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教育要能與自己有所連結】
不論是STEM教育加入Art(藝術),或是108課綱提倡的藝術教育,都讓不少家長慌張的打探該去哪間才藝養成班。
兒童文學工作者劉清彥說,藝術教育不是為了讓孩子習得一手棋琴書畫的好技術。關鍵在於當我們在欣賞藝術時,能不能在理解以後與自己有所連結…↘️
------
⏳倒數2天|宋珮x柯倩華聯合套票
6堂課培養圖像閱讀的解讀能力>> https://cplink.co/DNj9fJaJ
👉劉清彥的藝術與生活繪本系列>>
我是黑天鵝🩰 https://cplink.co/aYOJtUjk
小歌手與玫瑰花🎸https://cplink.co/fwM9clXX
同時也有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8的網紅看得見的記憶 How Memory Sticks,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古蹟活化案例分享──綠匯學苑」由註冊園境師古兆奉先生,透過位於大埔的綠匯學苑,分享古蹟活化的理念,如何保留當中的歷史記憶,而又兼顧現今環境生態、工程等的種種考慮,讓古蹟在現今社會產生新的意義。 分段: 00:43 古蹟歷史及活化理念 03:02 保留歷史記憶 04:25 現代工程考慮 07:43...
藝術教育 意義 在 看得見的記憶 How Memory Stick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賽馬會「看得見的記憶」藝術教育計劃
開學啦~感恩繼續支持!】
開學啦!新學年謹祝各位同學和老師學業進步、身體健康!
暑假玩得開心嗎?你有甚麼「看得見」或是「看不見」的記憶呢?
自2018年起,「看得見的記憶」以器物、建築和繪畫三大主題,分階段從現今生活中尋找與傳統中國藝術文化相關的種種「痕跡」,從「看得見」的器物、建築空間和繪畫藝術,發掘「看不見」但饒富現代意義的記憶。計劃至今,大部分項目已經順利完成,衷心感謝三年以來支持「看得見的記憶」的老師、同學、公眾、以及社交媒體上的你、妳與您!同時感謝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的捐助,以及計劃開展以來社會上各界機構的支持!
現在「看得見的記憶」會繼續為全港中小學老師籌劃繪畫主題教材套簡介會及專題課堂,預計將於今年11月至12月舉行,期間還會不定時與你分享中華文化的趣味,發掘生活中更多「看得見的記憶」,密切留意呀!
#看得見的記憶 #開學 #傳統中國文化 #藝術文化 #Howmemorysticks
藝術教育 意義 在 去倫敦上插畫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搬到倫敦市中心,回歸獨居生活。
時間過得好快,分別前,我和室友們抱在一起哀嚎道別。
這一年來,因為疫情的關係,都待在家,天天與四個室友在同個屋簷下,一起聊天、一起吃飯,如今要分別,非常的不捨,比起朋友、同學、室友,我們可以算是家人了。前陣子,聽好幾位同學分享與室友的紛爭,很慶幸的是我們完全沒有爭吵,也沒有遇到任何糾紛,一直很有愛的生活著。
對於要離開金斯頓,非常的難過,畢竟那是我開始追夢的地方,是我找到身為一位插畫家的意義的地方;是結交到一群志同道合來自世界各國朋友的地方;是一個綠意盎然,早上有鹿,晚上有狐狸的地方。有太多珍貴的回憶是帶不走的,我就是個念舊的人,當初要離開台中時也是現在這個心情。
那天,我到家附近的公益二手店捐出了自己以及室友帶不走的物品,用這種方式把用過的東西以及部分靈魂永遠留在金斯頓,算是一種安慰吧。用了兩天,刻意不把家當一次搬完,給自己有充足回金斯頓與室友相處最後一晚的理由。
我想對於倫敦市中心的厭惡來自對未來的未知,以及即將成為碩士生的緊張感吧。當初來英國念大學,更多是對於歐美藝術教育的憧憬,以及歐洲插畫的熱愛,抱持著一顆非常單純追夢的心。現在的我明確的知道為什麼自己需要唸皇家藝術學院的碩士儘管它不是我的內心最想念學校,但我未來的工作會非常需要這個頭銜。目的性強烈,責任就會越多,得失心也會變重,無憂無慮好像變成過去式了。
現在的我在新宿舍,好好佈置、整理好房間後,打了這篇短短的心情文來整理情緒,今天早上也收到延續簽證審核通過的信件,我想這會是個憂慮的停損點,也是個新生活的開端吧!
題外話,每年都搬家的我,應該算是把留學生能住的不同房子、宿舍都住過一遍。
圖片為精心佈置的房間~~這次我有自己的小廚房了!
藝術教育 意義 在 看得見的記憶 How Memory Sticks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古蹟活化案例分享──綠匯學苑」由註冊園境師古兆奉先生,透過位於大埔的綠匯學苑,分享古蹟活化的理念,如何保留當中的歷史記憶,而又兼顧現今環境生態、工程等的種種考慮,讓古蹟在現今社會產生新的意義。
分段:
00:43 古蹟歷史及活化理念
03:02 保留歷史記憶
04:25 現代工程考慮
07:43 環境生態考慮
11:37 推廣綠色生活
「專題課堂」配合「教材套」推出,透過邀請本地專家及學者,闡述不同具體例子的文化藝術內涵,豐富學校教師在應用教材套時的教學內容。
「看得見的記憶──建築」教材套
「看得見的記憶──建築」教材套現已上線,相關的教材套簡介及教學素材可於本計劃網頁下載:https://www.web.howmemorysticks.org/educationkit
教材套內容包括教師手冊、教學PPT及多媒體素材,供全港中小學免費下載。老師可按照不同科目的學習需要,選取適用的部份於課堂或學校活動中應用。「看得見的記憶──建築」教材套共分為四節,透過認識傳統建築乃至不同時代的建築風格,配合數碼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及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技術、多媒體教材,讓同學認識箇中收藏的記憶,學習閱讀和欣賞身邊的建築,嘗試發掘和發揮建築蘊藏的創意和文化價值。
本計劃的教學專員將會為參與教材套支援計劃的教師提供教學支援。
報名詳情請參考:https://www.web.howmemorysticks.org/education
觀看本影片並填妥問卷的教師,可獲贈實體印刷「建築教材套」乙套,數量有限,送完即止。
請按以下連結登記「建築主題教材套簡介及專題課堂」:https://forms.gle/na1Qs42CYZUNYVgx6
成功登記的教師將於影片首播日收到觀看連結及問卷通知電郵。
(繪畫主題登記連結將會稍後通告。)
「建築專題課堂」影片
建築主題影片首播日期:(時間均為下午2:30)
5月31日(一):建築教材套簡介會(主講:設計及文化研究工作室教育總監 馬健聰先生)
http://howmemorysticks.org/QR/?no=seminar6
6月1日(二):從文曲里公園看中國園林特色(主講:註冊園境師 古兆奉先生)
http://howmemorysticks.org/QR/?no=seminar7
6月2日(三):古蹟活化案例分享─綠匯學苑(主講:註冊園境師 古兆奉先生)
http://howmemorysticks.org/QR/?no=seminar8
6月3日(四):香港歷史建築保育的發展與項目分享(主講:文物保育建築師 謝正勤先生)
6月4日(五):從終審法院大樓細讀香港的風格記憶 (主講:香港大學房地產及建設系兼任副教授 馬冠堯先生)
詳情請參考:https://www.web.howmemorysticks.org/teacher-workshops
(繪畫主題播放日期將會稍後通告,敬請留意。)
賽馬會「看得見的記憶」藝術教育計劃
主辦機構:設計及文化研究工作室
捐助機構: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
網址: www.howmemorysticks.org
Facebook: www.facebook.com/howmemorysticks/
Instagram: www.instagram.com/howmemorysticks/

藝術教育 意義 在 你的人生教練 - 佐依 Zoey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如何打造出能邊工作邊旅行的線上事業?索取免費四天課程 ▸▸▸ https://zoeyk.co/bylmini
▾▾▾ 更多資訊請展開 ▾▾▾
#品牌經營 #佐編茶水間 #Keno #藝術家製造公司
你有沒有好奇過 當代藝術家 到底是一個怎麼樣的職業?以及他的日常都在做些什麼?獲利的方式又是什麼呢?今天我們非常榮幸能夠請到藝術家製造公司的 Keno 來和我們聊聊他的故事,以及怎麼把藝術的思維套用在你的個人品牌、工作和生活中,讓你可以用不一樣的切入點去帶出自己獨特的特色。
今天我們還會和你分享國外的藝術教育是怎麼去做思想啟蒙的,怎麼樣把藝術融入進食衣住行育樂裡?如果你對這樣的產業特別感興趣,我相信今天的內容可以讓你更具象的了解藝術家是一個怎麼樣的職業,帶你聽聽看不同職涯的 Lifestyle!
? 全文觀看? https://zoeyk.co/當代藝術家/
? 這個影片為視訊訪談的精彩剪輯
收聽 Podcast 完整音檔請到 ▸ https://youtu.be/uYLsmwAzxkg
-------
* 訪談大綱*
00:43 Keno 簡單自我介紹,聊聊現在在做什麼?
01:12 選擇去紐約深造的起心動念為何?當時帶給你的衝擊有哪些?能否和我們分享背後的故事?
06:02 Keno 曾經說,在美國讓他從工匠變成一位藝術家?美國真的比較多在教導思維和創意嗎?
10:15 「當代藝術家」都在做些什麼?當代藝術家的日常是什麼模樣?
12:17 當代藝術家的獲利模式?
14:04 跟我們聊聊曾經參與過的有趣專案,他們是怎麼把藝術融合進日常中的呢?
16:11 對於沒有藝術教育背景的人,可以用什麼方式來學習藝術思維呢?
18:35 身為一位個人品牌經營者或 Podcaster,我們要怎麼將藝術思維融合到我們的事業裡?
21:30 你認為的理想生活是什麼?
-------
Zoey 著作
【工作必須有錢有愛有意義!:把喜歡的事情做成事業,成為斜槓、創業者的提案】
博客來連結 ▸ http://psce.pw/3b6vch
10個可以在家做的工作
▸ https://youtu.be/0JK-gJ7Fesw
森林小木屋「小豪宅真面目大公開」
▸ https://youtu.be/oDegPzGKMG8
在家遠距工作的生活日常:
▸ https://youtu.be/zHG4LVuHKVY
如何在印度邊工作邊旅行?印度之旅&5個遠距工作技巧
▸ https://youtu.be/4et16qW9vyc
如何靠歐美旅遊部落格在一年內 達成財務自由 ?
▸ https://youtu.be/PxhjmL6YPOg
如何利用設計思考找到熱情、建立自信?
▸ https://zoeyk.co/dreamtogoal
如何讓你的部落格開始賺錢?自媒體獲利的8個重要關鍵
▸ https://youtu.be/BNxurIBYLXA
如何在旅行時上班?好處、壞處、工作安排
▸ https://youtu.be/kgafM2f9o6w
如何進行遠端溝通、協作與管理
▸ https://youtu.be/OErOw6T5kwo
如何為Podcast做品牌定位, 提升市場差異化 ?
▸ https://youtu.be/dOAmRZGVgro
收聽Podcast節目:https://apple.co/2tlrLIS
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zoeyk.co/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zoeyk.co/
遠距工作課程:http://psce.pw/SMYHG
個人品牌課程:http://psce.pw/3aegpt

藝術教育 意義 在 看得見的記憶 How Memory Sticks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賽馬會「看得見的記憶」藝術教育計劃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設計及文化研究工作室主辦。為響應學界「停課不停學」的理念,推出一系列的教育活動,包括:網絡教育工作坊、「掌上校園」建築模型及「桌上校園」教育展示套裝,讓學界和公眾在疫情期間,仍可隨時隨地,在網絡上、在掌上、在桌上認識傳統文化的知識和趣味。
2020年,世界各地因為疫情大受影響,上班、上學,乃至大部分外出活動,都變成了在家上網。當小朋友、老師和家長要把客廳、睡房變成課室,可能都會想念起學校這個地方。於是,我們設計了一套「桌上校園」教育展示套裝,讓大家在桌面上自由佈置一個小型的展示空間,配合AR擴增實境技術,看看昔日教育建築空間背後收藏的意義。
賽馬會「看得見的記憶」藝術教育計劃
主辦機構:設計及文化研究工作室
捐助機構: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
網址: www.howmemorysticks.org
Facebook: www.facebook.com/howmemorysticks/
Instagram: www.instagram.com/howmemorysticks/
下載桌上校園AR:
https://apps.apple.com/us/app/%E6%A1%8C%E4%B8%8A%E6%A0%A1%E5%9C%92ar/id1517362955
