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濃,離人心上秋意濃~」
👩🦱:「海海,今天這麼多愁善感,你是跟龜苓哥吵架喔?」
🕵️♀️:「呸呸,不要亂講話!是寒露到了,你也來感受一下深秋之美啊!」
👩🦱:「呃⋯⋯那你的菊花也差不多要開了?」
🕵️♀️:「真機靈,來去我房間觀賞吧」
寒露象徵著氣候將從初秋的白露涼意轉為深秋,令人開始有點點寒意
同時也是菊花普遍綻放的時節
在這靜美如詩的節氣,又要如何養生呢?
🎈俗諺說「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
寒從腳起,故宜熱水泡腳,更不要赤腳或穿拖鞋出門
抵抗力較弱的老年人與嬰幼兒要特別注意保暖,以免感冒
🎈燥邪當季,肺首當其衝
肺司呼吸:呼吸道疾病,過敏鼻炎
肺主皮毛:皮膚乾癢、異位性皮膚炎、濕疹、頭髮乾枯掉髮
🎱這邊推薦黑豆!黑豆是已故張步桃醫師愛用的養生食物
潤燥滑腸、解毒生肌、利水消腫
且有黑髮護髮的作用
但注意易脹氣或腎病患者要注意(鉀、磷較高)
🥛上次推薦了豆漿,這次推薦牛奶
奶類食物都蠻適合秋季來潤燥顧肺胃
牛乳,味甘性微寒,無毒.能補虛,止渴,
養心肺,解熱毒,潤皮膚.治反胃熱吐;能補益勞損,潤大腸
但另一方面來看,滋潤卻厚膩,痰濕體質或腸胃偏寒的人不適合
🍚糯米味甘性溫,柔潤、補中益氣、祛寒補虛、防尿頻盜汗
也是有太多則食積生痰的現象,腸胃炎的人要注意少吃
🤏穴道養生,推薦「列缺」他是肺經絡穴,
疏散風寒,緩解咳嗽以外,可以通絡到大腸經而走頭面
解除受到風寒感冒而頭項痛的症狀
位置就在兩手虎口交叉,食指所及之處
沒事就養生,養生就沒事
Go
#健康 #生活 #養生 #中醫 #學習 #知識 #養生之道 #中醫師 #養生餐 #我中醫你 #秋意濃
虎口穴道腸胃 在 塔羅牌老師艾菲爾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按一按就舒服!消除#胃脹氣# 的#穴位# 大公開】
三五好友歡樂聚餐總是愛吃到撐才甘休,卻也經常反釀成胃脹氣使腸胃不舒服,加上現代人生活腳步加快,神經較易緊張情況下,不少人都有胃脹氣現象發生,尤其出現在脾胃較虛弱的人身上,脹氣雖不是嚴重大病,不過發作起來可是會排便不順、小腹變大、肚子脹痛,不適感讓人身心都感到非常不悅。
想要緩解除了吃胃藥、胃散之外,不妨試試自己動手按穴位,以促進腸胃蠕動、改善脹氣症狀,今天來介紹消除胃脹氣的六大穴位,讓大家免受腸道之苦。身邊若有時常胃腸不適的朋友,一定要提醒他們看看!或許你會成為他們的貴人!
1、足三里
足三里位於小腿上、膝蓋下四指幅,外側凹陷處。是照顧腸胃的重要穴道,算是有健腳的優點,當腸胃不適時按壓此穴,會有明顯酸麻感傳達至腳背處,有助於改善便秘、腹瀉、消化不良、消脹氣,並強化腸胃功能,防止經常感到胃脹胃痛。
2、內關穴
內關穴位於手腕關節上三指幅的凹陷處。當胃脹氣和胃酸逆流情況發生時,用大拇指指端稍加用力按壓,最理想是能持續3到5分鐘,並搭配深呼吸,有助於消脹氣、調暢氣機、安心神以改善失眠和紓緩心悸。
3、合谷穴
合谷穴位於食指與拇指中間的虎口處。是手陽明大腸經的代表穴位,當胃痛和胃脹致惡心、想吐,加上頭疼的狀況發生時,用大拇指施壓力予虎口能有效緩解,也有調節腸胃、通絡鎮痛之效,並幫助腸胃順利消化、促進新陳代謝。
4、中脘穴
中脘穴位於肚臍上三指寬之處。是治療腸胃疾病中相當重要的穴位,一旦發生脹氣狀況,利用食指按壓中脘穴,持續約2到3分鐘,能有效消除胃脹氣造成的胃凸現象,胃痛時進行按摩也能止痛,並有通降胃氣、健脾和胃的效果。
5、太衝穴
太衝穴位於第一、二腳趾間交接的凹陷處。特別因壓力大而造成胃痛的情況,可按壓太衝穴緩解,用指尖大力按壓可以改善肝胃機能、疏肝理氣、和胃止痛,有助於胃脹氣和消化不良,而對於暴飲暴食造成的胃痛也有幫助。
6、脾俞穴
脾俞穴位於背部第11、12胸椎棘突下、左右側約兩指寬之處。一樣有健脾和胃之功效,按摩脾俞穴的好處有治療腹脹、胃出血、胃脹痛、消化不良、惡心嘔吐,改善腸胃相關毛病,搭配足三里穴位可紓緩便秘、腹瀉等狀況。
欲緩解胃痛、胃脹氣最根本的方法,其實還是要養成正確的飲食習慣,太油、太甜、太酸勿攝取過多,三餐定時定量、勿暴飲暴食,用完餐別立刻躺下防止消化不良和胃酸逆流,且睡前三小時別再進食讓腸胃適當休息,最重要的是,應養成多喝水的習慣,以溫開水為佳,促進消化、排毒潤腸,才是保護腸胃的最佳之道。
虎口穴道腸胃 在 煲湯媽咪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全方位抗寒冬 Part3 – 怎麼生活】
冬天窩在棉被裡超好睡,每天起床時間一到,總會和鬧鐘進行一場拉鋸戰;要離開被窩已經很困難,更別說要走到室外活動筋骨。然而,就是因為「懶」,才會害你愈來愈怕冷。
很多女生怕冷,原因都出在中氣不足,只要多活動就能改善血液循環,全身都會跟著暖起來。
俗話說:「冬天動一動,少鬧一場病;冬天懶一懶,多喝藥一碗。」也是在提醒人們冬季健身的重要,千萬別因為天氣冷就懶得動。
每天早一點起床出門散步、放輕鬆慢慢走,搭配深呼吸與提肛動作,四肢與身體就會逐漸暖和發熱。
冬天運動有益健康,不但可以讓身體溫暖,還可以增加免疫力。不過,冬天氣溫低,韌帶的彈性與關節的靈活度都會降低,比較容易發生運動傷害,運動前的熱身絕不可少;運動後則要趕快把汗水擦乾、穿上外套等保暖衣物,以免寒氣順著張大的毛孔入侵體內。
除了運動之外,搭配按摩也可以達到全身暖和的功效。容易怕冷的人可以把雙手搓熱,每天花5~10分鐘按摩背後的命門穴、腎俞穴(位於肚臍後方);也可以按摩下腹部的丹田(臍下三寸),能改善腹部的血液循環及腸胃免疫功能。位於手掌虎口的合谷穴與位於小腿的足三里,都是「多氣多血」的穴道,經過的氣血豐沛,多按壓可讓身體暖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