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本人這次在上海吃到好吃的,全賴朋友引薦順便被迫請張本人,第三名是煎帶魚,香脆細嫩,好久沒吃到如此甜美的帶魚,小時候張本媽常做,如今帶魚很貴,幾乎已忘了這道菜,終於恢復記憶。第二名是大閘蟹,張本人對帶殼的海鮮過敏,已十幾年沒碰過螃蠏,這次迫於盛情,都是在朋友家吃的,尤其是馬大嫂哀怨地說:
「特地為你買的,如果不吃,我會很難過。」
拼了命也得吃,而且這個季節,上海人說要吃就得吃一對,公母各一隻。那,再拼一下吧。吃了當然有副作用,皮膚癢,但幸好不嚴重,老天保庇。
最棒的當然是普陀區順風大酒樓的生煎包,底部焦酥,上層白嫩,裡面餡肥油香,吃得雖燙嘴,但欲罷不能。
飯後啟示:
1 盛情難卻,吃大閘蟹總比灌酒強多了。
2 原來生煎包這種大眾小吃,也能做得如此精緻。
3 吃飯最終吃的是感情與回憶,張本人都吃到了,感謝上海朋友,抹了嘴回台北。
蠏 蟹 在 我是張國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驚悚的新聞,也許一定要等到某個國家消失在大海裡,大家才會有感覺吧。
張本人的省思:
1 說不定人類到時隨著暖化而進化,兩腳先長出蹼,個個都是天生的游泳好手?
2 說不定人類再進化到耳後長鰓,可以繼續生活在被海淹沒的家鄉裡?
3 說不定人類更進化到尾椎長出尾巴,能在水裡隨時轉彎,這時大家就成為美人魚了?
最終思考:
於是幾百萬年以前的海洋生物走上陸地,逐漸進化為人類。如今人類則被迫再回到海洋裡去,慢慢進化為魚。
嗯,這樣算是進化或是退化?
啊,外太空人或火星人不會消滅人類,我們千秋萬世,只不過再變成魚而已..........張本人希望能變成螃蠏,以報螃蟹讓張本人過敏之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