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舍不只「住宅」用途
重整設施旨在管制中聯辦示威】
警務處今年1月向城規會提交文件(A/H3/440),申請將前西區已婚警察宿舍改劃及重建成三幢樓高28及29層的政府部門宿舍、提供540個宿位。規劃申請文件雖述明用途為「擬議分層住宅(政府員工宿舍)」,然而整個發展計劃的非住用的總樓面面積約佔4,920.15平方米。當中地下底層有大部分劃為西區警署的配套設施,值得關注警權的朋友留意。
從申請圖則可見,除2座29層及1座28層宿舍外,擬建宿舍的地下一層(LG1/F)劃作獨立停車場,以皇后大道西為車輛出入口,為宿舍提供71個私家車位及6個電單車位;地下二層(LG2/F)有逾四分之一範圍分別劃作男、女更衣室,另有健身室同夜更室;地下三層(LG3/F)則設置可直達警署空地的大型車輛停車場及鐵馬存放處。
► 芬園警察宿舍 只設私家車停車位
翻查警務處類似的警察宿舍重建計劃,興建宿舍大多作住宅用途,鮮見有行動部署的用途。2017年警務處提交立法會審議「粉嶺芬園已婚初級警務人員宿舍重建計劃」文件所見,宿舍提供149個停車位及12個電單車停車位,並無警車泊位。
► 西區警署停車場重置 疑為戰術車輛進場準備
據交通影響評估報告所述,西區警署原有的泊車位將重置於擬建宿舍的L3/F停車場,以便警署作「日常及行動用途」(for general and operational use by WPS)。申請文件的交通行車線分析亦指出,LG3/F 停車場將停泊3.6米高重型車(HGV),估計是新一代流動指揮車(MCUI)。上述大型車輛及鐵馬安排令人質疑,原西區警署停車場範圍將騰出作其他用途,或針對附近範圍可能出現的公眾集會作更大兵力的部署,包括預期在今年第2季起服役的水炮車。
📄警務處申請文件:
http://bit.ly/WPMQ-440
📮去信城規反對重建(2月15日截止):https://goo.gl/forms/2qFgXBhoKgqVjM8L2
#西區警察宿舍重建
————————
📸【Instagram】instagram.com/loktinau/
📣【Telegram】t.me/aunokhin
🐦【Twitter】twitter.com/loktinau
🎥【Youtube 頻道】bit.ly/anhyoutube
🖥【網站】aunokhin.hk/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舊中區警署在1864年落成,是香港第一所警察總部。舊中區警署與舊中央裁判司署,以及域多利監獄組成中區警署建築群,於1995年被列為法定古蹟。香港賽馬會於2007年4月,向政府提交了活化中區警署建築群的概念建議,並建議以捐贈形式承擔建築群的翻新工程及發展費用,及支付管理及維修保養費用與營運虧損。200...
西區警察宿舍重建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舊中區警署在1864年落成,是香港第一所警察總部。舊中區警署與舊中央裁判司署,以及域多利監獄組成中區警署建築群,於1995年被列為法定古蹟。香港賽馬會於2007年4月,向政府提交了活化中區警署建築群的概念建議,並建議以捐贈形式承擔建築群的翻新工程及發展費用,及支付管理及維修保養費用與營運虧損。2008年7月,政府與馬會訂立伙伴合作關係推展項目,保育和活化古蹟。馬會曾預算耗資18億元活化整個建築群,擬加建一座「巨型竹棚」設計的藝術地標大廈,大樓內更會有瞭望台、表演廳、兩間戲院,及零售店等。不過,大樓被指喧賓奪主,及過份商業化,引來大量反對聲音,最終馬會亦放棄該計劃。至2010年10月,馬會公布中區警署建築群的修訂設計,包括兩座新建築物「奧卑利翼」及「亞畢諾翼」。建築工程則到2011年11月展開。中區警署建築群由「赫佐格和德默隆建築師事務所(HERZOG & DE MEURON)」負責總體規劃及設計,該所建築師事務所過去曾設計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鳥巢」北京國家體育場。項目的執行建築公司為本地建築師嚴迅奇領導的「許李嚴建築師事務有限公司」,保育顧問則為建築師事務所Purcell。而據民主黨中西區區議員許智峯透露,負責活化保育工程的是金門建築。
曾為港督府邸,前身為法國外方傳道會大樓(1917),有圓頂小教堂,大樓外亦有曾安放聖像的壁龕。大樓亦曾是維多利亞地方法院(1965)及最高法院(1989)等。1989年大樓成為香港法定古蹟。1997年主權移交後,大樓成為終審法院,直至2015年9月搬至前立法會大樓。又名中央警署及大館,因應1850年代中國太平天國起義引發的難民潮而建設;最早的建築為1864年營房大樓,原高3層,1905年再加建1層;大樓屬維多利亞式建築,揉合中西建築風格,於1995年成為法定古蹟。面向荷李活道的主樓建於1919年。正門寫著Hong Kong Police,並有G及R兩個紋飾,代表英皇喬治5世 (1910-1936年在位)。中央裁判司署建於1913年,於1995年成為法定古蹟;大樓的上部和下部分別由紅磚及花崗岩砌成,設有狹窄長門供法官出入;門頂寫著1914年落成年份,並有英國皇冠標誌。當時疑人要到法院應訊,警察會將其由地道押解往來裁判司署、警署及監獄。附近的亞畢諾道,曾是公開執行死刑的地方。域多利監獄又名中央監獄,是香港首個監獄,建於1841年。於二戰日治期間曾用作囚禁英軍及政治犯,1980年代改作接收越南船民及非法入境者。於1995年成為法定古蹟,2005年停止運作。域多利監獄為三層高、兩層高和單層式建築物各三幢所組成,於1841年落成,分為 A、B、C、D、E、F 倉。當中的 D 倉分有東翼和西翼,於1895年以新喬治亞式建築風格興建,另在二次世界大戰後興建 F 倉。整個監獄群大部份為紅磚屋,內部包括有單式、複式囚室及特別看守室,尚有醫院診所、廚房飯堂、洗衣工場、庭園操場、營房宿舍和行政大樓等。早期域多利監獄由印籍警察看守及巡邏,不定期有太平紳士前往視察及接受犯人的投訴。有記載指域多利監獄活像一個陰暗的古代地牢,三層樓內居下者為初犯;居中為在獄復犯者;居上則為女犯及罪應淹禁者。囚犯皆穿白衣,餐為各白飯一盂,鹽漬魚數尾;禁至三年者,則肉各一臠。至五十年代,黑暗的情況才逐步改善,舊監房陸續拆卸重建,新監房的光線較為充足,設施亦較完善。域多利監獄最初因拘捕大量海盜及土匪興建而滿額,為可容納更多囚犯曾改建和擴建。孫中山先生(1866年~1925年) 於1900年代在香港的革命地下活動至後期,曾一度在監獄拘留。傳聞港英政府當時收容了一些反清革命分子,再安排轉送外國,而國父孫中山據說亦在其中。另外,曾在香港組建越南共產黨的胡志明,於1931年亦在香港被港英政府逮捕,關押在域多利監獄,並等候押返越南的法國政府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