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話不排除更多人被捕
全文:https://www.post852.com/?p=317927
元朗區議員王百羽和九龍城區議會議員李軒朗,今早被警方拘捕,公司「U Made This」董事陳梓謙拘捕亦被捕。警方商業罪案調查科詐騙案調查組警司葉永林今午見記者時表示,較早時接獲報案,投訴2020年立法會換屆選舉時,有候選人涉嫌提交虛假資料,虛報開支,欺騙政府的選舉資助,經深入調查後,今日以串謀欺詐罪名拘捕3名男子,其中2人是選舉候選人,另一人則是公司前董事。
葉永林指,兩名選舉候選人向選舉事務處提交選舉申報書,報稱第三名被捕人所持有的公司向其捐贈450萬,向選舉事務處申索489萬元選舉資助,有理由相信三人製作虛假文書,包括報價單和收據,欺騙政府。至於警方如何定義不合理開支,葉永林稱警方關注的不是銀碼,而是被捕人有否提出虛假文書,又指調查仍在進行中,不排除有更多人被捕。
警方在拘捕行動中,檢獲一批文件、電腦、手機,亦在另一人家中找到仿製槍械,包括8支長槍、7支手槍、仿製彈藥和木製弓,該被捕人亦被加控管有仿製武器和彈藥。
李軒朗助理在社交網站表示,警方今午搜查李軒朗在土瓜灣的辦事處時,發現寫有「光復紅土」、「實現革新」、「五大訴求」、「缺一不可」、「光復香港」、「時代革命」等字樣的揮春,警員將揮春攤開拍攝後帶走。李軒朗團隊質疑警方行動有以言入罪之嫌,並對發出反對聲音的人施以文字獄。警方則解釋,案件涉及選舉宣傳,故此要撿走宣傳相關的物品。
#852郵報 #王百羽 #李軒朗 #陳梓謙 #選舉開支
虛假文書定義 在 鄧惠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少出門,少社交,沈悶而焦慮的集體氣氛。
這時收到《婚內失戀》八刷的消息。
披上白紗那一天,以為失戀這種事再也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
當初以為這本書是為了少數人寫的,在婚姻中困惑『沒有大錯不至於分開但為何這麼寂寞』的人們。沒想到安靜地一刷再刷到現在,好像不是少數人.....
相伴是意識加上無意識互動的錯綜關係,我們需要面對的,不是對錯,是人性。
.........................................................................................
《序》已婚剩女?
偶然看到一本書,談的是「剩女」。「剩女」不是一個新鮮的名詞了,很多人都知道這是熟齡未婚女性在主流社會中被貼上的負面標籤。不過書封斗大的英文書名震撼了我──「剩女」被譯為“Leftover Women”。
Leftover,在日常用語中,不就是剩菜的意思嗎?其實不只是剩菜,leftover可以泛指各種「沒用上的東西」,不是沒用,是沒被用上,例如製作商品或建築時的剩料。《紅樓夢》中的賈寶玉跟一顆石頭有淵源,那石頭是女媧補天時沒用上的,因此藴積著種種曲折情懷,說起來就是個leftover。
看見這名詞時,我正在整理這份為已婚女人寫的書稿,不禁百感交集。與「剩女」相對的,應該是已婚的女人,或說「得以結婚」的女人。然而,跨越「婚姻」這條分類線,到達另一邊的女人,就完勝了嗎?在婚姻的那邊,感覺幸福的到底有多少?
近年台灣的離婚率不低,簡化地說,可以想像為每三對結婚就差不多有一對離婚。而在結婚與離婚之間,處於已婚狀態的女人,許多是不快樂的,那感覺恐怕比未婚熟女更像leftover── 沒吃完的冷掉的肉排,失去風味的蔬菜,乾掉的米飯或硬掉的麵包……曾經認真地料理起來,隆重澎湃地上桌,歡喜期待著被吃掉而融入一個人的生命。結果,只有一小部分被吃掉(或者根本整個都沒被動到),剩下來被丟著、冷藏著,不掙扎的話,就會被遺忘到徹底變成廢物,直接通往垃圾焚化廠,連餵豬的時機都錯過。但若掙扎,吵著重新端出來,手舞足蹈地喊著「我還可以吃喲」,約莫也是徒勞,只會遭到更無情的嫌棄。
有名無實的妻子,寂寞的女人,對著做臉的美療師、洗頭的妹妹、賣保養品的櫃姐、心理治療師……這些不相熟卻願意觸摸她們身體心靈的人,傾訴無法與枕邊人分享的空虛。無處發揮的熱情與困頓的抱負,像洗髮精的泡泡那麼香香柔柔,卻只能等著被水沖走,直到與空化為一體,再也不信自己懷有什麼珍貴的潛質,別說是補天,連鋪地都沒有人願意踩。
還掙扎著、抗拒泡沫化的過程中,也曾求教於他人。但得到的建議大約是「婚姻本來就像這樣」、「妳幻想太多」、「婚姻是愛情的墳墓」。
婚姻是愛情的墳墓?
年輕人才不相信這句話,一心想著我的愛情當然會持續到婚姻裡,不止綿延不絕,還會開花結果。婚齡漸長才開始領悟,婚姻本來就是所有愛情的墳墓,只是時間不同意義就不同。弱質的愛情進入婚姻不久便磨耗早夭,婚姻無疑是它的墳墓;至於長壽的愛情,得以在婚姻中安居直到最後安息的一刻,婚姻不也是它的墳墓?問題並不是「愛情終將死在婚姻裡」這個事實,而是如果愛情死了人還要活在婚姻裡,那就是活人住在墳墓裡。
感情還活著的人,住在冰冷的婚姻裡,伸手抓不到人,叫喊只聽見自己的回音。那不只是寂寞,是比寂寞更逼人的,生命慢慢冷卻、存在漸漸稀薄的流失感。
我在心理治療工作中遇見許多這樣的女性。很苦。很悶。不快樂。不確定自己的不滿是否合理,不知道自己該追求什麼。繞來繞去,要好久的時間,才小心翼翼地說,我還想要戀愛的感覺。
「我不想找別人,我還是希望他愛我。」然後掩面懊惱起來:「我為什麼這麼沒用,被他吃死死的。」
婚內失戀?
對於已婚無愛的女人,「戀」是個扎眼的字。這字有言,有心,兩旁還有情意密密纏繞。而她們和喚作丈夫的之間,早已無言,也不覺有心。
沒有人不知道戀愛的感覺。失戀了,本來也應該很清楚。
如果妳是單身者,他不來找妳、他含蓄或明白地拒絕見面、他無意製造甚或逃避身體的接觸……妳會知道該想下一步了。
但若這人是妳的丈夫,原本簡單的判斷就會變得很複雜。有個聲音一直對妳說:「老夫老妻本來就是這樣」、「沒有熱情不代表婚姻有問題」。妳覺得自己不應該覺得不開心。
如果妳真的覺得沒問題,那就好。
如果妳一邊說服自己沒問題,一邊不斷地對另一半施壓,或是幽怨地期待他改變,做著心口不一、言行分裂的事,那麼,妳不是在逃避問題就是在製造問題。
妳真的不需要再問「我這樣的婚姻算有問題還是正常」。沒有人能替妳定義什麼樣的婚姻才算正常。婚姻又不是燈泡,會亮就正常,不會亮就該丟掉。婚姻更像一碗麵,在好吃到無可挑剔與噁心到要吐掉之間,存有很大的變異空間。妳覺得極為不滿的婚姻,對某些人而言簡直就是天堂。有人認為家事分工不均就算嚴重的問題,有人卻連無性、無互動,甚至另一半外遇,只要偶爾還會回家,都認為很正常。
每個婚姻都有個性,就像人有個性一樣。所以婚姻正不正常,無法確認也不需確認。不過,妳過得不快樂,甚至很痛苦,這就值得確認也值得關注。放下「無論如何他還是我老公」的障眼法,試著像單身時一樣直覺地面對,妳一下就會看出問題── 妳失去了愛。然後,從年輕時就會的失戀求生的種種智慧和能力,才可能啟動。由於已婚者跟失戀的對象還有關係── 住在一起的關係、共同教養小孩的關係、法律上的夫妻關係、面子上的依存關係……這種失戀當然比單身者的複雜又難處理。但一切都還是要從面對失戀的本質開始,才有機會改變處境。
說有感覺的話。做有意義的行動。拒絕被無愛婚姻的黑洞吞沒。
..........................................................................................
CH 1 令人困惑的關係
CH 2 努力生活著 愛卻消失了
2-1 無意識的不滿
2-2 過度付出
2-3 重視原則勝過感受
2-4 變成一個無趣的人
2-5 無法分享感受
2-6 縱容對關係有害的行為
CH 3 停止惡性循環
3-1 毫不在乎或飢餓的眼神都讓人想逃避
3-2 一旦開始用怨婦的口吻說話 關係將愈來愈糟
3-3 對或錯的簡化思維讓彼此無法互相了解
3-4 虛假討好只會讓自己更被忽略
3-5 無防衛的反應製造更多誤會
3-6 外面的人只是那根稻草
CH 4 追尋他的背影或轉過來看自己
4-1 檢視溝通的可能
4-2 克服自我的恐懼
4-3 培養獨立的能力
4-4 只有樂意不樂意 沒有付出不付出
CH5 重修婚姻學分
5-1 婚姻生活的協定
5-2 權力對應的模式
5-3 干擾與支持的平衡
5-4 表面的防衛與深藏的期望
5-5 從期待與失落中成長
5-6 付出和獲得的平衡 關鍵是對自己負責
CH6 翻轉婚內失戀
6-1 是誰不愛了誰?
6-2 婚姻是照見自我的魔鏡
博客來: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72147
訪談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uCS_l4S3_8
虛假文書定義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推薦序】被佛洛伊德討厭的勇氣
最近心理學大師阿德勒(Alfred Adler)的思想,在台灣這一年來受到相當熱烈的矚目。這現象實在讓我覺得有趣,特別是因為阿德勒本人的人格相當吸引我,是我個人在心理學方面的偶像。
他在一九一一年提出與佛洛伊德不同的見解,強調社會因素在心理病理上的重要影響,不完全認同佛洛伊德所推崇的性心理發展的早期決定論。這讓阿德勒與佛洛伊德的關係陷入決裂,並自立門戶──個體心理學。
阿德勒幼年體弱多病,多次與死神拔河,求學時曾因為學校表現不佳,被老師評為最多只能成為鞋匠。但阿德勒活出了他自己的理論,甚至在他的理論形成之前,他不斷努力,最後進入
維也納大學主修醫學,對心理病理有相當大的興趣。
阿德勒非常關心社會人群,也在心理學史上,首次用現場示範的方式,讓所有觀眾能學習如何把專業知識應用在處理親子問題上。他創立超過三十所兒童輔導診療所,持續訓練許多教育與醫療專業人員,馬不停蹄地四處演講,行程滿檔。最後因為沒有接受朋友的建議減少工作量、多休息,在一九三七年趕赴演講途中,心臟衰竭病逝。
這麼重視助人的心理學大師,他活出了自己的超越。他在兒童與家族治療方面的貢獻,讓我們有志於兒童與家庭的臨床工作者,有清楚的楷模與標竿可以依循。
他的理論創見,也被認為帶動社區心理衛生發展,許多心理學大師都受到阿德勒的影響。心理動力、存在人本、認知行為、女性主義治療等方面,都可以看到跟個體心理學相關的連結。
也由於阿德勒致力於教導大眾使用心理學改善自己的生活,或許讓他無暇建構出定義嚴謹與系統分明的完整理論。所以其理論有時被認為較為鬆散與簡單,理論中的許多概念也需要重新經過實徵研究的檢視。
《阿德勒心理學講義》這本書是了解阿德勒思想的重要著作之一,不過,在閱讀的時候,我們得要提醒自己,原文書於一九二七年左右出版,距今已有八十多年之久。少部分內容因為社會時代變遷,以及醫療與心理學的進步,已經需要修正,然而瑕不掩瑜,讀到內容中的金句,依然為之震撼。我想,這是他的思想能歷久彌新的原因。
「任何人都能有任何成就。」
「所謂的優越情結,不過是一個落在人生無用空虛面向上的目標,導致人們因虛假的成就感而沾沾自喜。」
「很少有人能在步入家庭之前做好適當準備……那是因為人們一直沒有學會用另一半的眼睛去看、用另一半的耳朵去聽,以及用另一半的心去感受。」
「兩人都想被寵,卻沒有人要扮演寵愛對方的角色。這就好比他們站在彼此面前,期待對方『給予』,但兩人都給不起。兩人都覺得對方不了解自己。」
阿德勒取向的應用範圍很廣,討論的議題非常生活化,也給予實務工作者很大的自由度。他的思想超越他那個時代,希望幫助當事人檢視自己的生活型態,找到自己失去的勇氣,充分融入社會。
作為一位理論家、實務者,以及作為一個人,阿德勒並沒有限制自己,要依照誰的期待而活,包括對他影響深遠的佛洛伊德。他活得如此精采與自由,儘管他被人討厭,也無畏無懼。
如此人物,如此寓意深遠的思想,值得我們藉著這本書,多親近與了解。然後,我們便可能實現阿德勒的初衷,用他的思想來裨益我們的生活。
-----------------------------
阿德勒心理學講義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73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