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志網紅幫護家盟免費打廣告??]
如果還要拍一段影片來被迫大家接受鬼話連篇大可不必;最近好多例子應證『慎選經紀人的重要性』。一個已經漸漸讓大家遺忘的傷疤,卻還要再次被扒開撒鹽,這就是個溝通無效的以及浪費時間的對談。作家謝金魚就感嘆,「放任看似溫和卻涉及人民權益的胡說八道,不是溫柔聆聽,是鄉愿。」
#alizabeth #lgbt #marriageequality #pridetaiwan #小威的一生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港。故 kongguhk,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持續十天的海麗邨工潮本月5日結束。在各方壓力下,原屋邨外判清潔商向20多位工友歸還大部分遣散費,並答應加薪訴求。 在這場工潮之中,我們發現一個頭戴漁夫帽、相信是最大年紀的工友-78歲的鄧英標(鄧伯)。十天抗爭裡,總會見到他瘦弱的身影。他不是走在最前,但永遠都出現在集會中;他未必會高叫口號,但他無聲...
被遺忘權例子 在 Repeat的人類圖計程車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各位乘客!人類圖計程車的最新發車時刻表、購票連結出爐啦!
本次釋出的課程包括: ( 11、12月還會有新課程喔不要錯過)
1. 新竹平日讀書會 - 察覺與恐懼
2. 線上假日讀書會 - 察覺與恐懼
3. 平日線上一階工作坊 - 分三週共六堂
4. 假日線上一階全日班 - 分兩個全天
這次的課程宣傳讓乘客們來告訴你:
A:「我喜歡Repeat的教課方式,把書本的知識講解更清楚的方式讓我明白。尤其是整個架構建立起來淺顯易懂,甚至有做筆記的地方,十分貼心啊!直接看書也沒有Repeat講解來得清楚,謝謝你建立了麻瓜的鷹架👏」
B:「做為一個覺得自己的想法和心情都很難捉摸的人,還是很努力在認識自己,可是總也沒有辦法檢驗,那些特質真的是自我嗎?還是只是為了誰的期待、大眾的期待而成為的我。也曾因為無法做自己而感到傷心難過甚至憤怒。直到我認識人類圖,開始在人類圖的知識之海摸索、探險。而Repeat始終是我的一盞明燈(?),在自學的過程中,都是透過Repeat風趣的分享、真實的文字感動了我。和其他認識自己的方法不同,當學到知識的時候,可以透過實驗跟觀察,來驗證。 被大家說很好相處的我,其實很難跟自己相處,直到到上完Repeat的一階才有所改善,當然一階不是甚麼仙丹之類的,喝下去就成仙,而是活出自己的設計。先接受自己的樣貌,再去覺察自己的各種不自在來自何處,並且謹記金句「乾你屁事,乾我屁事」,尊重他人的樣子,更是回到內在權威與策略愛自己的樣子,好好和自己相處。 推薦Repeat的一階課程,他會不斷增進對人類圖知識的了解,風趣幽默,和他不斷累積的學員例子來幫助我們聽懂並體會,因為真正體會到的東西,永遠比死記硬背更長久,誠摯推薦。」
C:「1.講義製作用心(不是單指內容而已,包括畫面) 2.內容整合,有系統邏輯(我可以服用的那種,我真的聽過很想砸螢幕的課,在講什麼鬼東西,能免費複習N遍我都不會浪費我的時間,好吧可能也是我沒有跑權威就去上課的關係) 3.Repeat對自己有要求,會進化 4.當然是可以一直複習課程,很佛 5.Repeat的人類圖觀點讓我感覺她有在要求自己客觀,即便不想客觀也會直接提醒大家現在正在說的不客觀」
D:「計程車司機的課就只有兩個字:推爆! 如果要多寫的一點的話,大概就是深入淺出、鉅細靡遺、架構清晰、並且不厭其煩。 要再多寫一點點的話... 網路上有很多紛雜又似是而非的知識,但上Repeat的課程就好像報團上了一台遊覽車,一上車就會拿到一份今天依序會去哪裏的行程表,整個架構清清楚楚;再來,隨著車緩緩前行,路上的每個風景他都會告訴你,你知道成因、知道他們彼此的影響、知道這個地方為什麼會是這個樣子,而且這一切都會貫穿在一起,在一天的行程之後仍然意猶未盡。 你會知道每個風景都不一樣但都很美、也會知道如何與落石或暴雨共處;隨著認識自己的設計,會慢慢看見自己的獨特。 如果想要得到正確且有架構的知識來幫助自己在人類圖上的經驗與體驗,快上車吧。」
E:「Repeat可以說是帶領我正式進入人類圖世界的第一人,上了他的一階課程後,也參加了他開辦的恐懼讀書會,每一次上課他都非常用心準備教材,內容都是有所依據,並經過他再三濃縮出來的精華,課後有問題也都有問必答,在學習路上很是很棒的引路人! Repeat不斷傳達學習人類圖不是貼標籤或硬背書上的文字,而是要去察覺人類圖帶給我們生活中的改變,在上完一階過了一年後再次回來複訓,對我來說並不是知識的遺忘,而是透過複訓去感受自己這一年來的感變 因為就算是同樣的理論基礎,在和每一個不同的人交流後都會有新的發現,我想人類圖是無論學多久都會有全新的感受的知識 非常推薦任何對人類圖有興趣的人來上Repeat的課,相信他能帶你的不只是知識上的養分,更是實踐人類圖過程中的好夥伴!快搭上這位人類圖司機的專車吧!」
F:「當初要上LYD前有參加過幾次Repeat的讀書會,當時就有一些上過一階的同學推薦他的課程,也在之後讓情緒跑了3個多月後決定報名參加。 課程期間資訊滿滿,但更讓我感到喜歡的是Repeat 的mindset,那是一種「準備好了、分享、緣份、正確的知識」所組成的mindset,因此在上課期間除了充實到不行的資訊量外,也有讓人信任的感覺。 課程中也會帶入生活的案例以及借喻的幽默表達來讓大家更好理解,甚至最後一個段落講解速度太快,怕大家沒有理解清楚,還做了一小段的課程影片,讓大家能確實吸收。 若有想參加LYD的朋友,建議可以先聽聽repeat的podcast與clubhouse,如果聽了喜歡,那麼非常推薦你參加,相信你一定會收穫滿滿!」
G:「這段期間的複訓也因為先前上過實體課和課程中的筆記,複訓過程也變得好吸收且輕鬆,不會有補習班的急迫感(但一群人超認真的狀態其實也有點享受) 時間上又讓大家有更多的時間可以QA,若是自己有興趣的問題便能跟著深入瞭解,但若是自己沒興趣的問題就當聽朋友們在閒聊(這點好像是優點也是缺點?哈哈) 似乎也是因為比較不急促的關係,不太容易有疑問的我,有時也會有一些小疑惑會突然想到而提出 若要評估自己吸收多少,那這段期間Repeat的教學與大家的QA都能跟上,能聽懂、能理解、能反應過來,這便是這次複訓到最大收穫了,接下來就是活用人類圖,若是還沒能活用起來,那我會在參加複訓課程的XDDD」
H:「再次複訓依然可以聽到新意、新的舉例,深深感受到Repeat對自己的要求,務求精益求精,期望帶給學員正確、紮實的觀念。一個認真的老師,絕對會帶著學員看到不同的風景。真誠推薦!」
I:「Repeat的一階課程真的是教導我們能夠如何開始從生活體驗裡面來練習人類圖,上課內容除了有最基礎的觀念之外,還有各式各樣體驗的例子,讓我從看不懂教科書的內容到可以感受到原來自己的設計或別人的設計是那麼有趣,進而開始做各式各樣的人類圖實驗。
複訓讓我覺得好像是把原本累積的概念,第二次刺激之後(或者是看更多人的圖之後)可以進一步的去思考到更多的問題本質是什麼,藉由在課堂上跟老師的討論,讓我更加了解自己或是身邊人的制約點或是難處,而可以更放下很多自己內心的執著。
老實說Clubhouse上人類圖的房間越開越多,但目前只有計程車房會讓我有耐心聽下去,這也是當初決定要報名一階課程的關鍵,對一門學問再有興趣,沒有找到對的帶領人對我來說相當容易半途而廢🤣所以上一階課程找Repeat就對了!!!
(寫心得需要情緒有到🤣不想隨便寫所以拖了一下,哈哈!)」
--------------------------
以上是乘客對還沒上車的你喊話,以下是乘客們跟司機的告白:
--------------------------
「謝謝司機,現在不想下車XD」
「我喜歡Repeat資訊正確強迫症的態度,用許多資料的佐證來去輔助課程內容,並非空口說白話的全靠感覺走,唯一支持Repeat的任何人類圖課程與活動 <3」
「又瘦又白」
「愛Repeat 學長讚讚讚!!!!!!」
「能由妳領進門認識人類圖這門知識,很幸運,謝謝。」
「謝謝宇宙讓我上了Repeat的一階課,沒有司機引路就沒有現在的一切!你的努力我們都有看見的,感謝Repeat!」
「非常感謝Repeat的用心,再次複訓真的收穫滿滿!是該說Repeat我愛你!不過還好是打字,用講的我應該說不出口,哈哈 」
「只是到反映者的部份我都有種飄走的狀態,或許是因為我周遭只有一個反映者朋友的關係吧(我朋友好可憐,哈哈) 總之非常感謝Repeat~~」
「你放很鬆的時候真的很好笑,我特別喜歡你自己在哪邊murmur把內心話講出來真的很可愛,哈哈哈😆放很鬆很棒!真的不是在笑你🤣🤣」
---
聽完乘客們的分享,司機先去旁邊擦眼淚Q_Q
你想要上車了嗎?來一趟人類圖之旅吧,讓我在人生旅程讓載你一程:)
報名連結在留言一樓:
#圖片來源Svetlana_Yefremova
被遺忘權例子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在最絕望的地點,少了一點點心碎》
星期四在喀布爾的哈米德卡爾扎伊國際機場外,一群陷入焦慮瘋狂的阿富汗人聚集。他們在塔利班控制以鐵絲網覆蓋的混凝土牆前,乞求美國海軍陸戰隊員幫助他們,讓他們獲得自由。
突然,在一大堆伸出的手中,有一個不到幾個月大的嬰兒,父親把孩子抱起來交給士兵們。
一名海軍陸戰隊員正在搬運一件行李,他用另一隻手抱住嬰兒。
這一幕令人痛心,這正是為什麼它的影片迅速傳遍了世界各地,激起了人們對美國倉促撤離進一步的憤怒。
週五,美國軍方明白情勢,很快地宣布嬰兒已安全地與家人團聚。
“影片中的嬰兒已被帶到現場的醫療機構,並由醫療專業人員照顧,”海軍陸戰隊發言人詹姆斯·史滕格少校在一封電子郵件中寫道。 “我可以確認嬰兒已經與父親團聚,並且目前在機場,他們是安全的。”
Stenger 少校沒有提供更多細節,包括最近幾天有多少兒童,被迫與父母拆散,被送往安置機構。
但少校發送了一系列照片,顯示海軍陸戰隊在軍事檢查站與孩子們玩耍,並餵著孩子們喝水。
“這是現場海軍陸戰隊專業精神的真實例子,他們在緊急情況下,迅速做出決定,保有愛心,並且繼續支持馬不停蹄的撤離行動。”
二十年來,美國人計算這場戰爭付出的代價,主要以數千名美國和阿富汗士兵的死亡來估算阿富汗戰爭的代價。
但本週,嬰兒和幼兒被抱到美國海軍陸戰隊的懷抱中,它突顯了即使嬰兒,也是戰爭的受害者,他們可能失去父母,可能成為孤兒,可能與父母離散⋯⋯好像我們對於戰爭的了解,總是需要一個天使般的兒童,提醒我們戰爭的殘酷,我們已經死去不太會悲傷的心,才終於活過來。與前缐的痛苦,有些連結,全球人們此刻才想到該做些什麼。
正如2015年躺在土耳其海灘的敍利亞三歲小男孩Alan Kurdi。他靜靜地躺著,遠離炮火猛烈凌厲的家園,他不必再逃了,死亡之神接納了他:而無情的世人,棄絕了他。浪,一波又一波衝向他的屍體,如捨不得他離去的父親對他最後的撫慰。Alan Kurdi的臉朝下,臉龐沒有痛苦,他不想待在這個早已遺忘敘利亞、失去良心的世界。
六年後,這一次是喀布爾機場石牆旁的嬰兒,他高高的被托起,父親絕望中放棄了自己,只求孩子有未來。
一張又一張關於嬰兒的照片,快速掩蓋了華府混亂的政治指責。
在那個人性所剩無幾的機場,多個孩子被安置於美國軍隊的照顧下,至少我們可以試圖讓他們獲得自由,並且擁有未來。
美國總統拜登週五表示,他面對那“令人心碎”的畫面,努力恢復內心的痛苦與平靜,他宣布大約有 6,000 名美軍正在努力恢復機場秩序。
他承諾致力於疏散阿富汗人和美國人,然後再補充:美軍的責任仍然首要任務是拯救美國公民。
拜登說:“我們看到驚慌失措的人,出於絕望採取的行動,它令人痛苦萬分。” “這完全可以理解。他們很害怕。他們更傷心。我認為我們之中的任何人,都不會看到這些照片,而不會感受到身為人的痛苦。”
在回答有關為什麼他沒有授權軍方擴大機場周邊,以便讓更多阿富汗人可以搭乘飛機離開,拜登表示當地的軍力無法安全的打開閘門。
他知道此刻捲入戰鬥,那怕只是小型的戰鬥,只會延誤撤離工作,甚至更糟的是無法再撤離更多人。他已下令:未經總統授權,軍隊不能擴大在機場的佈署邊界。
https://www.nytimes.com/2021/08/20/world/asia/afghanistan-kabul-baby.html
被遺忘權例子 在 港。故 kongguhk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持續十天的海麗邨工潮本月5日結束。在各方壓力下,原屋邨外判清潔商向20多位工友歸還大部分遣散費,並答應加薪訴求。
在這場工潮之中,我們發現一個頭戴漁夫帽、相信是最大年紀的工友-78歲的鄧英標(鄧伯)。十天抗爭裡,總會見到他瘦弱的身影。他不是走在最前,但永遠都出現在集會中;他未必會高叫口號,但他無聲卻有力地抗爭。記者走進人堆中與他攀談,他有條不紊地道出自己的故事。
「兩個子女『讀書唔成三大害』,無辦法啦!」鄧伯無奈地說。
鄧伯並非獨居老人,他一家四口住在海麗邨,可惜膝下一對兒女未能照顧老人家,有時還要他「倒貼」生活開支,令鄧伯近80歲高齡仍要打工維生。為了節省交通費用,他選擇在自己居住的屋邨做清潔工,至今已超過三年。每天工作八小時,每星期工作六天,不但要打掃邨內公共地方和清理花槽垃圾,還要在大型垃圾站內「打點」,換來的是每月八千多元的收入。
屋邨的大型垃圾站,除了有來自邨內的垃圾,附近屋苑的大型傢俱亦會被「有意」地丟棄在此,當中包括床褥、沙發和衣櫃等。鄧伯每日的工作,就是要將這些大型垃圾整齊地疊高,以免因阻礙居民而被投訴。對一個將近80歲的長者來說,這無疑是一份苦差:「我肯定要用好多力,無力點搬得郁?辛唔辛苦大家都知,唔使我多講。」
除了花力氣,搬抬大型傢俱亦有很高危險性。去年十月初,他如常整理這些雜物時,便被一個放在約四尺高位置的座廁弄傷了左腳:「唔知點解有人丟咗個馬桶喺上面,又用床單遮住,我一扯張床單,『砰』一聲個馬桶就跌咗落嚟,撞到左腳膝頭,洗傷口時醫護人員話見到骨,要縫兩針。」
然而,當鄧伯拿醫生紙給主管請假時,對方卻要求他不要報工傷,只放了十多天病假給他,支付他兩次去看急症所花的360元與幾十元的的士費用。但傷口的情況嚴重,至今仍未完全康復,鄧伯仍要自掏腰包看跌打:「依家行路都係趷吓趷吓,所以我自己畀錢睇醫生,因為仲好痛。」
縱然腳仍痛,工作仍得繼續,休息十多天後,鄧伯在11月初就復工。但一復工主管就要求他簽署一堆文件。目不識丁的鄧伯,不知道當中包括了舊公司民順的「自願」離職信,和新公司工商的入職文件,而這堆文件,正正是「海麗工潮」的導火線。
「主管話『阿鄧,你喺度簽名』,到底果份是咩,我都唔知,一共簽咗十幾、二十個名,一向要簽名時都係咁,佢地唔會講清楚。」就這樣,鄧伯和其他工友一樣變相確認自願放棄約17000元的遣散費。
罷工歷時十天,起初資方只肯發放以年資計算每年100元的「利是」,來補償工友損失的遣散費,後來一度增加到200元。直至本月5日,民順答應向罷工工友,發放以年資計算每年1200元的「獎金」補償,並再加薪172元至8800元,罷工才終告結束。
取得階段性勝利,但之前被座廁弄傷左腳的鄧伯還有一個卑微心願:「希望能夠賠多少少畀我,日後我再痛時都有錢幫補睇醫生,唔使自己掏荷包。」
海麗邨清潔工的故事,鄧伯的故事,在香港肯定不是個別例子。一眾長者晚年無依,被迫以僅餘的氣力去換取微薄的收入。他們被剝削、被欺負,甚至已被社會漸漸遺忘。今集《港。故》會帶大家看看,鄧伯如何被剝削,如何被迫成為了「逆權清潔工」。
-------------
《港。故》:東網每周專題習作,講故事、講香港人的故事,請關注《港。故》fb:https://goo.gl/YJXtc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RNOIGUwuGrQ/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