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雅圖暴動夜未眠😭
這兩天心情非常沈重
台灣的大家或許也多少能從新聞媒體上看到這篇報導
美國半個世紀以來最嚴重的種族暴動
.
美國在這個週末超過30個城市有示威者上街抗議
導火線正是明尼蘇達州非裔男子George Floyd 遭白人警員用膝蓋強壓頸部數分鐘導致送醫不治死亡
.
大西雅圖區很多城市,過往我對於類似的新聞也只是痛心,但說實話總也沒有太深刻的恐懼,覺得這些都只是離我好遠的新聞罷了。
但這波暴動延燒到我所居住的市區,就在我家樓下!隨著時間湧入大批抗爭的人潮、癱瘓所有街道,甚至有暴民或幫派份子混人人群趁亂掠奪和縱火,我家樓下的警察開始投放催淚瓦斯並封鎖高速公路,當晚便宣布了宵禁。(亞特蘭大、洛杉磯、和費城也都實施宵禁了)
.
美國的種族歧視是個不攻自破的粉紅色泡泡
非裔、亞裔、墨裔只要在美國生活,難免不受到歧視
大家嘴巴上不好意思或不願意承認歧視,但這就是個骨子裡根生蒂固的思想
我是黃種人,可能很難對非裔美國人受到的歧視感同身受,但不免也對於各種黑人被白人警察基於種族偏見而執法過度的行為,最後警察都在白人法官、白人陪審團之下被宣判無罪的結果感到十足憤怒。
.
是時候應該站出來抗議、讓美國當局再次正視這個「國王看不見的歧視」
跨世代的痛苦與無聲者的悲痛我們都忍很久了!非裔美國人更是忍無可忍,他們背負了美國不光榮的歷史,長年以來在職場、在學校、在社會中原本就已經遭受各種無形歧視的他們,對白人警察以武力虐死自己的同胞該如何嚥下這口氣?(目前Derek Chauvin已經被指控最輕的三級謀殺與過失殺人罪被捕,但同時涉案的三名警察只有被開除卻沒有相應刑責?!)
.
我對於抗爭行動、各種遊行絕對支持,甚至願意走上街頭和他們站在一起,即便沒有辦法真正終止White Privilege(白人特權),但社會大眾有權利知道、更有義務一起抗議各種種族歧視造成的不公。
.
既然是示威遊行、既然是抗爭行動
偶有情緒激動、或是與警方衝突的反抗過程當中造成推擠、破壞
我個人認為是正常的,我寧可相信大家並非蓄意造成
就像香港為了爭取言論、集會、遊行、工作、生命的自由與權利、走上街頭抵抗中國共產黨的壓制,沒有人應該被稱為暴民。
.
但是我對於這些蹭熱度、假裝揮舞著「種族平等」的旗幟
卻大搖大擺趁亂行「洗劫商場」「破壞店面」「仇警/毆警」「縱火」之實的人/幫派份子感到可恥
不論是什麼種族,這都是犯罪!天理不容
.
因為疫情的關係,許多在地的店家失去了收入都已經生存不易,這些趁亂四處砸毀店家與商場、拿著購物袋或箱子進去洗劫精品或服飾的人就是強盜、別跟我提什麼種族!
#請問你要抗議最後卻去LV拎了好幾個包包
#或是Apple掏了幾個平板和手機
#是在哈囉?!
.
就是你們這些自私、無良的行為反而讓社群媒體忽略了「種族歧視」的議題,反之一幕幕「光天化日搶劫縱火」的影片大肆傳揚。這不僅無法讓大家正視重要的核心問題,反而更使人誤解為「黑人就是這樣」「你們就是這樣才活該被歧視」,更可惡的是這些四處洗劫的人各種民族都有、更讓我覺得倫理道德偏差真的不分種族,各種膚色都會有這種道德淪喪、顛覆三觀的老鼠屎!這種人被警察武力鎮壓只是剛好好嗎?
=========================
今天我還能坐在這邊打字,已經覺得自己萬分幸運
從來沒想過自己會和暴動現場離得這麼近
這邊也要感謝所有理性抗爭、和平訴求的所有參與者
不論是什麼種族,但人權不容忽視!
圖片中是Kentucky州有名白人警察落單,被示威者逼到角落,就在這危急的情況下,許多黑人民眾紛紛站了出來,他們勾起彼此的手臂,拉起人龍圍成圈,將這名白人警察包圍在內,用肉身來保護他。
還有西雅圖的街區出現了許多志願者,攜家帶眷走上街頭清掃、擦拭髒亂恢復市容。看到這些美好的片段讓我感動落淚、這世界還是很美好的。我們不要放棄希望好嗎?
希望所有居住在美國的台灣兄弟姐妹們,你們都好、都平安!You will be in my prayers
#MayGodBlessAmerica
#BlackLivesMatter
#LootingAndViolenceIsNotOkay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MoneyDJ理財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有這種財長還需要打飛彈嗎? 夜未眠的美麗城市 西雅圖一片紅中國 下注太空產業成真 專出產巨頭企業的城市 聽說住旁邊會發財 巨大雇主舉個例 跌比舊金山小 漲比十大城好 房價創高不擔心 法拍清理完蓄勢待發...
西雅圖夜未眠中國 在 洞見國際事務評論-Insight Post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美國好友圈狀態分享:
波士頓--近中國城一帶公寓二樓,看著樓下街上出現群眾砸店搶東西,早早哄了孩子睡覺,自己只能喝著酒看著窗外的暴動,徹夜未眠。
#洞見你最需要的消息
紐約--小編在曼哈頓的住處,離時代廣場示威僅幾條街的距離,儘管小編人目前在西岸,但在新聞上看到自家周邊熟悉的景象發生的事情,仍是不可置信。目前紐約暴動主要集中在曼哈頓下城與布魯克林,警民衝突逐漸升高。群眾燒警車,而也出現警車暴衝阻擋群眾的狀況。
阿拉巴馬州--市中心公寓,朋友家樓下的CheeseCake Factory也被砸了,暴民進入打砸搶,只是讓人無法理解,究竟一家賣蛋糕的餐廳跟抗爭有什麼關係。
西雅圖--亞馬遜總部附近的無人超商Amazon Go遭砸毀闖入,那是個無現金商店,能搶的只有Energy Bar跟優格之類的東西,但對街就是亞馬遜的人造熱帶雨林園區,這個資本主義象徵卻毫髮無損。而同時市中心出現汽車展示中心被砸,民眾直接把汽車開走,愛馬仕也被洗劫。
洛杉磯--好萊塢一帶的精品店無一倖免,被洗劫一空。
小編本人目前在某個西岸城市的郊外平靜小鎮,趁著周末開車外出買菜,超市員工已經開始提醒大家注意安全。而住在附近的友人也傳來聽到群眾吼叫聲的消息,聽起來像陰屍路之類末日劇集的場景--You heard them coming.
這些都是真實的第一線感受,沒有現場影像與照片,只有文字描述紀錄。
西雅圖夜未眠中國 在 時光之硯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離開時空膠囊——專訪《尋愛偵探阿洛伊斯》導演托比亞斯.諾雷
「我感覺,當我們在線上越來越緊密,現實中的你我,卻是更加孤寂。」
(I feel that the more we get connected on-line, the more isolated we get off-line.)
看完《#尋愛偵探阿洛伊斯》(#ALOYS)、構思著專訪題目那幾天,我漫步在曼谷街頭,一邊踏查這座和台北相似又不識的城市,一邊透過網路不停歇地掛念台北的人際和工作。旅人總是孤獨的,尤其我的行程有一大塊都漫無目標,幸好有熟悉的線上世界,讓我沒那麼察覺自己在「異地」。但我也一度想:平常當我穿梭在家附近,或餐館和巷弄,或戲院和咖啡廳,也是像這樣一邊心心念念在數位網路上奔走,那時候的我,和「在地」的現實生活,不也有點疏離嗎?
那麼,平時的我,又能說自己「不孤單」到哪裡去?
這讓我更期待跟《尋愛偵探阿洛伊斯》的導演托比亞斯.諾雷(Tobias Nölle)聊聊了。在他的故事裡,與父親一同經營私家偵探社的中年男主角阿洛伊斯,在父親去世之後,從寂寞雙人組變成孤絕一顆星,但他繼續拿著卡帶式的 DV 攝影機,拍徵信對象,拍鄰居,拍自己的貓和路邊的羊,外帶沒有配料的中國餐廳白飯回家吃。直到有天,他的攝影機和卡帶不翼而飛,盜走東西的神秘女子隨後打來,提議進行一種叫「電話夢遊」(phone-walking)的幻想交流遊戲……
這是一部頑皮的電影,也是一趟視覺的幻術之旅。藉由想像世界——或其實更像知覺的錯頻——的通透與清新氣味,療癒一顆快要窒息的心。那些聲音開啟的幻象,動搖了阿洛伊斯,吸引他離開舒適圈,但是那些過去不曾有的喜悅,又漸漸將他困進一個新的泡泡裡。這當中影像敘事的切換精準,恣意灑脫,是《尋愛偵探阿洛伊斯》帶給我的驚喜。然而此前此後,不同程度的孤寂(loneliness),更是這部片用它的美學和節奏,細細捧著的核心。
背後的策劃者托比亞斯.諾雷畢業於紐約的視覺藝術學院(School of Visual Arts),他的外表看似嚴峻,大鬍子遮起半張臉,但他的內在顯然是個小鬼在踢皮球——他在自己執導的 MV 裡,從人的肚子抓出一隻章魚,讓男子在煙霧瀰漫的房間磨蹭假馬背,讓粉紅色的大娃娃邊作蛋糕邊 rapping……;在十年前入圍世界各地影展的短片《René》中,他讓主角偽裝成一個大紙箱,蹲在馬路中央等人「揀」去。如此不安分的創作心,透露的是他的思緒騷動。
於是我寫下一連串提問,寄過去,不到半天就收到導演在一個聽著歡樂分隊(Joy Division)的早晨(他自己說的)寄來的回覆。我在信中提到,《尋愛偵探阿洛伊斯》拍攝於 2015 年,彼時 VR(虛擬實境)仍不是個大家朗朗上口的詞彙,但透過片中的「電話夢遊」,他已經預見了不只人際身份,連感官都被置換成虛擬想像之後帶來的美好、加上困惑。如今三年已過,面對無孔不入的網路服務讓每個人的線上自我、都膨脹到認不得真正的自己,也看不見真實的彼此,對此他是悲觀還是樂觀?
「我天性就不是個悲觀的人,所以我相信這是必要的演化過程,它會帶來好處像是幫助我們探索全新的知覺面向、互動可能性,也會帶來不健康的副作用,像是疏離、社交恐懼以及人與人之間的異化」——導演的回答正反面並呈,也緊貼著電影主題。事實上從當年的《René》開始,諾雷對無法融入世界、又亟欲從他人身上得到回應,「像是一句沒有回音的嘶吼」的邊緣人心態,就充滿了同理心。「我感覺當我們在線上變得越來越緊密,現實中的你我卻是更加孤寂。這也不是歐洲獨有的現象,而是普世共通的。」
這也是為何,《尋愛偵探阿洛伊斯》能夠打到我吧!裡頭的角色都像是自帶黑洞,讓我想起宮崎駿筆下我最心愛的人物無臉男(カオナシ),那麼熱切要示好,又那麼笨拙和不得要領。阿洛伊斯對鄰居不理不睬,卻對自己拍下的影帶依戀至極,看畫面上的情人甜蜜相處,或萍水相逢的陌生人在牆邊抽煙,他都彷彿窺見了真正有光的世界。「透過觀察那些影片,他非常明白『生活』理論上是什麼樣子,卻沒辦法親身參與。他偷偷仰慕『人生』的概念,一遍遍看著那些影帶,卻克服不了恐懼。簡而言之:他從來不曾學會『活著』。」導演這樣形容。
但不只如此。諾雷還讓阿洛伊斯用的器材,盡是些古董玩意:卡式攝錄影機和播放器,映像管小電視,大盤帶錄音座,沒智慧的手機……這是在定位故事年代嗎?(但明明女主角用的是iPhone?)「他用的是從前就跟父親一起用的器材,他們只管東西能用就好,並不想換新求變。這也代表他還『困在過去』(stuck in the past),包括工具,包括傢俱,凝結在其中的空氣,和一成不變的衣裳——我想要呈現一個男子,必須離開他的時空膠囊,抵達現實/現時的情景。」
最後這句的膠囊意象,讓我想起一個固著、停滯但讓人安心的感覺,這在片中是由阿洛伊斯的父親(由主角本人的父親飾演)來作象徵:那些父子相處的點滴,共彈的鋼琴曲,成了他的寄託,也是他最後必須放手、不能再緊緊抓住的幻覺過往。「另一方面,這也意味著類比時代的終結。」導演補上這一句,那世代傳承的意義,就更明顯了。
然如果要說,是阿洛伊斯的孤單讓《尋愛偵探》沈澱下來,真正為故事定錨的那一枚黑洞,來自女主角薇拉(Vera)。在她身上的不只是孤寂,而是無盡的下沉力量,是悲傷(sadness)。反覆看過幾次之後,我都對薇拉的悲傷感到好奇,尤其這名字的拉丁血緣還有「真實」之意,更加深這一股沈重。我試著問導演:為她設想了什麼樣的背景故事?他的答覆——說了等於沒說,卻不讓我意外:
「從一開始,我就不打算對她的心境多作解釋,目的是讓觀眾和阿洛伊斯一樣,只能去試著『想像』她。所以我也不會在此回答,這是你(觀眾)的任務(笑)」——諾雷真的在回覆最後寫上了「(smile)」,讓我一邊想像一張爬滿了大鬍子的笑臉,一邊忍不住回以(十分友善的)冷笑:哼哼!
還好,他至少願意回答我的下一題:從哪找來了沒有演過戲的女主角緹德.奧.弗蓓克(Tilde von Overbeck),讓她完美詮釋這樣一個神秘又靈動、憤怒又剛烈的角色?「弗蓓克是一位視覺藝術家,性情無畏,生命力旺盛,同時擁有深邃的靈魂,有時還帶著一點怒氣,根本是完美的薇拉」。她的一個藝術學生將她推薦給諾雷,而他發現她對人生的光明與黑暗面,都了然於心,且有一種未經雕琢、沒有被磨平的性格。「這正是我對薇拉的想像:有稜有角,也有缺陷和裂痕,這樣的性情叫我著迷,但也是這樣的個性,往往會讓一個人難以融入群體。」
於是,在兩個非典型角色之間,《尋愛偵探阿洛伊斯》搭起了情誼之橋,故事最後當兩人像《西雅圖夜未眠》的男女主角一樣,終於見到了面——或其實沒有見面?我可不會爆雷!——這開放性的結局指向哪裡,導演有答案嗎?
「我是個無可救藥的樂觀主義者,所以我當然希望他們能有好結局。但那過程肯定不容易。說不定他們會去喝一杯咖啡,說不定就此道別永不相見,說不定一起去散散步、融化冰冷的現實……他們已經有許多共同的回憶,和許多共通點,靈魂也靠得很近,但這樣的連結足以對抗現實的考驗嗎?就看觀眾怎麼想了。」
我讀著這段回覆,條理清晰又周延、中肯,一邊在心裡想著:你少來,你的想像一定跟我一樣吧?你一定也是心嚮溫暖的人,和信仰連結(bond)的人,不然怎麼可能拍出一部既哀傷、又甜美的電影?《尋愛偵探阿洛伊斯》是諾雷和十年以上的老搭擋攝影師 Simon Guy Fässler 繼許多短片、MV 之後又一次合作,兩人間的互信和默契,呈現在最後一幀幀精美的構圖,和帶著魔幻氛圍的畫面上。「很多時候你必須靠直覺,當我覺得『這就對了』的一刻,往往不用靠言語,他(Simon)也能感覺到。有他在,我覺得自己強壯多了!」同樣的助力也來自負責音樂的瑞士音樂人 Tom Huber 以及配樂老搭檔 Beat Jegen,隨著阿洛伊斯的想像世界漸漸擴張,他們不斷要在極簡主義與「非常豐沛」的音樂中求取平衡,而一切的依歸是:音樂要從角色內在的宇宙而來。
我想起第二次看,特別為片頭著迷,那無人跡的空房子裡,水龍頭不停流瀉,空蕩蕩的冰箱被翻開,灶上的火爐無聲地燒旺著。而一隻攝影機孤零零地在地板上空轉。這一段搭配清冷的電子音階,格外迷濛,又像在預言片尾:當阿洛伊斯終於前往「現實世界」,他把他的孤單,都留在這間孤獨的房子裡了。「這開場想要表達什麼?」——沒想到,當我這樣問,導演直接回答:「你已經自問自答完畢了!」又接著補充:「說不定這就是萬物初始的狀態:空空如也,等著我們填上夢想,畫面,聲音,情緒……就跟我們的大腦一樣。」
於是,結尾也能是開頭,導演以一個取巧的答案言明:他畢竟是個,希望觀眾來詮釋他的故事的創作者。如同片中只要一閃神,或一閉眼,就會開展在阿洛伊斯面前的那片森林:豐滿,帶著生氣,彷彿危機四伏的同時,又像家一樣讓人安心。
這段神奇經驗,用自己的心情填滿那些櫥櫃的樂趣,正是《尋愛偵探阿洛伊斯》吸引我之處。也是我想藉這篇專訪,傳達給讀者的。在那想像力的大窗外,一場宴會即將展開,而邀請函在這裡,就交給你們了!(笑)
西雅圖夜未眠中國 在 MoneyDJ理財網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有這種財長還需要打飛彈嗎?
夜未眠的美麗城市
西雅圖一片紅中國
下注太空產業成真
專出產巨頭企業的城市
聽說住旁邊會發財
巨大雇主舉個例
跌比舊金山小 漲比十大城好
房價創高不擔心
法拍清理完蓄勢待發
西雅圖夜未眠中國 在 北京遇上西雅图- Interest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而導演薛曉璐以本片拿下第10屆中國華鼎獎最佳新銳導演的殊榮。剧情「拜金女」文佳佳(湯唯飾)曾為美食雜誌編輯,對愛情充滿了像電影《西雅圖夜未眠》一樣的浪漫幻想。 ... <看更多>
西雅圖夜未眠中國 在 卻被譽為浪漫經典的電影《西雅圖夜未眠》【遇見經典】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 西雅圖夜未眠 》是一部1993年上映的愛情電影,由「諾拉依芙朗」導演,「湯姆漢克」與「梅格萊恩」分別飾演山姆與安妮,湯姆漢克與梅格萊恩並以此片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