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情緒控制他人
溝通過程中看得見和聽得見的部分,只占百分之二十,占最大部份的是情緒。
情緒在社會上扮演著神聖不可侵犯的角色,所以我們會認為情緒都是真實的。你的想法會被質疑,但你的情緒不會。
要如何用情緒操控他人呢?
#爆發情緒
這個技巧的重點在於突然的情緒爆發—通常是負面的情緒。想像一下兩個人正在談判,一切都進行得還算得體有禮。
忽然間,其中一個人沒來由地開始大吼:
「你怎麼能提出這個建議呢?都不會良心不安嗎?真的很不公平!我從沒想到你會這樣!」
如果有人突然這樣大聲地指責你,你的感覺怎麼樣?
這種情況絕對不罕見,你可以在家或在公司裡注意看這樣的情緒爆發完之後會發生什麼事:
通常對方都會招架不住。
#召喚友情
使用這個技巧的人會這樣說:
「如果你想當一個稱職的朋友,那就做這件事!」
或者:
「如果你真的愛我,那你就會相信我。」
這個勒索人的技巧很狡猾,旨在喚起我們的罪惡感:
如果不做對方想要我們做的事,我們就不是真正的朋友/伴侶。
這個操控法有個比較現代的版本,來自影星瑪麗蓮夢露。
她的這句名言頻繁地出現在線上交友平台:
「如果你無法接受我最壞的一面,那你也不配擁有我最好的一面。」
大意可能是:
「如果你想要我當你的男/女朋友,那你就要忍受我的壞脾氣!」
好吧,人並非只有好的一面,但這種論證模式仍是一種確確實實的情緒勒索!
#訴諸同情
這個技巧在兩千多年前就已經非常有效。比如說一個人假裝自己是個很不幸的人,需要別人的幫助,而我們出於同情,比較傾向去做那個人想要的事,就算我們完全不想。
我有一個好朋友想在慕尼黑慶祝三十歲生日,跟他的朋友們一起。
但他媽媽另有打算:
兒子應該跟他一起慶祝生日。
她在電話裡跟他嘀咕了一些訴諸同情的話:
「我都已經這麼老了!沒人知道我還有多久可以活。你的三十歲生日絕對是我們還能一起過的『整歲』生日了!拜託來奧斯納布呂克跟我一起過嘛!」
為什麼訴諸同情這麼有效?
父母和權威機關從小就教育我們「不可自私」,不能只想到自己,要把自身利益放在最後。我們屈服於社會的群體壓力,把這個態度內化了。
.
摘錄自《#操控與反操控》
作者:賈誠柯(Wladislaw Jachtchenko)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晚安:
會吵的孩子有糖吃、先下手為強、以愛之名進行道德綁架……,這些都是我們文化的家庭裡,特別慣用的手法。無法訴之以理,只好動之以情,但「動之以情」是一種客氣的說法,脅迫、威嚇、批評、否定……,甚至人身攻擊式的侮辱,這些形容比較貼切。
我們可以想像,當一個孩子從小被父母這樣對待,孩子可能對父母給的情緒壓力,特別難以抗拒。有些孩子在青少年的時候,開始叛逆抵抗,多少還能爭取到自己的空間—雖然叛逆的孩子,也不一定能多好過。
我真心希望我們文化裡常見的家庭劇本,可以在我們這代停止。多學習討論、懂得欣賞不同的意見、學著講道理(但不是長篇說教),進一步能試著給愛給溫暖,對整體家庭的幫助最大。
祝願您,願意讓自己成熟,因為這對什麼關係都很有用,自己內在也穩定!
.
歡迎參與贈書直播
https://www.facebook.com/Psychologist.Hung/videos/466283008055681
.
以上文字摘錄自
《#操控與反操控》
德國法律人都在使用的日常修辭邏輯與謬誤偵知法
博客來 https://reurl.cc/XejZ0M
金石堂 https://reurl.cc/KxbdaR
誠品 https://reurl.cc/ZQAZ6V
作者:賈誠柯(Wladislaw Jachtchenko)
遠流粉絲團
.
#博客來六折書展
《謝謝你知道我愛你:在關係中,面對愛,接受愛,學習愛,放下愛》優惠價180元【優惠期限:4/9】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87218
《我想傾聽你:懂得傾聽,學會不過度涉入,讓我們用更自在的陪伴豐富彼此》優惠價180元【優惠期限:4/9】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07041
《靜下心去愛:在靜定中找到自己,也圓滿身邊的關係》優惠價192元【優惠期限:4/9】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25991
《找一條回家的路:從跟家庭和解出發,再學會修復自己與關係》優惠價168元【優惠期限:4/9】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63204
《療癒誌:洪仲清與你書寫談心》優惠價:156元【優惠期限:4/9】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50127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同時也有1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萬的網紅【中国鬼怪排行榜】官方频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公众号:壮的响亮 淘宝店:壮的响亮 新浪微博:王壮撞壮壮 敬坛神仙佛道,奇闻鬼怪魔妖。感谢缘分这里是缝太窄我太胖花生瓜子配壮的响亮。最近突然火了一首神曲叫做“耍猴”,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留意啊!哇!那真是百般乐器、唢呐为王,不是升天、就是拜堂。你不得不说唢呐这个乐器真的很妖,感觉可以瞬间穿透三界。我第...
被父母 侮辱 在 邱文仁 -心理輕熟, 邁向中年強大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為何家會傷人》
最近寫論文中斷時,就來看我心研所同學推薦的「以家人之名」,正在陸續播出,真好看!
劇情是兩個失去母親的孩子,加上一個前後被父母拋棄的男孩,以兄妹三人的身份在開麵館的海潮爸爸照顧下成長,穿插愛情、親情線⋯⋯笑中帶淚,十分讚!
不過劇情有伏筆的,我也才看1/3。其實我很擔心那個只會大吵大鬧的離家媽媽陳婷,遲早會從新加坡回來...為此,曾被她拋棄的男主,常常做惡夢....雖然還沒演到,我也不由得擔心起來....
最近唸到關於父母的心理學研究,值得說一下...「為何家會傷人」。
先說一般華人社會談到父母,大部分都會感到溫暖和依戀,但為人父母也不可能是完美的,心理學家武志紅老師說:「六十分的父母,其實就是剛剛好的父母。」
我現在要講的不是一般的父母。我要講的是像陳婷這種,她提醒了我們一個「不得不面對」的事實:就是,社會上也有所謂「壞父母」的存在。這類父母讓小孩從小就充滿恐懼、自卑、罪惡感....如果沒有機會克服,負面情緒會跟到成年,甚至複製到下一代。我想,這也是這部劇的背景~
心理學家蘇珊·福爾德描述:很多時候,壞父母的做法就像在子女心裡埋了一顆有毒的種子,她把這些不負責任的父母稱為「有毒的父母」
但還是要插播一下,絕大多數情況下,父母都是我們的後盾和幸福的源頭,在「以家人之名」的情況,雖然男主角們原生的父母給予了不一樣的傷害,所幸他們....(這也是本劇想要告訴大家的吧~耐心看下去⋯⋯)
回到心理學家蘇珊,她把「壞父母」稱為「有毒的父母」。這裡「有毒」絕不是說做父母的偶爾做得不好,而是他們有慣常的壞行為模式。
她把「壞模式」分類如下:
第一種,幼稚型的父母
身為父母,有撫養、滿足孩子的物質需求、情感需求,提供安全保護等責任。而幼稚型的父母不然,他們會反過來要求孩子照顧他。孩子需要什麼無關緊要,他眼裡只有他自己過得怎麼樣?是不是自己得到滿足?(像是陳婷)。
第二種,操控型的父母
他們潛意識希望孩子永遠都不能獨立地生活。這種父母會盡力讓孩子覺得無力,他們最重要的手段,就是剝奪孩子「做決定的能力」。
在操控型的父母面前,孩子的想法跟他們自己的想法比起來,根本就是完全不重要。像是劇中「齊明月」的媽媽,就是代表類型。齊明月的媽媽主宰明月的一切,包括穿什麼衣服?念什麼書?點什麼菜?做什麼工作...
操控型的父母致力於「挫敗打擊子女的所有決定」。劇中齊明月品學兼優,面容美麗,但是對自己沒有自信...
第三種,言語虐待型的父母
絕大多數人的童年時期,父母是孩子整個世界,於是,孩子的自我評價是不是積極正向?多是取決於父母的對他的評價是好是壞。有種壞父母,喜歡用言語來虐待孩子。
我要解釋一下,這裏指的,不是爸媽偶爾發火時說的難聽話,而是「經常、慣常」以言語侮辱孩子的外表、智力、能力、自我價值...,如果研究其原因,通常是父母覺得孩子達不到他的要求所以感到挫敗生氣,這時,就以言語發洩情緒,最常見是遷怒⋯⋯對子女造成的殺傷力很大!
最後,是身體虐待型的父母
其實大部分家長都有過打孩子的念頭,只是是否控制的住。這裡指的「身體虐待型的父母」並不是前面說的,被孩子惹火而沒忍住的情形;這裡指的是「父母主動找碴、暴力相向」。暴力型父母經常「隨便找個藉口」就對孩子拳腳相加。這個情形最近社會新聞非常多,孩子變成父母以肢體暴力發洩情緒的替罪羔羊。
心理學家也指出,這些有毒的父母,面對外界可能給予的指責,也是有保護自己的策略的;
例如,策略一是「矢口否認」;
二,是推諉指責,把責任推到孩子頭上,指責「是孩子逼他們這麼做的」!
好可怕....
那,「陳婷」會回來嗎?到時候,已經長大的凌霄,該如何應對?而齊明月又會怎樣認識到自己的好?認識自己的價值呢?
這些即將而來,命運的轉捩點,把觀眾的一顆心揪在那裡!我想,這些引起你的共鳴的劇情,主角們要如何反轉,邁向幸福,也是厲害的編劇想要交給大家的價值吧⋯⋯
我目前還不是一位編劇,但我之後也要來寫,如何翻轉~~人的命運~~😊
被父母 侮辱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暴力產生暴力
被父母打的孩子感到無力。他覺得愧疚,也壓抑自己的怒氣。
輪到他成為父母後,在面對自己孩子時的各種無力感,可能會喚醒被隱藏的怒氣。回憶仍舊是無意識的,無法承受如此強烈情感的父母,會把長久以來被抑制的憤怒發洩到孩子身上。
只要我們兒時承受的痛苦未被揭露與治癒,大腦就不願冒險喚醒它們。為了要「保護」我們,不讓兒時的狂怒、恐怖和絕望爆發,大腦選擇重複我們見過的行為,更何況這個行為有很大的機會是被父母定義為「好而正確」的,我們就是這樣重複了父母的行為。我們會覺得這合情合理,或是非常絕望。心理分析已經充分釐清了這種防禦機制,並命名為「對攻擊者的認同」。
取自《最好的教養,從面對真實自我開始》
*********************************
各位朋友,早安:
昨天直播有贈書活動,趕不及昨天一起參與直播的朋友,現在可以點開連結參與。
https://www.facebook.com/Psychologist.Hung/videos/1349360795275232/
「對攻擊者的認同」是我們常見的心理現象,只要多跟家長相處,便能觀察到。但不必然要使用心理分析來談,單純從身教的角度,也就是運用接近人類本能的「模仿」功能,便能說明。
這篇是這本書的第二篇摘文,就這兩篇來說,各位不難看到,這本書的內容非常深入且紮實。我猜,不是所有人都看得懂,但只要您看得懂,收穫會非常豐厚,而且值得常常翻閱、細細感受。
我喜歡這本書,這本書使用了自我成長與教養同時並進的模式。單純只談教養的技術,常常流於操控—雖然能操控孩子的談法,相對受歡迎。
有些家長,會不斷合理化自己對孩子的口語、肢體暴力,如果關係不夠,我便不說破。這後面常常要有相當強的信任支撐,才能幫助家長體驗到,自己正在進行的無意識重複,還有自己對自己的怒氣,自己跟自己的失連……
當我們說,孩子做得不好的時候,也許我們心底深處,正在指責自己:「自己真是失敗的父母」。我們的自我否定,還有對孩子的否定,常常混在一起。只是同時間內外在因素所引發的怒氣,很可能全都指向了孩子。
如果在關係不夠的情況下,強行建議或介入,常常家長容易把被喚起的怒氣,都灌到孩子身上。說來說去,當家長習慣把情緒都導向孩子,無辜的孩子實在很倒楣,怎麼做都可以被講成不對!
祝願您,看清自己無意識的重複,然後還給自己重新選擇的機會!
*********************************
那些一再重演的經歷
【文/ 伊莎貝爾.費歐沙】
「馬修跑著過馬路,我賞了他一耳光,那是出於本能的,我不由自主就打下去了。這很正常,不是嗎?那樣過馬路很危險!我跟你保證,他這下子學乖了!」不,小孩做出危險的事時,打他並不正常。這或許是常態,因為我們的社會尚未解決暴力的問題,但打小孩既不正常,也不健康。那是認為小孩只是需要訓練的動物,我們向孩子灌輸了巴夫洛夫的制約反射。沒錯,有時候這是有用的,但也有副作用。賞一個在路上跑的孩子耳光,會讓他注意到審查他的大人,而不一定會注意到汽車,更不用說之後可能會引起的叛逆反應。
凱薩琳不由自主地賞了兒子這一記耳光,我問了她。沒錯,她小時候常挨耳光,「但從不過分」,她說道,是在她做了蠢事或危險的事的時候,她一直認為自己挨的耳光是合理的。我請她再多回憶一些,她想不出任何的狀況,反之,她記得那些耳光。
「你被打耳光時有什麼感覺?」
「我的臉發燙,我討厭我媽,我會回自己房間小聲抱怨她,想著要惡整她……沒錯,我完全不再去想自己做過的蠢事。那讓我想要偷偷去做,不要被發現,就這樣!」
臉上的灼熱感抹去了對所犯錯誤的意識,也把孩子的注意力轉移到與迫害者的關係上。在回想起慣用言論背後自己的真實經歷後,凱薩琳承認那些耳光什麼都沒有教會她,也絕對不是一種教育方式。所以,當馬修跑著過馬路時,凱薩琳到底怎麼了?她替他害怕,但不僅如此,這種情況也帶回了凱薩琳對過去相同情況的潛意識記憶。
面對一個特定情況,大腦會尋找適當的回應。雖然大腦的分析並非有意識地進行,特別是在緊急狀況下,但它會從資料庫中尋找行為模式。對相似情況的回憶可能會被活化,有哪些看過或經歷過的能引導我的態度?影像是潛意識的,但它們仍然頗有影響力。之後,大腦會很合理地從浮現出來的記憶中,選擇最不會引發負面情緒的行為。
兒子過馬路時,凱薩琳的大腦把重要的因素分類。孩子做了蠢事,他讓自己置身於危險中,我該怎麼做?大腦將這個情況與她過去經歷過的情況進行比較。以前,凱薩琳做蠢事或讓自己身處危險時,會被賞耳光。在她潛意識的記憶中,有小時候的她和她當時的情感,還有她的母親與母親的行為。在那個當下,她有兩個選擇:將自己當作那個被賞耳光的孩子,或是當作賞耳光的媽媽。她的大腦會選擇較不痛苦的行為。
只要我們兒時承受的痛苦未被揭露與治癒,大腦就不願冒險喚醒它們。為了要「保護」我們,不讓兒時的狂怒、恐怖和絕望爆發,大腦選擇重複我們見過的行為,更何況這個行為有很大的機會是被父母定義為「好而正確」的,我們就是這樣重複了父母的行為。我們會覺得這合情合理,或是非常絕望。心理分析已經充分釐清了這種防禦機制,並命名為「對攻擊者的認同」。
請勿將父母所有的態度都化簡為單純的重複。但是,知道此機制的存在,很能幫助那些受此機制所害,並為此絕望的父母不再感到內疚。
有時候,我們也會意識到自己曾經受苦,並或多或少有意識地選擇了與父母完全相反的做法。他們禁止一切?那我們就允許一切。他們強迫我們吃飯?那我們就從不給自己的孩子他不想要的。他們不設界限?那我們就選擇嚴厲!但又一次的,我們仍舊是對自己切身的經歷做出反應,而不是出自對孩子需求的深思熟慮,我們的行為是不由自主的。
意識到自己曾被傷害是不夠的,只要壓抑的情緒無法被表達與聆聽,它們就會重新活化。與父母相反的態度只反映了我們對父母的怒意,那不是一種理性的教育立場。我們常常會認為我們的教育行為是自己自由選擇的,深信自己的過去已被治癒,請勇敢地觀察與內省吧。過當行為與慣性的一面都應該能警惕我們。
在每種情況中,我們都有選擇:把自己當成小時候的自己,敢於回憶自己的經歷和有時很激烈的情緒;或者把自己當成自己的父母而拒絕這麼做—我們模仿父母的榜樣,或完全與他們唱反調。如果我們拒絕意識,那麼無意識的行動通常會對孩子不利,因為,誰想挖掘出那些沒有人願意關心的回憶呢?
我們的孩童時期如此遙遠,如果不曾踏入心理治療師的診間,我們通常不會試著認識自己的過去。我們當然有記憶,但大多時候,這些記憶既未能從它們喚起的情緒中解放,彼此之間也沒有組織與聯繫,因而無法讓我們自由。反而讓我們成為現在的樣子—一個我們既熟悉又陌生的人。我們某種程度上認識自己,「習慣」了自己的反應,但我們無法掌控它們。一般來說,我們會留下正面與愉悅的回憶,抹去痛苦的部分。忘掉侮辱、被父親訓斥時的苦惱、對處罰的怨恨、在黑暗中的害怕……我們記下了這個信條:即使那一刻感到痛苦,但父母的行為是「為了我們好」,他們對調皮搗蛋的我們做了他們能做的。我確實誇大了,但請你想一想,可以幫助我們更瞭解自己身上發生的事的那一絲真相。因為認為父母對我們的懲罰是合理的,他們的態度是出自於對我們的愛,當我們的孩子做出與我們相同的行為,做出同樣的「蠢事」或和我們一樣「任性」時,我們很可能會做出與父母相同的回應。
因為不曾意識到小時候內心的經歷,我們便找不到依據去感受發生在孩子身上的事。於是,我們也會試著以「為他好」為由,去做「對他有幫助」的事,我們越來越服從自己的教育信念,而非自己的感性,尤其這份感性或多或少被隱藏起來了。有時,我們會對自己的行為感到後悔,但卻鮮少去聆聽自己心中這道微小的聲音,尤其是當有其他更「權威的」聲音在心中迴響時。
***
暴力產生暴力
被父母打的孩子感到無力。他覺得愧疚,也壓抑自己的怒氣。
輪到他成為父母後,在面對自己孩子時的各種無力感,可能會喚醒被隱藏的怒氣。回憶仍舊是無意識的,無法承受如此強烈情感的父母,會把長久以來被抑制的憤怒發洩到孩子身上。
.
以上文字取自
最好的教養,從面對真實自我開始:法國父母最信賴的心理學家,帶你擺脫焦慮、解決親子衝突的45堂療癒課、23種高成效的對話練習
博客來 |https://bit.ly/3e0mvPM
誠品 |https://bit.ly/36wD1EN
金石堂 |https://bit.ly/36x5hXK
Momo購物|https://bit.ly/2XEGSM2
遠流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ylibfans/
.
已額滿_7/16-17免費台北市教師研習_非暴力溝通_如何讀懂愛的語言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519814295382140/
7/25高雄公益免費_善牧第五屆爸比媽咪節-親子有話好好說(高雄場)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550194072308694/
已額滿11/7 三重免費公益講座_樂讀親子共學系列講座_以善意應對青少年情緒人際問題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9917322447609/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被父母 侮辱 在 【中国鬼怪排行榜】官方频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公众号:壮的响亮
淘宝店:壮的响亮
新浪微博:王壮撞壮壮
敬坛神仙佛道,奇闻鬼怪魔妖。感谢缘分这里是缝太窄我太胖花生瓜子配壮的响亮。最近突然火了一首神曲叫做“耍猴”,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留意啊!哇!那真是百般乐器、唢呐为王,不是升天、就是拜堂。你不得不说唢呐这个乐器真的很妖,感觉可以瞬间穿透三界。我第一次对这个乐器产生非常诡异的印象是听到黄沾为“倩女幽魂”写的索命梵音,那唢呐一响就让你觉得整个世界一片乱糟糟,且雾气昭昭、妖魔丛生!再加上黄沾写的歌词,你仔细听护国法丈普渡慈航出场全是有头无尾、似是而非的佛经,南无阿弥陀…没佛!就是通篇该有的地方都没有,这真的太厉害了,把乱世景象表现的淋漓尽致。再一首就是这耍猴,同样给你一种诡异、烦躁、心神不宁的感觉!那它来自于哪里呢?其实是二手玫瑰梁龙为黄渤沈腾的电影“疯狂外星人”写的配乐,然后就看到很多视频博主,给它配上阴间嫁娶的电影画面,还挺协调!就突然想说:诶!是应该给大家讲一讲冥婚这个主题了。首先这肯定不是中国人独有的习俗,全世界每一个民族或多或少都有过这样的传统!远到欧洲中东、近到日韩东南亚…时至今日在法国都是合法的…一战的时候有很多士兵战死,他们生前的女友、未婚妻难以割舍彼此之间的爱情,就会举行冥婚!听起来是一件很浪漫的人鬼情未了。2002年beyond乐队鼓手叶世荣的未婚妻许韵姗在家中浴缸溺毙,其实死的也很蹊跷啊,毫无征兆的在浴缸泡澡时淹死了,而且身上有淤青伤痕!叶世荣以为她昏倒了,就赶紧把她抱出来放在床上打电话叫救护车,但是已经来不及了!警方也确定是意外死亡,同年10月24日举行葬礼,叶世荣就在灵堂与许韵姗举行冥婚,当年在香港也是轰动一时的事件…所以说白了就是结婚双方,至少有一方已经死亡了,古人又把这种与阴间相关的嫁娶称为阴婚。那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习俗呢?尤其是格外在意阴阳调和的中国人,风水古籍雪心赋曾言:孤阴不长,独阳不生!所以阴阳除了相对,还有相互转化和相互依存的关系,也就是说单阴单阳都是无法独立存在的。尤其是有那种宗祖祠堂的大家族,未婚而死阴阳不调是不可以进祠堂的,哪怕仅仅是一座孤坟,都会觉得影响家族子孙后代的昌盛之气!
那历史上最著名的事件就是称象的神童“曹冲”,东汉末年不但连年战乱,而且各地持续爆发瘟疫,据说鬼才郭嘉也是死于瘟疫。曹操爱子曹冲因此早早夭折,大家仔细想这个事儿,特别合情合理啊!曹操、摸金校尉、盗墓、瘟疫爆发、神童爱子英年早逝。就是当你以上帝视角纵观历史的时候,就会发现因果循环在无规律的围绕着每一个人。这一事件记载在三国志魏书:曹冲年十三,建安十三年疾病,太祖亲为请命。及亡哀甚。就是曹操亲自为曹冲筹办葬礼和祭拜仪式,伤心欲绝。文帝宽喻太祖,太祖曰:此我之不幸,而汝曹之幸也。文帝就是曹丕,安慰说:父亲节哀顺便、不要太伤心了。曹操说我当然伤心了,但是你们这一班曹氏子弟,心里都乐开花了吧?一句话把曹丕噎个半死,言则流涕…说完话便泪如雨下。为聘甄氏亡女与合葬,甄氏就是曹丕的皇后,美女“甄宓”的家族,正好也死了一位年龄相仿的女子,于是就给二人举办冥婚合葬。赠骑都尉印绶,就是给曹冲册封了官职“骑都尉”,也就是禁卫骑兵团团长。这个官职也特别有深意,曹操年轻时讨伐黄巾之乱,最开始的官职就是“骑都尉”,于是命宛候据子琮奉冲后。就是命令宛候“曹据”,曹据是曹冲同母的亲弟弟,说你以后有了儿子,要将长子过继给曹冲作为曹冲的子嗣,所以后来曹据生了曹琮,就按着当年的约定认曹冲为父。可见曹操对曹冲有多么爱惜,妻子、官职、子嗣,也就是成家立业香火延续全部安排妥当。
其实在汉朝以前很久很久,远至商周就一直有这样的习俗。周朝还曾经明令禁止禁止过,周礼说:禁迁葬与嫁殇者。就是禁止把已经埋葬的女性尸骨挖出来,嫁给未婚而死的男性。耗费人力财力,毫无意义!只是后来曹操这么一弄,就让这个习俗有了非常具体的参照。逐渐在民间流传演变,又因此形成了一个产业链条!出现了专业操办冥婚的职业叫做“阴媒或者鬼媒人”,她能把这生意整合到什么程度?认识方圆几十里各县村镇的郎中,随时知道哪门哪户有少男少女夭折,于是上门牵线搭桥,这就已经不存在什么门当户对了,请来算命先生只要生肖八字匹配即可,富户多出钱,男聘礼、女陪嫁,穷人家也愿意配合。这整个恐怖的氛围,来自于红白双喜的极端对立。大家想一想那个迎亲的场景,唢呐开路,身后有人扛旗、打番,引路之人念念有词挥洒纸钱,加上四个轿夫。全体白衣白裤的人群之中抬着一个火红的花轿。里面捆绑固定着一具红色嫁衣的女尸,就是这事不需要亲眼目睹,脑补一下就一身冷汗!迎亲队伍过门,家中几桌喜宴没有一个宾客,全是空桌空碗!双方儿女亲家一面流泪哭泣,一面互道恭喜。然后红烛、红布、红喜字,挂着白色灯笼的厅堂正中间摆着两口棺材,你就想吧…这场景…依然是那种大悲大喜、至阴至阳的极端冲撞。就这么一门恐怖的生意,为什么还人愿意干这个呢?是真挣钱,几乎是正常嫁娶二三十倍的收入,因为有意向要办的都是豪门大户,喜帖、喜饼、服装、首饰、器具、纸活、婚礼、司仪、棺椁、陪葬、墓地一条龙。总之这个阴媒可以在每一个环节上,抽水挣钱!那她当然要到处宣传讲故事,给民间造成一种,如果不办就会有亡灵怨气不散惊扰家宅的印象。但其实真正能做到我们之前描述的那么完整的全套礼仪的富户,肯定不多!唐宋两代最为鼎盛,元明清向下流传到普通百姓家就会逐渐简化,可能两个人就提前合并下葬了,迎亲的轿子也变成空轿!再之后就去掉酒席,只有两人的牌位,像晚清、民国的时候用照片或者纸扎人,这样一来也就没有大笔服装首饰之类的花费。好像之前还流传过一张冥婚的照片,但是我在看那两个人的时候并不觉得很像,感觉两个人都还挺活生生的!总之富有富做,穷有穷做也就不再拘泥于某一种固定的模式。但因为实在利润丰厚,这里面的花花就开始多了起来,真正豪门显贵有这方面的需要,匹配不到合适的怎么办?就会出现活嫁活娶的冥婚,有钱人家的公子因病离世,买一个穷人家的女儿,善良一点的挂个名分,从此之后这姑娘就留在这家当儿媳妇养着,终生不再嫁人。邪恶一点的就会把女孩活生生的钉在棺材里,入土下葬!甚至也有阴媒与郎中合谋害人的案例。
其实历朝历代也有过很多开明君主对冥婚陋俗的废除禁止,后唐明宗李嗣源就曾说:儒生的作用是发扬孝道,移风易俗。婚礼明明是吉祥礼仪,怎么可以用在死人身上呢?但是没用它始终是一个顽疾,哪怕到了现代社会,各个国家都很难禁绝。你说这个法条的边界要定在哪里呢?类似叶世荣这种确实相爱的未婚夫妻,他只单单做一个形式,一个心理上的安慰和念想,这个要判他有罪吗?所以只能从这个核心事件的周边的定性,像我国刑法有“盗窃、侮辱、故意毁坏尸体罪”而且尸骨、骨灰都算,这是要判刑的!2011年陕北延川县农民庞新明伙同多人,盗墓挖尸10具最年长的死者89岁,再经过尸体美容处理之后,伪造医院尸体出库证明和死亡证明,再分别倒卖到陕北、山西等地,根据尸体情况报价,竟然卖到5-10万人民币。更恶劣的像2016年有一个案件,甘肃男子“马崇华”杀害两名妇女,准备将尸体卖到陕北,在运尸途中被吴起县交警临检拦截时抓获…其实我有点真的想不明白这些人干这样的事情,赚了钱他真的能很安心的花吗?吃吃喝喝、孝敬父母、盖房娶妻、养育子女!我真的也挺难理解的…大概四年前吧,我的一位好朋友一个女生的导演,想过要拍这个主题的电影,让我帮忙给他捋一条故事主线,其实我当时就查了很多相关资料,后来呢!我给他描述了一个这样的故事,特别简单!一个16-7岁女孩得了绝症奄奄一息之际,就已经有中介得到了消息,来苦口婆心的劝说!最后谈定30万的高价,也是因为这家特别急需另一笔钱,给这个女孩的哥哥提亲。亲家收了礼金定了婚事,一一操办!这女孩奇迹般的病情好转出院,然后中介就找人来威胁闹事加倍赔偿,这母子二人经过一番挣扎,联手用被子将女孩闷死,这姑娘怎么也想不通,自己为什么会死在亲妈亲哥哥手里,然后哥哥喜气洋洋的办着婚礼,女孩的尸体在另一家办着冥婚。下葬入土之后这女孩一口气上来,原来只是假死,你说这命有多硬,但是命硬又有什么用呢?硬不过人性的恶,棺木之中仅有一具陌生男尸,和自己泪眼婆娑的绝望。那个导演听完故事看着我说:靠,你怎么这么阴暗?我说我他妈免费帮你捋剧本你竟然说我阴暗?后来她还是觉得太血淋淋、太压抑了,整个故事没有好人、没有希望!我自己是觉得,只有写实的绝望才会让人有深刻的反思吧!好抽奖,三枚鎏金山鬼花钱。依然是b站、油管、微博,参与评论、点赞、弹幕、投币,壮哥会统计参与者姓名录入抽奖器抽取,咱们下集再见…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syN_pVaOgUo/hqdefault.jpg)
被父母 侮辱 在 高松傑高Sir正能量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與小孫對話】黄絲無腦吹十萬人攻警總?黑户口逐個凍結?朱西長毛又被捕?禿頭陳雲侮辱張祝君嫁禍嶺南將要走佬?Youtube殺粉行動開始?|高Sir正能量08122020
YT技術限流和自動退粉,離封台不遠,請幫忙高Sir正能量?訂閱?分享影片救亡:https://www.youtube.com/jackyko1109kosir?sub_confirmation=1
————————————————————
1.【黄絲無腦】YC吹十萬人攻警總?
2.黑户口逐個凍結?朱西長毛又被捕?
3.禿頭陳侮辱張祝君嫁禍嶺南將要佬?
4. Youtube殺粉行動開始?
#現代版雷鋒
#小市民憑良心
#做實事講真相
#支持國安法
#男人幫大聯盟
#KOL100
#青年快閃社區清潔大行動
#人間記者會
#青年護旗手
——————————————————
五星正能量? 真係爆哂燈?
高Sir疑遭技術限流,請大家幫幫手:
1. 訂閱「高松傑 - 高Sir正能量」youtube 頻道 (訂閱係免費架) https://www.youtube.com/jackyko1109kosir?sub_confirmation=1 /高Sir第二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4bhcFYIoJl06PM1xzTg-QQ?sub_confirmation=1 ;
2. 撳?搶先睇;
3. 贊好並留言支持;
4. 將影片分享開去;
5. 贊好高Sir微博: https://weibo.com/jackyko1109。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vfroy8I6OwU/hqdefault.jpg)
被父母 侮辱 在 心靈語坊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冷冰冰的話,要加熱了說,
顧及別人的自尊,
把別人的自尊放在第一位。
-----------------------------------
☯【禪心】修鍊口德,就是修鍊自己的氣場!
http://a88.piee.pw/GAYJB
https://u.nu/gxoq
口能吐玫瑰,也能吐蒺藜。
修鍊口德,
就是修鍊自己的氣場,
一身正氣才能好運多多。
歡迎免費訂閱 "心靈語坊" 影音 https://goo.gl/zp0G0k
華語好歌*超級好聽*~ 有字幕~卡拉 ok https://goo.gl/MgJTKJ
最新影片請訂閱 心靈語坊 LINE ID 【 @a0931695598】
歡迎免費訂閱 "綠野花香" 影音 https://goo.gl/NRsrJj
心靈語坊 粉絲團 歡迎按讚 https://goo.gl/KYwHh9
歡迎加入 心靈語坊 社團 https://goo.gl/ugNWIL
歡迎加入 心靈語坊 (紅) 社團 https://goo.gl/UuKJy1
傷感情歌 https://goo.gl/TVHriU
*************************************
歡迎免費訂閱 心靈語坊 官網 LINE ID 【 @a0931695598】
將會第一時間收到 "心靈語坊" 最新發佈的影片。
背景音樂~~
********************************************************
lrc 歌詞
******************************
【禪心】修鍊口德,就是修鍊自己的氣場!_20190410
古人云:
口能吐玫瑰,也能吐蒺藜。
修鍊口德,
就是修鍊自己的氣場,
一身正氣才能好運多多。
口德好才能運勢好,
運勢好才能少走彎路,
多些成就。
惡言不出口,苛言不留耳。
這是我們應該具有的修養,
這樣才能化腐朽為神奇,
風生水起好運來。
出言不慎,駟馬難追,
傷人傷己,
運勢必定越來越差。
下面這十種糟糕的
說話方式一定要戒掉。
一、戒多言
病從口入,禍從口出。
說話不要太多,言多必失。
墨子告訴我們,
話不在多,
會說話的人總是
在恰當的時機說出恰當的話。
二、戒輕言
言不可輕說,
若說話更改,不如不說;
言不可輕諾,
若應諾更改,不如不諾。
不要輕率地講話,
輕言的人會召來責怪和羞辱。
不要輕易向人許願。
輕易許願,會喪失信用。
三、戒狂言
不要不知輕重,胡侃亂說。
胡侃亂說,往往後悔。
四、戒直言
不要不顧後果地直言不諱,
否則也會引起麻煩。
直話,要轉個彎說,
冷冰冰的話,要加熱了說,
顧及別人的自尊,
把別人的自尊放在第一位。
五、戒盡言
說話要含蓄,
不要不留有餘地。
知人不必言盡,
留三分餘地於人,
留些口德於己。
責人不必苛盡,
留三分餘地於人,
留些肚量於己。
六、戒漏言
不要泄露機密。
事以密成,語以漏敗。
對於一些關係他人
或組織秘密的事,
切忌不可泄漏,
這是操守和人品問題,
也容易造成嚴重的後果。
七、戒惡言
不說無禮中傷的話,
不要惡語傷人。
古語說,
刀瘡易沒,惡語難消。
惡言惡語給人心理上造成的
傷害遠甚於身體上的傷害。
八、戒矜言
矜就是自大、自以為是。
老子言:
「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
自我誇耀的人抵消了功勞,
妄自尊大的人不會長進。
也會招致別人的厭惡。
九、戒讒言
讒言就是背後說壞話,
挑撥離間或者惡意誹謗、
貶低和侮辱別人。
十、戒怒言
生氣的時候不要說話。
因為這時候說出來的話
傷人傷己,
說出去的話,潑出去的水。
所以,要三思而後行。
*******************************
心靈語坊 心靈天使 米米 美玉
華中音樂網 綠野花香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57-c9h5LeTo/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