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幾起令人遺憾的交通事件,凸顯出既有交通規範的補強與加強執法刻不容緩。
日前新北市新莊區一位女性行人與男友通過行人穿越道時,遭未禮讓行人的小貨車撞擊,送醫後不幸身故。另外,有從比利時來台的朋友,在駕車赴太魯閣和日月潭旅行途中,遭兩輛砂石車超速逼車,成為台灣最不堪的風景。
這兩起交通事件,引起許多國人關心,特別是車輛未禮讓行人造成的憾事,更令我們萬分痛心。檢視近10年來行人交叉路口死亡人數的趨勢,自2017年的低點後,2018、2019的這2年確實不減反增,去年甚至已經將近重回2016年的高點。
這些數字,每一個的背後都承載著難以計量的遺憾和悲痛,我們除了痛心,更須下定決心、有所作為。佳龍昨天在交通部召開會議,要求確實督導相關單位,並積極與地方政府、警政機關、營建署等單位協調,務必用最快的速度、拿出有效的對策。
大致先就以下幾個會議重點,向各位國人報告:
① 加強並擴大路口路型檢討:
除改善易肇事路段的路型、標誌、標線之外,亦檢討行人安全所需之庇護島、縮短行穿線步行距離、行人穿越線退縮(減少轉彎視野死角),以及行人號誌增設與秒數調整。這部分責成運研所、公路總局於1個月內,與內政部營建署等中央、地方相關單位協調,研提出共同加強辦理之計畫。
② 重新檢視「公路路線設計規範」:
指示公路總局於1個月內謀求提升設計安全之道,如有修正需求,可提修正草案進行規範修正。
③ 協調加強執法並推動科技執法:
為提醒車輛駕駛於路口要停讓行人先過,我將委請政務次長帶領道安會,正式拜會內政部警政署請求協助,期能與地方警察機關合作加強執法;另,道安會也將增列預算補助地方政府,加速推動路口影像AI科技執法,針對車輛違反號誌指示之各類違規行為,進行24小時取締。
④ 擴大車輛未禮讓行人之罰則:
現行「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已明訂罰則,針對車輛駕駛於行人穿越道或轉彎時,不禮讓行人優先通行而導致傷亡者加重刑責;交通部將進一步推動增訂,車輛駕駛只要在未設有禁止行人穿越標誌之交岔路口未禮讓行人,也納入罰則範圍,並儘速完成法制程序,呈行政院核後送立法院審查。
⑤研提不適任駕駛退場機制:
指示路政司、運研所針對2013年取消普通駕照定期(每6年)換照制度後,如何針對不良駕駛、或屆滿75歲須換照前身心健康即有重大變化之駕駛,限期提出建議方案,並建立重新評估之機制。另外,責成相關單位,通盤檢視國內/外提升道路安全之駕駛執照管理經驗,並加強與相關產業溝通,凝聚各界共識後研提適當方案。
⑥道路建設工程結合人行安全:
檢視生活圈建設計畫及前瞻計畫提升道路品質之建設工程,納入辦理人行安全設施、事故熱點路口及路段進行改善,避免重複施工。
⑦由道安會1個月內研擬「高齡者交通事故防制精進計畫」行動方案,針對高齡者事故的好發原因,擬定改善方案。
因為前陣子,道安會根據數據統計,發現高齡者行人身故人數,占行人身故人數之比例高達7成,因此請我協助拍攝影片,宣導行人在路口等候穿越道路時,最好稍微後退遠離道路邊緣,以避開車輛轉彎時可能產生內輪差的危險;在車輛駕駛若有分心、疲勞或操作不當等疏失時,行人也得以自我保護。
這個影片其實只是一系列道安宣導的主題之一,僅從擷取片段來看,容易造成部分觀看者的誤解。在此重申,該影片絕非在宣導「人要讓車」,而在於提醒長輩們的自我防護觀念,以避開可能應變不及的狀況,如大車轉彎的內輪差事故。交通部對「行人優先」的原則並未改變,道安會長期宣導汽機車在路口應減速及停讓行人。對於本影片造成誤會,我除了請道安會澄清,也指示未來應更加強「行人優先」的宣導。
佳龍過去在擔任台中市長任內,都親自主持市政府的道安會報,如今也同樣主持交通部的道安會議,原因無他,惟「人命關天」而已。首長的重視,才能督促各機關嚴正面對定期的道安數據報告,並重視、落實道安委員的提案和意見,保障更多民眾的安全。
最近的幾個事件造成的不幸,以及過去兩年多來攀升的數字,都警惕我們正視面對、且必須更加努力,才能讓每一趟的啟程和返家路途更安全。
行人穿越道 有效 範圍 在 陳薇仲 基隆市議員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第19屆第2次定期會總質詢|一起打造友善城市!】
大家好!最近真的是忙翻天,除了參與式工作坊與宣傳外,更重要的是我們正在審基隆市政府196億元的預算,審預算與監督是議員的本分,而這些都是大家的稅金,當然要好好研究,所以我和團隊真的是沒日沒夜的在研究預算,並針對預算與施政計畫提出建議,之後也會整理重點來跟大家介紹、說明~
上週五是我的總質詢!因為上述原因😢,因此拖到今天才來和大家重點摘要我總質詢的重點,第一次我的總質詢是針對社區關懷據點、住院醫師納入勞基法、勞動處與勞動權益還有跳蛙公車介面與通勤、交通資料建置分析,還有整個城市觀光來討論。而這一次總質詢,我們還是從社區出發,從公共空間、生活品質提升、人本城市來討論要怎麼從各部門建立友善的城市!
以下說是重點摘要,但資訊真的太多很難幾個字說明白,因此文章比較長,請大家慢慢閱讀。誠摯邀請大家一起來監督我、監督市政府😎,並提供更多的建議,一起來推動友善城市!!
🎠鄰里公園誰負責?
薇仲上任快一年的時間,收到非常多關心公園的朋友針對公園的陳情,除了希望有共融遊具與參與式設計外,更多的就是公園維護的問題,例如設備與清潔的問題。目前兩公頃以上的公園由都發處公園管理科來管理,兩公頃以下公園由各區公所管理。
大家住家附近最常使用的公園多數是屬於小型的公園、由各區公所管理,但大家知道嗎!今年開始,我們各區公所才新增了一點點公園維護的經費,以安樂區公所來說,今年新增的248萬公園管理維護費,主要僅針對安樂區「五座」稍大、由區公所維護管理的公園:進行一年度四次的除草(然後錢就用完了)。
你會問,剩下的公園捏?那設施壞了怎麼辦?日常的清潔維護只能靠里長和社區志工的愛心來維護,如果設施壞了或需要更新,多數由里長都會把心力放在遊說議員上,請議員來「指定」「建議款」(建議款是什麼?懶人包:https://tinyurl.com/y4e8dgeg ),來除草、整理公園環境。沒有收到議員關愛(或沒有票)的公園與使用者,就真的只能靠社區自發性的維護。
👋談到建議款就要廣告插播👋:如果你和家人鄰居是公園的使用者,關心公園的改善與維護,不要再苦等議員的「關愛」惹!(你不一定等的到辣!)歡迎來參加:【百萬預算❤️我們決定】https://tinyurl.com/ucgs6bf ,用這筆570萬、大家繳納的稅金,自己動手來決定公園的改善與維護計畫喔!
所以除了建議經費過少的問題,我也提到,民政處和各區公所應該參考國內外的案例,讓社區居民可以自發性的來維護公園,我提到英國和荷蘭的例子,並不是說公部門因為經費不足就可以把維護責任丟給民間與社區,而是要投入許多專業資源的支持:例如空間規劃、設計的協助,參與式工作坊的直接民主帶動,並提供維護相關的法規、專業知識,讓大家可以參與公園的設計與維護,更重要的,是透過公共空間的共同參與,凝聚社區的認同感並培力公民參與!
🐈浪浪貓咪怎麼辦?
「社區有很多浪浪不知道該怎麼辦?」是我們常常接到的詢問和擔心,目前,TNR(Trap誘捕–Neuter絕育–Return回置)是所知能有效控制流浪動物增加數量的最人道方法,我針對社區浪浪貓咪及TNR相關計畫的規劃來跟市府進行討論,以包含公司協力、積極溝通和教育與培訓等幾個關鍵要素的臺北市的TCCP(臺北市街貓友善照顧行動方案)作為參考方案,並檢討基隆動保所的關於流浪動物問題的經費、人力和教育問題。
基隆目前能夠協助進行TNR或是TNVR的團體少,動保所處理流浪動物問題的相關預算沒有明顯提升,其他預算也難以支持足夠的專業人力,及提供社區足夠的教育資訊、志工訓練和正確觀念倡導文宣,更難以補助團體進行公私協力的TNR相關計畫,臨時會有提到的臨時人員薪資提升問題也未反應在明年的預算編列上。
針對公私協力以及預算人力提升部分,市府會向其他縣市取經,也可以和有豐富經驗的團體接觸並配合,人力和預算的部分市府也會持續努力。臨時人員薪資提升部分,市長回應正在進行討論,整體市府臨時人員的薪資要一起檢討、提升,需要審慎來評估,但方向上是支持且會持續處理。我們肯定市府的態度,也期望能夠在明年的預算中,看到整體市府臨時人員的薪資提升,以及TNR相關計畫的規劃及預算的提升。
💦污水佗位去?
大家知道我們生活(洗澡、洗衣、洗碗、排泄)產生的污水和小吃餐飲店的廢水最後都排到哪裡去嗎?基本上應該是污水下水道管線,透過污水處理,把這些涵蓋了垃圾、排泄物、污染物的水處理過,才能回歸水循環,不至於造成巨大污染。我們現在在討論的海洋、河川污染和塑膠微粒,除了未處理過的工業廢水(偷排放)造成外,,更多是由住家和小吃產生的污水(包含有清潔劑和未油水分離的水)直接排入河川和海洋所造成的,除了造成生態浩劫和環境問題外,也會造成我們的公共衛生問題,這也是有些水溝和田寮河、旭川河、基隆港會這麼臭的原因!
因此,我也特別利用這次總質詢機會和市府討論污水管線的佈建,目前基隆的污水下水道接管率是35%左右(沒有百分百喔!!),在近幾年中央營建署補助相關經費新建污水下水道管線、增加污水管線普及率,目前基隆已經進入第三期施作範圍,預計在2023年完成五期施作、達成60%的接管率。
大家都不希望自己製造的廢水是造成公共衛生問題和環境污染的元兇,一定急著想知道自己住家到底完成污水管線接管了沒,我很遺憾的說,針對資訊公開的部分,目前基隆工務處網站上僅更新到二期施作的範圍,針對資訊公開與市民知情權,真的有非常多要改善的,我也在總質詢中有請處長要將更新最新的接管進度,並用圖面資訊顯示方便大家查詢進度。
而目前新建的污水管線越來越多,代表著需要維護的管線越來越多,從2019年的例子來看,如安樂區櫻花社區出來的大污水管線就因為後續接管戶數多、年久失修而壞掉而造成污水滲漏,對公共衛生造成很大的疑慮,然而,因為2019年管線維護經費不足,我們從受理陳情至今,承辦單位都說污水管線維修費已經不夠,無法修理,等到2020年(也就是現在審的預算)才將櫻花社區外公共管線的問題納入維修範圍。另外也因為管線是早期新建,一開始還查不到管線正確位置,必須土法煉鋼去確認,也造成工程的困難。
針對管線維護的議題,從上述例子來看,我認為目前的經費和市府內的編制(沒有污水管線維護科)還不足以支應後續越來越多管線維護的費用,因此我也在總質詢中提到依照《下水道法》和《基隆市污水下水道使用費徵收自治條例》(十年前就制定了!!)並參考其他城市就推廣徵收污水處理費作為污水管線的處理費用(台北市從普及率86%就開始徵收污水處理費、高雄市也從35%普及率開始徵收),就和水費一樣,必須由使用者付費,這個觀念一開始推行當然不容易,但我們必須開始認知到大家一起分擔這些污染與處理的成本,才可能讓我們的衛生環境更好、生活品質才會提升!
🚲人本交通行不行?
今年基隆市交通事故件數大幅成長,代表我們的交通正快速惡化。尤其是年初高齡者行人事故頻繁,市政府也很努力提出對策、執行護老專案。但我們呼籲除了檢討「人」的因素,改善交通設計才是根本;尤其這次播放在辦公室周遭拍攝用路人都遵守號誌仍差點被撞的危險影片,相信市府主管也是看得心驚膽顫。
因此,我們希望設計交通時,能以「人本交通」的精神去規劃。譬如新北市已擴大辦理、友善過馬路需要較長時間的族群的「觸動式延長行人號誌秒數裝置。或是許多縣市都已在做的彩色行人穿越道,以及行人專用時相、行人穿越道退縮等。此外也建議應該完成智慧運輸系統,以維持道路服務水準。
然而處長回應會以人為本、兼顧用路人權益並盡力執行,但不良的交通設計時刻威脅著市民生活,期待交通處盡快完成研擬及規劃。
🌈一起打造性別平等城市!
上個月底,非常開心我和幾位議員同仁一起成立了基隆市議會促進性別平等連線!這次總質詢我也針對連線成員都非常關心的「國小非正式課程時間(例如:晨光活動)校外志工入班」相關問題跟教育處進行討論。
先前我們以公文詢問教育處針對校外團體於非正式課程時間入班,是否有個校合作團體的相關統計,是否有相關統計,並未得到統計資料的回覆。此次總質詢教育處則回應目前有18所小學和校外志工團體配合,學校會針對非正式課程時間入校的志工團體進行檢核,教育處不會直接介入。我們希望針對非正式課程時間,不管是入班的校外團體、課程及教材內容,教育主管單位應該都要有所掌握,並針對非正式課程時間防範違反《教育基本法》或《性別平等教育法》狀況有相關配套措施。
行人穿越道 有效 範圍 在 陳薇仲 基隆市議員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第19屆第2次定期會總質詢|一起打造友善城市!】
大家好!最近真的是忙翻天,除了參與式工作坊與宣傳外,更重要的是我們正在審基隆市政府196億元的預算,審預算與監督是議員的本分,而這些都是大家的稅金,當然要好好研究,所以我和團隊真的是沒日沒夜的在研究預算,並針對預算與施政計畫提出建議,之後也會整理重點來跟大家介紹、說明~
上週五是我的總質詢!因為上述原因😢,因此拖到今天才來和大家重點摘要我總質詢的重點,第一次我的總質詢是針對社區關懷據點、住院醫師納入勞基法、勞動處與勞動權益還有跳蛙公車介面與通勤、交通資料建置分析,還有整個城市觀光來討論。而這一次總質詢,我們還是從社區出發,從公共空間、生活品質提升、人本城市來討論要怎麼從各部門建立友善的城市!
以下說是重點摘要,但資訊真的太多很難幾個字說明白,因此文章比較長,請大家慢慢閱讀。誠摯邀請大家一起來監督我、監督市政府😎,並提供更多的建議,一起來推動友善城市!!
🎠鄰里公園誰負責?
薇仲上任快一年的時間,收到非常多關心公園的朋友針對公園的陳情,除了希望有共融遊具與參與式設計外,更多的就是公園維護的問題,例如設備與清潔的問題。目前兩公頃以上的公園由都發處公園管理科來管理,兩公頃以下公園由各區公所管理。
大家住家附近最常使用的公園多數是屬於小型的公園、由各區公所管理,但大家知道嗎!今年開始,我們各區公所才新增了一點點公園維護的經費,以安樂區公所來說,今年新增的248萬公園管理維護費,主要僅針對安樂區「五座」稍大、由區公所維護管理的公園:進行一年度四次的除草(然後錢就用完了)。
你會問,剩下的公園捏?那設施壞了怎麼辦?日常的清潔維護只能靠里長和社區志工的愛心來維護,如果設施壞了或需要更新,多數由里長都會把心力放在遊說議員上,請議員來「指定」「建議款」(建議款是什麼?懶人包:https://tinyurl.com/y4e8dgeg ),來除草、整理公園環境。沒有收到議員關愛(或沒有票)的公園與使用者,就真的只能靠社區自發性的維護。
👋談到建議款就要廣告插播👋:如果你和家人鄰居是公園的使用者,關心公園的改善與維護,不要再苦等議員的「關愛」惹!(你不一定等的到辣!)歡迎來參加:【百萬預算❤️我們決定】https://tinyurl.com/ucgs6bf ,用這筆570萬、大家繳納的稅金,自己動手來決定公園的改善與維護計畫喔!
所以除了建議經費過少的問題,我也提到,民政處和各區公所應該參考國內外的案例,讓社區居民可以自發性的來維護公園,我提到英國和荷蘭的例子,並不是說公部門因為經費不足就可以把維護責任丟給民間與社區,而是要投入許多專業資源的支持:例如空間規劃、設計的協助,參與式工作坊的直接民主帶動,並提供維護相關的法規、專業知識,讓大家可以參與公園的設計與維護,更重要的,是透過公共空間的共同參與,凝聚社區的認同感並培力公民參與!
🐈浪浪貓咪怎麼辦?
「社區有很多浪浪不知道該怎麼辦?」是我們常常接到的詢問和擔心,目前,TNR(Trap誘捕–Neuter絕育–Return回置)是所知能有效控制流浪動物增加數量的最人道方法,我針對社區浪浪貓咪及TNR相關計畫的規劃來跟市府進行討論,以包含公司協力、積極溝通和教育與培訓等幾個關鍵要素的臺北市的TCCP(臺北市街貓友善照顧行動方案)作為參考方案,並檢討基隆動保所的關於流浪動物問題的經費、人力和教育問題。
基隆目前能夠協助進行TNR或是TNVR的團體少,動保所處理流浪動物問題的相關預算沒有明顯提升,其他預算也難以支持足夠的專業人力,及提供社區足夠的教育資訊、志工訓練和正確觀念倡導文宣,更難以補助團體進行公私協力的TNR相關計畫,臨時會有提到的臨時人員薪資提升問題也未反應在明年的預算編列上。
針對公私協力以及預算人力提升部分,市府會向其他縣市取經,也可以和有豐富經驗的團體接觸並配合,人力和預算的部分市府也會持續努力。臨時人員薪資提升部分,市長回應正在進行討論,整體市府臨時人員的薪資要一起檢討、提升,需要審慎來評估,但方向上是支持且會持續處理。我們肯定市府的態度,也期望能夠在明年的預算中,看到整體市府臨時人員的薪資提升,以及TNR相關計畫的規劃及預算的提升。
💦污水佗位去?
大家知道我們生活(洗澡、洗衣、洗碗、排泄)產生的污水和小吃餐飲店的廢水最後都排到哪裡去嗎?基本上應該是污水下水道管線,透過污水處理,把這些涵蓋了垃圾、排泄物、污染物的水處理過,才能回歸水循環,不至於造成巨大污染。我們現在在討論的海洋、河川污染和塑膠微粒,除了未處理過的工業廢水(偷排放)造成外,,更多是由住家和小吃產生的污水(包含有清潔劑和未油水分離的水)直接排入河川和海洋所造成的,除了造成生態浩劫和環境問題外,也會造成我們的公共衛生問題,這也是有些水溝和田寮河、旭川河、基隆港會這麼臭的原因!
因此,我也特別利用這次總質詢機會和市府討論污水管線的佈建,目前基隆的污水下水道接管率是35%左右(沒有百分百喔!!),在近幾年中央營建署補助相關經費新建污水下水道管線、增加污水管線普及率,目前基隆已經進入第三期施作範圍,預計在2023年完成五期施作、達成60%的接管率。
大家都不希望自己製造的廢水是造成公共衛生問題和環境污染的元兇,一定急著想知道自己住家到底完成污水管線接管了沒,我很遺憾的說,針對資訊公開的部分,目前基隆工務處網站上僅更新到二期施作的範圍,針對資訊公開與市民知情權,真的有非常多要改善的,我也在總質詢中有請處長要將更新最新的接管進度,並用圖面資訊顯示方便大家查詢進度。
而目前新建的污水管線越來越多,代表著需要維護的管線越來越多,從2019年的例子來看,如安樂區櫻花社區出來的大污水管線就因為後續接管戶數多、年久失修而壞掉而造成污水滲漏,對公共衛生造成很大的疑慮,然而,因為2019年管線維護經費不足,我們從受理陳情至今,承辦單位都說污水管線維修費已經不夠,無法修理,等到2020年(也就是現在審的預算)才將櫻花社區外公共管線的問題納入維修範圍。另外也因為管線是早期新建,一開始還查不到管線正確位置,必須土法煉鋼去確認,也造成工程的困難。
針對管線維護的議題,從上述例子來看,我認為目前的經費和市府內的編制(沒有污水管線維護科)還不足以支應後續越來越多管線維護的費用,因此我也在總質詢中提到依照《下水道法》和《基隆市污水下水道使用費徵收自治條例》(十年前就制定了!!)並參考其他城市就推廣徵收污水處理費作為污水管線的處理費用(台北市從普及率86%就開始徵收污水處理費、高雄市也從35%普及率開始徵收),就和水費一樣,必須由使用者付費,這個觀念一開始推行當然不容易,但我們必須開始認知到大家一起分擔這些污染與處理的成本,才可能讓我們的衛生環境更好、生活品質才會提升!
🚲人本交通行不行?
今年基隆市交通事故件數大幅成長,代表我們的交通正快速惡化。尤其是年初高齡者行人事故頻繁,市政府也很努力提出對策、執行護老專案。但我們呼籲除了檢討「人」的因素,改善交通設計才是根本;尤其這次播放在辦公室周遭拍攝用路人都遵守號誌仍差點被撞的危險影片,相信市府主管也是看得心驚膽顫。
因此,我們希望設計交通時,能以「人本交通」的精神去規劃。譬如新北市已擴大辦理、友善過馬路需要較長時間的族群的「觸動式延長行人號誌秒數裝置。或是許多縣市都已在做的彩色行人穿越道,以及行人專用時相、行人穿越道退縮等。此外也建議應該完成智慧運輸系統,以維持道路服務水準。
然而處長回應會以人為本、兼顧用路人權益並盡力執行,但不良的交通設計時刻威脅著市民生活,期待交通處盡快完成研擬及規劃。
🌈一起打造性別平等城市!
上個月底,非常開心我和幾位議員同仁一起成立了基隆市議會促進性別平等連線!這次總質詢我也針對連線成員都非常關心的「國小非正式課程時間(例如:晨光活動)校外志工入班」相關問題跟教育處進行討論。
先前我們以公文詢問教育處針對校外團體於非正式課程時間入班,是否有個校合作團體的相關統計,是否有相關統計,並未得到統計資料的回覆。此次總質詢教育處則回應目前有18所小學和校外志工團體配合,學校會針對非正式課程時間入校的志工團體進行檢核,教育處不會直接介入。我們希望針對非正式課程時間,不管是入班的校外團體、課程及教材內容,教育主管單位應該都要有所掌握,並針對非正式課程時間防範違反《教育基本法》或《性別平等教育法》狀況有相關配套措施。
行人穿越道 有效 範圍 在 行人走斑馬線時,擁有絕對路權?? - Mobile01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一、設有行人穿越道、人行天橋或人行地下道者,必須經由行人穿越道、人行天橋或人行地下道穿越,不得在其一百公尺範圍內穿越道路。 二、未設有前款設施之交岔路口,行人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