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程友善才叫環保吸管|#永續生活 #蘆葦吸管
因為限塑政策,各種環保吸管如雨後春筍般出現,不過在市場的觀念裡,只要不是塑膠且可重複使用,就可以被稱作環保吸管,但如果是使用高耗能製作的吸管,可能減少了塑膠,#卻加劇全球暖化。
因此,花蓮玉里的 斜槓生活文化有限公司 以天然的 #植物蘆葦 製作吸管。蘆葦的生長過程中不僅可以吸收二氧化碳,重複使用後還可以被大自然完全分解。一起來看看蘆葦意想不到的用處→
作者:林鉦翰、林宜萱, 生命力新聞
蘆竹蘆葦 在 報時光UDNtime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1954年旱災桃水竹運】#節水呼籲 #你節水了嗎?
這段望穿秋水的新聞,
顯示了早期有水資源的地區,
也會送水給較為乾旱的鄉里。
而1954年祈求雨水真的是由地方官員披麻帶孝,
帶領大家,隆重恭敬的舉行儀典以求天賜。
歷史告訴我們的,就是如此,
荒期須共度難關,一起來響應節省水資源。
#報時光UDNtime
#節水運動
歷史新聞
【1954-08-18/聯合報/04版】
鄉城小調
望穿秋水﹑涸轍得蘇
【記者‧子銘 攝影‧敏樹】平時找們對於「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水,大家均不感覺它可貴的地方,但是經過二個多月亢旱的新竹地區民眾,現在卻認識它保有的價值了。
如果地球上沒有滴水,我們人類便如生活在沙漠裡,一日不能生存,又何談農作物的生長?悶在旱災中心地區的湖口、紅毛、楊梅、新屋等農民,於十七日得了桃園大圳道義上的支持,向中壢等六鄉鎮農民分得一百個水量,灌溉農田,解決飲水問題,使久住在「沙塵」裡的旱區民眾,得以鬆了一口氣,對政府以及桃園大圳的農民表示十二萬分的感謝。
十七日上午七時,東方天空才露出魚肚色,新竹縣長朱盛淇,建設局長曾偉賢,關心著放水一事,匆匆忙忙中,向桃園大圳,光復圳交接地的楊梅鎮老飯店進發。那時大家的心情是很沉重;中壢、大園、桃園、新屋、觀音、蘆竹等桃園大圳灌溉區域裡的六鄉鎮代表人士雖在十六日黃昏時,由省水利局長章錫綬說服,同意「自十七日上午八時開始整三天,撥一百個水灌溉旱害地區」,但是誰可保證,屆時推翻前議的歷史不會重演這項心事,使一行個個懷著鬼胎,進入一望無際,尚無法翻土,從事秋耕的湖口,楊梅等地旱災農田,車輛過處,揚起濃濃的砂塵,使大家更難受。
到了目的地,翻越了一層高似一層的看天田,已跑過桃園大圳、光復圳分界線,手錶也已指著八時三十分,但是映入眼裡的綿延的圳路,卻沒有一滴水影,大家那時對圳水的期望,可謂達到沸騰點,也是懷著焦急的心情,再沿著桃園大圳走去,不知是誰,在人群中傳出歡聲:『來了!水流來了!』
這段鄰接光復圳的桃園大圳尾段,大概平時的水量很少,或是根本沒有圳水,一路上都是農民們為攔水路,橫著水圳的築起的小堤壩,表示不肯放走一滴水流往下流去,不久省水利局特派員領導著湖口水利管理處工作人員,在離分界線約一公里處和我們會師,水利工作人員打開橫壩,雙手空閒的人,坐在樹蔭下談天,一陣陣涼風送入大家心懷裡,使看著水圳出神的朱縣長,不由自己地吐了一口氣說:「現在可在這裡,享受片刻的清福了!」
上午十時許,大家趕程回來,沿路憑眺湖口。紅毛等旱害災情,及農民們歡迎圳水的心情。「水來了!」農民們歡喜的不得了,連那憔悴的樹木、蘆葦、竹林,迎風招展,好像知道渴望著的水份,不久可滋潤它每根乾燥,發燒的「血管」,牧童們牽著懶洋洋,沒精打彩的耕牛,再「會」久違的,世界上最高貴的東西--水。
桃園大圳撥水時間,決定於二十日上午八時中斷,全部水量,雖無法滿足大家渴求的那麼多,但暫時可解決:光復圳灌溉區域裡的湖口、紅毛、楊梅、新屋一、二千公頃農田耕種的困難,及住民們一日不可缺少的飲水問題。湖口、紅毛等農民,對政府以及節約有限水量,在道義上及時救濟他們的桃園大圳灌溉區域裡,農民解衣推食的厚情,卻是感謝十二萬分的。
子夜祈雨
【記者‧貢士】落葉知秋,帶著燠熱的西風已經在山城掀起漫天塵沙,而上天卻晴空萬里,一些沒有雨意。苗栗鎮的里長們,眼看糧食局喚雨無術,不忍里中農民田地龜裂,在無可奈何之下,祇好呼籲蒼天垂憐,早賜甘霖,縱然這種迷信荒誕的舉動趕不上時代,而戇誠可掬,你會說他們是愚蠢而又可笑的嗎?
本鎮里長十餘人,於昨日齊集新英里里長邱阿泉家中,商訂前往該里山上土地廟前廣場祈雨,並邀請縣議員劉石郎、湯慶松、賴江質及各里里民代表,農戶等數十人參加,十七日零時一行數十人步上山道,在天心月色朦朧下設下香案,供奉四方神祇,三炷清香與五盤花果安放案上,白年長者暨鎮長賴錦竹,鎮代主席劉增祥三人披麻帶孝,首先持香跪地,面向海峽,稟告蒼天共十方遊神,叩頭祈禱早賜甘霖,驅除旱魃,拯救嗷嗷侍哺蒼生。全體參加民眾也分別下跪,虔誠乞求,至深夜一時始告完畢下山歸家。
蘆竹蘆葦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感謝宇宙
神奇的事、值得感激的事,就像通通排好隊一樣接續的發生了。
—
上週我在部落辦了一場免費的講座,心存善念的,一心想著也許部落少有這種機會,所以我願意付出。
講座敲定後,我從朋友那裡得知,另一個部落那天正好有部落小旅行,有許多DIY課程,費用是兩千元也不貴,我好想好想參加,不過苦於已經答應好講座,只好作罷。
「反正講座都訂好了,就不要想太多了!好好講吧!」我這麼告訴自己。
後來講座完滿成功,主辦人Joshua 竟然和我說「柔安,為了感謝你,我們想帶你去部落小旅行,去山上認識野菜、摘野菜,再一起去河邊抓魚,在河邊看著蘆葦茫茫,一起煮頓風味餐!」
天啊!他怎麼知道我才錯過了一趟部落小旅行?!
而且這個行程比我一開始想參加的部落小旅行更吸引我!我只有滿滿的興奮!
後來在小旅行中還和許多很棒的人成為朋友,有做蘆竹吸管的Joshua和Amie、做劇團的二妞、羅至中導演、蒔臻編劇、背包客阿魚、攝影師展麟等等,每個人都給我好多感動很啟發,也讓我對瑞穗這個小地方投入更多情感。
——— 這是一趟最完美的小旅行。
感謝宇宙帶給我的,只要心存善念的付出,我想要的真的通通都來了!
—
今天在布卡迪咖啡的演講也是啊!
老實說,最近的我的確有些改變,變得比較平穩平靜(也許和每天早上靜心有關),以前的我演講會想要情緒激昂感染聽眾,但現在的我只是平實地把想分享的說出來,沒有目的的,只是用心在交流。
還有啊,以前的自己演講會在意講師費,最近的我更在意演講內容是不是真的能帶給別人啟發和力量,講師費有的話很好;沒有的話也沒關係,只要有人想聽,有人因此被激勵,這樣就好。
今天用十分平穩的心好好講完一場,我自己也感到滿足,沒想到事後的回饋多到讓我懷疑自己是不是要把所有的幸運用完了!
有聽眾非常真誠的回饋,她告訴我,其實比起我經歷過的那些故事,她覺得更棒的事我願意把它們分享出來!我聽了真的好感動,因為現在的我也是這麼想的——這些經歷若是沒有被分享,那充其量只有我成了更好的人,而當它們被分享出去,它就能讓這世界變得更好。
除此之外,還有粉絲寫給我的卡片、有大擁抱、甚至還有老闆本人親自包的太紅包!(大包到比演講費還多!🤩)
最後是我覺得最用心的!卡布迪咖啡包裝了一盒聖誕禮物給我!回到家後我興奮的打開(太久沒有這種驚喜感了),發現是一個好美的咖啡杯!
頓時間,我一樣只有感謝宇宙。
今天早上,我泡奶茶的時候,看著家裡的杯子,我都覺得好醜喔,心想有空我要去買好看的杯子,還想著也許可以自己捏陶杯,想著想著.......
沒想到,當天晚上就成真了!我有一個美麗的杯子了!🥰🥰
我們人啊!就像是收音機一樣,你放出什麼頻率,就會收到什麼聲音;你存善念,好事自然會發生,然後宇宙會給你你想要的。所以我知道幸運不會用完,持續善念善的循環就會一直發生,這是我的信仰。
感謝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