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看到這紙會議通知在網路轉傳,一夜輾轉難眠。
今天早上10點,新竹縣各鄉鎮長、代表會主席和議員將齊聚,對大新竹升格表達意見與看法。身為支持升格的一份子,我想請問各位前輩們:
1、是反映真實民意,還是飯碗保衛戰?
2、下次公投是2023年,如果支持升格,請支持楊文科縣長的修法建議。還是你們根本反對升格?
3、升格後建設資源會增加,你們反對嗎?
因為求學來到新竹,到清大唸書,出於對公共事務的興趣,2007年進入長昌競選總部擔任工讀生,一路參與公共事務,在市民支持下擔任議員,公共服務工作的場域都在新竹,深知大新竹生活圈因事權分治,帶給民眾許多困擾,更阻礙區域發展。因此,自林智堅市長提出大新竹合併倡議,當天楊文科縣長隨即表達贊同,並加碼必須修法升格為台灣「第七都」以來,我幾乎投入全部心力堆動新竹升格。
有人笑我傻,說我神經病。以我的選區來說,升格之後,要在眷村榮家藍營鐵票倉競選議員連任,兩席變一席,空間瞬間少不只一半,岌岌可危。讓人心裡難過的是,許多選民、支持者告訴我,原本西區的和諧,恐怕就要在我為新竹升格的努力奔走之下,蕩然無存。
面對一樣的壓力,我很清楚這紙公文代表什麼。合併升格之後,各鄉鎮市公所及代表會都將重組,稍後這場會議,現場將會有許多民代自認代表選區民意,試圖以各種說法拖延,讓這次升格的黃金機會破局。我想請他們再看清楚科學的民調結果,不分縣市將近六成民眾贊成,甚至新竹縣比新竹市的支持度更高。
面對議員席次銳減,我也是自身利益受損者,但為新竹發展而持續推動升格直轄市,寧可失業也要升格,雖不敢說是置個人死生於度外,至少可以算是大公無私。希望民代前輩們再想想,是自己的飯碗、派系的山頭重要,還是持續生活在這片土地,我們子子孫孫的未來重要?
我想也會有會議成員持續提出,應該透過公投來歸納民意。我疑惑的是,目前為止,在新聞媒體及網路上,對「竹竹合併升格」,沒有人表達反對。提出一個沒有反對方的公投案,加上公投法第23條明訂,「公民投票日定於八月第四個星期六,自中華民國一百十年起,每二年舉行一次」,下次公投的時間將在2023年,也只是在拖延,而這樣的拖延,將讓縣市分治問題持續無解,讓中央資源挹注持續極度不符大新竹稅收比例,更會讓竹科及台灣錯失全球半導體供應鏈重組之經貿局勢下的大好良機。
也許你們今天會說,升格後城鄉差距將擴大,其實不然,升格後新竹餅做大了,新竹將獲得更多資源。資源分配的關鍵是施政者的規劃,只要有妥善運用,城鄉差距不會比現在更嚴重。
昨天看到銘傳大學李碩敏老師在媒體發表對新竹升格議題之評論,其中提到,「新竹縣市合併,根本不應該是個政治議題,而是台灣科技產業,一舉數得永續發展的重大抉擇」。竹科工作者及廠商不斷在因分治所造成的交通、水源、消防、土地取得、都市計畫、甚至颱風假問題裡內耗,這些成本難以計量,卻實實在在拖住了產業進步的腳步,面對國際競逐半導體領先地位的同時,我們還能以諸多政治考量,算計新竹的未來嗎?
正確的事就該趕快做,而不是想盡辦法拖延!希望大家都可以客觀地站在人民生活、城市發展、國家面對國際競爭的角度來思考、討論新竹升格,不要讓滿天飛的政治口水抹煞了林智堅市長、楊文科縣長的初衷。
新竹合併升格,是所有人的期待,每位民代都是透過民主選舉機制產生,以民調等科學的方式獲知之民意也高度支持,就請各位前輩們放下自身利害關係,一起為大新竹升格為直轄市努力。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34的網紅桃園市議員簡智翔,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智翔的議會質詢-衛生局、勞動局(10/25)】 #電子菸無法可管 上次教育局的質詢當中,智翔詢問了電子菸的校園問題,今天則針對菸害防制的主管機關衛生局來請教,由於電子菸目前處於法律上的模糊地帶,即使要等《菸害防制法》、《藥事法》修法,桃園市應該也可以先以地方自治條例的修改來進行,內涵包括: ...
衛保組清大 在 CSR在天下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永續是好事,好事跟錢不一定會衝突 U20學長姐回校給你問】#明道中學
一個人一生平均會花8萬個小時在工作上,台灣青年氣候聯盟TWYCC(Taiwan Youth Climate Coalition) 理事長張寒瑋一開場,就對著台下上百名中學生說,「所以我在這,回來跟大家分享這一路我怎麼思考和決定自己職涯發展。」
張寒瑋從清大生命科學系、分子醫學所畢業後,就到台灣頂尖企業台積電工作,工作滿兩年,她又給自己一年gap year、重新思考未來想做什麼。
怎麼跟永續工作掛鉤上的?張寒瑋在台上秀出一頁簡報,上面寫著李奧納多曾說過的一段話:
「我們現在所面對的氣候變遷、真實事件不是一部電影,我們不能假裝知道結局……我們請求你保護它,否則我們和我們所珍愛的生物,終將成為歷史......」
張寒瑋說這是關心氣候變遷的起點——李奧納多監製拍攝的紀錄片《洪水來臨前》(Before the Flood)。
2016年出品的《洪水來臨前》,揭露了地球在近代的全球暖化現象,並以科學和人性的角度來分析其影響和可能的後果,藉此望能喚起大眾意識。
#一路投入不同永續議題的社會工作
參與「國際氣候發展智庫(ICDI)」、「Skills for U」關注台灣技職教育發展,參與「無條件基本收入(UBI)協會」,直到現在組織起 #台灣青年氣候聯盟(TWYCC)。
TWYCC是台灣第一個 #以青年為主體 的環境非盈利組織,四大核心價值包含氣候變遷、青年力量、非營利和資訊分享。
#學弟妹提問:雖然學姐說錢非萬能,可是當我們在升學和工作選擇時,都會遇上家長或是社會的質問:「做自己想做的決定,不會餓死自己嗎?」
張寒瑋直面回應:「那就去認識自己,如果偷懶都讓別人決定,那也要承擔相對應的後果。人會變是很正常的,請對自己誠實。」
她最後強調,「關心永續是好事,而好事跟錢不一定會衝突 。」她舉例 #B型企業 的興起,就是一種方法,致力使「人們的商業活動發揮對社會及環境的正面影響力(people using business as a force for good)」。
會後有快十位學生留下來,向CSR@天下記者鄭宇茹還有寒瑋提問。每個提問都被好好接下來並得到回應。
U20校園巡迴小組,倒數第二場收穫滿滿地結束!
講者/張寒瑋;活動主持/鄭宇茹;攝影、紀錄/阮怡婷
【評論】國際經驗結合在地創意,台灣青年讓氣候行動落地的六大訴求 https://bit.ly/335hJNl
U20前進校園,帶學長姐回母校後,好奇今年論壇要怎麼徵選嗎?
【先來了解】台灣青年用哪些創意逆轉氣候危機? https://bit.ly/2OSIH7C
#U20國際青年論壇 #2021搭上世界保衛號
#CSR在天下 #企業社會責任 #CSR #環境永續
#張寒瑋 #台灣青年氣候聯盟 #氣候變遷 #SDGs #氣候行動
衛保組清大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氚水入海?你別怕!
日本政府不顧國內環保團體與周遭國家的反對,前天(4/13)突然宣佈,將從2022年開始,排放福島核電廠已經儲存超過120萬噸的「核廢水」。
凡是使用核電廠,都會產生核廢水,有的排入海中,有些固態化之後,埋到地底下,可能是因為成本的關係,日本政府決定使用「排入大海」的方式處理,奇怪的是,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居然還出面幫日本「背書」,強調排入海中,是各國的慣用做法。
真的是這樣嗎?
今天的暐瀚觀點,特別邀請到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核工博士」,現任清華大學原科院院長李敏博士,為大家解惑。
李院長說,台灣的核能廠,確實也將「氚水」排入海中,但是都在「標準值」以下。
國際原子能總署給的標準,是「每公升6萬貝克」以下,就能排入海中。另外世界衛生組織WHO則是規定,只要氚含量在「每公升1萬貝克」以下,就能飲用。這次日本承諾,將來排入海中的「氚水」,將達到「每公升1500貝克」以下的標準,這標準,比IAEA的標準,還要嚴格了40倍。
但氚水進到海域之後,魚會碰到,最後人還吃魚,這太危險啊!
李敏博士說,氚的「生物半衰期」,其實短則一天,長到十天。如果你真不小心,吃進含1500貝克氚的食物,第二天,就會直接變成750貝克了。
李博士認為,大家其實不用擔心。
這集的暐瀚觀點,與現在台灣、韓國、中國大陸的「主流意見」,完全不同。事實上「排廢水」的問題,確實也分為「核能」、「政治」跟「食安」三個層次。
核能專業上,或許像李院長說的,其實不用太擔心。但政治上,國家領袖得有「態度」,在飲食上,民眾更是有「就算你跟我說很乾淨,但我也絕不想吃」的感受問題。
就事論事、理直氣和。
只要日本真的做到「每公升1500貝克」,氚水入海,其實,是不用太擔心的。
暐瀚 2021-4-15 de 台北
品觀點 20:00 見!
衛保組清大 在 桃園市議員簡智翔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智翔的議會質詢-衛生局、勞動局(10/25)】
#電子菸無法可管
上次教育局的質詢當中,智翔詢問了電子菸的校園問題,今天則針對菸害防制的主管機關衛生局來請教,由於電子菸目前處於法律上的模糊地帶,即使要等《菸害防制法》、《藥事法》修法,桃園市應該也可以先以地方自治條例的修改來進行,內涵包括:
一、未滿18歲不得吸食或持有
二、不得販售給未滿18歲者
三、明定禁菸範圍
四、相關罰則
衛生局也表示會進行研議,期待後續發展。
#食品檢驗費時
現行的食品檢驗流程費時過久,以農藥殘留檢驗來說,需要多達20-30天的過程,這產生的問題就是常常檢驗完了,菜也賣完了,根本無法即時銷毀不合格產品。雖然衛生局也計劃從2019年下半年開始,規定送驗日期要在採樣日期的五日內,送至委外檢驗單位,那到底何者是自行檢驗?哪些項目是委外? 如何能有效地縮短取樣到送驗的流程,去及時把關食安?
且不合格品的複驗是以下一年度來做,是否太久?以環保局在稽查違法廠商時,會採取限期改善,並不定期的到工廠視察改善狀況,智翔認為在食品的檢驗上,應可參考其作法。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食用冰與冰品的不合格率在過去幾年都佔約近四成,為不合格品比率最高者,如果說像便利商店,或是品牌咖啡業者、速食店等都能確保冰品食用安全,那一般的冰品業者應該也能做到,是否請衛生局規定合格的做法,或是建立示範點來輔導業者?
#清大交大亞東到桃園設立醫院
據報載,桃園與清大與交大簽訂意向書,亞東醫院也有意願來桃園開設,想就桃園長期缺乏醫學中心等醫療資源,向衛生局詢問目前進度為何? 可能會規劃於哪個行政區?
局長則回覆,清大會在大園區,捷運A16站附近的機關用地;交大則是A19站,計劃上以學校為主輔以一些診所;亞東則是會在內壢開設,期程方面,還在等待土地取得,所以也希望衛生局這邊繼續努力。
#長照人力不足
照管人員人員配置不足,造成流動率高的惡性循環,依照規定超過每150-200人須配置一名照顧管理專員,所以想請問衛生局如何提供更多誘因,降低長照人力的負擔。局長也提到,會往加薪、增額的方式辦理,提升整體長照的環境。
#高空墜落與違章工廠的勞權保障
由於今日僅剩的時間不多,所以快速詢問勞動局,桃園在重大職災的案件數與高空墜落的比率在六都中屬於偏高,對於高空墜落有無預防方式? 勞檢處回答,從今年開始營造業的勞動檢查歸勞檢處,所以從今年開始檢查數量變多,職災的案件數也有下降。
而同樣與建管單位有關的違章工廠議題,上次消防局提到,只要建管單位提供名單,就會去稽查消防安全,所以這邊也希望勞動局可以跟建管單位合作,對於有勞動安全疑慮的違章工廠或是其他工作場所,可以有更積極的作為來保障勞工安全。
最後關於外送平台的事故頻傳,智翔希望勞動局可以研議外送員權益保護專案小組,以專案協助相關事故與勞動權益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