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讀推薦~《藝術的故事》The Story of Art】
在漫長的藝術學習之路上,有些時候就是由一本書揭起序幕作為開始。
細細回想起來,因為與《藝術的故事》(The Story of Art,1950)相遇,引導我往前邁出重要的一步。
《藝術的故事》中譯本於1980年發行初版。初次發現它,是在揹著書包追著公車跑,每天被大考小考模擬考不斷轟炸,為賦新辭強說愁,下課不忘打排球的的年紀。
然而因為書中廣博如百科全書式的引導,涉及繪畫、雕塑、建築與人文,橫跨史前、古希臘羅馬、中世紀以降至現代,遍極歐美非亞各地區,書寫角度如此恢弘博大,使得青少年的藝術世界從此波瀾洶湧翻攪奔騰,在眼前無限開展。
話雖如此,灌籃高手、七龍珠、快打旋風和魂斗羅也不能在年少青春中缺席啊~
========================
被封為是史上最受歡迎的藝術史書籍,《藝術的故事》著述者學識之深厚既必要又必然。
作者-宮布里西爵士(Sir Ernst Hans Josef Gombrich,1909-2001),出生於維也納富裕的猶太家庭,父親是一名律師,母親則是鋼琴家,熟知眾多音樂圈人士,包含作曲家兼指揮家-馬勒(Gustav Mahler,1860-1911)。
雖然當時奧匈帝國已如強弩之末,但在這樣的環境之下成長,宮布里西自小便與藝術十分親近,據說他自己的大提琴演奏技巧也相當出色。宮布里西後來進入維也納大學攻讀藝術史,並以古典建築主題獲得博士學位。
猶太身份在二戰時期的歐洲相當敏感與危險,幸虧宮布里西先行一步,在大戰爆發之前移居倫敦,成為倫敦大學沃伯格研究所(Warburg Institute)研究助理。
二戰期間,宮布里西也為對抗納粹極權貢獻心力,在英國國家廣播公司翻譯德語無線電廣播資訊→頗有諜報戰爭電影之意味。戰後再回到沃伯格研究所,1959年成為所長,教授古典傳統史,直到1976年退休。
在學術領域的斐然成績,讓宮布里西教授成為英國學術院(British Academy)和眾多機構院士,除了倫敦大學,也曾在牛津大學、劍橋大學,以及美國哈佛大學和康乃爾大學擔任職務,甚至在1972年被授予爵位。
對於因戰亂流離的異鄉人來說,這應該是莫大的肯定了。
========================
這些專業領域的頭銜與成就,或許讓我們老百姓聽起來既崇敬卻又遙遠,然而老先生從很早之前便抱有為兒童製作藝術書籍,傳播審美知識的想法。
正是因為著眼於普及推廣,而非將自己置身於學術高塔不食人間煙火,《藝術的故事》成為少年與成年人的藝術入門之道。若要我說,本書內容還是適合青少年以上閱讀,對多數兒童來說,或許仍是沉重。當然少數天分特別天資聰穎者,不在此限。
書寫藝術史,就訓練有素的學者來說,自有其專業訓練,可能含括:社會學、心理學、鑑賞、哲學、題旨研究、風格歷史…等面向。為了親近大眾,老先生非常體貼地盡力避免學術論文的艱澀聱牙,同時迴避美學和藝術批評,畢竟所謂藝術評論少不了牽涉個人情感與喜惡。就他而言,藝術家個人在作品中所表現技法、象徵、品味和形式上的創新才是重點。
========================
宮布里西另外著有圖形與心理學研究:《藝術與幻覺》(Art and Illusion,1960),此書被評論家認為是他最具影響力的著作、論文集《木馬上的沉思》(Meditations on a Hobby Horse,1963)和《圖像與眼睛》(The Image and the Eye,1981),與《秩序感》(The Sense of Order,1979)…等諸多著作。
另外,老先生特地在《藝術的故事》書末為讀者推薦許多專業英文書目,而且他還說了〝翻譯永遠是不得已的替代品〞。或許我們老百姓受限於種種條件,無法將老先生提供的原文藝術書單一一瀏覽,其中可能有些看了也不見得了解,但作為推開藝術大門的啟蒙寶典,《藝術的故事》包羅群象,廣博通泛,非常需要入手。
========================
關於這麼厚厚一本書,在此分享個人閱讀方式提供參考。
為了避免長篇大論導致精神不濟提早陣亡,或許可以試著從有興趣的章節入手,以跳躍式方式擴散閱讀範圍。跳來跳去跳久了,這些網絡自會互相連結,匯聚成型,養成屬於自己的知識庫。我通常都是如此對付書籍界的巨石強森。
========================
曾經相伴度過少年時光,待到大學時期選修西洋美術史之後,《藝術的故事》成為考試必備教科書,此時已然改版,尺寸也增大。多年之後的現在,偶爾翻閱,感受自然不同。雖說目前市面上相關書籍已經不少,對藝術愛好者自然是好事一件,然而經典依舊是經典,廣度與深度仍值得稱許。
若真要雞蛋裡挑骨頭,大概就是若能段落更分明,排版更有系統的話,應該更有助於閱讀效果。然後老先生是上個世紀的重量級學者,又經歷過戰亂,走的是四平八穩誠懇說故事路線,我們就別強求人家要搞笑了…
========================
根據Wiki表示,這本《藝術的故事》自1950年出版,至今銷售超越700萬本,已修訂至第16版,翻譯成近30種語言。
史上最暢銷的藝術書籍,天經地義理直氣壯。或許你手上也有一本。
你的藝術學習啟蒙契機,又是從何而來呢?
#藝術的故事
#放著隨翻隨讀也很美
#老百姓走入藝術史的好朋友
#手上也有書的人舉手喊一聲啊
圖片來源:Junie Wang
《Copyright © 2020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版權所有,禁止擅自節錄,若需分享請完整轉貼並註明來源出處》
「西洋藝術史書推薦」的推薦目錄:
西洋藝術史書推薦 在 李柏鋒的擴大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文長,推薦閱讀,對於中國歷史與台灣歷史的發展與爭議會有更全面的認識
重訂課綱,吹響號角
一、 我是政大彭明輝,不是清大彭明輝
新世紀以後,清大彭明輝教授從部落格開始的評論書寫,頗引起媒體和閱聽人的關注,其文章論題廣泛,時事,科技,教育,經濟,人文,幾近無所不包;文章中有些論點我贊成,有些論點則有所扞格,有些不明就理者,誤以為是我,我從未出面說明,蓋因本家哥哥的文章,贊成不贊成都怪怪的,亦就隨它去,反正知道的知道,不知道的也沒關係。
2016年1月24日,清大彭明輝教授在部落格發表〈失去真相的台灣史〉,引發網路的一些討論,我再次被點名,略云清大彭明輝不是政大彭明輝,我覺得自己有必要說幾句。
現代中國從1920年代五四新文化運動提出德先生與賽先生以來,民主和科學成為救國救民的萬靈丹,亦即現代中國和臺灣所努力追求者。民主姑且不論,科學則形成學術上極度傾斜的唯科學是尚,即郭穎頤所謂的唯科主義(科學主義,我名之曰大理工主義)。部分理工學者常認為自己無所不能,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無所不通,乃至常常越界而不自知。我的本家哥哥清大教授彭明輝是理工學者,行文難免有些大理工氣,〈失去真相的台灣史〉顯然越界談了他所不懂的知識領域,故爾引發爭議。
我無意在這篇短文討論〈失去真相的台灣史〉,只是藉此說明我是政大彭明輝,不是清大彭明輝,我要討論的是我的本行歷史學和歷史教科書。
2016年1月27日,教育部長吳思華在看守內閣過渡期間,宣布教育部預計2月將公布十二年國教領域課程綱要,吳思華表示,只有「社會領域」因各界歧異大,最快要到五、六月公布。但全家盟和全校協等教育團體均呼籲暫緩公布,否則恐又引爆學運,多位地方教育局長也認為課綱影響教學甚大,應該更充分溝通,別急著上路。2016年1月28日學生反課綱團體在立法院群賢樓前舉行記者會,提出兩項訴求:一、撤回微調課綱;二、暫緩十二年國教課綱。
記得2015年7月高中歷史課程微調課綱爭議如火如荼時,即有人嗆聲,有本事你們在下次選舉時贏回來,就可以修改課綱啦!台灣俗諺有云,嬈擺沒有落魄的久,話還熱著哩,人家真的在選戰中大贏,而且磨刀豁豁,吹響修改課綱的號角。
二、 微調課綱,引發爭議
2015年7月23日,教育部兵分四路,同一天在臺灣師大附中、新竹高中、彰化高中、台南一中召開高中歷史課綱微調座談會,學生們因不滿教育部的回應頻頻跳針,深夜時分,一群抗議學生衝入位於台北的教育部長辦公室,共33人遭警方逮捕,其中包括3名記者。
這場闖入教育部事件,將自2014年1月17日以來的高中歷史課綱微調事件,推向一個新的高峰。此事件起源於2014年1月17日,教育部召開公聽會,公布普通高級中學歷史科課程綱要部分修正表。教育部花兩周時間完成課綱微調公聽會、審議大會等程序,並逕行公告實施。因公聽會時間過於倉促,行政程序多有瑕疵,教育部又堅持不公開檢核小組成員名單和會議紀錄,引發黑箱爭議。台灣人權促進會及教育團體等向臺北地方法院具狀告行政法院,一審於2015年2月12日宣判教育部敗訴,判決書3月5日首度公開。判決書指出黑箱作業會造成大眾不安與猜忌,甚為不妥,要求教育部落實政府資訊公開法,透明政府決策。但教育部仍一意孤行,歷經蔣偉寧、吳思華兩任部長,仍堅持2015年8月1日上路,於是引發高中學生闖入教育部事件。
程序不正義,委員不專業,是學者和高中生質疑微調課綱的關鍵,程序不正義係指原本的檢核小組,經主席朱雲鵬的臨時動議,改成微調小組。原本因檢核而聘請的委員,忽然華麗的轉身成為微調委員,微調小組再大調課綱,引發其後種種問題。其間包括會議記錄的合法性,計票的爭議,公聽會舉行的時間倉促,公告時間太短,教育部長蔣偉寧卻斷然宣布微調課綱已然通過實施。這些行政程序都太犯規,實乃長久以來課綱擬訂歷史中從所未見。
部分學者與民眾有疑慮的課綱,教育部何以一意孤行,堅持通過就必須執行,是另一個令人百思不得其解之處。並不太久之前,2008年通過的〈98課綱〉,教育部長杜正勝己經在該年1月正式發布,3月總統選舉,5月新政府上路,8月教育部長鄭瑞城暫停歷史與國文課綱。據媒體報導,原訂於2009年8月上路的〈98課綱〉,教育部長鄭瑞城以內容有問題為由,擱置國文、歷史二科課綱,並組成專案小組編修。與會的歷史科召集人周樑楷教授和林富士教授曾發言抗議,但不受採納。故爾教育部以行政命令發布的課綱,教育部可以停止實施,蓋已有前例可循,並不存在不能停止的問題,而是教育部長要不要停止。
在委員不專業部分,14位微調委員中僅有兩人是歷史專業,要調整所有的高中歷史課綱,包括臺灣史、中國史和世界史。課綱微調“十人檢核小組”的歷史專業一直飽受批評;雖然其中並非完全沒有歷史學者,海洋大學黃麗生、世新大學李功勤,以及後來加入的世新大學喻蓉蓉等人,均具歷史學博土學位,但非臺灣史專業,卻大膽微調甚至大篇幅重擬台灣史課綱,調整的方向即1890年代以來以國族主義所建構的大中國概念,將臺灣史置於大中國框架下。特別因引發爭議最大的臺灣史,微調委員未有臺灣史專業,很難說服說臺灣史領域的學者專家。而反微調課綱的幾位要角,多為臺灣史專業,實其來有自。臺大歷史系花亦芬教授講得很直接:「王曉波等人把歷史教育和“國家認同”關聯起來,要用歷史教育來塑造國家認同。」然而,就像花亦芬、金仕起教授分析的,這套觀點完全可能讓學生遠離老師、遠離歷史學習;那麼,他們又怎可能認同歷史課本裡建構出來的那個“偉大國家”呢?要培養國家認同,顯然是死胡同。
有部分學者、媒體或個人,指責綠營不該把學生推上火線,甚而將微調課綱轉移到藍綠問題上,我認為這是不符合事實的。當媒體或個人指責學者教授龜縮不出的信息排山倒海而來,許多人忘記了2014年2月高中歷史微調課綱甫出,3月9日即有百餘位歷史學者、教授聯署,反對此行政程序不合法,委員不專業,內容不符學術研究成果的微調課綱,這些均見諸媒體報導。但因2014年3月18日的太陽花學運,淹沒了學者連署的信息。當太陽花學運告一段落,2014年5月以後,學者們又再次抗議高中歷史課綱微調的適法性,直到2015年5月,學者們的努力從未間斷,他們包括發起連署的薛化元教授,振臂高呼的周婉窈教授,長期關心此議題的陳翠蓮、花亦芬、金仕起教授;對微調課綱深入研究的台大歷史研究所博士生吳俊瑩。高中學生自主反課綱,是2015年5月以後的事,從5月一路燃燒到7月,學生占領教育部,此事件方始成為媒體焦點。我相信很多人是到2015年7月媒體大肆報導後,才注意到微調課綱的問題。
高中歷史課綱微調,絕非單一事件,在更早以前的1997年國中實施認識台灣課程,早已埋下伏筆。而認識台灣課程之所以引起爭議,與國民黨政府統治台灣以後,長期將台灣型塑為中國文化的最後堡壘有關,在政統上以中華民國為中國的代表,在思想文化上以中國文化的傳人自居。
三、 歷史教科書細說重頭
在動盪的時代,晚清士人醉心於西方政治、軍事、經濟,以及各種西方學術思想的新說,惟有關西方19世紀初葉以後所發展的科學派史學,似未曾引起太多注意。1902年梁啟超發表〈新史學〉,猛烈抨擊傳統中國史學,掀起極大波瀾;此文同時積極介紹西方史學,雖然以今日的學術眼光來看,不免浮淺誇大,卻打開了西方史學輸入中國之門。
西方史學輸入中國後,引發改編國史運動,章節體歷史教科書開始出現,加上傳統中國史學的資鑑思想,使得晚清新式學堂的歷史教育產生重大改變,一方面在教材上使用西方式的章節體教科書,另一方面則將歷史教育與國族建構相結合。因此,壓縮式的、簡明的中國歷史教科書成為改編國史運動的主體;而因當時對西方的認知亦屬急迫,翻譯西文簡明教科書或改寫西洋史教本,成為此時期的另一個特色,其目的希望能在短時間內,使學習者獲得簡明的、廣泛的、多面向的中國與世界史地知識。
二十世紀初年所編纂的歷史教科書,數量眾多且種類繁富,除一般通史性的著作外,亦出現鄉土歷史、兵法史和財務掌故史等教科書,以及有關史學理論、方法論方面的著作。整體而言,此時期所編纂的歷史教科書,具有下列共同特色:(一)編纂體例受西方史學輸入中國的影響,大部分著作採章節體;(二)西洋史教科書大部分譯自西文簡明教科書,亦有改寫自西文教科書或日文教科書者,中國史部分則受日本學者影響甚大,部分著作甚至逕以日本學者所撰東洋史教科書為藍本;(三)教科書不僅記述傳統中國以政治、軍事為內容主體的資鑑史學,並且開始注重社會、宗教、文化、思想等面向;(四)強調社會歷史進化的因果關係,以及人類文明發展的狀況,部分教科書明顯看出受到嚴復所譯《天演論》的影響;(五)呈顯以歷史教科書形塑民族主義的意圖,並強調實學救國的經世思想。我們看到今文學派的夏曾佑將新史學觀點貫穿於歷史敘述中,藉以形塑以孔子為中心的文化民族主義,並顯現其變法論的基本觀點;而治學傾向古文學派的曾鯤化和劉師培,在教科書中意圖透過對中國歷史的認知振興國魂,以發揚民族精神,並彰顯以黃帝血緣論為中心的血緣民族主義。以孔子為中心的文化民族主義,結合以黃帝血緣論為中心的血緣民族主義,成為近代中國建構國族的重要理論,柳詒徵《中國文化史》和錢穆《國史大綱》,即將文化論與血緣論的民族主義加以結合,此後的中國通史著作,大抵延續類似的國族建構理論;因此在近代中國的國族建構過程中,歷史教科書曾在其中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
錢穆在《國史大綱》〈引論中〉舉出中國史學的三個特點:悠久、無間斷、詳密,與柳詒徵《中國文化史‧緒論》所說的幅員廣衾、種族複雜、歷史悠久、史籍豐富等特質,其論述基調幾如出一轍。
由錢穆和柳詒徵的例子,可以瞭解民族主義史學的發展,是透過怎樣的思想模式建構而成,一面回顧昔日的榮光,一面建構新的國族主義。
四、 以史為鑑的春秋筆法
臺灣的歷史教育,直接繼承對日抗戰時期教科書,其中主要質素包括下列諸項目:一、自1890年代以來的國族建構理論,以中國為我國;二、以春秋筆法為本的歷史敘述;三、五德終始說影響下的朝代循環論與正統論。
臺灣的歷史教育,在用字遣詞上受孔子《春秋》的影響極大,即所謂書法。傳統中國史學極強調所謂書法,如「君舉必書,書法不隱」,其中所涉及的鑑戒史學,固使中國史學光輝燦爛,但同時亦限制其進一步的發展,因為過度強調史學的鑑戒功能,使得史學侷限於朝代循環論,以及所謂春秋筆法,最常被稱道者,如孔子作春秋而亂臣賊子懼,這套書寫模式被司馬遷和司馬光繼承下來,且為歷代修史者奉為圭臬。所謂春秋筆法,是一種文字表述方式,春秋之教的重點即在“屬辭比事”,舉其大要,「屬辭比事而不亂,則深於春秋者也」。所謂屬辭,係指遣詞造句,所謂比事,係指排比史事。屬辭比事,即是筆削的藝術。
《春秋》記戰爭,有伐、侵、戰、圍、入、滅等不同的寫法;聲罪致討曰伐,潛師掠境曰侵,兩軍相接曰戰,環其城邑曰圍,造其國都曰入,毀其社稷曰滅。同是記殺人,有殺、誅、弒、殲等不同的寫法,無罪見殺曰殺,有罪當殺曰誅,以下殺上曰弒,不留孑遺曰殲。這是用不同的字,表達不同的歷史情況,即所謂春秋筆法。舉最明顯的例子,如各朝代與邊族的關係,漢國攻打匈奴,寫成漢武帝北伐匈奴;而匈奴則是侵略漢國;類似的情形,蒙古攻打中國謂之入侵或侵略,這是從征服王朝攻打華夏的角度思考;但蒙古攻打歐州則名之曰 “西征”,如拔都西征。類似情形,忽必略攻打日本,名之曰“遠征”或“東征”;而對日抗戰時期,日本攻打中國,謂之侵略。有一段時間,臺灣甚至為日本教書未使用“侵略”而表達抗議,卻遺忘了自己歷史教科書裡忽必略“遠征”日本的敘述。
春秋的筆削,是一套特殊的歷史敘事,如「君子不以親親害尊尊,此春秋之義也」;「春秋為尊者諱,為親者諱,為賢者諱」;踐土之會,實召周天子,而《春秋》諱之曰“天王狩於河陽”;其後之史書即以“狩”代替天子蒙塵,故爾晚清咸豐皇帝因英法聯軍逃到熱河行宮,要寫成“咸豐狩於熱河”;八國聯軍時,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逃到西安,則寫為“西狩”。「內其國而外諸夏,內諸夏而外夷狄」,則區別內外,華夏攻打夷狄曰“征”;夷狄打華夏則曰“侵”。吳楚之君自稱王,《春秋》貶之曰子。
有一個例子很可以說明我們學自歷史教科書的觀念,是多麼深入人心。左宗棠平回亂,是晚清的重大事件,大部分人都耳熟能詳。1999年7月,我因為做清中葉以降的西北史地研究,到西北地區進行田野考察。某日工作結束後,我到西安鐘樓附近的坊上吃點兒東西。坊上是西安著名的小吃街,有許多店主人是穆斯林,故又名回民一條街。那天我正啃著羊頭肉,喝著西北狼啤酒,這時看到一位著穆斯林傳統服飾的小朋友回來了,頭戴瓜皮小帽,身穿黃色袍子。我問店主人,「師傅,這您家公子。」店主人回曰,「是呀!小犬。」「幹嘛去呀?這老晚的。」「上學。」我說,「師傅您別逗了,暑假呢!上啥學?」師傅說,「上真主阿拉的學。」我一聽真主阿拉的名字,馬上正襟危坐起來,「那真主阿拉的學上些啥哩?」「歷史。」我笑了笑說,「師傅,您就甭開頑笑啦!俺可是歷史教授哩!學校不是已經有歷史課了嗎?」店主人打開黃色包袱,取出裡面的書,「那不一樣的,您老瞅瞅。」我看到書裡歪歪扭扭,像蚯蚓般的回文,「別逗了,師傅,俺識不得回文哩!您老給說說。」師傅翻開書頁,找到其中的一段,指著書說,「來!這一段寫左宗棠率大軍進駐天山南北麓,造成我族眾大傷亡。」聽完師傅敘述書中的內容,我一口西北狼啤酒差點沒吐出來,剛吃的烤羊肉串和羊頭肉都變成酸 的。
是的,身為大學歷史教師,我從小讀的歷史教科書都寫「左宗棠平回亂」,壓根兒不曾想過,對伊斯蘭而言,「左宗棠率大軍進駐天山南北麓,造成我族眾大傷亡」,才是合理的敘述。我想起從小學到高中讀過的歷史,福康安平定林爽文之亂,漢武帝北伐匈奴,唐太宗征西突厥,這些熟悉的敘述,我從未想過究竟是否歷史事實,縱使大學念歷史系,我也不曾懷疑過課堂上和歷史書裡的記事,一切是如此的理所當然,這些所謂歷史事實,已經成為我身體的一部分,已經是我脈管裡奔流的血液。當我讀到王莽篡漢時,我不會去思考如果新朝延讀數百年,歷史會怎麼寫?
五、 歷史教科書與國族建構
在1890年代以前,中國這個名詞並不用來指涉華夏,有些歷史學者為了合理化中國的概念,引述「赤縣神州,謂之中國」,來做解釋,這也是章太炎為同盟會擬定革命成功後新國名中華民國的由來,其後學者們踵繼其意,擴大建構中國的概念,將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均納入中國,於是漢滿蒙回藏一律併入在中國的概念下,甚至非漢人建立的王朝蒙元和滿清帝國,亦視為中國帝國歷史的一部分。歷經1890年代到2015年逾120年以上,無以數計前行代學者們的努力建構,中國這個概念已根深柢固,極難動搖,一些並不存在的歷史在歷史教科書的宣導下,早已深入人心,諸如中英鴉片戰爭、中日甲午戰爭,明明該是清英鴉片戰爭、清日甲午戰爭,因為戰後簽署條約是大清國皇帝。這麼明顯的張冠李戴,學者們竟可以坐視,這真是非常不可思議 的事。而在歷史分期中,將1840年代以後的晚清,稱之曰中國近代,也是非常怪異之論,學者們卻習以為常。
在國族建構神話中,另一個存而不論的問題是民族起源,歷史課本上最常出現的兩句話,一句是「黃帝我們共同的祖先」,另一句是「我們都是炎黃子孫」。很少人去懷疑這兩句話的真實性,非僅此也,姑不論這兩句其是否歷史事實,以邏輯學而言,這兩句話必有一為非,蓋如果「黃帝是我們共同的祖先」為真,「我們都是炎黃子孫」即不可以為真;反之亦然。但大部分學生並去思考這兩句話的矛盾,反正考試的答案照寫,信不信無所謂。有一年政治大學歷史系教師做古都之旅,第一站是西安,從西安到黃河壺口瀑布,路經黃陵,祭拜黃帝。系上同事都進去上香,祇有我一個人躲到黃帝手植柏樹下乘涼。因為我姓彭,彭乃祝融八姓之一。史書上說是祝融、蚩尤的後代。祝融,名黎,為帝嚳時的火官,掌管民事,後人尊為火神,因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嚳命曰祝融。祝融的後裔分為八姓,即己、董、彭、秃、妘、曹、斟、芈等,史書稱為祝融八姓。但歷史上最有名的大概是彭祖,據說他活了八百多歲;也有人說這位彭祖就是《論語.述而》篇「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的“老彭”。因為黃帝是我的祖先蚩尤之仇敵,子孫再不肖也不能去拜祖先的仇敵吧!雖然在國族建構的時代(約1890-1945),各種中國歷史教科書上都寫著黃帝是中華民族共同的祖先,但我知道黃帝在血統上和我是沒什麼瓜葛的,任他血緣國族論者說得多麼冠冕堂皇,黃帝和我不相干就是不相干,要說有相干也可以,至多是我祖先的仇人。
如果我們檢視晚清改編國史運動時期所編寫的歷史教科書,將會發現此時期的教科書並非都稱中國歷史教科書,有的以本國歷史教科書為名,有的以中學歷史教科書為名,甚至民國以後編寫的歷史教科書,亦非悉以中國歷史為名,如呂思勉編寫《白話本國史》,錢穆撰寫《國史大綱》,均未用中國之名,故爾此時期學術界其實是中國史、本國史、國史等名稱混用,並非以中國為至當歸一之名,比較統一使用中國之名,可能是抗戰以後的事。
在歷史教科書中,有幾個朝代是很衰的,其中最明顯的例子是短國祚王朝,後續者如為強勢王朝且國祚緜長,那麼,短國祚王朝往往被寫得很負面;如秦與隋,但卻忽略了秦築長城,區隔遊牧民族與農業民族,是影響多麼深遠的事;隋煬帝開鑿運河,成為此後各朝帝國的重要經濟動脈。征服王朝入主華夏,亦成為歷史課本的大黑洞,如元國和清國的敘述,基本上即是負面的,元國尤其倒楣,被寫得沒有一處是好的。宋元之際和明清交替的二臣,即成為民族主義史學下的冤魂,至於漢民族所建王朝,則沒有這類問題。故爾這類撻伐主要來自民族主義史學,而非朝代興衰。運氣很差的還有女性,亡國常是女性要負責,如妹喜、妲己、褒娰、呂后、武曌、楊玉環、慈禧,都被形塑成紅顏禍水,甚至直指為禍國殃民。這種充滿男性沙文主義的敘述,在台灣的中國史教科書中俯拾即是。
我須承認從1890年代到1950年代的教科書編纂者極其高明,他們建構了中國的概念,把國族建構發揮得淋漓盡致,以致於到今天台灣的歷史學者幾乎無法掙脫其籓籬。我的學術養成教育在此背景下,與大部分這一代的台灣歷史工作者類同。所以,當我們說“中國在唐代的時候”是如此自然,絲毫不會去想在唐國的時候,根本沒有中國這個概念。我們說“中英鴉片戰爭”,卻遺忘當時存在的是清國。教科書裡寫“漢武帝北伐匈奴”,“蒙古入侵中國”,被視為理所當然。所謂“中國”攻打他人時用的是“遠征”、“北伐”,他國打“中國”則是侵略。蒙古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忽必烈打中國是侵略,拔都打歐洲為西征,忽必烈打日本是遠征,這些春秋筆法成為歷史教科書的標準用語。台大花亦芬教授寫有關十字軍的討論,指出只有十字軍,沒有十字軍東征,說明過去台灣歷史教育的謬誤。這些都是長久以來歷史教育和歷史解釋的問題,而我們並不經心在意。
台灣的歷史教科書基本上以抗戰時期為依歸,在遣詞用字上,亦以抗戰時期為師,稍有不同的是較少使用本國,而用概念較為模糊的我國,或者直接用中國,而在稱中國大陸時,反倒簡稱大陸,而非中國大陸。於是教科書出現諸如“我國歷史悠久”、“我國幅員廣大”之類的敘述,授課教師往往不會特別說明“我國”的指涉為何。如果用比較精確的語意學要求,以1980年代的歷史教科書而言,我國明顯指的是中華民國,彼時的中華民國僅70餘年,何來歷史悠久?而台灣的土地面積又如何談得上幅員廣大?但不論任課教師或受教學生,基本上鮮少對這類課文內容提出質疑,於今看起來真的很難理解。尤其當學生讀到地理課本寫“我國屬於大陸型氣候”時,腦子真的會轉不過來,台灣不是海島嗎?海島怎麼會是大陸型氣候?
柳詒徵《中國文化史‧緒論》指出,中國具有幅員廣衾、種族複雜、歷史悠久、史籍豐富等特質,其中幅員廣衾係指疆域廣大,從《史記》記載黃帝時的疆域,「西至空桐,北過涿鹿,東漸於海,南浮江淮」,到清代的新疆設省,民國以後的漢滿蒙回藏各族領地,均納入版圖,於是中國疆域擴大到從古以來所未有。1960- 1970年代歷史地理學者譚其驤受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之委託編繪《中國歷史地圖集》,譚其驤在編繪明代總圖時,未將台灣編入明國疆域,國務院去函要求譚其驤必須將台灣編入,譚其驤堅持不肯,僅同意在福建分圖附上台灣,此一堅持維護了一位學者的學術尊嚴。有關台灣應於何時繪入中國版圖,在編繪《中國歷史地圖集》的過程中,引發了激烈爭論;部分學者主張元代地圖即應將台灣畫成與大陸同樣的顏色,譚其驤認為《中國歷史地圖集》是根據歷史事實來畫圖,絕不能違背歷史事實,因而堅持清代疆域圖始將台灣畫成與大陸同樣的顏色;於是邀集學術界權威人士、各有關學術機構負責人或代表開會討論,最後基本上取得了一致意見:元、明圖中台灣用中國基色中的鄰區顏色,與大陸不同;明圖增加鄭氏台灣圖,附於福建圖;打破「台灣自古以來屬於中國」的迷思。
六、 結論
臺灣因為現實政治、特殊的時空背景與歷史經驗,在歷史教育與歷史教科書的編寫上,特別強調民族精神教育與國家立場的主體性。
有關臺灣史的主體性方面,1993年和1994年修訂的國中、小學歷史課程標準,比較以臺灣為主體來看待臺灣史(2000年發布的“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亦同);1995年修訂的高中歷史課程,則將臺灣史置於中國史課程中;與國中、小學歷史課程在銜接性和立場的主體性上並不同調;但這並不僅是歷史學界內部的問題(持中國/臺灣立場主體性學者間的拔河),也涉及現實政治問題。高中歷史課程「九五暫綱」開始有獨立成冊的臺灣史,為其後“98課綱”、“101課綱”之所本,而引發爭議的微調課綱所調整者即“101課綱”。
2014年1月17日,教育部召開公聽會,公布普通高級中學歷史科課程綱要部分修正表,引發黑箱爭議,台灣人權促進會及教育團體等向臺北地方法院具狀告行政法院。一審於2015年2月12日宣判教育部敗訴,判決書3月5日首度公開。法院明白指出黑箱作業會造成大眾不安與猜忌,甚為不妥,要求教育部落實政府資訊公開法,透明政府決策。2014年3月9日歷史學者的連署反對這分微調課綱;中研院近史所研究員許雪姬教授在記者會上,表達學者對綠營處理此事的不滿。
因為自己是1997年《認識臺灣:社會篇》的兩位撰稿人之一(另一位是中研院史語所林富士教授),緣於曾是認識臺灣教科書事件的弄潮兒,對當年反對陣營的學者們難免多所關切。故爾當媒體刊載微調課綱委員名單時,心裡一個咕咚,歷經17年的雨露風霜,認識臺灣教科書的反對者,竟然借屍還魂,成為微調課綱委員,用不合法的手段大改高中歷史課綱。
2015年8月3日下午,在前台中一中校長蔡炳坤出面斡旋下,由學者吳密察、花亦芬教授陪同學生代表和吳思華部長協商。我在新聞影片中看到吳部長一再跳針,比壞掉的黑膠唱片還要嚴重。黑膠發燒友都知道,唱片跳針大部分時候是因為音軌有雜物,只要去除雜物,跳針問題往往即迎刃而解。這次中學生反微調課綱運動,音軌裡的雜物只有一個,就是微調課綱,去除雜物,吳部長就不必一再跳針了。目前看來,停止實施微調課綱,可能是唯一的解決之道。
即將於2018年實施的〈十二年國教社會領域課綱〉,目前正進行擬訂,這是影響更為深遠的課綱,將從2018用到2030年。而且,2018年才要使用的領綱,並無立即之急迫性,希望領綱委員效率別太高,慢慢來,別趕著在看守內閣期間輕舟已過萬重山,以免到時又是兩岸猿聲啼不住。
經過高中歷史微調課綱的經驗,我相信〈十二年國教社會領域課綱〉在行政程序上一定會完全符合,可是當我看到第一次會議記錄的領綱委員名單時,心裡忽然一個咕咚。
在〈十二年國教社會領域課綱〉第一次會議紀錄,我看到召集人為朱建民,其另一個身分是財團法人東方人文學術研究基金會董事長,基金會附屬機構為鵝湖月刊社。
許多人注意到王曉波與《海峽評論》的關連性,而1997年刊行的《認識臺灣參考資料》,就是《海峽評論》所出版,其中有幾位作者是我非常熟悉的,包括王仲孚、王曉波、陳昭瑛教授、潘朝陽、黃麗生夫婦,而我靈機一動,腦子忽然晃過一分學術思想刊物《鵝湖》,於是找出《鵝湖》月刊,赫然發現潘朝陽教授是社長,陳昭瑛、黃麗生教授是編輯委員,方始恍然大悟。在一個偶然的機會,我看到十二年國教領綱委員的部分名單,發現召集人是朱建民教授,而朱建民教授是《鵝湖》月刊社董事長。至此我始知原來媒體關注的《海峽評論》,固為兩次事件的要角,而其背後尚有影武者,這個影武者就是《鵝湖》月刊社,其成員化整為零,進入各科中學教科書委員名單,藉儒學之名,以遂行其大中國之實。另一個同樣藉儒學之名宣揚大中國思想的某書院,其成員遍布各大學院校,以講學為名,大力宣揚儒學思想,其組織之龐大,影響之深遠,可謂舖天蓋地。但我不便在這裡多所討論,蓋有太多師友為此書院成員,我不想因一篇卑之無甚高論的小文章惹來太多麻煩。
2016年1月28日學生反課綱團體在立法院群賢樓前舉行記者會,提出兩項訴求:一、撤回微調課綱;二、暫緩十二年國教課綱。在這場記者會中,立法委員鄭麗君,以及即將上任的時代力量立法委員黃國昌、林昶佐都到場發表談話,並且簽名同意在國會提案支持學生的訴求。在大選期間沈寂一陣子的課綱問題又浮上枱面,而且應該很快就會列入國會新會期的議程。
西洋藝術史書推薦 在 新月藝文沙龍- 新書上架:大人的西洋美術史 邱老師的推薦新書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新書上架:大人的西洋美術史 邱老師的推薦新書 ,已經可以在各大書店買到囉!! 看了這麼多展覽、藝術書,真的搞不懂畫家/藝術家到底在說什麼 ➡《大人的西洋 ... ... <看更多>
西洋藝術史書推薦 在 藝術書單推薦| 3本藝術入門書籍分享+小建議 - YouTub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分享三本 藝術 入門書籍給大家~書名及作者|1. The Story of ART 藝術 的故事Ernst ... 中國 美術史 稿李霖燦補充小建議| ・希臘羅馬神話・宗教故事. ... <看更多>
西洋藝術史書推薦 在 [心得] 藝術史/學所考研(上):書單v.2017 - 看板graduat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警告:本文極其冗長,沒興趣者可速按左鍵離開。
編按:
近年台大的出題方向有變,而且學生沒弄懂基本概念
就被趕鴨子上架的挫折也浮上抬面。
因此刪改這份書單,加入系統性的入門書和通論,
以及建築、佛教美術等相關書籍,同時避免與前人的書單重複,
將重點放在藝術史研究的基本問題,供後來者參考。
我是政大新聞系延畢生,2009年暑假才決定投考藝術史所,
在此之前沒有藝術領域的相關經歷。
考試結果:
台大 正取
師大東方組 複試缺考
中央 正取
成大 複試缺考
我的準備方向以東方藝術(尤其是中國)為主,
因此書單會偏重中國藝術。
先列書單,後附解說,
希望能幫到想考藝史所的版友:)
書單列舉如下:
一、入門級
(一)中藝:
蘇立文(Michael Sullivan),《中國藝術史》,曾堉、王寶連譯(台北:南天,1992)
(二)西藝:伍德福特等,《劍橋藝術史》8冊(台北:桂冠,2000)。*
*原文版:Susan Woodford, Cambridge 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y of art. 8冊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三)台美:顏娟英等,《臺灣的美術》(淡水:群策會李登輝學校,2006)
(四)建築:李乾朗,《台灣古建築圖解事典》(台北:遠流,2008)。
(五)佛教美術:李玉珉等,《寫給大家的佛教美術》(台北:東華,1998)
二、基礎級
(一)中國繪畫:
1. 高居翰(James Cahill),《中國繪畫史》,李漁譯(台北:雄獅,1989)。
2. 楊新等,《中國繪畫三千年》(台北:聯經,1999)。
3. 石守謙等,《中國古代繪畫名品》(台北:雄獅,1997)。
(二)書法:
1. 朱惠良,〈無形之相─書法藝術〉,《美感與造形》(台北:聯經,1981)。
2. 高明一,《中國書法簡明史》(台北:雄獅,2009)。
(三)西藝:
1. E.H. Gombrich(宮部里希),《藝術的故事》,雨云譯(台北,聯經,1997)*
*原文版:Ernst Hans Gombrich, The story of art, Oxford
2. H.W. Janson(楊生),《西洋藝術史》4冊,曾堉、王寶連譯(台北,幼獅,1989)*
*原文版:Horst Woldemar Janson; History of Art: the Western Tradition. 2冊
Pearson/Prentice-Hall出版。
(四)中國藝術史研究方法:
1. 石守謙,〈賦彩製形─傳統美學思想與藝術批評〉,《美感與造形》。
2. 石守謙,《中國古代繪畫名品》研究篇。
(五)西洋藝術史/學理論:
1. 曾堉、葉劉天增譯,《藝術史學的基礎》上篇(台北:東大、三民,1992)。
2. 沃夫林(Heinrich Wolfflin),《藝術史的原則(英文版The Principles of Art
History)》,曾雅雲譯(台北,雄獅,1987)。
3. 歐納(Hugh Honour)、弗萊明(John Fleming),〈導論〉,《世界藝術史(原文版A
World History of Art)》(台北:木馬,2001)
4. 夏綠莫 (Jean-Luc Chalumeau),《藝術原理:柏拉圖至今日的藝術哲學、批評和歷史
》(台北:藝術家,2007)。
(六)台美:顏娟英等,《風景心境:台灣近代美術文獻導讀》上冊(台北:雄獅,2001)。
(七)建築:
1. 李乾朗,《台灣建築史》(台北:五南,2008)
2. 黃蘭翔,〈臺灣店屋的歷史溯源及其在近代都市改造下的轉化〉,《城市與設計》,
第6卷第22期(2015),頁19-54。
3. 黃蘭翔,〈戰前日本帝國大學之籌組與校園空間的「巴洛克」化:從東京帝國大學到
臺北帝國大學〉,《民俗曲藝》,182期(2013),頁221-301。
4. 黃蘭翔,〈20世紀前後日本住宅形態之蛻變〉,《師大藝術史研究論叢》,1卷(2011
),頁105-144。
(八)中外歷史、文化史:高中課本...
三、功略級
(一)中藝:
1. 石守謙,〈山水之史由畫家與觀眾互動角度考察中國山水畫至13世紀的發展〉,
《中國史新論.美術考古分冊》(台北:中研院、聯經,2010),頁379-475。
2. 石守謙,《從風格到畫意》(台北:石頭,2010)。
3. 石守謙,《移動的桃花源》(台北:允晨,2012)。
4. 王正華,〈聽琴圖的政治意涵:徽宗朝院畫風格與意義網路〉,《美術史研究集刊》
第5期(民87),頁77-122。
5. 王耀庭,〈傳顧愷之女史箴圖畫外的幾個問題〉,《美術史研究集刊》第17期(民93)
,頁1-51。
6. 陳韻如,〈蒙元皇室的書畫藝術風尚與收藏〉,《大汗的世紀:蒙元時代的多元文化
與藝術》(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01),頁266-285。
7. 石守謙,《風格與世變:中國繪畫史論集》(台北:允晨,1996)。
8. 石守謙、顏娟英主編,《藝術史中的漢晉與唐宋之變》(台北:石頭,2014)。
9. 美術史研究期刊論文,網站
https://www.press.ntu.edu.tw/ejournal/j_query.asp?jname=11
10. 台大藝術史所、中大藝術學所學位論文摘要。
11. 謝明良,《中國陶瓷史論集》、《貿易陶瓷與文化史》、《陶瓷手記》、
《陶瓷手記2》若干篇章摘要,允晨出版。
(二)西藝:
1. E.H. Gombrich,《藝術與幻覺:繪畫再現的心理研究》,周彥譯
(長沙:湖南人民,1987)。原文書名:Art and Illusion。
2. Erwin Panofsky(潘諾夫斯基),《圖像學研究:文藝復興時期藝術的人文主題》,
戚印平、范景中譯(上海:三聯,2011)。原文書名:Studies in Iconology。
3. Meyer Schapiro(沙皮羅)相關著作,參考台大藝術史所網站參考書目西洋藝術類
https://homepage.ntu.edu.tw/~artcy/students/bibliographies.pdf
4. 尼爾‧麥葛瑞格(Neil MacGregor),《看得到的世界史》2冊,劉道捷、拾已安譯
(台北:大是,2012)
(三)台美:
1. 顏娟英,〈日治時期寺廟建築的新舊衝突1917年彰化南瑤宮改築事件〉,
《國立臺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22期(2007年3月),頁191-269。
2. 顏娟英,〈殿堂中的美術臺灣早期現代美術與文化啟蒙〉,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4卷2期(1993),頁469-610。
3. 顏娟英,〈日治時期畫家的臺灣意識問題從「水牛」到「家園」系列作品〉,
《新史學》15卷2期(2004),頁113-141。
4. 邱函妮,〈陳澄波繪畫中的故鄉意識與認同──以《嘉義街外》(1926)、《夏日街
景》(1927)、《嘉義公園》(1937)為中心〉,收在《台大美術史研究集刊》33期
(2012年9月),頁271-342。
5. 邱函妮,〈創造福爾摩沙藝術—─近代臺灣美術中「地方色」與鄉土藝術的重層論述
〉,收在《台大美術史研究集刊》37期(2014年9月),頁123-236。
6. 蕭瓊瑞等,《台灣美術史綱》(台北:藝術家,2009)
(四)建築:黃蘭翔,《臺灣建築史之研究:原住民族與漢人建築》
(台北:南天,2013)
四、沿伸編
(一)中藝:
1. 台北故宮、北京故宮網站。
2. 圖錄《中國古代繪畫名品》名品篇。
3. 故宮、歷史博物館、國美館、北美館等相關特展圖錄。
4. 維基百科(中文和英文版)、Google大神...
(二)西藝:
1. 歐納(Hugh Honour)、弗萊明(John Fleming),《世界藝術史》本文圖版。
2. 維基百科等。
3. 相關展覽:含現代美術、特展等。
看到這邊還沒按左鍵,大概表示我們志趣相類了 XD
接下來是我實踐這份落落長書單的方法
──我當然沒讀完每本書 XD
書單乍看之下非常繁雜,其實只要掌握到前面的基礎知識,
建立起筆記架構,就可以知道後面專論探討的對象。
而且各書在內容上都有連結,可相互參照,增加印象,
只要做好整理補充,就能大致掌握考試的申論範圍。
方法解說如下:
一、入門級:給像我一樣,初來乍到,沒有藝術或歷史相關背景的非本科生。
蘇立文的《中國藝術史》是寫給美國大學生的課本,算是基礎知識大補帖。
雖然翻譯名詞有些怪異,但不致影響文意解讀。
可以藉這本書來架構中國藝術史的筆記,再從其他書填補相關細節。
書中圖版也多是重要的作品,值得特別留意。
《劍橋藝術史》雖有8冊,但開數不大也不厚,內容深入淺出,
適合拿來架構西藝整理筆記,讀完整套便能對西洋藝術史有大略的瞭解。
《臺灣的美術》用最簡明的概念介紹台灣美術史,如果對台灣美術毫無概念,
這本書是比較無痛的入門之選,可用本書架構台美的整理筆記。
《台灣古建築圖解事典》是理解台灣古建築的入門著作,
書中所選的建築都算是重要古蹟,可以從中理解它們在建築史裡的重要性。
近來佛教美術越來越重要,但對沒信佛的人門檻不低。
《寫給大家的佛教美術》至今仍然是相關研究生推薦的唯一中文入門讀物 XD
有興趣鑽研佛教美術的朋友,可以在看過這本書後,再讀:
李玉珉,《中國佛教美術史》(台北:東大,2001)
顏娟英,《鏡花水月》(台北:石頭,2016)
二、基礎級:用於考試答題的基礎知識,是準備筆記的重點!
(一)中國繪畫:
掌握《中國藝術史》之後,其他的書籍便是加強作品印象和補充筆記的材料了,
高居翰的《中國繪畫史》對中國傳統的藝術史提出不同角度的看法,
各代更詳細的內容,可以從《中國繪畫三千年》補充,
並參酌《中國古代繪畫名品》圖錄,
後者的圖版尤其重要,可以加以強記。
(二)書法:
〈無形之相─書法藝術〉精要簡述中國書法發展史,
是我書法史的筆記架構。
讀完全文,並參考《中國書法簡明史》補充筆記,
最多再輔以重要的名帖圖錄,增加印象,這方面的準備就差不多了。
(三)西藝:
Gombrich在《藝術的故事》中平鋪直敘,並將自己的觀點融入史實,
其實不太容易抓出重點。
如果時間不夠,可以乾脆拿之前的筆記來對,有多寫的就加入筆記,否則就當複習。
不過,本書插圖多為名作,考前可加以強記,作為答題舉例之用。
楊生《西洋美術史》屬國外大學的西洋美術史教科書,
有志研究西方藝術者可加以參照補充。
(四)中國藝術史研究方法:
藝術史理論、史學方法是研究藝術史的重要工具,
也是考試時答題的主軸。
前面的史料都是實例,而理論則將這些實例串起來,
成為完整(或自圓其說)的答題內容。
因此這方面的準備重點在於「理解」、「應用」而非死記,
每篇文章劃記重點,並試著用100字以內摘要即算完成。
〈賦彩製形─傳統美學思想與藝術批評〉統整並導讀傳統畫論,
第一次沒讀懂別緊張,後面的書單會一直呼應和反省這篇。
《中國古代繪畫名品》研究篇提出中國繪畫研究上的盲點,
簡介畫史書目,並敘述中國藝術百年來的研究發展,
對畫史考題及研究計畫的撰寫很有用。
(五)西洋藝術史/學理論:
《藝術史學的基礎》三兩下就解決掉幾個重要概念,適合藝術史學方法入門者。
有志西洋藝術者可挑戰下篇書目,不然讀完上篇就夠了。
《藝術史的原則》是藝術史研究開基立業的老書,
所以書單裡的其他理論書都會提到這本書的重點。
再加上這本書的中譯本不好,因此沒時間可以快速翻翻當複習就行~
《世界藝術史》是一本A4開面共900頁的藝術通史,短時間不容易讀完,
所以我只讀導論:P
導論除了講述藝術史的研究發展,也簡述了幾項當前重要的研究方法,
如前面《藝術史的原則》、宮部里希、潘諾夫斯基、女性主義、後殖民主義等,
算是研究方法的大整理,答題很好用。
《藝術原理:柏拉圖至今日的藝術哲學、批評和歷史》
是我拿來應付幾所「藝術理論」考科的書籍,
內容簡述古希臘至今幾個重要的藝術理論,
供大家參考。
(六)台美:
《風景心境》是日治時期報紙對台灣美術的報導和評論選譯,
我只讀了上冊導讀7篇,補充之前台美筆記。
(七)建築:
李乾朗的《台灣建築史》是早期系統性整理台灣古蹟、歷史建築的著作,
可藉此對建築史的研究材料有所了解。
台大近年建築的研究焦點之一是台灣的近代建築,但目前還沒有比較好的通論書。
所以就用黃蘭翔老師的三篇期刊論文暫代。
這三篇都從近代的建築(也就是日治時期的古蹟、老房子)
討論台灣當時面臨的「現代化」課題。
雖然都是研究個案,看完就能拿來作為答題舉例之用。
(八)中外歷史、文化史:
我只看高中歷史課本的重點劃記和整理。
找不到或者不想讀課本者,
可參考板友librelibre的考研心得:)
另外,中國工藝是現在的藝術史研究的新趨勢,台大出題的比例明顯增加,
相關書籍可參考謝明良、Jessica Rawson(羅森)和施靜菲的著作,
工藝領域和亞洲藝術可見於其他版友的書單,不再贅述。
三、功略級:研究方法佐藝術史料的實例,考題接招重點!
對我來說,基礎級的史料和研究方法準備到一定程度後,
還需要讀一些學術論文才有辦法答題,
不然看到考題時,會出現空有史料及研究方法,
卻不知如何下手答題的窘境。
書單雖長,但基本上每篇論文的重點都只有一個,抓住重點就能答題。
舉例來說,
〈傳顧愷之女史箴圖畫外的幾個問題〉
研究繪畫內容以外的題記、刻印、裝裱等鑑定線索;
〈聽琴圖的政治意涵:徽宗朝院畫風格與意義網路〉、
〈蒙元皇室的書畫藝術風尚與收藏〉說明皇室(政治勢力)與藝術的互動等,
只要答題時舉出這些學者的論文(有些就是所上老師的研究),
我相信能多拿一些分數。
近年台大的考題偏向區域交流、跨媒材風格沿用、藝術在近代化的發展,
以及不同族群藝術品味文化的研究,這也是當前的研究焦點,可以多加留意。
這些研究大多是專文論述,因此「抓重點」尤其重要。
考生可針對這幾個有興趣的領域去找相關論文。
搜尋範圍視各所而定。
山水畫是中國繪畫史一個重要的課題,
〈山水之史〉從歷史情境來解說早期山水畫的演變,
可藉此理解元代以前山水畫的發展史。
另外,收入本文的《中國史新論.美術考古分冊》還有其他相關專論,
有興趣的領域可以加以摘要參考。
《風格與世變》探討繪畫史在不同時代的重要轉折,並分析其原因,
是應對有關「變革」考題時的答題利器,
較新的的研究個案可進一步參考《藝術史中的漢晉與唐宋之變》。
《從風格到畫意》從個案中討論藝術史研究的基本問題,
這是近年出題的方向,考驗考生對各種研究思考的涉獵程度。可先從導論下手。
《移動的桃花源》探討繪畫史裡中、日、韓間的交流課題,
可用於應對跟區域交流有關的考題。
其他專論可參考台大藝史所美術史研究期刊網站、
以及台大藝史所近幾年的學位論文摘要。
對特別領域有興趣,
或自覺不足的人可參考相關論文集的摘要,
求其重點瞭解就好。
西洋藝術史的論文我幾乎沒有涉獵,
畢竟不是個人考研的方向,
因此改推薦研究方法的經典著作。
《藝術與幻覺》和《圖像學研究》連維基百科都有介紹,
也是老師們研究方法的主要理論來源。
《看得到的世界史》則是從世界史的視野進行作品研究,
其中也包括文化交流、藝術作品與近代化社會的關係。
這是老師們推薦的普及讀物,淺顯易懂,也可以藉此作為答題舉例的個案。
其他對西洋藝術有興趣者,
可從台大藝史所網站的參考書目中,就西洋藝術部分下手,
或者參考師大、中央的期刊及學位論文。
另外,書單裡《台大美術史研究集刊》的文章,
都可以在https://ejournal.press.ntu.edu.tw/全文下載,
可以免去一點奔波找書的辛勞 ^^
台灣美術的部分,目前「現代性」與「殖民」仍是學界關注的重點,
書單中五篇論文都以個案研究的方式討論這兩項課題。
閱讀時可以跟《台灣的美術》和《風景心境》相互參照。
而戰後台灣美術的發展,可以讀《台灣美術史綱》,
書中戰前的部分也可以當作複習~
《臺灣建築史之研究:原住民族與漢人建築》是本厚達811頁的論文集,
可挑有關亞洲、區域交流、建築源流的篇章摘錄重點。
四、沿伸編:對付台大冷僻的名詞解釋,以及令人傻眼的申論題目。
這方面其實是最難準備卻又不得不準備的類目,
連方向都無從抓起,充分表現藝術史領域的博大精深...
我建議的方法是:
把台北故宮2000年之後的展覽圖錄快速翻過一輪...
最起碼看一下書名和導讀,介紹篇幅比較長的名作就留意一下。
再上台北、北京故宮的網站,
讀過上面的著名展品說明,
留下一點印象。
接著看台大考古題的名詞解釋,
用Google把這些名詞查出來...
然後,如果考試當年或前一年,故宮(包括南院)、歷史博物館、北美館、國美館等
有重要的藝術史相關特展,請一定要去看展,並翻閱展覽的圖錄。
這幾年台大狂考展覽相關的題目,有看展、有讀圖錄就是賺到。
行有餘力的,如果剛好附近大學的圖書館有中國大陸《文物》、《考古》期刊,
可以找一下近三年類似「年度X大考古發現」之類的專題,
可能會是名詞解釋的考題來源。
另外,可以看一下近兩年老師們出了哪些書和論文、開了什麼課、什麼演講,
還有他們學生的畢業論文,有時候論文和講題的關鍵字就會是會考的名詞 (汗),
把關鍵字google一下,知道那是什麼就好。
如果還有時間,可以翻翻圖版圖錄,作為答題舉例參考,
例如《中國古代繪畫名品》名品篇等,
聽說師大複試會考圖版,看一些圖或許會有用處。
其他書目就完全看個人的時間與興趣,
《世界藝術史》本文我只對照圖版,
但說實話,如果沒有考試壓力,這是一本值得推薦的好書!
沿伸編的準備方式簡言之:
圖錄工具書、搜尋引擎、看展及量力而為!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9.191.15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