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濃度稀釋』
▍這真的是一個很嚴肅的問題,我雖然不正經慣了,但這篇文章我真的沒辦法用一貫戲謔的態度來書寫。
看了新聞心裡很難受,翻來覆去睡不著,爬起來寫了這篇文。
本文不針對臨床人員做檢討,我相信當事者護理師早已承擔非常大的心理負擔了,希望大家能給予關懷,而非責備,我們應該著重於流程的檢討。
▍這絕對不是醫學臨床上第一次因為稀釋造成的病安事件,也不會是最後一次。
早在BNT進來之前,我就跟同事討論過很多次關於藥物稀釋的這個隱憂。
事實上關於藥物注射錯誤這件事,身為麻醉醫師,同業們應該很多都跟我一樣,有著嚴重的被害妄想症。
『0.45毫升的疫苗原汁,加入1.8毫升的生理食鹽水,再抽0.3毫升來注射。』
光這個流程聽起來就會讓我膽戰心驚。事實就是:只要是人,都有機率會出錯。
▍為什麼我老是砲火猛烈,要針對那些沒有麻醉醫師,只有密醫麻醉屍的婦產科診所?
一直以來,我曾經不只一次被醫界前輩摸頭,要我以和為貴。『你一個人又能改變什麼呢?白白得罪人而已』
以和為貴你媽,要跪你跪。
▍舉個我自身的經歷吧,當年我還在彰化基督教醫院的時候,就收過不只一次由婦產科診所緊急轉送來的病人。
原因就是『藥物濃度稀釋錯誤』,想當然的,這些診所、這幾件病人的麻醉,都沒有麻醉醫師,診所只有聘用 #自稱麻醉師的密醫麻護幫產婦麻醉。
半身麻醉脊椎嗎啡的抽藥流程:
📌1毫升的嗎啡原汁,抽出0.1毫升。
📌加入0.9毫升的布比卡因。
📌稀釋液再抽出0.3毫升。
📌再加入2毫升的布比卡因。
以上錯任何一個步驟都會出事。有人忘了稀釋,這就是打了十倍劑量,有人稀釋完,卻打入原汁嗎啡。總之,就是同一個結果,昏迷不醒加上呼吸抑制,當然,診所告訴家屬的說法,幾十年來通常都依然是幹你娘的麻藥過敏。
▍一直以來,醫界一直在改善給藥的流程,如何避免錯誤給藥,或是萬一錯誤給藥的時候,如何讓傷害減小。
舉例來說,整理控應該都很愛標籤機吧?
2015年,美國麻醉醫師協會發布一份聲明,建議使用顏色分類的藥物標籤。
淺藍色都是鴉片類藥物,如芬坦尼、嗎啡、配西汀。紅色都是肌肉鬆弛劑,橘色都是鎮定安眠藥物,黃色是麻醉誘導藥物。好處是就算你誤拿其他藥物,至少是同類藥。
如果病人在你打完半身麻醉後昏迷不醒而且呼吸暫停,你可以首先懷疑是鴉片類藥物過量,不管你是拿到嗎啡還是芬坦尼,不管你是忘記稀釋還是打太多,你的處理糾正措施都是給予納洛酮。這除了可以預防不良事件的發生,也可以在不幸發生意外時降低傷害。
畢竟在很多時候,你想給予的是某一類藥,而不一定必須是某一種藥。病人動,我要給肌肉鬆弛劑,就算把N拿成A或E,不會造成實際的傷害。病人痛,我要給予鴉片類止痛藥,就算把M拿成F或P,不會有太大傷害。
用顏色區分藥物,會大幅度降低了你本來要止痛,卻給了肌肉鬆弛劑這樣的可怕後果。
當然三讀五對,還有不要在檯面上放太多不需要的藥物,這也都是降低意外發生的手段。
▍有個回憶我記得很深刻,如果當年一起值班的老同事在這裡看到本文,應該也會有印象。
住院醫師時期,我假日都去分院值加護病房,有一次照顧到神外開顱術後的病人。
主治醫師留下一個醫囑,「每隔12小時要給予病人藥物,需要由值班醫師親自手動推藥。」
在病床側,我拒絕了護理師遞給我的藥物,因為那是一支10cc空針,裡面抽了10cc的透明液體,上面沒有任何標籤。
謹慎型人格(被害妄想症)發作的我,堅持拒絕了那隻我無法分辨內容物的藥物,堅持要護理師重新給我一瓶藥物,我自己親自稀釋,自己推藥。
護理師同事覺得我難搞,神外主治醫師打電話來破口大罵,覺得我一個小住院醫師,居然敢挑戰他的權威不幫他給藥?(其實不是,我只是堅持要確認清楚,我注射進病人的藥物是什麼。)
還好的是,因為我平常值班就旺到炸天,常常一個晚上就急救五床,插了五支中樣靜脈導管五支氣管內管,兩分鐘插好管,五分鐘內一針打上CVP,這個是日常生活技能。所以長期革命情感之下,護理師們對我有基本的信任感,雖然碎碎念我的龜毛,還是願意照我的意思,拿新的藥物來讓我重抽。
要是當時我沒堅持,要是裡面的藥物有錯,卻由我親手推進去病人點滴,現在在新聞上被獵巫,下跪道歉的會不會是我?
細思極恐。
▍今天疫苗的事情已經發生,檢討是要做的,但找個第一線護理師來負責背鍋就真的doctor不必了。
現在需要的不是寫報告、獵巫、咎責,或是列入評鑑這種騙外行人的敷衍手段,這真的彷彿有印了無止盡的低能小卡片的滿滿即視感(防中暑小卡、清驗槍小卡、喝水小卡...)。
如何建立一套流程預防再次發生,這才是當務之急。
舉例:我去高端疫苗參訪時,他們一開始就有考慮到這個問題,所以高端疫苗有設計,一人一劑不用分抽也不用稀釋的劑型。
--
(這個數學笑話真的不好笑,就拜託大家不要在算藥物濃度稀釋的新聞下面tag太太了)
「藥物過量昏迷」的推薦目錄:
- 關於藥物過量昏迷 在 麻的法課 - 邱豑慶醫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藥物過量昏迷 在 BeautyExchange.com.hk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藥物過量昏迷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藥物過量昏迷 在 藥物摻入強效毒品及動物鎮定劑美藥物過量致死創新高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藥物過量昏迷 在 抗憂鬱藥物過量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幸福屋2023年2月 的評價
- 關於藥物過量昏迷 在 抗憂鬱藥物過量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幸福屋2023年2月 的評價
- 關於藥物過量昏迷 在 慶生診所- 【毒品危害要注意】 第三級毒品:氟硝西泮 英文名稱 的評價
藥物過量昏迷 在 BeautyExchange.com.hk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他在去年初亦曾因過量吸毒而昏迷,經搶救後,被診斷出有嚴重腦損傷,影響了記憶力及腦部功能。
👉https://bit.ly/3k7y7WV
___________
💕立即Follow 我哋IG:instagram.com/be_hk/
💕訂閱YouTube Channel:youtube.com/beautyexchange
💕搶先睇Be資訊可以喺網頁版cover photo下方,㩒『Following』按鈕之後㩒『See First』
___________
更多人氣話題:
👉3套Netflix必睇經典美國喜劇 半個鐘一集 食飯睇剛剛好
https://bit.ly/3h6NLjM
👉政府公佈統計處最新入息數據 全港入息中位數月入18,000
https://bit.ly/3l4MUkE
👉戰前的阿富汗風景!顛覆你想像中的戰火土地 曾經的最美國度
https://bit.ly/3BCSmlz
藥物過量昏迷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終止使用伊維菌素治療COVID19 (Sep. 1 ,2021):
✳《 美國醫學會 (AMA)》
✳ 《美國藥師協會 (APhA)》
✳《 美國衛生系統藥師學會 (ASHP)》
的聯合聲明:
⭕️ 強烈反對在臨床試驗之外訂購或處方或配藥伊維菌素來預防或治療COVID19。
⭕️伊維菌素是經美國FDA批准用於人類治療由體內和體外寄生蟲引起的感染。
⭕️ 伊維菌素也可用於治療某些家畜的疾病。
⭕️ 但它未被批准用於預防或治療 COVID-19。配製或擬用於動物的藥物, 人類不應使用。
⭕️ 因此,我們呼籲立即停止在臨床試驗之外開立、配藥和使用伊維菌素來預防和治療 COVID-19。
⭕️ 此外,我們敦促醫師、藥師和其他開藥者,社區值得信賴的醫療保健專業人員,警告患者不要在 FDA 批准的適應症和指南之外使用伊維菌素,無論是用於人類還是動物,以及從網路商店購買伊維菌素。這種藥物的家畜用形式是用於大型動物,濃度高,對人類構成顯著的毒性風險。
⭕️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 (CDC) 和 FDA 已發佈公告,表明伊維菌素未被授權或批准用於預防或治療 COVID-19。
⭕️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世界衛生組織和Merk(藥商)均表示,❇沒有足夠的證據支持使用伊維菌素治療COVID19。
⭕️ 使用伊維菌素預防和治療 COVID-19 已證明❇對患者有害。
⭕️ 限制COVID19傳播的最有效方法是:接種疫苗、戴口罩、在公共場所與他人保持至少 6 英尺的距離、經常洗手並避免人群聚集。
⭕️ 特別提醒:AMA強調這種藥物的潛在毒性作用,包括“噁心、嘔吐和腹瀉。 過量服用與低血壓和神經系統影響有關,例如意識下降、意識模糊、幻覺、癲癇發作、昏迷和死亡。”
資料來源:
❇ AMA 發佈的官方訊息:
藥物過量昏迷 在 抗憂鬱藥物過量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幸福屋2023年2月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服用過量的精神科藥物即稱精神病人藥物過量。 常見的有症狀:噁心、嘔吐、意識改變、昏迷等。 發現病人服用過量精神科藥物時,應儘速送醫求治。 ... <看更多>
藥物過量昏迷 在 抗憂鬱藥物過量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幸福屋2023年2月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服用過量的精神科藥物即稱精神病人藥物過量。 常見的有症狀:噁心、嘔吐、意識改變、昏迷等。 發現病人服用過量精神科藥物時,應儘速送醫求治。 ... <看更多>
藥物過量昏迷 在 藥物摻入強效毒品及動物鎮定劑美藥物過量致死創新高 - YouTub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美國陷入史上最嚴重的藥物過量危機,在去(2022)年,有10萬多人因此喪命 ... 近來更出現摻入動物用強力鎮定劑的混合藥物,使用後會讓人長時間昏迷,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