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新強:不要誤信金融危機是好事!
文章日期:2021年9月24日
【明報專訊】約5年前,我已開始提醒中國經濟有「四大危企」,都是萬億債務級企業,且大膽直接說出了名字:萬達、安邦、海航、恒大。其實增長太快,且債台高築的企業當然遠不止此四家,但這些都是較多海外投資者熟悉的民企,幾位老闆(和家人)都曾叱咤一時,甚至曾位列首富,經常穿梭於金融和娛樂版新聞。
提出「四大危企」後不久,其中三家就陸續出現問題。萬達的問題最輕鬆,只需減肥瘦身,賣出大量資產(但累了富力),即能勉強活存下來。安邦可能是四家中最虛的,所以下場亦最慘,整家企業幾乎完全消失(包括老闆),剩下來的業務,收歸國有;最厲害的是安邦一案,可說間接使保監與銀監會重新合併起來。海航的結局,可算在安邦與萬達之間,接近全面破產,投資者蒙受巨大損失,但部分核心業務如海南航空,仍在正常運作。
料恒大結局接近海航安邦
從前我每月回內地公幹,在不少公開場合我都提到此「四大危企」論。我一般都會「自嘲」預視能力有限,四家只能猜中三家,非常佩服恒大,竟能一直屹立不倒!但要來的始終是要來的,近日中國經濟正頗急速放緩,同時銀行正在收緊按揭,導致恒大財務狀况急速惡化。估計恒大總債務高達2萬億元人民幣,單是海外美元債已200多億美元,佔整個亞洲企業高息債約10%,所以近日引起全球投資者關注,連美國股市都受到些微影響。
恒大絕非大到不能倒,反而是大到必須倒。國際傳媒不斷以雷曼與LTCM作比喻,雷曼當然代表嚴重性足可引發全球金融海嘯,LTCM稍為好一點,只導致短暫恐懼,但無長期傷害。其實LTCM危機反而迫退了索羅斯等對亞洲經濟的襲擊,間接幫了整個亞洲。
恒大是一家純粹中國的房地產企業,除海外債之外,與國際金融系統的關連極少,怎能與雷曼以至LTCM相比。較適當的比較,應該是其他三家中國危企。恒大情况肯定遠比萬達嚴重,我相信結局將較接近海航和安邦。近日已有傳聞政府將介入處理恒大重組,必將出售大量資產,跟債權人展開談判,拆為數家公司,最後甚至收歸國有。
我非常贊成處理恒大和其他槓桿過高的企業,打破財富產品剛兌的道德風險問題,更是我多年來一直呼籲的正確行動。但我仍然非常擔心兩件事,第一,我已多次苦口婆心提醒過,即使很多過去一年出台的政策,包括處理華融、恒大等這些高危企業,整頓教育、遊戲、電商,以及所有互聯綱平台企業的所謂壟斷性和數據權利問題,都有一定道理,共同富裕更當然是所有人都認同的美好目標。但關鍵問題是時間點和速度,是否與因防疫封關,加上受到過去幾年美國針對中國的無理霸道政策,因而不幸墮入圍城受困心態?有否足夠周詳考慮這些幾乎同一時間出台的政策,對中國經濟和未來發展的影響。只恒大一事,按高盛分析,最差情况已可拖慢中國GDP的4.1%!我相信不會出現最壞情况,但即使只拖慢1%,已非常嚴重。除此之外,當然也必須全面考慮到這些種種政策,對國際投資、貿易、外交、國家形象,以至世界安全等的影響。
「去英語教育」反智 對中國極大傷害
我擔心的第二件事,亦是受到西方民粹和甚至種族主義抬頭所影響,受到無理欺壓,無可避免地令到中國的民粹也高漲起來,導致某些思想變得情緒化,甚至開始非理性。
近日留意到中國有人推崇「去英語教育」,如落實,此舉極度反智,可為中國帶來極大傷害。中國當然應該繼續推廣中文成為一種國際語言(也應推廣人民幣),但絕不可放棄提升中國人的英語水平。當然接受英語教育會對思想有一定影響,但這是值得的,因為喜歡與否,英文已經是國際溝通的最主要語言,包括科學界、商界和外交界等等,是一件不需爭拗的事實。知己知彼,百戰百勝,中國需要的是更了解全世界,也更需要世界各國和人民了解中國,而英文就是必須的溝通工具!
此外,我亦發現不少中國人,詫異地和危險地,竟然極端到歡迎爆發股災(已出現),甚至歡迎金融危機(幸而尚未出現),認為這些是好事!我嘗試理解他們的歪理,然後解釋一下謬誤之處。
「自我刺破股市泡沫」說法 令人啼笑皆非
1. 有此類人天真地以為美國股市只是一個巨型泡沫,即將全面爆破,引發全球金融海嘯。所以中國應提早自行刺破股市泡沫,逆方向收緊貨幣政策,並關緊外管和資本帳窗戶,實為最明智之舉!
不幸此想法幾乎全部錯誤,美國股市雖不算便宜,即將開始Taper QE亦是真的,但美國經濟仍然強勁,Delta wave亦已逐漸過去,過度性通脹也上升了不少,但10年國債息率仍處極低水平,徘徊在1.3厘至1.5厘之間。美國企業盈利增長仍非常強勁(部分受惠於中國科技龍頭已幾已放棄全球競爭,Tiktok或是唯一例外),今年標指的巿盈率更將由約24倍降至頗合理的21倍。
自我剌破中國股市泡沫之說更令人啼笑皆非。在今次股災前,恒指的巿盈率已是可憐的13倍不到,經此一役,愈來愈多國際投資者真的認為中國已變為「uninvestable」,現在巿盈率更跌至悲哀的10倍!過去20年,中國經濟以雙位數的名義GDP高速發展,但奇蹟地中國的A、B、H等所有股市,竟全部遠遠落後。
2. 亦有不少人錯誤地以為金融代表所謂的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無關,所以可能金融危機影響不大,甚至可能對實體經濟有點幫助!這是瘋狂,完全不懂經濟的想法,金融市場與實體經濟當然有不可分割的密切關係。如出現金融危機,必帶來經濟衰退,甚至大蕭條。反之,如資本市場有較佳長期表現,中國企業融資成本必將較低,當然對中國發展有幫助,更有利於分散過度集中於銀行的風險。
除此之外,中國也有過億股民(如市場較好,當然更多),這亦是一個達到共同富裕的好方法!
某程度上,我贊同美國經濟走往另一極端,確有點過度金融化,尤其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前,不止財富集中於華爾街,太多的學霸精英亦被金融行業吸引。但全球金融危機後,大量人才摒棄金融,改投高科技,最有錢的富豪都已變為高科技的創業家。再次提醒一句,各種互聯網服務,既包含商業模式創新,但即使只是突然被貶低的「賣白菜」電商和物流企業,都需要複雜的雲端、軟件技術和linear programming optimization高級數學,絕對是如假包換的高科技!
3. 更驚人的是有些人竟然以為中國股災,摧毁了過萬億美元的財富,尤其針對海外上市的所謂「中概股」,是天大好事,因為不少蒙受損失的是「邪惡」、不安好心,企圖傷害中國的國際投資者!這種想法完全暴露出病態式paranoia(偏執狂),非常錯誤和危險。
首先,這做法是經典的「cut off the nose to spite the face」(害人終害己),即使中國市場有不少國際投資者,但大部分仍是中國人的錢啊!况且我相信絕大多數的國際投資者,包括那些PE和VC,投資目的都是純粹賺錢,而非干預中國內政。
我明白中國永遠相信本土工程,過去40年,即使建造了不少鬼城和大白象工程,不少投資者焦頭爛額,但那些樓房、電廠和鐵路是拿不走的,一切損失,都只是金融遊戲,中國仍是最大贏家。但千萬不可以此歪理為國策,因為如蓄意這樣做,豈不是變成騙局,有辱中國泱泱大國之國體!此做法不止損害國際投資者對中國的信心,給予本來已偏頗的西方傳媒更多攻擊中國的彈藥,更大大加深國際社會對中國的偏見和誤解。最終甚至提升戰爭的風險!
4. 部分人的另一誤解是金融危機幾乎是一種「贖罪」的清洗過程。尤其QE氾濫十多年,確造成各種嚴重不良和不公後果,包括拉濶貧富懸殊,和間接引致全球各地的社會動亂,包括香港和美國!此說法不無道理,但主要是一個平衡問題。過度印鈔固然有很多後遺症,但如像亞洲金融風暴後,按照當年IMF代表西方列強的說法,問題源於各國過度揮霍和貪腐,所以必須勒緊褲頭,以緊縮財政開支來「贖罪」。但緊縮政策的後遺症比QE更嚴重,帶來6年多的通縮和經濟衰退,多個政府倒台,無數企業和個人破產,甚至不少人走上自殺的悲哀絕路!
須創完整經濟發展理論 政策應續實務為先
QE確令到很多人憤怒,上街示威甚或暴動,但似乎至今沒有一個政府倒台,可能因為沒有多少人真的肚餓和感覺真正的絕望。當然QE這個遊戲不是任何人都可以玩的,先決條件是貨幣的話語權,和更重要的接近全面傳媒控制權。這才是數據年代的最重要殺手鐧。
總括來說,批評西方經濟制度容易,我也同意最適合未來全人類和地球的經濟制度,極可能較接近社會主義,但定必仍需配合大量更新的科學知識,尤其氣候變化,以及運用更多最新資訊科技。在中國仍未創出自己的一套完整的經濟發展理論前(包括一些方程式和模型),所有政策必須繼續以實務為先!
中環資產投資行政總裁
[譚新強 中環新譚]
同時也有1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睿富財經頻道WealtHub Channel,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今集 #致富解碼 邀請恒生銀行私人銀行及信託服務主管 #陸庭龍 (Alan)分析大市方向、投資部署,去片! 【第34集主題:#財資市場第2季分析】 主持:天窗文化集團 CEO #李偉榮、資深 iBanker #蕭少滔 業界嘉賓:恒生銀行私人銀行及信託服務主管 陸庭龍 ➤ 【...
虛擬經濟實體經濟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新聞> 你的三倍券買了什麼?從消費心理看疫情振興效益 / 別蓮蒂、巫柏翰
別老師的研究很有意思,
簡單來說,N 倍券的經濟刺激效果不大,而數位綁定比例越高,刺激效果也就越低。
真的要幫助達到刺激效果,大家還是拿去旅遊、購置耐久財之類的,才會有比較明顯效果。
-------------------------------------
1.在領取方式上,多數的受訪者(53.2%)原本表示自己應該會採用數位虛擬綁定的方式,比如綁定信用卡、悠遊卡或其他電子票證。但在實際領取時,大多數人(62.6%)仍然是領取實體券
2. 對大多數人(60%)來說,振興券對象是一筆意外之財。在領取前,不少人認為自己應該會把振興券用在一筆大的支出上一次花掉;但實際上,這筆意外之財似乎沒有推動高額消費,消費者反而是傾向小筆小筆的慢慢花(56%)。
3.在消費類別方面,原本預期消費者會把這筆錢花在額外、非必要的支出上;但實際上大多數人反而是花在「日常消費用品」,前三大消費分別是「日常餐飲」、「低價消耗財」、「日常衣著」等。
4.經過分析發現,比起「實體領取」的消費者,採用「數位綁定」消費者更傾向將錢花在「必需品」上。也就是說,「數位綁定」似乎較難刺激額外的消費。
虛擬經濟實體經濟 在 商業周刊(商周.com)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臉書 執行長佐伯格說:「元宇宙就是下一世代的internet。」想像一下,你在寶可夢遊戲中的皮卡丘帽子,可直接戴到臉書的頭像上;你買的數位畫作,可直接掛在動森世界小島的家裡⋯。#元宇宙 時代來臨,未來不同的虛擬宇宙間終將相互開放,用戶不須重開帳號,就能「跨國」消費。
元宇宙玩家早已不只是VR設備、遊戲廠,甚至臉書、微軟等大廠,而是各行各業都開始找機會進軍元宇宙。專家預估,2030年元宇宙創造的產值將高達約新台幣70兆元!全球電源龍頭廠台達電,與遠傳、微軟,攜手建設了全台灣第一座5G智慧工廠,正朝向工廠端的虛實整合元宇宙邁進。元宇宙,將是台灣產業重新洗牌的機會...⬇️⬇️⬇️
#商周封面故事
🪐一次搞懂元宇宙!
台股美股,概念股全蒐集👉 bwnet.pse.is/3mk8hf
經濟規模將大過實體世界👉 bwnet.pse.is/3pujby
虛擬經濟實體經濟 在 睿富財經頻道WealtHub Channel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今集 #致富解碼 邀請恒生銀行私人銀行及信託服務主管 #陸庭龍 (Alan)分析大市方向、投資部署,去片!
【第34集主題:#財資市場第2季分析】
主持:天窗文化集團 CEO #李偉榮、資深 iBanker #蕭少滔
業界嘉賓:恒生銀行私人銀行及信託服務主管 陸庭龍
➤ 【投資Hotspot】與你捕捉環球及香港市場投資先機 00:00
00:39 未能預計的因素:政策改變、華融爆煲
01:44 今集邀請恒生銀行私人銀行及信託服務主管陸庭龍(Alan)分析大市方向、投資部署
➤ 【致富解碼】 邀請業界人才暢談財經金融,深入淺出與你配置Smart Money 02:37
02:58 陸庭龍書籍《走進私人銀行的大門》
▸實體書、天窗會員9折、全球運送:https://bit.ly/3nTW58C
▸Google Play 電子書、試閱:https://bit.ly/3h9XPt6
▸各大書店有售
03:05 私人銀行高端客戶的近期熱門話題是移民還是外匯?
03:54 2020年情況如何?
08:35 現時財資市場算緊張嗎?
18:44 對外匯、移民潮、人民幣、美金有何看法?
26:24 怎樣看待虛擬貨幣?
28:24 有甚麼投資產品會有爆炸性上升?
31:40 2021年股市如何部署?
35:34 香港地產市場如何?
======================================================
【更多推薦影片】
➤蔡金強:未來兩季最關注哪些板塊? https://youtu.be/ypPwkc79lTg
➤蕭少滔:2隻必留意疫市爆升REITs https://youtu.be/ZBvjG1ncYUI
➤龐寶林:新經濟股、科技股改變世代?https://youtu.be/KptgDLyPvFs
======================================================
【追蹤 WealtHub睿富,即可獲得最新財經金融資訊】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wealthub.hk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wealthub18/
YouTube: http://bit.ly/3938XAx
Website: http://www.wealthub.hk/
LinkedIn: https://www.linkedin.com/company/wealthub-%E7%9D%BF%E5%AF%8C/
投資涉及風險。本節目純為嘉賓個人意見分享,不構成任何投資招攬或建議。本節目對閣下因援引有關資料所引致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虛擬經濟實體經濟 在 睿富財經頻道WealtHub Channel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美國10年期債息逼近1.6厘,債市未來走勢會如何?投資者應該如何部署?今集《#致富解碼》邀請到債券猛人 #鍾富榮 (Will)進行季度檢討,分析Q1表現和Q2走向。
【第26集主題:#債券】
主持:天窗文化集團 CEO #李偉榮、資深 iBanker #蕭少滔
業界嘉賓:鍾富榮 Will(光大控股董事總經理兼固定收益投資主管)
鍾富榮擁有逾20年的專業經驗,尤其是在戰略性資產配置及債券投資等領域。他所管理的債券基金自成立以來取得出色穩定的絕對收益,並多次囊獲海內外知名基金評選機構的獎項和提名,享譽金融界。擁有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位,及特許金融分析師(CFA)和註冊會計師(CPA)資格。
➤ 【投資Hotspot】與你捕捉環球及香港市場投資先機 00:00
00:19 債市及財資市場表現如何?
02:20 今集邀請光大控股定息債券負責人鍾富榮(Will)
➤ 【致富解碼】 邀請業界人才暢談財經金融,深入淺出與你配置Smart Money 03:02
03:34 適逢美國長債息上升,持有債券及相關產品的投資者應如何處理?
05:19 聯儲局講明直到2023年都不加息,為何股市、債市近來出現拋售潮?
08:16 如何衡量哪些是跟隨趨勢或價值的股票?
10:29 債券、定息產品的波幅相對不大?
14:38 2020年第4季受地緣政治影響,2021年第2季走向如何?
17:50 正在結構性轉變嗎?
21:40 中國資產值得投資嗎?對中國債務有何看法?
26:35 對財資市場有甚麼看法?現時是否進入熊市?
28:40 虛擬貨幣會否影響股市和債市?
29:47 有何未來忠告?
➤ 【透視IPO】全新單元,深入分析IPO新股的知識 31:49
32:11 香港IPO會否看齊其他主要市場,縮短結算時間?
32:56 為何現時IPO由定價至掛牌上市需時T+5?
35:05 認購新股時間長短如何影響隔夜息?
? 鎖定睿富財經頻道,《致富解碼》新集數逢星期六 9a.m. 上線!
======================================================
書籍推介: 《證券分析》卷II 債券與優先股的投資原則(Benjamin Graham, David L. Dodd)
實體書、天窗會員9折、全球運送:https://bit.ly/2PlevPd
======================================================
【更多推薦影片】
➤ 鍾富榮:散戶如何部署投資債券?https://youtu.be/5FN98yHhcZ4
➤ 梁劍平:4大因素看賺錢公司 https://youtu.be/WPilYAJ_JXs
➤ 曾淵滄博士:2021年新、舊經濟股表現 https://youtu.be/Ej2M5Cmjwkg
======================================================
【追蹤 WealtHub睿富,即可獲得最新財經金融資訊】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wealthub.hk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wealthub18/
YouTube: http://bit.ly/3938XAx
Website: http://www.wealthub.hk/
LinkedIn: https://www.linkedin.com/company/wealthub-%E7%9D%BF%E5%AF%8C/
投資涉及風險。本節目純為嘉賓個人意見分享,不構成任何投資招攬或建議。本節目對閣下因援引有關資料所引致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Wealthub #iBanker見聞錄 #睿富財經頻道 #光大控股 #定息 #投資 #固定收益
虛擬經濟實體經濟 在 睿富財經頻道WealtHub Channel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今集《#致富解碼》邀請到香港區塊鏈產業協會創會會長 #王俊文,由比特幣講到區塊鏈,去片!
【第23集主題:#比特幣 與 #區塊鏈 】
主持:天窗文化集團 CEO #李偉榮、資深 iBanker #蕭少滔
業界嘉賓:王俊文(邀請到香港區塊鏈產業協會創會會長)
➤ 【投資Hotspot】與你捕捉環球及香港市場投資先機 00:00
00:15 金融市場最近有甚麼熱門議題?
01:03 香港金融市場有甚麼奇怪現象?
➤ 【致富解碼】 邀請業界人才暢談財經金融,深入淺出與你配置Smart Money 02:32
03:35 現時應如何配置持有的比特幣?比特幣會否成為泡沫?
04:51 比特幣獲許多主流專家及金融機構加持,接受成為結算貨幣。比特幣主流化對產業有何影響?
11:11 如何了解、認知虛擬貨幣?
13:35 虛擬貨幣供應量如何界定?
14:20 虛擬貨幣的發展趨勢如何?
18:10 區塊鏈會否增加交易成本?如何處理成本?
20:45 香港何時實現「無現金支付」?
23:49 香港甚麼公司、機構的FinTech表現好?
27:10 香港區塊鏈產業協會怎樣推廣區塊鏈教育?
29:19 除了比特幣,美國市場還有甚麼虛擬貨幣產品可入手?
30:08 2021年加密貨幣市場有何走向?
➤ 【透視IPO】全新單元,深入分析IPO新股的知識 32:00
32:11 為何不同IPO上市價格落差大?
33:23 如何選擇適合上市的公司?
35:08 如何看出IPO的升值潛力?
? 鎖定睿富財經頻道,《致富解碼》新集數逢星期六 9a.m. 上線!
======================================================
【書籍推介 】
➤ 區塊鏈錢途(王俊文)
實體書、會員9折、全球運送 https://bit.ly/34lL3AC
Google Play 電子書、試閱 https://bit.ly/2L6BD4P
======================================================
【更多推薦影片】
➤ 王俊文:炒金不如炒Bitcoin?https://youtu.be/cJoH2MuQfM0
➤ 胡顯麟:2021年Q1必睇IPO?https://youtu.be/6sjds3rhUKo
➤ 曾淵滄博士:2021年新、舊經濟股表現 https://youtu.be/Ej2M5Cmjwkg
======================================================
【追蹤 WealtHub睿富,即可獲得最新財經金融資訊】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wealthub.hk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wealthub18/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Z7O...
Website: http://www.wealthub.hk/
投資涉及風險。本節目純為嘉賓個人意見分享,不構成任何投資招攬或建議。本節目對閣下因援引有關資料所引致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Wealthub #iBanker見聞錄 #睿富財經頻道 #iBanker #投資銀行 #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