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運動建議與注意事項
高血壓是一種動脈血壓升高的慢性病。由於動脈血管壓縮使得血流受阻。
傳統的第一期高血壓定義為收縮壓140-149mmHg或舒張壓90-99mmHg之間。
高血壓產生的併發症可能讓其他器官受損,像是:
心臟病變:心室肥大、心臟衰竭、冠心症(如心肌梗塞)等,這也是高血壓致死的主因
動脈病變:動脈粥狀硬化、血管瘤、大動脈硬化、主動脈剝離等
腦部病變:腦栓塞、腦內出血(出血性中風)、蜘蛛膜下出血等
眼部病變:眼動脈狹窄、視網膜出血、黃斑部水腫等,嚴重會失明
腎臟病變:腎衰竭、蛋白尿等
周邊血管病變:末梢動脈硬化
高血壓程度的不同,對於運動的指引也不同。
第一階段 140-159/90-99:借低強度高次數訓練使血壓不會升高
第二階段 160-179/100-109:可能有器官的受損,這類患者建議有氧運動為主比免勞損以及高舉的活動
第三階段 180以上/110以上:心臟或器官的受損嚴重,所以禁止運動
對於高血壓的運動禁忌:
收縮壓如果超過170mmHg,應該延後至*140mmHg以下。
*舒張壓110mmHg以上不可運動。
*未得到醫生的同意而進行的訓練。
*會導致收縮壓到達175mmHG的運動也在禁忌之列。
對於高血壓患者運動和飲食的建議:
1. 中低強度並且密切監測。
2. 進行一周四天以上,每天至少30分鐘的運動。
3. 結束需要較長的緩和時間,留意抗高血壓藥物可能突然停止運動時使血壓過低。
4. 可進行單邊運動(單手/單腳)組成的適當阻力訓練-減少大面積使用。
5. 避免高舉過頭的運動和憋氣(努責現象)。
6. 注意藥物對運動的影響-詢問醫生。
7. 藥物抑制心率,不可將心率作為運動強度的指標。
8. 藥物削弱體溫調節能力,須留意熱耐受不良的情況。
9. 禁止姿勢:頭下腳上(增加腦壓、中風機率)、不憋氣、不雙腳推、不離心訓練或超負荷。
10. 低鹽低飽和脂肪的飲食。
資料來源:
澳洲SSI特殊族群教練證照/中華民國防高血壓協會/美國心臟協會/Heho網站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3萬的網紅早安健康,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dh.tw/ 早安健康FB: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你有駝背的問題嗎?駝背不僅會造成肩膀酸痛,整個人看看起來也會性格陰鬱、無精打采。姿勢教育指導師篠田洋江也表示,彎曲的身體會壓迫到內臟器...
蜘蛛膜下出血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今日疫情重點【新增129例本土、6例死亡,預估死亡率將下降;北農市場專案,指揮中心設置平台提升跨縣市疫調橫向聯繫;居家快篩開賣,試劑及試劑棉棒需密封處置;日本出現首例接種莫德納死亡案例,死因初步排除與疫苗相關】
台灣今(24)日新增129例COVID-19(又稱新冠肺炎、武漢肺炎)本土病例、6例死亡,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評估,後續重症、死亡率將會下降;為了控制雙北果菜市場群聚案疫情,指揮中心將設置平台提升跨縣市疫調效率;美國青少年接種莫德納、輝瑞疫苗後心肌炎案例增加,但指揮中心仍建議接種;日本出現首例接種莫德納疫苗後死亡案例,死因初步排除與疫苗相關。
■新增本土129例、6例死亡,指揮中心預估死亡率將下降
指揮中心今日公布國內新增129例COVID-19本土病例及1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6例死亡。
指揮中心指揮官、衛福部部長陳時中表示,今日新增之129例本土病例中,64例男性、65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6月4日至6月23日。個案分佈以新北市54例最多,其次為台北市35例,基隆市9例,桃園市7例,屏東縣及高雄市各6例,苗栗縣及新竹縣各5例,南投縣2例。其中雙北地區以外縣市的40例中,38例為已知感染源,2例關聯不明。
陳時中表示,今日本土病例數雖比昨日多,但整體疫情趨勢仍是往下,但也呼籲民眾切勿掉以輕心。
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今日新增6例死亡個案中,男性5位、女性1位,年齡介於50多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11日至6月4日,確診日介於5月15日至6月5日,死亡日介於6月18日至6月23日。
羅一鈞認為,今天新增死亡個案的病程較長,確診到死亡最短13天,最長35天。另外,現在醫院已經開始使用單株抗體藥物治療確診者,整體治療狀況比以前好很多,預期之後重症率和致死率將會下降,相關數據一週後會再做總結。
■北農市場專案,指揮中心設置平台提升跨縣市疫調橫向聯繫
針對台北農產運銷公司(以下簡稱北農)群聚案,指揮中心昨日啟動「市場專案」,要求今(24)日零時起,雙北批發市場從業人員都必須有3天內陰性證明,否則不得進場。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台北市長柯文哲、新北市衛生局局長陳潤秋、雙北果菜市場代表昨晚更到指揮中心開會並達成共識,為避免跨縣市疫調橫向聯繫不足,指揮中心將成立平台協助各地方政府整合資訊。
陳時中今日在指揮中心記者會上針對昨晚會議指出,大家有共識,疫調更完整,整體疫情控制才會更好,確診個案多的時候,疫調確實不是很完全,「要結束亂象,疫調一定要落實。」除了個案的居住縣市要進行疫調外,個案職場所在地的縣市也要疫調,「這之間的聯繫平台,中央會協助幫忙」。
陳時中表示,市場的場內外有不同防疫策略,市場內用的是系統性方式篩檢,但過一段時間後,仍需要做PCR篩檢;市場外針對確診案例,要畫出熱區跟監測範圍,展開疫調和篩檢,若有擴大就要系統性處理。
台北市長柯文哲今日則在記者會表示,北農從6月21日到6月24日,總共進行4,933人快篩,其中陽性有15例,陽性比率為0.3%,不過真正PCR陽性的僅4例,代表「偽陽性」情況多。柯文哲表示,隨著台北市PCR能量越來越高,考慮將來直接做PCR檢測,快篩則針對較零星的案例。
至於跨縣市疫調平台,柯文哲認為平台需要重新設計。他表示,過去疫調以居住地為主,大部分情況不會出問題,但像北農這樣跨縣市人員移動多就會凸顯問題,未來平台除了居住地外還會增加工作地,同時登錄身分證字號,若身分證字號相同,系統就會跳出通知,提升疫調效率。
■高雄控新北醫院隔離不確實,指揮中心:醫院要改進
不只北農群聚案凸顯跨縣市疫調問題,高雄市昨日新增9名本土案例,與新北市恩主公醫院群聚案有關。高雄市長陳其邁昨日痛批恩主公醫院疫調和隔離不確實,一名確診罹癌男子三度就醫卻沒發現,才造成高雄2起親友家庭群聚感染,高雄市衛生局還是自己上網看新聞才得知確診案例與恩主公醫院群聚案有關,要求該個案要回溯自5月22日起重啟疫調。恩主公醫院則反駁,此案例是在隔壁病房無須匡列,是依照中央指引行事。
對此,陳時中今天在記者會表示,恩主公醫院在院內出現第二個確診者後,並沒有將風險人員列入居家隔離對象,「一定要改進。」
陳時中進一步說明,依照今年5月訂定的「醫院因應院內發生COVID-19確定病例之應變處置建議」,當醫院內出現第一位確診個案時,要回溯發病日前3天進行匡列。匡列人員分成兩類,第一類是同病室的病人與工作人員,或者在沒有適當防護下接觸15分鐘以上者,皆列為密切接觸者,須居家隔離;第二類是同病房、不同病室,或接觸時間不長者,列為風險人員,採自主健康管理。
陳時中強調,倘若醫院發生第二位確診者後,所有原先第二類的風險人員都要從自主健康管理轉為居家隔離。他提醒所有醫院都要提高警覺,仔細遵循指引匡列對象,才不會讓疫情擴大。
■居家快篩開賣,試劑、試劑棉棒須密封處置
居家用快篩試劑昨(23)日在部分便利商店開賣,指揮中心發言人、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表示,「民眾使用COVID-19家用快篩試劑指引」已於6月19日公布,呼籲民眾購買時,請確認:
●產品名稱是否有「家用」
●包裝是否刊載「防疫專案核准製造第XXXXXXXXXX號」或「防疫專案核准輸入第XXXXXXXXXX號」等字樣
●產品效期是否在有效期間或保存期限內
●依使用說明書或操作影片進行採檢及操作
莊人祥指出,居家隔離/檢疫者若檢測為陽性,請立即撥打1922與當地衛生局聯絡依照指示處理;非居家隔離/檢疫者若檢測為陽性,請儘速至鄰近的社區採檢院所進一步檢測,使用過的家用試劑、試劑棉棒,請密封包妥並攜帶至社區採檢所,交予院所人員處理;非居家隔離/檢疫者若檢測為陰性,則維持自我健康監測,使用過的家用試劑、試劑棉棒用塑膠袋包妥,以一般垃圾處理。
■美國青少年接種莫德納、輝瑞疫苗心肌炎案例增加,但指揮中心仍建議接種
日本出現接種莫德納疫苗後的首例死亡個案,羅一鈞表示,莫德納在日本剛開打不久,現在打到40萬人。該名死亡個案是90多歲高齡長者,初步研判是蜘蛛膜下出血,並不是血栓或疫苗相關引起。
莫德納和輝瑞同屬mRNA疫苗,在美國也發現有年輕族群的不良反應。羅一鈞表示,美國預防接種諮詢委員會(ACIP)報告分析,年輕男性在接種如莫德納、輝瑞等mRNA疫苗後發生心肌炎、心包膜炎的案件數較多,其機率高於預期。不分性別、12歲至39歲的第二劑接種者中,每百萬劑會有12.6人於接種後一周內出現心肌炎、心包膜炎等症狀,總計393例個案。
羅一鈞表示,雖然心肌炎、心包膜炎比例比預期高,但因為個案年齡較輕,大部分恢復良好,少數入住加護病房,無人死亡。總體風險評估認為,青少年或年輕男性接種mRNA疫苗仍是利大於弊。
台灣目前約有174萬人次接種疫苗,疫苗接種人口覆蓋率約7.43%。不過目前已出現緩打潮。陳時中表示,這兩天各只有約5萬人接種,「需要再強力宣導(接種疫苗)。」
(文/林雨佑;設計與資料整理/黃禹禛、柯皓翔;攝影/余志偉、鄭宇辰、林彥廷、張新偉、)
#延伸閱讀
【疫苗進行式:COVID-19全球疫苗接種即時追蹤】https://bit.ly/2TFeFX0
【從武漢到世界──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即時脈動】http://bit.ly/2HMR2T6
【台灣COVID-19第二役|病毒的逆襲──斷鏈防線下的社區焦土戰】https://bit.ly/34H0SBA
#報導者 #COVID19 #本土案例 #確診 #死亡個案 #疫苗 #北農 #恩主公 #PCR #居家快篩 #莫德納 #輝瑞
蜘蛛膜下出血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案例再升溫 當心雙北案例外溢各縣市】
指揮中心記者會重點:
■今日本土129例,境外0例,新增6例死亡。
■新北市54例,臺北市35例、基隆9例、桃園7例、屏東6例、高雄6例、苗栗5例、新竹縣5例、南投2例。
■12958人確診,9288人解隔離,達確診者70.2%。
■市場專案持續精進,今起無陰性檢驗不得入場,落實疫調找出熱區,確診個案由居住地疫調、職場接觸由所在地疫調、落實動線分流、人員降載與健康監測,本專案結束後持續設篩檢站三週。中央會協助協調。
■(#重點)醫院確診需要回溯發病前三天,密切接觸者(同病房、工作人員)要居家隔離,而風險對象則是自主健康管理。若只有一個案例就是先針對密切接觸者進行疫調,同病房(同單位不同間)若有2人以上確診,風險對象須改成密切接觸者列居家隔離,因此昨天的新北院內感染確實有疏失,一定要改進。
■快篩試劑要確定是食藥署核准,可以上食藥署網站查。使用後若是陽性,居家隔離/檢疫者要立即和1922或衛生局聯繫,非上述者要儘速到社區採檢院所檢驗(戴口罩不能搭大眾運輸)。陰性也是要做自我健康監測。
■疫苗注射累積到1,746,130劑,覆蓋率7.43%。
■疫苗注射後死亡增加34例,為52-96歲,29人為75歲長者,在疫苗接種1-8天後死亡。50多歲個案為護理之家住民,有大腸癌、癲癇、高血壓、腎衰竭洗腎,接種後5天死亡,死因爲肺炎。目前已有26件解剖,23件和慢性病相關、1例為嗆食、2件頸椎骨折(跌倒?),都和疫苗無關。
■死亡個案大多是五月病例,有些是重症病程比較長的,目前死亡有下降趨勢。
Q&A:
■記者問地方政府以前可買流感疫苗現在是不是也能買武漢肺炎疫苗。部長表示流感疫苗是例行防疫物資,已經都取得各國藥證,各大廠出售疫苗對象較寬。武漢肺炎供貨緊縮,且先進國家大多為EUA,藥廠要擔負的義務完全不同,因此都限制與國家來往,廠商不會跟地方政府往來。
■呂秀蓮說國際組織要洽商協助買疫苗,目前沒有看到任何正式文件。
■恩主公醫院說「根據CDC規範隔壁房不用匡列」,指揮中心表示這是完全錯誤了解,指引寫得清清楚楚,病房內有第二例出現,風險個案就要升級為緊密接觸者。(補充:恩主公和新北市都不讀書的話,防疫真的很困難。)
■殘劑對象明天就會全國開會,決定是否開放更多對象。
■這兩天案例增加,原因在於幾起大型群聚事件沒有疫調匡列好,我們擔心足跡沒掌握好會有大規模傳染,因此相關措施還是要做好。
■日本moderna接種後死亡事件,研判為蜘蛛膜下出血,初步看起來和疫苗無關。
■Pfizer-BNT、Moderna在美國都有心肌炎案例,昨天美國CDC討論第二劑接種者,年輕男性心肌炎的發生率高於背景值,在12-39歲打完第二劑的發生率百萬分之12.6,共有393例,大部分恢復良好,無人死亡。因此接種還是利大於弊。
■第一劑覆蓋率2成國外普遍有疫情改善情形,會再和專家會議討論是否作為一種指標,仍希望一週疫苗能打到100萬劑,目前民眾被媒體片面消息洗腦有緩打潮,因此還要在宣導。
■機組人員家人並未開放,但常接觸的內勤人員會列入。醫護人員家人一直有考慮,但身份如何驗證還在研究。
■地方的AZ還有35萬劑,希望能加速施打。
■數位疫苗接種證明都在和國外聯繫,已有接洽,有結論才會公布。
■目前累計2444位為重症,比率為18.5%,略比高峰下降。60歲以上重症個案1639位,重症率35.8%。目前還是要加速確診病患收治,高風險群使用單株抗體治療無症狀或輕症患者,目前都已經鋪貨一週。HFNC等設備使用目前也都投入。
■疫苗接種順序WHO等單位也強調,要根據疫情嚴重度調整,嚴重時全力先施打高風險族群如老人;若疫情趨緩,則將社會運作所需人員提前,並保留部分緊急備用。
■混打目前未開放,多看一點證據,至於各國陸續出現的政策和研究都能夠參考(補充:加拿大有正式的AZ+Moderna混打研究進行中),將來當然有可能調整。
■施打率不理想,保留一定的量後就會往下開放快打。
■柯文哲威脅如果中央再提前給台北疫苗,他就威脅要「#下次再搞我就慢兩天」,指揮官表示打疫苗不要意氣用事。(柯拉市民當人質?)
■高端聯亞都有預採購,但並非一定給過,仍然以專家審查EUA結果為主,若不過自然就不會買也不會打。
■針對柯文哲一連串放話,部長無奈表示我們面對的是病毒,大家把份內工作如疫調做好,疫情就會比較好,未來警戒降級後如果又有疫情,也能很快控制。對地方中央現在都是緊張的時候,大家一起努力。
■是否打第三劑疫苗,還是要看科學研究。
蜘蛛膜下出血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dh.tw/
早安健康FB: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你有駝背的問題嗎?駝背不僅會造成肩膀酸痛,整個人看看起來也會性格陰鬱、無精打采。姿勢教育指導師篠田洋江也表示,彎曲的身體會壓迫到內臟器官,造成內臟功能不彰或是胃下垂,甚至可能會慢性壓迫到脊椎動脈,一當受到強力的衝擊,便容易造成血管破裂或是阻塞,引發腦梗塞或蜘蛛網膜下腔出血,危及生命!強而有力的背肌,可以穩定的支撐你的身體、改善你的體態,快一起來做彈力帶划船吧!
【相關影片】
圓肩讓你虎背熊腰!一招教你矯正內縮肩、告別痠痛
https://youtu.be/r2BNePUTtIg
擊敗顯胖「假胯寬」!教練帶你做橋式,打造緊實蜜桃臀
https://youtu.be/FUjtx7MC7NE
【相關文章】
駝背竟和腦中風有關!雙手一拉10秒鐘立即端正體態
https://www.edh.tw/article/8769
駝背圓肩導致身體發炎不自知!4招邊矯正邊瘦身
https://www.edh.tw/article/12621
超有效!彈力帶加倍暢通淋巴,一個動作纖腿瘦小腹
https://www.edh.tw/article/9686
#彈力帶划船 #駝背 #背肌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h9iN9flDpI0/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D0xOUZuV82rk-gvOmpqzvoEGgRog)
蜘蛛膜下出血 在 NTDHealth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邀請到國醫董延齡及張仲景文教基金會張閎運執行長,為大家解說心血管相關疾病,中醫如何治療,又多使用張仲景哪些藥方呢?
單元一 生命垂危之際 我想到的是老中醫
(本集開始,VCR進入時裝劇)。
話說今年年初,一位西方醫學博士夜半突發腦中風現象,
用盡他所有的意志與氣力,除了教太太幫他用力拍背外,
他不讓家人叫救護車,
反而唯一指定要董延齡院長來救他。
故事後來呢?
請看VCR
單元二 什麼是腦中風
【西醫說法】
腦中風有分出血性的、阻塞性的。
出血性的有兩種,一種是腦血管破裂,一種叫蜘蛛網膜出血。
蜘蛛網膜下出血是漸進式的,前一天晚上睡覺好好的,第二天就突然中風…
阻塞性的也有兩種,一個就是腦血栓(血液結塊),一種是因為心臟或者血管壁上脂肪結塊了,或者脫落的垃圾隨著血流跑到腦子裡去了,跑到你的神經中樞,譬如說管語言的、管聽覺的、視覺的,跑到哪一個區域裡去阻塞了,你就會發生哪一種狀況。
【中醫說法】
中醫也是分為四種
中絡/中經/中腑/中臟(最嚴重)
中臟就是爆血管,什麼都不知道了,變成植物人了 這就叫中臟。
中腑:就是現在講的半身不遂
中經:可能一個手臂不能動了,一條腿不能動了 這就叫中經
中絡:嘴眼歪斜了(西方醫學叫顏面神經麻痺),中醫叫面癱(面部癱瘓)
◆中醫治療中風的後遺症
主要為疏通。只要能夠把它阻塞的溶血的血栓給它化掉,或者是你脫落的脂肪塊、膽固醇給它化掉,他就通了,就好了。
說起來簡單,做起來不容易,張仲景用哪些方子呢?善用仲景方的張步桃國醫又有哪些變化呢?
單元三 雷諾式症候群
其病情竟與〈傷寒論.厥陰病〉所描述相符。
「手足厥寒,脈細欲絕,當歸四逆湯主之。若其人內有久寒者,宜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
中醫看雷諾氏症,基本講的就是「陽虛證」。
什麼叫陽虛證呢?在同樣的溫度之下人家都不怕冷,他怕冷。
那是什麼原因會造成雷諾氏症候群呢?大多都是遺傳。
體質差,體質他就是陽虛證嘛。
講到這,董醫師不得又對西方醫學提出一些質疑。
(請觀眾不要見怪)
中醫講的陰虛、陽虛、氣虛、血虛,在這四大虛證裡頭,西方醫學的血虛這個很強,它能知道你的白血球多少,紅血球多少,血小板多少。
但是陰虛、陽虛、氣虛,這3個,西醫就沒有辦法了….(嘆…)。
請再看一個雷諾氏症醫案
(董醫師之語重心長)
腎與心乃水火之臟,兩個是有密切關係的。
我經常看到有一些年紀大的、有社會地位的人登的訃聞,訃聞上不是寫著腎衰竭,要不就是心臟衰竭,要不然多重器官衰竭。
為什麼,因為他年紀大了,水火兩臟就極度的不平衡,有時候又用了一些抗生素。
抗生素又都是寒涼的東西,吃了抗生素這寒涼的藥,這年紀大的人,水火都已經到了微弱的時候,這時又加重寒涼,火….就熄了(就衰竭了….)。
單元四 杜仲寄生燉九孔 降低血壓
食材:九孔半斤、香菇(乾)10朵
調味料:薑片4片、酒1/2匙、高湯1杯(雞高湯)
藥材:杜仲5錢、川七2錢、桑寄生2錢、枸杞3錢
作法不難,先把材料準備好,影片可以隨選隨看,(還可以隨時暫停、倒帶)跟著林秋香老師一起作吧!!
(NTDhealth) http://www.ntdtv.com.tw/
◆新唐人亞太電視台-網路直播:http://www.ntdtv.com.tw/liv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JHcuKWzN7IQ/hqdefault.jpg)
蜘蛛膜下出血 在 NTDHealth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認識腦血管疾病 心臟病 高血壓 張仲景特輯(6)心主血脈│醫聖│談古論今話中醫 (NTDhealth) http://www.ntdtv.com.tw/
本集邀請到國醫董延齡及張仲景文教基金會張閎運執行長,為大家解說心血管相關疾病,中醫如何治療,又多使用張仲景哪些藥方呢?
單元一 生命垂危之際 我想到的是老中醫
單元二 什麼是腦中風
【西醫說法】
腦中風有分出血性的、阻塞性的。
出血性的有兩種,一種是腦血管破裂,一種叫蜘蛛網膜出血。
蜘蛛網膜下出血是漸進式的,前一天晚上睡覺好好的,第二天就突然中風…
阻塞性的也有兩種,一個就是腦血栓(血液結塊),一種是因為心臟或者血管壁上脂肪結塊了,或者脫落的垃圾隨著血流跑到腦子裡去了,跑到你的神經中樞,譬如說管語言的、管聽覺的、視覺的,跑到哪一個區域裡去阻塞了,你就會發生哪一種狀況。
【中醫說法】
中醫也是分為四種
中臟就是爆血管,什麼都不知道了,變成植物人了 這就叫中臟。
中腑:就是現在講的半身不遂
中經:可能一個手臂不能動了,一條腿不能動了 這就叫中經
中絡:嘴眼歪斜了(西方醫學叫顏面神經麻痺),中醫叫面癱(面部癱瘓)
◆中醫治療中風的後遺症
主要為疏通。只要能夠把它阻塞的溶血的血栓給它化掉,或者是你脫落的脂肪塊、膽固醇給它化掉,他就通了,就好了。
說起來簡單,做起來不容易,張仲景用哪些方子呢?善用仲景方的張步桃國醫又有哪些變化呢?
單元三 雷諾式症候群
其病情竟與〈傷寒論.厥陰病〉所描述相符。
「手足厥寒,脈細欲絕,當歸四逆湯主之。若其人內有久寒者,宜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
中醫看雷諾氏症,基本講的就是「陽虛證」。
什麼叫陽虛證呢?在同樣的溫度之下人家都不怕冷,他怕冷。
那是什麼原因會造成雷諾氏症候群呢?大多都是遺傳。
體質差,體質他就是陽虛證嘛。
講到這,董醫師不得又對西方醫學提出一些質疑。
(請觀眾不要見怪)
中醫講的陰虛、陽虛、氣虛、血虛,在這四大虛證裡頭,西方醫學的血虛這個很強,它能知道你的白血球多少,紅血球多少,血小板多少。
但是陰虛、陽虛、氣虛,這3個,西醫就沒有辦法了….(嘆…)。
請再看一個雷諾氏症醫案
(董醫師之語重心長)
腎與心乃水火之臟,兩個是有密切關係的。
我經常看到有一些年紀大的、有社會地位的人登的訃聞,訃聞上不是寫著腎衰竭,要不就是心臟衰竭,要不然多重器官衰竭。
為什麼,因為他年紀大了,水火兩臟就極度的不平衡,有時候又用了一些抗生素。
抗生素又都是寒涼的東西,吃了抗生素這寒涼的藥,這年紀大的人,水火都已經到了微弱的時候,這時又加重寒涼,火….就熄了(就衰竭了….)。
單元四 杜仲寄生燉九孔 降低血壓
藥材:杜仲、桑寄生、川七、枸杞子
食材:九孔、薑、香菇、高湯
作法不難,先把材料準備好,影片可以隨選隨看,(還可以隨時暫停、倒帶)跟著林秋香老師一起作吧!!
◆新唐人亞太電視台-網路直播:http://www.ntdtv.com.tw/liv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tPOQrJRX66w/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