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花友大家晚安~
在此先公告!
明天1/3週日園區休息沒有營業喔!!
不要撲空囉!!
另外~~
最近有很多突發狀況
比如 :
A客人:你這裡有賣菜苗嗎?
B客人:你這裡有賣蘭花嗎?
C客人打電話來說 : 老闆你那裡是花市嗎?有賣螃蟹蘭嗎?
以上各種需求~
園區都沒有提供服務喔!
因為詰雅花卉農園本來就不是 “ 花市 ”、也不是 “ 菜棚 ”
本農園屬於 “ 花卉生產場 ”
所以很久沒有宣傳公告 “ 農園的經營方針 ” 了!!
所以請各位 “ 新 ” 朋友們!
如果還沒有來過本農園!
但是有想安排行程的~
務必先點選以下連結!
看看是否有合您的需求、再決定來訪喔!
避免浪費寶貴的時間!
謝謝配合!!
** 園區經營方針連結:
https://www.facebook.com/481431245244590/posts/833734250014286/?sfnsn=mo
~~~~~~~~~~~~~~~~~~~~~~~
再來緊接著要登場的應景花卉~
(1)菊花7吋盆 100元(陸續上架)
(2)菊花6吋盆 80元(1月中上架)
(3)菊花3吋盆 30元(1月中上架)
(4)大菊5吋盆 150元(1月中上架)
(5)煙火菊5吋盆 150元(陸續上架)
(6)懸崖菊1月中旬網路預購!!
(7)荷包花3吋盆 100元/3盆(上架中)
(8)麗格海棠5吋盆 150元(只有紅色、桃色)
(9)麗格海棠3吋盆 100元/3盆(只有紅色、桃色)
(10)三色長壽花5吋 150元(上架中)
PS : 已經嫁出去的大菊盆栽
螃蟹蘭花盆 在 阿金的鑄鐵鍋遊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七拼八湊炒千絲
#反芻成長印象
剛結婚時喜歡聽年長同事們的廚房經驗談,有位燒得一手好菜的同事全是跟婆婆學的,從她的外省掛菜色完全看不出是本省人。(外省、本省是我成長的年代人們常用的語詞)
有一是她過年必做的素菜~十全十美,用十種素材炒出十香菜,說是江浙菜,我爸爸卻從沒做過,當時還懷疑這是江浙菜嗎?就像一般熟知的客家菜薑絲大腸、客家小炒,先生是客家人卻說這些家裡從來沒吃過,他對這種刻板印象滿有意見的。
這麼多年來我也一直沒做這道素菜,不久前follow的七十歲網美操著一口台灣國語推銷鍋子示範炒千絲,讓我動念來開煮,想不到這素菜竟然擄獲老小的葷胃,雖然前置處理切絲挺耗時的,後續入炒很快就能完成,尤其涼吃也不錯,炒多了冰著當備菜也方便,又顏色多元滿符合健康取向,真是的~我怎麼現在才做這道菜呀~還好相見不嫌晚,小孩大了也才肯吃這一味吧。
#反芻成長印象
跟妹妹閒聊,她提到國中時期非常討厭爸爸,爸媽常常吵架打架,小孩通常比較愛媽媽,也不了解吵架原因,所以覺得都是爸爸不對。
我有點嚇到,雖是手足成長印象卻很有差距,我大妹妹七歲,看過父母爭吵的時間更長,也數不清有多少次邊哭邊拉扯阻止他們打架,卻沒有出現討厭他們的想法,很早我就理解他們是因用錢態度起爭執,甚至認為是他們年齡相差十九歲的代溝所造成,這是深深影響我人生走向與價值觀的地方。
雖然不曾討厭他們,也不到敬佩的程度,因為是父母,所以自然地愛他們。
敬佩,是在自己生養子女後,是時候到了記憶會不自主的竄出不斷的反芻,尤其是到了中年、大齡這階段,才更體會他們,特別是父親。
畢竟和妹妹差了七歲,對父親的記憶更多,所以講了幾個印象中的爸爸⋯問她記得不?
爸爸工作勤奮,生活節儉堪稱鐵公雞,雖然重視金錢,卻是一個很有生活情趣的爸爸。
我家透天厝的頂樓宛如空中花園,那是爸爸建構夢想的地方,每年三四月桃花盛開花瓣如雨隨風飄落,路人總是不禁抬頭仰望,鄰居們也開始期待桃子熟成的到來。更多時候是噗通一聲,掉下來一顆楊桃,有時是檸檬,還曾摔下來一隻雞,樓頂放養的雞太恣意奔跑啦⋯過年時更壯觀一盆盆盛開的蘭花,我現在也養花,養得哩哩啦啦,不由得欽佩起無師自通爸爸的那雙綠手指。
問妹妹記不記得爸爸勤於工作卻幾乎每個星期天都帶我們出去玩,雖然常是不花錢的地點,新公園、陽明山、碧潭、木柵仙公廟⋯
他也常帶我們去淡水碼頭堤邊釣魚,八里渡船頭抓螃蟹,爸爸不買現成魚餌,領著我們在土堆裡挖蚯蚓,爸爸好神~為什麼總是知道哪兒的土裡有蚯蚓,爸爸真是十足的生活高手!
記不記得我們綁在便當上的棉繩,那是從米袋車縫解下的棉線,爸爸收集棉線後搓揉成棉繩,每天早起準備好五個小孩的便當綁上棉繩固定,再一聲吆喝~起床囉!
想想自己有這麼勤快養育孩子嗎?
父親一出生喪母,七歲喪父,幾近孤兒長大只唸過三年書,寫得一手好字,常說字如其人要求孩子字要寫得漂亮,我因此字也不差。經歷動亂的時代他隻身來台,胼手胝足經營雜貨店天天踩著三輪車奔波而能留給孩子們一人一屋。
問,我們有這種本事嗎?
成長印象反芻越多,敬佩越多,父親的偉大是在生活中細密處,許多體會是自己年齡到了,觀察父母的角度隨時光挪移,才更清楚。
妹妹聽著聽著,從她的眼神,確定地已經看到不一樣的爸爸,我想隨著年齡增長,時候到了她會反芻更多,成長記憶也不見得都是正面的,透過反芻,學習跟過去和解,正是我現在修習的功課。
雖說父母在成長印象中有很多爭吵,更讓我看到母親偉大的一面。爸爸在七十歲後漸漸失智因慢性病纏身最後臥床,十年~媽媽像照顧孩子般細心呵護爸爸,常常親親抱抱逗爸爸開心,其實爸爸已經不記得我們了。
那時的媽媽正是我這時候的年紀,這年齡的我更深切體會那是多麼偉大的愛。
人說夫妻是牽手,我雖從未看過父母親牽手同行,卻見到比牽手形式外更偉大的愛。
願以此文感恩我深愛的父母
螃蟹蘭花盆 在 鹿境plant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本以為在我手上,可能開不了花了啊😐
這盆蟹爪蘭前年從田尾帶回,當時滿開的盛況,在去年卻不復存在,連個花苞都不見蹤影;心想也罷了,綠色看著也氣爽,放著也沒什麼理它,
不知道是剛好施肥季節或是濕度對了,早上起床竟瞄到結了幾個花苞😍😍😍記得啊~結花苞時不要過度施肥,水分也不要常常大量,容易落蕾;
蟹爪蘭其實不是蘭花,是原產於巴西的一種熱帶雨林多肉植物,特別喜歡潮濕(不是濕爛),跟想像中的多肉植物澆水方式不同💡
在國外的名字是聖誕or蟹爪仙人掌,在東方則被稱為仙人指、螃蟹蘭;
希望順利開張🙏🏻
#鹿境plants #綠 #植物 #多肉 #蟹爪蘭 #蟹爪仙人掌 #聖誕仙人掌 #仙人指 #雨林多肉 #室內植物 #喜潮濕 #是指周遭空氣濕度 #green #plants #insideplants #crabcactus #ready
螃蟹蘭花盆 在 螃蟹蘭、仙人掌(嫁接)園地|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1圖)這一盆是我去年買的三盆全都莫名的乾枯慶幸被我救回來的唯一一柱,可是不論如何還是挺不了。就乾乾的。感覺沒了活力,竟然還來花包。神奇耶。 (2-3圖)被鴿子弄斷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