼是背景(milieu)?它是解釋一定距離間實體相互作用所
必需的。因此,在背景(milieu)的觀念中,流通和因果的問題面臨危險。所以,我認為
,建築師,城市規劃者,18世紀的第一批城市規劃者,並沒有真正調用背景的觀念(the
notion of milieu),因為目前就我所知,背景的觀念從未用來選定城市或者佈置空間。
另外一方面,如果此觀念不存在,我要說,背景觀念的技術圖表,怎麼說呢,就是某種實
用性的結構,它事先把背景劃出來,限制著城市規劃者們反映和調整(modify)城市空間
的嘗試。甚至在背景觀念形成和被隔離之前,安全機制就已經在運作、裝配、組織乃至佈
置一個背景。背景將會是流通在其中得到實施的地方。背景是一系列自然條件河流、
沼澤、山巒以及一系列人為條件個體的聚集,房屋的彙聚等等。背景是對生存在
其中的所有元素產生的一定數量聯合的、總體的效果。它是一個在效果和原因之間建立迴
圈聯繫的要素,因為一個效果在某種觀點之下將會成為另一個效果的原因。比如說,更加
擁擠將意味著更多的瘴氣,以及更多的疾病。更多的疾病明顯將會導致更多的死亡。更多
的死亡將意味著更多的屍體,以及隨之而來的瘴氣,等等。最後,背景顯示為一個干預的
場域,並非影響一系列能夠自由行動的法律主體這是主權的情形也不是影響能夠
行為或者按照要求行為的組織(organisms)或肉體(bodies)的多樣性這是規訓的
情形而是試圖精確地影響人口(population)。我指的是個體的多樣性,這些個體根
本上只以生物學的意義存在於他們所生活在其中的物質性的疆界中。通過這個背景,人們
試圖達到的,是由這些個體、人口和團體所產生出來的一系列事件與發生在它們周圍的准
自然事件之間的接合。
對我而言,由城市提出來的這個技術性的問題城市不是唯一的例子,還有很多別的例
子,我們回到正題我們看到人類自然性(naturalness)的問題在一個人為的背景(
an artificial milieu)下突然出現了。對我而言,權力關係的政治策略中突然出現人類
的自然性是某種根本性的東西,作為結束,我要指出一個文本,其作者無疑是第一個我們
可稱之為生命政治學、生命權力的偉大理論家。他談及生命政治、生命權力時,和一種不
同的東西聯繫了起來,即出生率,這無疑是主要的問題之一,但是很快我們就會看到背景
的觀念作為權力干預的目標出現在這兒,而且,這對我來說,完全不同於主權和領土的司
法觀念,也不同於規訓的空間。提到這個人為的和自然的背景的觀念,其中的策略通過與
人口相關的自然來運作,由社會關係和政治關係編織而成的人口也是作為人種(species
)而發揮作用,我們在莫奧(Moheau)的《對人口的研究》中發現這樣一段陳述,“這是
政府的責任:改變空氣溫度和改進氣候,治理污濁的水流、培植或燒光的森林、被時間或
連續的表面開墾而破壞的山嶺,創造新的土壤和新的氣候。時間、土地佔用、自然變遷的
效應會使最健康的街道變得容易引起疾病。”他提到維吉爾有關酒凍在桶裡的一首詩,說
:我們今天還能在義大利見到酒凍在桶裡嗎?如果發生了如此多的變化,不是氣候變了;
而是政府的政治和經濟干預改變了事物的進程,以至於自然本身為了人而構成。我要說另
一個背景,只可惜,“背景”(milieu)一詞並沒有出現在莫奧(Moheau)的書裡。作為
結語,他說:“如果構成性格與精神(the character and the mind)的未知原則是氣候
、政體、習俗以及慣例的結果,我們可以說,君主們通過審慎的法律、有用的建制、稅收
的不便、以及來自他們的壓制的自由,簡言之通過他們的事例,來統治他們臣民的自然存
在和道德存在。有可能某一天我們能使用這些手段來對我們所希望的道德和國民精神給出
些諸如此類的色彩。”你們可以看到,我們在這兒又一次遭遇到了君主的問題,但是君主
已經不再是基於政治主權的地理學定位而將其權力施予領土之上的某個人。君主處理一種
自然(a nature),或者說一種地理的、氣候的和自然的背景與擁有肉體和靈魂、自然存
在和道德存在的人類之間永恆的接合、不斷的交錯;並且君主必須把權力施予一個連接點
上,其中物理要素意義上的自然作用于人類物種意義上的自然,在那個接合點上,背景變
成自然之決定性的因素。這是君主必須干預的地方,並且,如果他想改變人類物種,莫奧
(Moheau)說,他必須作用於背景。我認為,在安全機制展開中,我們獲得了諸軸線之一
,獲得了諸根本要素之一,也就是說,不是背景觀念的出現,而是用來處理背景的一個方
案、一項政治技術的出現。
附注:
1.“司法-法律”,有時候是一個時間概念,指中世紀到16、17世紀;有時候卻如前文所
述,類似一種理念型,沒有時間性。
2.Penal怎麼翻譯呢?懲罰的,刑罰的,還是刑法的?主要問題在於,penal在懲罰的意義
上是否僅限於刑罰,但是,很多語境並不能給出有效提示。
原文為:the famous Accounts of the Minister of Justice from 1826.
3.Technology該怎麼翻譯?technique已經譯作技術,按照語境,technology比起
technique要更為複雜、更為系統,有幾種可能的譯法,技術學,技理,技道,技略,感
覺都不太合適,暫時譯作“技略”,待修正。《規訓與懲罰》中譯作技術學,但是將技術
與技術學並舉後,感覺前者好像是後者的物件,前者是實踐操作,後者是理論研究,這當
然不是福柯的原意,因為二者都是權力操作機制,都是實踐性的概念,前者比較具體微觀
,後者比較一般宏觀。
4.The body of laws and the disciplinary obligations ~disciplinary按照慣例,根
據語境,或者譯作紀律,或者譯作規訓。
5.Caen,一般譯作“卡昂”,又譯作“康城”,位於法國西北部,距離巴黎約200公里,
距英吉利海峽僅十幾公里,是下諾曼第大區的首府,也是卡爾瓦多斯省的省會,第一次世
界大戰前由於文化發達而被稱為“北方的雅典”。請參考,
https://baike.baidu.com/view/673233.htm,最後存取時間:2008年10月30日。
6.南特敕令(法語:Édit de Nantes)為法國國王亨利四世在1598年4月13日簽署頒佈的
一條敕令。這條敕令承認了法國國內胡格諾教徒的信仰自由,並在法律上享有和公民同等
的權利,是世界上第一份有關宗教寬容的敕令。參見:
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8D%97%E7%89%B9%E6%95%95%E4%BB%A4&variant=zh-cn
,最後存取時間:2008年10月30日。
7.Cameralist mercantilism,其中cameralist有經濟學者或官員的意思,怎麼翻譯,需要
再行斟酌。
8.Kristiania,或者Christiania:挪威首都舊名(從1925年至今,叫奧斯陸),1624年
大火燒城之後由Christiania IV重新命的名。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204.129.204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