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 #新聞短打 要把焦點帶到美國,美國國會本週傳喚美國參謀長聯席會主席(相當於台灣的參謀總長)馬克·密利上將 (Gen. Mark Milley) ,就美軍自阿富汗撤離,以及一連串的新聞風波作證。
除了傳喚密利之外,這一次的聽證會還傳喚了國防部長奧斯丁 (Lloyd Austin III) ,以及最後一任阿富汗戰爭指揮官、美軍中央司令部司令麥肯錫上將 (Gen. Frank McKenzie),要求他們就「美軍自阿富汗撤軍的過程出了什麼問題」進行報告。
但在阿富汗戰爭的討論主軸之外,更受媒體關注的是密利被爆料的種種爭議言行。許多反對派議員磨刀霍霍,要針對資深記者伍華德 (Bob Woodward) 的訪談錄新書《危險》(Peril) 所述,密利打電話給中國高層、在另一通電話中附和眾議院領袖裴洛西 (Nancy Pelosi) 的「川普發瘋說」的事件提出質疑。
伍華德是戰功彪炳的資深政治線記者,最知名的戰績是1972年揭露水門案導致尼克森去職。他的新書以大量的訪談為基礎,試著重建2019年到2021年的華府政情。
這本《危險》主要有兩大主軸:超過三分之二的篇幅,描述川普政府在任期後半的內部運作,以及大選前後川普本人的各種言行舉止;另外三分之一則是在政權交接期間,川普政府與拜登政府的各種內部運作情況。
書中內容最勁爆的當屬「中國電話風波」, 伍華德在書中說,密利將軍私下對川普總統在選舉期間的言行極不信任,並曾兩度打電話給解放軍參謀長李作成,向他保證「美國絕對不會對中國開戰,如果川普下令開戰,他(密利)將會提前通知中國。」對話曝光後引發極大爭議,共和黨議員們批評此舉形同通敵。
對這場「中國電話風波」,密利在聽證會上為自己辯護。在密利看來,當時整個川普政府都不想跟中國開戰,他正是因為百分之百確信不會有戰爭,因此才向中國表態,來避免中國方面誤判情勢,降低實際上的開戰風險。至於對川普本人的評價,密利則輕描淡寫,說他不是醫生,無法判斷一個人是否瘋狂。
但在共和黨籍參議員們的眼中,密利「降低開戰風險」,打電話告知對手己方立場的舉動等同叛國。
曾在七月份訪台的俄亥俄州參議員蘇利文 (Dan Sullivan) 就表示「如果解放軍回頭打給你(密利),跟你說他們打算要攻打台灣了,習近平知道了會怎麼樣?他會把知情的人抓去槍斃!」
蘇利文等參議員認為,密利的行為打破了戰略模糊,如果解放軍因為這通電話認定白宮「畏戰」,趁機發動軍事冒險,比如說進攻台灣,那麼局勢將一發不可收拾。
此外,也有參議員認為,密利這通電話就算沒有洩漏軍機,至少也侵害了上級長官的指揮權。對此密利重申,在打電話之前與之後,都有向當時的國防部長和白宮幕僚長報告,也暗示當時的國務卿龐皮歐 (Mike Pompeo) 知情。
但龐皮歐早在上個星期,《危險》內容剛曝光的時候就說,他對密利打電話到北京的事毫不知情,並主張政府應該將他撤職查辦,前總統川普的說法也是「總統本人毫不知情」,密利對川普的態度,更引發了議員們質疑「軍人是否介入政治」的疑慮。
不過,儘管引發連串爭議,拜登政府仍重申對密利的信任,並說不會撤換參謀總長。但在阿富汗議題上,密利等人的說法將會給拜登政府帶來麻煩。
拜登總統此前在專訪中表示,軍方並沒有提供撤軍以外的選項,供白宮與國務院選擇。但密利、奧斯丁與麥肯錫分別證實了,他們三人都曾警告白宮,貿然撤軍一定會引發軍事崩潰,應該要延長駐軍期限,或保留一定數量的軍力。此一說法也引發「拜登政府是否在撤軍決定上說謊?」的新質疑。
《危險》當然也提及阿富汗的撤軍議題。伍華德引述拜登在歐巴馬時期的說法,認為每次談到阿富汗,軍人們就只會跟政治人物們說,再給我一年就好,只要訓練好阿富汗的軍隊,他們就能自立自強。但現實上,一年又一年過去了,阿富汗戰爭並沒有真正到達那個可以放手的時間點,甚至可能永遠到不了可以放手的時間點,這也就是拜登上任後堅持撤軍的原因之一。
但要不要撤軍是一回事,撤軍撤的好或不好,又是另一回事。密利在聽證會上承認,美國「阿富汗重建特別督察長」約翰·索普科 (John Sopko) 在七月底發表的報告稱「美軍想將阿富汗軍隊打造成另一隻美軍的努力終將失敗」有其道理。
密利也說,儘管撤軍行動堪稱戰術上成功,但彌補不了戰略上的失敗,等於承認美軍20年來在阿富汗的行動終歸徒勞。未來一段時間裡,阿富汗撤軍的成敗爭議,還會在美國政壇繼續掀起波瀾。
裴 洛 西 訪台 中國 在 民意論壇:聯合報。世界日報。udn tv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向總統說「不」的人
#社論 圖:路透
發生川粉衝擊國會事件後,川普的形象瞬間碎裂,華府立刻發生跳船潮,許多人和川普劃清界線。第一夫人幕僚長葛瑞珊、白宮副國家安全顧問博明、白宮副新聞秘書馬修斯等人當即宣布辭職,打包走人。在國會認證拜登當選的聯席會上,有些原本提出異議的參議員相繼撤回,不想再為瘋狂的總統背書。
緊接著,辭職潮延燒到內閣。華裔的運輸部長趙小蘭--共和黨參院領袖麥康諾夫人宣布請辭,開出第一槍;不久教育部長戴弗斯遞出辭呈,並表明不滿川普煽動群眾之舉。然後,駐北愛爾蘭特使穆瓦尼請辭、衛生部助理部長麥坎斯卡茲請辭,都說無法再多待一刻。距離政府交接只剩十三天,這些人連這幾天也不想等,多待一天都覺得顏面無光。
在這樣官員爭相跳船的時刻,美國務卿龐培歐宣布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即將訪問「自由中國」,這會是台灣的光榮時刻嗎?即使在共和黨內,川普現在連要贏得共和黨同志的支持都相當困難,他在形象分崩離析的齷齪時刻派人訪台,會是對台灣的尊重嗎?這樣的操作對台灣有實效嗎?
過去兩個月,川普處心積慮要顛覆大選結果,不僅搞得美國灰頭土臉,也讓整個共和黨深陷泥潭。共和黨人也甘願當他的應聲蟲,讓川普能頤指氣使對選舉制度及民主憲政潑糞,然後還得意洋洋。為此,共和黨也付出慘重代價。其中,也有少數對川普的威嚇不為所動的人,例如副總統潘斯拒絕了川普要他擋下國會認證的要求,例如密西根州共和黨議員拒絕川普要他們遊說選舉人團,將票改投給他的要求。其中最具震撼力的,則是喬治亞州州務卿拉芬斯伯格,他直接拒絕川普要他找出一萬多張幽靈票、助他反敗為勝的要求。川普這項關說電話錄音被公開,讓全球聽到了美國元首的大膽無耻。
那天,川普第十八度打電話給拉芬斯伯格,要他找出一一七八○票,幫他贏得喬治亞州。川普軟硬兼施,有時斥責,有時奉承,有時語帶懇求,並恐嚇對方,若拒絕「要承擔不明確的刑事後果」。整個通話過程中,拉芬斯伯格不斷拒絕川普的脅迫,並辯稱川普所稱選舉「弊端」是錯誤資訊,拜登確實在該州勝出。人們不難想像,在電話一頭是全球最有權勢的總統,面對自己的失敗不願稱臣,卻逼迫同黨地方官員幫他動手腳;電話另一頭,則是遵守法紀、面對權威寸步不讓的地方官,堅定地對他同黨的元首說「不」。
拉芬斯伯格不是機巧會算計的人物,他只想把事情做對、做好。他曾三次親自督導驗票,確信票數沒有算錯。川普警告他,自己的支持者會在二○二二把共和黨籍的州長與州務卿都拉下馬來,「他們討厭喬治亞,討厭州長,討厭州務卿。」「我告訴你,現在喜歡你的人,都是永遠不會投給你的人。」當時,民主黨籍的眾院議長裴洛西和共和黨參院領袖麥康諾都因承認拜登當選,而遭川粉騷擾與羞辱,拉芬斯伯格卻不為所動。
將川普施壓電話曝光,也需要很大的勇氣。幕僚錄下這段通話,拉芬斯伯格原指示不要外洩;但川普先違背默契在推特批評他,電話錄音方才被披露,作為辯白。外界聽到兩人的對話細節,川普的鴨霸真相畢露,一直力挺川普的人再也說不出辯護的話來。
美國的民主雖無法防止像川普這樣濫權踰法的元首,但總有像拉芬斯伯格這樣的勇士,超越黨派,挺身捍衛國家的民主和法治價值。反觀台灣,民進黨一片唯唯諾諾,能找到向總統說不的人嗎?
裴 洛 西 訪台 中國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0918紐約時報
*【美國參議院民主黨人提出3500億美元法案,旨在對抗中國】
這項議案由參議院少數黨領袖舒默等人發起,提議在未來十年投入大量資金,用於建設美國工業產能等,與中國經濟脫鉤,提高本國企業競爭力。這是參議院民主黨人迄今為止提出的與中國對抗和競爭的最全面戰略。
https://www.nytimes.com/2020/09/17/us/politics/democrats-china-strategy.html
*【美國推動大規模對台軍售,包括能打擊中國的遠程導彈】
如果獲得國會批准,這批價值數十億美元的武器將是與台灣達成的最大一筆軍售交易之一。正值大選前夕,分析認為川普政府此舉意在轉移選民視線,勾畫對華強硬形象。當前美中關係已跌至數十年來最低點。
https://www.nytimes.com/2020/09/17/us/politics/us-arms-sale-taiwan-china.html
*【美國副國務卿訪台,中國憤怒回應】
美國稱,Keith Krach此行是為參加李登輝追悼會,台灣方面則表示,雙方將討論經濟問題,Keith Krach還將與蔡英文會面。面對數十年來最高級別美國官員訪台,中國向台灣防空識別區派出了兩架反潛飛機,並通過專家和官方媒體發出強硬聲音。
https://www.nytimes.com/2020/09/17/world/asia/us-official-taiwan-china.htm
*【字節跳動就TikTok與甲骨文交易提案再作妥協】
知情人士表示,字節跳動已接受川普政府對這項提案的修訂,其中一些改動旨在解決如何處理和保護TikTok的數據和源代碼。但TikTok的具體所有權結構尚不清楚,據信甲骨文將擁有該應用的一定所有權,但不會完全擁有它。與此同時,TikTok還在積極尋找新任首席執行官人選,其接觸的候選人中包括Instagram的創始人Kevin Systrom。
https://www.nytimes.com/2020/09/17/technology/tiktok-deal-revisions-trump-review.html
*【觀點:甲骨文能解決川普的TikTok問題嗎?】
甲骨文在收購中的角色也許是正常商業行為,也許是對川普政府的溜須拍馬。細節公布前,外界對甲骨文將發揮什麼作用仍有許多疑問。
https://cn.nytimes.com/opinion/20200917/oracle-trump-tiktok/
*【中國在尋求與歐洲關係發展之際,憤怒和挫折感與日俱增】
北京曾希望能利用歐洲來制衡美國,這一想法正在落空。當前歐洲大陸各國領導人在貿易、香港、人權等問題上與中國的對抗越來越多,中國外交面臨重大挫折。而歐洲的立場轉變也可能會使中國後疫情時代的恢復計劃變得更加複雜。
https://www.nytimes.com/2020/09/17/world/asia/china-europe-xi-jinping.html
*【聯合國成立75週年:全球問題重重,多邊主義遭遇挑戰】
大流行、氣候變暖、美中新冷戰……聯合國不僅面臨一系列全球問題,其效力和地位也受到質疑。多邊主義在全球遭遇挑戰,安理會在許多問題上長期陷入僵局。
https://cn.nytimes.com/world/20200917/united-nations-general-assembly/
*【新冠疫情實時更新】
#根據紐時取得的內部文件,幾位知情人士表示,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上個月對誰應該進行冠狀病毒檢測提出了嚴厲批評,該建議並非由CDC科學家撰寫,儘管遭到了嚴重反對,但仍被發佈在該機構的網站上。
#全球報告的病例總數超過3000萬。根據《紐約時報》的數據庫,截至週四,全球已報告超過3000萬例冠狀病毒病例。特別是印度,最近對這一數字做出了重大貢獻,在上周平均每天增加93,000多起新病例。
#分析發現,超過40%的美國學校僱員面臨嚴重的Covid-19案件的高風險。
#一項新的民意調查發現,美國人獲得冠狀病毒疫苗的意願正在下降。Pew Research Group從9月8日至9月13日對10,093名美國成年人進行了調查,發現有51%的美國人表示會接種該疫苗。與5月份相比下降了21個百分點,當時有72%的受訪者表示願意接受。
#眾議院議長裴洛西加倍要求至少2.2兆美元的救濟法案,儘管白宮官員表示支持較少預算的方案,但民主黨領導人對此表示不支持。
#紐約市將再次推遲大多數學生的面對面課程。
#世衛組織警告歐洲疫情捲土重來。WHO專家指出,目前形勢「非常嚴峻」,過去兩週,歐洲過半國家的確診病例數增加10%以上,其中七個國家病例總數翻番。面對急劇惡化的疫情,英、法、捷克等國重新收緊限制性措施。
#兩家製藥公司Moderna和Pfizer發布了其臨床試驗的過程。Moderna在周四早上發布的計劃包括確定其疫苗是否可以延續到明年的可能時間表。這與總統對10月份向公眾廣泛提供疫苗的樂觀預測不符。該公司表明,可能要到12月下旬才能對早期試驗數據進行首次分析。輝瑞的計劃似乎並未估計何時可獲得其結果。
#研究稱,因Covid-19而住院的孕婦可能有更高的早產風險。
#週一德州大部分地區的餐館和零售店將放寬限制。
#勞工部公布,上週,新的州失業保險領取人數下降了,總計790,000,扣除季節性因素後。每週的件數大約是三月份冠狀病毒大流行關閉之前的四倍。
#哈希迪克猶太朝聖者在烏克蘭邊境,因受到病毒傳播限制禁令而被中止。
https://www.nytimes.com/2020/09/17/world/covid-19-coronavirus.html
*【Aleksei Navalny助理稱他是在酒店被下毒】
俄羅斯反對派領袖助理稱其在西伯利亞酒店被下毒,而不是此前認為的在機場中毒。納瓦爾尼團隊發布在Instagram上的一段影片顯示,他們在納瓦爾尼中毒後到其入住的酒店房間內收集證據,發現了一個被高毒性神經毒劑污染的水瓶。
https://www.nytimes.com/2020/09/17/world/europe/aleksei-navalny-poisoning-water-bottle-russia.htm
*【紐澤西州達成“百萬富翁稅”協議以解決財政危機
州長Philip Murphy表示,該稅將有助於彌補由大流行引起的短缺,該方案計劃將超過100萬美元的收入者,州稅提高近2個百分點,共和黨人警告,這將導致富裕居民流失。
https://www.nytimes.com/2020/09/17/nyregion/nj-millionaires-tax.html
*【FBI調查稱俄羅斯仍試圖破壞拜登的勝選機會】
聯邦調查局局長在眾議院委員會報告,俄羅斯正在試圖通過社交媒體和影響力操作打擊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的競選活動。他並稱,莫斯科正設法在美國國內製造分歧,“其根本目的是摧毀拜登的勝選機會,
https://www.nytimes.com/2020/09/17/us/politics/fbi-russia.html
*【野火實時更新】
#8月以來,4場近期災難造成的損失至少10億美元
#暴風雨讓奧勒岡州的消防員稍微鬆口氣
#當局仍在為遏制快速移動的大火而進行的艱苦戰鬥中,並且遏制虛假謠言和錯誤信息的浪潮,這些謠言和錯誤信息在直接受到火焰威脅的社區造成了混亂和恐懼。
#兩名因野火疏散到擁擠監獄的囚犯,被檢測出冠狀病毒陽性反應。
#大火燒毀了西部的瀕危物種。
https://www.nytimes.com/2020/09/17/us/wildfires-live-update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