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疫情以來,國際間的交流受阻,各行各業都在研究並嘗試將活動轉型為線上進行。自今年以來我自己統計所接的主持工作,已經有一半是線上直播,實體活動也幾乎都是虛實整合(hybrid event)。
年前幫紡拓會主持了兩場 #2021慕尼黑國際體育用品博覽會線上會展(2021 ISPO Munich Online)的產品發表會,參展的都是台灣有在從事機能創新布料研發與製造的紡織大廠。
2019年因為主持台灣紡織大廠「儒鴻Eclat」的產品發表會,讓我有機會了解台灣的紡織公司,這些年在高科技機能性布料的研發創新上,投注了許多心力,產品受到非常多國際大品牌的青睞。當時的發表會 Lulu Lemon 的創辦人是坐 private jet 到台灣親自出席。
今年因著這個活動,讓我認識到更多優秀廠商及他們的產品。這些機能布料不但高科技,且兼顧環保及永續性。疫情期間廠商也快速整合資源,研發出各種防疫的相關產品,除了可重複使用的口罩、醫療級防護衣,甚至還有具抗菌功能的各式運動服飾。
記得剛開始做第一場直播主持時,每次導播在倒數進現場畫面時,都覺得自己心臟快跳出來了。
這次工作最大的收穫,應該是發現自己似乎克服了對倒數的恐懼。可以在進現場的前十秒,十分平靜的微笑面對鏡頭。中間進影片的空擋,也有餘裕和其他廠商代表聊天談笑。這不是什麼overnight 的奇蹟,就是一次又一次的練習,直到有一天突然發現,恐懼一點一滴的消失殆盡了。
和我一起參與線上直播的廠商代表也各個優秀~ 我想他們在沒有遇到疫情前,也很難想像自己有一天,在工作上會需要面對鏡頭說話。當中許多人到了現場兢兢業業的反覆練習、彩排,在正式上線時表現得可圈可點。
最壞的時代,也是最好的時代。2021要持續突破自我,持續成長!💪💪
#2021ISPOMunichOnline
#TaiwanTextileFederation
#直播主持
#全英語直播主持
#專業主持人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巴打台,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04月20日 (100蚊獅子頭) https://youtu.be/QnJHpoyFVEE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
裕源紡織口罩 在 艾咪王【東京§生活日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疫情下的貓島–田代島(たしろじま)】
・
經過半年以上的「自肅」
在疫情緩和的情況下 終於安排了久違的出遊
三天兩夜的宮城縣觀光行程第一天來到了我夢寐以求的天堂:田代島(貓島)
・
在疫情的影響下
每年有上萬名觀光客慕名前來的田代島也不得不暫時關閉
今年6月1日才又重新開放
開島後也有防止疫情的相關措施
例如買船票的地方需用酒精消毒和量體溫
且上島後全程都須戴口罩
船上座位也只開放1半 且須保持安全社交距離
這次我週五平日拜訪 上島人數不多
一起乘船的扣掉在地居民 大概10位不到
・
#田代島 小知識
田代島位於宮城縣石卷市外海的離島,是日本東北地區唯一的貓島。
田代島一周約11公里的小島
根據最新官網資料島上居民 62人,貓咪則比居民多2倍以上。(現在約150隻左右)
田代島早期以一級產業農業和紡織業(養蠶)為主
為了防止養蠶被老鼠吃掉開始飼養貓咪
因田代島周圍有黑潮經過 魚獲相當豐富
農業衰退後 島上主要生計來源以漁業和喜愛貓咪的觀光客觀光業為主
只是在2011年的311東日本大地震時
位於宮城縣的田代島首當其衝觀測到6級地震及海嘯
島上災情相當慘重(有災後照片可參考)
https://www.nyanpro.com/photo/
原本賴以為生的鮮蚵養殖 蚵棚遭受嚴重破壞
加上漁師高齡化 現在島上居民已不多
好在經過島民的努力和愛好貓咪的義工們的幫忙
田代島已經漸漸恢復昔日活力
現在則是吸引海內外愛貓人士到前仆後繼登島必訪日本知名的貓島
・
★交通:若坐新幹線從東京出發則需要把交通工具都坐一輪才會到
・🚄新幹線>> 東京→仙台7:40 - 9:38
・🚃電車>> 仙台→石卷 10:18 - 11:16
・🚌巴士>> 石卷站前→中央一丁目 11:30 -11:46
・🛥船>> 石巻中央発着所→田代島(仁斗港) 12:30 -13:24
巴士資訊看這裡(山下門脇線)↓
http://www.miyakou.co.jp/cms/traffics/desc/
船班資訊看這裡↓
http://ajishimaline.com/
🌟建議:若時間允許,建議坐到第一班9點的船到田代島遊玩時間比較充裕
・
💁🏻♀️實際貓島遊玩心得Q&A<拜訪時間2020.09.04>
・島上貓咪多的跟鬼一樣?
當天一上島我以為就會有一堆貓咪在港口邊等待餵食
殊不知天氣太熱貓咪都跑去躲太陽了
哪有閒工夫迎接你🐈
整趟應該遇到20-30隻貓咪吧!不算是太多
・島上貓咪很親人 可以帶飼料或肉泥去餵嗎?
可能因為最近疫情關係 上島的人數少
多數的貓咪看到人都會熱情的奔向你(喵)
可惜為了貓咪健康 島上規定觀光客是不能自己帶飼料來餵貓咪的
大家要遵守規定喔!
・島上有兩個下船點(大迫港、仁斗港)推薦哪個港口下船呢?
時間充裕的話可以從大迫港下船 一路逛到仁斗港回去(徒步約40分鐘)
跟我們一樣時間有限的話建議仁斗港下船 一樣從仁斗港回去
大部分貓咪集中有人生活的聚落活動
仁斗港附近的點會比較多貓咪
越往大迫港過去貓咪越少
・島上有東西吃嗎?
島上有2間餐廳可以用餐(貓咪共和國)
提供一些簡單的食物 若不想在島上吃
也可以自行買好攜帶食物到餐廳內享用
・島上最推薦的景點?
由學校改建成餐廳的「貓咪共和國」
在炎熱的天氣下「貓咪共和國」可謂綠洲
可以休息、用餐補充水分 同時又可以遇到超多貓咪
・
🙆♀️最後溫馨叮嚀
①島上不能擅自餵貓但能捐飼料
飼料請在到石卷站前的超商買好
離石卷車站最近的Newdays便利商店沒有賣貓飼料
②夏天來島上記得要帶防蚊用品(防蚊液、防蚊紙巾)
不然島上肥大的蚊子絕對看得你頭皮發麻
③因為到田代島交通複雜
搭車、搭船時間查好遊玩沒煩惱
出遊前一定要再三確認!
・
#艾咪王東京生活日誌 #貓島 #日本貓島 #貓奴必訪 #日本旅遊 #日本自由行 #在日台灣人 #日本生活 #日本宮城旅遊 #石卷 #日本宮城觀光
裕源紡織口罩 在 Joe's investment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Joe:「移民很容易遇到一個問題,當融入的新國家,與自己的出生國家,出現利益僵持時,移民要支持新國家還是母國,如果移民一開始就沒打算融入到移民後的社會,只想使用新國家的社會福利和資源,卻不想負擔任何社會責任,那其實是殖民,不是移民」
根據美國智庫「移民政策研究所」(Migration Policy Institute)統計,全球2億5800萬移民人口中,有約1000萬名中國公民,中國是全球第四大移民來源國。大多數中國移民(約250萬人)選擇到美國展開新生活,其次是加拿大(71.2萬人)與澳洲(47.3萬人)。
目前無法得知中國非法移民的確切人數。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指出,美國邊境巡邏隊2018年逮捕了1077名中國公民,近年中國偷渡客被捕的最高數字則是2016年的2439人。根據英國政府2018年的現代奴隸報告,英國境內的中國移民是現代奴隸制受害者的第四大來源國,中國前三名則是英國、阿爾巴尼亞、越南。2017年,英國境內有293名潛在現代奴隸受害者來自中國,倫敦智庫「移民研究與分析中心」(Centre for Research and Analysis of Migration)經濟學家Christian Dustmann指出,歐洲所有國家都有來自中國的非法移民,英國的中國非法移民數量還算少,因為比起地中海國家,入境英國的困難度更高,義大利是最多人去的目的地,中國移民推動了當地的紡織產業,他們願意領低薪工作。義大利的地下經濟規模非常龐大,你可以發現有很多中國與中東移民在那兒。」
近十幾年來中國經濟飛速成長,躍升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上任後提出「2020年實現全面小康」、「全數脫貧」的目標,中國當局將確保到2020年實現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消除絕對貧困,2018年也宣示要加大脫貧力度,再減少1000萬以上的農村貧困人口,事實上中國龐大農村人口與城市菁英的收入差距極大,貧富嚴重不均,社會資源分配也不公平,「光譜上有極度富有的人,也有陷入絕望境地的人。」
有能力前往歐洲或美國的移民不會是「最貧窮的窮人」,因為無論是採用合法或非法途徑入境歐美國家,移民都要先付出不少金錢,「正規管道的人需要申請護照,繳交簽證的費用;走非法路徑的人,會被走私販收取高額費用。」但也不排除另一種可能,最底層的貧民也許到處借貸籌得費用給黑心仲介,賭一把重啟新人生的機會,「胡潤百富」數據研調公司的統計,2017年有超過46%中國有錢人(擁有人民幣1000萬至2億元資產)考慮移民;另一項與加拿大「匯加顧問集團」合作的調查結果,透露這些資產階級為何選擇移民,超過75%指出希望子女有更好的教育環境,20%表示搬到海外是為了保護自己的資產,16%則直指中國政治環境是移民主因。
CNN引述的移民政策研究所說法也類似,中國公民移居海外的原因,包含不堪政治壓迫、不願遵守一胎政策及渴望出國留學,中國有不少高收入、高知識分子藉由美國「EB-5投資移民簽證」拿到綠卡。此計畫讓外籍人士透過投資獲得美國永久居留權,最新規定的投資門檻很高,在鄉村或高失業地區的商業投資最低金額為90萬美元(約新台幣2800萬元),其他地區的投資額則為180萬元(約新台幣5506萬元),EB-5計畫大受中國富豪歡迎,75%拿到此簽證者都是中國人,去年的候補名單上也有約2.7萬名中國公民,佔候補人數九成以上。
中國學生到海外求學的現象也不容小覷,英國2018年向中國公民發放的留學簽證增加將近10萬份,英國多數中國留學生都是來自富裕家庭,「願意付高額費用居住倫敦等生活成本高的城市」,種種富豪出走的現象顯示了中國社會的矛盾,儘管國內不乏工作機會,但有能力出國的人們還是義無反顧移民。連平時站在維護民族自尊感前線的中國官媒也不得不承認,2014年《人民日報》英文版提到:「中國超級富豪對在國外定居和獲得海外護照,所表現出的熱情達到了歷史最高水平。」
曾幾何時,不少中國人為方便中美兩國行走,多年堅持只拿綠卡不入籍。但現在中美兩國硝煙四起,讓夾在中間的中國人坐不住了;一名最近申請入籍的中國人說,「選邊站的時候到了」。移民局日前將入籍費用10月2日大幅上漲的新政,也推動一些中國人入籍腳步。但也有一些入籍的中國人開始後悔,認為這次疫情,讓人感覺美國是紙糊的老虎,種族、教育、醫療、國民素質千瘡百孔,有人想回中國,也有人想移民加拿大或其他國家。
中國人向來務實,不少人樂於持有綠卡在中美兩地自由往返,不僅方便探望中國的親人,去中國做生意拉關係,還能享受美國的自由寬鬆。之前還有移民局專門在中國人區刊登廣告,呼籲大家入籍,但不少中國人依然不為所動。可是隨著中美關係惡化,綠卡中國人開始面臨選擇。
跟隨父親移民美國的胡小姐,近日遞交了入籍申請,其實她的綠卡剛剛更新(Renew),但眼看中美關係惡劣,在美國生活,還是公民更有底氣,再加上入籍費漲了500多元,早晚都要入,還不如在漲價前遞交申請。以後如果想回中國工作,也可掛靠親戚公司申請當地的工作簽證。
中國人陳先生在考慮遞交入籍申請。他說來美20年,去年綠卡更新時,還信誓旦旦以為自己一輩子不會換護照,每當想像宣讀效忠誓言時,無論如何做不出手放在胸口的動作,因為內心的家國情節揮之不去。當然他不是為了回中國養老,在中國也沒資產。可最近中國種種魔幻情景,加上這次疫情,他的內心真的動搖了,不入籍的心沒有那麽堅定了。至少作為美國人,在別的國家因為疫情被困會有專機來接,不會逼得四處搶高價機票回去,還被說萬里投毒。看來選擇的時刻將到來,躲也躲不掉。
但也有人堅持不入籍才是王道。中國人瀋先生表示,因為未來的情況很難講,持著綠卡以後總會有機會入籍,但中國國籍一旦放棄,再想回去就太難了。如果徹底不打算回國,就擇吉日入籍吧,但他還是想給自己留條後路。
也有人反對腳踏兩條船的行為。中國人Tommy表示,十年後美中關係大抵非常嚴峻,拿綠卡就是中國公民,中國公民無論在哪都受中國政府管制,因此若腳踏兩隻船,兩隻船一分開你就直接進水裡了。現在覺得是受益的事情,也都伴隨著等同的風險。
有中國人後悔入籍。中國人Tom劉現在後悔,之前因為「美國夢」入了美國籍,現在覺得美國就是富人和資本的遊戲場,冷血無情,謊話連篇。更嚴重的是美國就是紙老虎,遇到疫情完全沒招,連口罩都造不出來。刺激經濟的手段,也不過是靠金融工具讓人花未來的錢。 美國國內的政治也是烏煙瘴氣,政客為一己私利,無視國家和大多數人的利益,讓他非常失望。
還有人想移民其他國家。中國人Lily孫最近在諮詢移民加拿大的事情,她說,美國國內環境太複雜且充滿變動和危險,醫療和退休體系靠不住。她想去比較單純穩定的國家,加拿大各方面都符合需求,唯一不好的是天氣太冷。
https://tw.news.yahoo.com/%E5%85%A5%E7%B1%8D%E7%BE%8E%E5%9C%8B-%E8%8F%AF%E4%BA%BA%E9%81%B8%E9%82%8A%E7%AB%99-221400734.html
https://www.storm.mg/article/1872493?mode=whole
裕源紡織口罩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04月20日 (100蚊獅子頭)
https://youtu.be/QnJHpoyFVEE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5 1 086914 9
( 戶口名: Leung Wai in Tammy)
- 轉數快FPS 3204757
- PayMe 94515353
- Paypal : tammyleung96@yahoo.com.hk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疫情政治化,中美角力再升溫,歐洲取態備受關注。華府發動新一輪外交文宣攻勢孤立中國,甚至將疫情扯上應否使用華為5G網絡,希望拉攏歐洲。歐洲對中國崛起有戒心,疫情下中方積極支援抗疫,並未減少歐洲的懷疑,不排除危機過後雙方關係轉壞,可是法德等國亦無意跟隨特朗普「共舞」。上周七大工業國組織(G7)峰會,歐洲多國領袖均強調繼續支持世衛抗疫,法國總統馬克龍更公開質疑「病毒源於武漢實驗室」之說,與華府唱反調。疫情反映世界處於G-Zero(G0)時代 ,西方傳統政治精英一邊希望維護多邊主義、一邊延續西方主導國際秩序,對中美皆有保留,澳洲前總理陸文克甚至提倡建立「多邊七國」(M7),問題在於德法等國是否有此政治能量,填補G0下所出現的國際領導真空。
蘋果頭條
特區政府4.18對民主派大濫捕,政府聲稱警方是嚴格按照相關法例行事,但政治清算觸發國際社會高度關注,全球多國政府官員、議員及法律界組織圍剿北京及港府,美國參眾兩院的民主及共和兩黨更聯成一線,兩院領袖齊轟拘捕行動,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高調譴責事件,批評把執法政治化不符普世價值;司法部長巴爾(William Barr)也罕有開腔,批評大濫捕再次證明中共不可信;眾議院民主黨議長佩洛西(Nancy Pelosi)更聯同其他議員,敦促總統特朗普盡快執行《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正式啟動制裁。
港府及警方日前配合北京展開政治清算,上周六大舉拘控包括民主黨創黨主席李柱銘、公民黨執業大律師吳靄儀及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等15名民主派人士,事件引起國際震動,除前港督彭定康及英國外交及聯邦事務部開腔,加拿大、澳洲以至意大利亦有政界人士聲援,直言對圍捕感震驚及憂慮。
東方正論
香港開埠百多年,由小漁村變身國際金融中心,靠的是一代又一代香港人胼手胝足的拚勁,當中工商業更扮演了中流砥柱的角色。由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紡織業、製衣業、塑膠業的蓬勃發展讓經濟迅速起飛;到七十年代,電子、鐘錶和玩具業成為製造業主流;再到八十年代,發展動力由製造業漸漸轉移到金融服務專業,香港成功實現經濟轉型,為今日的繁榮奠下牢固基石。一班在工商金融和專業界別貢獻大半生的香港人,出心出力組建政黨,無非希望為香港做實事,更希望為黑暴後的香港尋找出路,重建民心。
這個政黨就是「香港經濟民生聯盟」,也是大家慣叫的「經民聯」。顧名思義,經民聯最看重的就是香港的經濟和民生,兩者息息相關,是港人安身立命之本,沒有好的經濟,市民不可能有好的生活。最近香港飽受疫情蹂躪,市民一罩難求,有見及此,經民聯利用工商界的經驗和人脈,迅速在港開設口罩生產線,以合理價格解決「口罩難」的問題。百分百香港製造的口罩早前成功推出市面,廣獲好評,令這個一二年成立、一直較低調的政黨再次進入公眾視線。
星島社論
十五名泛民人士去年涉嫌組織和參與非法集結,警方經調查後,上周六展開拘捕行動,下月提堂。這次拘捕本來正常不過,根據法治基本原則,任何人涉嫌犯法,執法人員都可加以拘捕、檢控,由法庭作出裁決,不論是否泛民,都是一樣,不應有例外。然而,泛民及其外國支持者卻大聲疾呼指為政治打壓,就如其一貫策略,把合理的事情扭曲,以政治凌駕法律。今次拘捕行動正正可以撥亂反正,回歸「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核心精神。
這批泛民人士被捕,究竟是否當局壓制個人自由?在政治上秋後算帳,打擊異己?泛民可以把自己描繪成正義鬥士,在頭上戴上耀目光環,但從法律的角度,拘捕他們是否合法合理,只看兩點:一是他們確實做過些甚麼,二是他們這樣做涉嫌觸犯那些法例;其他的美化以至神聖化,都不應在考慮之列。
經濟社評
One World,地球本來就是一家!新冠肺炎染疫人數穿越230萬之際,巨星Lady Gaga號召全球名人遙距聯袂演出,表揚醫護無私奉獻、呼籲民眾堅持留家,兼為捉襟見肘的世衞籌來逾1.27億美元。群星今次攜手義唱,尤為凸顯了美國總統特朗普頻頻對外開火的偓促行徑。傳染病無分國界、種族,惟有人人衷誠合作,始能盡快遏下疫病。
《One World:Together at Home》本港時間周日凌晨起環球串流和直播長達8小時,中外巨星如Lady Gaga、Elton John、內地琴手郎朗夫婦、本港張學友等皆以歌聲、音樂會眾,陳奕迅更以廣東話唱出《我甚麼都沒有》,寄語黑暗過後會有曙光。
巨星利用影響力演唱救災的傳統深遠,殿堂樂隊滾石於沙士過後就曾於多倫多、香港等地高歌,求振奮經濟和人心,但眼下他們已沒餘裕等到疫後才出手。當年,29個國家和地區共8,096人染病,其中774人喪命;眼下全球有至少14國,只計境內情況已遠超此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