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復活的星期二有二十八個 】一年逾期三次以上
⠀
你知不知道你在每個星期二,只有星期二,的時候都在做什麼?這是一個有點珊瑚色的問題。此刻,我重新顯示每一則我在星期二發佈的貼文,發現星期二的我原來那麼創作。星期二哪來的時間創作?或許應該說,我喜歡在星期二的時候假裝自己是完成的,是有餘裕的。唯一能讓我看起來自由的事情只有寫。
⠀
太多人來問賈桂琳的事了,最近一個相關的訊息是:「很想要這本詩集。若不能購買的話能否到府上借閱?」撇除賈桂琳只是一個貓那樣的藉口的可能,這訊息令我想起那些佳話:學長姊們會到國家圖書館,預約借閱似乎在某個深處的《備忘錄》。書不能攜出館,於是小心翼翼捧著,拿去影印,幾個人圍著一本書禱告啊什麼的,然後把它供回某個想像中的書架去(沒有人能確定,因為書是交給館員)。曾幾何時聽說國家圖書館的《備忘錄》也不外借了,剩下這個故事在圖書館界流傳。
⠀
我提這事的意思是,大家知道怎麼申請 ISBN 嗎?習慣偷些時間的方法是,在書真的排好之前就把部份內容、目錄、書封等資料傳真給國圖,附上書名作者等必要資訊,幾周後收到碼號以便設計師使用。書成之後,國圖要求回寄該書兩份存參。我酷愛這個過程,愛到至今仍特意要到超商使用一台萬能機器的傳真功能進行這一切。不管是不是出版社發行,書總得有個 ISBN 碼才有那個懂的樣子。像喝薑母鴨的湯之前要先往碗裡倒個半碗米酒那樣懂。
⠀
我是說,《鼻音少女賈桂琳》的 ISBN 碼是真的。是我自己去申請的。
⠀
也就是說,國家圖書館是借得到賈桂琳的。而且我那時候好像故意出錯,寄了各一個顏色三本過去。
⠀
你真的不用來我家。唯一的問題是台北好像又顯得更倨傲了一點,以及我不確定國圖後來選了哪個顏色的賈桂琳供調閱?她們會輪流嗎。她們會等到其中一本破舊到退休了才換人嗎。上國圖網站搜尋,顯示她們在中庫 B。中庫 B 是在哪裡?
⠀
如果要從我星期二寫過的東西裡選一篇最愛的,我會選:
⠀
⠀
⠀
❝「市區的家的屋頂很博愛。它是個好幾棟公寓連在一起的屋頂。手上拿著小時候明明在超商就買得到的即可拍,包裝上煞有其事的用英文寫『有閃光燈!』還加上驚嘆號,像迎面走來的大叔對著你大喊『我有雞雞!』那樣。有閃光燈很偉大嗎?聽說即可拍在九〇年代停產了。也許九〇年代是一個能把什麼事都說得很偉大的年代,不像我們,我們沒有什麼事好說了,連在路上找人聊天都顯得沒有創意。
⠀
屋頂再上去還有屋頂。爬上鐵梯,那裡有一些看起來比下層的天線更偉大的天線,還有一些比地上的植物更糜爛的植物,它們纏在一起,樓下住戶的電視訊號也許摻了不少維管束裡的生物電流。都是一樣的,雨水通過莖來到葉子,晚上八點的連續劇通過天線來到你的房間,然後我們就可以一起活下去了不是嗎?
⠀
天開始黑了,即可拍只有二十七張底片。當然還有明天,可是九〇年代已經用完了。也許我該重複強調我有雞雞的這件事,因為也許將來,由於缺乏利潤、科技進步或者消費者習慣等等因素,雞雞就在某天像即可拍一樣停產了也說不定。」
⠀
⠀
⠀
最後三天。
⠀
⠀
⠀
⠀
⠀
⠀
▍三十歲特設企劃|鏡子問題:分享你所擁有的詒徽線上展 ‧ 公開徵件
⠀
這個時代。每個人都擁有一些別人的片段。截圖。訊息。照片。限動。錄音。再怎麼默默無名的人。都有一點什麼存在別人的硬碟裡。
⠀
點進連結。上傳任意你所擁有的。與蕭詒徽相關的內容。可能是和朋友聊天時聊到。可能是聽講座時偷錄。可能我簽過你的六孔畢業紀念冊。可能是滑交友軟體發現這傢伙手寫我的作品當頭像。可能在公車上看見台北文學什麼什麼的節錄公車詩。
⠀
徵件上傳自九月二日三點零二分。至九月三十日三點零二分截止。我將會把收到的內容以線上網頁形式公開展出。那就是我所不擁有的我。在我以外的地方到處出生的我。
⠀
是。你們都是我的作者。
⠀
⠀
▍投件連結入口
https://c0ujkxyqs3l.typeform.com/to/QaLzFqdd
▍比較有趣的投件連結入口
https://iifays.com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如果你手痛,想像手變大,或想像手變小,疼痛感會改變嗎? 答案是~會! 透過想像,你可以改變生理的感知,更可以療癒自己喔~ 收聽頻道:https://www.youtube.com/user/koobforbooks ========================== 【2018/3/22開課】《...
行書體英文 在 Retep’s 旅外飛行員の小聯盟 方面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夢想場景總看不膩」
永遠都記得在當流浪飛行員時最愛的場景,曾幾何時總幻想自己就在面前這台後推的噴射機上。不管飛機大小,不過哪家航空; 能承載夢想就行,能不要乾瞪眼就好。過幾天,在這條路上載浮載沈的我總算稍微夢想成真了。
原本信奉封閉的航空信念在走過這一遭才發現很多都只是台灣航空環境與既得利益者為了利益而偽造的航空夢。更扯的是就算時至今日還是有人依舊奉為圭臬。最近聽到最扯的是:”如果你已經四十歲,與其花退休金轉換跑道還是飛興趣飛輕航機就好⋯” ;”只要有千萬存款人人都能在美國區間航空當機師!”媽呀這種攔阻別人夢想實踐還以為很懂海外航空產業的「航空專家」騙術推陳出新。雖然覺得不關自己的事,常常看到走頭無路的流浪機師在找我討論過去錯誤的決定與該怎麽彌補之時,那些專家繼續往後面的肥羊下手的那副嘴臉還一堆人前仆後繼。
喔對了,最近有人也問說如果準備要去美國學飛,需要先在台灣上課先修嗎?
我想了想,給了以下答案:現在飛行資訊很容易取得,尤其上YouTube 超多免費英文教學甚至直接在飛機上一邊飛一邊解析飛行觀念,你大可頂多買一本原文飛行書自行看影片(其實在美國帶飛最後也是叫學生上去看影片);一邊練習聽英文一邊自學。你別以為先修飛行課是一條捷徑,因為你以為先付錢得到的方便,最後都會在你赴美飛行後,全部該還的都吐得有剩,而最終飛行路該負上責任的也只有你自己而已。
飛行路上的磨練不是真的在飛行才學得到,在為自己飛行生命找到延續的過程中,也無形中訓練你的Decision Making 與Situation Awareness,找對老師讓你順利起飛;找錯專家讓你一輩子只有體驗飛行,吹自然風騎腳踏車還不能儀器飛行。
#飛行專家
#體驗飛行
#流浪機師
#看文有感
#準備起飛✈️✈️✈️
行書體英文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好書推薦《#彈性習慣》部落格文末抽書 2本
最近我聽到一個很有意思的故事,有一個女生透過上健身房養成運動的習慣,某天她在教練的指導下本來要做 12 個伏地挺身,前幾次還能做滿的她,這一天卻連 6 下都做不到,她感到十分氣餒。是意志力不夠堅強嗎?還是飲食跟睡眠沒有調整好呢?如果越做越退步,還要維持這個習慣嗎?故事的謎底到文章最後再揭曉,我們先來談談「建立習慣」這件事。
部落格圖文 https://readingoutpost.com/elastic-habits/
Podcast 用聽的 https://readingoutpost.soci.vip/
.
【這本書在說什麼?】
《彈性習慣》的作者是自我成長領域的暢銷作家史蒂芬.蓋斯(Stephen Guise),他喜歡以以腦神經科學與認知心理學的研究文獻為背景,加上有趣的文筆,幫助許多讀者突破學習障礙。在這本書裡,他要告訴我們堅持好習慣的秘訣,是讓習慣變得更有「彈性」。
他認為要有效養成習慣,不能只仰賴意志力去堅持,而是要善用聰明的彈性策略。也就是設定三種難易程度不同的目標(垂直彈性),挑選三種不同類別的活動(水平彈性),讓自己每天都可以依據自己生理和心理的狀況,選擇最適合、最有動力的目標去執行。
書中從目標的設定、動力的應用、擬定目標策略、執行策略的步驟,一步步教讀者透過彈性的原則來建立自己理想中的習慣。以下介紹五個書中讓我印象深刻的觀點,以及我實際用在自己的生活之後帶來的改變。
.
【1.放棄死板的單一目標】
作者發現人們對於「目標」時常存在著一個迷思,會覺得總要訂出一個「最好的目標」,甚至是「一體適用」的超級目標,才能代表自己是個有目標有衝勁的人。但事實是,生命不斷流動且充滿了變化,為什麼得死守僵化又難以維持的習慣呢?一定有更好的方法才對。
因此,他提倡以三個水平選項和三個垂直目標,取代傳統單一目標唯一的成功條件。隨著自己每天狀態的不同,我們可以選擇放寬選擇的範圍,適時地改變目標。重點不是緊盯著單一目標不放,而是善用更加靈活的策略,讓自己持續採取行動、不斷前進。聽到「堅持」,往往會讓我們聯想到「自律」,然而作者對自律有另一種解釋。
.
【2.自由才能帶來自律】
這本書的推薦序是由我很欣賞的《高產出的本事》作者劉奕酉所寫,他提到書中的一個重點讓我深受啟發:「是自由帶來自律,具備選擇的自由,才能持續地自律。」讓目標的設定和執行保持彈性,就能讓我們感受到更多「選擇的自由」,如此一來,就會自然而然養成自發性的行動。
作者史蒂芬在書中強調:「你不能覺得自己是目標的奴隸,而是要立志成為他的主人。奴隸每天都過德心不甘情不願,只有從奴役中解放,擺脫任何形式的束縛,才能活出人生。」自律正是奠基在自由之上,透過正確的步驟慢慢練習,我們就能活得自在又有自信。
如果你覺得自己總是難以「自律」,倒不如想想是否你給自己訂的目標不夠「自由」?又或者,你所訂下的目標,真的是你內心想要的嗎?還是只是跟別人比較之後,替自己強加的目標呢?談克服完美主義的《完成》這本書有一句我很喜歡的話:「為不在乎的事情努力,叫做壓力。為了所愛的事情努力,叫做熱情。」不要讓目標成為了壓力的奴役,要反過來讓自己成為目標的主人。
.
【3.通往成功的多線道】
傳統定義上的成功很像「單線道」,時常是一個遠大的目標,似乎只要完成了就可以站在山頂上振臂高呼。但是彈性習慣的定義之下,通往目標的路上允許「多線道」。作者發現當我們能把目標拆解成三種不同的等級,有助於天天執行不中斷,比起單線道的奮力衝刺,採取多線道的彈性策略,反而能讓我們更加持之以恆。以下舉例書中的三種目標等級設定方式:
有做總比沒做好的「迷你目標」:迷你目標的甜蜜點在於,每個目標都容易達成,讓你感受到自己有在前進,也能獲得完成任務的成就感。無論當天自己的狀況再差,都可以持續透過小目標取得一些安慰。例如每天睡前看5頁的書。
令人佩服的「進階目標」:進階目標要有一定的難度,是一種會讓你感到「這樣的目標值得追求」的程度。持續達成中等目標,會讓人心生佩服,而且產生更多的動力和能量。雖然目標提高、成功率降低,但伴隨而來的成就感可以彌補動力。例如每天睡前看20頁的書。
振奮人心的「菁英目標」:菁英目標是大部分人夢寐以求的成果,也是值得挑戰的最高階目標。當你達成這種程度的目標,你會覺得自己離理想中的自己邁進了更大一步。偶爾在你活力充沛、動力十足的時候,就可以嘗試達成菁英目標,此時的成就感會遠高於迷你和進階目標。例如每天睡前看50頁的書。
.
【4.其實,壞日子更重要】
如果某一天我就是狀態不好該怎麼辦呢?作者提醒到,那就依據「彈性」的原則,直覺地選擇今天、此時此刻最有動力的目標。每天的體力與情緒有高有低,作息應該要隨之調整。重點不在於死守每一天的單一目標,而是讓自己無論日子好壞,總是能保持動力做出符合目標的活動。
《原子習慣》的作者詹姆斯‧克利爾(James Clear)也曾經說過:「『壞日子』比『好日子』還來得重要。如果在你「不想要」這麼做的時候,仍然能持續寫作、運動、冥想或烹飪,那你就能維持住這個習慣。」如果在自己狀態最差的日子,你都還曾採取的行動,那麼在狀態好的日子肯定更沒問題了。
在英文裡面有兩個片語可以用來說明這件事,迷你目標可以保證你持續「出現」(Show Up),而不是一心想著用進階/菁英目標跟別人「炫耀」(Show Off)。因此,作者認為要做到「持之以恆」這件事情,關鍵就是要把入門標準放低,低到再怎麼樣你都不能有藉口錯過的那種低。
|不管成果有多小,不要放棄任何一天。
.
【5.實現承諾能帶來自信】
作者提到:「承諾是兩面刃,有風險,也能帶來收穫。半途而廢,你就會看不起自己;實現承諾,就能增加自信。不過守信所增加的自信心非常有限,失信造成的傷害卻是如雪崩一般驚人。」這句話不只適用於達成個人目標這件事,在人際關係上的效應更為明顯。
話說回來,很多人在設定了目標之後,往往因為挑戰失敗,就對自己失去信心。結果,就好像自己背棄了自己的「承諾」一樣,感覺自己不再可信,陷入惡性的循環。重新建立自信的方式,是透過一次又一次成功地守住承諾,來累積對自己的信任感。然而彈性習慣的方法可以幫你達成這個任務。
做出承諾前,先選擇微小而且容易實現的選項,逐步累積完成的任務和對自己的信任。過程中,偶爾挑戰進階和菁英目標,讓自己持續在「建立自信」和「獲得成就」的感覺中持續前進。很有意思的是,雖然乍看之下沒有驚天地泣鬼神的進展,可是長期累積下來,反而在不知不覺間持續朝目標前進。
.
【這本書帶給我的改變】
起初讀完本書的時候,我曾經懷疑這麼簡單的概念,為什麼要用一本書的篇幅來說明。後來我試著套用在自己的生活習慣上,產生了不同的想法。過去半年來,我一直在追蹤自己每天的三項習慣:睡眠時間、運動時間、寫作字數。但是每個月的成功率,總是在五到七成之間徘徊。
我試著用最簡單的策略,不貪求一次把目標展開成三個垂直目標,我只展開成兩個。我把它稱作是彈性習慣的簡化版:「微彈性習慣」。
睡眠時間:原本是每天晚上睡滿七小時才達標。後來我改成:「迷你目標」晚上六小時加午睡半小時、「進階目標」晚上睡滿七小時。再怎麼樣也要強迫自己午睡。
運動時間:原本是每天起床做30分鐘瑜珈。後來我改成:「迷你目標」30下伏地挺身和3分鐘拉筋、「進階目標」30分鐘完整瑜珈。即使前晚睡不好,晚起床也能5分鐘搞定運動。
寫作字數:原本是每天寫500字讀書心得。後來我改成:「迷你目標」iPhone語音輸入法轉文字,隨興抒發心情、「進階目標」500字讀書心得。面對加班和臨時急事時,還是能抽出一點時間寫出點文字。
我一樣用「子彈筆記」的方式追蹤自己的習慣完成度,原本的標記方式必須要完成目標才能劃上「X」,後來我把標記方式改成:「迷你目標」劃一撇斜線「/」,「進階目標」才劃上完整的「X」。從七月初執行到最近,這個簡單的改變,讓我的紀錄不再有空白的「.」標記,取而代之的是滿滿的「/」和「X」。
對我自己心情上的改變也很明顯,以前無法完成當日習慣的時候,索性放棄整個不做,反正就留著空白之後影響完成率。久而久之對完成率反而失去重視。改採用微彈性習慣後,我感受到每天再怎麼樣都能有進展,對待習慣追蹤更加重視,因為我充滿信心可以把它「劃好劃滿」。
.
【做不滿伏地挺身的女生】
回到文章開頭的故事,那個女生正氣餒著沒辦法做滿伏地挺身的自己,懷疑自己是否還能堅持這個習慣。喝了口水之後,她的教練問了:「你是不是最近生理期要來了?」她點了點頭,但還沒有意識到這有什麼影響。
教練繼續說道:「你要懂得去聆聽身體的聲音,女生生理期前體力本來就會比較差,你不必氣餒,也不必硬撐。因為硬撐反而更容易受傷,更糟的是心裡會排斥做重訓。」這時候她理解到,接納自己的狀態,不要過度批判自己,容許一定的彈性。因為放長遠去看,健身是為了自己的健康,目標是為了讓自己能夠維持前進的動力和方向。
這個故事是 Podcast「劉軒的 How to 人生學」的某集節目〈自律,不能單靠你的意志力〉製作人 Keira 分享的親身經驗。這集節目跟這本書談到的觀念有很多異曲同工之妙的地方,有興趣的朋友滿推薦給你收聽參考。
.
【後記:當個常勝軍】
《彈性習慣》這本書提供了很簡單具體的策略:三個水平選項和三個垂直目標,取代傳統單一目標唯一的成功條件。「彈性」不僅僅能增加靈活性,它還能提高你對於壓力的恢復力。透過彈性策略,你就能隨時保持優勢和動力。幫自己設定不同的水平和垂直選項,讓你擁有「選擇的自由」。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你是第一次想透過讀書的方式學習如何「建立好習慣」和「戒除壞習慣」,我仍推薦自我成長界的經典之作《原子習慣》做為你的第一本書,其中的智慧和策略之精華很難有其他書能出其右。如果你已經讀過《原子習慣》,那麼《彈性習慣》可以幫你補充一些額外的觀點,更進一步優化自己的習慣計畫。
最後,彈性習慣也是培養「意志力」的絕招,因為無論颳風或下雨,你都沒有放棄的理由。如同作者所說:「只要你每天都付諸行動,至少達成小型的目標,就已經是一個常勝軍。」接下來,你的人生就只有兩個結果:成功,或是非常成功。
.
Kobo 購書連結:https://bit.ly/3rQ22FD
Kobo 電子書7折代碼:WAKIHABIT
使用期限:8/4~8/10
.
《彈性習慣》是2021第二季的讀者選書,成為贊助者即可參加投票
用行動支持瓦基 >> https://readingoutpost.com/support/
.
感謝 時報出版綠活線 提供抽獎贈書
行書體英文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如果你手痛,想像手變大,或想像手變小,疼痛感會改變嗎?
答案是~會!
透過想像,你可以改變生理的感知,更可以療癒自己喔~
收聽頻道:https://www.youtube.com/user/koobforbooks
==========================
【2018/3/22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2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啟點文化 #心理學 #人際關係 #凱宇 #人生成長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Oo4plnnXSBw/hqdefault.jpg)
行書體英文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人際維基】熱賣中!!
買桌遊從這裡~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把複雜的人際互動,變成有梗的心理遊戲!
玩家一致推薦!趣味十足,立馬學會換位思考!
好感賦予機會,信賴帶來好運,個性不合照樣合拍!
改編專業的心理學理論,不用長篇大論,也能掌握人際關鍵!
怎樣才能讓個性不合的人照樣合拍?!
「我常覺得跟同事相處很累……」
「為什麼我常得罪人,有些朋友到最後就沒再聯絡了……」
「是不是我的人緣不好……」
「很多事情你都想叫對方改,可又怕說了傷感情……」
那些你不好說出口的話,就讓遊戲代替你表達~
你想知道差別待遇是怎麼來的嗎?
為何老闆對隔壁同事比較好?為何好事都沒有我的份?
你想爭取又怕別人多說話,糾結只會讓自己更內傷。
現在有了這套遊戲,不需要再用「沒緣分」安慰自己,
你將馬上掌握人際之間的「眉角」,讓關係不再卡卡的~
認識一個人,就像在關係中開了一個帳戶,
當我們認識一個人,彼此之間便存在一個「隱形戶頭」,
雙方都是所有人,能夠在這個戶頭中存錢或提款。
發生讓彼此開心的事情,就是存款;
倘若有誤會、爭執,造成彼此的不快,就是扣款。
喜歡,是一切關係的起點~《好感存款》
信賴,才能讓關係開花結果~《信賴資產》
人際關係是一連串感受的互動與交流,
而感受的背後是許許多多的評估與計算。
我們到底是怎麼計算的?
以及要怎麼知道自己算對了?
人際中的危機,就由人際維基為你翻轉解密!
這款遊戲針對5種人格特質,設計出24種不同的角色,
引導我們進入「換位遊戲」的情境,
在遊戲中不知不覺學會「換位思考」。
原來,人際關係的建立都是可以透過「好感」與「信賴」來累積。
遊戲人數:4人
適合年齡:12歲以上
遊戲時間:約60分
遊戲設計:裘凱宇 溝通心理專家
語言版本:中文
遊戲配件:
154張牌、4張計分卡、全開彩色遊戲盤、4隻蠟筆、1顆骰子。
內含規則說明書(繁體中文與3分鐘動畫說明)
★啟點文化榮譽出品★
深耕成人溝通教育,匯集多年實務經驗!
將複雜的人際理論變成有趣的互動遊戲,一玩就能破解關係的盲點。
遊戲設計精巧、規則簡單好懂,讓您一玩就上手!
#啟點文化 #心理學 #人際關係 #凱宇 #人生成長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foxTzteYGsQ/hqdefault.jpg)
行書體英文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人際維基】熱賣中!!
買桌遊從這裡~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把複雜的人際互動,變成有梗的心理遊戲!
玩家一致推薦!趣味十足,立馬學會換位思考!
好感賦予機會,信賴帶來好運,個性不合照樣合拍!
改編專業的心理學理論,不用長篇大論,也能掌握人際關鍵!
怎樣才能讓個性不合的人照樣合拍?!
「我常覺得跟同事相處很累……」
「為什麼我常得罪人,有些朋友到最後就沒再聯絡了……」
「是不是我的人緣不好……」
「很多事情你都想叫對方改,可又怕說了傷感情……」
那些你不好說出口的話,就讓遊戲代替你表達~
你想知道差別待遇是怎麼來的嗎?
為何老闆對隔壁同事比較好?為何好事都沒有我的份?
你想爭取又怕別人多說話,糾結只會讓自己更內傷。
現在有了這套遊戲,不需要再用「沒緣分」安慰自己,
你將馬上掌握人際之間的「眉角」,讓關係不再卡卡的~
認識一個人,就像在關係中開了一個帳戶,
當我們認識一個人,彼此之間便存在一個「隱形戶頭」,
雙方都是所有人,能夠在這個戶頭中存錢或提款。
發生讓彼此開心的事情,就是存款;
倘若有誤會、爭執,造成彼此的不快,就是扣款。
喜歡,是一切關係的起點~《好感存款》
信賴,才能讓關係開花結果~《信賴資產》
人際關係是一連串感受的互動與交流,
而感受的背後是許許多多的評估與計算。
我們到底是怎麼計算的?
以及要怎麼知道自己算對了?
人際中的危機,就由人際維基為你翻轉解密!
這款遊戲針對5種人格特質,設計出24種不同的角色,
引導我們進入「換位遊戲」的情境,
在遊戲中不知不覺學會「換位思考」。
原來,人際關係的建立都是可以透過「好感」與「信賴」來累積。
遊戲人數:4人
適合年齡:12歲以上
遊戲時間:約60分
遊戲設計:裘凱宇 溝通心理專家
語言版本:中文
遊戲配件:
154張牌、4張計分卡、全開彩色遊戲盤、4隻蠟筆、1顆骰子。
內含規則說明書(繁體中文與3分鐘動畫說明)
★啟點文化榮譽出品★
深耕成人溝通教育,匯集多年實務經驗!
將複雜的人際理論變成有趣的互動遊戲,一玩就能破解關係的盲點。
遊戲設計精巧、規則簡單好懂,讓您一玩就上手!
#啟點文化 #心理學 #人際關係 #凱宇 #人生成長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wCCDv_kP97s/hqdefault.jpg)
行書體英文 在 【英文書法】小寫a~z連接練習✍️ - YouTub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Calligraphy01.com 英文 書法課程:https://goo.gl/X1D5U8 Line ID:@RXU3583V (前面@要加 ... 其實紙張擺的非常的斜 ,相對的角度也比較不好抓,斜體.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