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罵完孩子好愧疚?親子教養作家羅寶鴻:可以做這件事補救親子關係,讓孩子覺得自己被在乎、有價值】
衷心感謝未來Family電子週刊訪問羅老師,以下是這次訪談的內容:
…………
親子教養作家羅寶鴻兒子念大班時,他送兒子跟同學一起去上足球課。原本孩子上得很開心,有一天突然就不想去了,「為什麼不想踢了?你之前不是踢得很開心嗎?」兒子才說出因為之前搶球時被大哥哥撞倒受傷,因此感到很害怕,不想再踢足球了。
羅寶鴻選擇同理、接納孩子的情緒,「爸爸知道你害怕,害怕沒有關係,我會一直陪著你。」在羅寶鴻的鼓勵下,最後兒子鼓起勇氣開心的回到球場上踢球了。
羅寶鴻將他和兒子的故事,寫成繪本《爸爸,我不要踢足球!》,透過具體的情境,文末提供父母重要的教養觀念和心法,如何了解孩子內心真正的想法,同理和接納孩子。
*「這有什麼好怕的?」孩子只好壓抑自己的情緒
當羅寶鴻看著眼前的兒子,因為害怕而退卻,彷彿看到小時候的自己。小時候羅寶鴻和朋友一起玩,遇到排擠和霸凌,回家跟爸媽說,爸媽卻說:
「要玩就不要哭,要哭就不要玩!」
羅寶鴻只好選擇不要玩。但其實他的內心很受傷、委屈,沒有人理解他的情緒。
羅寶鴻指出,小時候害怕卻不被接納的經驗,造成他後來成長過程中很害怕人群,在人群裡總覺得不自在、不想說話,寧可一個人獨處;再者,也害怕人際關係出現衝突。長大後,羅寶鴻花了很多時間和力氣做改變,才變得不害怕人群。
羅寶鴻指出,當孩子感到害怕恐懼時,大人習慣用講道理的方式:「這有什麼好怕的?勇敢一點,快點去!」孩子為滿足大人的期待,只好壓抑自己的恐懼,表面上看起來好像沒事,但日後遇到事情,很容易選擇逃避或退縮、不去面對。
當受傷的大人變成父母後,看到孩子害怕時,「很容易挑起大人自己內心的種種情緒,甚至討厭眼前害怕的小孩,」結果又用以前自己被對待的方式來對孩子,「你怕什麼?有什麼好怕的?」
羅寶鴻指出,「如果爸媽可以接納孩子的情緒,當孩子感覺到自己被理解、被在乎,慢慢地孩子的內在也會愈來愈穩定,教養也就沒那麼難了。」
* 對孩子的愛不會寵壞小孩,少了規範才會
羅寶鴻投入蒙特梭利教育將近20年,隨著接觸的家長愈來愈多,羅寶鴻發現,一個大人的內在及其原生家庭都會影響這個大人的親子關係,於是深入研究正向教養和薩提爾模式,希望幫助家長也幫助自己。
羅寶鴻育有8歲的兒子,他花很多時間陪伴孩子,在日常的教養中落實蒙特梭利教育的理念,也融合正向教養與薩提爾模式,常在臉書上分享教養的心得。
羅寶鴻觀察,很多爸媽不知如何表達愛,習慣用講道理和指責的姿態,「你怎麼這麼不小心,媽媽不是跟你講過嗎?」明明大人是心疼孩子、在乎孩子,卻說出傷人的話。有感於此,羅寶鴻寫了繪本《媽媽,你還愛我嗎?》,希望親子共讀時,能夠傳遞彼此內心的愛,改善親子關係。
有家長認為,太多的愛會寵壞小孩。羅寶鴻強調,「愛本身沒錯,問題在於如何表達愛的方式;給孩子愛與尊重,絕對不能少了自由與紀律。」
「蒙特梭利教育強調自由與紀律,好比硬幣的一體兩面,缺一不可,」羅寶鴻說。簡單來說,給孩子自由之前,必須先設立清楚規範;給孩子自由但未設規範,或是只規範孩子卻不給任何自由,這些都會讓孩子產生偏差。
「自由必須建立在合理的限制之上,教孩子學會尊重自己、尊重別人、尊重環境。」例如,在《媽媽,你還愛我嗎?》書中,孩子亂畫牆壁,出現不尊重環境的行為時,大人當下必須提醒他,適時制止孩子的不當行為。
* 在家裡貼海報,提醒自己多說「正向語言」
孩子為什麼會出現不當行為呢?羅寶鴻表示,通常是因為孩子內心「歸屬感」與「價值感」不足,想要吸引大人的關愛、關注。羅寶鴻不諱言,孩子出現不當行為的當下,爸媽管教孩子的難度很高,「需要高超的話術和很安定的內在。」
他建議爸媽兩件事,「第一,當下能好好說,就好好說。第二,如果不能好好說,要罵就罵兩句就好。」
羅寶鴻在家裡的飯廳貼了一張大字報,上面寫著「正向的語言:肯定句、鼓勵句、關懷句、禮貌句、詢問句,負向的語言:命令句、責備句、質問句、否定句、威脅句」,提醒自己多說正向語言。
「爸媽如果都和孩子說負向的語言,長期下來孩子的歸屬感和價值感愈來愈低,覺得自己不被在乎、不重要、沒價值,不是個好孩子,」羅寶鴻說。「當孩子能夠學會自愛、自重,他就能夠尊重別人、愛別人。」
羅寶鴻舉他和兒子的幾段對話為例,對孩子說正向語言,孩子立刻就會去做,效果明顯。
(一)吃早餐以前,孩子還沒照顧寵物:
✗:「你又忘記起床後要做什麼事了對不對?」(質問句)
○:「你知道起床之後要先做什麼嗎?」(詢問句)
(二)吃完早餐想要看iPad,但還沒寫作業:
✗:「寫完作業才可以看!」(命令句)
○:「寫完作業就可以看囉,加油!」(鼓勵句)
(三)客廳還沒整理,兒子想跟爸爸玩:
✗:「先整理好客廳,你看這麼亂!還沒整理好,我不跟你玩!」(命令句+責備句+威脅句)
○:「好喔!客廳整理乾淨就可以玩囉!」(鼓勵句)
* 每天睡前3件事,增溫親子關係
當父母的難免修練不夠,看孩子不乖罵了他,或是不自覺又說了些威脅句、命令句。羅寶鴻建議,爸媽落實「睡前3件事」,跟孩子說3件今天爸媽想要感謝他的事情,讓孩子在一天結束前獲得正向的回饋。
羅寶鴻強調,不一定要孩子今天表現得多棒、多優秀,才要謝謝他,有時孩子做到該做的事、負起應盡的本分和責任,爸媽也可以表達謝意。
「當我們願意去感謝孩子,孩子就會覺得他的努力被看見了,他是值得被愛的、有價值的。」相反地,當一個孩子很努力,但他總是被批評、指責、數落,沒有任何讚美,會削弱孩子的歸屬感和價值感。
羅寶鴻提醒,如果孩子這天被罵,更需要在睡前給些正向的回饋。例如:沒有收玩具,被媽媽罵快去收;爸媽可以這麼說:
「謝謝你今天被提醒以後,馬上去收玩具,很努力地想做個好孩子…」「謝謝你願意接受媽媽的提醒,謝謝你願意負責任地把東西收好。」
「每個人內心深層都希望自己變得更好,」羅寶鴻說,「爸媽若能每天做到睡前3件事,加上日常生活中儘量使用正向的語言,多說肯定句、鼓勵句、詢問句,孩子真的會進步!」
羅寶鴻不諱言,有時候他也會生氣、不想講睡前3件事,但講的當下,會意識到其實兒子一直很乖、很努力,對孩子的心會變得柔軟。
* 有情緒時別教養,快做「3A情緒急救」
「父母有情緒的時候,不要做教養,」羅寶鴻說,當親子有衝突或爸媽有情緒時,若忍不住罵小孩,罵兩句就快閃,儘速對自己進行「3A情緒急救」。
羅寶鴻解釋,所謂「3A情緒急救」為覺察(Aware)、承認(Admit)、允許(Allow)自己的情緒,幫助自己靜心。
例如:剛罵完小孩,你可以深呼吸,覺察自己身體以及內心的感受,並且去命名這些情緒。若是感到愧疚,就告訴自己「我承認自己的愧疚」,深呼吸告訴自己「我允許自己的愧疚,我願意陪伴感覺到愧疚的自己。」
「當情緒被語言辨識、命名出來後,大腦皮層的前額葉就能夠執行調節情緒的工作,這個情緒就可以被釋放,」羅寶鴻說:「看起來不難,但執行起來不容易!只能不斷的練習。」為人父母,就是持續不輟的修練啊!
#羅寶鴻的安定教養學
#羅寶鴻的安定教養繪本
被寵壞的孩子心得 在 丁寧 Ding Ning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好或不好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好或不好的時候,沒有忘記自己是誰。」
今年金馬入圍名單一公佈,我心涼了一截。
坐在回彰化的車上,黃昏的景緻,孩子們的吵鬧,馬修穩定的神色,漸漸昏暗的光線.......我在想:「老天要教我學習什麼?」
今年提名很多次,我某個程度被寵壞了,好像我ㄧ出手就要怎樣一樣。
我把我自己搞大了。
有些人的體質適合得獎,但有些人的體質就要非常小心得獎,我就是那種要很小心的人。
我的底氣很強,我的驕傲我的自以為是,其實我自己很清楚。我在金馬得獎之後瘋狂慶功一整晚,第二天我就提醒我自己,得獎是一時的,但千萬不要落馬一世。
今年金鐘獎我是很想拿,不知道是不是有一種集點的概念或是什麼,我的領獎感言我很早就準備好了,而且不斷地反覆練習,我觀察到我的舉動,我知道我有多想要拿到這個獎,而且一副勢在必得。
當我知道不是我的那一霎那我的第一個反應是:「這是要我從中學到什麼?!」
失敗可以學到的比成功得多太多。
從金鐘獎過後我就一直在想這個問題。
我把我這兩年來所接觸到的劇本劇組工作狀態,好好的想了一遍。
但是畢竟,人是有盲點的,特別是在一個看似「對的」位置上的人。
那一天上老賈的課,老賈說:「能夠進入一個困難的動作並沒有什麼了不起,你最重要的學習,是從進入這個動作之後開始的。
你如何穩定在這個姿勢裡面?你必須要注意身體多少的細節?你如何在這個細節裡面調整、控制、探索你的身體?然後,舒服的待在裡面。」
我每次演戲的時候都很舒服,入圍的時候也很舒服,但是沒有得獎的霎那我就不舒服了。
如同我在一個姿勢裡面沒有辦法得舒服的待著,那這個姿勢對我來說就沒有意義了。
任何角色,演員、母親、老師都是。
我一直很喜歡我的「任何一個」工作,是因為我可以在裡面看到我沒有看過的自己,我喜歡探索、瞭解、啟發我自己,這也是我對生命充滿熱情的原因。
身心合一連結,身體學到的心靈也會受益。
無論你做什麼、做到了什麼,成功的或失敗的,只要你不斷回到自己最初的想法,最初的熱情,最初的「為什麼我要做這件事」,從起點的視野往前看,你就可以知道你現在的姿態是不是正確的了。
自信讓你回到自己,狂妄拖你遠離自己。
無論你走到多遠,遠離自己的初衷就是不正確的了。
還好,我回來了。
之後看了大多入圍的作品,嗯,評審是公平的。
#孤味
#勿忘初衷
#失敗能學習的很多
#丁寧新書我不要完美只要完整成為自己七堂課教你從失敗中成功
#粉絲頁按讚買書分享自己來
被寵壞的孩子心得 在 隱藏角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唐僧教養態度讓我收到很多認識的長輩熱心建議:「開扁就好了還囉嗦這麼多?」也勸:「適當的情緒跟暴力是必要的」,而且警告 #你這樣沒做為只是把孩子寵壞。
隱藏角色身為戰後嬰兒潮的下一代,適逢經濟蓬勃發展,唸小學一個班有五十幾個同學,一年級有快二十個班,同學一定有兄弟姊妹,獨生子是極少數的年代下,孩子們均分到的教育資源是多麼的有限,我就是被體罰長大的孩子。
但是,以前我的父母並非不愛孩子,當時沒有安穩受教育的環境,他們沒有資源(家母當時甚至是不識字,完全沒有受過教育),可以像現在一樣用人權保障搭蓋的網路,有心就可以獲取育兒知識,面對孩子的教養,只能也只會用老方法:「先打再說」
當時我被體罰的主要原因是偷跑出去玩電動,因為屢勸不聽,直接綁在樓梯扶手用細竹枝抽到哭不出聲音,大腿、臀部都是破皮出血,用手擋的通通不算,重打。
那時候我覺得大人根本沒空管你,但是一定有空打你,以前老姊的反抗最來勁,國中了還是照樣被打,但是不用脫褲子,讓我們兩兄弟好一陣羨慕。
體罰自助餐吃到飽之後,我有學到教訓,修正行為了嗎?
當然有啊,我學到了絕對不能被抓到,更用心觀察去玩電動的時機、路線、開發爸媽不知道地點的隱密店家,還有編撰更合理的理由來爭取玩電動的時間差。
你能想像,一個小六的孩子在周末說要去圖書館看書,還會真的裝模作樣的騎著腳踏車到圖書館,並且用眼角餘光確認到跟蹤在後面的媽媽安心了,騎著摩托車朝向回家的方向之後,立刻離開圖書館直奔電玩店。
而一回到家就把從圖書館借來的書放在客廳顯眼的位子,立刻洗澡換衣服,把全身的煙味洗掉(當時公共場所沒有禁菸,電玩店內會放菸灰缸),確認父母看到我放著的書之後,「不經意」的分享了一些閱讀心得,然後說什麼時候要還書,創造下一次合理的出門理由與時機。
一環扣著一環,瞞天過海啊...可能造就了這棚在面對各種人際狀況發生時,會多想好幾步的連環手法,但我相信這絕對不是父母的初衷。
所以,用 #情緒讓孩子就範、用 #暴力讓孩子懼怕 這些作法,就從我們這代終止吧,因為它真的 #不能改變孩子的想法。
共勉之。
(圖說為:我不要離開親子館,我要繼續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