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高分!很厲害耶><
---
❤️好想要你LINE著我:http://bit.ly/2LVWnNy
👉下載APP,即時新聞不漏接⏩ http://bit.ly/3bG7bKn
#唐綺陽 #研究所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110的網紅1 IMAGE ART 一影像,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學影像製作出身的黃嘉俊,原本打算退伍後要前往美國深造電影,但軍中生涯因921大地震發生後,前往救災,而有了截然不同的體悟與轉向。處在救災現場的他,眼前的煉獄景致開始讓他思考生命的價值究竟為何。親眼目睹災民的重建、修復過程,也黃嘉俊對生命的脆弱與堅強,有了一番深刻的感受,視野全然地被打開。於是,黃嘉俊...
「藝術與人文教育研究所」的推薦目錄:
- 關於藝術與人文教育研究所 在 TVBS 新聞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藝術與人文教育研究所 在 阮義忠攝影工作坊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藝術與人文教育研究所 在 阮義忠攝影工作坊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藝術與人文教育研究所 在 1 IMAGE ART 一影像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藝術與人文教育研究所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藝術與人文教育研究所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藝術與人文教育研究所 在 [心得] 數位所+考藝術教育所心得- 看板graduat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藝術與人文教育研究所 在 藝端份子「北藝大藝術與人文教育研究所」 - Home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藝術與人文教育研究所 在 藝教所在幹嘛?北藝大藝教所開箱文|藝端份子新手村-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藝術與人文教育研究所 在 請問北藝大藝術與人文教育研究所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藝術與人文教育研究所 在 藝術教育法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藝術與人文教育研究所 在 藝術教育法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藝術與人文教育研究所 在 阮義忠攝影工作坊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京都丸子3姐妹(疑
阮璽x美感素養提升計畫
《有溫度的影像 》workshop
台北、台中、高雄、花蓮
#教育部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
#藝術與人文教育研究所
藝術與人文教育研究所 在 阮義忠攝影工作坊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京都丸子3姐妹(疑
阮璽x美感素養提升計畫
《有溫度的影像 》workshop
台北、台中、高雄、花蓮
#教育部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
#藝術與人文教育研究所
藝術與人文教育研究所 在 1 IMAGE ART 一影像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學影像製作出身的黃嘉俊,原本打算退伍後要前往美國深造電影,但軍中生涯因921大地震發生後,前往救災,而有了截然不同的體悟與轉向。處在救災現場的他,眼前的煉獄景致開始讓他思考生命的價值究竟為何。親眼目睹災民的重建、修復過程,也黃嘉俊對生命的脆弱與堅強,有了一番深刻的感受,視野全然地被打開。於是,黃嘉俊對人產生了興趣,投身於紀錄片創作。
黃嘉俊想要再多凝視、傾聽不同人的故事,實際上參與被攝者生命裡頭的其中一段,也使得他如若多了另一截人生。黃嘉俊認為,每個人生命的寬度或深度都有限的,然則藉由紀錄片,它能夠真實地體驗到千百樣生命的模樣或生活的可能。且紀錄片的保存期限相當長,只要沒有另外一部片能夠凌駕已有作品的高度,它就會持續地觀看、討論,久遠地發酵,黃嘉俊深信這是紀錄片最大的價值。
他的第一部長片是《飛行少年》,主角們是安置機構裡面的孩子,由於身份比較敏感,過去幾乎罕有能夠進行拍攝的機會,大多必須馬賽克、變聲和化名處理。黃嘉俊沉痛地說明,在以菁英教育為主的現有體制下,有一些少年在不斷的分類與篩選下,落到最後方最下面,被人忽略,但這群人不會消失,他們終究存在,這是社會不得不面對的真相,因此萬分需要更多人去正視其人生。是故,黃嘉俊決心長期深入花蓮,與青少年們相處,在《飛行少年》裡探討青少年的成長與犯罪議題,他們跟家庭還有學校之間的關係等等。
而以罕病孩童爸爸所組成的搖滾樂團為主角的《一首搖滾上月球》,則是黃嘉俊對家庭、親情的在場目擊。他直接走進別人的家居日常,眼見那些情感在生死與共的相處或激烈摩擦中,一點一滴日積月累地醞釀、生長,察覺到父母的愛有多深、多濃。黃嘉俊也因此瞭解,人夫、人父這樣的角色是有意義的,他最後也選擇了結婚生子的道路,脫離原有熟悉與安逸的狀態,勇猛地踏進另一種的人生風景。
新作《男人與他的海》的被攝者,是海洋文學作家廖鴻基和水下鯨豚攝影師金磊,黃嘉俊跟著不同世代的兩人,深入海洋,包含2016年與廖鴻基執行黑潮漂流計畫,在台灣的東部,乘筏於太平洋上,隨著黑潮從南到北,漂流7天。黃嘉俊在海中見證了海洋的美麗,以及哀愁,如海底垃圾、海洋污染、魚與珊瑚的消滅。黃嘉俊以為海並不如一般台灣人認定的那般可怕、危險,只要海洋的能力與知識增進,其實海是安全的。他明白,海對台灣人而言是距離非常靠近,唯心理又是無比遙遠的領域,因此總是習慣性地恐懼海洋、背對海洋。但潛水等相關的海洋能力,都讓黃嘉俊對海有更多的感受,並思索著海洋與自身、台灣人的關係。《男人與他的海》對黃嘉俊而言,無疑是生命的壯遊。
小檔案
黃嘉俊,1974年出生,外號黑糖,世新大學廣電系電影組、台灣藝術大學應用媒體藝術研究所MFA。在紀錄片、廣告及戲劇拍攝工作之餘同時進行劇本、電影及純藝術創作,對人與社會的題材有敏銳的觀察。因為經歷921地震現場救災,讓他開始投入紀錄片拍攝創作,作品風格溫暖清新,卻有深刻沁人的厚度力量。黃嘉俊從事台灣影視幕後工作已有十年以上的資歷,擅於發掘無人接觸的新穎題材,以平易近人的創作風格,呈現自身對社會人文的細膩觀察。
2008年成立黑糖媒體創意公司,專事紀錄片、電視節目、廣告短片製作,同年推出個人首部紀錄長片《飛行少年》,獲頒台北電影獎最佳紀錄片;爾後作品也常受國內外影展好評。2013年,《一首搖滾上月球》也獲得了台北電影獎最佳觀眾票選獎及金馬獎最佳電影原創歌曲獎。作品另有《來得及說再見》,以及即將在2020年上映的新片《男人與他的海》。
藝術與人文教育研究所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我家的隔壁的隔壁」繪本介紹
訪問作者: 黃惠鈴
內容簡介:
我家的隔壁,是阿公辛苦擔來硓(石古)石蓋成的古厝
隔壁的隔壁,是大家乘涼賞月、曬花生、菜乾的好所在
遙遠的隔壁的隔壁,是風吹過來的地方、是我的家鄉
歡迎大家一起來我家、還有我家的隔壁的隔壁玩喔!
澎湖的房子順應大自然的法則、終年強風的照拂,以就地取材的硓(石古)與石灰岩等建成冬暖夏涼的房子;平頂形式的屋頂「磚坪」,更是全家人共同乘涼、曝曬作物的好地方;而古厝的壁面與窗櫺等裝飾更有許多老祖宗智慧的傳承與精緻藝術的呈現。
在澎湖當地遺留了不少已無人居住、年久失修的古厝,或許是古早人家的牛舍、豬舍,也可能是水井或菜宅,也因為這些日漸凋零的老房子,增添了澎湖當地與眾不同的地景風貌,保留了先人生活的珍貴記憶,更默默守護生活在這一塊土地的人們。
作者簡介:黃惠鈴
台灣師範大學圖文傳播研究所畢業。所企劃圖書曾獲五座圖書金鼎獎、2008年誠品年度最佳編輯獎、2015年豐子愷圖畫書獎;個人曾獲國立編譯館優良漫畫(腳本)獎首獎、信誼基金會圖畫書銀牌獎、耕莘文學獎第二名、中華民國教材協會教材徵選優選等獎項。個人創作出版:《蔬菜的島》、《造夢築屋的建築師》、《總舖師大辦桌》、《那一年我們一起打棒球》、《金針花》、《我在篤行十村的日子》、《買一桶勇氣》、《有朋友真好》、《沒甚麼大不了》、《屁股馬桶》、《風獅爺減肥記》、《天生好腳》、《阿公的假牙》、《嘰哩咕嚕吵翻天》等數十本書。
繪者簡介:郭金昇
1966年生。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藝術與造型設計系藝術教育碩士。2014年所出版的《蔬菜的島》榮獲好書大家讀等推薦。個展:「舊情綿綿」郭金昇水彩畫個展(1995年台北市師院藝廊)、「浮光掠彩」郭金昇水彩畫個展(2009年台北市吉林藝廊)。聯展:「全省美展」、「教師美展」、「雙和美展」等多次。
現職:台北市國小藝術與人文教師。
藝術與人文教育研究所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 遇見藝術經理人 張馨之專訪
這集將邀請里莎藝術工作室的張馨之藝術總監,來介紹他的職業,什麼是藝術經理人?藝術經理人和藝術經紀人又有何不同,馨之如何開創她的藝術文化產業創新仲介服務?藝術經理人又該如何培養好的藝術涵養?如何整合各方面的資源,除了使藝術家的作品能被收藏而延續藝術家的創作生命,而藏家又能得到好的作品,還有她如何來推廣更重要的使命,就是教育與宣傳藝術美感。
來賓經歷:
●目前就讀台北教育大學藝術跨域整合研究所博士班。
●以「人文藝術」為生涯發展職志,學生時期從事藝術教育工作多年,曾任帝圖科技文化公司公關企畫經理、藝術總監,後接任藝術部總經理。
●現為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經營學系講師、ETToday東森新聞雲撰述副總編、里莎藝術工作室藝術總監。
藝術與人文教育研究所 在 藝端份子「北藝大藝術與人文教育研究所」 - Home -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 研究所」, 台北市. 1848 likes · 48 talking about this · 202 were here.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與人文教育研究所碩士班與碩士在職專班招生相關訊息,請參考本校官網~ ... <看更多>
藝術與人文教育研究所 在 藝教所在幹嘛?北藝大藝教所開箱文|藝端份子新手村- YouTub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大家好,我們是108級北藝大藝教所所學會。想成為完全的藝端份子,到底需要做什麼呢?讓我們帶你認識藝教所!⭐️藝端份子「北藝大 藝術與人文教育研究 ... ... <看更多>
藝術與人文教育研究所 在 [心得] 數位所+考藝術教育所心得- 看板graduat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今年是第二年考研究所了 感謝研所板豐富的資訊 讓我終於正取了啊!
很高興終於可以來跟大家分享心得了 正取了今年台科的數位所~
背景:私立大學設計系+教育學程 課業普普
最好的時候拿過班排4/系排8;最差是大一的時候班排32/系排47
平均都在80左右跳 大四才修教程的 所以有延畢一年 加上實習
大學念了五年半
自己想當美術老師所以第一年考試都專找藝術教育所來衝
第二年覺得自己這樣真的相較很弱勢 所以決定回到專長上考數位所
--------------------第一年考研究所的情況----------------------------
報考:北藝-藝術與人文教育所(後來聽同事說 這是全北藝最難考的所)
面試分兩間,一間問研究計劃與藝術與人文成長歷程(大學經歷)
這是我第一間面試的學校,面試的很爛 A老師問的題目太長
問了她的二次還是聽不懂 很尷尬
B老師問我說我最熟的教材是什麼?我回答色彩學.....
其實色彩學我是60 70幾分過的 很慘的成績 很像拿石頭砸自己的腳
成績是75點多吧 總之就是一封平信的成績單~
北藝注重個人的特色 這一點我就不用再提了!
------------------------------------------------------------------
國北-藝造所 藝術教育組(永遠備不上的備三)
國北的筆試題目就比較時事 涵蓋的範圍也很廣
但絕不是死讀書 題目絕對會叫你發揮個人的意見或看法
像我考的那年出了『國慶夢想家』那陣子這個議題非常紅
我個人不了解始末 就lose掉了!
國北會針對藝術時事、博物館學(最好瞭解他們運作與藝術教育案例)、
現行藝術教育的學校體制(小教)這三大部份
出題我覺得思想方面 算是新潮後現代的多元的藝術教育傾向
也擺脫教育大學讓人覺得很純教育的感覺 面相很多
然後最好研究一下教案的寫法 每一題最好都可以舉個實例 會有加分效果!
這一本我的備審資料成績是88點多 面試也沒很突出
筆試倒是算高 可是分佈很不均 有考70幾的 也有30幾的這樣
所以有筆試的所分數衝高總沒錯 因為你不知道自己的面試有多穩
而且面試有時候只佔40% 真的很難突出 所以只好在筆試下功夫
-----------------------------------------------------------------
臺藝-藝術與人文教學所(有去參加複試,筆試成績不忍卒睹)
考四科考到天昏地暗 光是教育學可能就會考到發瘋 我書念得很少
但是其實這樣很糟糕 這個所很重筆試 所以最好筆試衝高一點
教育的命題範圍很廣 一定要去他們所網看書單 很多書
但是真的會出 像教育測驗與評量 這種計算題也是有出的
不可輕忽大意只念幾本教育的書就去考 要拿出考教師甄試的實力去才會考得好
而且是申論題 寫題的結構很重要 尤其當老師們都是教育背景的時候
很多東西千萬要注意,包含寫題目的細節!
面試時,我與老師們其實聊的算開心 但是面試成績奇低 大概換算出來60幾分
這給我一次很打的打擊 因為畢竟是第三次去面試了 所以面試真的是一門學問
花錢繳學費......有時候這個很看緣分跟面相........
--------------------今年考研究所的情況------------------------------
因為當時正在實習 沒辦法同時準備筆試跟教檢 所以我選擇推甄
只需要備審資料跟面試的學校
我面試的資料 其實去年就做好了 但是有請正在念研究所的同事指點後再度改版
1.我的備審資料要一定有目錄,最基本的方便查閱
2.所有事件表格化 ex:我參加過某某比賽 我會畫出表格 上面為心得或是收獲改進
下面是相關事件的照片,傳說中的有圖有真相,並把加上說明,
乾淨整齊、一目了然!最好一頁一頁的區分清楚,也方便老師看
3.自傳誠上述,表格化就像履歷表。分門別類,因為老師他們有時候真的是當場才看
我們就貼心一點增加資料的閱讀性,整理出他們想看的東西
4. 報考動機 其實後來我還是按近程、中程、遠程的寫法
只是改成列點式,近程第一點、第二點這樣......
5.幫老師作重點,今年我全部都有這麼做!怎麼做?買側標 標示重點頁
幫內文劃線 幫老師透過劃線能夠輕鬆閱讀
------------------------------------------------------------------
我覺得面試真的有祕訣 還有千萬要有自信(要淡定!)
我自己上網辜過很多面試的東西 包含看企業職場新人的書
因為我以前是個不敢上台說話的人 這種人很平平
就像喝一杯白開水 老師絕對不會記得你 然而不會被記得 通常的下場就是......
進去面試
1.敲門是基本禮貌
2.保持微笑 不管他們怎麼刁難你 一定要笑 笑著說完到結束
3.保持自信 不管他們怎麼打擊你 問你成績為什麼這麼差 也要誠懇的回答
不要怕承認自己的錯誤 譬如說我大一的某科很爛 自己的優缺點都要準備著被問
4.沙盤推演 我自己練習時 一定是有時間就在想 譬如 等車 走路
5.說話有邏輯 說重點 譬如說自我介紹,你試圖在一分鐘說完 一定要打成文字稿多練習
因為進去之後 會發生什麼事你也不知道 不如熟練自己的東西
6.最好做ppt以備不時之需 而且ppt很能一目瞭然你的重點 圖文並茂 氣氛會舒緩點
------------------------面試市北數位所情況----------------------
*先提一下我的審查資料成績:總分30 我拿了26
(不過同樣一份資料 我拿去國北推甄拿了64分 滿分100
在去年我也參加過國北考試時 卻拿了82分 這證明了筆試高什麼都好說
因為我就不是本科已經缺少優勢來填補審查資料的不足處)
回到市北
面試之前有考一個上機實作 全部用英文命題
但是正巧我的英文爛到不行 上機考前會給你一些時間上網找資料
我的時間都拿來回答第一題 英文翻譯..........
題目我只記得兩個 其實有三個 是二擇一
第一題翻譯一篇小短文
第二題設計 看你是要根據他們給的資訊當場寫一個網頁還是寫一個資訊融入的教案
我是資訊融入的教案 並上網找一些適合的圖片當場做一個簡單的學習單
保持教案的完整性
這個部分我拿了:30分 滿分40 我自認為是相對低的
考完上機考我進入面試 中間那位是所長 通常都是這樣的 中間是大咖老師
進去先跟老師問好 很高興來到這裡跟各位老師見面......(記得笑)
市北的面試時間很free free到我一直講講不停 我好幾度懷疑老師沒在聽
他們根本在吃水果聊天 我適時地停下來 看老師的反應
老師會表示你要不要繼續
講到一半老師指著我的作品說 你這裡有問
師:你這個作品有問題 你自己知道嗎
我:老師是我的這裡有問題嗎?
師:不是
我:(此刻很重要 誠心請教......)
老師會給予你建議 你一定要誠心的的道謝 跟他說你回去一定會馬上改進!
以下是我ppt的編輯順序:
背景我選擇的是乾淨沒什麼花色的背景 並在每一頁的右上角放上該所的logo
切記圖文並茂
p1.放上考的系所的名字 與你的名字>>>此時就可以說 很高興能來到XXX學校跟老師見面
p2.基本資料>>如:畢業學校、跟該系所有關的經驗
p3.簡介工作經歷 看時間分配 一頁大概一分鐘 我做四頁 可以多做不講
p7.特殊經歷>>>我寫的是一個研討會的投稿經驗 和服務學習 我做三頁
p10.個人分析>>>優點、專長、課業的優劣 我用good weak表示 類似swot的概念
p11.報考動機>>>列點式 我寫了五點
p12.未來規劃>>>三點 近程 中程 遠程 非常少 但是很切實際!因為我正在做了~
最後我才介紹作品集!因為介紹作品集要花很時間....放最後 不講沒關係
前面有提到你的優勢 還有你會做什麼......
然後面試這個部分 我得了25.9 滿分30
推甄上的 正取2
------------------------------面試台科數位所-----------------------------
誠如上 一樣的東西 我投了兩間 但是寄資料跟做ppt之前 一定要檢查好幾次
不要放錯了 這樣一切前功盡棄......
台科的審查資料我不高分:44.34 跟最低面試標準只差了1.67 這占了50%
面試的時候分兩間教室我簡稱A、B間
-----------------------------------------------------------------
A教室 裡面是所長跟黃老師 面試排定七分鐘
裡面有電腦跟投影機 進去一樣先問好
我的ppt沒有什麼改 只有改名稱
所長給我一分鐘介紹我自己 我的ppt一共是11頁 想當然爾一定是講不完
這時就要挑重點 其實我個人就講了快七分鐘 但是他們沒制止 我就順著下去
中間所長有穿插問題問我 黃老師沒開口 只有看我的東西
但是我省略的部分只有工作經歷跟特殊經驗 還開了一個作品給他們看
他們有計時 時間到了
所長就說:喔~你的專長就是美工 然後你講得太清楚 我沒問題要問 就放我出來了
所以準備東西絕對不能少 因為緊張會講話不順 再者我的話很多 所以我掌握了時間
面試不外乎就是想更瞭解你 你講得清楚明白 講到他們想聽的
他們真的有瞭解 就不會一直挑毛病~
--------------------------------------------------------------
B教室
三位老師 一樣七分鐘 幾乎都是中間那位在發問
一開始叫我自我介紹一分鐘
(其實這個部分我今年大意了 我不知道台科分兩間 而且第二間不能用電腦)
我大概就介紹我的大學 跟我為什麼要來報名台科 跟我以後想從事的工作有什麼關係
師:問我說你還報名哪間學校?
我:老實地說市北 可是我說完還有說 因為台科是中等教育跟我專業比較符合
而且我想在台科繼續進修設計類科的教師證(請自行美化這個答案.....)
回答的重點是 瞭解他們系所的重點 肯定自己未來的走向 所以要來念這間學校
簡而言之 回答得很實際 很重要!讓人覺得你對未來很清楚 很有規劃........
絕對不是來混學歷的........
我在面試的時候 也說過我的近程、中程、遠程
譬如:近程>>>考教師檢定、研究所 (這兩個事情都是我正在做的)
中程>>>念完研究所、申請下一張教師證 儲備就業實力
遠程>>>考教甄(雖然我有可能不會真的去考 但還是講的信誓旦旦)
講完之後 老師問我說 我的師培認證什麼科目 諸如此類的問題
因為數位所跟師培非常密切 老師學教育的很多 這一塊又是我可以掌握得到的問題了
最後 最左邊的老師在快結束時問我:你的作品為什麼要寫教案
此時我更加確定 老師們應該在面試之前沒看我的備審資料........
所以我前面說的 你的一點小細心 可以增加你多被看見的機會.........
大概是這樣 時間到我就出來了
其實我滿喪氣的 面試完 因為我的在校成績不突出+老師對我好像沒興趣!
都問我一些我覺得不著邊際的問題?!
可是收到成績單的時候 我口試拿到了90 應該算還不錯的成績
(台科是正取 但是名次不是很前面這樣........)
彌補我備審的不足 其實在校成績也不是絕對的重點 所以大家不要灰心
因為我有一個同學 經歷幾乎跟我一樣 在校成績很好有拿過獎學金
可是他連第一階段都沒過 可見得整理資料方式的重要
自己尤其是這種只看資料跟口試的系所 要多多琢磨下功夫
且你做完這一本 對你未來的就業很有幫助........更審視自己人生的不足處........
最後謝謝這個版 好像默默鼓勵著我一直向上
祝福大家心想事成 想考什麼都順利正取!
還有看到這一行的人我也很感謝你 看我一直碎碎念
希望對你們能有一點點的幫助這樣 感謝各位.......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43.228.151
※ 編輯: omeliner 來自: 114.43.228.151 (03/16 23:53)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